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学论文
地震与地震灾害论文
地震与地震灾害论文地震与地震灾害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突然发生破坏,产生地震波,从而在相当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狭义的地震是指天然地震;广义的地震是泛指一切的振动。
地震学是在研究天然地震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围绕天然地震的研究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地球振动和有关现象的一门学问。
地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七个,包括地震的宏观调查,测震学(地震观测和数据处理),地震活动性、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波传播理论、地球内部构造,震源理论(地震成因、震源机制、震源物理),模型地震学和野外试验,地震预测和预报等。
而地震学的主要应用有三个,包括:(1)预报自然灾害:火山喷发(结合其它手段,比较成功);海啸(比较成功);矿坑塌陷(不太成功);天然地震(继续探索中)(2)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地震的观测和分析(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地震勘探、工程地质勘探(含环境地球物理问题)(3)地面振动的测定:强震的地面效应(结合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和建筑学等研究防震、抗震);场地测振;军事侦察。
地震的主要成因假说有三种,分别是断层成因说、岩浆冲击说、相变成因说。
(1)断层成因说:地下岩石受到长期的构造作用积累了应变能。
当能量的积累超过一定限度是,地下岩层突然破裂,形成断层;或是沿已有的断层发生突然的滑动,释放能量,形成地震。
多数大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板块边缘,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
(2)岩浆冲击说:由于地下岩石导热性不均匀,部分融为岩浆,使体积膨胀,挤压围岩,产生地震。
此假说在火山地区受重视。
(3)当地下的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岩石所含矿物的结晶状态可能发生突然的变化,从而使岩石体积也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发生地震。
地震类型按照研究的需要,常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划分。
(一)按地震成因划分1. 构造地震:由于构造力的作用导致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造成的地震。
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
2. 火山地震:指伴随火山的喷发而发生的地震,占天然地震的7, , 主要分布在日本、印尼、南美等地。
地震灾害科学论文
地震灾害科学论文地震是群祸之首,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建设的大敌。
它以巨大的能量,瞬息间使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生灵惨遭伤亡,使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地震灾害科学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地震灾害科学论文篇一地震的人为灾害及预防[关键词]地震;人为灾害;预防地震是群祸之首,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建设的大敌。
它以巨大的能量,瞬息间使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生灵惨遭伤亡,使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地震灾害随之出现了人为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震灾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灾害,而是自然作用与人类行为共同引起的综合致灾过程。
人类正确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大大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财富损失,而人类防灾减灾或应变行为的失当则会加重地震灾害,从而带来不应有的灾难。
历史地震的教训是十分沉痛的。
由于人类自身行为失当而致灾的问题,应当成为地震对策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这对于减轻未来地震灾害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地震人为灾害含义辩析地震灾害从后果及致灾过程上分析,一般可分为地震原生(一次)灾害,地震次生(二次)灾害和地震衍生(三次)灾害。
按照比较常见的解释,地震原生灾害是指地震时由于地震动或地壳断层的作用,造成建(构)筑物的破坏、倒塌及由此引起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因地震诱发而导致的其它灾害。
如地震时大坝溃裂,酿成水灾;炉火倾覆,火种撤出,引起火灾;建筑物倒塌砸坏剧毒气体容器,造成毒害,高层建筑破坏引起的玻璃雨撒,油库、火药爆炸、燃烧或滑坡、海啸、泥石流等造成的次生灾害。
地震的三次灾害又叫地震衍生灾害或广义次生灾害,指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失调,社会秩序混乱,停工停产而造成的重大损失。
如电脑控制系统失灵,造成记忆毁灭,指挥系统和生命线系统失控,灾民基本生活需求无法保证,伤亡人员得不到及时救治,社会治安恶化等系统的不正常反应。
地震时,几十秒甚至几秒种这个短暂的瞬间人们应变行为的失当,将会造成严重的伤亡,即所谓的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学结课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自然灾害学》结课论文人类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
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探测更广阔和更微小的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地球成了一个地球村。
诸如此类的成就不仅代表了科技所达到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激光、微波、电视、计算机、网络、核反应堆,这些东西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充满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它们都影响和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
不过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对环境与人类之间关系的考虑是我们每个人所关注的问题。
自然资源:取之不竭吗?由于人口膨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地球影响规模空前加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愈来愈突出。
自然界的土地、水、矿物、空气、森林和草地等,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自然物,在没有人类干预前,它们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着,只是在人类出现之后,被人类利用,并给人类带来效益,才被人类称为自然资源。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发生和存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全球森林面积45.01公顷,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木材资源,而且对全球物质、能量循环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还是巨大的基因库。
草地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为动物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全球草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将近一半。
非再生资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发现的矿物有3300多种,其中有工业意义的1000多种,被列为矿产资源的有160多个矿种,对人类经济有重要价值的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铅、锌、金、银、磷、硫,盐等40多种。
防灾减灾学论文
防灾减灾学论文学院:水利水电班级:水工三班学号:****************指导老师:***摘要:通过学习减灾与防灾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中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40年来,每年由气象、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
此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西部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与海洋灾害时有发生。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
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
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
正是因为中国面临一个如此险峻的地理环境,所以中国人民更要加强减灾与防灾的意识,并且学会如何在危险的环境中保护自己。
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科基本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队伍。
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是对本课程内容的总结,选择其中两个章节论述灾害的成因、分类、我国这种灾害的概况、防灾减灾原则和规划及措施、案例分析等;其次是对其中一种灾害从力学原理上分析各种常用的防灾减灾工程措施的设计思想;最后是对本课程的认识和体会。
以自然灾害为主题的论文:《自然灾害:挑战与应对》
《自然灾害:挑战与应对》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
分析了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自然灾害的策略,包括加强预防、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强调人类应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关键词:自然灾害;影响;原因;应对策略一、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因此,深入研究自然灾害,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一)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
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暴雪、干旱等;水文灾害如洪水、海啸等;生物灾害如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不可预测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即使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也难以准确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
2.破坏性大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地震可以摧毁建筑物,洪水可以淹没城市,台风可以破坏基础设施等。
3.连锁反应自然灾害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地震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洪水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生态破坏等。
三、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一)自然因素1.地球内部运动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板块的碰撞、挤压和断裂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引发地震和火山喷发。
2.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异常变化会导致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发生。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会影响全球气候,引发暴雨、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
3.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系统的失衡也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质灾害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以下是关于地质灾害的一篇论文的示例:标题:地质灾害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风险管理措施摘要:地质灾害是全球范围内威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论文以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分类和定量分析,探讨了地质灾害对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以减轻地质灾害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首先,本论文对地质灾害进行了分类和定量分析。
基于历史灾害数据和现有的灾害模型,我们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定量化评估,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通过分析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和分布特征,我们得出了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威胁程度。
其次,本论文研究了地质灾害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往往会导致土壤侵蚀、地貌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
我们探讨了这些环境问题对城市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如土壤保持、植被恢复和补给水资源等。
接下来,本论文研究了地质灾害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地质灾害常常导致建筑物损毁、基础设施瘫痪和生产力损失等经济问题。
我们通过对历史灾害事件的案例分析,评估了地质灾害对城市经济的损失,并提出了相应的经济管理措施,如风险投保、抗震建筑设计和基础设施维护等。
最后,本论文探讨了地质灾害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居民流离失所和社会紧张等社会问题。
我们分析了地质灾害对城市社会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社会管理措施,如灾害救援、安置重建和心理疏导等。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包括环境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以提高城市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这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地质灾害,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
防灾减灾学课程论文
防灾减灾学结课论文一.课堂内容总结1.1绪论长期以来,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与灾害的斗争中,人们不断研究总结形成一门新的科学——防灾减灾学。
它是以防止灾情为目的,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经济学等多种科学理论和技术,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灾害的含义:灾害是指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
从哲学上讲,灾害是对自然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变异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
从经济学角度看,灾害具有危害性与意外性、可预测性与可预防性、后果利害双重性等经济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对灾害的含义有多种解释。
其中对灾害的定义:任何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健康状况及卫生条件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已超出事件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社区外部寻求专门救援时,都可称其为灾害。
事实上,灾害既是一种现象又是一个过程。
因此,可以将灾害定义为:由于某种不可控制或未能预料的破坏因素的作用.发生积累性破坏或恶化,引起人群伤亡和社会财富损失的现象和过程。
总之,灾害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损害人类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
注:灾害是从人类角度定义的,必须以造成人类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后果为前提。
例如,一次山体崩塌发生在荒无人烟的深山,无人员伤亡,则不会称作灾害。
但是如果山体崩蹋滑坡发生在人员聚集的城镇,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农田被掩埋、水利设施放冲毁等,这就构成灾害事件。
从灾害发展过程来分类:突变型、发展型、持续型、环境演变型突变型地震、泥石流、燃气爆炸等属于这一类型,它们的发生往往缺乏先兆,发作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时期内重复发作。
发展型暴雨、台风、洪水等同于这一类型。
与突变型相比,它们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正常自然过程积累的结果。
它们的发展是较迅速的,但比突变性灾害要缓慢一些,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估计性。
以自然灾害为主题的论文:《自然灾害:挑战与应对》 (2)
《自然灾害:挑战与应对》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影响以及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策略。
强调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类应加强预防、提高应对能力,并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一、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深入研究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一)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
板块运动、火山活动、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引发地震。
地震的破坏力极大,能够摧毁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洪水洪水是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水库溃坝等原因引起的河水泛滥。
洪水能够淹没农田、房屋、工厂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此外,洪水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三)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通常在海洋上形成,然后向陆地移动。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能够摧毁建筑物、破坏基础设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干旱干旱是由于长时间的少雨或无雨天气引起的水资源短缺。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人员伤亡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能够摧毁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导致人们被掩埋、溺水、受伤等。
此外,自然灾害还可能引发疾病的传播,进一步加重人员伤亡的程度。
(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的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能够摧毁房屋、工厂、商店等建筑物,破坏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导致经济活动中断,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能够摧毁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气象灾害论文六篇
气象灾害论文六篇气象灾难论文范文11.干旱。
干旱是指由于水分的收支及供求失衡而造成的水分短缺。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极为显著。
我国的干旱状况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季节性与区域性。
我国的干旱平均两三年就会发生一次,自上世纪90年月至今,我国特大旱灾发生次数至少十余次。
我国的干旱横跨四季,春季集中在华北、东北、云南、四川等地,夏季在东北、华北、西北、黄淮地区,秋季在东北西南、黄淮、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南等地,冬季则主要集中在南方。
2.洪涝。
洪涝灾难的形成与降水量、土壤结构、地理位置、植被、季节等亲密相关。
自古以来,洪涝灾难都是一种较为严峻的气象灾难,我国江河众多,每年汛期都会有肯定的洪涝灾难发生。
尤其是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耕地密集,洪灾频发必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主要特点分为:一是普遍性。
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都曾患病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难侵蚀。
二是高损失性。
依据1991年到2021年的中国历年洪涝灾难损失官方数据,其中损失中重度以上的年份个数有八个,损失金额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三是突发性。
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洪涝灾难时有发生,然而防洪力量较弱,常常是洪涝灾难突袭来临,造成损失较大,突发性较强。
3.台风。
台风源自于热带海洋上产生的低气压,当近地最大风速超过17.2km/s 时就称之为"台风'。
我国在气候上受到了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气旋的影响,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受灾严峻,台风也被人们称为全球上最严峻的气象灾难之一。
台风具有影响范围广、季节性强、受灾程度大、消失频率高、以及灾区较为集中等特点。
台风一般发生在5月到11月之间,由于受到西北太平洋与热带季风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成为台风的高发区,间接影响达到32个省市。
4.冰雹。
在农业气象灾难范畴内,冰雹是一种区域性较强的气象灾难,它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果实、枝叶以及杆茎上,属于机械性损伤。
冰雹灾难产生于强对流天气中发生,与地理位置、外部环境以及气象条件所形成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
自然灾害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自然灾害》论文题目:论地方地震工作在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功能和作用姓名:学号:院系:2009-06-01目录引言 (3)第1章地方地震部门是地方政府防震减灾的职能部门 (3)第2章地方地震工作的防震减灾功能和作用…………(3)2.1 地震监测预报功能和作用 (3)2.2 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功能和作用 (4)2.3 地震决策参谋功能和作用 (4)2.4 工程地震评估功能和作用 (5)2.5 地震应急对策功能和作用 (5)第3章发挥地方地震部门防震减灾作用的关键是紧密依靠当地政府 (6)参考文献 (6)引言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32.5%的国土、45%的大中城市位于度或度以上的高热度区。
加之城镇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地震灾害十分严重。
.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地方地震部门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作用。
第1章地方地震部门是地方政府防震减灾的职能部门过去一段时间,曾把地震工作看成是单纯的科学研究性工作,忽视地方地震工作,很不利于防震减灾工作。
防御减轻地震灾害,发挥地震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是我国地震工作地宗旨。
地方地震部门是地方政府把地震工作面向社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是把地震可科学成果转变成政府决策意识和发挥功能的职能机关,是组织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防震减灾行动,并取得成效的纽带。
它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目前,地震预报的水平,从科学上讲是探索性的,政府和社会对地震预报的要求是任务性的。
人民群众对地震预报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能报出破坏性地震,以期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地震预报的低水平和政府、民众的高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说明了地震工作难度之大,防震减灾任务之艰巨。
即使将来地震预报过了关,地震预报决策的落实和防震减灾中的很大具体工作,仍要靠地方地震部门去完成。
议论文关于灾难_作文900字_议论文范文_
议论文关于灾难当我们面对灾难的时候,会怎么样呢?是被灾难吓倒还是面无惧色的迎接灾难呢?可能我们都会选择前者吧。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却没有能力去选择前者,因为我们必须去保护我们所爱的人,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我们只能面对灾难,挑战灾难。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议论文关于灾难,希望对你有帮助。
议论文关于灾难篇1当冰冷无情的冲击着大地;当地震肆意的咆哮着呼喊;当灾难无情的降临;当我们看到那些灾难中生命与死神的抗争,无论多么坚强的人都会忍不住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其实灾难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伤痛,还有感动。
感动是责任重于亲情的英雄本色。
千钧一发时,他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力挽狂澜!这个从容指挥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为了让被埋的人有更大的希望获救,纵然家人全部遇难也全然不顾,3天3夜没有合眼坚守在救援一线。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
舟曲泥石流中的中队长王伟距离家只有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他知道妻儿需要他的肩膀,但是他深知人民更需要他的脊梁。
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他们并没有太大的权利,但是他们知道人生的价值在于为更多的人奉献,与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们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忠于职守的共产党人的本色。
感动是超越亲情的爱心救助。
他们不是亲人,但是当过我们看到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对拖着他的人用撕裂人心的声音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女警阿姨丢下自己几个月的孩子不管,用自己的乳汁拯救了无数儿童的感人场面;还有那唐山13兄弟,自备工具顶风冒雪到湖南那座被冰雪袭击的孤城,起早贪黑的抢修电线路16天后悄然离开的救助。
他们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援助。
他们用无声的支援,纯朴善良的“勇为”,感动了每一个人的心。
感动是团结的民族精神。
面对如此不幸,我们除了悲痛之外,还能看到的则是一个团结的,凝聚力极强的,充满爱心的民族。
地震科普小论文的征文范文(通用14篇)
地震科普小论文的征文地震科普小论文的征文范文(通用14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征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
你写征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震科普小论文的征文范文(通用1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震科普小论文的征文1“地震来了,地震来了!”新区小学的学生们边说边有序“逃”往操场等空旷地带。
看到这里,大家可不要惊慌,不是真的发生地震了,这是我们学校开展的防震演练。
周一下午第二节课后,我们学校将组织一次防震演练。
听此消息后,我和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兴奋,盼望着这一刻快点到来。
“滴,滴,滴”三声短哨响起,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立即钻到课桌底下,一二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飞快的速度冲向教学楼前面的空地。
我偷偷环顾了一下四周,除了我,大约有十几个同学的头露在了课桌的外面,如果真的地震来了,我们会被砸到吗?“滴——”第一声长哨响起,只见我们班的同学抽出一本书,护住脑袋,依次站了起来。
我们如同落入虎口的羔羊,满怀渴望地看着门口。
“滴——”第二声长哨响起,这一次比第一次的哨音还要响亮,从第一排同学起,在老师的指挥下,依次跑出教室,想楼下操场飞奔。
来到操场上,我们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蹲下,用双手抱住头部,等待下一步的指令。
过了一会儿,校长朗声说道:“地震危险解除,各位起立!”同学们纷纷站起,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接着,校长又给我们讲了一些防震知识。
这次的地震演练,令我难忘!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又学到了一些安全防护知识,它为我们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层保障!地震科普小论文的征文2今天,我们要进行地震演练。
只听广播说:“我们大家要进行地震演练”,同学们开心极了。
不一会儿,耳边传来“嘘”刺耳的铃声,第一声哨响起,大家吓一跳,我们有的拿起书包就顶头上,有的迅速躲进桌子底下。
我和同桌挨挨挤挤地藏进桌子底下,桌底地方很小,被我们占的一点空位也没有。
抗震救灾精神论文范文(精选3篇)
抗震救灾精神论文范文(精选3篇)下载温馨提示:文档由本店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部分格式可能存在问题,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抗震救灾精神论文范文(精选3篇)抗震救灾精神论文篇1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悲伤,常使我们泪满襟,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感动,常使我们热泪流。
悲伤让我们更坚强,感动让我们更有力量。
地震带给我们的感动太多了,多如繁星数不清。
最让人感动的是灾区干部群众面对生死考验时做出的感天动地的壮举。
德阳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张开双臂护住四名学生,这四个学生幸免于难,可谭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他的学生。
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在地震中先后救出了十位群众,却没有时间去救自己唯一的儿子及亲属,结果他失去了儿子、二姐、侄儿等15位亲人。
记者问他伤心吗?他回答:“我想伤心,你能给我时间吗?”在这次地震中象谭千秋、王洪发这样的感人事迹有很多,谭千秋是舍己救人,王洪发是舍亲救人,他们在生与死的选择上,毫不犹豫地把生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或自己的亲人,这些普通人在关键时刻能豁得出来,事迹可歌可泣,令天地动容。
大灾有大爱,大爱最无私。
谭千秋、王洪发等人的壮举就是大爱,他们爱亲人,更爱他人,为了爱他人,可以割舍对亲人的爱,他们宁可自己身碎或心碎,也不让他人心痛。
这种大爱是地震众多感动中最精彩的篇章,最动人的颂歌,足以净化我们的灵魂,纯洁我们的心灵。
我们虽然不在灾区,但需要学习、“复制”这种大爱。
我们没有遇到生与死的考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却有公与私、义与利等各种考验,同样需要这种大爱做出正确的选择。
各级领导干部应率先“复制”、发扬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在工作中要多想群众的困难和疾苦,少想自己的位子、票子、孩子等,把更多的爱献给群众,多为群众办好事、送温暖,使干群关系更融洽,使我党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暴雨洪水灾害论文1000字
暴雨洪水灾害论文1000字第一篇:暴雨洪水灾害论文 1000字暴雨洪水灾害论文1000字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自然灾害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高度集聚的主要场所,自然灾害对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巨大的。
洪涝灾害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洪涝灾害突发强度、频度和广度的不断增长,如何防灾减灾就成为当代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实践表明,为有效抵御洪涝灾害,灾前的风险管理最为重要,洪涝风险评估是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和措施的最重要依据,而其中脆弱性评估是风险评估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已成为国际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
本文利用修正后的SCS模型分别计算出浦东新区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1000年一遇的共6个重现期的暴雨径流量,根据浦东DEM得出不同重现期淹没浦东的水深分别为:3.78m、3.91m、3.98m、4.02m、4.06m、4.09m。
通过栅格计算、重分类提取出不同重现期淹没深度图,结合实地调查和参考国外的自然村落住宅、农田、工业仓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在不同水深区间淹没的灾损率,绘制6个重现期4种用地类型的整体脆弱性等级分布图。
通过6个重现期的脆弱性分布图得出:⒈从20年到1000年一遇的暴雨洪涝灾害脆弱性范围在不断增加、强度在加大,其中200年一遇重现期是一个转折点,造成的脆弱性面积急剧增大;⒉浦东新区在不同重现期的整体脆弱性分布主要表现为低脆弱区和高脆弱区,这与脆弱性的等级划分范围有关。
从20年到100年一遇洪涝灾害脆弱性的分布范围比较小,中、高脆弱区主要集中在高桥镇、高行镇、北蔡镇、张江镇、合庆镇和川沙新镇,低脆弱区分布在浦东新区的街道和中、高脆弱区的镇附近;200年、500年、1000年一遇洪涝灾害脆弱区面积分别占浦东新区的26%、30%和32%,中、高脆弱区主要集中在浦东各镇分布,低脆弱区分布普遍,但主要沿浦东各街道集中分布。
地震学论文正式版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院(部):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北科技学院选修课论文
浅析地震灾害问题
Analysis of earthquake disaster
20世纪初由于地震波的记录和分析,使地震学从宏观描述向数理科学的方向发展,扩展了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有了多方面的应用。
虽然地震学仅在上一世纪才被公认为是一独立研究领域,然而人们推测地震的成因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对这些自然事件早期的迷信让位于较科学的分析时,无情的大地震序列激发了人们对地动原因的缜密思考,直到本世纪早期科学家们才获得了对强烈地动直接来源的现代理解。
Key words:Earthquake; earthquake belt; earthquake precursor; earthquake; earthquake prep质中地震的发生规律、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震的宏观后果等课题的综合性科学。
1.1
1.1.1
素有关的现象和数据,如气象条件、天文情况等等;有的则是依据地震前的许多前兆现象来预报。
(4)地震控制
这还是地震学研究的一个相当遥远的目标。用各种方法,改变地震发生的地点,改变发震的时间,改变地震释放能量的过程,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减少地震的破坏和损失。
(5)地震物理
地震的发生过程基本上是一种物理过程。可以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来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地震现象的固体物理学由地震发生过程中得到的全球性的各种数据推断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温度压力密度刚性弹性模量随深度大小的变化规律以及在特殊条件下地球深处高温高压下固体介质的各种特性和变化规律
灾害学课程论文(正版)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总结论文垃圾灾害之城市垃圾学号:姓名:班级:垃圾灾害之城市垃圾摘要:全球的城市化率已超过50%。
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全球垃圾态势十分明显—其产生量飞速增长。
1997年全世界产生垃圾4.9×108t。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人均每年垃圾产量440公斤。
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总体水平还很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落后,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
形成一个“垃圾产生量增加-环境污染加重-治理费用上升-财政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是人类自己为自己造就的灾害。
本篇文章详细的介绍了垃圾定义、来源以及危害,特别是垃圾对于人类自身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易诱发遗传毒性、发育毒性以及肿瘤等疾病,况且也是一些传播性疾病的载体。
然后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情况以及组成,详细阐述了垃圾的源头,从而引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必要性与意义。
通过对比一些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如填埋处理、堆肥处理、焚烧处理、热解处理、固化处理等措施的比较,体现了我国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为此,本文通过对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热点技术EM菌技术的叙述,EM菌处理通过对有机垃圾是发酵分解过程,经过新陈代谢作用生成对于人类或动植物有用的有机营养,放出氧气,所以恶臭就消除了,还放出芳香味;以及另一项模糊数学决策法垃圾处理技术为热点,模糊数学决策法是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结论进行系统决策,其基本原理下文有详细阐述。
并且针对现有的处理措施提出了中国垃圾处理的资源化、产业化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垃圾;城市;危害;处理Abstract:Global urbanization rate more than 50% along 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 e waste discharge situation obviously its rapid growth.In 1997 4.9 108 t produce garb age all over the world.Garbage in China is the world's heaviest burden countries, per capita waste output was 440 kg a year.Secondary pollution, especially urban waste lea ds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environment bel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overall level of national urban garbage disposal is still very backward, management system, inadequate garbage disposal technology and poor infrastructure, far can not adapt to the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eds.Form a gar bage output increased - rising cos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ggravating - - a viciou s cycle of fiscal capital insufficiency, is the human of disaster created by himself.This article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spam definition sources and harm, especially the garbag e for human harm is quite serious, easy to cause developmental toxicity and genetic t oxicity diseases such as tumors, and also some transmitted carrier of the disease.Then through to the city life garbage production and composi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expounds on the waste source, which leads to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urban living garbage disposal.By comparing some existing city life garbage disposal technol ogy, such as landfill treatment compost pyrolysis incineration treatment curing measure s such as comparison, reflec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arbage disposal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for this purpose,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existing hot city life garbage d isposal technology EM bacteria, EM bacteria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 fermentation p rocess, after metabolism generate useful organic nutrients for human or animal and pla nt, release oxygen, so the stench is eliminated, and also gives off fragrance taste;And another fuzzy mathematics decision for hot garbage disposal technology, fuzzy mathem atics decision is a decision making method based on fuzzy set theory, the method bas 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onclusion to make decision system, its basic p rinciple are detailed below.And treatment measures are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existin g waste recycling in China industrialization and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improve the peop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e tc. Improvement measures.Keywords:rubbish;town;damage;disposal目录1.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灾害地理学课程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 灾害地理学论 文 题 目瑞安市主要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探讨学院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学号 姓名任课教师交稿日期 2012年12月23日成绩评阅日期签名浙江师范大学制瑞安市主要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探讨【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瑞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不断加大,加之复杂的地质环境,滑坡、崩塌、泥石泥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并且存在很多隐患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瑞安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
地质灾害的防治已成为了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主要探讨瑞安市主要地质灾害的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就瑞安市现已采取的防灾措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瑞安;地质灾害;特征;影响因素;防治措施1引言1.1地质灾害简介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1]。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本文所提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
1.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地质灾害总是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一系列的条件控制着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严重程度、危险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岩土组合等地质背景,构成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其中,区域地质构造控制着岩土侵蚀的发育方向和发展趋势,地层岩性是发生地质灾害的内在条件,地形地貌是形成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1]。
据调查结果初步分析,瑞安市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生,主要受降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为活动等条件和因素的控制。
[2]随着瑞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地加强,也伴随着各种工程建设活动的大量增加,各种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人为活动也大量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害学结课小论文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对汶川大地震的观察与思考摘要: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6度以及6度以上地震区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和自治区。
近几十年来的十多次大的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人们心里留下了巨大的创伤。
关键词:地震汶川抗震设防灾害对策引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正文一、地震灾害1.地震灾害的特点?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地震灾害因素2.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3.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4.地震次生灾害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
次生灾害5. 什么叫次生灾害源?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以及水坝、堤岸等。
人员伤亡10.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2)震中距离;(3)震区人口密度;(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5)发震季节和时间;(6)有无地震预报;(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8)抢救速度。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中国的地震主要是板内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征;中国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因而成灾率较高。
(板内地震是指板块内部发生的地震)伤亡因素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2.震中距离;3.震区人口密度;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5.发震季节和时间;6.有无地震预报;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8.抢救速度。
二、5.12汶川大地震参数: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纬度:30.986°N经度:103.364°E震源深度:14km震级: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最大烈度:11度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市西21km(267°)崇州市西北48km(327°)大邑县西北48km(346°)成都西北75km(302°)地震成因: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地震类型: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浅震源地震。
影响范围: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陕西、甘肃、宁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广东、海南、西藏、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福建等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有明显震感。
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
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
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汶川地震的的10度区面积则为约3144平方公里,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县。
9度区的面积约7738平方公里,同样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陕西省宁强县的交界地带,西南端达到汶川县。
9度以上地区破坏极其严重,其分布区域紧靠发震断层,沿断层走向成长条形状。
其中,10度和9度区的边界受龙门山前山断裂错动的影响,在绵竹市和什坊市山区向盆地方向突出,在都江堰市区也略有突出。
汶川地震的8度区面积约27786平方公里,西南端至四川省宝兴县与芦山县,东北端达到陕西省略阳县和宁强县;7度区面积约84449平方公里,西南端至四川省天全县,东北端达到甘肃省两当县和陕西省凤县,最东部为陕西省南郑县,最西为四川省小金县,最北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最南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6度区的面积约314906平方公里,一直延续到重庆市西部和云南省昭通市北端,其西南端为四川省九龙县、冕宁县和喜得县,东北端为甘肃省镇原县与庆阳市,最东部为陕西省镇安县,最西为四川省道孚县,最北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最南为四川省雷波县。
经济损失: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四川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
国家统计局将损失指标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员伤亡问题,第二类是财产损失问题,第三类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
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
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
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的,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人员伤亡: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7月2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失踪18209人。
抢险救灾人员已累计解救和转移1485697人。
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451人(不包括灾区病员人数),已出院90846人,仍有2946人住院,其中四川转外省市伤员仍住院1533人,共救治伤病员3207947人次。
三、汶川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对比:汶川地震极为强烈,对比我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强度、烈度都高于前者。
首先,从震级上可以看出,汶川地震稍强。
唐山地震国际上公认的是7.6级,汶川地震是8.0级。
其次,从地缘机制断层错动上看,唐山地震是拉张性的,是上盘往下掉。
汶川地震是上盘往上升,要比唐山地震影响大。
第三,唐山地震的断层错动时间是十二点九秒,汶川地震是二十二点二秒,错动时间越长,人们感受到强震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汶川地震建筑物的摆幅持续时间比唐山地震要强。
第四,从地震张量的指数上看,唐山地震是2.7级,汶川地震是9.4级,差别很大。
第五,汶川地震波及的面积、造成的受灾面积比唐山地震大。
冯梅说,这主要是由于断层错动的原因,汶川地震是挤压断裂,错动方向是北东方向,也就是说汶川的北东方向受影响比较大,但是它的西部情况就会好一些。
汶川地震波及面积大,据称几乎整个东南亚和整个东亚地区都有震感。
“主要是因为汶川地震错动时间特别长,比唐山地震还长,这就是为什么唐山地震虽然死亡人数多,但是实际上灾害造成的影响不如汶川地震大。
”冯梅说,因为汶川灾情分布比较广。
第六,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比唐山地震大得多。
国土资源部高级咨询研究中心教授岑嘉法分析说,因为唐山地震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汶川地震主要发生在山区,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的种类都不太一样,汶川地震引发的破坏性比较大的崩塌、滚石加上滑坡等,比唐山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要严重得多。
另外,因为四川水比较多,所以堰塞湖跟唐山地震相比也是不一样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基础地质研究室专家安美建补充说,汶川地震的震级比唐山地震的震级稍微高一点,能量差三倍,地震波及能量越大,地震传得更远,在更远的距离内造成破坏。
另外,汶川地震的位置也非常特殊。
唐山地震发生在中国东部,因为东部地区延迟线比较薄,东部地震波衰减厉害,而四川的延迟线厚,所以地震波衰减慢。
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汶川地震造成的影响要比唐山大。
四、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重灾区共41个县(市、区)其中四川省29个,甘肃省8个,陕西省4个;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区)其中四川省100个,陕西省36个,甘肃省32个,重庆市10个,云南省3个,宁夏5个。
五、国际社会的关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国际社会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真诚同情和慰问,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
截至2008年7月18日为止,外交部及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团共收到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7.11亿元人民币。
其中,外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捐资7.70亿元人民币;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捐资199.25万元人民币;外国民间团体、企业、各界人士以及华侨华人、海外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等捐资9.39亿元人民币。
截至5月17日16时,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的六支境外救援队伍,已经抵达灾区开展救援行动。
其中中国香港20人、中国台湾22人、俄罗斯51人的救援队在绵竹市开展救援。
日本两批60人的专业救援队在青川、北川开展救援。
韩国47人的救援队、新加坡55人的救援队在什邡市开展救援。
六、工程结构抗震设防: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是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筑抗震防震就凸显出了它的重要性。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基本目的就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工程结构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于是有“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准则。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明确提出了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于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害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汶川地震后大量房屋建筑、桥梁发生严重破坏;特别是大量中小学校舍倒塌,造成许多学生伤亡,引发了国家相关部门对公众聚集场所房屋建筑设防烈度设置的严重关切。
汶川地震还引发了大量次生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形成了大量堰塞湖。
给下游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汶川地震引发了整个社会对地震预报工作的高度关注。
七、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为了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该法于1998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