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提高项目绩效
建设项目管理体系,提高项目绩效

项目经理称谓
项目管理人员
部分时间
部分时间
部分时间
全职
全职
建立项目管理的多级控制体系
建立多级项目管理控制体系
项目管理的责权体系
项目多级监控体系结构
项目管理体系各层的权责
项目过程控制
项目过程控制是项目控制的统称,基本 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阶段控制 、项目里程碑审批 、 项目变更管理 、项目绩效评估 、 项目风险控制
项目管理的主体
1、定义:项目管理主体即项目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是 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工作集体——管理机构。 2、作用:一切管理职能都要通过管理主体发挥作用, 管理主体是项目管理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表现 为三个方面:决定项目管理管理的性质、决定项目管 理的发展、决定项目管理的效益。 3、特征:权力和责任,能力和水平。
建设项目管理体系,提高项目绩效
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冯 璞
1
项目: 项目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为了到达特定目 标而调集到一起的资源组合,是为了取 得特定的成果开展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项目的特征:
1、唯一性特征——或称专门性特征 2、一次性特征——或称短期性特征 3、整体性特征——一个项目是一个整体 4、多目标性特征——项目的总任务是单一的 5、寿命周期性特征——任何项目都有其寿命 周期
商业定义: 一个项目的结果符合企业策略,产生足 够的现金回流,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足以 支持此项目费用及运营开资,并产生利 润,即为项目成功。
流行定义: 项目满足预先确定的项目范围、项目进度 时间和项目质量要求,同时项目产品可 用、高效,客户满意,即为项目成功。
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办法

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提高项目绩效评价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工作。
第三条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应当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及时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管理,促进项目的高效运行。
第四条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应当遵循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条件,引导各方主体合理参与。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绩效评价是指对项目执行情况、成果效益、影响效果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过程。
第六条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应当工作分阶段组织实施,包括项目前评价、中期评价和后期评价。
第七条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应当坚持分类管理、分级分类授权和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分级管理。
第二章评价管理机构和组织第八条政府部门应当设立项目绩效评价机构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工作。
第九条评价机构应当配备具有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评价人员,确保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条评价机构应当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协助和配合有关方面做好评价工作。
第十一条评价机构应当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评价能力和水平,推动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第十二条评价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评价工作程序,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客观、公正。
第三章评价标准和方法第十三条项目绩效评价应当基于科学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综合考虑项目的目标、任务、资金使用效率等因素。
第十四条项目绩效评价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明确评价的指标和要求。
第十五条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应当结合项目的不同特点和阶段,选择适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第十六条项目绩效评价应当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要求,注重集体讨论、专家评议和社会监督。
第十七条项目绩效评价应当注重统计分析、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形成科学的评价结论和建议。
第四章评价结果应用和反馈第十八条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应当作为项目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及时应用于项目的调整和改进。
工程管理员年底工作总结(3篇)

第1篇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谨以此篇工作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新一年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以下是我作为工程管理员在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
一、工作概述过去的一年,我始终以公司发展战略为目标,以工程管理为核心,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效益为宗旨,全面履行工程管理职责,确保了公司各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安全管理1.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3.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
4. 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三、施工质量1.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2.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把关原材料、施工工艺、检验检测等环节,确保工程质量。
3. 组织开展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并整改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4. 积极开展质量攻关活动,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四、施工进度1. 依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 加强施工进度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进度的因素,确保工程进度。
3. 优化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进度。
4. 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工程进度顺利推进。
五、成本控制1. 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确保成本合理。
2. 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条款的合规性,降低合同风险。
4.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六、团队建设1. 重视团队建设,加强内部沟通,提高团队凝聚力。
2. 关注员工成长,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员工业务素质。
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4. 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员工满意度。
施工年度总结发言(3篇)

第1篇大家好!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们已迎来了施工年度的尾声。
在这一年里,我们紧紧围绕公司战略目标,以“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此,我代表施工团队,向大家汇报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并对下一年的工作提出展望。
一、工作回顾1. 项目进度本年度,我们共承接了XX个施工项目,涉及住宅、商业、工业等多个领域。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项目进度得到了有效保障,提前或按期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各项节点。
2. 质量管理(1)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施工规范,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加强过程控制。
我们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工程质量。
(3)加强验收工作。
我们严格执行竣工验收制度,确保每个项目都能顺利通过验收。
3. 安全生产(1)加强安全教育。
我们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完善安全制度。
我们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3)加大安全投入。
我们积极采购安全防护设施,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水平。
4. 团队建设(1)加强人才培养。
我们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完善激励机制。
我们建立健全了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团队凝聚力。
我们组织开展各类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存在的问题1. 项目管理方面:部分项目进度受到天气、材料供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进度滞后。
2. 质量管理方面:部分施工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安全隐患。
3. 安全生产方面:个别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违章操作现象。
4. 团队建设方面: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团队凝聚力有待加强。
三、下一年的工作展望1. 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进度。
针对项目进度滞后问题,我们要加强沟通协调,优化施工方案,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2. 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打造精品工程。
我们要加强质量监督,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部年度工作计划和设想

项目部年度工作计划和设想一、前言作为项目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策划、组织、管理并实施项目。
每一年的工作计划都是我们团队的重要指导和规划,通过年度工作计划,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安排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达成项目目标。
同时,年度工作计划也是我们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回顾,对未来工作的设想和规划。
在这个年度工作计划和设想中,我们将详细阐述我们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丰富我们的年度工作计划和设想,在新的一年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项目部年度工作目标1.完成项目管理工作,提高项目效益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和管理项目资源,加强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执行效益和交付质量。
2.加强项目部队伍建设,培训员工素质加强项目部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和工作绩效。
3.深化项目研发合作,提高研发水平加强项目标准化和流程化建设,深化与研发部门的合作,提高项目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4.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和制度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项目部的整体竞争力。
5.促进项目部与各部门合作,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促进项目部与公司各部门的协作和合作,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争取更多的项目机会和发展空间。
三、项目部年度工作任务1.项目管理工作任务①合理规划和安排项目资源,提高项目执行效益和交付质量;②加强项目进度跟踪和监控,提高项目进度管理水平;③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和问题解决,规避项目风险和减少项目问题;④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估,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和项目效益。
2.员工培训工作任务①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②加强员工沟通和团队建设,提高员工团队协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③加强员工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
3.项目研发合作工作任务①加强项目标准化和流程化建设,提高项目研发标准化水平;②深化与研发部门的合作,提高项目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③开展项目研发成果评估和应用推广,推动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
建立健全企业项目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项目管理制度企业项目管理是一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管理工具,通过对项目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项目目标、提高项目绩效和降低风险。
然而,要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需要建立和健全企业项目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企业项目管理制度可以为企业项目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效果,使项目顺利完成。
一、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面临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企业很难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容易出现项目延期、成本超支、质量问题等现象,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
其次,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可以规范项目管理行为,提高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绩效,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同时,企业项目管理制度还可以实现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立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原则1. 依法依规: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保证项目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系统性:企业项目管理制度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所有参与者,确保项目管理活动的全面、有序和协调。
3. 灵活性:企业项目管理制度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求。
4. 可操作性:企业项目管理制度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便于项目团队的执行和实施,确保项目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
5. 创新性:企业项目管理制度不仅要继承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还应当不断创新,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促进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建立健全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方法和步骤1. 制定规章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明确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流程和制度,为项目管理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建设项目“四制”

建设项目“四制”引言概述:建设项目“四制”是指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建设项目“四制”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制度建设1.1 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和权限,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2 决策制度: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包括项目的立项、审批、决策等环节,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3 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对项目的发展、成果进行评估,激励项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信息化建设2.1 信息采集与管理:建立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实现对项目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的采集和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2.2 数据共享与协同:建立数据共享和协同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管理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2.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建立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项目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三、风险管控3.1 风险识别与评估: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项目存在的各类风险,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3.2 风险预警与应对:建立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预警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降低风险的影响。
3.3 风险监控与管理:建立风险监控和管理体系,对项目风险进行跟踪和管理,确保项目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四、质量控制4.1 质量标准与规范:建立质量标准和规范,明确项目的质量要求和管理流程,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
4.2 质量检测与验收:建立质量检测和验收机制,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项目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
4.3 质量改进与优化:建立质量改进和优化机制,对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提高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效果。
五、成本控制5.1 预算编制与控制:建立预算编制和控制机制,合理编制项目预算,严格控制项目成本,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设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并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风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重要性1. 提高管理效率: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项目,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流程、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决策效率,降低管理风险。
2. 保证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流程,提高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项目在预算和时间范围内完成,并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3. 规避项目风险:通过建立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机制,管理体系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提前识别和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降低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4. 促进团队协作: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规范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促进团队的协作效率。
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挑战1. 文化与制度融合: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将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融合在一起。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文化和管理风格,需要通过培训和沟通,逐步将新的管理体系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与制度中。
2. 人员管理与培训:建设一个成功的管理体系需要具备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项目团队。
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人员培训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以适应新的管理体系。
3. 技术和工具支持:管理体系的建设还需要依赖一系列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支持,包括项目管理软件、数据分析工具等。
企业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建立适应项目管理需要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撑。
4. 管理流程与成本控制:如何在建立管理体系的确保管理流程的流畅性和成本的有效控制,也是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需要通过规范的流程设计和成本管理措施,平衡项目管理的效率与成本的控制。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是组织用来规范和管理项目活动的一系列准则和流程,能够帮助组织实现项目目标、提高项目绩效和成果。
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首先,建立项目管理规范。
项目管理规范是项目管理制度的核心文档,对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此规范内容可以包括项目组成、项目生命周期、项目进度、质量控制、风险管理、资源管理、沟通、变更管理等。
规范应充分参考国内外项目管理标准和经验,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其次,明确项目管理职责。
项目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项目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角色和职责,确保各个角色的职责和权限清晰明确。
例如,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组织和协调,项目组成员负责完成各自分工的任务等。
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分配有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和高效运作。
再次,制定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管理流程是指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系列步骤和活动。
项目管理流程应包括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和项目收尾等各个阶段的管理活动。
制定项目管理流程能够确保项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各个阶段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衔接,提高项目管理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此外,建立项目管理工具和模板。
项目管理工具和模板是项目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
可以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和工具,例如微软项目管理工具、甘特图等,来辅助项目计划、进度管理、资源管理等。
同时,还可以制定一些标准模板,例如项目计划模板、变更请求模板、沟通记录模板等,方便项目管理人员使用和参考。
此外,定期进行项目管理制度的评估和改进。
项目管理制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评估和改进。
可以定期进行评估调研,了解项目管理的实际效果和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组织和行业的最佳实践,不断提升项目管理制度的水平和效果。
干好项目、管好项目的提质增效管理方案、措施、建议

干好项目、管好项目的提质增效管理方案、措施、建议概述项目管理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活动之一。
干好项目、管好项目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升项目绩效,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措施和建议,以期实现项目管理的提质增效。
1. 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框架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框架。
在项目管理框架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组织战略目标、项目管理目标和项目特点,确立项目管理核心理念,明确项目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决策机制、信息流程等要素,使项目管理框架与组织战略和现实需求相契合。
2. 建立高效的团队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团队管理机制是提高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搭建一个高效的团队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建立激励机制,保持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需要加强团队沟通协调能力,强化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团队整体执行力。
3. 强化项目管理流程管控在项目管理中,流程是保障项目执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包括项目立项、计划编制、执行控制、风险管理、变更管理、验收交付等环节。
同时需要建立严格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保证项目按时、按质、按量交付。
4. 制定科学的项目管理标准和规范制定科学的项目管理标准和规范是保证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可以借鉴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的、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规范,确保项目管理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5. 应用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合理应用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能够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如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提升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6. 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项目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企业需要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创效能力(精细管理)-筑龙网11.30

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创效能力---开展“精细管理”研讨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交流论文***胜利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工程处***摘要: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精细化管理推进年”活动,完善项目关键环节控制,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提高各项制度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以精细化管理为载体,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创效能力。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创新创效1.前言:1.1根据公司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及实践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提高2010年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的,围绕2010年项目管理的工作中心,运用科学适当的管理方法和工作理念,把“精、细、严”落实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不断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度和市场市场竞争力,为公司走出油田、打入国内市场及走向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内部及外部条件。
1.2 贯彻落实《胜企协[2010] 1号》关于《组织开展“精细管理”研讨及优秀论文评审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的精神,进一步推动“比、学、赶、帮、超暨精细化管理推进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集团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2.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考核力度项目管理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这是国际化项目管理协会IPMA对项目管理的一个基本定义。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的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更为激烈的竞争,紧紧围绕打造国内及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工程和品牌效应这一目标愿景,以相关多元化战略为指引,确保各项计划措施阶段性任务的计划实现,以“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效益”为宗旨,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新梳理完善,使各项管理流程更加市场化,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市场地位和盈利的提升,使经营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优化,注重调整优化结构,加大EVM考核,把实现价值链、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作为实施各项决策和管理的基础依据,向建立全面系统、规范有序、务实高效、协调运行的管理、控制、监督机制迈出坚实一步,形成一套从上至下的管理工作体系。
项目绩效提升 实施方案

项目绩效提升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项目绩效的提升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有效提升项目绩效,已成为企业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制定并实施项目绩效提升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项目执行效率,缩短项目周期;2. 提升项目质量,降低项目风险;3. 提高项目成本控制能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4. 加强团队协作,提升项目整体绩效。
三、实施方案。
1. 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流程。
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流程,包括项目立项、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各个环节,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项目各阶段的顺利进行。
同时,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和标准,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2. 加强项目团队建设。
加强项目团队建设,包括人员招聘、培训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通过合理配置项目团队人员,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执行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提升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3. 强化项目风险管理。
建立完善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对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风险,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4. 优化项目资源配置。
合理优化项目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通过科学的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5. 强化项目监控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项目监控和评估体系,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四、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对实施方案的全面评估,对项目绩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分析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升项目绩效。
五、总结。
项目绩效提升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不断提升项目绩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并不断完善和优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管理

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一个强大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讨论管理制度如何加强项目管理,以实现项目目标。
一、明确的项目目标和任务分工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的项目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项目管理团队应该与项目相关方合作,确立清晰的项目目标,并将其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对应。
此外,还应明确定义项目的任务分工,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角色。
二、规范的项目计划一个良好的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基础。
项目计划应该包括项目的时间安排、资源分配、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管理制度应该规范和明确项目计划的编制和更新流程,确保项目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项目管理中的沟通与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制度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确保各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并及时解决问题和风险。
此外,还应建立跨部门和跨团队的协同工作机制,促进项目团队的协力合作。
四、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绩效评估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管理制度应该建立明确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并按照评估结果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通过奖励激励和制度约束,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项目绩效。
五、风险管理与问题解决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和问题解决是常见的挑战。
管理制度应该强化风险管理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流程,及时识别和评估项目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此外,还应建立问题解决的机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同解决问题。
六、持续优化和改进管理制度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持续优化和改进。
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和项目总结,管理制度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持续优化和改进管理制度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能和效果。
总结:一个强大的管理制度对于项目管理的成功至关重要。
明确的项目目标、规范的项目计划、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风险管理与问题解决以及持续优化和改进是加强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
建设工程项目绩效管理(3篇)

第1篇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绩效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评估,确保项目在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方面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从建设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的概念、重要性、实施步骤、关键因素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绩效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绩效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项目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确保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建设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的概念、重要性、实施步骤、关键因素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建设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的概念建设工程项目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有效监控、评估和改进,确保项目在预定时间内、按照预定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要求完成的过程。
三、建设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项目质量: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从而提高项目质量。
2. 降低成本:绩效管理有助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合理控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支出,降低项目成本。
3. 缩短工期: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实时掌握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缩短工期。
4. 确保安全:绩效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项目安全。
5. 提高项目团队协作能力:绩效管理有助于明确项目团队职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建设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的实施步骤1. 项目启动阶段(1)明确项目目标:根据项目需求,设定项目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目标。
(2)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团队成员职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 项目计划阶段(1)制定项目计划:根据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方面。
(2)分解项目任务:将项目计划分解为具体任务,明确任务负责人。
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工程项目是企业发展效益之源,生存发展之基。
加强工程项目绩效考核是推进项目管理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创效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为了推动企业经济安全、持续稳健发展,构建机制科学、体系完善、奖罚到位的项目绩效考核模式,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工程项目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经研究,特制定《工程项目绩效考核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工程项目绩效考核是指对项目施工建设和管理成果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的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风险和利益相平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责权明晰、管理科学的工程项目绩效考核体系,促进工程项目创效能力不断提升。
第四条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
(一)过程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
对工程项目的考核兑现,以终期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为辅。
通过监督考核确认项目能够实现利润,可在过程中实行预兑现、最终整体考核兑现。
(二)突出重点与简化操作相结合。
查找项目管理短板,提高重点指标考核权重,把控项目管理关键环节。
简化考核指标计算过程,减少考核工作流程,注重精准计算结果,追求考核实效,实现项目自我评价、自我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三)实事求是与公开公平相结合。
根据实际业绩与目标业绩的比较,确定工程项目的绩效考核结果。
考核过程透明化、制度化,考核结果公开化。
建立对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结果的复核机制,保证业绩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可追溯性和客观公正。
(四)刚性兑现与严格奖惩相结合。
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挂钩,考核兑现及时到位,切实促进项目管理水平提升。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
第二章考核机构与对象第六条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的管理职责。
工程项目的绩效考核组织体系由集团公司、工程项目实施单位两级组成,分别履行相应职责。
(一)集团公司是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的组织监督机关。
主要负责贯彻集团公司有关决定;研究制定结合实际、相对统一的工程项目绩效考核办法;监督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全覆盖地开展工程项目绩效考核;总结推广工程项目绩效考核先进经验。
项目绩效管理制度

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绩效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和目标达成预期绩效,并对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的一套规定和流程。
本文将介绍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实施步骤和关键要素。
一、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绩效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它能够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为项目经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是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激励和奖励的基础。
以下是项目绩效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1. 为项目奠定基础:绩效管理制度为项目的执行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指导,在管理和评估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项目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 促进项目团队成长:通过对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能够发现团队成员的潜力和问题所在,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从而促进团队成员的成长和进步。
3. 提高项目绩效: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能够激发项目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进而提高项目的绩效和成果。
二、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目标和指标: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经理应与项目团队共同制定项目的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包括时间、成本、质量等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和指标需要具体、可衡量且与项目整体目标一致。
2. 设计绩效评估体系: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估体系,明确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可以采用评估问卷、定期会议、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绩效评估。
3. 实施绩效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经理应对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奖惩机制,激励团队成员积极投入工作,实现项目目标。
4. 绩效评估和总结:在项目结束后,对项目团队成员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1. 目标明确:项目绩效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明确的项目目标和绩效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需要能够衡量和评估,以便进行绩效管理。
如何提高项目管理的绩效

如何提高项目管理的绩效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实现项目目标而组织协调各类资源,完成计划和任务的过程。
然而,项目管理的绩效并不能仅靠简单执行计划就能够达成,如何提高项目管理的绩效也成为了各大企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项目管理的策划、实施和监控等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提高项目管理的绩效。
一、策划有效的项目管理必须在计划制定环节做到位。
在项目管理策划阶段,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
1、明确项目目标项目目标应明确可行,存在合理性,并且与企业战略相一致。
在明确项目目标的基础上,准确定义项目的时间、费用、人力及质量等目标,以保证项目的成功。
2、建立项目计划项目计划是指在已知项目目的和项目资源的基础上,对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进行预期和安排,用于确定项目完成所需时间和成本,是项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3、制定有效的资源配置方案项目资源配置是指按照项目计划进行安排、选用和分配各项功能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
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管理效果。
二、实施在项目管理实施阶段,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
1、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项目管理过程中,各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仅涉及到实际决策和行动的动态调整,也直接决定项目的成功与否。
因此,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实时进行信息共享和沟通,是提高项目绩效的关键。
2、加强团队合作与协调在项目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各参与者应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保障项目的有序进行。
同时,及时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分歧和摩擦,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3、严格控制项目执行过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掌握项目执行的全部过程,监测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调整计划,使执行结果符合预期目标。
三、监控在项目管理监控阶段,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
1、严格控制时间与成本项目监控的首要任务是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度和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及时调整计划以保证项目按预定的时间和成本完成。
项目绩效管理制度

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引言项目绩效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可以对项目的目标、进展和成果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估,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成本完成,同时也能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使项目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和有效。
本文将介绍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绩效管理制度的目的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提供一个明确的绩效管理框架,使全体项目参与者了解项目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 确保项目各项成果和目标能够得到全面、准确、及时的评估;3. 促进项目团队的协作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4. 提供数据支持,为项目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5. 优化项目执行过程,提高项目绩效和管理水平。
二、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的内容项目绩效管理制度需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1. 绩效目标的设定:明确项目的绩效目标,包括时间目标、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等,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目标指标。
2. 绩效指标的制定: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目标,制定适应性强的绩效指标,如进度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等,以便对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监控。
3. 绩效评估的方法:确定一套科学、准确的绩效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式,以便对项目的绩效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4. 绩效考核的流程:制定项目绩效考核的具体流程和程序,包括评估周期、评估频率、评估责任人等,确保绩效考核的公正、公平。
5. 绩效报告的编制: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编制绩效报告,向项目管理者和相关干部提供全面、准确的绩效信息,以便进行决策和管理。
6. 绩效改进的措施:制定具体的绩效改进措施,对于绩效不达标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项目绩效。
三、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为了确保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制定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的编制工作计划和责任分工:确定编制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并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任务。
项目管理的绩效评估与改进措施

项目管理的绩效评估与改进措施一、项目管理的绩效评估意义项目管理是组织实施战略性且独特的工作,通过对项目的全面控制和有效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绩效,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项目管理的绩效评估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团队了解项目的各个方面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的方法1. 绩效评估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时间进度、成本控制、质量达标、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指标,以衡量项目管理绩效。
2. 绩效数据采集与记录:定期收集和记录项目各项数据,包括项目进展情况、问题和风险的处理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等,为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3. 绩效评估方法选择: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适合的绩效评估方法,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直接与间接测量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的重点1. 时间进度:通过对项目的时间计划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来评估项目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存在进度延误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2. 成本控制:评估项目的成本预算与实际消耗之间的差距,发现成本超支或效益低下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控制措施。
3. 质量达标:通过检查项目交付物的质量和满足度,判断项目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团队协作:评估项目团队的协作效果,如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合作效率等,帮助团队改善协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四、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的改进措施1. 强化规范管理:加强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和规则,提高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2. 加强沟通协作:加强项目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提高信息共享和问题解决的效率。
3. 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具备更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4. 风险管理强化:加强对项目中潜在风险的预测和控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减少风险对项目绩效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注重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项目绩效项目管理在组织中的应用项目存在于每个组织大量的运作活动中,虽然项目的性质、规模、投资大小以及使用的技术要求千差万别,从工程浩大的三峡水利工程、到延续几天的小型工程设备安装项目,从管理的角度分析,项目运作本身又都有其共性,都经历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包括项目执行、项目监控)和项目收尾过程。
所涉及的管理技术都包括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问题。
组织有意或无意都会将管理理论用于所运作的项目中。
这也就是项目管理在组织中的具体应用。
1.1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每个项目在组织活动中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对组织的影响有大有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每个组织都希望所实施的项目能够成功。
总的来说,影响项目成功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图1 影响项目成功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人员。
人员是项目执行的主体,项目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对项目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个因素是项目过程,即项目的过程管理,也就是项目管理,它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第三个因素是项目产品,即项目本身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同时也表明,有构成项目产品零、部件(广义的零、部件概念)构成方面的储备有利于项目的成功;第四个因素是项目所采用的技术与工具,技术与工具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质量、费用与效率,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与绩效;第五个因素是项目领导,好的项目领导有助于项目团队绩效的提高、项目资源的获得与客户的认可,有利于项目的成功;对于一个将通过“过程”实现价值的“服务型组织”来说,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直接关系着其项目的绩效与成败。
而对于“产品型组织”来说,产品开发的效率与成败同样影响组织的产品竞争与市场竞争。
可以讲,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项目成功的含义1997年美国的一项项目状况调查表明,“每年有31%以上的项目失败或取消,有53%的项目超过预计时间的一倍”。
应该说项目的成功率并不高,国内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字,相信不会比这个调查结果好多少。
我们在介绍项目管理体系之前简要介绍一些有关“项目成功”的不同说法。
“项目成功”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1 )传统定义:项目完成时,满足预先确定的项目范围、项目进度时间和项目质量要求,即为项目成功。
(2)动态定义:主要的项目利益相关人(包括客户、高层管理者、项目小组、及项目领导等)在该项目完成许久后,仍同意项目是成功的,即为项目成功。
(3)商业定义:一个项目的结果符合企业策略,产生足够的现金回流,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足以支持此项目费用及运营开资,并产生利润,即为项目成功。
(4)流行定义:项目满足预先确定的项目范围、项目进度时间和项目质量要求,同时项目产品可用、高效,客户满意,即为项目成功(见图 1 )。
图2 项目成功的要素与条件在当今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深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将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接受第四种项目成功定义对企业策略、组织与流程制定,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是有益的,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1.3组织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我国正规的项目管理研究起步比较晚,项目管理知识的普及程度也比较低,这样也就导致现在大多数组织中的项目管理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应该讲也是正常现象。
主要表现为:项目管理缺乏系统性:项目运作主要体现为过程行为,项目的任务细分与计划性不够,造成项目进度延迟、资源浪费、质量低下或项目失败。
项目管理控制体系不健全:大部分组织缺乏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相关的责权不够分明,项目管理的漏洞较多,缺乏协调性。
不重视项目领导技巧:项目经理的领导技能较弱,项目团队建设出现问题的例子也时常出现,如项目中途合作各方散伙、项目经理不能得到组织高层领导及客户的有效支持等,常常导致项目中途下马,项目成员效率低下等。
项目风险防范意识缺乏:很多组织的项目管理没有风险防范计划。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留于形式;项目计划时不注重项目中的自然、经济、技术、管理与运作中的风险分析;项目实施中不重视风险的监控;因项目风险管理不当招致的项目失败不在少数。
不注重项目经验总结:大多数组织没有项目收尾的项目总结过程。
导致项目管理原地踏步,项目绩效较低。
每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都会有所收获,同时也一定会有应吸取的教训,这些经验的总结与共享是组织项目管理水平提供的原动力2 项目管理与组织类型2.1 项目管理内涵理论上讲,项目管理包含九大知识领域、五个过程。
这九大知识领域分别是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员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问题。
五大项目过程是项目启动过程、项目计划过程、项目执行过程、项目监控过程和项目收尾过程。
项目管理的本质就像其字面上所体现的一样,就是“项目(过程)” 和“管理(过程)”相结合的产物,如图2所示。
由于不同类型项目过程的差异性很大,通用的适合于所有项目的过程与相关的管理技术也只能抽象的,在组织实际的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中必须将这些管理技术与项目过程紧密结合,这样的项目管理才具有指导意义。
昔理过程项目过程图3 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过程与管理过程因此,组织实际的项目运作过程中,学会项目管理技术本身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如何将这些项目管理技术运用于组织的项目过程中。
同时,不同行业驱动组织发展的组织结构的差异导致将项目管理控制与组织机构相结合,建立一个合理项目管理驱动体系变得更为困难。
从项目的角度看项目管理和从组织的高度看项目管理的结果是不同的。
从项目的角度看是如何管理好项目,即要做好项目管理。
从组织的角度看是如何管理好一批项目,则是应该如何建立一个项目管理体系。
组织不仅仅要重视项目管理技术,更应该注重组织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
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涉及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 也涉及组织机构设置、 角色与职责。
项目管理体系就是项目过程、管理过程与组织结构相结合的产物。
图4项目运做与管理模式宏观上讲,项目管理可以划分为项目资源支持保证部分、 项目核心过程部分、 项目质量控制部分(包括质量管理和文档管理)和项目管理活动(项目评估、实施策略、过程监控等), 各部分关系见图3。
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要解决项目管理流程与组织机构控制之间的关 系。
22 组织价值每个组织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从大的方面讲,任何组织存在的价值在于要向它 的客户提供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表现为二种形式:一种是产品,另一种是服务(现在的概 念服务也是产品)。
产品与服务的差别主要在于:“产品”在提供给客户时其规格性能、质量与价格(成本)已经确定,客户的满意 体现在是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已有产品。
产品的生产控制过程是在工厂中完成, 产品生产管 理是一种运营管理,不是项目管理。
但这类组织中的产品立项开发确是个典型的项目管理应 用。
“服务”与产品的差异在于在客户签订购买协议时,拿到的只是一纸协议,服务内容的交付需要一个交付过程,而这个交付过程一般具有项目管理的特征, 过程中会涉及服务 内容、进度与质量的问题。
很多“服务合同”具有项目的特征,因此很多组织的“服务”合 同按项目模式进行管理,如建筑工程、IT 行业的系统集成项目、定制应用系统开发,需要进行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在不同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也相差甚远,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
总的来说,“产品型组织”一般将工作重心放在生产管理中,但同时也应兼顾类似产品开发这样的项目管理。
“服务型组织”应根据项目规模、费用与质量要求,应特别注重服务过程 的项目管理。
2.3 项目管理的驱动模式口巧和閱rT伏寄播皆 ▼虫目叫密 同思眉握 1英科更I g 目罰 1OT+rhe^叩目応总n 磧量辭苗目交曲 项貝歸总皆理 盲 贷用预卑 赞用約从伍養设 人员相碧“产品型组织”与“服务型组织”有着不同的项目管理驱动模式。
“产品型组织”的价值在于向其客户提供产品,项目管理更多的存在于为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所进行的产品开发项目和其它建设项目中,项目的原始驱动来自于组织内部的需求。
项目范围、质量与费用的控制主要由组织内部控制。
典型项目的过程模型如下图。
图5产品型组织典型的项目模式项目阶段2可以根据项目规模和项目风险等因素拆分为多个阶段。
不同类型项目可以有不同的阶段划分。
“服务型组织”的价值是通过向客户提供服务来实现的,对服务过程的管理是典型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服务型组织”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此,“服务型组织” 应特别注重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
服务项目来自于市场,组织通过市场行为获得订单,客户订单是驱动项目管理的动力。
在很大程度上讲,项目范围、质量与费用更多的受制于客户的需求,项目经理与组织的灵活性相对较小。
这类项目的过程模型基本可以表示为如下图所示。
“服务型组织”内部也会存在为增加自身竞争实力而实施的内部项目,这种内部项 目与“产品型组织”的驱动模式相同。
由于“产品型组织”和“服务型组织”项目驱动来源的差异,其项目管理机构的设 置与责权会有一定的差异,组织在进行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时应有所重视。
但项目管理的本质是一致的2.4 项目管理是组织行为很多人有一种较为片面的看法, 认为项目的成功与失败是项目经理的事, 其实不然, 虽然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成功与失败是负有很大的责任, 但不是全部。
项目管理首先是一种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 项目过程活动充其量也只是一种团队行为。
图6为不同组织中项目经 理的权利情况(摘自 PMBOK2O0O 。
可以看出,不同组织中项目经理的地位千差万别,他所 拥有的权利也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讲,项目经理更多只是计划与执行,项目范围、进度、 质量与变更的决策权更多的掌握在上层(有关组织类型方面的资料可参见相关项目管理书籍 或管理书籍)。
组织结构项目特点职能型组织矩阵型组织 项目型组织 弱 中等 强 项目经理授权少或没有 有限 低到中 中到高 高或全部 人员时间分配到项目中的百分比实际没有0〜25% 15〜60% 50〜95% 85〜100% 项目经理角色 部分时间部分时间 全职 全职 全职 项目经理称谓项目协调人/项目领导 项目协调人 /项目领导 项目经理 /项目官员 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官员 项目经理 /项目管理官员 项目管理人员 部分时间 部分时间 部分时间 全职 全职项目管理是项目过程和管理过程相结合的产物,具体组织的项目管理要结合其所从事项目的过程特点及组织管理结构来进行。
项目过程实际上就是具体项目细分任务沿时间坐标轴上的分布。
例如,对于一个软件产品开发项目可以表述为以下的一个过程(见图7)。
项目线索 项目蹩约售前阶段 项目评估 目建戰书 顶目执 项目启动 顶目计划 顶目实施项目运图6 服务型组织典型的项目模式3 建立项目管理的多级控制体系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出于对项目范围、质量、时间进度与费用控制的考虑,需要 对项目有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