第十五章-鱼类解剖
动物学教学课件:解剖鲫鱼
![动物学教学课件:解剖鲫鱼](https://img.taocdn.com/s3/m/170838d465ce0508763213d1.png)
• 位于消化管的背方、体腔的背
鳔
部呈银白色的囊状结构。
• 鲫鱼鳔的类型?鳔的作用?
循环系统
• 去掉左侧体壁和鳃盖 即可看到其心脏,按 心脏跳动的顺序可区 分:静脉窦、心房、 心室,另外还有动脉 球。
腹
大 动 脉
动 脉 球
心 室
心 房
动脉球:位于心室前,为腹大动脉基部膨大部分,白色。鲤鱼五对鳃弓组成,位于咽两侧
。前4对鳃弓有鳃瓣着生,与鳃瓣相对一面有鳃耙着生。 鳃瓣鳃丝构成的片状结构,行呼吸功能。整个鳃所在为的 空腔叫鳃腔,外有鳃盖掩盖。鳃盖后缘有膜叫鳃盖膜, 可使鳃盖关闭紧密。此外,和鲤鱼一样,大多硬骨鱼 都有鳔,位在消化管背方,头肾和肾脏之间,白色。鲤鱼的 鳔有鳔管,通至食道背部。
肾脏:一对,位于脊柱下方,紧贴胸腹腔背面,深红色。每一肾前 端为头肾,它没有肾脏功能
咽: 口腔后为咽。咽部左右两侧有五对鳃裂通鳃腔。第1-4对鳃弓
的内缘都生有两排鳃耙,为骨质突起,这是鳃部的一种过滤器官, 用以阻挡食物随水经鳃裂流出;同时,鳃耙也有保护鳃瓣免遭沙粒
损伤的作用。第五对鳃弓上生有咽喉齿,咽喉齿三列,第一列三齿 都较大,第二、三列各有一枚较小的齿。鲤鱼上、下颌无齿,靠咽 喉齿和基枕骨腹面的角质垫相研磨,压碎通过咽的食物。
解剖鲫鱼
• 外形观察完毕,剪去鲫鱼左侧体壁,掀去左鳃盖, 先原位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
先进行内脏的原位观察,剥离内脏时,用刀柄。
观察内脏自然位置
口腔: 鲤鱼口腔内无齿,也无消化腺,所以没有口腔消化。
若剪去鳃盖和一部分上颌。可见口腔是由上、下颌组成, 颌无齿。口腔背壁由厚的肌肉组成。表面有粘膜。腔底 后半部有舌,呈三角形。由于没有肌肉,故不能活动。
解剖小鱼流程
![解剖小鱼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2cbbf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5.png)
解剖小鱼流程
准备工作:穿戴防护手套和实验服,确保实验环境干净。
准备解剖工具,如手术刀、剪刀、镊子和解剖针等。
鱼的外观观察:在实验台上放置鱼,并仔细观察其外部特征,如体形、鳞片、眼睛、嘴巴和鳍等。
切开鱼肚:先找到肛门 (底侧唯一的开口),再切一条线,直到头部为止。
为了将鱼肚打开,再于鱼的侧面横切一条线。
观察内脏:打开鱼肚后,可以看到鱼骨和大量的鱼肉。
仔细观察鱼的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等结构。
消化系统:观察鱼的消化系统,会看到一个呈糊状但又很坚韧的东西,那是鱼的胃!先将其切除,再切开看看内部的内容。
心脏和肝脏:靠近胸鳍处的两个明显的器官是心脏和肝脏。
气囊:在鲈鱼的身体里面可以看到一层干净的膜,其中包含一个中空体腔,这是鱼的游泳气囊。
实验十五 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十五 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98c4eee0975f46527d3e119.png)
实验十五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实验目的】通过鲤鱼(Cyprinus carpio)或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形态及结构的观察,并与软骨鱼相比较,了解鱼类的结构特征。
【实验材料】新鲜鲤鱼(或鲫鱼),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制备好的鲤鱼骨骼标本和脑标本,硬骨鱼的皮肤切片,不同食性的鱼(乌鱼、草鱼、鲢鱼)示消化道的长度和鳃耙(示例),鱼类(麦穗鱼、鳑鲏)的婚装(示例)。
【实验用具】解剖镜。
【实验内容】(一)外形观察鲤鱼体呈纺垂形,略为侧扁。
头的最前端为口,口两侧各有一对口须(鲫鱼无口须)口上有一对鼻孔。
头后两例有宽扁的鳃盖,鳃即位于其内。
背鳍一个,最前端有一硬刺。
尾鳍两叶相等为正形尾。
臀鳍的前端亦有一硬刺,腹鳍已向前移位于胸鳍之后,注意偶鳍与鲨不同,不是向水平展开而是向垂直面展开。
躯干两侧有侧线,位于皮肤下。
肛门开口于臀鳍的基部,泄殖孔紧接其后。
(二)皮肤及鳞片的观察用手抚摸鲤鱼的体表,是否光滑?鲤鱼的体表被以一层上皮组织,并由其分泌大量粘液,在游泳时可以减少鱼身和水的摩擦。
在表皮之下覆盖着一层鳞片,鳞片彼此呈整齐覆瓦状排列。
这种鳞片的发生与鲨鱼的鳞有何不同?取一鳞片置解剖镜下面观察,可见它大致呈圆形,中间有很多同心圆的环纹(露于体表之部分上有很多色素)。
环纹可用作鉴定年龄的依据,这种鳞片叫圆鳞。
再取一被侧线穿过之侧线鳞置解剖镜下观察,即可见有一管道由其中穿过。
观察硬骨鱼的皮肤切片,分清表皮和真皮,表皮和真皮都由多层细胞组成,这是脊椎动物皮肤的共同特点。
注意色素细胞及皮肤腺的分布情况。
示例:观察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
区别其结构特点,这些鳞片在发生上各由何胚层形成?(三)内脏器官观察(图15-1)取一条鲤鱼放在解剖盘里,用解剖剪由肛门向前沿腹中线至胸鳍纵形剪开,使鱼体右侧向上,再从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向前至鳃盖后缘剪去一例的体壁,使内脏全部露出。
1.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肠等,消化腺只有肝胰脏。
普通生物学-鱼的解剖
![普通生物学-鱼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5eb8ff3f67ec102de2bd89ea.png)
实验鱼的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鲤鱼的结构观察,从形态学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了解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学习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鲜活鲤鱼、解剖器、解剖盘等。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一) 鲤鱼的外形(图1)取鲤鱼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进行观察,其体测扁,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份。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口两侧各有 2 个触须(鲫鱼无触须),吻背面有鼻孔 1 对,眼 1 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
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此覆盖鳃孔。
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
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 1 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
鱼鳞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成为分类鉴定标准之一。
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 1 个,较长,约为躯干的 3/4 ;臀鳍 1 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两叶,为正尾型;胸鳍 1 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 1 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
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前方,紧接肛门后有 1 泄殖孔躯干部与尾部交界之腹面有肛门与尿殖乳突,在尾部有一臀鳍和尾鳍,鳍由鳍棘,或软鳍条支持,硬而不分叉的为鳍棘,柔软分节而分叉的为鳍条,计算各鳍的鳍棘与软鳍条。
图1:鲤鱼的外形(二) 内脏原位观察(图2-3)从肛门前l厘米左右处剪一孔,插入剪刀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原位观察:腹腔前方,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
心脏位于围心腔内。
在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
鱼的解剖实验
![鱼的解剖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674dd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5.png)
鱼的解剖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鲤、鲢的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比较分析不同食性鱼类器官构造的差异,食性和形态构造特征相适应的相互关系。
2.实验内容:对鲤、鲢进行解剖观察,掌握正确地解剖方法;通过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3.试剂和仪器设备:鲤鱼、鲢鱼;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镊子、解剖针等
4.实验步骤
解剖方法:
左手握鱼,右手持解剖剪,先在肛门前方剪一小的横切口,然后将解剖剪,然后将解剖剪钝头插入,沿腹中线向前方剪开直至鳃盖下方,然后直臀鳍前缘向左侧背方体壁剪上去,沿脊柱下方向前剪到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呈显内脏。
用剪从下颌中央向后剪至鳃孔下方,再沿鳃孔上方经眼下缘向前剪断口上缘骨骼,除去口咽腔侧壁,观察口咽腔。
观察内容:
(1)消化系统:
①消化管:口咽腔、食道和肠
②消化腺:肝胰脏、胆囊
(2)呼吸系统:
①鳃盖、鳃盖膜
②鳃
③伪鳃
④鳔
(3)尿殖系统:
①肾脏
②输尿管和膀胱
③生殖腺
④生殖导管
5.实验报告要求
(1)绘制鲤(鲢)的消化系统。
(2)比较鲤和鲢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异同点。
6.实验注意事项
(1)使用手术刀等解剖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2)要保证实验动物的鲜活度。
7.问题讨论
以鳓、鲢、乌醴和鲈为代表,比较不同类别,不同食性,分析讨论其消化系统的构造与不同食性的相互关系。
鱼类解剖实验评价报告单。
鱼的解剖
![鱼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7e7eef78a417866fb84a8e64.png)
二、实验内容
鲫鱼的外形观察、 解剖鲫鱼,观察内部器官、系统。
三、器具和材料
解剖器、解剖盘。鲜活鲫鱼、鲫鱼解剖示范 标本。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鲤鱼的外形
消化系统
从肛门前l厘米左右处剪一孔,插入剪刀,向前 方沿体壁的腹部正中线至口缘完全剪开,仔细除 去一侧的体壁,将内脏及口腔露出。 1.口腔:2.咽:3.食道:4.消化腺
实验:观察和解剖鲫鱼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完全适应水生生活的类 群,具有一系列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特征 和生理特性,如,体表有鳞,以鳃呼吸, 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凭上下颌摄食,属变 温动物。也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 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鲫鱼的结构观察,了解鱼类的主要特 征以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技能
肝脏:为位于肠的迂曲中的极不规则的腺体输胆管开口于肠前部, 右肠前部的背侧,有脾脏,它属哪一系统?
呼吸系统 l. 第一至第四鳃弓的外侧附着许多鳃 丝而构成鳃辦,鲤鱼有几个全鳃? 鳃 丝中分布血管,借以进行气体的交换, 鳃外有鳃盖及鳃盖膜保护,因此鳃裂不 直接通到体外。 2.鳔:位于体腔内消化管背方的一个 囊,呈纺锤状、中央部特别缢陷,分成 前后二室,自后室接近中央部处发出鳔 管,此管通向哪里?
鲤鱼解剖医学课件
![鲤鱼解剖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cedb0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e.png)
《鲤鱼解剖医学课件》•鲤鱼解剖学概述•鲤鱼基本结构与特征•鲤鱼解剖学分类与比较解剖学•鲤鱼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鲤鱼解剖学研究展望目录01鲤鱼解剖学概述定义鲤鱼解剖学是研究鲤鱼的形态、结构、系统分类、生长发育、起源演化、生理生态、系统进化、地理分布、物种多样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的一门学科。
学科归属生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鲤鱼解剖学定义1 2 3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对鲤鱼的形态结构已有初步的认识。
古代对鲤鱼解剖的认识随着显微镜和组织学技术的发展,鲤鱼解剖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8世纪以来的发展21世纪初,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鲤鱼解剖学步入了新的研究阶段。
现代鲤鱼解剖学的研究03学术意义鲤鱼解剖学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系统的演化、适应和协同进化,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01基础研究鲤鱼解剖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基础,为研究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02应用研究鲤鱼解剖学在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水生生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规划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02鲤鱼基本结构与特征鳞片鲤鱼体表覆盖着大量的鳞片,这些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对鱼体的伤害。
鳃裂鲤鱼鳃裂呈红色,位于头部两侧,是呼吸和摄取氧气的器官。
侧线系统鲤鱼的侧线系统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周围水流的变化和压力,帮助它们在水中行动自如。
消化系统01鲤鱼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管、胃、肠和肛门,能够将食物消化吸收并排泄废物。
循环系统02鲤鱼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能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鱼体的各个部位。
排泄系统03鲤鱼的排泄系统由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组成,能够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1生理特征23鲤鱼是一种卵生鱼类,会在特定的季节进行产卵繁殖,以繁衍后代。
产卵繁殖鲤鱼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需要数年才能达到性成熟。
生长缓慢鲤鱼是一种较为广泛的适应性鱼类,能够在不同水域中生存和繁衍。
水产养殖的水生动物解剖与生理学
![水产养殖的水生动物解剖与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61a06b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a.png)
水产养殖的水生动物解剖与生理学水产养殖是指人类在水域中养殖各类水生动物的活动。
要想进行有效的水产养殖,我们需要了解水生动物的解剖与生理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水生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一、鱼类的解剖与生理学1. 外部解剖结构鱼类的身体由头部、躯干和尾部组成。
头部有口、眼、鳃孔等器官,躯干上有鱼鳞,尾部有鳍。
其中,鱼鳞可以保护鱼的内部器官,同时也起到减少水流阻力的作用。
鱼类的眼睛通常比较大,以适应水中光线的不足。
2. 内部解剖结构鱼类的内部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由口、咽喉、胃和肠组成,用于摄取和消化食物。
呼吸系统主要是通过鳃进行氧气交换。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用于输送养分和氧气至全身各器官。
生殖系统用于繁殖后代。
3. 生理特点鱼类的呼吸方式有多种,有些鱼类可以通过皮肤进行氧气交换,有些则依靠鳃进行呼吸。
鱼类的循环系统相对简单,通常只有一个心脏,血液循环速度较慢。
鱼类的生殖方式也有多种,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
二、甲壳类水生动物的解剖与生理学1. 外部解剖结构甲壳类水生动物包括蟹、虾等。
它们的身体由头部、躯干和尾部组成。
躯干上通常有硬壳,可以保护内部器官。
头部有眼、触角和口器等器官,用于感知和摄食。
2. 内部解剖结构甲壳类水生动物的内部结构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食道、胃和肠道,用于消化食物。
呼吸系统通常是通过鳃进行氧气交换。
循环系统通过心脏和血管输送养分和氧气至全身各部位。
生殖系统用于繁殖后代。
3. 生理特点甲壳类水生动物的呼吸方式多样,有些通过鳃呼吸,有些通过皮肤呼吸。
它们的循环系统相对简单,有的只有一个心脏,有的有多个心脏。
甲壳类水生动物的生殖方式也多样,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
三、贝类水生动物的解剖与生理学1. 外部解剖结构贝类水生动物包括蚌、蛤、蜗牛等。
它们的身体由壳和软体组成。
壳可以保护内部器官。
软体包括足、鳃、口器等。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af945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7.png)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简介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鱼的解剖,了解鱼的内部结构和主要器官,并探索鱼类的适应性和生态角色。
方法
1. 实验材料:
- 鱼(选择一种常见的鱼类,如鲤鱼或草鱼)
- 解剖工具(镊子、剪刀、手术刀等)
2. 实验步骤:
- 将鱼放置在解剖板上,用镊子固定住。
- 使用剪刀慢慢剪开鱼的腹部,从肛门一直剪到嘴部。
- 慢慢撕开腹腔,观察内脏器官的位置和结构。
- 标注主要器官,如肝脏、心脏、肺、胃等。
- 仔细观察鱼的骨骼结构,特别注意脊椎骨和鳞片。
- 总结观察结果并拍摄照片。
结果
通过解剖观察,我们发现鱼的身体结构由外鳞片、内骨骼和内脏器官组成。
其中,肝脏起着消化和代谢的重要作用,心脏和鳃负责循环和呼吸,肺则用于气体交换。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脊椎骨的灵活性和鳞片的防护功能。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鱼类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鱼类的适应性和生态角色与其身体结构密切相关,其中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使鱼类能够在水中生活并适应各种环境。
参考文献
无。
鱼类学实验-解剖图共61页文档
![鱼类学实验-解剖图共6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0cc9075c77da26925c5b0d3.png)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鱼类解剖
![鱼类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d04beb9c6bec0975f465e216.png)
脾脏
位于小肠前部背面,体积较大,细长形, 颜色深红。
口腔
口腔由上下颌组成,鲫鱼颌无齿,口腔 背壁由后肌肉层及表面粘膜组成,腔体 后半部有一不能移动的三角形舌头。
咽
口腔后方,左右两侧时腮裂,咽齿位于 最后一对咽弓上。
食道
咽部后方,很短,背面通有鳔管。
胃肠
胃在食道之后,外观难辨,比食道略膨 大,被肝胰脏包埋,其右侧有胆囊,直 接通于肠。
横膈为位于心脏和内脏器官之间的薄膜。 围心腔位于横膈的前方,心脏居于其内; 横膈的后方是体腔,为内脏器官所在。
心脏
由静脉窦、心房、心室组成。 静脉窦为心房和心室后侧的暗红色长囊,背 侧为古维尔氏管; 静脉窦前方呈暗红色薄囊状结构为心房; 心房前方呈淡红色、倒圆锥形的肌肉囊即为 心室; 沿心室向前可见到一膨大的圆锥形白色球状 结构,此即动脉球,而动脉球并不属于心脏 结构,是动脉管之一部分。
计数项目
鳍式 记载鳍的性质和数量的一种方式, 一般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 字代表鳍条,如鲈背鳍Ⅻ,Ⅰ-11-14, 是表示鲈的背鳍由12枚鳍棘组成,第二 背鳍由1枚棘11-14枚鳍条组成。
计数项目
鳞式 是记载鳞片数目的一种方式,记载方法为: 侧线鳞数 侧线上鳞数 侧线下鳞数 侧线鳞是沿自头后起至尾鳍中部基底间侧线上分布的 鳞片;侧线上鳞是背鳍基部前缘至侧线间(不包括侧 线鳞)的横列鳞数;侧线下鳞是臀鳍基底前缘至侧线 (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
鱼类的形态结构
Index
器官的名称与功能 测量项目 计数项目(鳍式、鳞式) 鱼的内脏解剖
器官的名称与功能
口、鳃孔、须、鼻孔、鳞、鳍、 侧线
测量项目
全长 体长或标准长 头长 吻长 眼径 眼间距 体高 尾柄长 尾柄高 鼻孔间距
鱼的解剖 (鲫鱼为例)
![鱼的解剖 (鲫鱼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baddcc6ad02de80d5d84078.png)
部灰黑色,腹部近白色。身体可 区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
a
5
实验操作及观察
鲤鱼的外形观察 (1)头部: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包含口、触须、鼻孔、眼、鳃盖 等结构。
a
6
a
7
实验操作及观察
鲤鱼的外形观察 (2)躯干部:
自鳃盖骨后缘至肛门为躯干 部。
♀:卵巢(1对),微黄色 生殖导管:为生殖腺表面的膜向后延伸
的细管。
a
30
实验操作及观察
鱼的内部结构解剖
排泄系统:1对肾脏、1对输尿管、1个膀胱
肾脏:紧贴于腹腔背壁正中线两侧,为红褐色 狭长形器官;
输尿管:每肾最宽处各通出一细管即输尿管, 在近末端处两管汇合通入膀胱;
膀胱:两输尿管后端汇合后稍扩大形成的囊即 为膀胱,其末端稍细开口于泄殖窦。
a
12
a
13
侧线上鳞数
鳞式:侧线鳞数
侧线下鳞数
侧线鳞数:指从鳃盖后方直达尾部的一条侧线鳞 的数目
侧线上鳞:指从背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侧线下鳞:指从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a
14
a
15
实验操作及观察
鱼的内部结构解剖
解剖方法:
1. 将新鲜鱼置于解剖盘中,其腹部向上,用剪刀在肛 门前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将剪刀尖插入切口。 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
鳃片-鳃丝-鳃小片
a
23
操作:
将剪刀伸入口腔,剪开口角,并沿眼 后缘将鳃盖剪去,以暴露口腔和鳃。
a
24
示呼吸系统(操作)
a
25
实验操作及观察
鱼的内部结构解剖
鱼 解剖方法
![鱼 解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382a24aaea998fcc220eef.png)
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活鲫鱼.2 实验器材:白色解剖盘、解剖剪、镊子、HB铅笔、2H或3H铅笔、绘图橡皮、直尺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外形观察取活鲫鱼,置于解剖盘中观察。
鲫鱼外形呈纺锤形,左右侧扁,全身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1、头部:口在端部,两侧无口须;有成对的鼻孔和眼;头两侧有鳃盖。
2、躯干:鲫鱼全身被覆瓦状排列的圆鳞,两侧中间的一行鳞片均具有小孔,形成侧线,此行鳞片称为侧线鳞,主要起感知水流方向、速度、障碍物等作用。
体具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不成对的背鳍、臀鳍和尾鳍。
肛门和泄殖孔分别开在腹部臀鳍之前。
二内部解剖和观察取活鲫鱼放在40度温水中处死,5分钟后取出放在解剖盘里;使腹部向上,用解剖剪从肛门向前剪开,沿腹中线经鳍中间剪到下颌(第一剪)之后,再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开,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第二剪),再沿鳃盖后缘剪至胸鳍之前(第三剪),除去左侧体壁,即可观察。
鲫鱼的内脏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泄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一部分。
1、消化系统:包括由口腔、咽、食道和肠组成的消化道以及由肝胰脏、胆囊组成的消化腺。
(1)口腔:剪去鳃盖及一部分上颌,可见口腔由上下颌合成,颌无齿,口腔背壁由厚的肌肉组成,表面有粘膜,腔底后半部有一不能移动的三角形舌。
(2)咽:口腔后,左右两侧是鳃裂,咽齿即位于此。
(3)食道:咽的后方,很短,背面通有鳔管。
(4)肠:接于咽后,曲折盘旋,为体长2~3倍,前粗后细。
肠的前部三分之二为小肠,最后一部分叫直肠,直肠后接肛门。
(5)肝胰脏:肝胰脏为暗红色,从胸腹腔横膈膜稍后起,复盖在各部之间。
(6)胆囊:椭圆形,深绿色,大部分埋在肝胰脏内,由胆囊发出输胆管,开口于肠前部。
2、呼吸系统:主要是鳃。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与外界(水)气体交换就是在水滤过鳃丝的时候完成的。
(1)鳃盖膜:鳃盖后缘的薄膜。
(2)鳃弓:位于咽的两侧,共4对。
(3)鳃片:由鳃丝组成的片状物,每一鳃丝两侧又有许多突起的鳃小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交换机制:当水流经过鳃瓣进行气体交换时,水流方 向与次级鳃丝毛细血管中的血流方向相反,这种逆流系统 保证了接触鳃的水总是在更新,提高血液对水中氧的摄入 率(80%,若同方向,则仅为10%)。
(7)血液循环 心脏 : 静脉窦、一心房、一 心室、动脉圆锥(或动脉球) 组成。
软骨鱼:动脉圆锥是心室的 延伸,可主动收缩。
脊神经是脊髓两侧发出的神经,每一个脊椎骨都有1对,由 椎间孔穿出,分布到每节的肌肉等器官。脊神经是由背根 和腹根愈合而成。背根将感觉传入脊髓,故又称感觉根; 腹根自脊髓发出,将神经冲动传到身体各部,又称运动根。
鳔(air bladder)位于体腔背侧,呈囊状,囊内充满 气体。它是在胚胎期由消化管突起分离出来的辅助呼吸器 官。对大多数鱼类而言,鳔的基本功能是调节身体比重, 从而使鱼类在不同水层升降自如。鳔的比重调节是一个比 较缓慢的过程,在急剧升降中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所以有 鳔的鱼类大都生活在比较固定的水层;而急速游泳的鲨鱼, 以及大多数底栖生活鱼类,深海鱼类,急流中的栖息的鱼 类都没有鳔。
一些鱼类还具有鳃上的泌盐细胞来完成渗透压调节, 淡水鱼类的鳃上泌盐细胞能向血液中增添盐分;海水鱼类 的鳃上泌盐细胞则排除过量的盐分。一些鱼类具有直肠腺 (rectal gland)(如鲨鱼)排泄体内过剩的盐分。
(9)取食和消化
上、下颌。 牙齿:由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以及髓腔构成,与软骨鱼类 的盾鳞同源。 鳃耙:着生在鳃弓内侧的骨质突起,数目、形状和疏密程度与食性 有关。 出现食道与胃、肠的分化。 消化腺 软骨鱼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脏,肝脏发达。除消化功能外还可调节身 体比重。大多数硬骨鱼的肝脏和胰脏组织混在一起,称肝胰脏。
少。表皮内具有大量单细胞粘液腺,粘液使体表粘滑,减 少了水中游泳的阻力,保护身体免遭病菌、寄生物的侵袭。
(3)鳞片 软骨鱼为楯鳞,由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共同形成,
与牙齿同源。 硬骨鱼为硬鳞、圆鳞和栉鳞,均为中胚层骨质鳞。
鳞片具保护作用,在游泳运动中起辅助作用,楯鳞的棘
突和栉鳞后缘的栉状突可减少游泳时体表的湍流。
(3) 鳔和浮力 软骨鱼肝脏大,占体重20%-25%,其中含大量密度小于水
(0.95g/mL)的鲨烯。 硬骨鱼多具鳔。淡水鱼鳔的容量达鱼体积的7%-10%,海
鱼鳔容量4%-6%。 鳔内气体的调节
A) 鳔管通入食管背面,以吞咽或吐出空气来调节,称开鳔 类。
B)不具鳔管,为闭鳔类,依靠鳔的红腺和卵圆区来调节气体 容量
在多鳍鱼(Polypterus)、肺鱼,鳔起肺的作用。
有鳔的鱼类,鳔内气体调节有两种方式: 通过鳔与食道相连的鳔管,称为通鳔类(physos1omous);
另一种是无鳔管的闭鳔类(physoclistous),鳔内具气体分 泌和重吸收的系统,其中的红腺(red g1and)能从具有动 脉和静脉对流系的毛细血管网中分泌气体到鳔内;鳔的另 一特殊的卵圆区(oval area)能行气体的重吸收。
鲱科、鲤科和鲇科鱼类的鳔与内耳有联系,特别是鲤科鱼 类具有韦伯氏器,水中的声波引起鳔内气体产生同样振幅 的波动,再通过韦伯氏器传导到内耳,从而鱼体能感受高 频声波,所以鳔又有听觉的辅助作用。鲤科鱼类、海产的 大小黄鱼等鳔收缩放气时还能发声,这种发声在生殖季节 有集群等生物学意义,从而感受到声波。
(4) 鱼类的骨骼
头骨-脊椎骨-附肢骨
头骨
鱼类的双凹型椎体
(圆口类或鱼类幼鱼) (鲨类或鲟类) (大多数硬骨鱼)
韦伯氏器(Weber’s organ): 鲤科鱼类的前3块脊椎的一部
分变化成韦伯氏小骨,包括三角骨 (又名捶骨)、间插骨(又名砧骨) 和舟骨(又名蹬骨),三角骨的后 端和鳔壁相接触,舟骨和内耳的围 淋巴腔接触。
(10)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鱼类神经系统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鱼类的脑分为五部分:端脑、 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端 脑分化为大脑和嗅叶,大脑不 发达。
鱼类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10对:嗅神经(Ⅰ)、视神经(Ⅱ)、动眼神经 (Ⅲ)、滑车神经(Ⅳ)、三叉神经(V)、外展神经 (Ⅵ)、面神经(Ⅶ)、听神经(Ⅷ)、舌咽神经(Ⅸ) 和迷走神经(Ⅹ)。
单循环 :即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心脏(缺氧血) 入鳃动脉 鳃 (多氧血) 出鳃动脉 背大动脉流 全身 静脉(缺氧血) 心脏
(8)排泄系统 鱼类的排泄器官主要包括1对中肾、输尿管、泄殖腔
(软骨鱼类)或膀胱(硬骨鱼类)。
肾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排泄废物;另一功能是调 节身体内部渗透压和盐水的平衡。
硬骨鱼:动脉球是腹大动脉 基部的膨,无收缩能力。
鱼类的血液循环属单循环,即血液循环途径为一个大圈, 而且每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心脏中的血为缺氧血。 心室泵出血液由腹大动脉进入鳃,在此进行气体交换。 出鳃的血为富氧血,经背大动脉送到身体各组织。然后 血液由静脉经静脉窦进入心房。最后心房到心室。依此 循环不息。
瓣等几部分组成。硬骨鱼类和大多数软骨鱼类具5对鳃裂。 硬骨鱼类的鳃裂外侧有鳃盖,鳃隔退化。
气体交换面积大(体表面积的10∽60倍) 壁薄,血液和水流之间仅有1∽3um的间隔; 鳃中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 鳃中血流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
入鳃的为缺氧血,出鳃的为多氧血。水中含氧量为空气中的3%,水 中80%的氧可通过鳃摄入体内。
一、进化地位
现存最低等的有颌、变温脊椎动物,完全适应水生生活。
二、生物学特征
鱼类有22,000多种,超过了其他所有脊椎动 物数量的总和。其中60%为海水鱼中,40%为淡 水鱼。水中生活的鱼类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 了许多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2)皮肤 表皮为多层细胞,皮肤与肌肉紧密相接,皮下组织极
水中的声波引起鳔内气体产生 同样振幅的波动,通过韦伯氏器传 导到内耳,从而感受到声波,类似 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听觉。
软骨鱼全为软骨,内有钙盐、坚硬。
硬骨鱼骨骼骨化程度加强,骨片多而复杂。肩带与头骨愈合 并加固,使头、肩带、躯干形成一稳定支架。腰带不直接与 脊柱相连。
(5)肌肉系统
(6)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主要是鳃,来源于外胚层。由鳃弓、鳃隔、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