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共振

合集下载

铁磁共振实验要求

铁磁共振实验要求

铁磁共振实验步骤和要求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统一使用实验报告纸,注意整洁。

(2)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原理、实验内容、数据处理、讨论等。

(3)实验报告正文在最前面,正文后附加实验数据和图表。

(4)在实验报告中原理部分按要求去做;实验内容的部分必须说明实验中操作的步骤(实际的操作步骤,可不写,不同专业要求不同),以便及时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的讨论题按要求去做;(5)实验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上交。

一、开机关机步骤:1.打开3cm固体信号发生器,按下等幅振荡键。

2.打开磁共振实验仪,将磁场电压置于零,预热磁共振实验仪。

将扫场旋钮左旋至最小。

按下检波键。

3.将磁共振实验仪的检波灵敏度旋钮旋至最大。

将波导管上的衰减旋钮左旋出最大。

4.实验结束后关闭3cm固体信号发生器。

关磁共振实验仪前,必须先将磁场电流降至零点............,然后关闭电源开关。

二、测信号源频率:1.缓慢仔细地调信号源选频螺旋计,使磁共振实验仪上的调谐指针向右摆至最大,若摆幅超过100%处,可将波导管上的衰减器旋钮适当旋进一些,使指针回到刻度100%以内,如此反复调谐信号源频率螺旋计和衰减器旋钮,最后使指针停在刻度100%处。

记下信号源选频螺旋计的刻度。

2.仔细调谐波长表螺旋计,使调谐指针左转至最小(<30%),记下波长表螺旋计的刻度。

从讲义最后附的<<3 cm空腔波长刻度-频率对照表>>上查出此刻度对应的频率。

3.根据<<3 cm空腔波长刻度-频率对照表>>中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s~f关系的经验公式如下:f(MHz) = -0.6*s3+18.495*s2-327.89*s+9969.96实验者可将实验获得的波长刻度数据s代入上式,以求得相应的频率f值,比查表更方便,还可外延到表中所列数据范围之外。

参考值:信号源频率螺旋刻度:2.93;波长计频率螺旋刻度:3.53,对应频率:9016 MHz。

磁性材料的铁磁共振与磁滞回线

磁性材料的铁磁共振与磁滞回线

磁性材料的铁磁共振与磁滞回线磁性材料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铁磁共振和磁滞回线是研究和描述磁性材料特性的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介绍铁磁共振和磁滞回线的定义、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它们在材料科学和磁性器件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铁磁共振铁磁共振是指在磁场作用下,磁性材料中自旋磁矩与外磁场的相互作用达到共振的状态。

具体来说,当外磁场的频率与材料内部的自旋共振频率一致时,磁性材料会发生共振现象。

铁磁共振常用的观测方法有核磁共振(NMR)和电子顺磁共振(EPR)。

铁磁共振的频率可以通过饱和磁化值(Ms)和磁性材料的磁容率(χ)来计算得到。

其公式如下:f = γB其中,f是共振频率,γ是磁化的回磁率,B是外磁场的强度。

铁磁共振的观测结果可以提供关于材料中自旋共振行为和磁矩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

铁磁共振在材料科学和磁性器件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医学领域,通过铁磁共振成像(MRI)可以观测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疾病。

在材料研究中,铁磁共振可以用来表征磁性材料的晶格结构和磁矩排列方式。

此外,铁磁共振还可用于制备和调控磁性纳米粒子以及磁性存储器件的设计与性能优化。

二、磁滞回线磁滞回线是研究磁性材料磁化行为的重要工具。

当外磁场作用于磁性材料时,磁化强度(M)和外磁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会呈现出非线性的特性,即磁滞现象。

通过绘制磁滞回线图可以清晰地描述和分析材料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化行为。

磁滞回线图通常以M-H坐标系进行绘制,横轴表示外磁场强度H,纵轴表示磁化强度M。

根据磁滞回线的形状和特征,可以判断材料的磁性特性和磁化机制。

一般来说,当磁滞回线的面积较大时,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较高;当磁滞回线呈现出对称性时,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化稳定性。

磁滞回线对于材料选型和磁性器件设计非常重要。

例如,对于磁存储器件而言,磁滞回线的形状和特征直接影响设备的读取和写入性能。

因此,通过调控磁性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可以优化磁滞回线的特性,以达到更高的存储密度和稳定性。

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
∆E = γ ℏB
(1)
其中: 为旋磁比, 为约化普朗可常数,为稳恒 γ ℏ B 外磁场。
经典力学解释
如果此时再在稳恒外磁场的垂直方向加上一个交变电磁场, 该电磁场的能量为 hυ (2) υ 其中: 为交变电磁场的频率。 当该能量等于粒子分裂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时,即: (3) hυ = γℏB (4) 2πυ = γB 低能级上的粒子就要吸收交变电磁场的能量产生跃迁,即 所谓的磁共振。

六、实验数据表格
1.测微波频率 测微波频率
测量次数 刻度值(mm) 1 2 3 4
刻度平均值: 刻度平均值:______mm 对应频率: 对应频率:ν = ____MHz
I(A) I(μA) B(mT)
I(A) I(μA) B(mT)
I(A)
I(μA) B(mT)
2求共振线宽和 因子 求共振线宽和g因子 求共振线宽和
五、实验步骤
1. 测微波频率: 测微波频率:
调节固体微波信号源的频率,使其与谐振腔共振。 调节固体微波信号源的频率,使其与谐振腔共振。 调节衰减器,使微安表有50µA的指示。旋转波长表的螺 的指示。 调节衰减器,使微安表有 的指示 旋测微器,微安表电流指示逐渐减小, 旋测微器,微安表电流指示逐渐减小,当电流达最小值 读取螺旋测微器刻度值, 时,读取螺旋测微器刻度值,对照刻度值与频率的关系 对照表,得微波频率值。旋转波长表的螺旋测微器, 对照表,得微波频率值。旋转波长表的螺旋测微器,使 微安表回到约50µA的指示。 的指示。 微安表回到约 的指示
二、实验目的
了解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观察铁磁共振现象; 测量微波铁氧体的铁磁共振线宽; 测量微波铁氧体的g因数。
三、实验原理
一). 基本概念

铁磁共振频率

铁磁共振频率

铁磁共振频率铁磁共振频率是指磁场作用下,具有磁性质的物质中磁矩在外磁场作用下进行共振,从而产生信号的频率。

在医学领域中,铁磁共振频率常常用于MRI磁共振成像,可以用来检测疾病,如肿瘤、脑部病变等。

下面将从铁磁共振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铁磁共振原理铁磁共振是指在磁场作用下,物质内部的电子自旋与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共振现象的过程。

具体来说,当物质处于外磁场中,其内部磁矩会受到磁场的力作用,随着外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磁矩会出现共振现象,产生射频信号。

应用铁磁共振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MRI已经成为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之一。

通过铁磁共振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人体内部的各种组织,获得有关部位的详细信息。

例如,MRI可用于检测肿瘤、脑部疾病、骨折等病症。

这种技术与传统的X光成像相比,不但可以提供更加准确、详细的图像,而且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

同时,铁磁共振技术在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通过NMR技术可以对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药物研发、材料研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铁磁共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提高磁共振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以及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

此外,人们也在开发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可用于研究人类大脑的神经学和认知功能。

总之,铁磁共振技术在现代医学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铁磁共振技术将会为人类健康和科学研究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磁学中的铁磁共振现象与应用

磁学中的铁磁共振现象与应用

磁学中的铁磁共振现象与应用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磁场的产生、性质和应用。

在磁学中,铁磁共振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它在磁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铁磁共振是指当一个铁磁体受到外加磁场的作用时,它的磁化强度会发生共振的现象。

这是由于铁磁体中的磁矩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发生预cession运动,类似于陀螺的旋转。

当外加磁场的频率等于铁磁体的共振频率时,磁矩的共振效应达到最大值。

铁磁共振现象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磁性物质的性质和磁场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铁磁共振现象,科学家们可以了解铁磁体的磁化过程和磁矩的行为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磁性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行为。

除了在磁学研究中的应用,铁磁共振还有许多实际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核磁共振成像(MRI)。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用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它利用铁磁共振现象来探测人体组织中的核磁共振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可以生成详细的图像。

MRI技术在医学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检测和诊断各种疾病,如肿瘤、心脏病、脑部疾病等。

与传统的X射线和CT扫描相比,MRI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对比度,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MRI还可以用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活动,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脑部的血流等,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了医学应用,铁磁共振还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材料科学中,铁磁共振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磁性和电子结构,对于开发新型材料和改进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子技术中,铁磁共振可以用来制造磁存储器件,如硬盘驱动器和磁带。

此外,铁磁共振还可以用来研究自旋电子学和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的问题。

总之,铁磁共振是磁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在磁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通过研究铁磁共振现象,科学家们可以深入理解磁性物质的性质和磁场的作用机制。

同时,铁磁共振还有许多实际应用,如核磁共振成像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摘要观察铁磁材料的共振现象;测量微波铁氧体的铁磁共振线宽ΔH;测量微波铁氧体的朗德因子g值。

关键词铁磁共振g因子引言铁磁共振是指铁磁物质在一定的外加恒定磁场和一定频率的微波磁场中当满足共振条件时产生强烈吸收共振的现象。

铁磁共振(FMR)在磁学及固体物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能测量微波铁氧体的许多重要参数,如共振线宽、张量磁化率、有效线宽、饱和磁化强度、居里点、亚铁磁体的抵消点等。

它和顺磁共振、核磁共振一样,是研究物质结构的重要实验手段。

一、工作原理本实验系统采用扫场法进行微波铁磁材料的共振实验。

即保持微波频率不变,连续改变外磁场,当外磁场与微波频率之间符合一定关系时,可发生射频磁场的能量被吸收的铁磁共振现象。

该实验系统是在三厘米微波频段做铁磁共振实验。

信号源输出的微波信号经隔离器﹑衰减器﹑波长表等元件进入谐振腔。

谐振腔由两端带耦合片的一段矩形直波导构成。

当被测铁氧体样品放入谐振腔内微波磁场最大处时,将会引起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变化。

当改变外磁场进入铁磁共振区域时,由于样品的铁磁共振损耗,使输出功率降低,从而可测出谐振腔输出功率P与外加恒磁场H的关系曲线。

图中,P0为远离铁磁共振区时谐振腔的输出功率。

Pr为出现铁磁共振时谐振腔的输出功率,此时对应的外磁场为Hr,称为共振磁场。

而相应的张量导磁率‖μ‖对角元虚部μ''达最大值为rμ'',根据铁氧体理论,半共振点是指张量导磁率对角元虚部的2/rμμ''='',其此处的谐振腔输出功率P1/2与P0,Pr 有如下关系: 与P1/2对应的外加磁场之差(H2-H1)即为铁磁共振线宽ΔH 。

因此可以根据实验作出的图二曲线和上述P1/2的公式求出共振线宽ΔH 。

另外,由铁磁共振条件ωr=γHr 和γ=ge/2mc ,根据外加磁场Hr 和微波频率,可求得g 因子。

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铁磁共振线宽测量时,必须注意样品的μ'会使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频散效应)。

铁磁共振 (13)

铁磁共振 (13)

铁磁共振系别:6系姓名: 陈正学号: PB05210465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学习用传输式谐振腔法研究铁磁共振现象,测量YIG小球(多晶)的共振线宽和g因子。

实验原理:铁磁共振实验是了解铁原子中电子的磁共振现象。

自旋不为零的粒子,如电子和质子,具有自旋磁矩。

如果我们把这样的粒子放入稳恒的外磁场中,粒子的磁矩就会和外磁场相互作用使粒子的能级产生分裂,分裂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为(1)ΔE = γhB为稳恒外磁场。

其中:γ为旋磁比,h为约化普朗可常数,B如果此时再在稳恒外磁场的垂直方向加上一个交变电磁场,该电磁场的能量为hν(2)其中:ν为交变电磁场的频率。

当该能量等于粒子分裂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时,即:hν = γh B(3)(4)2πν = γ B低能极上的粒子就要吸收交变电磁场的能量产生跃迁,即所谓的磁共振。

铁磁共振实际上是铁原子的电子自旋顺磁共振,电子能级裂距约为核磁能级裂距的1840倍。

所以能级间跃迁所需的能量要比核磁共振需要的能量大的多,因此我们用微波(约9GHZ)来提供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

在实验中微波的频率ν是固定的,其提供的能量hν也是固定的。

为使铁原子中电子能级间的能量差能等于该值,我们改变直流磁场的电压值,使外磁场磁感应强度B变化,因而使电子能级间的能量差γhB随之改变,使其扫过微波能量值hν,使等式hν = γhBr成立,产生铁磁共振。

Br为谐振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值。

实验内容:1.熟悉各微波元件,并按照书上图把各元件安装成一完整的实验系统。

2.调节微波发生器,使谐振腔与发生器输出微波信号调谐,利用仪器的波长表测出谐振频率f。

3.用非逐点调谐测出检波电流I随d的变化曲线,然后根据B-d曲线作I-B 曲线,计算g因子。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时应注意:1,保持谐振腔的输入微波功率和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不变;2,在记录示波器上的数据点时应该快速;3,实验时应保证样品在谐振腔微波磁场的最大处。

铁磁共振 PPT课件

铁磁共振 PPT课件
通过右图的表格作图可 以得出共振线宽,g因子:
B 312 278 34 mT
I(A)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0.80 0.85 0.90
I(μ A) 53.5 53.2 53.4 53.9 54.0 54.1 54.1 54.2 54.3 54.5 54.6 54.7 54.7 54.7 54.4 54.5 54.2 54.1 54.0 54.0 53.8 53.5 53.2 52.8 52.3 52.0 51.4 50.8 50.4 50.1
为旋磁比,为约化普朗可常数, B 为 其中:
稳恒外磁场。
——经典解释续
如果此时再在稳恒外磁场的垂直方向加上一个交 变电磁场,该电磁场的能量为 h (2) 其中: 为交变电磁场的频率。 当该能量等于粒子分裂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时, 即: (3) h B (4) 2 B 低能级上的粒子就要吸收交变电磁场的能量产生跃迁, 即所谓的磁共振。
它能测量微波铁氧体的共振线宽、张量磁化率、
饱和磁化强度、居里点等重要参数。 该项技术在微波铁氧体器件的制造、设计等方 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目的

了解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观察铁磁共振
现象;


测量微波铁氧体的铁磁共振线宽;
测量微波铁氧体的g因数
注:铁磁共振研究铁原子中电子的磁共振现象
三、实验原理——概念介绍
,同时读微 I励 ( A )
I励
,根据转换表将励磁电流值 I 检 (A ) 曲线。据曲线求 I 检 -B (对应 Br
最 I检 ( A)
2 B

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

用传输式谐振腔观测铁磁共振铁磁共振在磁学和固体物理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微波铁氧体物理学的基础,而微波铁氧体在现代雷达和微波通信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铁磁共振和核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一样,成为研究物质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有效手段。

早在1935年,著名苏联物理学家兰道(Lev Davydovich Landau 1908—1968)等就提出铁磁性物质具有铁磁共振特性。

经过若干年在超高频技术发展起来后,才观察到铁磁共振现象。

多晶铁氧体最早的铁磁共振实验发表于1948年。

以后的工作则多采用单晶样品。

实验目的1.了解微波谐振腔的工作原理,学习微波装置调整技术。

2.通过观测铁磁共振,进一步认识磁共振的一般特性和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1.微波谐振腔在微波技术中谐振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所谓微波谐振腔就是一个封闭的金属导体空腔,一般为矩形或圆柱形。

腔壁反射电磁波辐射,使电磁波局限在空腔内部。

谐振腔的入射端开一小孔,使电磁波进入谐振腔。

电磁波在腔内连续反射。

若波形和频率与谐振腔匹配,可形成驻波,也即发生谐振现象。

如谐振腔无损耗,则腔内振荡便可持续下去。

(1)矩形波导管矩形截面的空心导体管构成矩形波导,它是传播微波最常用的传输线。

矩形谐振腔实际上是一段封闭的矩形波导,即在波导入射端和出射端加装了反射电磁波的金属片。

理论分析表明:在波导管中不存在电场纵向分量和磁场纵向分量同时为零的电磁波。

在波导管中传播的电磁波可以分为两大类:(1)横电波又称为磁波。

简写为TE波或H波;磁场可以有纵向和横向分量,但电场只有横向分量。

矩形波导管传播的基本波形是TE10波。

(2)横磁波又称为电波,简写为TM波或E波;电场可以有纵向和横向分量,但磁场只有横向分量。

至于电场和磁场的纵向分量都不为零的电磁波,则可以看成横电波和横磁波迭加而成。

在实际应用中,总是把波导管设计成只能传播单一波形。

我们使用的矩形波导管只能传播TE10波。

(2)TE 10波在波导管截面为a ×b (a>b)的矩形波导管的一端输入角频率为ω的电磁波,使它沿着z 轴传播。

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观察单晶铁氧体的铁磁共振信号;2. 测量微波多晶铁氧体的铁磁共振线宽;3. 测量微波多晶铁氧体的g因子。

二、教学要求1. 了解铁磁共振(FMR)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通过测定多晶铁氧体的磁共振谱线,求出共振线宽、g因子;三、教学内容1. 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2.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先让其对照仪器,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确定实验调节步骤,分析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3. 在此基础上,将实验原理、实现的技术手段、要求的相应硬件装置及主要操作要领作一提炼性讲解4. 现场提问,提问内容例如:①么叫磁共振?什么叫铁磁共振?什么叫电子顺磁共振?②铁磁共振与其他磁共振实验的区别是传输什么?相同点是什么?③实验中要求直接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才能判断微波与谐振腔达到谐振?怎样测量微波频率?④什么是“扫场法”,什么是“扫频法”?各自优缺点是什么?⑤如何观测铁磁共振信号?⑥什么共振曲线有宽度?可从粒子能级有宽度解释。

⑦本实验是怎样测量磁损耗的?⑧何精确消除频散效应?实验中如何处理频散效应的?⑨铁磁共振实验仪器各个组成部件的作用是什么?5. 学生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数据;①正确调节铁磁共振实验仪;②观察单晶铁氧体的铁磁共振信号,观测多晶铁氧体的铁磁磁共振谱线,记录实验数据。

6. 检查学生实验数据、实验仪器的规整情况和签到情况;检查结束实验完毕。

四、重点与难点1.掌握铁磁共振的经典物理解释以及通过观测铁磁共振信号可以测量哪些物理量;2.铁磁共振实验仪器设计结构和工作原理;3.铁磁共振实验仪的调节。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六、思考题、讨论题与作业。

铁磁共振实验报告

铁磁共振实验报告

铁磁共振实验报告铁磁共振实验报告引言:在物理学领域中,铁磁共振是一种重要的现象,它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铁磁共振实验,探究其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1. 理解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2. 掌握铁磁共振实验的操作方法;3. 探究铁磁共振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实验仪器和材料:1. 铁磁共振实验装置;2. 核磁共振样品;3. 磁场调节器;4. 电源;5.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实验原理:铁磁共振是指在外加交变磁场作用下,铁磁性物质中的磁矩发生共振现象。

当外加磁场频率与物质的共振频率相等时,磁矩会发生共振,从而产生特定的信号。

实验步骤:1. 将核磁共振样品放置在实验装置中,并调整磁场强度和方向;2. 通过电源提供交变磁场,并逐渐增加频率直到共振发生;3. 通过计算机软件记录和分析共振信号。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核磁共振样品发生共振的现象。

通过调整磁场强度和频率,我们成功地使样品的磁矩发生共振,并记录到了相应的信号。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铁磁共振是一种基于共振现象的物理现象,它可以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等领域;2. 通过调整磁场强度和频率,可以控制铁磁共振的发生;3. 铁磁共振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实验应用:铁磁共振在医学成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了铁磁共振原理,通过对人体组织中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用于诊断和疾病监测。

结论:通过本次铁磁共振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铁磁共振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医学成像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铁磁共振频率

铁磁共振频率

铁磁共振频率引言铁磁共振是一种在磁场中激发铁磁体内原子核固有转动的现象,其频率被称为铁磁共振频率。

铁磁共振频率在材料科学、物理学以及医学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物理原理、应用和前景等方面,探讨铁磁共振频率的相关内容。

一、基本概念铁磁共振频率是指在外加磁场作用下,铁磁体内原子核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并在高能级进行共振转动的频率。

该频率与铁磁体的性质、外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等参数密切相关。

二、物理原理铁磁共振频率的产生与原子核磁矩、外磁场以及能量差等因素有关。

在外磁场作用下,原子核磁矩受到力矩的作用,产生由低能级到高能级的能量跃迁。

当外磁场频率与原子核的共振频率相同时,能量跃迁的过程会被不断激发和耗散。

其中,共振现象主要通过核磁共振现象来实现。

2.1 原子核磁矩原子核带有自旋与电子轨道运动相似的性质,即具有磁性。

这种磁性产生的磁矩被称为原子核磁矩。

原子核磁矩与核自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根据核自旋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确定原子核磁矩的取向。

2.2 外磁场外磁场是指施加在铁磁体上的磁场,它会改变铁磁体内原子核磁矩的取向以及能级分布。

外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会影响铁磁共振频率的大小和性质。

2.3 能级差距能级差距是指铁磁共振能量跃迁过程中,低能级与高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能级差距的大小与外磁场的强度、铁磁体的性质以及原子核的类型等因素有关。

三、应用铁磁共振频率在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医学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

3.1 材料科学•磁共振成像(MRI):铁磁共振频率可以用于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测量原子核共振信号,得到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MRI技术在医学和材料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检测疾病、材料表征等领域。

•自旋电子共振(ESR):铁磁共振频率也可以应用于自旋电子共振技术,通过测量材料中未成对电子的共振信号,研究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3.2 物理学•核磁共振(NMR):铁磁共振频率是核磁共振技术的基础,通过测量原子核共振信号,可以得到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信息,如化学成分、结构等。

7-5铁磁共振

7-5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徐雪霞微波铁磁共振(FMR )是指铁磁介质处在频率为f 的微波电磁场中,当改变外加恒磁场H 的大小时,发生的共振吸收现象。

铁磁共振观察的对象是铁磁介质中的未偶电子,可以说它是铁磁介质中的电子自旋共振。

铁磁共振不仅是磁性材料在微波技术应用上的物理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有效手段。

一、 实验目的1、了解铁磁共振(FMR )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通过测定多晶铁氧体YIG 小球的磁共振谱线,求出共振线宽、朗德因子和弛豫时间.3、 观察单晶铁氧体YIG 小球的磁共振谱线(选做).二 、实验原理由磁学理论可知,物质的铁磁性主要来源于原子或离子在未满壳层中存在的非成对电子自旋磁矩。

一块宏观的铁磁体包括许多磁畴,在每一个磁畴中,自旋磁矩平行排列产生自发磁化,但各个磁畴之间的取向并不完全一致,只有在外加饱和磁场的作用下,铁磁体内部的所有自旋磁矩才趋向同一方向,并围绕着外磁场方向作进动,这时的总磁矩或磁化强度可用M 表示。

其进动方程和进动频率可分别写为:⎪⎭⎪⎬⎫=⨯-=H H M M γωγ)(dt d (1) 式中mc ge 2=γ为旋磁比,由于铁磁性反映了电子自旋磁矩的集体行为,取电子的朗德因子g =2。

上述情况未考虑阻尼作用。

在外加恒磁场作用下,磁矩M 绕H 进动不会很久,因为磁介质内部有损耗存在,实际上铁磁物质的自旋磁矩与周围环境之间必定存在着能量的交换,与晶格或邻近的磁矩存在着某种耦合,使磁化强度矢量M 的进动受到阻力,绕着外磁场进动的幅角θ会逐渐减小。

则M 最终趋近磁场方向,这个过程就是磁化过程,磁性介质所以能被磁化,就说明其内部有损耗,如果要维持其进动,必须另外提供能量。

因此一般来说外加磁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外加恒磁场H , 二是交变磁场h (即微波磁场)。

显然,此时系统从微波磁场吸收的全部能量恰好补充铁磁样品通过某种机制所损耗的能量。

这正是铁磁共振可以用来研究铁磁材料的宏观性能和微观机制之间关系的物理基础。

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
228.4
46.8
1.39
230.2
46.5
1.4
232
46.3
1.41
233.6
46.2
1.42
235.2
46.1
1.43
236.8
46
1.44
238.4
46
1.45
240
46
1.46
242
45.2
1.47
244
45
1.48
246
45
1.49
248
44.8
1.5
250
44.2
1.51
251.8
44
276
42.2
1.64
278
41.1
1.65
280
40.4
1.66
281
39.7
1.67
282
38.8
1.68
283
37.6
1.69
284
36.7
1.7
285
35.6
1.71
286.4
33.9
1.72
287.8
32
1.73
289.2
30.2
1.74
290.6
29.1
1.75
292
27.8
1.76
293.6
c.调节磁共振实验仪“磁场”旋钮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每改变一次,记下一组励磁电流和波导输出电流的值。查表将励磁电流值转换为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测一条曲线。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衰减量和波长表。
d.反过来调节励磁电流由高到低,步骤同上,测出另一条曲线。
e.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两条I—B曲线,有两条曲线分别求 和g因子。最后求出 及g因子的平均值。

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

中国石油大学 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报告 成 绩:班级: 姓名: 同组者: 教师:铁磁共振实验 【实验目的】1、了解微波谐振腔的工作原理,学习微波装置调整技术。

2、通过观测铁磁共振,进一步认识磁共振的一般特性和实验方法。

3、学会测量微波铁氧体的铁磁共振线宽和g 因子的测量。

【实验原理】一. 微波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由磁学理论可知,物质的铁磁性主要来源于原子或离子在未满壳层中存在的未成对电子自旋磁矩。

其进动方程和进动频率可分别写为:⎪⎭⎪⎬⎫=⨯-=B dt d γωγ)(B M M (B6-1)式中g m ee2=γ为旋磁比,g 为电子的朗德因子,理论上g =2。

上述情况未考虑阻尼作用。

当外加微波磁场H m 的角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与磁化强度矢量M 进动的角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等时,铁磁物质吸收外界微波的能量用以克服阻尼并维持进动,这就发生了共振吸收现象。

由(B6-1)式可知,发生铁磁共振时的恒磁场B 0与微波角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满足00B γω= (B6-2)从量子力学观点看来,当电磁场的量子ћ ω0 刚好等于系统M 的两个相邻塞曼能级间的能量差∆E 时,就会发生共振现象。

此时000B g B E B μγω===∆ 或00B γω= (B6-3)其中,eB m e 2=μ12410274.9--⋅⨯=T J ,为波尔磁子。

二. 磁性材料的磁导率和铁磁共振线宽磁学中通常用磁导率μ来表示磁性材料被磁化的难易程度。

在恒定磁场下,μ可用实数表示;在交变磁场下,μ要用复数表示:图B6-1 磁化强度矢量绕外磁场的进动图B6-2 铁磁共振曲线μμμ''-'=i (B6-4)其中实部μ'为铁磁介质在恒定磁场中的磁导率,它决定磁性材料中储存的磁能,虚部μ''反映交变磁场时磁性材料的磁能损耗。

三. 微波(样品)谐振腔截面为a×b (a>b),长为l 的一段波导管,两端用金属片封闭,为了微波的进入和少量泄露(以便检测),这两片金属片或其中的一片开有小孔(耦合孔)。

铁磁共振_

铁磁共振_

铁 磁 共 振实验原理:铁磁共振一般是在微波频率下进行(波长为3cm 左右)。

将铁磁物质置于微波磁场中,它的微波磁感应轻度B m 可表示为B 0μ=m μ⋅ij H m (1) μ0为真空中的磁导率,μij 称为张量磁导率。

μij =⎥⎥⎥⎦⎤⎢⎢⎢⎣⎡-1000μμjk jk(2) μ、k 称为张量磁导率的元素'''μμμj -= (3) '''jk k k -= (4)当外加稳恒磁场B 时,μ、k 的实部和虚部随B 的变化曲线如图 2.3.2-1。

μ’、k’在γω/0=r B 处数值和符号都剧烈变化,称为色散。

μ’’、k’’在γω/0=r B 处达到极大值,称为共振吸收,此现象即为铁磁共振。

这里ω0为微波磁场的角频率,γ为铁磁物质的旋磁比。

μ’’决定铁磁物质磁能的损耗,当γω/00==B B 时,磁损耗最大,常用共振吸收线宽B ∆来描述铁磁物质的磁损耗大小。

B ∆的定义如图2.3.2-2,它是μ’’/2处对应的磁场间隔,即半高宽度,它是磁性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研究它,对于研究铁磁共振的机理和磁性材料的性能有重要意义。

铁磁共振的宏观唯象理论的解释是,认为铁磁性物质总磁矩M 在稳恒磁场B 的作用下,绕B 进行,进动角频率B γω=,由于内部存在阻尼作用,M 的进动角会逐渐减小,逐渐趋于平衡方向,即B 的方向而被磁化。

当进动频率等于外加微波磁场H m 的角频率ω0时,M 吸收微波磁场能量,用以克服阻尼并维持进动,此时即发生铁磁共振。

铁磁物质在γω/0=r B 处呈现共振吸收,只适合于球状样品和磁晶各向异性较小的样品。

对于非球状样品,铁磁物质在稳恒磁场和微波磁场的作用下磁化,相应的会在内部产生所谓退磁场,从而使共振点发生位移,只有球状样品,退磁场对共振点没有影响。

另外,铁磁物质在磁场中被磁化的难易程度随方向而异,这种现象称为磁晶各向异性,它等效于一个内部磁场,也会使共振点发生位移,对于单晶样品,实验时,要先作晶轴定向,使易磁化方向转向稳恒磁场方向。

1.铁磁共振71-78

1.铁磁共振71-78

实验8 微波铁磁共振实验铁磁共振(FMR)具有磁共振的一般特性,铁磁共振观察的对象是铁磁物质中的未偶电子,因此可以说它是铁磁物质中的自旋共振。

但是铁磁物质中由于电子自旋之间存在着强耦合作用,使铁磁物质内存在着许多自发磁化的小区域——磁畴(每个磁畴约占的体积、约含个原子),每个磁畴都有一定的磁矩,由电子自旋磁矩自发取向一致产生。

在外磁场作用下,各磁畴趋向外磁场方向,表现出很强的磁性。

微波铁磁共振是指铁磁物质处在频率为的微波电磁场中,当改变外加恒磁场的大小时,发生共振吸收现象。

各种磁共振一般都处在广义的微波波段。

因此,微波磁共振是探测物质微观结构的有效手段,广泛用来研究物质的特性、结构和弛像过程。

谐振腔是常用的微波元件之一,在微波技术中一般用作谐振腔波长计、微波电子管的组成部分或测量腔等。

通过实验可以对谐振腔的结构、谐振条件、振荡模式和品质因数等有一定的了解。

【实验目的】1. 熟悉微波信号源的组成和使用方法,掌握有关谐振腔的工作特性的基本知识。

2. 了解用谐振腔法观测铁磁共振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条件。

3. 通过观测铁磁共振和测定有关物理量,认识磁共振的一般特性。

4. 观测铁磁共振曲线,测量共振磁场和共振线宽,计算出材料的因子和弛豫时间。

【实验原理】一.传输式谐振腔一个封闭的金属导体空腔可以用来做微波谐振腔。

由一段标准矩形波导管,在其两端加上带有耦合孔的金属板,就构成一个传输式谐振腔。

1. 谐振条件:谐振腔发生谐振时,腔长必须是半个波导波长的整数倍,即其中,这里,f为谐振频率(可记为f0)。

上述三式在设计谐振腔时常要用到。

2.振荡模式:谐振腔中某种振荡状态(某种确定的电磁场分布)称为振荡模式。

3.品质因数:品质因数的一般定义是Q值的高低表示谐振腔效率的高低和频率选择性的好坏。

一个含有样品(例如微波铁氧体样品)的传输式谐振腔,在定义样品的磁品质因数和电品质因数后,可以写出有载品质因数Q L的表达式,这里和分别表示样品每秒的磁损耗和电损耗。

铁磁共振

铁磁共振
ω0 = γ Br = g
2πµ B Br h … (2)
所代表的阻尼转矩是一个微观能量转化的过程,阻尼 的大小反应共振系统能量转化为热运动能量的快慢程 度,目前对TD的具体表示式还没有位移正确的写法
2.由于磁导率µ与磁化率χ之间有如下关系:
Χ取复数形式
µ = 1 + 4πχ
(见“磁共振技术基础知识”中“稳定解的讨论”的内容) 所以µ也为复数,称为复数磁导率
1.铁磁性物质的磁化强度矢量 M 在外磁场 B 中运动状态的经典力学运动方程为:
dM = −γ ( M × B) + TD dt …(1)
式中 B = B0 + B1 ,负号表示 M 绕 B0 作右旋进动; T D
为物质内部对 M 产生的阻尼转矩, γ为旋磁比. 对1式求解,可得到MR条件:
µ B 为玻尔磁子, ω 为微波磁场的圆频率,B 称为共振磁场。T 0 r D
µ = µ '+ j µ ''
… (3)
实部µ‘为铁磁性物质在恒定磁场B0中的磁导率,它决定磁性 材料中贮存的磁能(=µ’B02);虚部µ‘’则反应脚边磁场能在 磁性材料中的损耗。
铁氧体在恒磁场B0和微波磁场B1同时作用下, 当微波频率固定不变时,µ’随H0的变化关系类似 图1a所示的色散曲线(又叫频散曲线),µ’’随 B0变化的关系曲线类似图1b,称为吸收曲线。 Μ’、µ’’随B0变化的实验曲线如图所示。与µ’’ max 相对应的磁场为共振磁场Br,样品谐振腔的频率 (或微波频率)称为共振频率利用2式可计算出 旋磁比γ(或g因子)。
3.共振线宽:定义为µ”降到µ”max的一半 1 ( 2 µ '' = µ '' )时,相对应的两个磁场值之差

实验十八铁磁共振讲义

实验十八铁磁共振讲义

实验十八 铁磁共振(FMR)在现代,铁磁共振也和顺磁共振、核磁共振……等一样是研究物质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有效手段。

铁磁共振在磁学乃至固体物理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微波铁氧体物理学的基础。

而微波铁氧体在雷达技术和微波通讯方面都已获得重要应用。

早在1935年著名苏联物理学家兰道(л·д·лaHдay)等就提出铁磁性物质具有铁磁共振特性。

十几年后超高频技术发展起来,才观察到铁磁共振现象。

多晶铁氧体最早的铁磁共振实验发表于1948年,以后的工作则多采用单晶样品,这是因为多晶样品的共振吸收线较宽,又非洛仑兹分布,也不对称;并在许多样品中出现细结构。

单晶样品的共振数据易于分析,不仅普遍被用来测量g 因子、共振线宽及弛豫时间,而且还可以测量磁晶各向异性参量。

【实验目的】1.熟悉微波信号源的组成和使用方法,学习微波装置调整技术。

2.了解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学习用谐振腔法观测铁磁共振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条件。

3.测量微波铁氧体的铁磁共振线宽;测量微波铁氧体的g 因子。

【实验仪器】DH800A 型微波铁磁共振实验系统和示波器等。

【实验原理】 1.铁磁共振铁磁物质的磁性来源于原子磁矩,一般原子磁矩主要由未满壳层电子轨道磁矩和电子自旋磁矩决定。

在铁磁性物质中,电子轨道磁矩受晶场作用,其方向不停地在变化,不能产生联合磁矩,对外不表现磁性,故其原子磁矩来源于未满壳层中未配对电子的自旋磁矩。

但是,铁磁性物质中电子自旋由于交换作用形成磁有序,任何一块铁磁体内部都形成许多磁矩取向一致的微小自发磁化区(约个原子)称为“磁畴”,平时“磁畴”的排列方向是混乱的,所以在未磁化前对外不显磁性,在足够强的外磁场作用下,即可达到饱和磁化,引用磁化强度矢量M ,它表征铁磁物质中全体电子自旋磁矩的集体行为,简称为系统磁矩M 。

处于稳恒磁场B 和微波磁场H 中的铁磁物质,它的微波磁感应强度H 可表示为0b=ij H μμ (1)ij μ称为张量磁导率,0μ为真空中的磁导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传输式谐振腔观测铁磁共振铁磁共振在磁学和固体物理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微波铁氧体物理学的基础,而微波铁氧体在现代雷达和微波通信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铁磁共振和核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一样,成为研究物质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有效手段。

早在1935年,著名苏联物理学家兰道(Lev Davydovich Landau 1908—1968)等就提出铁磁性物质具有铁磁共振特性。

经过若干年在超高频技术发展起来后,才观察到铁磁共振现象。

多晶铁氧体最早的铁磁共振实验发表于1948年。

以后的工作则多采用单晶样品。

实验目的1.了解微波谐振腔的工作原理,学习微波装置调整技术。

2.通过观测铁磁共振,进一步认识磁共振的一般特性和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1.微波谐振腔在微波技术中谐振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所谓微波谐振腔就是一个封闭的金属导体空腔,一般为矩形或圆柱形。

腔壁反射电磁波辐射,使电磁波局限在空腔内部。

谐振腔的入射端开一小孔,使电磁波进入谐振腔。

电磁波在腔内连续反射。

若波形和频率与谐振腔匹配,可形成驻波,也即发生谐振现象。

如谐振腔无损耗,则腔内振荡便可持续下去。

(1)矩形波导管矩形截面的空心导体管构成矩形波导,它是传播微波最常用的传输线。

矩形谐振腔实际上是一段封闭的矩形波导,即在波导入射端和出射端加装了反射电磁波的金属片。

理论分析表明:在波导管中不存在电场纵向分量和磁场纵向分量同时为零的电磁波。

在波导管中传播的电磁波可以分为两大类:(1)横电波又称为磁波。

简写为TE波或H波;磁场可以有纵向和横向分量,但电场只有横向分量。

矩形波导管传播的基本波形是TE10波。

(2)横磁波又称为电波,简写为TM波或E波;电场可以有纵向和横向分量,但磁场只有横向分量。

至于电场和磁场的纵向分量都不为零的电磁波,则可以看成横电波和横磁波迭加而成。

在实际应用中,总是把波导管设计成只能传播单一波形。

我们使用的矩形波导管只能传播TE10波。

(2)TE 10波在波导管截面为a ×b (a>b)的矩形波导管的一端输入角频率为ω的电磁波,使它沿着z 轴传播。

忽略传输中的损耗,由麦克斯维方程组和边界条件,可以得到矩形波导管中TE 10波的电磁场分量。

TE 10波有以下特点:(a )电力线:只有并行于b 面(窄边)的电力线E y 存在。

(b )磁力线:环绕电力线,始终与a 面平行,无y 分量。

(c )电场在y 方向均匀分布,沿y 方向无变化。

(d )在z 方向(传播方向),任意给定时刻场呈现周期性变化。

图(1)矩形波导和TE 10波的电磁场分布(3)矩形谐振腔图(2)行波与驻波如果波导终端负载始终是匹配的,所有的能量全部被吸收,这时波导中呈现的是行波。

如果波导终端是短路的,波导发生完全反射。

入射波和反射波迭加形成驻波。

这时波的能量不能传播。

在一般情况下,波将发生部分反射,形成混合波。

谐振腔中驻波的成分远大于行波。

实验用的样品应装在谐振腔磁场分量最大的位置。

截面为a ×b (a>b),长为l 的一段波导管,两端用金属片封闭,为了微波的进入和少量泄露(以便检测),这两片金属片或其中的一片开有小孔(偶合孔)。

改变腔长或调节微波的频率,腔内会发生谐振,形成驻波。

传输式谐振腔两端都有偶合孔,一端进入电磁波,另一端泄露少量电磁波,以便检测。

矩形谐振腔发生谐振产生驻波的条件为:...)3,2,1(2==p p l g λ (1) 其中l 是谐振腔的长度。

λ g 是波导波长: ()221a g λλλ−= (2)λ是微波在自由空间的波长。

式(1)说明,矩形谐振腔产生驻波的条件是腔长为半波导波长的整数倍。

振荡模式——谐振时电磁场的分布形式,如下t j z t j x t j y y z x e l z p a x E a H e l z p a x E l p H e lz p a xE E H E E ωωωππωμπππωμπππ)cos()cos(2)cos()sin(2)sin()sin(20000=−=−==== (3) 谐振腔中电磁场的特点:电磁场沿x 、z 方向形成驻波,沿x 方向有一个驻立半波,沿z 方向有p 个驻立半波,沿y 方向是均匀的。

E y 和H x ,E y 和H z 有π/2的相位差,表明腔内电场能量最大时磁场能量为0,反之磁场能量最大时电场能量为0,腔内电磁场能量的转换,形成持续的振荡。

如果波导终端负载是匹配的,能量全部被吸收,这时波导中呈现的是行波。

如果波导终端是短路的,波全部被反射。

入射波和反射波迭加形成驻波,在波导终端出现电场的波节,磁场的波腹。

这时能量全部被反射,不再向前传播。

在一般情况下,波将发生部分反射,形成混合波。

由式(3)可知:(a) 电磁场沿x 、z 方向均形成驻波,而沿y 方向是均匀的。

因此,谐振腔的电磁场分布必须用三个脚标来描述,记为TE 10 p ,称为振荡模式。

脚标p 表示场沿谐振腔长度方向(z 方向)的半波数。

(b) 腔内各点的电场与磁场在时间上有π/2的相位差。

这就是说在腔内,当电场能量最大时,磁场能量为0。

反之,当磁场能量最大时,电场能量为0。

因此,腔内电能和磁能相互转换,形成持续振荡。

能量互相转换的频率即为谐振腔的谐振频率。

(4)品质因数除了谐振频率以外,谐振腔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是品质因数Q 。

l W W Q 00ω= (4)其中ω0是谐振角频率,W 0是腔内总储能,W l 是每秒耗能。

一个含有样品的谐振腔,其品质因数用Q L 表示。

(5)传输式谐振腔的谐振曲线传输式谐振腔的传输系数T (f )定义如下:)()()(f p f p f T i o =(5) 其中 p o (f )为输出功率, p i (f )为输入功率。

T(f )00021T (f )的图形如图(3)所示。

其中f 0为腔的谐振频率,f 为微波频率,f 1 和f 2为半功率点。

这就是传输式谐振腔的谐振曲线。

有载品质数Q L 为: 120f f f Q L −=(6) 图(3)传输式谐振腔谐振曲线 2. 磁共振现象磁化矢量M 表示铁磁性材料样品中全体电子自旋磁矩的铁磁性物质的磁矩的合成,简称为系统磁矩M 。

在外加磁场B 的作用下绕着B 进动,进动角频率ω = γ B ,γ称为回磁比。

由于铁磁性物质内部存在阻尼作用,M 的进动角会逐渐减小,结果M 逐渐趋于平衡方向,即B 的方向。

当外加微波磁场H m 的角频率与进动的角频率相等时,M 吸收外界微波的能量,用以克服阻尼并维持进动。

这就发生了共振吸收现象。

多晶体样品发生铁磁共振时,共振磁场B γ与微波角频率ωγ满足下列关系(适用于无限大介质或球型样品):γγγωB = (7)从量子力学观点看来,当电磁场的量子ћ ω刚好等于系统M 的两个相邻塞曼能级间的能量差时,就会发生共振现象,选择定则为Δm= -1的能级跃迁。

这个条件是0B E γωh h =Δ=,与经典理论的结果一致。

3. 用传输式谐振腔测量铁磁共振线宽微波铁磁材料在频率为f 0的微波磁场中,当改变铁磁材料样品上的恒定磁场B 时,将发生铁磁共振现象。

在稳恒磁场中,磁性材料的磁导率μ只是一个实数,而在交变磁场(如微波场)中,由于阻尼作用,材料的磁感应强度B 与磁场强度H 之间出现位相差,B 的变化滞后于H 。

因此,材料的磁导率为复数:μμμ′′+′=j 。

其中实部分量μ′相当于稳恒磁磁场时的磁导率,它表示材料贮存的磁能;虚部分量μ′′代表交变磁场时材料的磁能损耗。

当发生铁磁共振时,磁导率的虚部μ''与恒定磁场B 的关系曲线上出现共振峰,见图(4)。

μ''的最大值μ γ''对应的磁场B γ称为共振磁场。

1/2μ r ''两点对应的磁场间隔(B 2-B 1)称为铁磁共振线宽ΔB 。

ΔB 是铁磁材料的一个重要参量,它的大小标志着磁损耗的大小。

测量ΔB 对于研究铁磁共振的机理和提高微波器件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测量铁氧体的微波性质,例如铁磁共振线宽,一般采用谐振腔法。

根据谐振腔的微扰理论,假设在腔内放置一个很小的样品,除样品所在地外,整个腔内的电磁场分布保持不变。

即把样品看成一个微扰。

把样品放到腔内微波磁场最大处,将会引起谐振腔的谐振频率f 0和品质因数Q L 的变化。

)1(00−′−=−μA f f f (8) μ′′=ΔA Q L 4)1( (9)γμ′′μ211γ2图(4)铁磁共振曲线p 21p 1γ2p 图(5)P -B 曲线其中f 0、f 分别为无样品和有样品时腔的谐振频率。

μ'、μ''为磁导率张量对角元的实部和虚部。

A 为与腔的振荡模式和体积及样品的体积有关的常数。

可以证明,在保证谐振腔输入功率P in (f 0)不变和微绕条件下,输出功率P out (f 0)与Q L 2成正比。

要测量铁磁共振线宽ΔB 就要测量μ''。

由式(9)可知,测量μ''即是测量腔的Q L 值的变化。

而Q L 值的变化又可以通过腔的输出功率P out (f 0)的变化来测量。

因此,现在测量铁磁共振曲线就是测量输出功率P 与恒定磁场B 的关系曲线。

如图(5)所示。

实际测量时要满足以下条件:(1) 样品小球放到腔内微波磁场最大处。

(2) 小球要足够小,即把小球看成一个微扰。

(3) 谐振腔始终保持在谐振状态。

(4) 微波输入功率保持恒定。

在这样的条件下,把磁场B 由零开始逐渐增大,对应每一个B 测出一个P 。

就能得到图(5)所示的P~B 关系曲线。

在图中,P 0为远离共振区时的谐振腔输出功率,P r 共振区时的输出功率,P 1/2半共振点的输出功率。

在共振区域由于样品的铁磁共振损耗,使输出功率降低。

半共振点的输出功率P 1/2(相当于μ''=μ r ''/2点),可由p 0和p r 按下式计算: rr p p p p P +=002/12 (10) 实验装置本实验系统采用扫场法观察微波铁磁共振现象,以及定性观察共振线宽。

用逐点测量的方法测量B 0(磁共振点的磁场)和共振线宽ΔB 。

扫场法(或称“调场法”)是磁共振实验的常用方法。

外磁场B 由一个可调节的直流磁场和一个与之迭加的50Hz 交变磁场(扫场)组成,将直流磁场调节到B 0附近,当合成磁场与B 0相等时,就会出现磁共振信号。

请参考“核磁共振”和“电子自旋共振”等章节。

实验装置框图见图(6)。

本实验采用波长λ为3cm左右的微波场。

微波源输出的微波信号,经隔离器、衰减器和波长表等进入谐振腔。

谐振腔由两端带偶合孔的金属片(偶合片)的一段矩形波导组成。

当铁氧体样品放到腔内微波磁场最大位置时,将会引起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