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比较——行业比较专题报告之一

合集下载

中国产业结构关联特征的投入产出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关联特征的投入产出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对中国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得出:①2007年我国的支柱产业主要为资源性、能源性及基础性原料行业;②2002-2007,我国的支柱产业由劳动、智力资源密集行业向资源密集行业转换;③2002-2007年,消费的诱发能力增强较为明显,消费结构正在优化,对于经济的发展的拉动能力正在增强;④2002-2007年,出口依存部门依存度增加明显,消费、投资依存部门依存度减小。

关键词: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影响力系数;诱发系数;依存度系数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278-04引言产业结构是一个相互联结的物资、信息交换整体,由各个行业部门构成。

其中推动各个部门联结的首要因素是产品生产,用于满足最终需求。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最终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产业结构特征也是不断变化的。

为更好地跟踪这种变化,解释变化的结构关联因素,本文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投入产出表通过行业物资交换关系,建立了国民经济运行模型。

通过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能够了解行业的相互依存、制约关系,以及各个部门的不同影响力程度及诱发、依存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基本能解释各个部门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处的行业地位,概括出整个经济的大致运行特征。

在运用投入产出表法分析产业结构特征方面已有多人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岳平、葛岳静(2007)年利用1997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经济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主要通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诱发系数、依存度系数等几个方面对结构特征进行了解释。

其余的研究成果大多基于以上分析方法,总得出支柱产业、结构变迁等静态或动态变动情况。

但以上分析方法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投入产出表的选用没用剔除价格因素,价格对于行业的影响力变动是有影响的;其次,在分析中对于列昂剔逆矩阵的处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进口因素的存在对于分析结果是有影响的。

我国产业结构基本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基本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表2 各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表
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
2002
2005
2007
2002
2005
2007
农业
1.0918
1.0673
1.0144
0.7819
0.7236
0.721
采掘业
1.3707
1.5879
1.5607
0.8225
0.9065
0.9209
食品制造业
0.6639
0.652
0.7581
我国产业机构基本分析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
摘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利用2002年、2005年、2007年的17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不同年份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最终需求项目诱发依存度,并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发展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依据。
0.772
0.8708
0.8319
0.7694
房产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8901
0.6762
0.5921
0.8267
0.8227
0.7422
金融保险业
0.7673
0.6131
0.6711
0.7231
0.7056
0.5955
其他服务业
0.6221
0.6325
0.7119
0.8789
0.8958
0.8515
0.8126
0.8734
0.9002
1.1197
1.1006
1.1332
化学工业
1.6038
1.6543
1.7368
1.1687

《投入产出分析》PPT课件

《投入产出分析》PPT课件

2021/3/8
13
计算步骤及每一步的经济含义(2)
直接增加的生产额 A部门:1 第一次生产波及:对A部门:1*0.1=0. 1;对B 部
门:1*0.2=0. 2. 第二次生产波及:对A部门:0. 1*0.1=0.01, 0.2*0.3=0.06;对B 部门:0.1*0.2=0.02,
0.2*0.5=0.1 第三次生产波及:对A部门:0.01*0.1=0.001,
x构成矩阵的每个数字称为元素,一般用符
号 ij 表示i行j列的元素。
2021/3/8
16
(2)单位矩阵和逆矩阵
▪ 单位矩阵,对角线(从左上到右下)的元素 均为1,非对角线上的元素均为零的方阵 称为单位矩阵,通常用符号I表示。
▪ 逆矩阵,假设有一个n*n方阵A,无论是在 它的后面还是在它的前面乘上与它阶数相 同的方阵B,它们的乘积之和都是单位矩
列昂惕夫逆矩阵行和除以行和平均数.
2021/3/8
18
▪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作用 分别以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为横坐标和纵 坐标,并以1为界限,可以将各个部门在坐标中所 处的位置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不仅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力强,同时也容 易受其他部门的影响.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都大 于1.一般是原材料或基础产业部门. 第二部分: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力弱,但易受其他部 门影响.影响力系数小于1而感应度系数大于1. 一般属于交通运输部门,商业,金融保险部门.
2021/3/8
26
⑥Skyline分析方法
传统的Skyline分析方法是Leontief在1963年 提出的,以后又有学者提出了改进的Skyline分析 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当代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1963年Leontief就处于发展不同阶段的美国、 以色列、埃及和秘鲁这四个国家的Skyline图形 进行了比较,并从伴随经济发展阶段的不断进步 构建满足国内需求的完整产业结构的视角出发,

养殖技术中的投入产出比分析与评估

养殖技术中的投入产出比分析与评估

养殖技术中的投入产出比分析与评估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民在养殖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却往往无法得到有效回报,导致养殖业利润率低下。

因此,对养殖技术中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与评估,对于农民合理投入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投入产出比是评价农业生产效益的一种重要指标。

它是通过计算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来衡量农民在养殖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在农村养殖业中,我们可以将投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和资本的投入,二是劳动力和能源的投入。

首先,土地和资本的投入在养殖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农民需要支付土地租金或者购买土地来养殖,同时还需要购买设备、饲料、饲养用品等所需的资本投入。

这些投入对于农民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成本。

因此,对于养殖技术中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劳动力和能源的投入是农村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和管理养殖动物。

同时,养殖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电力、燃料等。

这些劳动力和能源投入,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对养殖技术中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与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分析与评估养殖技术中的投入产出比时,还需要考虑到养殖的规模和技术水平。

规模越大,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就越复杂。

在相同的养殖规模下,不同的技术水平也会导致投入产出比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投入产出比分析与评估时,必须综合考虑养殖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影响。

此外,养殖技术中的投入产出比也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

市场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养殖产品的销售收入,从而影响到投入产出比。

而且,不同养殖品种的价格波动也会对投入产出比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评估投入产出比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因素。

综上所述,养殖技术中的投入产出比分析与评估是农民合理投入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分析与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地和资本的投入、劳动力和能源的投入、养殖规模和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生产力与投入产出分析

生产力与投入产出分析

生产力与投入产出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产力的提高能够带来效率的提升和资源的优化利用,从而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投入产出分析则是一种经济学方法,用于衡量产出与各种输入因素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了解生产力的效益和潜力。

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和创造的物质财富的能力。

它不仅仅是劳动力的集中化利用,还包括了科技的进步、资源的配置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通过相同或更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实现更多的产出。

这种效益的提升往往能够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富裕。

而投入产出分析则是通过构建一个由各个产业组成的投入产出表,来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对经济总产出的贡献。

这个分析方法最早由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投入产出表能够清晰地呈现出产业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从而帮助我们了解经济结构的特点和优化调整的方向。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在于了解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分析投入产出表中的系数,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增加所需的生产技术条件和在每个产业中近一步衍生出的投入产出循环。

在实际应用中,投入产出分析经常用于制定政府经济政策和进行宏观经济预测。

通过对经济结构的详细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决策。

投入产出分析也有助于评估不同产业的效益和潜力。

通过计算各个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例,我们能够了解到哪些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育和发展。

与此同时,也可以发现一些投入产出比例较低的产业,并寻找优化的路径。

这样可以实现从资源浪费到资源优化的转变,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力水平。

然而,投入产出分析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一方面,投入产出分析主要关注各个产业之间的直接联系,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地域和环境因素等。

另一方面,由于数据的限制,投入产出表往往无法完全反映实际情况,特别是对于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来说。

我国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_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一

我国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_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一

我国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一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编者按: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产业部门间存在着既广泛又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某一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在、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不定期刊出中国投入产出学会/200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0课题组的有关我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系列分析报告,敬请读者关注。

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用感应度系数反映一个产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程度;用影响力系数反映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波及程度。

一般说来,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大的辐射能力,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尤其是经济增长过快时,这些产业部门将先受到社会需求的巨大压力,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

当一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较大时,则该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利用全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测算我国目前的产业关联现状及其特点,并提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AB S TRAC TThe paper measures the industrial linkag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C hina.B y comparing the ef fec t coefficients and induc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1997and 2002,it analyses the change of status of each industries in the whole economy,and f or ward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China. 关键词:投入产出表;产业关联度;产业部门*顾问:陈锡康、刘起运、佟仁城;组长:许宪春;副组长:齐舒畅、杨翠红、赵同录;课题组成员:许宪春、齐舒畅、杨翠红、赵同录、夏明、许健、李花菊、张红霞、陈杰、刘秀丽、李景华、祝坤福、唐志鹏、裴建锁、喻春琳、李敬军、刘轶芳、蒋雪梅、满讲义、胡晓群。

各行业技术投入比较与分析

各行业技术投入比较与分析

各行业技术投入比较与分析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技术投入对于各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投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或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各行业的技术投入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农业行业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投入与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紧密相关。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投入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现代农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出现了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例如智能化设备、无人机、遥感技术等。

然而,由于农业行业存在着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和成本压力较大的问题,农业技术投入相对较低,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二、制造业制造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其技术投入对于产品质量、工艺改进和效率提升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制造业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制造业技术投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制造业中,高新技术、自动化设备和数字化生产等是当前热门的技术投入方向。

三、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技术投入对于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技术投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例如,移动支付、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行业对技术投入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四、教育行业教育行业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技术投入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非常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行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例如远程教育、智能教育设备和在线学习平台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资源得以更大范围和更高效地进行传递,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然而,教育行业在技术投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数字鸿沟的问题和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五、医疗行业医疗行业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行业,技术投入对于提高医疗服务和医疗设备的质量至关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行业的技术投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

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

表一:行业人工成本基本情况(一)单位: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从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情况看,所调查的各行业间存在较大差距,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25.7%,而批发和零售业仅为 5.6%,二者相差20.1%。

2007年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往年上升幅度较大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分别比2006年上升了12.07%、5.86%。

下降的行业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分别比2006年下降了6.82%、6.13%。

从总年平均来看,所调查的七个行业人工成本与总成本的比重,由2005年的13.79%> 2006年的12.33%、至U 2007年的10.4%,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与企业近年来采取整合资源优势,调整经营方式,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等一系列措施是分不开的。

从每元人工成本所得利润看,批发和零售业最高,为 1.97元;其次是制造业、建筑业,分别为0.86元、0.76元。

这三个行业的利润比2006年分别增加了 1.87 元、0.61元、0.56元,利润翻倍都在3倍以上。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这两个行业,尽管每元人工成本所得利润比往年也有所增加,但仍为负值。

这些企业应认真总结经验,调整经营方式,在提高效益上狠下功夫,具体情况详见表二。

表二:不同行业人工成本情况在七个行业中,人均人工成本集中在21469--26101元之间的有5个行业,占七个行业的71%行业间人工成本绝对数高低相差达17570元,高者为低者的1.93倍。

从调查结果看,年人均人工成本最高的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年人均人工成本达36362元,高出七个行业平均人工成本(25089元)11273元。

其次是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年人均人工成本分别为26101元、25951元、24559元、21768元和21469元,最低是住宿和餐饮业,为18792元。

投入产出分析报告基础

投入产出分析报告基础

入产出方法的普及应归功于改革开放初期由关肇直先生等许多著名学者 向国家提出的建议。
第一节 投入产出分析基本知识



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包括中间投 入和最初投入)及其来源。例如,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 程中的中间投入(又称中间消耗)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各种 服务。最初投入是指增加值各要素的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 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显然,中间投入是指生产性消耗,包括 各种直接消耗和全部间接消耗。例如,生产钢要直接消耗电和生铁,而 生产生铁又要直接消耗电,这是生产钢通过消耗生铁对电的间接消耗。 广义而言,投入还包括经济活动过程中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自然资 源和劳动力的占用。 投入产出中的产出,是指经济活动的成果(如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 和劳务)及其使用去向(包括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中间使用是指经 济系统各部分,如国民经济各部门所生产的产品被用于中间消耗的部分 产品;最终使用是指被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的产品。 投入产出法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
第一节 投入产出分析基本知识



4.消耗系数相对稳定性假定 这是一个动态上的假定。即假定在一定时期(1~2年)里,各种消耗系 数是相对稳定的。在投入产出分析中,各种消耗系数都是关键性数据, 它们表示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密切程度。在投入结构、工艺技 术和管理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假定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 这是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的前提。 除了以上基本假定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假定。例如,假定在所研究的 时期内不存在生产的时间因素,即在静态模型中,本期所需要的产品在 本期的任何时候都能立即得到。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每种产品的生产时 间总是有先后且都有一定的生产周期,生产时间上的差异很可能使各部 门相互不能及时交货而影响生产,这一问题比较复杂。为了使问题简化, 投入产出分析假定在所研究的时期内(如一年)不存在这样的生产时间 因素。 投入产出的基本假定使部门间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得到简化,可用线 性投入产出模型模拟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经济分析、政策模拟和计划 计算。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比较——行业比较专题报告之一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比较——行业比较专题报告之一

2016年4月21日——行业比较专题系列一 投资概要: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概况。

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系的一种平衡表。

如果要理解一个行业的特点和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那么投入产出表无疑给了我们最清晰明了的展示。

行业投入特征: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增加值)。

中间投入率越高,其对其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

另一方面,中间投入率高的产业为“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

反之,为“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

2012年,全行业总投入是万亿,其中,中间投入为万亿,初始投入(即GDP )为万亿,两者占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和%,而1997年GDP 占总投入的比重为%。

整体上呈现趋势下降特征。

说明单位产值的GDP 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也说明产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GDP 的增加对产业的带动能力增强。

此外,从初始投入(即GDP 收入法)结构看, 2012年,全行业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分别占比%、%、%和%。

我们将劳动者报酬占GDP 超70%的、生产税占比大于25%、营业盈余占比高于33%、折旧占比高于20%的产业分别称为劳动密集型、高税收、高利润和资本密集行业。

行业产出特征: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从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占总产出的比例的高低,我们将行业分为中间需求型和最终需求型。

最终需求根据消费、投资、出口比重再进一步分为消费型、投资型和出口型,消费型又可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类型。

此外, 根据进口数据还看出行业的进口依赖度。

一张表看懂全行业特征:综合行业投入和产出属性,我们可以获得各个行业的投入属性和产出属性。

从完全消耗系数表看行业间的联系: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因此,从完全消耗系数表,可以看清产业间的相互关联度及其大小。

52 、分析师:张晓春 执业证书编号:S00003张晓春 张河生 虞梦艳 张忠 电话: 05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

行业分析方法与案例投入产出

行业分析方法与案例投入产出

产业结构分析
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业结构, 了解各部门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 系。
产业关联分析
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产业关 联程度,了解各部门的生产活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 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价格变动分析
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分析价格变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 影响程度,了解价格变动对各部门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 和利润等方面的影响。
增加值是指各部门在生 编制投入产出表需要收
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 集和整理大量的基础数
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据,包括各部门的总产
之和,包括劳动者报酬、 出、中间投入、增加值
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 等,然后通过特定的计
折旧和营业盈余等。
算方法和程序,将这些
数据汇总和整理成表格
形式。
投入产出模型在行业分析中的应用
05
06
例如:传统制造业、低端服务业等。
不同行业的投入产出结构比较
要点一
特征
要点二
例如
高固定资产投资、高技术装备等。
重工业、石油化工等。
不同行业的投入产出结构比较
特征
高劳动力投入、低资本投入等。
例如
纺织业、手工业等。
不同行业的投入产出结构比较
特征
高知识资本投入、高创新能力等。
VS
生物医药、软件开发等。
组建具备多学科背景和丰富经验的行业研究团队,提高对行业特点和 规律的把握能力。
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运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对行业数据进行 深入挖掘和分析,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专家的合作

由我国投入产出表得到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分析

由我国投入产出表得到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分析

由我国投入产出表得到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分析摘要: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是深刻展示产业结构变动内在机理的重要方法。

分析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关联的变化而对产出结构产生影响,一般可用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指标来描述。

本文试图利用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运用投入产出的现代数量经济分析方法,计算出我国42个部门产业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等指标,对其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应该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对2002年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产业结构的变迁趋势和存在问题,确定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产业关联;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产业结构分析一、引言投入产出表可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揭示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

一方面它能告诉人们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出情况,以及这些部门的产出是怎样分配给其它部门用于生产或怎样分配给居民和社会用于最终消费或出口到国外的;另一方面它还能告诉人们,各部门为了自身的生产又是怎样从其它部门取得中间投入产品及其最初投入的状况。

投入产出核算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反映现各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的、较为明显的经济技术联系,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各部门之间间接的、较为隐蔽的、甚至被人忽视的经济技术联系。

投入产出表为研究产业结构,尤其为制定和检查国民经济计划,研究价格决策,进行各种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本文将以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为例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及各产业间的关联。

二、产业结构总体描述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痼疾,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选取产业增加值结构指标进行结构分析,衡量产业结构特征。

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越高,表明其新创造出的产值越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大。

表1 中选取了4 个年份的中国经济数据,利用此指标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总体概述。

《投入产出分析》课件 (2)

《投入产出分析》课件 (2)

产出
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产品或服务
中间投入
生产中间产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
中间产出
生产中间产品或服务的产出
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
城市规划
评价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 方向
企业决策
预测和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
政府决策
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1 总需求模型
总产出 = 总消费 + 总投资 + 净出口
2 矩阵模型
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格来计算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投入产出分析》PPT课 件 (2)
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经济学方法,用于评价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发展 方向,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什么是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经济学方法,通过衡量各产业之间的联系,找出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为政 策决策提供依据。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概念
投入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如原材料、能源、 人力、资金等
3 链式比较模型
分析某个部门的需求变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
投入产出分析的局限性
1 静态分析
无法考虑时间因素和动态变化
2 假设前提
基于某些假设,如输入产出系数不变
3 重要的经济学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方法
2 评价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它可以用于评价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3 局限性
投入产出分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扩展

新农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新农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新农业投入产出比分析导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与国家的经济繁荣息息相关。

投入产出比作为衡量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农业发展态势以及制定相应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新农业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揭示出新农业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1. 农业现状和问题:简要介绍农业现状,引出需要分析农业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2. 农业投入:详细探讨了农业投入的主要方面,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以及它们在新农业中的应用和作用。

3. 农业产出:分析农业产出的多样性,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畜牧业等,以及这些产出对于国家与农民的重要意义。

4. 投入产出比的意义:解释了投入产出比作为一种指标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场景。

5. 传统农业与新农业的投入产出比比较:比较了传统农业与新农业在投入产出比上的差异,分析了两者的优势和劣势。

6. 科技创新与投入产出比:探讨了科技创新对于新农业投入产出比的重要作用,包括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以及这些创新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作用。

7. 农业投入产出比的影响因素:列举了影响农业投入产出比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分析了它们对投入产出比的影响和决定力。

8. 农业投入产出比的优化途径:提出了如何优化农业投入产出比的方法和途径,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调整农业结构等。

9. 新农业的未来发展:展望了新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包括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农村电商等,以及这些发展对投入产出比的影响。

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农业投入产出比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农业需要持续创新和优化以提高投入产出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报告

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报告

三、 重点行业分析
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 1,这说明建筑业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生 的影响程度超过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并且,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仅略低于制造 业的影响力系数, 也就是说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与制造业相当,都非常 大。另一方面,建筑业的感应度系数远小于 1,说明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 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建筑业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低于全社会的平均感应程度。 并且, 建筑业的感应度系数比其他产业的都小,说明建筑业的发展受国民经济其 他行业发展的拉动力不大。 综合建筑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分析可知,建筑业与其 他产业的相互作用主要以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和其他产业部门的推力为主, 而不是 受其他产业拉力为主。 因此, 要求政府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建筑业 的发展特点, 不能依赖其他行业发展后再来对其进行拉动,而是应该采取积极的 方式主动发展建筑业,由建筑业发展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构筑经济持续发展新动力
新型城镇化是要改变中国人的面貌和综合素质,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改 变人的身份被限制的状况,最终打破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的本质在于“化 人” 。 要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要把农民先化成农民工, 再将农民工化成市民,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现在有些地区城镇化走偏路, 主要是 “化土地” , 搞土地城镇化,搞房地产化,依旧把农民和市民、城乡进行分割。新型城镇化的 核心是改革,不是简单的城市投资建设。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城市软环境、公共服 务的建设,以改善人的生活条件、优化生存环境为宗旨,要统筹推进均等化公共 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到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新 型城镇化是建设一种高效的城市运营体系。研究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以增强产 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为重点,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 点,有序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 今后的城镇化建设重点: 一是在特大城市周围兴起一批小城市。 美国洛杉矶、 加拿大蒙特利尔周围都有 70 个以上小城市,中国不可避免要走同样的道路,特 大城市周围一定要建起一批小城市。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部地区,兴起一批 规模较大的新兴城市, 以此为龙头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加速和完善已有 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城市功能建设。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搞好以城带乡,城 市反哺农村。

利用投入产出表和相关数据进行实际的案例计算并给出分析评价

利用投入产出表和相关数据进行实际的案例计算并给出分析评价

利用投入产出表和相关数据进行实际的案例计算并给出分析评价一、 投入产出的产业分析模型1. 投入产出法的应用的应用领域 (1)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进行经济分析由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研究投入产出分析,编制和应用投入产出表,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编制了投入产出表,并且开展相应的研究,许多国家的学者发展了里昂惕夫的成果,使投入产出分析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中国也是国际上投入产出研究和应用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我国每五年编制依次全国性的投入产出表,最近的两次分别为2002和2007年。

(2)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进行经济预测经济预测是投入产出分析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方面。

当编制了若干年份的投入产出表以后,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动态分析,掌握各种经济数据的变化规律,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或地区、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以此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如,美国曾经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研究过工资提高10%后,生活费用将上升3.9%,工人所得到的真正益处为6%左右。

南斯拉夫曾经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来处理外汇分配问题。

(3)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研究一些专门的社会问题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研究污染、能耗平衡等多种社会问题。

这些都是投入产出分析的一些新的应用领域。

如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确定在生产增长的同时,各部门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需要处理的各种污染物的数量,以及由于从事消除污染的活动,社会需要付出的代价。

(4)在国际经济中的应用为了研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把研究背景扩大到全球范围。

创建国际联系的投入产出表就是一种研究方向,另外,分析环境影响对世界各国相互间的联系问题也很有意义。

经济活动过程中, 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这种技术经济联系称为产业关联。

利用投入产出表,可以分析产业关联有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 直接关联通过中间产品需求系数和中间产品投入系数(赫希曼系数) 进行考察, 间接关联主要通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即拉斯姆森系数) 进行考察。

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

§1.2 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是投入产出表。

在任何一个层次上、为了任何一个目的应用投入产出分析,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制投入产出表。

一、投入产出表的原理以表1-2-1所示的假想的某年某国封闭经济的4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例,介绍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

该表将国民经济系统分为4个部门,并且假定不存在进出口。

⒈行与列的含义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行表示“产出”,即该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的分配与使用。

有多少作为中间使用?被哪些部门使用?有多少作为最终使用?其中作为用于消费和用于投资的高为多少?例如第一行表示部门1的总产出为1600亿元;其中659亿元作为中间使用,被部门1自己使用96亿元,被部门2使用224亿元,被部门3使用179亿元,被部门4使用160亿元;941亿元作为最终使用,894亿元用于消费,47亿元用于资本形成。

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列表示“投入”,即该部门生产(或者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要素的数量。

有多少属于中间投入?分别由哪些部门提供?有多少属于最初投入?其中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各为多少?例如第一列表示部门1的总投入为1600亿元;其中480亿元属于中间投入,由部门1自己提供96亿元,部门2提供16亿元,部门3提供320亿元,部门4提供48亿元;1120亿元属于最初投入,劳动投入为952亿元,资本投入为168亿元。

⒉各个象限的含义如果按照双线将表划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称为象限。

左上为第一象限,反映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是投入产出表最重要的一部分。

右上为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水平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用于最终使用的情况。

左下为第三象限,是第一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所“消耗”的最初投入的情况。

右下为第四象限,主要反映转移支付,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一般不收集这部分数据。

⒊ 几个平衡关系将表1-2-1中的数字用符号表示,并将部门数量扩充到n ,见表1-2-2。

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出表分析

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出表分析

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摘要本文利用某地区投入产出表计来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关联效应,计算并运用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指标来描述来分析该地区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得出各产业关系及各产业的优势劣势。

关键词:产业关联,产业结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引言:地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既广泛又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某一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

利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

它是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关联度是对关联关系的量化,指一个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它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波及程度和影响程度。

一产业关联的分析基本工具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包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地是价值型分析工具。

如下两张表:本文基于的投入产出表为附表1表行向表示该产业的分配或者是去向,即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是服务提供给投入部门的作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量。

列向表示产品的价值组成,即在投入过程中消耗的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量。

在投入产出表中,总投入等于总产出。

中间投入等于中间使用,从而最初投入部分等于最终需求部分, 按照上述分类,投入产出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纵横交错,构成相互联系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的三个部分:中间需求部分、最终需求部分和增加值部分。

中间需求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几个经济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横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向包括本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提供其产出的中间产品的状况,纵向的数据表示某一部门在生产中所有部门购进中间产品的状况。

统计投入产出表调研报告

统计投入产出表调研报告

统计投入产出表调研报告投入产出表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分析和评估一个企业或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情况。

通过统计投入产出表,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利润率以及各项资源的利用情况。

本次调研报告将对某企业进行投入产出表的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 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的企业为某制造业企业,该企业目前正面临着资源利用不合理、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统计投入产出表,分析企业的资源利用情况,评估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利润率,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2. 调研方法为了准确收集数据并分析企业的投入产出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研方法:(1)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生产数据;(2)与企业经理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企业的资源投入情况,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情况;(3)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编制投入产出表。

3. 调研结果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编制了某企业的投入产出表。

统计结果显示,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成本为X万元,销售收入为Y万元。

投入产出表还显示了各项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

例如,人力资源的投入包括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物质资源的投入包括原材料和制造设备的费用,财务资源的投入包括利息和税收等。

4. 数据分析与总结通过对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根据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计算得出投资回报率,用于衡量企业所投资的资本的盈利能力。

该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为Z%。

(2)企业的利润率:根据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计算得出利润率,用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该企业的利润率为W%。

(3)资源利用情况:对各项资源的投入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某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统计投入产出表并分析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利润率以及资源利用情况,可以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针对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建议企业加强资源管理和利用,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4月21日——行业比较专题系列一 投资概要: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概况。

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系的一种平衡表。

如果要理解一个行业的特点和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那么投入产出表无疑给了我们最清晰明了的展示。

行业投入特征: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增加值)。

中间投入率越高,其对其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

另一方面,中间投入率高的产业为“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

反之,为“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

2012年,全行业总投入是万亿,其中,中间投入为万亿,初始投入(即GDP )为万亿,两者占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和%,而1997年GDP 占总投入的比重为%。

整体上呈现趋势下降特征。

说明单位产值的GDP 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也说明产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GDP 的增加对产业的带动能力增强。

此外,从初始投入(即GDP 收入法)结构看, 2012年,全行业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分别占比%、%、%和%。

我们将劳动者报酬占GDP 超70%的、生产税占比大于25%、营业盈余占比高于33%、折旧占比高于20%的产业分别称为劳动密集型、高税收、高利润和资本密集行业。

行业产出特征: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从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占总产出的比例的高低,我们将行业分为中间需求型和最终需求型。

最终需求根据消费、投资、出口比重再进一步分为消费型、投资型和出口型,消费型又可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类型。

此外, 根据进口数据还看出行业的进口依赖度。

一张表看懂全行业特征:综合行业投入和产出属性,我们可以获得各个行业的投入属性和产出属性。

从完全消耗系数表看行业间的联系: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因此,从完全消耗系数表,可以看清产业间的相互关联度及其大小。

52 、分析师:张晓春 执业证书编号:S00003张晓春 张河生 虞梦艳 张忠 电话: 05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

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申明。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深度报告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比较目录1、投入产出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行业投入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增加值率呈下降,产业带动能力增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初始投入结构看行业投入属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行业产出(需求)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4、行业特征汇总:一张表看懂全行业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5、从完全消耗系数看行业间的联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1、投入产出表概况如果要理解一个行业的特点和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那么投入产出表无疑给了我们最清晰明了的展示。

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系的一种平衡表。

投入产出表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

看,反映的是各产业部门在生产中的投入和来源,反映生产过程的价值形成。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为:横向:中间使用(x i)+最终使用(M i)+其他(误差项)-进口=总产出(Y i)纵向:中间投入(x j)+增加值(最初投入N j)=总投入(X j)每个部门的总投入(X j)=每个部门的总产出(Y i)。

产出(使用价值的分配)投入(价值的形成)C+V+M数据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投入产出标的分析可分为趋势分析、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其中,结构分析又可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分析。

从横向分析可看出行业需求属性:进出口依赖程度和投资、消费属性;从纵向投入的角度可看出行业的劳动密集性、税负高低、利润高低、投资依赖以及原料依赖等特征。

2、行业投入特征增加值率下降,但产业带动能力增强我国投入产出表于1997年首次发布,且每隔两到三年更新一次,最新仅更新至2012年。

从纵向看,我们将中间投入比总投入称为中间投入率,中间投入率反映了该产业的总产值中外购的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即中间产品之和)所占的比重。

也就是该产业对其上游产业总体的、直接的带动能力的反映。

由于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增加值)。

因此,在总投入一定的条件下,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成此消彼长的关系:中间投入率越高,其增加值率就越低,但对其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中间投入率越低,增加值率就越高,但对其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越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增加值也就是该产业的附加值。

因此中间投入率高的产业为“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

反之,中间投入率低,增加值率高的产业为“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

2012年,全行业总投入是万亿,其中,中间投入为万亿,初始投入(即增加值GDP)为万亿,两者占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和%,而1997年GDP占总投入的比重为%。

整体上呈现趋势下降特征。

这说明,单位产值的GDP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也说明产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GDP的增加对产业的带动能力增强,但另一方面附加值有所下降。

图表2:增加值占总投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分产业看,制造业“中间投入/总投入”最高,2012年接近80%,GDP占总投入比重仅20%左右,也就是说1份的初始投入(即1份GDP)可以带动4份的中间投入。

其次,建筑业的带动效应也较强,中间投入占总投入比重达%,相对而言,采矿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的产业带动较弱,其中,2012年,农林牧渔的总间投入占总投入比重仅为%。

图表3:中间投入/总投入显示制造业和建筑业对上游带动效应最强,农林牧渔最弱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从制造业内部看,金属产品、机械设备、化学工业、炼焦、燃气和石油加工等重工业对产业带动强于食品饮料等轻工业。

图表4:中间投入/总投入,重工业的带动强于轻工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从初始投入结构看行业投入属性从初始投入(即GDP收入法)的构成,我们可考察某一产业的属性(劳动密集型、高税收行业、高利润行业、高折旧(即资金密集)行业)。

从全行业看,2012年,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分别占比%、%、%和%。

从趋势看,劳动者报酬占比呈上升趋势,这与这几年服务业占比上升相吻合,另一方面也显示人工成本的上升趋势。

而营业盈余占比的下降也显示这几年宏观下行之时,企业盈利面临的挑战。

图表5:全行业初始投入结构(即GDP收入法分配结构)图表6:GDP收入法分配结构:劳动者报酬上升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虽然全行业GDP收入法中,劳动者报酬大约占半。

但各行业间差异较大。

图表7:中间使用占总产出较高主要行业(中间需求型行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全行业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约50%,我们将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超过70%的行业称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林产品、农林牧渔服务、社会工作、教育、卫生等,其对就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

图表8:主要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大于70%)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全行业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为%,我们将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超过25%的行业称为高税负行业,高税负行业主要包括:烟草制造、精炼石油和核燃料加工品、批发零售、石油天然气开采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酒精和酒、植物油加工品。

主要涵盖上游资源类品种以及烟酒等特殊类产品。

图表9:主要高税负行业(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大于25%)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全行业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为%,我们将营业盈余占GDP比重超过40%的行业称为高利润行业,高利润行业主要包括: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货币金融和其它金融服务、管道运输、肥料、有色金属压延加工、水产品加工、电信等。

图表10:主要高利润行业(营业盈余占GDP比重大于40%)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全行业折旧占GDP比重为%,我们将折旧占GDP比重超过40%的行业称为高折旧行业,也即资本密集型行业。

资本密集型行业主要包括:房地产、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等。

图表11:主要资本密集型行业(固定资产折旧占GDP比重大于20%)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3、行业产出(需求)特征从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占总产出的比例的高低,我们将行业分为中间需求型和最终需求型。

因全行业最终使用占总产出比例大约为40%,因此不妨以此为标准将最终使用占总产出比重大于40%的行业称为最终需求型行业,小于40%的行业称为中间需求型行业。

中间使用行业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和中游制造类行业,如采矿业、金属和非金属制品行业、化工行业等。

图表12:中间使用占总产出较高主要行业(中间需求型行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最终使用型行业是服务业和建筑业,如房地产、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公共管理等行业。

图表13:中间使用占总产出较低主要行业(最终需求型行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而最终使用分为投资、消费和出口,我们对需求型行业做进一步分类,将在最终使用中,这三者里,投资占比最高的为投资需求型,消费占比高的为消费需求型,出口占比最高为出口导向型。

图表14:行业最终使用结构(以虚线为界线,左中右分别为消费主导型、投资需求型和出口导向型)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在最终需求型行业中,出口导向行业主要有电器机械和器材、纺织制成品、计算机、水上运输、通信设备、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文化办公机械、广播电视设备、皮革、毛皮羽绒制品、家具、纺织服装和视听设备。

可见,我国出口导向主要在轻工业领域。

图表15:主要出口导向行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投资需求主要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机械行业、汽车等交运设备行业。

图表16:投资需求主导行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主要消费需求主导行业包括公共服务业、食品、农副产品、房地产等行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在消费主导行业中,又可进一步分为政府主导消费行业和居民主导消费行业。

政府消费主导包括如社会保障、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公共设施管理、社会工作、文化艺术、教育、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卫生、体育。

其余吃穿住用型行业主要为居民主导。

居民消费又可分为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燃气、水的供应和生产、新闻出版、保险等领域农村消费比例较低,而畜牧、酒精、方便食品、调味品等农村消费和城市消费差距较小。

图表18:消费需求主导行业分为政府消费主动和居民消费主导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因“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我们用“进口/(总产出+进口)”衡量进口依赖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