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及其衍生物
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常用的辅料一、辅料的作用和分类片剂的组成,除了药物以外通常还常有其它几种物料,这些物料统称辅料。
它们大都属于非治疗性物质。
加入辅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片剂的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特殊要求,以便制成优良的产品。
故制备优良片剂,所用的药物必须具备:①有一定的流动性,能顺利流进模孔;②有一定的粘着性,以便加压成型;③不粘贴冲模和冲头;④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应有的疗效。
实际上很少有药物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添加物料或适当处理使之达到上述要求。
(一)辅料的分类根据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功能的不同,辅料可以分为填充剂(或稀释剂)、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抗粘剂、助流剂)这四种基本类型。
另外,有时药物中加入着色剂、芳香矫味剂等附加剂。
事实上一种辅料往往兼具数种功能。
例如,淀粉即可作填充剂,又是极好的崩解剂;微晶纤维素因兼具粘合、崩解作用,往往用作填充、粘合、崩解三合剂,是直接压片工艺中广泛使用的辅料。
因此,必须掌握各种辅料的特点,在设计处方时灵活运用。
(二)辅料的作用1.填充剂又称稀释剂。
其主要用途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片剂系机械化生产的剂型,为了应用和生产的方便,片剂最小的冲模直径一般不少于6mm,片重一般都大于100mg。
而不少药物剂量小于100mg。
如维生素B110mg,利血平仅为0.25mg,因此,对这类小剂量(﹤0.1g)药物片剂必须加填充剂方能成型。
若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他液体,则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吸附后再制片,此种料既是填充剂,又称为吸收剂。
填充剂大致可分为:①水溶性填充剂。
如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等;②水不溶性填充剂。
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等;③直接压片用填充剂:如喷雾干燥乳糖、改良淀粉等。
发展的趋势是将崩解剂、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如商品名为Nu-T ab,系直接压片填充剂,由95%加工蔗糖,4%转化糖,0.1%-0.2%淀粉、硬脂酸镁组成。
第八讲 淀粉及其衍生物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淀粉及其衍生物
纤维素 纤维素衍生物 药用纤维素衍生物各论 其他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
第一节 淀粉及其衍生物
• 淀粉
• 糊精和麦芽糖糊精
• 预胶化淀粉
• 羧甲淀粉钠
• 羟丙淀粉
本节要求
• 掌握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的性质及其
粉75%以上,马铃薯、甘薯和许多豆类中淀粉含量也
很多。
如:大米约80%;小麦约70%;马铃薯约20%
薏米淀粉颗粒结构
大米淀粉颗粒结构
来源 糙米
淀粉含量 品种 73% 豌豆
淀粉含量 58 %
高梁
70 %
蚕豆
49 %
燕麦面 67 % 小麦 66 %
荞麦面 40 % 甘薯 19 %
大麦
谷子
60 %
60 %
淀粉的生产主要是物理过程,其工艺过程 有以下几部分: (1)原料预处理:将玉米筛选,风力除尘,水 洗,磁力吸铁,除去机械性杂质。 (2)浸泡:用0.25%-0.30%的亚硫酸,于4850℃将玉米浸泡2天以上,使玉米软化并除去 可溶性杂质。 (3)粗破碎:将脱胚机使玉米破碎成10-12瓣, 但不能损坏胚芽,用分离器分离去胚芽。 (4)细研磨:将玉蜀黍稀浆用锤式粉碎机及金 刚砂磨进行细研磨,用曲筛、转筒等设备过筛, 得粗淀粉乳。 (5)分离、脱水、干燥:将粗淀粉乳经细斜槽 和真空吸滤器分离去蛋白质,于低压低温干燥 1-1.5h,经粉碎过筛可得水分在13%的淀粉。
末状,这主要是淀粉中的葡萄糖单元存在的众多
醇羟基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氢键的缘故。
③氢键
不同淀粉的含水量存在差异,这是由于淀粉 分之中羟基自行缔合及与水缔合程度不同所致, 例如:玉米淀粉分子中的羟基比马铃薯淀粉
羟丙基糯米淀粉制备及其在速冻汤圆中的应用研究
羟丙基糯米淀粉制备及其在速冻汤圆中的应用研究标题:羟丙基糯米淀粉制备及其在速冻汤圆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羟丙基糯米淀粉(HPN)是一种新型的淀粉衍生物,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凝胶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本文将着重探讨羟丙基糯米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速冻汤圆中的应用研究。
二、羟丙基糯米淀粉制备1. HPN的特性羟丙基糯米淀粉是由糯米淀粉经过羟丙化改性而成。
其改性后具有较好的成膜性、抗糊化性和粘度稳定性。
2. 制备方法HPN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在物理法中,通过溶液法或分散法进行改性,而化学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引入羟丙基基团,从而改善淀粉的性质。
三、在速冻汤圆中的应用研究1. HPN的作用HPN在速冻汤圆中主要起到增稠、增韧的作用。
通过加入适量的HPN,可以改善速冻汤圆的口感和质地,增加其咀嚼性和弹性。
2. 应用效果经过实验验证,使用HPN作为增稠剂的速冻汤圆不仅能够保持原有的口感,还能够提高其保水性和耐煮性,大大提升了速冻产品的质量。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羟丙基糯米淀粉的制备及应用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对其特性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总结本文讨论了羟丙基糯米淀粉的制备和在速冻汤圆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探讨其特性和作用机制,展示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
经实验证实,HPN在速冻汤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并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对羟丙基糯米淀粉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不仅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美味和健康的食品选择。
以上就是我对所提供的主题的文章撰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五、羟丙基糯米淀粉在速冻产品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冻食品作为方便快捷的食品选择,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而羟丙基糯米淀粉作为一种优质的增稠剂,其在速冻产品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 提升速冻产品的品质速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冷冻保存,因此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尤为重要。
淀粉及其衍生物
淀粉及其衍生物说起淀粉,大伙儿肯定不陌生,这不就是咱们厨房里常打交道的“老熟人”嘛!煮饭、炒菜、做糕点,哪儿都离不开它。
但要是说到淀粉的衍生物,可能有些人就要挠头了,心里嘀咕:“这是啥新鲜玩意儿?”别急,今儿咱们就来聊聊这位淀粉家族的“亲戚团”,保证让你一听就懂,还能品出几分生活里的甜酸苦辣来。
首先,咱们得给淀粉来个“亲民版”自我介绍。
淀粉,说白了,就是植物界里的能量小金库,藏在土豆、玉米、大米这些咱们天天见的食材里。
它白白胖胖的,一遇水就变身,能糊能黏,是厨房里不可或缺的多面手。
而淀粉的衍生物呢,就像是淀粉这个大家长带出来的一群“小能手”,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妙用。
比如说,咱们常见的那个“勾芡神器”——变性淀粉,它就是淀粉家族里的小机灵鬼。
为啥叫“变性”?可不是说它脾气古怪,而是因为它经过一番“变身”之后,性能大变样,能在做菜时轻松搞定那滑嫩的口感,让菜肴看起来更诱人,吃起来更顺口。
这就像是把普通的面粉变成了能拉丝的拉面,手艺了得吧!再来说说那个能“吸水膨胀”的淀粉醚,它是家里防潮的小能手。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烦恼:一到梅雨季节,家里到处湿漉漉的,衣服、被子都潮乎乎的。
这时候,淀粉醚就派上用场了。
它像海绵一样,能吸走空气中的水分,让家里保持干爽。
这感觉,就像是给家穿上了一件防水透气的雨衣,既舒服又安心。
还有啊,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果冻,里面也藏着淀粉衍生物的身影。
它们就像是魔术师,把淀粉变成了五彩斑斓的甜蜜世界。
小孩子看到这些漂亮的糖果,眼睛都会发光,心里头那个甜啊,比吃了蜜还甜。
而这些糖果之所以能变得这么诱人,全靠了淀粉衍生物这位幕后英雄。
当然啦,淀粉衍生物的应用远不止这些。
在医药、化妆品、纺织等各行各业里,它们都能大显身手。
就像咱们常说的那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淀粉衍生物就是这些行业里的“状元郎”,用自己的独特本领为社会贡献着一份力量。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对淀粉衍生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呢?它们虽然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都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
淀粉在表面施胶中的应用技术
淀粉在表面施胶中的应用技术所谓表面施胶,就是把施胶剂施加到纸的表面,使纤维与胶体粘接,并在纸面上附上一层近乎连续的薄膜的方法。
造纸工业上使用的主要施胶剂是淀粉及其衍生物,此外还有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 A)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等;施胶有多重含义,不只是增加纸页的抗水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增加纸页的表面强度,并获得良好的施胶性能,此外还能提高耐破度、耐折度、抗张力、平压强度、抗分层强度、环压强度等纸张物理强度等指标。
最早使用的表面施胶剂是动物胶,包括骨胶和皮胶,而现在最常用的是淀粉及变性淀粉。
(一)淀粉的特性:目前表面施胶淀粉主要来源于玉米,其次为木薯、马铃薯、小麦等,两种常用原淀粉的特性比较:品种分子量糊化粘度糊澄清度老化速度成分直链淀粉含量较多,不安定,玉米淀粉 48600 中等不透明快成膜性好直链淀粉含量较多,较安定,木薯淀粉 290000 高相当澄清慢但成膜性差原淀粉糊化后容易产生老化现象,老化后的特征:粘度增加、成为不透明或浊状、在热糊液中形成不可溶的一层薄膜、沉淀或形成不可溶的微粒等,所以表面施胶用的淀粉一般是变性淀粉,淀粉变性后可降低粘度、改善稳定性、可操造性及胶化的品质。
(二)适用于表面施胶的变性淀粉:(1)热或热化学转化淀粉:通常利用机械能、热能或热—化学能在煮锅或转化器中把原淀粉制成低粘度溶液。
(2)酸变性淀粉:用酸对原淀粉进行降解,可制成不同粘度的产品。
(3)氧化淀粉:用双氧水或过硫酸铵或次氯酸盐对原淀粉进行氧化后制得。
还有(4)酶转化淀粉;(5)乙酰化淀粉;(6)阳离子淀粉;(7)阴离子双变性淀粉;(8)羟烷基淀粉(三)影响施胶压榨的因素:通常所谓的表面施胶,大多数是指施胶压榨。
施胶压榨是指纸幅在刚要进入压辊间压区之前先通过一胶料塘,借此施胶剂被施加到纸的表面,然后纸幅通过压辊,使胶料压入纸内,并从纸面除去过量胶料的一种表面施胶方法,施胶压榨有竖式,卧式及斜式等型式。
淀粉
●聚合度:组成淀粉分子的结构单体(脱水葡萄糖单位)的数量,以DP表示。
●粒心(脐):各轮纹围绕的一点叫做粒心又叫脐。
●中心轮纹:禾谷类淀粉的粒心常在中央,称为中心轮纹。
●偏心轮纹:马铃薯淀粉的粒心常偏于一侧,称为偏心轮纹。
●偏光十字: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呈现黑色的十字,将淀粉颗粒分成4个白色的区域称为偏光十字。
●单粒:只有一个粒心,马铃薯淀粉颗粒主要是单粒。
●复粒:在一个淀粉质体内包含有同时发育生成的多个淀粉颗粒称为复粒。
●半复粒:由两个或多个原系独立的团粒融合在一起,各有各的粒心和环层,但最外围的几个环轮则是共同的,称为半复粒。
●假复粒:有些淀粉,开始生长时是单个粒子,在发育中产生几个打裂缝,但仍然维持其整体性,这样的团粒是假复粒。
●润胀:淀粉在冷水中不溶解,将干燥的天然淀粉置于冷水中,水分子可简单的进入淀粉粒的非结晶部分,与许多不定型部分的亲水基结合或被吸附,淀粉颗粒在水中膨胀称为润胀。
●不可逆润胀:膨胀后经处理仍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淀粉粒。
●糊化:将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吸水膨胀,高度膨胀的淀粉粒间相互接触,变成半透明粘稠状液体,虽停止搅拌也不会发生沉淀,称为淀粉糊,由淀粉乳转化成糊的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
●糊化温度:淀粉发生糊化现象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又称胶化温度,不是某个确定的温度,而是从糊化开始温度到糊化完成温度的一个范围。
●膨胀能力:将淀粉乳样品在一定温度水浴中加热30分钟,然后离心,膨胀淀粉下沉,将沉淀的颗粒称量,淀粉膨胀后沉淀颗粒的重量与原来淀粉重量比即为膨胀能力。
●淀粉回生:指淀粉基质从溶解分散成无定形游离状态返回至不溶解聚集或结晶状态的现象。
●淀粉回生速率:通过淀粉糊从90℃冷却至50℃后黏度的增加来表示。
●淀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中加热30分钟后,淀粉样品分子的溶解质量百分比。
●淀粉膜:将淀粉糊在光滑平面上涂薄层,干燥,形成薄膜。
●原淀粉:由农作物和植物直接生产的淀粉。
片剂常用的辅料
片剂常用的辅料辅料在片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分类主要分为填充剂、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
填充剂是最常用的辅料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填充剂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和直接压片用填充剂。
填充剂的发展趋势是将崩解剂和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常见的油类吸收剂有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等。
除了填充剂,还有润湿剂或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等辅料。
这些辅料可以使药物具备一定的流动性、粘着性以及不粘贴冲模和冲头的性能。
同时,这些辅料还能使药物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达到应有的疗效。
但是,很少有药物能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添加物料或适当处理以满足要求。
辅料的分类主要根据它们在片剂中的主要功能不同。
填充剂又称稀释剂,主要用途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填充剂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和直接压片用填充剂。
填充剂的发展趋势是将崩解剂和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常见的油类吸收剂有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等。
辅料在片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片剂的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特殊要求,以便制成优良的产品。
填充剂是最常用的辅料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
填充剂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和直接压片用填充剂。
填充剂的发展趋势是将崩解剂和润滑剂加入,一并作成颗粒状填充剂供用,压片时不再加这些辅料。
常见的油类吸收剂有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等。
因此,在设计处方时必须掌握各种辅料的特点,并灵活运用。
崩解剂是制作片剂时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剂。
在加入崩解剂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对象和要求来选择加入的方法。
一般来说,有三种加入方法:内加法、外加法和内外加法。
其中,内加法是在制粒前将崩解剂加入,与粘合剂共存于颗粒中,一旦崩解就会成为粉末颗粒,有利于药物的溶出。
外加法是将崩解剂加入经过整粒后的干颗粒中,此时崩解存在于颗粒之外,各种颗粒之间,因此水易于透过,崩解速度很快,但颗粒内没有崩解剂,不易崩解成粉末颗粒,因此药物的溶出稍差。
磷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3946-1982《淀粉及其衍生物磷总含量测定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淀粉及其衍生物磷总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磷总含量小于5%(m/m)的淀粉及其衍生物样品。
2 术语磷总含量:淀粉及其衍生物样品中磷元素的全部含量。
以样品磷元素总重量对样品原重量的重量百分比来表示。
3 原理通过用硫酸/硝酸混合物破坏有机物质,并将磷酸盐转化为正磷盐,通过加入钼酸铵和还原剂,再形成磷酸钼,在波长825nm上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并转化成磷总含量。
4 试剂在测定过程中,只可使用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至少纯度相当的水。
4.1 硫酸/硝酸溶液:由一份体积的浓度96%(m/m)、ρ20为1.84g/mL的硫酸与一份体积的浓度65%(m/m)、ρ20为1.38g/mL的硝酸相混合而成。
4.2 硝酸:65%(m/m)、ρ20为1.38g/mL溶液。
4.3 抗坏血酸溶液:50g/L,该溶液只保存于冰箱内,保存时间最多为48h。
4.4 钼酸铵溶液:在一个1L烧瓶中,将10.6g钼酸铵四水化合物(NH4)6·Mo7o4·4H2O溶于500mL 水中,再加入500mL的10mol/L硫酸溶液使之混合并冷却至室温。
4.5 氢氧化钠溶液:10mol/L。
4.6 磷标准溶液4.6.1 储液:称取无水正磷酸二氢钾0.4393g,精确至0.5mg,并溶于水中,再定量地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并混合均匀,该标准溶液的每mL含100μg的磷。
正磷酸二氢钾使用前须在干燥烘箱内烘1h,干燥烘箱控制在105±2℃,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6.2 标准溶液:用吸管吸取10mL储液(4.6.1)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摇匀,该标准溶液的每mL含4μg的磷。
5 仪器5.1 容量瓶:容量分别为50、100、200、250和500mL。
淀粉生产与分析实验指导
实验一淀粉颗粒观察与白度测定二、仪器与试剂光学显微镜、白度仪、压样盒、I2-KI溶液、淀粉三、实验步骤(一)淀粉颗粒观察------光学显微镜(二)白度测定-------白度仪四、实验结果1、画出淀粉颗粒的形状与特征。
2、记录淀粉样品的白度。
思考题:1、观察淀粉颗粒时为什么先滴1-2滴I2-KI溶液?答:因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淀粉颗粒是无色透明的,滴入I2-KI溶液可以使淀粉颗粒染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观察淀粉颗粒时盖上盖玻片后为什么要稍压一下?答:为了排除在盖玻片下可能存在的气泡,避免气泡的存在影响观察效果。
3、测定淀粉白度时,在制备样品前为什么要充分混合?答:充分混合可以避免取样不均匀所造成的实验偏差,更准确的得到实验结果。
实验二淀粉水分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原理将样品放在温度130-135℃的烘箱内干燥90分钟,样品损失的重量即为淀粉中的水分含量。
二、仪器与试剂分析天平(0.001g)、金属碟、恒温干燥箱、干燥器思考题:1、淀粉水分测定中金属碟从烘箱中取出后为什么要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答:金属碟从烘箱中取出后要放入干燥器中冷却是防止烘干后的淀粉在环境中吸收水分,影响水分测定的准确性。
2、淀粉样品充分混合后取样的原因是什么?答:充分混合可以避免取样不均匀所造成的实验偏差,更准确的得到实验结果。
实验三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的测定一、实验原理利用0.1M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10g样品至中性时消耗的标准溶液毫升数即为该样品的酸度。
二、仪器与试剂氢氧化钠、I2-KI溶液、玉米淀粉、电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思考题:1、怎样确定氢氧化钠滴定的终点?答: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测定至刚好出现粉红色不褪去时为即为滴定终点。
2、样品测定时为什么取两次的平均值。
答:尽量减少由于操作误差引起的实验结果不准确。
实验四淀粉的糊化二、实验原理把淀粉放入冷水中经搅拌成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吸水膨胀,最后生成粘稠的淀粉糊,这就是淀粉的糊化。
第八讲 淀粉及其衍生物
②膨胀
淀粉在60-80℃热水中,能发生膨胀,直链 淀粉分子从淀粉粒中向水中扩散,形成胶体溶 液,而支链淀粉则仍以淀粉粒残余的形式保留 在水中,二者可离心分离。
• 淀粉粒:支链淀粉构成有序立体网络,中间 为直链淀粉占据
• 在热水中,处于无序状态的螺旋结构的直 链淀粉分子,伸展成线形,脱离网络,分 散于水中
• 淀粉酯(与纤维素衍生物的结构类似) –乙酸酯、高级脂肪酸酯、磷酸酯、黄原酸酯、硫 酸酯、硝酸酯等。
• 淀粉醚(与纤维素衍生物的结构类似) –羟丙基淀粉和羧甲基淀粉等。
二、糊精和麦芽糖糊精 (一)糊精
1.来源与制法
淀粉易水解,与水加热即可引起分子的裂解; 与无机酸共热时,可彻底水解为糊精或葡萄糖。淀 粉水解是大分子逐步降解为小分子的过程,这个过 程的中间产物总称为糊精,糊精分子有大小之分, 根据它们遇碘-碘化钾溶液产生的颜色不同,分为 蓝糊精、红糊精和无色糊精等,其分子量由 4.5×103-8.5×104不等。
如:大米约80%;小麦约70%;马铃薯约20%
薏米淀粉颗粒结构
大米淀粉颗粒结构
来源 淀粉含量 品种 淀粉含量
糙米 73%
豌豆 58 %
高梁 70 %
蚕豆 49 %
燕麦面 67 %
荞麦面 40 %
小麦 66 %
甘薯 19 %
大麦 60 %
马铃薯 16 %
谷子 60 %
药用淀粉多以玉米淀粉为主,中国是玉 米生产大国,年产量650万吨以上,我国药用 淀粉年产量在万吨以上,尤其是近年来,在 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麸 质分离和精制工序的效率,使淀粉质量有进 一步提高。
第四章 药用天然高分子材料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淀粉及其衍生物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灰分 、 白度 、 透 明度 , 不 同时 还 可 降低 造 纸 白水
基 醚 淀粉 、 类 淀 粉 , 括季 胺 , 胺 包 仲或 伯胺 烷 基
3 5
江办 造 纸
20 年 第 2期 09
造 纸 化 学 品
醚、 类, 杂 如亚胺 等淀粉 醚。 目前新 的 阳离子 淀 粉醚 仍 在继续 发展 , 叔胺 烷基 醚 淀粉及 季胺 但 烷基 醚淀粉仍是 主要 的阳离 子淀粉 。季胺烷 基
中同时接上 了二个 或二个 以上的反应 基团 。根
据不 同 的离子 基 团, 电荷配 比可 以制成 比阴 、 阳 离子 淀粉效果 更明显 的具有多种 特殊功能 的变
性淀粉 。
两 性及多元 变性 淀粉 除具有 相应 的单 变性
留、 助滤 剂和增 强 剂 。经特 殊矾存 在 , 一 先使其 与 明矾
中的铝离 子 络 合 而 呈 阳性 , 与 纤 维 、 料 结 再 填 合 。提高 其 自身 的 留着 率 , 挥 增 强 、 留 、 发 助 助
滤 作用 , 磷酸酯 淀粉适 用 于酸 性抄纸 。 故 1 13 预糊 化淀粉 .. 预糊化淀 粉最重要 的特征是 能在冷水 中迅 速膨胀 溶解 。这 一特性使 其在化 妆品 、 药 、 制 食
化 方 向发展 。
o H
和木 薯 淀 粉 。不 同 植 物 的 淀 粉 其 性 状 也 不 相
同 。淀粉 同植 物纤维 素一 样 , 由葡 萄糖 分子 基 本 结 构单 元 构 成 ( 图 1 ,与 纤 维 素 有 良好 如 )
OH O
H
其 中 :3 0 4 O 0 ~ O 淀 粉 葡 萄 糖
品 、 纸 及 饲 料 等 行 业 中 具 有 广 泛 的 用 途 。 在 造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淀粉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原料,它通过酶水解后会产生二氧化硫。
因此,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测定淀粉及其衍生物中二氧化硫含量。
1.首先,将样品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将
溶液煮沸。
2.待温度降低至室温时,取出样品,滴上几滴碘酒,再放入盛
有清水的试管中进行沉淀。
3.静置片刻后,取出沉淀物,并在蒸馏水中洗涤数次,直到没
有残留的碘酒为止。
4.将沉淀物放入干净的瓶子中,并倒入少许无水乙醇,振荡混匀。
5.最后,将样品和乙醇混合物放入比色杯中,调节光源强度,
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如果样品呈现蓝色或紫色,则表示该样品中存在二氧化硫。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 营养成分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简称为ACET)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以增加食品的稳定性、口感和保质期。
ACET 是一种乙酰化淀粉的衍生物,它来源于淀粉,经过酯化反应制得。
ACET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凝胶性和保湿性,在食品中添加ACET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保持食品的湿润度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广泛。
它常用于制作面包、蛋糕、糕点等面包类食品中,可以有效改善面包的组织结构,增加面包的柔软度,提高口感和延长保存期限。
ACET还可以用于制作冷冻食品和速冻食品,可以抑制冷冻食品中水分的结晶,防止食品变质,同时还能保持食品的色泽和口感。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作为食品添加剂,不仅能够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还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ACET本身并不具备营养成分,但是它可以帮助食品保持湿润度和口感,从而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摄入。
ACET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还可以用于制作无糖食品和低热量食品,有助于控制糖和热量的摄入,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趋势。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一些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影响健康的担忧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经过多次严格的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被证实对人体无害。
在正确使用和合理dosage下,ACET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不良影响。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在提高食品口感、延长保质期和增加食品营养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消费者选择食用添加ACET的食品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还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ACET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面包类食品、冷冻食品和速冻食品等各类食品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美味、便捷和健康的食品选择。
面包类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在面包的制作中可以大显身手。
淀粉衍生物
RH为相对湿度
淀粉的颗粒组成”
水分
脂类化 合物
含氮物质
磷 灰分
水分 1. 淀粉的含水量屈居于贮存的条件(湿度和相对湿度),淀粉颗 粒水分与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呈平衡状态存在。 2. 3. 通过X-光衍射图的变化证实淀粉颗粒中的水分参与结晶结构。 淀粉具有渗透性,水和水渗液能自由渗入颗粒内部。
4. 淀粉颗粒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却能溶于二甲亚砜【(CH3) 2SO】和二甲基甲酰胺【HCON (CH3)2】
淀粉的糊化
定义 淀粉在冷水中搅拌成乳白色不透明的淀粉乳,再将淀粉乳加热淀
粉颗粒吸水膨胀,因结晶束具有弹性仍保持颗粒结构,随着温度上升吸 水更多体积膨胀更大,一定温度后,淀粉颗粒相互接触变成半透明的粘 稠糊状,这由淀粉乳变成糊的现象称为糊化。
胶化温度
天然淀粉和改性后的胶化温度
颗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光 十字消失 糊化完成温度
淀粉的颗粒性质
淀粉颗粒大小和形态
颗粒直径
密度和相对密度
天然淀粉颗粒形状(光学显微镜,350倍)
马铃薯淀粉颗粒
玉米淀粉颗粒
木薯淀粉颗粒
小麦淀粉颗粒
淀粉的主要组成
组成 淀粉 水分(20℃,65%RH) 类脂物(干基)/% 蛋白质(干基)/% 灰分(干基)/% 磷(干基)/% 淀粉结合磷(干基)/%
其他
含氮物质 通过蛋白质来衡量, 含氮量高有许多不利影响,如使 用时会产生臭味或其他气味;蒸 煮是易产生泡沫;水解时易变色 等 灰分 是淀粉产品在特定温度下 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取决于盐 的含量) 磷 它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以 共价键结合存于淀粉中,磷酸酯 的平衡离子对淀粉胶化过程起重 要作用:胶化温度降低;水合和 膨胀速度加快,淀粉糊的粘性增 高;膜的透明程度增加。
常用崩解剂简介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常用崩解剂简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常用崩解剂简介崩解剂系指能促使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
由于药物被较大压力压成片剂后,孔隙率很小,结合力很强,即使在水中易溶解的药物在压成片剂后其在水中溶解或崩解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片剂中水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便成为体内药物吸收速度的限制因素,而片剂的崩解一般是药物溶出的第一步。
为使片剂能迅速发挥药效,除需要药物缓慢释放的口含片、舌下片、植入片、长效片等外,一般均需加入崩解剂(disintegrants)。
(一)崩解剂的作用机理崩解剂的主要作用在于消除因粘合剂或由加压而形成片剂的结合力使片剂崩解。
片剂的崩解机理则因制片所用原、辅料的性质不同而异,人们很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提出若干种崩解机理,现简介如下:1. 毛细管作用这类崩解剂在片剂中能保持压制片的孔隙结构,形成易于润湿的毛细管通道,并在水性介质中呈现较低的界面张力,当片剂置于水中时,水能迅速地随毛细管进入片剂内部,使整个片剂润湿而促使崩解。
属于此类崩解剂的有淀粉及其衍生物和纤维素类衍生物等。
这类崩解剂的加入方法,一般认为最好采用内、外加法相结合的方法,外加法有利于片剂迅速崩解成颗粒,内加法则有利于颗粒作较微细的分散,并能改善片剂的硬度。
2. 膨胀作用有些崩解剂除了毛细管作用外,自身还能遇水膨胀而促使片剂崩解。
如淀粉衍生物羧甲基淀粉钠,在冷水中能膨胀,其颗粒的膨胀作用十分显著,致使片剂迅速崩解。
这种膨胀作用还包括由润湿热所致的片剂中残存空气的膨胀作用。
3. 产气作用产生气体的崩解剂,主要用于那些需要迅速崩解或快速溶解的片剂,如泡腾片、泡沫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淀粉的水化、膨胀、糊化 淀粉颗粒中的淀粉分子有的处于有序态(晶 态),有的处于无序态(非晶态),它们构成淀粉颗 粒的结晶相和无定形相。无定形相是亲水的,进 入水中就吸水,先是有限的可以膨胀,而后是整 个颗粒膨胀。 淀粉水化的过程伴随着水化热的产生,水化 热的大小取决于样品中原有水份的多少,含水量 越大,水化热越小,当含水量达到16~21%时水化 热为零.此时为无定形淀粉水化达饱和,与水达 到平衡,晶相淀粉结构未被破坏,为有限膨胀.但 当加热时,晶相结构将被破坏,失去物理交联作 用,整个淀粉样品溶化.其溶化温度样品中所含 水份有关,水份越低,溶化温度越高.
在过量水存在时,淀粉溶化温度一般为 60~80℃,此时,淀粉晶相区消失,淀粉链在水作 用下,支链淀粉不断伸展,分子链越来越松弛, 分子链间空间越来越大,直链淀粉的螺旋结构 变成了线性结构,脱离了原来的支链淀粉网状 结构.这样,支链淀粉以溶胀颗粒的形式存在, 而分散于水中,此时可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分离.分离后的支链淀粉在水中继续加热可形 成稳定的黏稠胶体溶液,冷却后也不变化,经 脱水、干燥、粉碎等加工,仍易溶于水,冷却 后变成胶体。而直链淀粉经过同样的处理后, 在热水中不溶,加热至140~150℃后再缓慢冷 却,则先变成凝胶状,然后又慢慢结晶。
淀粉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主要与其来源有 关,谷物淀粉的低分子量部分含量较高,过40%, 其次为豆类、薯类淀粉则小于30%;而高分子量 部分,以薯类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豆类、谷 类淀粉;荸荠淀粉的直链淀的量约29%,其直链淀 粉分子量比玉米淀粉中的大;豆类淀粉的直链淀 粉含量大于30%,其分子量也比玉米直链淀粉大。 不同种类、不同来源的淀粉分子量分布的不 均匀性以及直链/支链淀粉的比例、淀粉的晶体 形态和比例等差异性,是自然形成的,无法控制。
淀粉中存在的水分为结合水、界面 水和自由水三种状态。自由水保留在物 体团粒间或孔隙内,仍具有普通水的性质, 随环境湿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水与吸 附它的物质只是表面接触,它具有生理活 性,可被微生物利用。结合水不再具有普 通水性质,温度低于-25℃也不会结冰,不 能被微生物利用。排除这部分水,就有可 能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在测定水分的过 程中,这部分水有可能被排除。
淀粉粒的超大分子 结构模型 A一直链淀粉; B一支链淀粉
A
原淀粉与凝沉物 的XRD谱图 a一原淀粉 b一 (正戊醇)=4% c一(正戊醇)=9.6%
(2) 性质 ① 一般物性 a.形态与物性常数 玉米淀粉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显微镜下观 察其颗粒呈球状或多角形,平均粒径大小为 10~15μm,堆密度0.462ml-1,实密度0.658ml-1,比表 面积0.5~0.72m2·-1,水化容量1.8,吸水后体积增 g 加78%。流动性不良,流动速度为10.8~11.7gs-1 。 淀粉在干燥处且不受热时,性质稳定。 b.淀粉的溶解性、含水量与氢键作用力 由于葡萄糖单元的羟基以氢键的形式排列 于内侧,外侧为亲脂性的碳氢链,故淀粉的表面 其呈微弱的亲水性,能分散于水。
根据偏振光测定淀粉颗粒发生的现象 来看,淀粉粒内部构造与球晶体相似,它是 由许多环层构成的,层内的针形微晶体(又 称微晶囊)排列成放射状,每一个微晶束则 是由长短不同的直链淀粉分子或支链淀 粉的分枝互相平行排列,并由氢键联系起 来,形成大致有规则的束状体;另一方面, 与一般球晶体不同,淀粉粒具有弹性变形 现象。因此, 有一部分分子链是以无定形 的方式把微晶束串连起来。微晶起到了 物理交联的作用。
天然高分子材料因从来源、使用等方面来 讲是安全的绿色药用辅料,在药剂学上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但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来源差异性 大、质量不稳定和性能不尽人意等不足,加之 随着药剂学的不断现代化,传统的天然药用高 分子辅料也需要不断现代化。因此,有必要根 据其结构及性质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改性 加工处理,使其能符合药用和制剂工业生产的 特殊需要和应用要求。在改性加工处理过程中, 天然药用高分子通过物理结构破坏、分子切断 重排、氧化或在分子中引人取代基,使其性质 和使用性能发生变化,加强或赋予新的性质的 天然药用高分子衍生物。 (玉不凿,不成器)
2%的水混合液pH为5.5~6.5,与水的接触角 为80.5~85.0º ;从溶解性看,淀粉不溶于水、乙醇 和乙醚等,但有一定的吸湿性,在常温常压下,淀 粉有一定的平衡水分,一般商业淀粉都有规定的 含水量(14 ~ 21%)。 尽管淀粉含有如此高的水分,但却不显示潮 湿而是呈干燥的粉末状,这主要是因为淀粉分子 中葡萄糖单元存在的众多醇羟基与水分子相互 作用形成氢键的缘故。 不同淀粉的含水量存在差别,这是由于淀 粉分子中羟基自行缔合及与水分子缔合程度不 同所致。
由于分子内氢键作用,直链淀粉形成 链卷曲的右手螺旋形空间结构,约6个葡萄 糖形成一个螺旋(见图)。
支链淀粉是一种高度分枝的大分子, 各葡萄糖基单位之间以α-1,4苷键连接构 成主链,在主链分枝处又通过α-1,6-苷键形 成支链,分枝点的α-1,6-糖苷键占总糖苷键 的4%~5%。支链淀粉的分子量较大,根据 淀粉来源及分支程度的不同,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范围在1×107~5×108,相当于聚合 度为5万~250万。一般认为每隔15个单元, 就有一个α-l,6苷键接出的分支。支链淀 粉分子的形状犹如树枝状,小分支较多,估 计至少在数十个及以上。支链淀粉的分 子结构和构象分别见图。
作为药用辅料,天然药用高分子及其衍生物 不仅用于传统的药物剂型中,而且可用于缓释制 剂(CRP、CRDDS)、纳米药物制剂、靶向给药 系统(TDS)和透皮治疗系统TTS)等新型现代剂 型和给(输)药系统。 以药用淀粉纳米载体为例,淀粉具有其他人 工合成材料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如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降解速率可调节;无毒、 无免疫原性;材料来源广,成本低;与药物之间无 相互影响。淀粉在水中可膨胀而具有凝胶的特 性,这也有利于其应用于人体。 中国已就淀粉微球、淀粉纳米粒以及淀粉 微凝胶进行了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
近30余年来,国外药物制剂工业非常 重视天然药用高分子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开发和应用,涌现出大量的新型辅料,为制 剂质量的改进和新型给药系统的创制提 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国内开展这方面 的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远远不能满足我 国制剂生产和医疗事业发展的形势需要。
第二节 多糖类天然药用高分子及其衍生物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通过苷 键连接而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体。它是自然界 中分子结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可以被人体 及生物所代谢利用或分解。从其分子组成单元 的种类看,它们有的是由一种糖基聚合而成的均 多糖(homosaccharide),如纤维素、淀粉、甲壳 素等;有的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糖基叫杂多 糖(heterosaccharide),如阿拉伯胶、果胶、海藻 酸等。从多糖形成的聚合糖链形状分析,有的是 直链结构(如纤维素),有的既具直链结构又具支 链结构(如淀粉、阿拉伯胶)。
例如,淀粉的改性产物羧甲基淀粉、 淀粉磷酸酯等; 纤维素的改性产物微晶 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 酸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丁 酸醋酸纤维素、琥珀酸醋酸纤维素等。
二、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和结 构单元可以分为多糖类、蛋白质类和其他类。 多糖类天然药用高分子是糖基间通过苷键 连接而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体。其在医药工业 刷品工业应用最多的有淀粉、纤维素、阿拉伯 胶,其次是海藻酸、甲壳素、果胶等。 蛋白质类天然药用高分子,主要是用动物 原料制取的一类聚L-氨基酸化合物,明胶以及 白蛋白等属于此类。 其他类则是无特定组成单元的天然药用高 分子的统称。
依据原料的来源,天然药用高分子材 料还又可分为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 其衍生和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等。前者是 指天然淀粉和由淀粉改性制取的产物 ( 淀粉衍生物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是天 然纤维素及由纤维素改性制取的产物 ( 纤维素衍生物 ), 后者则为天然壳素 及甲壳素改性物。纤维素衍生物在医药 工业和其他工业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
天然多糖化合物分子量都很大,一般 为无定形粉末或结晶,具引湿性,有的可溶 于水,但不能成真溶液,有的成胶体溶液,有 的根本不溶于水,有的可吸水膨胀。糖基 和糖基之间的连接键苷键可为酸或酶催 化水解。多糖没有甜味,也无还原性,有旋 光性,但是没有变旋光现象。一般均多糖 为中性化合物,杂多糖表现为酸性,故杂多 糖又称酸性多糖。
第五章 药用天然高分子材料
第一节 概述(定义、分类和特点) 第二节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 淀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阿拉伯胶、甲壳素类、透明质酸 和海藻酸及其盐 第三节 蛋白质类天然药用高分子及其衍 生物 胶原、明胶、白蛋白
第一节 概述
一、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是指自然界存 在的可供药物制剂作辅料的高分子化合 物。它们有淀粉、纤维素、阿拉伯胶、 甲壳素、海藻酸、透明质酸、明胶以及 白蛋白 ( 如人血清白蛋白 玉米蛋白、 鸡蛋白等)等。植物、动物和藻类是提取、 分离和加工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 材料。
三、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特点 天然药用高分子及其衍生物结构和 性能各异。它们有的溶于水,有的难溶或 不溶于水;有的在药物制剂作辅料时供外 用,有的可供口服; 有的口服后可被消化 吸收(如淀粉),有的则在人体内不能生物 降解( 如纤维素 );有的具有生物活性或 靶向性(如白蛋白)。但绝大多数天然药 用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具有无毒、应 用安全、性能稳定、成膜性好、与生物 的相容性好、来源广泛、工艺简单、价 格低廉等优点和特点,是药物制剂加工时 选用的一类重要辅料。
一、淀粉及其衍生物 (一)淀粉 1.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l)结构 淀粉是以颗粒状存在于植物中, 颗粒内除含有80%~90%的支链淀粉 (amylopectin)外,还含有10%~20%的直链 淀粉(amylose)。支链淀粉称糖淀粉,直链 淀粉又称胶淀粉。二者的结构单元均为 D-吡喃型葡萄糖基。直链淀粉是葡萄糖 基之间以α-1,4-苷键连接的线性多聚物,平 均聚合度为800~3000,相对分子质量 128000~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