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第二课时政治权利与义务
高中政治必修2课件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高中政治必修2课件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c26ad09f61fb7360a4c65db.png)
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 140 个字在网络
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
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
()
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第二十二页,共32页。
③监督权。 内容:公民的监督权包括 批评 权、建议权、申诉权、 检举 权和
_控__告___权等。
第二页,共32页。
3.公民的政治义务。
(1)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 政治责任 。
(2)内容。
①维护国家 统一 和民族 团结 。 ②遵守 宪法 和 法律 。 ③维护国家 安全 、 荣誉 和 利益 。
【解析】 此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通过选举人大 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A 项错误。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排除 B 项。 任何公民的政治自由都是相对的,受法律制约,排除 C 项。
【答案】 D
第二十三页,共32页。
1.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
()
A.生存权和发展权
问题探究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公民在网上发表言
论这种行为的认识。
答案:(1)网络是言论传播的一种新方式,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
有言论自由权利。
(2)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网民既要依法行使自己
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
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网民在行使权利与
比十一届提高了 5.18%,其中农民工代表数量大幅增加;专业技术
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ce93451cbb68a98271fefa83.png)
举报马加爵的摩的司机陈贤壮接受奖金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要性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 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 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 证。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 遏制“台独”分裂势 力分裂国家,促进祖 国和平统一,维护台 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维护中华民族 的根本利益。根据宪 法,特制定本法。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是什么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 地位—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② 内容3—含义地位具体内容条件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① 地位—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② 内容4—含义、必要性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是什么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怎么样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追索兽首文物遭敲诈 持有人要求达赖回西藏
随着23日巴黎佳士得公司拍卖中国圆明 园兔首、鼠首铜像日子的到来,中国律师团 组织的追索国宝行动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牵动 了无数中国人的神经,也吸引了全世界众多 媒体的关注。巴黎大审法院将于当地时间23 日中午11时30分开庭审理是否禁止拍卖中国 国宝。而在此之前,兔首、鼠首铜像现在的 持有人皮埃尔· 贝尔热也为归还中国文物开出 条件:让达赖回西藏。这一荒唐的勒索行为 也给这场文物之争增添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f16e022503d8ce2f0166230b.png)
• 2、(2012南平5月调研)2004年十届全国人 大二次会议决定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 法,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又决定将 “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该举措 • ①更好地保障了公民的人权 • ②规范了国家行为,全面保障公民利益 • ③加强了法律保障,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 ④扩大了公民权利,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5、(2011高考四川文综)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 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 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王某较 起真来,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 环保局履行职责。法院判处王某胜诉这反映了 • ①国家支持公民依法 维权 ②公民享有质询权 • ③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④公民享有监督权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
(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 人利益结合起来。 ③但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 服从国家利益。 判断:在我国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 8、(2012届辽宁大连二模)16.十一届全 国人大的代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 92%,部分省市代表团的代表,甚至100%都 是大专以上学历,从整体上看,人大代表们的 学历水平,一届比一届高。下列对我国公民权 利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受教育程度影响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 • ②受教育程度影响公民享有权利的范围或程度 • ③公民无论如何,都平等地享有权利 • ④公民无论如何,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一政治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
![高一政治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36e10528c5da50e2524d7fe8.png)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这意味着( D ) 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B、公民都应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3、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权利。 这意味着( C ) A、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 C、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D、权利即义务,义务也是权利
政治义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政治自由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你掌握了吗?
1、我国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权利 和义务各是什么?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请你判断: A法律立法上平等,法律实施上也平等 B绝对的平均主义 C允许一部分特权 D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网络流行语:我爸是李刚!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A、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 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C、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政治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5ec69b1955270722192ef7d7.png)
〖解析〗本题的时政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出台,规定了 “同命同价”,这其实对公民平等权的一种规定,因为在我国,公民在法律 面前一律平等。A说法错误,公民有政治权利,不能说公民有权力,更不能 说权力至上;B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统一不可分割的;C说法错误,本题答案选 D。
• 2010年,我国微博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占网民总 数的13.8%。微博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历史性的 变化,开创了“一对一双向互动”的新时代。近年来, 我国政府加大对网络的治理力度,要求所有在我国境内 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都要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网络水 军”专项行动,旨在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对此,A网友说:“微博降低了民众言论表达的门槛, 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的微博我作主。”B网友 说:“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预装绿色上 网过滤软件是不够的,还需要……。” • (3)请你运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有关 知识,对A网友的“我的微博我作主”的观点加以评析。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 是 一致 的; ②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
(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 合法权益 。 ②公民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时,要 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结合起来 。 ③但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 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41cc43e4998fcc22bcd10df9.png)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编写人:张清华审核人:程佳马冲(2015.01.26)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组别初改等级更正等级【学习目标】(1)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3)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请完成填空并在课本相应的地方做上标记!)知识点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的关系。
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政权来源于。
2、神圣的权利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履行为基础和准则的。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和,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和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包括、、、、、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的具体表现。
(3)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和等。
3、庄严的义务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和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这是公民的光荣。
知识点二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公民平等地、平等地、平等地。
任何公民的都受到保护。
(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从执法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
不是绝对的平均。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的,二者。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f6f4119a216147917112859.png)
中国男篮在备战世锦赛和奥运的 时候受到主力队员王治郅滞留美 国打NBA夏季联赛未归的影响。 王治郅表示,参加NBA夏季联赛, 对于自己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 另外,他觉得留在美国可以在竞 争更为激烈的环境下打球,以改 善自己的薄弱环节防守与篮板, 以便能更好地帮助中国队。 中国篮协的说法 大郅当以国家利益为重,我们 希望他能回国与国家队一起进行 训练。篮球就像一盘棋,缺了他, 我们就会丢掉一大片。
第二,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第三,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 权利的实现。
②怎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第二、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只要履行一定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注意: (1)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2)权利与义务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①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 ②意义: 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要求: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愿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游行自由
通过组织社团表达
聚集在一定场所表达
列队行进表达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公民的光荣义务
严守国家秘密
国家安全
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
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国家荣誉
同损害国家利益行为斗争
国家利益
高中政治教案:第一课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高中政治教案:第一课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f91fa4c69dc5022abea0062.png)
高中政治教课设计:第一课 1.2政治权益和义务:参加政治生活的准则高中政治教课设计:第一课.2 政治权益和义务:参加政治生活的准则一教材剖析本节内容叙述了公民的政治权益和义务以及怎样正确履行权益、执行义务的相关知识,经过学习,要自觉建立权益意识和义务意识,按照参加政治生活的基来源则,依法履行政治权益,执行政治义务。
二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识记公民的政治权益和义务,参加政治生活的基来源则。
2、理解法律眼前一律同等、权益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怎样正确履行权益、执行义务,踊跃参加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从详细资料下手,逐渐提升辩证剖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实质的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学习领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胜性,激发爱国热忱,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三教课要点难点理解公民的政治权益和义务,参加政治生活的基来源则。
理解法律眼前一律同等、权益与义务的关系。
四教课方法教师启迪、指引,学生自主阅读、思虑,议论、沟通学习成就。
五教课建议本框题波及的看法、原理许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 2 课不时间学习。
六、课前准备、热门资料收集与整理2、导教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 1 课时八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首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益和义务?怎样履行公民的政治权益?(二)进行新课一、神圣的权益,威严的义务、公民的政治权益和自由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第 8- 9 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益和自由?包含哪些内容?(1)、含义公民的政治权益和自由就是依法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向的权益和自由。
它包含: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察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崇奉、教育程度、财富情况、居住限期,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是依据法律被剥夺政治权益的人除外。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5e5e3ecd6137ee06eff91859.png)
(2)政治自由
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②地位 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辨析P9:两个观点)
参考答案:
⑴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⑵观点一把自由绝对化了,自由并不意味 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 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 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 ⑶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 治自由,只要不超出法律所约束的范围,就 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法律资格(国籍、年龄、政治、能力条件) ②含义 ③地位 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 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6)班长的选举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全国普法日:12月4日 普法走进校园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中华儿女 多奇志, 不爱红装 爱武装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 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C.国家是否实行“多数人的统治” D.国家是否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管理
3.在我国,要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就应该(
①加强专政职能,打击侵害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 大人民民主范围,使所有的人都享有民主 ③推进民主政治 建设 ④坚持依法治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第一课第二框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第二框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a5b433e25ef7ba0d4a733b30.png)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愿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通过组织社团表达
聚集在一定场所表达 列队行进表达 以集会、游行、静坐
等方式表达
近年来,成都、西安、长沙等 数十 座中 国城 市却 出现 这样 一群 “爱国者”、“爱国行为”和“爱 国现象”——他们或闯入带有“日 本元素”的店铺肆虐,或成群结队 打着“抵制日货”旗号在街头打砸 日系车辆,或对无辜日籍华侨围攻、 谩骂与侮辱,又或对批评、反对、 甚至仅仅是不支持其所谓“正义行 为”的人均冠以“汉奸卖国贼”, 极尽谩骂、攻击而后快之能事。
——是我们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我们总要参与、总会参与
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学习政治知识 (3)、注重实践
----基本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 ——对经济、文化有反作用,关系 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中学生如何参与到政治实践中去呢? 首先学会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 理、民主监督来!
“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青年学生的高尚情怀,青年 学生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青年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①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②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③贵在学习 ④可以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③错 误,应该是贵在实践;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知识体系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权利和自由 监督权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公民须履行 遵守宪法和法律 的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公民享有的政治
----是什么? ----为什么?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 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P8首段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课时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讲义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课时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9eaf5033169a4517723a3db.png)
课时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学新知]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由宪法和法律规定。
2.公民全部政治生活的基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小提示:公民可以放弃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但是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5.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①内容: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②要求: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①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②要求: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①关系: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要求: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小提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并不等同于享有相同的权利。
[练疑难]1.判一判:(1)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剥夺的。
(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 )(3)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
(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相同的。
( )2.连一连:(1)参加某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2)适龄青年参军服兵役 A.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某作家出版个人作品集(4)举报某官员的腐败行为 B.公民的政治义务(5)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想一想:有人认为,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个人利益就是维护国家利益。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优质课件 (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优质课件 (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ae35dbd5bbfd0a79567384.png)
孟德斯鸠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状态 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
自由是法律的体现,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一 、
第三、监督权
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 作人员的权利。 (谁监督,监督谁) 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 申诉权、控告权 ①含义
:
要求: ③要求 :
依法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 实进行诬告陷害。
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薄熙来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 告》,决定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 到法律的制裁 问题及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说明不管官多
大,只要违法,都要受到制裁。
材料三: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规定,下列情况 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 不予享受低保待遇: 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律平等 无正当理由两次拒绝就业介绍或不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
平等地享有权利 平等地履行义务 (1)含义: 平等地适用法律 指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 注意: ①一律平等≠立法平等。 ②平等≠相同,绝对平均主义。 ③ 理论平等≠ 现实平等。
(2)表现:
①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自由是相对的、 具体的、有条 件的,超越法 律的自由都受 到法律的制裁 .
一条鱼终日只能在水中,它心想要 是没有水的约束,那该多么自由 啊!于是鱼儿就来到了岸上,可是 没过多久鱼儿就因为缺氧而死亡.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 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 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10cf7a1c3169a4517723a3c2.png)
政治自由
监督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注意: 这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对象是国家权力机
关代表,即人大代表。而非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 领导人,也非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成员。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 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 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 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参与社会民 主政治建设
参与社会公 共管理活动
政治生活 的内容
关注我国的 国际地位和
作用
行使政治权 利,履行政
治义务
Part four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1.含义
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 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 和自由。
政治 生活
国家 事务
社会 事务
表达 意愿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2.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 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行使权利(力)有限度的
政治自由
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 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2.内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监督权
主体、对象、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 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 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 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 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 进行诬告陷害。
课件2: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课件2: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079cf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f.png)
辨 析: 观点一:“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就是自由。”
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意愿,行使当家 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我国公民享 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查处日程:1999年4月20日中央纪委开除成克杰党籍 1999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成 克杰死刑。
胡长清 曾任职务:江西省副
省长。2000年2月15日南昌市 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胡长清 死刑。
慕绥新 曾任职务:沈阳市市委 副书记、市长。 2001年6月15日 中央纪委宣布给予慕绥新开除党 籍处分。2001年10月10日辽宁审 判机关一审判处其死刑,缓期二 年执行。
1、阅读课本第8页的六幅图片,能分别说说它们反 映我国公民在行使或履行什么权利和义务?
2、简要说明公民的政治权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不可非法剥夺
不容推卸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最基本、最重要)。
余振东
2001年卷款外逃,涉嫌侵吞国有资产4.85亿美元 的原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行长2004年4月16日被美 国司法部门遣返回国 ,2005年8月18日在广东省江门 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最终也难逃法网。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
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
A、必须具备的条件
国籍条件:中国公 民 年龄条件:年满18周岁 政治条件: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能力条件: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课件-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课件-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9aaae7a5fbfc77da369b107.png)
知识拓展
1.区分 (1)选举权≠选举权利。 选举权是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而不是选举其他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或国家领导人的权利,也不是选举村委会\居委会, 后面这些是民主选举,是选举权利,但不是选举权。
(2)政治自由≠任意表达政治意愿。 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约束。世界上没有 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 法律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法律不是对自由的限制。
要求 ①遵循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③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 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⑤提高公民自身的政治素养
16全国ⅢT17 料,以体现说明类或原因意义类的形式
15全国ⅠT17 考查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另一
18全国ⅢT16 方面,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表现
18全国ⅠT16 为载体,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
原则,要注意的是多数题不会单独只考
查一个知识点,可能会结合政府、人大
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防控疫情的工作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 念,保障了人权,与基本民主权利无关,排除①; ②中实 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夸大了作用,排 除。故选③④ 答案:D
3.(2020·江苏省启东中学模拟)9月16日至22日,是2019年国家
网络安全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
命题点 3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多媒体教学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多媒体教学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6c2c593d2cc58bd63086bd3b.png)
平ǒu等)权利 内 (píngd 涵
ěng)承 担平义等务适 用法律
公民 在法
律 (fǎl ǜ)面 前一 律平
等
在享有权利与承 担义务方面一律 平等
要 任何公民的合法 求 权利都受到保护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 罪行为都会受到法 律制裁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tǒngyī)的原则
第三十一页,共35页。
【解析】某地通过《法律援助条例》的修改决定,使更多 的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利,体现 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yuánzé),D符合题 意。公民在适用法律上是平等的,不是平均主义,A表述 错误。公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但不是享有相 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B表述错误。我国公民不存 在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C表述错误。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 的履行,义务的履行 确保权利的实现
树立权利 意识,珍 惜公民权 利
树立义务 意识,自 觉履行公 民义务
第二十三页,共35页。
3.坚持(jiānchí)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0年来,我经历了很多, 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 产党员,要为党、为国家、为人 民(rénmín)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 切,这是天经地义的。”
“我要举报……”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zūn xún)哪些基 本原则?
第十九页,共35页。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miànqián)一律平等的原则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于 2013年2月27日公布,这是首次实 行城乡(chénɡ xiānɡ)按相同比例 进行选举而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这 意味着农村人口在选举及政治权利 的实现上向平等原则迈出了一大步。
高一政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第二课时 政治权利与义务
![高一政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第二课时 政治权利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fcee5e21192e45361066f5c8.png)
3、( ) 、(1) 、( 民主权利。 民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是公民基本的
选举人大代表 (2)主要是指公民依法享有 ) 和 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的权利。 的权利。 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是公民参与管 (3) ) 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言论、 出版 4、政治自由(六项)包括 言论、 、政治自由(六项) 集会、 集会、 结社、游行、 结社、游行、 示威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的自由。 的自由。 、
浏览教材---提出问题 提高认识 浏览教材 提出问题---提高认识 提升水平 提出问题 提高认识---提升水平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在我国, 在我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的关系是怎样的? 的关系是怎样的? A:在我国,国家与公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 :在我国, 一致的。 一致的。 B: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C: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 :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 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 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 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 利益。 利益。
(2)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和准则: )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和准则: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 政 和 自 治 依 人 权 法 觉 民 利 行 履 是 使 行 国 政 政 政 家 治 治 家 和民 治 的 权 义 义 主 和 利 务 务 人 家 和 和 民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 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义务, 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义务,来体现和 保障人民是国家主人地位和权力。 保障人民是国家主人地位和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要求: 依法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 告陷害。
高考真题
• (2007年高考政治广东卷15)某市政府规定, “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 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
D 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
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 (3)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必须从国家
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了解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有关内容,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1)在我国,二者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2)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
•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 ②意义:•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和标志.
• ③条件:• 法律资格.
(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含义②意义③条件 • (2)政治自由
B、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法律保障
C、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D、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四)理解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 1、什么是有序的政治参与? •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 (3)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 (4)坚持党的领导
• (3)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要不断 地加强民主建设,公民才能享有更多,更广泛的权利。 (权利的实现)
• (4)因此,题中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关系:
• 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 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 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 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 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 ③条件:
•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
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 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可见,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有条件 的,并不是人人都享有的。(既有广泛性,又有条件性) • ③条件: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资格:
(2)要求:
•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 “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 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 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将2007年9月22日定为该市 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家车, 机关少用一天公务车,”减少汽车尾气等对空气 造成的污染,同时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 对此,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 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履行了市民应尽 的义务。可也有人说:“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
•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 3、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发展社会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有机统一。
•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浏览
•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 (一)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三)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 辨析: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所享有的权利就越多。 • (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
公民受教育程度不影响的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权利 的享有)
• (2)在实际生活中,公民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实际享 有权利的范围和程度,因此,提高公民受教育水平,是 公民充分享有权利的重要途径。(受教育与权利的实现)
•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有关内容,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 “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 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 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将2007年9月22日定为该 市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家车, 机关少用一天公务车,”减少汽车尾气等对空气 造成的污染,同时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 对此,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 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履行了市民应尽 的义务。可也有人说:“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
• 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使以依法行使政治 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准的。
•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 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2)政治自由。 • (3)监督权。
(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1、我国公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政治权利 •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 ①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 ②意义:•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和标志.
• 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
•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2)遵守宪法和法律 •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 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注意点: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的是司法平等和守 法平等,而不是立法平等。
②平等地享受权利并不等于可以平等地实现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下列选项中对法律面前一律
B 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
A 在立法和司法上平等 B 在司法和守法上平等 C 在立法和守法上平等 D 在制定法律和适用法律上平等
2、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 (1)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 (2)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3)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 (4)不断改善公共管理 • (5)有力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高考真题
• (2008广东卷38) 辨析: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就是按照 政府的要求进行政治参与。
• ①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遵循法律、 规则和程序,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坚持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否则,就会导致无序的政治参与。
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 • A.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 B.体现了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工作态度 • 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 D.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
(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3)监督权
•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当政府的要求符合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时,按照政府的 要求进行政治参与就是有序政治参与。
• ③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权力,政府必须 依法行政和接受人民监督;否则,政府的要求就会违背宪 法和法律的规定,就会阻碍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 ④综上所述,题中观点是不确切的。
Ⅰ、人民法院实行的司法救助制度,努力做到 “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交 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 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群众打得赢官司”,对 于保障基本人权,维护社会正义,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人民法院对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司法救
A 助体现 (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
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要求: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 的约束。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 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 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 行使政治自由。
讨论
•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 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 一切事情的权利。
(一)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含义②意义③条件
• (2)政治自由:
①内容②意义③要求
• (3)监督权:
①含义: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的权利。
2008年12月11 日
•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 (一)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二)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三)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