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B教材第二版课后习题解析第七章 醇酚醚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第七章醇酚醚

有机化学第七章醇酚醚
-COOH, -SO3H, -COOR, -COX, -CONH2, -CN, -CHO, >C=O, -OH(醇), -OH(酚), -SH, -NH2, R烷基, -OR, -SR
OH
如:
称为对羟基苯磺酸
CH2OH OH
SO3H
邻羟基苯甲醇(水杨醇)
二、 酚的物理性质
• 酚大多数为结晶固体。 • 酚的沸点和溶点高于质量相近的烃——氢键。 • 酚微溶于水,能溶于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
一般认为反应生成了络和物
6、 酚的氧化
•醚 ether
一、 醚的构造和分类
•醚可看成醇-OH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 醚的通式:R-O-R’、Ar-O-R或Ar-O-Ar; • 醚分子中的氧基—O—也叫醚键。
分类:
二、 醚的命名
1、一般都用习惯命名法命名:即将氧(硫)原子所 连接的两个烃基的名称,按小的在前,大的在后,写 在“醚”字之前; 2、芳醚则将芳烃基放在烷基之前命名; 3、单醚可在相同烃基名称之前加“二”字(“二” 字可以省略); 4、比较复杂的醚,可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取碳链最 长的烃基作为母体,以烷氧基作为取代基,称为某烷 氧基(代)某烷:
• -二醇—相隔两个碳原子的醇.
例1:
1,2-乙二醇 简称:乙二醇 俗名:甘醇 ( -二醇)
1,2-丙二醇 ( -二醇)
1,3-丙二醇 ( -二醇)
例2:
1,2,3-丙三醇 简称:丙三醇 ( 俗称: 甘油 )
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 (俗名: 季戊四醇)
顺-1,2-环戊二醇
五、 醇的物理性质
例1:
66%H2SO4
CH3
100℃ CH3
例2:

王积涛著《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7立体化学

王积涛著《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7立体化学
35
CH3
H OH
(6)
C
C
H
HO H
CH3
H
Br
(7)
H
CH3
H
C 2H 5
Br
Br
H
编辑课件
CH3 O H (S) O H (R )
CH3
CH3 Br (S) H (S)
C2H 5 36
CH3
CH3
H
Br
(8)
H
B r (S)
Cl
H
H
Cl (R )
CH3
CH3
8. 下列各对化合物哪些属于非对映体,对映体, 顺反
编辑课件
31
(4)
Cl
Cl
Cl Cl
(1 S ,2 S )
Cl Cl
(1 R ,2 R )
编辑课件
Cl Cl
(1 R ,2 S )
32
(5)1-氚-1-氯丁烷
D
D
H
Cl
Cl
H
(S )
(R )
C 3H 7
C 3H 7
7.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并用R和S标定不对
称碳原子.
C2H 5
(1) C 2H 5
CH3
CH3
CH3
CH3
CH3 H S Br Br R H
Cl
HR
Cl
和 Cl
S
H
Br
CH3
CH3
对映体
编辑课件
38
H
H
H
C H 3
(4 ) CCC 和 CCC
C H 3
C H 3
C H 3
H
书写不规范,应为对映异构体。

有机化学习题答案第7章醇、酚、醚

有机化学习题答案第7章醇、酚、醚

第 7 章 醇、酚、醚一、问题参考答案问题7.1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H 2CCHCHCHCH 3OHCH 3CHH H 3CH 2CCH 2CH 2OH(4) 三苯甲醇 (5) 5-甲基-2,4-己二醇 (6) 2,2-二氯乙醇答:(1) 4-甲基-1-戊烯-3-醇 (2) 反-2-甲基-1-环己醇 (3) 顺-3-己烯-1-醇 或Z -3-己烯-1-醇(4) (5)(6)问题7.2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次序,并陈述作此排列的理由。

(1) 正丁醇 (2) 丙醇 (3) 丙烷答:沸点由高到低顺序为:正丁醇、丙醇、丙烷。

原因是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缔合,要将其变为气态,除了需要克服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外,还需要破坏氢键。

因此正丁醇和丙醇的沸点高于丙烷。

正丁醇比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因此沸点更高。

问题7.3 为什么丙醇易溶于水,而丙烷不溶于水?答:丙醇分子中的羟基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而丙烷分子则与水分子不能形成氢键缔合,因此丙醇易溶于水,而丙烷不溶于水。

问题7.4 将下列醇按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由快到慢排列次序。

(1) 正丁醇 (2) 乙醇 (3) 叔丁醇 (4) 仲丁醇 答: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问题7.5 用化学方法鉴别环己醇、叔丁醇和正丁醇。

答:问题7.6 写出下列醇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后的主要产物名称。

(1) 2-甲基-3-己醇 (2) 1-甲基-1-环己醇(1)(2) (3)正丁醇 环己醇 叔丁醇Lucas 试剂无明显现象 数分钟后出现浑浊 立即出现浑浊C CH 3CHCH 2CHCHCH 3OHOHCH 3CHCH 2OHClCl答:(1) 2-甲基-2-己烯 (2) 1-甲基-1-环己烯 问题7.7 以溴代环己烷为原料,合成环己酮。

答:H 2O OH227Br+NaOC 2H 5 / C 2H 5OHO问题7.8 一种化合物被高碘酸氧化后,生成丙酮、乙醛和甲酸,试推断它的结构。

(整理)醇,酚,醚答案

(整理)醇,酚,醚答案

基础有机化学习题集(少学时)答案醇,酚,醚一.命名下列化合物1.BrOH 1-苯基-4-溴-1-己醇2.OH(E)-9-甲基-2-十一烯-6-醇3.OH双环[2. 2. 1]庚-2-醇4.OH1,1-二甲基-3-苯基-1-丁醇5.NO2OH4-硝基-1-萘酚6.OH1-甲基-4-异丙基-环己醇7.OH反-2-氯-环丙醇8.CH3CH2C(OH)(CH2CH=CH2)2 4-乙基-1,6-庚二烯-4-醇9.BrCH2OCH2CH2CH2CH3溴甲基丙基醚10.OH4-乙烯基-苯酚11.OHSO3H 4-羟基-2-萘磺酸12.OHOH4-戊基-1,3-苯二酚13.O苯基正丁基醚 14.OOO1,2-二甲氧基-3-乙氧基-丙烷 15.OHOH7-甲基-2,6-辛二醇16. OHCH 2OH17. OHCHO3-甲基-4-羟基-苯甲醛 18.PhOH1,2-二甲基-2-苯基-丙醇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季戊四醇 CH 2OH HOH 2C HOH 2CCH 2OH2. E -2-丁烯-1-醇OH3. 顺-3-甲基-1-甲氧基环己烷334. 邻苯二甲醚 OCH 3OCH 35. 丙烯基烯丙基醚O6. 3-溴-环氧丙烷OBr7.2,4-二硝基苯甲醚OCH3NO2NO28.水杨酸甲酯COOCH3OH9.反-1,4-二甲氧基环己烷10.均苯三酚OHHO OH11.1-环戊烯基甲醇CH2OH12.2,4,6-三硝基苯酚OHO2N NO2NO213.乙二醇一甲醚HOO14.3-甲氧基己烷OCH3三.完成下列反应式1.K2Cr2O7OHCOOHH2SO4OH KMnOH+COOH HOOC+3.1) B2H62) H2O2, OH-34.OHH SO(c)heatKMnO(cold, diluted)5.OH3Mgether1) CO22) H+ / H2OBr MgBr COOH6.OH ONa O7.Cl Mgether2) H+ / H2OO1)MgCl OH8.ClONHClOHNH29.OHOHCrOH2SO4OHO10.O HClCHCl3OHONaNH2Na12.OHI(1mol)OHI13.OHCrO3PyO14.OCOOCH3NaBHHOCOOCH315.COOEtOLiAlHOH16.CHOBrMgetherMgBrOH17.Br1) Mg, ether2) HCHO3) H+ / H2OBr KOHEtOH, r.t.heatOH OHBrBrBrOH O18.BrMgetherO1)2) H+ / H2OMgBrOH19.ClCH 2ClOCH 3KOH H 2OK 2Cr 2O 7H 2SO 4HICH 2OHOCH 3ClCOOHOCH 3COOHOH+ MeI20.CHONaBH NaOHONaO21.OHH 2SO 4(c)heatHClONaOHClOHO22.ClNO 2O 2NNO 2OHNO 2O 2NNO 223.OHCH 3Me 2SO 4OMeCH 324.OHCH 3OCH 3OCH 3COCl,NaOH25.OH2high pression OHCOOH26.OHCH COClAlCl3, 150o COHO 27.SO3HNaOH275o C H2NOH H2N四.理化性质题1.将下列化合物与HBr水溶液反应的速度由快至慢排列(A)苄醇(B)对硝基苄醇(C)对羟基苄醇(C)>(A)>(B)2.将下列醇按氧化反应的难度由高到低排列(A)OH (B)OH(C)OH(A)>(B)>(C)3.将下列化合物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A)硫酸(B)苯酚(C)乙酸(D)水(E)乙炔(A)>(C)>(B)>(D)>(E)4.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A)正己醇(B)3-己醇(C)正己烷(D)正辛醇(E)2-甲基-2-戊醇(D)>(A)>(B)>(E)>(D)5.将下列化合物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A)对硝基苯酚(B)邻硝基苯酚(A)>(B)6.将下列化合物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A)2,4,6-三硝基苯酚(B)2,4-二硝基苯酚(C)苯酚(D)4-甲氧基苯酚(A)>(B)>(C)>(D)7.将下列化合物与HI水溶液反应的速度由快至慢排列(A)1-苯基-2-丙醇(B)1-苯基-1-丙醇(C)3-苯基-1-丙醇(B)>(A)>(C)8.将下列化合物酸性由高到低排列(A)CH3CHClCH2OH (B) CH3CHBrCH2OH (C) BrCH2CH2CH2OH(A)>(B)>(C)五.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提纯 1. 分离环己醇和苯酚NaOH 水溶液。

《有机化学》 醇酚醚 习题试题集

《有机化学》 醇酚醚 习题试题集

第七章醇、酚、醚一、选择题1.关于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俗称木醇B.俗称木精C.做有机溶剂D.无毒2.临床上做外科消毒剂用的乙醇是()A.75%的乙醇B.50%的乙醇C.95%的乙醇D.90%的乙醇3.丙三醇的俗名是()A.甘醇B.甘油C.酚甘油D.碘甘油4.苯甲醇俗称苄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微溶于水B.易溶于水C.有微弱的麻醉作用D.易溶于乙醇5.和苯甲醇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环己醇B.间甲苯酚C.邻甲苯酚D.苯甲醚6.关于苯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俗名石碳酸B.水溶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易溶于有机溶剂D.酸性比碳酸强7.临床上用的消毒剂来苏尔的主要成分是()A.苯酚 B.苯二酚 C.甲苯酚D.苯三酚8.乙醚不具备的性质是()A.易挥发B.易燃烧C.易溶于水D.有麻醉作用9.下列各组物质,能用氢氧化铜鉴别的是()A.乙醇和乙醚B.乙醇和乙二醇C.乙二醇和丙三醇D.甲醇和乙醇10.下列试剂中可用于区分正丁醇和叔丁醇的是()A.氢氧化钠B.溴水C.高锰酸钾(酸性溶液)D.硝酸银溶液11.甘油和硝酸反应制取缓解心绞痛的药物硝酸甘油,这个反应是()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酯化反应D.卤代反应12.羟基直接与芳环相连的化合物属于()A.醇B.芳香醇C.酚D.醚13.在苯酚、碳酸、水和乙醇四种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A.苯酚B.乙醇C.水D.碳酸14.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A.苯酚B.邻甲基苯酚C.邻硝基苯酚D.2,4,6三硝基苯酚15.苯甲醚和邻甲基苯酚互为()A.碳链异构体 B.位置异构体 C.官能团异构体D.互变异构体16.下列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时,速度最快的是.()A.叔丁醇B.异丙醇C.仲丁醇D.丙醇17.下列化合物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A.苯酚B.苯甲醇C.碳酸D.邻苯二酚18.鉴别苯甲醇和苯酚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碳酸氢钠溶液B.溴水C.浓盐酸D.硝酸银溶液19.如果不小心手上沾上了苯酚,立即用哪种物质洗涤()A.酒精 B.水 C.热水D.甲醇20.乙醇分子间脱水的主要产物是()A.乙烯B.乙醚C.乙醇钠D.甲醚21.关于甘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和金属钠反应B.三元醇C.使高锰酸钾褪色D.不和硝酸反应22.不能使重铬酸钾变色的是()A.乙醇B.异丙醇C.叔丁醇D.正丁醇23.下列醚属于混醚的是()A.乙醚 B.苯甲醚 C.二苯醚D.二乙烯醚24.苯酚和下列哪种物质不反应()A.氢氧化钠溶液B.钠C.碳酸氢钠溶液D.氯化铁溶液25.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是()A.乙醚B.乙醛C.乙烯D.丙醛26.过氧乙醚可以用哪种试剂鉴别()A.氢氧化钠B.硫酸亚铁C.碘化钾D.淀粉碘化钾溶液27.2-丁醇在酸催化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的主要产物是()A.1-丁烯 B.2-丁烯 C.异丁烯D.丁醚28.苯酚比苯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它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A.2,4,6三硝基苯酚B.2,4二硝基苯酚C.邻硝基苯酚D.间硝基苯酚29.异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丙醛B.丙酮C.丙酸D.乙酸30.鉴别乙醚和己烷可以用的试剂是()A.氢氧化钠B.浓盐酸C.高锰酸钾D.金属钠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羟基和烃基相连形成的有机物都是醇。

醇酚醚精选题及其解

醇酚醚精选题及其解

醇酚醚精选题及其解1.命名下列化合物:解 (1)3-甲基-3-戊烯-2-醇 (2)(3s,6E )-6-辛烯-3-醇 (3)4-硝基苯甲醚 (4)5-硝基-1-萘酚 (5)2,4,6-三硝基苯酚 (6)乙基仲丁基醚 2.解释下列现象:(1) 为什么乙二醇及其甲醚的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 (2)下列醇的氧化(A )比(B )快?(3) 在化合物(A )和(B )的椅式构象中,化合物(A )中的-OH 在e 键上,而化合物(B )中的-OH 却处在a 键上,为什么?解 (1)醇分子中的羟基是高度极化的,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这样的羟基越多,形成的氢键越多,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

甲醚的形成导致形成氢键的能力减弱,从而沸点降低。

(2)从产物看,反应(A )得到的是共轭体系的脂芳酮,而(B )没有这样的共轭体系。

另外,新制的MnO 2特别适于烯丙醇或苄醇氧化为醛酮,这可能与其机理和产物的稳定性有关。

OH CH 3CH 2CH 3HOH HOHNO 2OHNO 2NO 2O 2NO 2NOCH 3O(1).(2).(3).(4).(5).(6).OHOH22OO(A)(B)CH 2OH CH 2OHCH 2OCH 3CH 2OCH 3CH 2OCH 3CH 2OHb.p.197CC(A)OH(B)OOOH(3)分子(A )不能形成氢键,羟基处于平伏键最稳定。

分子(B )由于含氧原子,羟基可以采用形成氢键的构象使分子稳定,只有羟基在直立键上,羟基才可能与氧原子形成氢键。

3.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解OHO OOH(A)(B)(1).(CH 3)3CCH 2OHH SO (2).(CH 3)2CC(CH 3)2OH OH+(3).OH H SO(4).OHNaBr,H SO (5).OHHBr(6).OHCH 2Cl 2(7).CH 3C 2H 5HOH PBr (8).OCHCHCH 3(9).A(1)O 3(2)Zn,H 2OB (10).33125(2)H 3O33H IO (11).(12).(13).OH(CH)C CH 24(14).(15).(16).(17).OCH 3OHClCH 3OCH 2CH 2CH 3NaOH,H 2O(CH 3)2CCHCH 3(1).(2).(3).CH 3CC(CH 3)3O(4).CH 3(CH 2)3CH 2BrBr(5).(6).CH 3(CH 2)5CHOHBr CH 3C 2H 5(7).(8)5.3+antiomer4.解释实验中所遇到的下列问题:(1) 金属钠可用于去除苯中所含的痕量水,但不宜用于去除乙醇中所含的水? (2) 乙醇是制备乙醚的原料,常夹杂于产物乙醚中。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 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60,含碳%、含氮%、含氧%,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解:①由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根据下列计算求得实验式该化合物实验式为:CH2O②由分子量计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实验式的2倍,即:C2H 4 O22. 在C—H、C—O、O—H、C—Br、C—N等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哪一个解:由表1-4可以查得上述共价键极性最强的是O—H键;3. 将共价键⑴ C—H ⑵ N—H ⑶ F—H ⑷ O—H按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解:根据电负性顺序F > O > N > C,可推知共价键的极性顺序为:F—H > O—H > N—H > C—H4. 化合物CH3Cl、CH4、CHBr3、HCl、CH3OCH3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解:CH4分子为高度对称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4个C—H的向量之和为零,因此是非极性分子;5.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该化合物所属类型;碳碳三键,炔烃羟基 ,酚酮基 ,酮羧基 ,羧酸醛基 ,醛羟基 ,醇氨基 ,胺6. 甲醚CH3OCH3分子中,两个O—C键的夹角为°;甲醚是否为极性分子若是,用表示偶极矩的方向;解: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的电负性,因此O—C键的偶极矩的方向是由碳原子指向氧原子;甲醚分子的偶极矩是其分子中各个共价键偶极矩的向量之和,甲醚分子中的两个O—C键的夹角为°,显然分子是具有极性的,其偶极矩的方向如下图所示;7. 什么叫诱导效应什么叫共轭效应各举一例说明之;研读教材第11~12页有关内容8. 有机化学中的离子型反应与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有何区别解: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反应物中必须有离子;而有机化学中的离子型反应是指反应物结构中的共价键在反应过程中发生异裂,反应物本身并非一定是离子;第二章链烃习题参考答案1. 写出分子式为C6H14的化合物的所有碳链异构体的构造式,并按系统命名法命名;解:①所有可能的碳架如下:②所有异构体的构造式及名称:己烷 2—甲基戊烷 3—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 2,2—二甲基丁烷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或名称,并指出分子中的1°、2°、3°、4°碳原子;3. 将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改写成键线式4. 写出分子式为C5H10的所有开链异构体的结构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5. 完成下列反应式6.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乙烷、乙烯、乙炔解答:分别将三种气体通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乙烷;将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气体分别通入银氨溶液中,能使之产生白色沉淀的气体是乙炔,另一个是乙烯;2 丁烷、1—丁炔、2—丁炔解答:分别将三种待测物分别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不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丁烷;将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两种待测物分别与银氨溶液混合,能使之产生白色沉淀的是1—丁炔,另一个是2—丁炔;3 1,3—丁二烯、1—丁炔解答:分别将两种待测物与氯化亚铜氨溶液混合,能使之产生棕红色色沉淀的是1—丁炔,另一个是1,3—丁二烯;7. 以乙炔、丙炔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其他试剂任选;1 1,2—二氯乙烷2 异丙醇3 2,2—二氯丙烷4 乙烯基乙炔5 丙酮6 苯7 乙烯基乙醚8. 如何除去乙烷中含有的少量丙烯解答:将含有少量丙烯的乙烷气体通入硫酸溶液中,其中的丙烯杂质因与硫酸发生加成反应而被吸收;9. 丁烷和异丁烷分子中哪个氢原子最容易发生卤代反应为什么解答:异丁烷分子中的叔氢原子最易发生卤代反应;有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取代反应中,各种类型氢原子的反应活性顺序为:3°H > 2°H > 1°H ;10. 用杂化轨道理论简述甲烷、乙烯、乙炔的分子结构;解答:1 甲烷的结构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价电子分别位于4个sp3杂化轨道中;4个sp3杂化电子云在空间呈正四面体排布,各个sp3杂化电子云的大头分别指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C与H成键时,4个H原子的s电子云沿着4个sp3杂化电子云的大头重叠形成4个s-sp3σ键,因此形成的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型的,键角为109°28/ ;2乙烯的结构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4个价电子中有3个分别位于3个sp2杂化轨道中,1个位于2p轨道中;3个sp2杂化电子云在空间呈平面三角形分布,各sp2杂化电子云的大头指向三角形的3个顶点,2p电子云对称轴垂直穿过3个sp2杂化电子云所在的平面;11. 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两者的反应速度有何区别为什么会有此不°同解答:乙烯使溴水褪色的速度较乙炔的快;乙炔碳碳键长较乙烯碳碳键的键长短,因此乙炔分子中的π键较乙烯的π键稳定,反应活性低、反应速度慢;12. 乙烯既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这两个实验的本质有无区别解答:这两个实验有着本质的区别,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乙烯使高锰酸钾还原而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了无色的溴代烷烃;13. 写出分子式C4H6的开链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1—丁炔 2—丁炔 1,3—丁二烯 1,2—丁二烯14. A,B 两化合物的分子式都是C 6H 12 ,A 经臭氧化并与锌和酸反应后的乙醛和甲乙酮,B 经高锰酸钾氧化只得丙酸,写出A 和B 的结构式;解答:顺—3—甲基—2—戊烯 反—3—甲基—2—戊烯顺—3—己烯 反—3—己烯15. 化合物A 和B 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都能使溴水褪色,A 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而B 不能;A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CH 32CHCOOH 和CO 2,B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CH 3COCOOH 和CO 2;试推测A 和B 的结构式和名称,并写出有关的反应式;解答:化合物A 的有关反应式: 化合物B 的有关反应式:16. 某化合物分子量为82,每摩尔该化合物可吸收2摩尔氢,不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当他吸收1摩尔氢时,生成2,3—二甲基—1—丁烯;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解答:A. B. CH 2 C CH CH 2CH 3(CH 3)2CHC CH 3—甲基—1—丁炔2—甲基—1,3—丁二烯 CH 2 C C CH 2CH 3CH 3第三章脂环烃习题参考答案1. 命名下列化合物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 3—甲基环丁烯2 5—甲基二环2.2.2—2—辛烯 3.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解答:将上述三种试剂分别通入溴水中,不能使溶液棕红色褪色的是CH3CH2CH3;将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试剂分别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能使溶液紫红色褪色的是CH3CH=CH2;2 1,1—二甲基环丙烷和环戊烯解答:将两种试剂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能使溶液紫红色褪色的是环戊烯,不能使溶液褪色的是1,1—二甲基环丙烷;4. 完成下列反应式5. 完成苯基环丙烷与下列试剂的反应;1 HCl2 Cl2Cl43 Br2FeBr34 H2SO46. 回答下列问题:1 在环丙烷中含有少量杂质丙烯,在提纯环丙烷时如何去除杂质解答:将含有少量丙烯杂质的环丙烷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丙烯因为与高锰酸钾反应而被溶液吸收去除,然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得到不含丙烯的环丙烷气体;2 解释环丙烷的稳定性解答:环丙烷的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其每一个碳原子的sp3杂化电子云夹角为°;因此,当成键时,两个成键电子云是以弯曲方式重叠,形成“弯曲σ键”;与以“头对头”方式正面重叠形成的一般σ键相比,弯曲σ键重叠程度低,而且具有恢复正常重叠方式的自在趋势力——张力,因此不稳定;环丙烷的3个“弯曲σ键”的不稳定决定了环丙烷分子的不稳定性,它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7. 有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7H14,此化合物发生如下反应:1 可以催化加氢,产物分子式为C7H16;2 在室温下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 能与HBr反应得产物2—溴—2,3—二甲基戊烷;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解答:CH3CH3或H3CH3C CH3CH3第四章芳香烃习题参考答案1. 命名下列化合物;对乙基甲苯对异丙基甲苯 4—乙基—2—溴甲苯2—环戊基甲苯对二氯苯三苯甲基游离基6—溴—1—萘磺酸 2,4—二硝基甲苯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 间甲乙苯2 β-萘酚3 4-氯-2,3-二硝基甲苯4 环戊二烯负离子5 间二乙烯苯6 邻二异丙苯7 6-氯-1-萘磺酸 8 环丙烯正离子3. 完成下列反应;4. 写出下列反应所需试剂,并完成反应,1 苯→甲苯→氯苄2 甲苯→苯甲酸→邻、对硝基苯甲酸3 硝基苯→间硝基氯苯4 萘→邻苯二甲酸5.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甲苯、1-甲基环己烯、甲基环己烷解答:取三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溴水混合,能使溴水迅速褪色的是1-甲基环己烯;将不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待测物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加热,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甲苯,余者为甲基环己烷;2 苯、1,3-己二烯解答:取两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能使溶液紫红色褪色的是1,3-己二烯;6. 二甲苯的邻、间、对位三个异构体,在进行硝化时,分别得到一个一硝基产物,二个一硝基产物和三个一硝基产物,写出相对应的二甲苯结构;解答:得一个硝基产物的是对二甲苯:得二个硝基产物的是邻二甲苯:得三个硝基产物的是间二甲苯:7. 按照亲电取代反应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1 甲苯、苯、氯苯、硝基苯、苯酚解答:亲电取代反应活性顺序为苯酚 > 甲苯 > 苯 > 氯苯 > 硝基苯2 溴苯、苯甲酸、间二甲苯、甲苯、间硝基苯甲酸解答:亲电取代反应活性顺序为间二甲苯 > 甲苯 > 溴苯 > 苯甲酸 > 间硝基苯甲酸8. 判断下列化合物有无芳香性;1 环戊二烯解答:环戊二烯分子中没有闭合的共轭大π健结构,故不具有芳香性;2 环戊二烯负离子解答:环戊二烯负离子具有闭合的6电子共轭大π健结构,且π电子数6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环戊二烯负离子具有芳香性;3 环戊二烯正离子解答:环戊二烯正离子具有闭合的4电子共轭大π健结构,但其π电子数4不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环戊二烯正离子不具有芳香性;4 1,2,3,4-四氢萘解答:1,2,3,4-四氢萘保留了一个完整的苯环,因此具有芳香性;5 1,3,5,7-环辛四烯解答:1,3,5,7-环辛四烯π电子数8不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1,3,5,7-环辛四烯不具有芳香性;6 环丙烯正离子解答:环丙烯正离子具有闭合的2电子共轭大π健结构,且π电子数2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环丙烯正离子具有芳香性;9. 以苯为主要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1 叔丁基苯2 2,4-二硝基苯甲酸3 间硝基苯甲酸4 2-甲基-5-硝基苯磺酸5 环戊基苯10. 某芳烃A分子式为C8H10,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分子式为C8H6O4的B;若将B进一步硝化,只得到一种一元硝化产物而无异构体,推出A、B的结构并写出反应式;解答:A和B的结构分别为:相关反应式如下:第五章芳香烃习题参考答案1. 简述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分类,并举例说明;参见教材第62页2. 写出分子式为C4H9Br所有异构体及名称,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伯、仲、叔卤烃的哪一种解答:所有可能的碳链如下所有异构体如下1-溴丁烷 2-溴丁烷 2-甲基-1-溴丙烷 2-甲基-2-溴丙烷伯卤烃仲卤烃伯卤烃叔卤烃3. 解释下列名词并举例说明:1 亲核试剂2 亲核取代反应3 反应底物4 中心碳原子5 离去基团6 消除反应参见教材4. 叙述卤代烷的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 1机理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机理;参见教材解答:1.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以叔溴丁烷的水解反应为例加以讨论;叔溴丁烷的水解反应的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叔丁基溴的C—Br键发生异裂,生成叔丁基碳正离子和溴负离子,此步反应的速率很慢;第二步:生成的叔丁基碳正离子很快地与进攻试剂结合生成叔丁醇;2.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实验证明,溴甲烷水解反应的机制为SN2,反应一步完成: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溴甲烷和碱的浓度有关,称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用SN22代表决定反应速率所涉及的两种分子表示;在该反应过程中,OH-从Br的背面进攻带部分正电荷的α-C,C—O键逐渐形成,C—Br键逐渐变弱形成一个过渡状态;然后C—Br 键迅速断裂,C—O键形成,完成取代;5. 简述卤代烷的消除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6.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CH3C(CH3)2CH2Br CH3CH2CHBrCH2I CH2CHCH2CH3Cl 2,2-二甲基-1-溴丙烷 2-溴-1-碘丁烷 1-苯基-2-氯丁烷 3-甲基-3-碘-1-戊烯 3-氯环己烯 2-甲基-1-溴萘间溴甲苯 1-环戊基-2-溴乙烷7.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二碘二溴甲烷2 叔丁基溴3 烯丙基氯4 氟烷5 1-溴-1-丙烯6 2,4-二氯甲苯7 苄基氯8 5-溴-1,3-环己二烯8. 完成下列反应式9. 完成下列转变解答:解答:解答:解答:10.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氯苯、苄基氯、1-苯基-2-氯丙烷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室温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苄基氯;加热后产生白色沉淀的为1-苯基-2-氯丙烷,余者为氯苯;2 溴苯、溴乙烯、异丙基溴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为异丙基溴;将剩余2种待测物分别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溴乙烯,余者为溴苯;3 2-氯丙烯、2-氯丙烷、3-氯丙烯、3-碘环戊烯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立即产生黄色沉淀的为3-碘环戊烯,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3-氯丙烯,加热后产生白色沉淀的为2-氯丙烷,余者为2-氯丙烯;4 4-溴-1-丁炔、2-溴-2-丁烯、3-溴环戊烯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立即产生淡黄色沉淀的为3-溴环戊烯,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4-溴-1-丁炔,余者为2-溴-2-丁烯;11. 下列卤代烃与氢氧化钾醇溶液发生消除反应,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2-甲基-1-氯丁烷、2-甲基-2-氯丁烷、2-甲基-3-氯丁烷解答:2-甲基-2-氯丁烷 > 2-甲基-3-氯丁烷 > 2-甲基-1-氯丁烷12. 下列卤代烃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按生成沉淀的快慢顺序排列; 1-溴环己烯、4-溴环己烯、溴化苄、1-甲基-1-溴环己烷解答:溴化苄 > 1-甲基-1-溴环己烷 > 4-溴环己烯 > 1-溴环己烯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2,2-二甲基-3-戊烯-1-醇甲基异丙基醚2. 完成下列反应式3.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1 正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卢卡斯试剂浓盐酸+无水ZnCl2混合,室温下立即出现沉淀的是叔丁醇,过5~10分钟出现沉淀的是仲丁醇,无沉淀的是正丁醇;2 苯甲醇和对甲苯酚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FeCl3混合,出现显着颜色变化的是对甲苯酚;3 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新制CuOH2混合并振摇,CuOH2溶解并得到深蓝色溶液的是2,3-丁二醇,余者为1,3-丁二醇;4. 苯甲醇和苯酚都含有苯环和羟基,为什么他们性质有很大差别解答:苯酚中的羟基与苯环发生了p-π共轭,而苯甲醇中的羟基与苯环相隔一个碳原子没有共轭发生,因此他们的性质大相径庭;5. 推导结构化合物AC9H12O与NaOH、KMnO4均不反应,遇HI生成B和C,B遇溴水立即变为白色浑浊,C经NaOH水解,与Na2Cr2O7的H2SO4溶液反应生成酮D,试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与相应反应式;解答:A、B、C、D的结构简式为相关反应式如下:A B CD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4-甲基-3-戊烯-2-酮 2α,γ-二甲基己醛 3甲基异丁基酮43-硝基苯乙酮 5环己酮腙2. 命名下列化合物2,4-戊二酮对甲氧基苯甲醛 3-环己基丙醛 3-戊烯-2-酮 2,8-二羟基-9,10-蒽醌对苯醌单肟3. 写出苯甲醛和环己酮分别与下列化合物的反应如果有的话所得产物的结构式;1 托伦试剂苯甲醛与托伦试剂作用的产物是:环己酮与托伦试剂不反应;,H+,加热2 KMnO4环己酮一般条件下不易被氧化;3 2,4-二硝基苯肼4 NaHSO35 LiAlH46 浓NaOH苯甲醛与之作用的产物为:环己酮与之不反应;7 乙醇,HCl苯甲醛与之作用的产物为:环己酮与之不反应;8 乙基溴化镁苯甲醛与之作用的产物为:环己酮与之作用的产物为:9 稀NaOH苯甲醛和环己酮与稀碱均不作用;4. 完成下列反应式;5. 按照与HCN反应的活性,由高至低顺序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解答:空间位阻的不同造成上述顺序;解答:硝基的吸电子作用增加了羰基碳原子的正电荷有利于亲和加成反应;甲氧基通过p,π-共轭效应供电子使羰基碳原子的正电荷降低不利于亲核加成反应;解答:空间位阻的不同是造成上述顺序的主要因素;6. 用简单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苯甲醛、苯乙酮、环己酮解答:分别取上述待测物质少许与托伦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出现银镜的为苯甲醛;将剩余两种待测物分别与碘的碱溶液混合,出现黄色沉淀的为苯乙酮,余者为环己酮;2 乙醛、丙醛、丁酮、二乙酮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托伦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出现银镜的是乙醛和丙醛,未有银镜出现的是丁酮和二乙酮;将乙醛和丙醛少许分别与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出现黄色沉淀的乙醛,另一个溶液,出现白色结晶的为丁酮,未为丙醛;将丁酮和二乙酮少许分别滴入饱和NaHSO3有沉淀的是二乙酮;3 甲醛、仲丁醇、丁醛、3-戊酮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西夫试剂混合,出现紫红色的是甲醛和丁醛,然后加入浓硫酸,紫色不退色的为甲醛,紫色褪去的为丁醛;与西夫试剂混合后未有颜色变化的是仲丁醇和3-戊酮;各取它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混合,出现黄色结晶沉淀的为3-戊酮,余者为仲丁醇;4 2-丁烯醛、异丁醛、3-戊酮、异丁醇解答:各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溴水混合,能使溴水棕色褪至无色的是2-丁烯醛;将剩余3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托伦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产生银镜的是异丁醛;将最后2个待测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混合,出现黄色结晶沉淀的是3-戊酮;7. 用6个碳以下的直链醛或酮合成下列化合物,无机试剂任选;请写出各步反应式;1 2-辛醇2 3-甲基-3-己醇3 正庚醇4 异己烷解答:1合成2-辛醇的方法首先制得格氏试剂己基溴化镁:然后用己基溴化镁与乙醛反应制得2-辛醇: 2合成3-甲基-3-己醇的方法 首先制得格氏试剂丙基溴化镁:然后用丙基溴化镁与丁酮反应制得3-甲基-3-己醇: 3合成正庚醇的方法首先制得格氏试剂己基溴化镁见前题;然后用己基溴化镁与甲醛作用制得正庚醇:4合成异己烷的方法 首先制得2-甲基-3-戊酮:然后用克莱门森还原法制得异己烷:8. 某化合物化学式为C 5H 12OA,A 氧化后得一产物C 5H 10OB;B 可与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作用,并有碘仿反应;A 经浓硫酸脱水得一烯烃C,C 被氧化可得丙酮;写出A 可能的结构式及有关反应式;解答:A 的结构式为: 有关反应式如下:9. 某化合物AC 6H 10O 2可使溴水褪色,可与2,4-二硝基苯肼产生沉淀,并能与三氯化铁显色,无银镜反应;试写出A 的结构式;解答:A 的结构式为:CH 3CHCH(CH 3)2OH第八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习题参考答案1. 命名下列化合物β-甲基丁酸 对苯二甲酸 3-苯基丁酸3,7—壬二烯酸 丙酰氯对甲基苯甲酰氯 乙丙酐 二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乙酸异丙酯 丙酰胺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3-二甲基戊酸2 反-2-甲基-2-丁烯酸当归酸3 α,α-二氯丁酸4 丙二酸甲乙酯5 邻苯二甲酸酐6 丙烯酰氯 3. 比较下列化合物酸性的强弱 1 丙酸 丙二酸 乙二酸 解答:乙二酸 > 丙二酸 > 丙酸2 α-氯丙酸 α,α-二氯丙酸 丙酸 β-氯丙酸 解答:α,α-二氯丙酸 >α-氯丙酸>β-氯丙酸> 丙酸 4. 写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方程式;1 乙醇2 五氯化磷3 氨4 氢化锂铝5.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甲酸 乙酸 乙醛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石蕊试剂混合,不出现红色的是乙醛;将能使石蕊变红的两个化合物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甲酸,余者为乙酸;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混合,能使之出现黄色结晶状沉淀的是对-羟基苯乙酮;将余下两种待测物分别与溴水混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乙烯基对苯二酚,余者为对甲基苯甲酸;6.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或反应所需的条件7. 完成下列转化+CH 3COOH CH 3CH 2CH 3COOC 2H 5+H 2O +CH 3COOH CH 3COCl +HCl PCl +POCl 3+CH 3COOH CH 3COONH NH 3+CH 3CONH 2H 2O CH 3LiAlH4CH 3CH 2OH1 由异丁烯制备2,2-二甲基丙酸解答: 2 由乙炔制乙酸乙酯解答:3 由丙二酸二乙酯制丁酸 解答:8. 写出分子式为C 5H 6O 4的不饱和二元羧酸的各种异构体的结构式,如有顺反异构,则注明Z 、E 构型;解答:9.有三种化合物的分子式均为C 3H 6O 2,其中A 能与NaHCO 3反应放出CO 2,B 和C 则不能;B 和C 在NaOH 溶液中加热均可发生水解,B 的水溶液蒸馏出的液体能发生碘仿反应,而C 的则不能;试推测A 、B 、C 的结构式;解答:MgCO 2H 2O CH 3C CH 2CH 3HBrCH 3C CH 3CH 3Br(CH 3)3(CH 3)3CCOOH KMnO 4 , H H 2O , Hg 2+HC CH CH 3CH 3COOH +CH 3COOC 2H 51. 命名下列化合物;β-羟基丁酸γ-戊酮酸 3-甲基-4-羟基丁酸 2-氨基-3-4-羟基苯基丙酸α-甲基-γ-戊酮酸 4-甲基-3-氯戊酸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3. 完成下列反应式;4. 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列每组化合物;解答:各取三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FeCl3溶液混合,没有出现显色现象的是乳酸;将与FeCl3溶液显色的2种待测物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试剂作用,出现黄色结晶的是乙酰乙酸乙酯,余者为水杨酸;解答:各取2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FeCl3溶液混合,出现显色现象的是2,4-戊二酮,另一个就是丙酮;3 丙二酸二乙酯与乙酰乙酸乙酯解答:各取2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试剂作用,出现黄色结晶的是乙酰乙酸乙酯,另一个为丙二酸二乙酯;5. 将下列化合物按其酸性从大到小次序排列;6. 将下列化合物写成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平衡体系;7. 用乙酰乙酸乙酯及其他必要的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解答:解答:解答:解答:8. 化合物AC9H10O3,它不溶于水,稀盐酸及稀碳酸氢钠溶液,但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与稀氢氧化钠共热后,冷却酸化得一沉淀BC7H6O3,B能溶于NaHCO3溶液,并放出气体,B遇FeCl3溶液产生紫色,B的一种衍生物是常用药物APC的成分之一;试写出A、B 的结构式及各步反应式;解答:A、B的结构式为:有关反应式如下:1.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旋光性物质哪些是非旋光性物质为什么解答:1是非旋光性物质,因为以其结构中的碳原子和2个氯原子所确定的平面是分子的对称面,具有对称面的分子不具有手性;2、3、4、5和6均是旋光性物质,其中2、3、4分子中均含有多个不同的手性碳原子,属于手性分子;5和6两个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不含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等对称因素,因而属于手性分子;2. 下列各对化合物哪些互为对映异构体哪些互为非对映异构体哪些为同一化合物同一个化合物互为对映体互为对映体互为非对映体3. 写出下列旋光性物质所有的光学异构体的费歇尔投影式,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解答:1的所有光学异构体的费歇尔投影式如下:Ⅰ与Ⅱ互为对映体;Ⅲ是内消旋体,不具有旋光性;Ⅰ与Ⅲ、Ⅱ与Ⅲ的关系为非对映体;2的所有光学异构体的费歇尔投影式如下:Ⅰ与Ⅱ、Ⅲ与Ⅳ互为对映体;Ⅰ和Ⅱ中的任意一个与Ⅲ和Ⅳ中的任意一个互为非对映体;4. 用R、S构型标示方法标示下列化合物中手性碳原子的构型;R S R2R,3S S5. 写出下列光学活性药物的费歇尔投影式,并指出是赤型还是苏型;1 1R,2S---2-甲氨基-1-苯基-1-丙醇左旋麻黄碱2 1R,2R---1-对硝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1,3-丙二醇左旋氯霉素6.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用R、S构型标示方法标出手性碳原子的构型;S 2R,3R 2S,3R 1R,2R7. 解释下列名词;略8. 某蔗糖溶液在20℃及2dm长的盛液管中测得旋光度为+°,求该蔗糖溶液的浓度;。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徐寿昌编《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3)3CC(CH2)2CH2CH3 (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3) (CH3)3CCH2CH(CH3)2 (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5)(CH3)2CHCH(C2H5)CH2CH2CH3(6)CH3CH2CH(C2H5)2(7) (CH3)2CHCH(CH3)CH2CH3(8)CH3CH(CH3)CH2CH(C2H5)C(CH3)3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3)4 (2) CH3CH2CH2CH2CH3 (3) CH3CH(CH3)CH2CH3 (4) 同(1)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 (CH3)2CHCH(CH3)CH3 (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 (3)CH3CH2CH(CH3)CH2CH3 (4)CH3CH2CH2CH(CH3)214、 (4)>(2)>(3)>(1)第三章烯烃1、略2、(1)CH2=CH—(2)CH3CH=CH—(3)CH2=CHCH2—3、(1)2-乙基-1-戊烯(2) 反-3,4-二甲基-3-庚烯(或(E)-3,4-二甲基-3-庚烯(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8) 反-3,4-二甲基-3-辛烯徐寿昌编《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3)3CC(CH2)2CH2CH3 (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3) (CH3)3CCH2CH(CH3)2 (4)(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5)(CH3)2CHCH(C2H5)CH2CH2CH3(6)CH3CH2CH(C2H5)2(7) (CH3)2CHCH(CH3)CH2CH3(8)CH3CH(CH3)CH2CH(C2H5)C(CH3)3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10 醇酚醚习题参考答案

10 醇酚醚习题参考答案

10 醇酚醚习题答案习题1OHOHOHOHHO OHOH名称依次为:1-戊醇(正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异戊醇)、2-甲基-2-丁醇(叔戊醇)、3-甲基-2-丁醇、3-甲基-1-丁醇、2, 2-二甲基-1-丙醇(新戊醇)。

习题2有两个红外吸收的应为顺式异构体,除了羟基的伸缩振动,另一个吸收是形成分子内氢键后的吸收。

只有一个吸收的应为反式异构体,它只有羟基的伸缩振动。

分子内的氢键不会随浓度变化。

习题 3(1) 正己醇 > 正戊醇 > 2-戊醇 > 2,2-二甲基丙醇 > 正戊烷 (2) 乙酸 >乙醇 > 乙醚 习题 4OH 2OH 2OH 2CH 3OH 2HH 3CH 2CH H H HCH 3CH 2OH CF 3CH 2OH >>>>>>>1.2.习题 5BrBrBr H 3CClCH 3CH 3(1)(2)(3)(4)(5)(6)Br Br+习题 6三溴化磷先和醇发生S N 2反应,得到构型翻转的溴化物;然后甲氧基负离子再次与溴化物发生S N 2反应,构型再次翻转,最终得到构型不变的产物。

对甲苯磺酰氯先和醇反应得到对甲苯磺酸酯,构型不变;然后然后甲氧基负离子与中间体发生S N 2反应,得到构型翻转的产物。

习题 7(1)(2) HBr,(3) SOCl 2(4)P, I2SOCl 2,N(5) PCl 5(6) PBr 3习题 8(1)CH 3CH 3(2)(3)(4)(5)(6)(7)(8)OO 中间体习题 9硅胶上吸附的氧化剂重铬酸盐,遇到司机酒精含量过高,将被还原为绿色的三价铬。

习题 10PhMgBr (1)(2)PhOEt (3)PhMgBr OO2MeMgI O+++(4)BzMgBr +O(5)HOEt O+MgBr (6)EtO OEt O+ 3PhMgBr 2习题 11(1)OH [O]CHO323222+(2)CH 3Cl, AlCl 3CH 31) HBr322MgBr2OH(3)+ H 2OHO[O]323222+OH(4)CHO 3222+OH1) NBSMgBr322323222+CHO OH[O]O2PhPhOH习题12顺式1,2-二醇更容易和高碘酸形成环状中间体。

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第七章 醛酮醌思考与练习7-1 写出分子式为C 5H 10O 的醛、酮的所有异构体。

7-2 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 2,4-二甲基己醛 ⑵ 5-甲基-4-己烯-3-酮 ⑶ 1-环己基-2-丙酮 ⑷ 4-苯基-2-戊烯醛 ⑸ 3-氯-2,5-己二酮 ⑹β-萘甲醛 7-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⑴ ⑵ ⑶⑷ ⑸ ⑹7-4 试用合适的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可用相应醇氧化或用付—克酰基化反应制得。

7-5 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丙醇>丙酮>甲乙醚>丙烷 主要考虑:有无氢键形成和分子极性的大小。

7-6 乙醛能与水混溶,而正戊醛则微溶于水,为什么?低级醛和酮在水中有相当大的溶解度,这是因为醛和酮分子中羰基上的氧原子可以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

但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羰基在分子中所占的比例减小,形成氢键难度加大,醛和酮在水中溶解度也逐渐减小。

7-7 羰基化合物和哪些试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遵循什么规律?羰基化合物与HCN 、NaHSO 3、ROH 、RMgX 、H 2N-Y 等试剂易发生加成反应。

遵循亲核加成反应规律,即羰基中的碳原子形成反应的正电中心,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

7-8在与氢氰酸加成反应中,丙酮和乙醛哪一个反应比较快?为什么?乙醛快;比较醛和酮羰基加成反应的难易,通常考虑两个方面:①由于烷基的给电性,羰基上连接的烷基越多,给电性越强,羰基碳原子正电性越小,越不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使得加成反应速度减慢。

②羰基上连接的烃基越大,则位阻效应越大,亲核试剂就越不容易接近,反应也不易进行。

所以在许多亲核加成反应中,酮一般不如醛活泼。

7-9 醛和酮与格氏试剂加成反应主要适用于哪些物质的合成?醛和酮与格氏试剂(RMgX )加成,可生成比原来醛或酮增加了碳原子的伯、仲、叔醇。

7-10 下列化合物哪些能和HCN 发生加成反应?并写出其反应产物。

⑴、⑵、⑶、⑸; ⑴CH 3CH 2CH 2CH 2CHOCH 3CH 2CHCHOCH 3CH 3CHCH 2CHOCH 3CH 3C CH 3CH 3CHOCH 3C O CH 2CH 2CH 3CH 3C O CHCH 3CH 3CH 3CHCH 2CHO 3CH CHCHOOC 2H 5CH 3CH 3CH 3CH CHCHBr C OCH 3CHO OHCH 2C O OHCH 2CHCH 2CHO CH 2CHCH 2CHCN CH 3CH 2CCH 2CH 3O⑵ ⑶⑸7-11 丙酮中混有少量丙醛,如何提纯丙酮。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3)第三章不饱和烃 (7)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2)第六章卤代烃 (27)第七章波谱分析 (33)第八章醇酚醚 (34)第九章醛、酮、醌 (41)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50)第十一章取代酸 (58)第十二种含氮化合物 (65)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72)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74)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78)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82)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88)第一章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2是否相同?如将CH4 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K+ , Br-, Cl-离子各1mol。

由于CH4 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 C 2H 4b. CH 3Clc. NH 3d. H 2Se. HNO 3f. HCHOg. H 3PO 4h. C 2H 6i. C 2H 2j. H 2SO 4答案:a.C C H H H HCC HH HH或 b.H C H H c.H N H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 O 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O H H或1.5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徐寿昌编《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3)3CC(CH2)2CH2CH3(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 (3) (CH3)3CCH2CH(CH3)2(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5)(CH3)2CHCH(C2H5)CH2CH2CH3(6)CH3CH2CH(C2H5)2(7) (CH3)2CHCH(CH3)CH2CH3(8)CH3CH(CH3)CH2CH(C2H5)C(CH3)3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3)4(2) CH3CH2CH2CH2CH3 (3) CH3CH(CH3)CH2CH3(4) 同(1)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CH3)2CHCH(CH3)CH3(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3)CH3CH2CH(CH3)CH2CH3(4)CH3CH2CH2CH(CH3)214、(4)>(2)>(3)>(1)第三章烯烃1、略2、(1)CH2=CH—(2)CH3CH=CH—(3)CH2=CHCH2—3、(1)2-乙基-1-戊烯(2) 反-3,4-二甲基-3-庚烯(或(E)-3,4-二甲基-3-庚烯(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或(E)-5-甲基-2-庚烯(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8) 反-3,4-二甲基-3-辛烯5、略6、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3CH2+CH3CH+CH3(CH3)3C+稳定性: CH3CH2+>CH3CH+CH3>(CH3)3C+反应速度: 异丁烯>丙烯>乙烯8、略9、(1)CH3CH2CH=CH2(2)CH3CH2C(CH3)=CHCH3(有顺、反两种)(3)CH3CH=CHCH2CH=C(CH3)2(有、反两种)用KMnO4氧化的产物: (1) CH3CH2COOH+CO2+H2O(2)CH3CH2COCH3+CH3COOH(3) CH3COOH+HOOCCH2COOH+CH3COCH310、(1)HBr,无过氧化物(2)HBr,有过氧化物(3)①H2SO4,②H2O(4)B2H6/NaOH-H2O2(5)①Cl2,500℃②Cl2,AlCl3(6)①NH3,O2②聚合,引发剂(7)①Cl2,500℃,②Cl2,H2O ③NaOH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3)2C=CHCH3。

V708-有机化学-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V708-有机化学-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 醇酚醚习题P173~175:1.(1)(2)(6)(8)2.(4)(5)(6) 5.(1)(3)(5)(9) 9.(3) 10. P332~334: 1.(2)(3)(4) 2.(1)(5)(7)3.(2) 6.补充题: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或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2,3-二甲基-4-异丙基-2-庚醇; (2) 3-甲基-2,3-辛二醇(3) 2-甲基-5-庚烯-3-醇 (4)OH ClHO(5) CH 3CH(CH 3)2OH (6)CH 2OHCH 2CH 3H 3C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性质,并按由强(大)到弱(小)的顺序排列 (1)乙醇(A )、异丙醇(B )、和叔丁醇(C )发生分子内脱水的反应活性 。

(2)苯甲醇(A )、环已醇(B )、叔丁醇(C )、丙醇(D )与HBr 反应的活性 。

(3)对-硝基苯酚(A )、碳酸(B )、甲醇(C )、苯酚(D )、对-甲基苯酚(E )的酸性 。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主要产物(1)CHCH 2CH 2OHOHHCl ZnCl 2(2)(CH 3)2CHCHCH 2CH 3OH[O](3)CH 3CH=CHCH 2CHCH(CH 3)2OH 2(4)CH 3CH 2OHOH NaOHCO 2(5)CH OH [O]4.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丙烯(A )、丙炔(B )、3-氯-1-丁烯(C )、正丙醇(D ) (2) 3-甲基-2-丁醇(A )、2-甲基-3-丁烯-1-醇(B )、2-甲基-2-丁烯-1-醇(C )、叔丁醇(D ) 5.两种醇A 和B 的分子式均为C5H12O ,他们氧化后均得到酸性产物。

A 和B 脱水后再氢化得到同一种烃。

A 的脱水产物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得到一种羧酸和CO2。

B 的脱水产物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得到一种酮和CO2。

试写出A 和B 的结构式。

Br (CH 3)2CH-OH (CH 3)2C=O②H 2O C-CH 3OH CH3C CH 2CH 3CH 3OHC CHCH 3CH3(CH 3)3CCH 2(CH 3)2CCH 2CH 3Br + H OCH 3OH + I -CH 3OH CrO 3/吡啶O CH 3CH 2-C=C-CH 2CH 3H 3C CH 3CH 3CH=CHCH 2CH 3CH 3H 2C=CCH3OH OCH 3CH 2-CH=CH 2COOH OH OH HO OH OCH 3+ CH 2=CHCH 2Br23CH 3COCH 3OCH 2CH=CH 2OCH3COOH OH COOH OC-CH 3O OH OH CH 3H 3C 2O O CH 3H 3C OH NO 2C 2H 5BrOC 2H 5NO 2②NaOH OC 2H 5NH 2(CH CO)O OC 2H 5NH-C-CH 3O第7章 醇酚醚习题参考答案P173~175:1.(1)4-甲基-2-戊醇 (2)3,5-二甲基-3-己醇(6)苯乙醚 (8)7-甲基-6-乙基-5-甲氧基-2-辛烯2.(4)(CH 3)2SO (5)O (6)O5.(1)(3)(5)(9)9.(3)10.(1) (2)(3) (4)P332~334:1.(2) (3) (4)3-乙基-4-硝基苯酚2.(1)(5) (7)3.(2)(B )>(E )>(C )>(F )>(D )>(A ) 6.(—)H 3C C CH 褪白—)CH 2=CHCH 3H 2C=CHCHCH ClCH 3CH 2CH 2OH白(CH 3)3C-OH(—)CH 3CH-CHCH 3白OH CH 3CH 2=CH-CHCH 2CH 3CH 3CH=CCH 2OHCH 3几分长时间白立即CH 3CH 2-CHCH 2OHCH 3HOCH 2CH 2-CHCH 3CH 3补充题1.(1) (2) (3)(4)4-氯-1,3-环己二醇 (5)3-甲基-2-异丙基苯酚 (6)5-甲基-2-乙基苄醇 2.(1)(C )>(B )>(A ) (2)(A )>(C )>(B )>(D ) (3)(B )>(A )>(D )>(E )>(C ) 3.4.(1)(2)5.A 、 B 、CH 3-C-CH-CH-CH 2CH 2CH 3CH 3OHCH 3CH(CH 3)2CH 3-CH-C-(CH 2)4CH 3OH OH CH 3CH 3-CH-CH-CH 2CH=CHCH 3CH 3OH。

醇酚知识点讲解及习题解析

醇酚知识点讲解及习题解析

烃的衍生物醇酚(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2.了解醇类的结构特点、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预习作业]1.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将它们组合成含有—OH的有机物CH3——CH2——[基础知识梳理]一、认识醇和酚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二、醇的性质和应用1.醇的分类(1)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多少,可以将醇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C n H2n+2O饱和二元醇的分子通式:C n H2n+2O2(2)根据醇分子中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氢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伯醇、仲醇和叔醇伯醇:-CH2-OH 有两个α-H仲醇:-CH-OH 有一个α-H叔醇:-C-OH 没有α-H2.醇的命名(系统命名法)命名原则:一元醇的命名: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把支链看作取代基,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照主链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羟基在1位的醇,可省去羟基的位次。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取含有尽可能多的带羟基的碳链作为主链,羟基的数目写在醇字的前面。

用二、三、四等数字说明3.醇的物理性质(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体,比水轻。

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

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快的气味,二元醇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Glycol)。

甲醇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沸点:醇的沸点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卤代烷高。

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3)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于水,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

含有三个以下碳原子的一元醇,可以和水混溶。

4.乙醇的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OH5.乙醇的性质(1)取代反应A.与金属钠反应化学方程式: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化学键断裂位置:①对比实验:乙醇和Na反应:金属钠表面有气泡生成,反应较慢水和钠反应:反应剧烈乙醚和钠反应:无明显现象结论:①金属钠可以取代羟基中的H,而不能和烃基中的H反应。

有机化学课后题答案—醇 酚 醚

有机化学课后题答案—醇 酚 醚

第七章醇酚醚1.(1) 3-甲基-3-戊烯-1-醇(2) 2-甲基苯酚(3) 2,5-庚二醇(4) 4-苯基-2-戊醇(5) 2-溴-1-丙醇(6) 1-苯基乙醇(7) 2-硝基-1-萘酚(8) 3-甲氧基苯甲醇(9) 1,2-二乙氧基乙烷(乙二醇二乙醚)2.(1) (CH3)2C C(CH3)2(2,3-二甲基-2,3-丁二醇)(2) (3-氯-1,2-环氧丙烷)(3) O二(对甲苯)醚(4)(3,3-二甲基-1-环己醇)(5) (2,3-二甲基-3-甲氧基戊烷)(6)CH2OHCH33(2,4-二甲基苯甲醇)(7)OH2O2N(2,6-二硝基-1-萘酚)(8)CH3OCH2CH2OCH3(乙二醇二甲醚)(9)CH3CH CHCH2OH(2-丁烯-1-醇)(10)OOO O(苯并-12-冠-4)(11) OHCl(间氯苯酚)(12) OO O(二苯并-14-冠-4)3.CH 3CH CHCH 3(1) E1历程,重排 CH 3CH CHCH 3(2)(3) (CH 3)2C CH 2 (4) C 6H 5CH CHCH(CH 3)2 (5)4.(1) √ 分子间 (2) × (3) √ 分子间 (4) √ 分子内 (5) √ 分子内 (6) √ 分子内 (7) × (8) √ 分子间5.(CH 3)2C CHCH 3(1) Cl(2)O(3)OCH 2(4)(5)HOCH 2I + CH 3I(6) OH(7)(8)6.CH 3CH 2CH 2CH 2OHCH 3CH CHCH H 2O/H +CH 3CH 2CHCH 3T,POH(1)CH 3CH 2CH 2CH 2OHSOCl3CH 2CH CH 2Br 2/CCl 4CH 3CH 2CHCH 23CH 2CH 2CH 2ClKOH/醇Br BrKOH/醇CH 3CH 2C CH(2)(3)HOCH 2CH CHCH 2NaNaOCH 2CH CHCH 2Cl醇OH 2C CH 22CH 2H 2CO2H 5OCH 2CH 2CN (4)HCN 2CH 2CN SOCl 2ClCH 2CH 2CN C 2H 5ONaH 2O/H 2H 5O(CH 2)2COOH42H 5O(CH 2)2CH 2OHBrCH 2H 2CO MgMgBrCH 2CH 2OH(5)(6)7. (1)OHHCl , ZnCl 2(室温)CH 2OH CHCH 3C(CH 3)2OH(2)CH3OH OCH 3CH 2OHFeCl 3(3)干醚① ,干醚②H 2O/H +√ 立即出现浑浊√ 立即出现浑浊√ 5min 出现浑浊√ 紫色褪去 ×√ 显色 × × ×√ 紫色褪去CH 3(CH 2)4CH 2OHCH 3CH 2O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Cl AgNO 3C 2H 5OH8.9.决b ,决速物质为10.OH(A)(B)O(C)Cl(D)11OCH 3(A)(B)OH(C) CH 3I√ 白色↓ ×√ 紫色褪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醇酚醚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各化合物名称分别如下:
2-丁醇;1,4-丁二醇;3-甲基-3-丁烯-1-醇;2-乙氧基乙醇;苯乙醚;2-溴代-1-丙醇; 2-硝基-1萘酚;(2S ,4E )-5-甲基-4-庚烯-2-醇间甲氧基苯甲醇。

习题1,各化合物结构分别如下: OH
Cl
C
H 3CH 3
3CH 3
O
H OH
OH
C
H 3O
C
H 3O
O
CH 3
O
H NO 2
O 2
N
2
H 5O 2N
OH OH
CH 3
H 3习题3,主要产物分别如下: C
H 3CH 3
C
H 3CH 2
C
H 3CH 3
+
C
H 3CH 23
CH 3CH 3
CH 3
(环内双键稳定性大于环外双键)。

习题4,各反应主要产物分别如下:
C H 3CH 3
H 3C
H 3CH 33
Cl
C
H 3CH 3
C
H 3CH 2
O
O
H I
C
H 3O
OH
OH
C
H 3H 3O
CH 3
C H 3O
H
I
+C
H 3I
习题5,
习题6,
OH
OH
C
H 3CH 3CH 3
OH
FeCl 3
有色
无色
3
OH OH C
H 3CH 3CH 3
OH
习题7,
A 为饱和化合物,不予钠反应为醚,
B 为醇,
C 为碘甲烷,B 可以氧化成酮,为仲醇,消除得2-甲基-2-丁烯,综合分析B 为3-甲基2-丁醇。

故A 为3-甲基-2-甲氧基丁烷。

习题8,A 有4个不饱和度,含苯环;不饿on 公寓氢氧化钠,为苯甲醚,碘化氢分解为苯酚B 与碘甲烷C 。

反应式略。

OH
Cl
KOH
O
H 2/Ni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