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模量自动生成记录

合集下载

混凝土弹性模量检测原始记录

混凝土弹性模量检测原始记录
福州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站
混凝土弹性模量检测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
送检日期
报告编号
样品编号
检验日期
报告日期
试件尺寸(mm)
工程名称
结构部位
配合比报告编号
碎轴心抗压强度
fcp
试件承1玉面积(mmXmni)
试件破坏荷载(kN)
碎轴心抗压强度fcp(MPa)
代表值fcp(MPa)p
计算公式
f=FcpA
碎弹性摸量变形读数
代表值fcd(MPa)p
碎弹性模量计算
An(mm)
L测量标距(mm)
F0(kN)
Fa(kN)
弹性模量
Ec(MPa)
平均值(MPa)
计算公式
Ec=F^a』An=£a-£0
A
仪器设备
NYD-2000压力试验机编号0509;0-1mm千分表编号00061904
备注
审核:
MPa)荷载值变形读数
£0(咖)
£初
e0终
£0
平均值
1
1
1
2
2
r2
1、,一…、一一
Fa=-fCD应力荷载值变形读数SaO)
3p
£初
£a终
&a
平均值
1
1
1
2
2
2
2
基准应力Fo(0.5MPa)荷载值变形读数
£0(咖)
&初
00终
£0
平均值
1
1
1
2
2
2
1、,一…、一一
Fa=-fCD应力荷载值变形读数£aO)
3p
&初
&a终
&a

取芯法检测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原始记录

取芯法检测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原始记录

取芯法检测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原始记录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结构构件中。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了解混凝土的物理机械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是混凝土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灰比、胶凝材料类型和使用的骨料等。

为了确定混凝土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可以使用取芯法进行检测。

取芯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已经成型的混凝土结构。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取芯法检测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原始记录。

首先,为了进行混凝土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取芯检测,我们需要确定取样点的位置。

通常,混凝土结构中的每个构件都需要进行取芯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然后,使用电钻在取样点附近钻孔,直径约为50mm。

钻孔的深度需要足够以容纳取芯器,并能够取到足够大小的混凝土样品进行测试。

完成钻孔后,使用取芯器将混凝土芯样从钻孔孔口取出。

取芯器有多种类型,包括滑动片式取芯器和齿式取芯器。

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取芯器,并确保取芯过程中避免损坏混凝土样品。

取芯样品的形状通常为圆柱形,直径约为50mm。

接下来,在实验室中对取得的混凝土样品进行试验。

首先,将混凝土样品放置在试验机上,然后施加逐渐增加的压力。

通过测量施加压力和相应的变形值,可以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在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线性段上,根据施加的压力和相应的变形计算混凝土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在进行混凝土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钻孔位置选择要合理,需要考虑混凝土结构的预期应力分布,以选择代表性的取样点。

保证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取芯过程中要避免损坏混凝土样品,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3.在试验过程中,要根据试样在试验机中的变形情况调整加载速度,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进行多次取芯和试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机械性能参数,可以通过取芯法进行非破坏性检测。

自动计算回弹记录表

自动计算回弹记录表

自动计算回弹记录表一、背景在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时,一些试验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反弹高度。

通常用一个弹性球将物体从一定高度落下,然后记录反弹高度。

由于实验室中通常要进行多组实验,而且每组实验要记录多个试验,手动计算比较繁琐,容易出错,且浪费时间。

因此,实验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计算反弹高度的工具,以提高实验效率。

二、需求分析1.输入:需要输入试验组的名称、物体的编号、落下高度、反弹高度、重复次数等信息。

2.计算:根据输入数据,自动计算出反弹高度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信息。

3.输出:将计算结果输出到一个表格中,便于查看和比较各组实验结果。

三、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自动计算回弹记录表的程序,其具体流程如下:1.提示用户输入试验组的名称、物体编号等基本信息。

2.提示用户输入每组实验的落下高度、反弹高度和重复次数等数据。

3.根据输入数据,计算出反弹高度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信息。

4.将计算结果输出到一个表格中,包括试验组名称、物体编号、落下高度、反弹高度、平均值、标准差等数据。

5.提供保存和导出数据的功能,便于下次查看和分析数据。

四、实现细节1. 数据输入为了方便用户输入数据,可以采用图形界面设计,让用户通过界面输入数据。

用户需要依次输入试验组名称、物体编号、落下高度、反弹高度和重复次数等信息。

数据输入完成后,系统会进行数据的合法性检查,如果数据有误,会提示用户重新输入。

2. 数据计算根据输入数据,计算反弹高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可以采用Python 语言中的numpy和pandas等数据处理库进行数据计算。

计算完成后,将计算结果存储在一个列表中,便于输出数据。

3. 数据输出将计算结果输出到一个表格中,采用Markdown格式输出。

表格包含试验组名称、物体编号、落下高度、反弹高度、平均值、标准差等数据。

Markdown格式具有简单、易读、易更改等特点,方便用户查看和修改。

4. 数据保存和导出提供数据保存和导出功能,便于下次查看和分析数据。

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圆柱体)

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圆柱体)

(mm2)
(MPa)
换算系数
轴心抗压强度平 均值(MPa)
圆柱 体抗 压强 度弹 性模

编号
终 荷 载 (kN)
初 荷 载 (kN)
测量 标距 (mm)
承压面积 (mm2)
对中时 ε0左 ε0右
测试时 εa左 εa右
△n (mm)
抗压 弹性 模量 (104MPa)
抗压弹性模 量平均值 (104MPa)
弹)
直径

极限荷载 (kN)
承压面积 (mm2)
轴心抗压强度(MPa)
换算系数
轴心抗压强度平 均值(MPa)
附加声明:
检测:
记录:
复核:
日期:
年月日

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圆柱体)
检测单位名称:
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页,共 页
样品信息
试验检测日期
检测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名称及编号
配合比编号
试验条件 判定依据
养护条件
设计弹性模量
圆柱 体抗 压强

编号
试件尺寸 (mm)
直径 高
龄期(d)
极限荷载(kN)
承压面
积 轴心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自动计算

弹性模量自动计算

平均值(Mpa) 56.4 终变形值
控制荷载(KN) 422.86 破坏荷载 (KN)
变形差
强度(Mpa)
试件编号 4 5 6
千分表号 1 2 1 2 1 2
两侧 0 0 4 4 3 3
平均 0.0 4.0 3.0 弹 性 57.4 57.3 57.7
两侧 67 70 66 67 67 66 模 量
两侧 67 64 66 63 66 65 67 64 64 63 66 67 61 67 62 67 61 66 4.13 4.33 4.30 量
平均 65.5 64.5 65.5 65.5 63.5 66.5 64.0 64.5 63.5
变形差 65.5 62.5 63.0 65.5 61.5 63.5 64.0 62.0 62.0
平均 68.5 66.5 66.5
变形差 68.5 62.5 63.5
破坏荷载 (KN) 1295.71 58.8 弹性模量 (Mpa) 4.32
试件编号 1 2 3 试件编号 4 5 6
破坏荷载(KN) 1291.5 1289.2 1297.9 千分表号 1 2 1 2 1 2 初变形值 两侧 0 0 2 3 1 3
强度(Mpa)
平均值(Mpa) 57.5 终变形值
控制荷载(KN) 430.96 破坏荷载 (KN) 1317.3 1311.4 1327.7
平均 0.0 2.5 2.0
两侧 69 67 69 67 68 66
平均 68.0 68.0 67.0
变形差 68.0 65.5 65.0
强度(Mpa) 58.5 58.3 59.0 弹性模量 (Mpa) 4.30
269#
平均值(Mpa) 55.6 终变形值 控制荷载(KN) 417.30 破坏荷载 (KN) 1112.2 1159.1 1103.2 1128.6 1138.6 1164.2 1163.1 1122.0 1102.6

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圆柱体)试验_记录

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圆柱体)试验_记录

抗压 弹
性模 量
测值
抗压弹 性模量 测定值 (MPa)6 备注:试验:
复核:
日期:
JJ0503b
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圆柱体)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合同号
试验依据
JTG E30-2005
样品编号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混凝土种类
养护条件
成型日期
龄期(d)
试件的直径(mm)
编号 垂直方向 平均
圆柱
直径 值
体抗 压强 1
度 2
试件的高(mm)
垂直两个方向直径 端点的高度
平均 值
极限 荷载 (kN)
承压 面积 (mm2)
抗压 强度 测值 (MPa)
换算 系数
轴心抗 压强度 测定值 (MPa)
3
试件的直径(mm)
编号 弹性
垂直方向
平均
模量
直径 值
检测 后抗
4
压强 度5
试件的高(mm)
垂直两个方向直径 端点的高度
平均 值
极限 荷载 (kN)
承压 面积 (mm2)
抗压 强度 测值 (MPa)
换算 系数
轴心抗 压强度 测定值 (MPa)
6
终荷 初荷 测量
编号 载 载 标距
圆柱
(kN) (kN) (mm)
体抗
压强 度弹
4
性模 量5
试件 的
计算 直 径
对中时(0.001mm)
变形量 变形量 ε0左 ε0右
测试时(0.001mm)
变形量 变形量
εa左
εa右
△n (mm)

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记录表

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记录表

变形仪名称及编号:弹性模量仪
初荷载P0
11.25 (kN)
终荷载PA 变形单位⊿µm
461.25(kN)
试件
第一根
第二根
第三根
荷载(kN) 变形仪
P0 左右
PA 左右
P0 左右
PA 左右
P0 左右
PA 左右
读数
0
0 70 75
0
0 79 71
0 -1 81 85
平均值
0
72.5⊿A-⊿0 读数
72.5
75
83
0
0 71 74
0
0 75 74
0
0 82 86
平均值
变 ⊿5=⊿A-⊿0 形

读数
0
72.5
0
74.5
0
84
72.5
74.5
84
0
0 74 72
0
0 76 73
0
0 83 83
平均值
0
73
0
74.5
0
83
⊿6=⊿A-⊿0
73
74.5
83
读数
平均值
⊿n=⊿A-⊿0
循环后轴心极限荷 载(kN)
循环后轴心抗压强 度(Mpa)
EC(MPa)
1268.3 56.4
41400
1237.2 55.0
40000
1245.7 55.4
36100
试验:
记 录:
复 核: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试验报告编号 试样名称 试验规程
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记录表
委托单编号: 监理单位:
混凝土试样
试验环境 试验仪器编号

动弹性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34

动弹性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34

动弹性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34
JXJC/GC34-2017
动弹性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1、将仪器的输入、输出连线接好,把探头分别安装在支架上,调整好高度并固定牢靠。

2、将被测试件放在厚度约20mm的泡沫塑料垫上,将发射器放在试件中间位置,接收器放在试件边缘5mm处。

打开电源开关,选择进入自动测试状态。

3、自动测试状态数字显示器显示试件重量,输入相应试件重量,按“旋钮”确认开始试验。

试验完成自动停止。

4、试验完成后应整理好各部件,进行清洁处理,收起各连接导线,放入仪器箱。

旋钮操作方法:移动位置→按下旋钮左右旋转;改变数字→旋转旋钮;确认→按下旋钮;中断试验→长按旋钮听到“滴滴”声确认退出。

弹性模量自动计算

弹性模量自动计算

弹性模量自动计算弹性模量是材料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材料在受力后的变形程度。

弹性模量的计算是通过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来实现的,该关系可以用胡克定律表示。

本文将介绍弹性模量的自动计算方法,并详细讨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弹性模量的计算需要通过应力和应变的测量结果来实现。

应力是表示材料受力程度的物理量,通常通过力的大小和作用在材料上的面积来计算。

应变是反映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程度,可以用单位长度的变形量来表示。

弹性模量即为应力和应变之间的比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E=σ/ε其中,E代表弹性模量,σ代表应力,ε代表应变。

在实际工程中,弹性模量的自动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使用电子仪器与软件相结合来实现。

首先,需要使用应力测量仪器对材料受力后的应力进行测量。

这可以通过将材料放在一个已知面积的装置上,并应用一定的力量来实现。

然后,可以使用应变测量仪器来测量材料受力后的应变。

应力和应变的测量结果可以通过连接到计算机的数据采集设备进行记录。

自动计算弹性模量的软件可以通过读取应力和应变的测量结果,并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弹性模量。

该软件可以与数据采集设备进行连接,并自动提取数据,省去了人工输入数据的步骤。

计算完成后,结果可以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并可以通过打印或导出的方式保存下来。

此外,软件还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功能,例如计算均值、标准差和误差等。

弹性模量的自动计算方法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材料研究和设计中,弹性模量的准确计算是评估材料性能和选择合适材料的重要依据。

工程师可以使用自动计算软件来快速获取弹性模量的数值,并将其用于材料选择和设计优化。

此外,弹性模量的自动计算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材料测试和质量控制。

在材料测试中,工程师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值,并使用自动计算软件来获得弹性模量的数值。

这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用于评估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总之,弹性模量的自动计算方法通过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可以通过使用电子仪器与软件相结合来实现。

橡胶弹性模量记录表格

橡胶弹性模量记录表格

橡胶弹性模量记录表格
弹性模量的定义
弹性模量是衡量橡胶材料的刚度和变形能力的物理特性。

它表示了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与应力的关系。

测试对象
本次测试的对象是不同类型和厚度的橡胶样品。

测试方法
1. 准备测试设备:拉伸试验机、标尺、移动式夹具。

2. 将橡胶样品剪切成合适的大小,确保其表面光滑。

3. 将橡胶样品夹在移动式夹具上,并将其置于拉伸试验机上。

4. 根据橡胶样品的尺寸和厚度,设置合适的测试参数(如拉伸速度、应力范围)。

5. 开始测试,拉伸试验机会逐渐施加拉力,记录相应的应变和应力数值。

6. 重复以上步骤,测试不同类型和厚度的橡胶样品。

数据记录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橡胶样品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为应力除以应变。

结论
根据测试结果,不同类型和厚度的橡胶样品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

A型橡胶样品的弹性模量较高,B型橡胶样品次之,而C型橡胶样品的弹性模量最低。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测试结果可能因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龄期 (d)
0.089 0.113 0.090 0.113 0.089 0.112 0.129 0.070 0.128 0.069 0.129 0.070 0.102 0.102 0.103 0.102 0.101 0.103
折算 系数
0.101 0.102 0.100 0.100 0.098 0.100 0.102 0.102 0.102
P0时变形(mm) 两侧 平均
破坏 荷载 P(kN) 938.73 912.91 894.61 Pa时变形(mm) 两侧 平均
0.035 0.036 0.036 0.074 0.074 0.074 0.046 0.046 0.046
0.076 0.121 0.075 0.121 0.076 0.121 0.157 0.118 0.157 0.118 0.158 0.118 0.092 0.124 0.091 0.123 0.091 0.124
813.12
36.1
30100
825.86
36.7
37.1
28800
29700
866.08
38.5
301 预压 破坏 对中 预压 破坏 0.013 0.057 0.013 0.058 0.013 0.058 0.093 0.055 0.093 0.055 0.094 0.055 0.029 0.062 0.029 0.062 0.029 0.063
0.025 0.046 0.026 0.046 0.026 0.046 0.063 0.005 0.063 0.005 0.063 0.006 0.038 0.038 0.039 0.038 0.038 0.039
试验日期
0.036 0.036 0.036 0.034 0.034 0.034 0.038 0.038 0.038
试验日期
0.044 0.044 0.044 0.052 0.053 0.053 0.065 0.065 0.065
龄期 (d)
0.142 0.072 0.143 0.071 0.142 0.073 0.096 0.140 0.096 0.141 0.096 0.140 0.112 0.143 0.111 0.143 0.112 0.142
0.098 0.098 0.098 0.138 0.138 0.138 0.108 0.107 0.108
0.063 0.062 0.062 0.064 0.064 0.064 0.062 0.061 0.062
864.67
38.4
31100
863.13
38.4
38.5
30600
31100
868.48
38.6
31600
1
对中 预压 破坏 对中 预压 破坏 对中 预压 破坏
试验日期
龄期 (d)
折算 系数
P0时变形(mm) 两侧 平均
破坏 荷载 866.65 851.67 849.92 Pa时变形(mm) 两侧 平均
轴心抗压强度f cp(MPa) 初始荷载F0= 11.25 (kN) 单块值 代表值 控制荷载Fa= 285.36 (kN) 38.5 38.1 37.9 承压面积A= (mm2) 37.8 测量标距L= (mm) 变形差 破坏荷载 轴心抗压强度 fc 弹性模量 P(kN) 平均值 单块值 代表值 单块值 代表值
861.92
38.3
28100
924.00
41.1
39.1
27700
28100
851.17
37.8
28600
2
对中 预压 破坏 对中 预压 破坏 对中 预压 破坏
P0时变形(mm) 两侧 平均
破坏 荷载 891.46 844.06 928.39 Pa时变形(mm) 两侧 平均
0.079 0.008 0.080 0.008 0.080 0.009 0.031 0.073 0.032 0.074 0.032 0.074 0.050 0.080 0.050 0.080 0.050 0.080
0.065 0.066 0.064 0.066 0.064 0.066 0.064 0.064 0.064
轴心抗压强度fcp(MPa) 初始荷载F0= 11.25 (kN) 单块值 代表值 控制荷载Fa= 295.99 (kN) 39.6 39.5 37.5 承压面积A= (mm2) 41.3 测量标距L= (mm) 变形差 破坏荷载 轴心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平均值 P(kN) 单块值 代表值 单块值 代表值
折算 系数
0.107 0.107 0.108 0.118 0.118 0.118 0.128 0.127 0.127
0.063 0.063 0.064 0.066 0.065 0.065 0.063 0.062 0.062
轴心抗压强度f cp(MPa) 初始荷载F0= 11.25 (kN) 控制荷载Fa= 285.36 (kN) 单块值 代表值 41.7 40.7 承压面积A= 40.6 (mm2) 测量标距L= 39.8 (mm) 变形差 轴心抗压强度 fc 弹性模量 破坏荷载 P(kN) 平均值 单块值 代表值 单块值 代表值 n(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