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料的整理
第二章第二节 统计整理
第二节统计整理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或科学实验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或对已经加工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标准化的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通过统计调查或实验,我们取得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但这些原始资料一般是分散的、不系统的个体资料。
它们只能说明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而不能说明总体特征,难以反映总体的全貌情况。
用这样的资料,无法从总体上认识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无法揭示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必须对这些分散的、不系统的个体资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汇总,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标准化的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料,并以此计算各种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指标,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特征和全貌,认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
可见,统计整理不是单纯的数据汇总,而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和综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它是从对社会经济现象个体量的认识到社会经济现象总体量的认识的连接点,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显示与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在整个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数据整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的成果。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如果发现被调查单位的资料不齐全或有差错,要及时查询订正。
(2)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并按调查和分析目的的要求进行各种分组,汇总出各组单位数和各项指标的总数。
(3)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统计图,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三、统计整理的方法与步骤(一)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要注意三点:(1)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
(2)统计分组应有分组标志。
(3)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
第二章 生物统计 资料的整理
贵州大学
第二节 资料的整理
一、资料的检查与核对
检查和核对原始资料的目的在于确保原始资料的完 整性和正确性。 所谓完整性是指原始资料无遗缺或重复。
所谓正确性是指原始资料的测量和记载无差错或未进 行不合理的归并。检查中要特别注意特大、特小和异常 数据(可结合专业知识作出判断)。对于有重复、异常 或遗漏的资料,应予以删除或补齐 ;对有错误、相互 矛盾的资料应进行更正,必要时进行复查或重新试验。
贵州大学
在绘制长条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纵轴尺度从“0”开始,间隔相等,标 明所表示指标的尺度及单位。 (2)横轴是长条图的共同基线,应标明各长 条的内容。长条的宽度要相等,间隔相同。间隔的 宽度可与长条宽度相同或者是其一半。 (3)在绘制复式长条图时,将同一属性种类 、等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的长条绘制在一起, 各长条所表示的指标用图例说明,同一属性种类、 等级的各长条间不留间隔。
容,有时须注明时间、地点。
2、标目 标目分横标目和纵标目两项。横标目
列在表的左侧,用以表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标志; 纵标目列在表的上端,说明横标目各统计指标内容 ,并注明计算单位,如%、kg、cm等等。
贵州大学
3、数字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以小数点对齐,
小数位数一致, 无数字的用“─”表示,数字是 “0”的,则填写“0”。 4、线条 表的上下两条边线略粗,纵、横标目间及Fra bibliotek贵州大学
2、圆图
用于表示计数资料、质量性状资料或半定量(
等级)资料的构成比。
所谓构成比,就是各类别、等级的观测值个数 (次数)与观测值总个数(样本含量)的百分比。 把园图的全面积看成100%,按各类别、等级的 构成比将园面积分成若干分, 以扇形面积的大小表 分别表示各类别、等级的比例。
生物统计第二章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大样本与小样本; 随机样本(random sample);
非随机样本(non-random sample)。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由样本推断总体虽然有很大可靠 性,也有一定错误率。俗语说“不 可不信,不可全信”,这是我们对 待统计推断的正确态度。
2、参数与统计数 用总体的全体观察值计算的、描述总 体的特征数称为参数(parameter)。
玉米的穗行数等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质量性状资料
质量性状是指只能观察而不能测量的性状。
如花药、种子、果实、叶片的颜色、籽粒的
饱满度、芒的有无等。 质量性状本身不能用数值表示,要获得这 类性状的资料,须对其观察结果作数量化
处理。数量化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
统计次数法 评分法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1、统计次数法
在一定的总体或样本内,根据某一质量性状的
类别统计其次数,以次数作为质量性状的数据。
【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的 【例如】 玉米果穗 杂交试验,统计F2不同花色植株, 上甜粒与 在1000个F2植株中,红花266株、 非甜粒的 分离比率。 紫花494株、白花240株。 这种利用统计次数法对质量性状 数量化得来的资料又叫次数资料。
这一条件的约束,能自由变动的
离均差的个数是 n-1 。当 n-1 个离均差确定 后,第n个离均差也就随之而定,不能再任 意变动。
【例】有5个观察值3、4、6、8、9,其平均数6。
5个察值的离均差为-3,-2,0,2,3,满足:
(x x) 0
一般,在计算离均差平方和时,若约束条 件为k个,则其自由度dƒ=n-k。
如:总体平均数 ---- μ
资料管理制度(办法)
资料管理制度(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的资料管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企业资源,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利用和销毁工作。
第三条公司内部各部门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确保资料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第四条资料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第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资料管理部门,负责资料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第二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在收集和整理资料时,应当按照公司规定的文件档案管理规范进行操作。
第七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责任人应当记录好资料的来源、内容、格式和存放位置,以便于日后的查找和利用。
第八条各部门应当定期清理和整理自己部门的资料,将已经失效或者过期的资料进行淘汰和销毁。
第九条重要的资料应当及时备份,以防止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资料丢失和损坏。
第三章资料的存储和保管第十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资料存储和保管制度,确保资料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采取物理和电子两种方式进行资料存储,确保数据的备份和安全。
第十二条资料的存储和保管地点应当设置标识牌,明确标注存放的资料种类、数量和存放期限。
第十三条存放资料的场所应当保持干燥、通风和安全,严禁火灾和盗窃等违法活动。
第十四条负责资料存储和保管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确保资料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章资料的利用和传递第十五条公司内部各部门在利用和传递资料时,应当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保护资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十六条资料传递的方式应当采取加密和授权访问的方式,确保资料的安全传递。
第十七条负责资料利用和传递的人员应当对传递的资料进行记录和备份,以便于日后的查找和追溯。
第十八条资料的利用范围应当严格控制,不得超出规定的权限范围进行利用。
第十九条重要的资料外传时,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授权,确保资料的安全。
第五章资料的销毁和归档第二十条资料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公司内部资料进行清理和淘汰,将失效和过期的资料进行销毁。
体育统计第二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实验法在体育统计中应用
实验法定义
实验法是通过人为控制实验条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或处理,然后观察其变化并收集数据的方 法。
实验法在体育统计中的应用举例
研究不同训练方法或营养补充对运动员体能、技能的影响。
实验法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探究因果关系,缺点在于实验环境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且实验对象数量有限,可能存在抽样误差。
数据筛选失误
在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时,可能由于筛选条件设 置不当或误删重要数据等原因,导致分析结果失 真。
提高数据质量和可靠性的措施
加强培训和管理
对观察员和录入员进行专业培 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责任意 识;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对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 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采用先进技术和方 法
体育统计第二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目录
• 体育统计资料概述 • 体育统计资料收集方法 • 体育统计资料整理步骤 • 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 案例分析:某次比赛成绩统计资料收集与
整理 • 总结与展望
01 体育统计资料概述
体育统计资料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体育统计资料是反映体育现象数量特 征的数据和信息,是进行体育科学研 究的基础。
重要性
体育统计资料对于了解体育现象的本 质和规律,预测体育发展趋势,制定 体育政策,评估体育工作效果等具有 重要意义。
体育统计资料来源与分类
来源
体育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各类体育比 赛、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体育科研 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和统计数据。
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体育统计资料可分 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时间可分为定 期资料和不定期资料,按照性质可分 为数量资料和质量资料等。
分析结果
生物统计学 第二章 资料的整理
1.6 划线归组,作次数分布表
资料的整理
规律:螭(chi)霖体长变异范围在7-16;大部分数据集中在9-13; 分布的中心趋向11.5;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趋势。
资料的整理
2.间断性资料(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表 单向分组法进行整理。常用变量的自然数值进 行分组,每组用一个变量值表示。然后把各个观察 值归入相应的组内。
资料的整理
1.5 确定组限 组下限=组中值-1/2组距;组上限=组中值 +1/2组距。本题:第一组下限=7.5-1/2*1=7,上 限7.5+1/2*1=8,所以,本题的分组为7-8;8-9; 9-10;…。 约定:当各组上限为整数时减去0.1,一位小 数时减去0.01; 本资料的分组可改写为7-7.9;88.9;…;这个样可解决临界值‘8’的分组归属。 这样8就归为第二组。
资料的整理
圆形图 用于表示计数资料、质量性状资料或半 定量资料的构成比例。 图1.某渔场鱼苗放养情况 鲢鱼 鲤鱼 鳜鱼 草鱼
524
351
126
438
资料的整理
线图
用于表示事物或现象随时间而变化发展的情况
资料的整理
多边形图 用于表示连续性资料的次数分布。横 轴表示组中值,纵轴表示次数。
30 25
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整理
2、统计图 直观清楚的表示数据分布规律,常用于PPT等报告。 2.1 基本要求 标题简明扼要,列于图的下方。 纵、横两轴应有刻度,注明单位。 横轴由左至右、纵轴由下而上,数值由小到大。 图中需用不同颜色或线条代表不同事物时,应有
图例说明。
资料的整理
2.2 范例 长条图 展示某一指标划分属性种类或等级的次数 或频数分布。
样本含量(n) 10—100 100—200 200—500 500以上 组 数 7—10 9—12 12—17 17—30
部门工作资料管理制度
部门工作资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部门工作资料管理,提高资料利用效率,保障工作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部门内所有工作资料的管理与利用。
第三条工作资料包括电子资料、纸质资料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文字、图纸、档案等。
第四条工作资料的管理应遵循合法、规范、科学、便捷的原则。
第五条本制度实施后,各部门应加强对工作资料的管理,遵守本制度规定。
第六条负责本制度实施的部门为部门办公室。
第二章工作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第七条工作资料的收集应合乎本部门工作的需要,按时按序,不得无故拖延。
第八条工作资料的整理应按照文件管理分类标准,以及国家和部门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
第九条个人工作资料应按照规定的格式、文件柜或文件袋进行整理存放,不得私自存放或转移。
第十条需要转换成电子资料的工作资料应按要求进行数字化处理,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可靠。
第十一条工作资料的整理应定期进行,不得长时间不整理。
第十二条工作资料应设置严格的管理权限,确保机密资料不外泄。
第三章工作资料的利用与借阅第十三条工作资料的利用应符合工作需要,不得私自用于其他非工作目的。
第十四条工作资料的借阅应按部门规定程序,经过相关领导同意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借阅。
第十五条借阅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借阅时间使用,并按时归还工作资料。
第十六条工作资料的利用、借阅过程中如发现工作资料有损坏、遗失等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领导和管理者报告。
第十七条借阅者不得私自复印、外借、转载工作资料,严禁将工作资料带离办公室。
第十八条工作资料的电子化利用应按照信息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操作,确保信息不受侵犯。
第四章工作资料的保管与归档第十九条工作资料的保管应符合国家和部门规定的技术标准,确保资料安全。
第二十条需要归档的工作资料应按规定的文件分类进行整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归档。
第二十一条归档资料的盘活、清除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得私自销毁工作资料。
第二十二条工作资料的保管应设立严格的管理权限,确保机密资料得到保护。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 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统计调查与试验方法的区别: 统计调查是以实际发生的结果为依据,研 究哪些因素对结果产生了影响;而试验是从 控制条件出发,通过改变某一因素的数据观 察对试验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二、次级资料的收集 1.公开的出版物 2.来源于内部调查的数据
局限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报表制度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可以全面调查, 可以全面调查,但 通常是调查限定规 模以上的总体单位
2. 普查(census )
普查是一种专门调查,它是为了某种特定 普查 目的而对总体中所有个体进行的一次性的全 面调查 。
作用
可以收集总体全面、准确的数据资 可以收集总体全面、 料,收集统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反 映重大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信息
三、统计调查方法
1.观察法(observation research) 就是由调查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调查 对象的有关资料 2.自填法(self-reports research) 即由被调查对象按调查者制定的调 查表自行填报的方法
3.访问法 访问法(interview research) 访问法 是指由调查人员直接对被调查者 进行询问并记录调查结果的方法
(一)非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 1.方便抽样(convenience samples) 方便抽样( 方便抽样 ) 就是在选择样本时以方便为原则, 就是在选择样本时以方便为原则,是选择样 本和搜集资料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 2.主观抽样(judgment samples) 根据个人的主观意识来选择总体中有代表性 个体的方法,在我国也称为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
第2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2)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未知数字特征。 • 3)最常用的调查方式。 • 4)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
准确性高等特点。
2020/3/3
20
• 3、统计报表 • 统计调查方式之一。 • 过去曾经是我国主要的数据搜集方式。
•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 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 据。
出来,为统计资料的使用和分析做好准备。
2020/3/3
40
四、统计分组(P39)
•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 • 统计分组是将总体所有单位按照一定的
标志区分为若干部分。在不同部分之间, 存在着着差异,而在每一部分内部,我 们忽略其差异,视其性质相同。
• 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准和准 确地划分组的界限。
测量、登记、计算上的差错以及调查者和被调查者 主观原因使调查中获得的原始资料不准确引起的误 差而引起的误差。 • 这种误差不是抽样调查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统计工 作都可能存在、并难以计算和控制的。 • 它的减少或避免,只有通过改进调查设计、加强组 织和管理、提高统计人员素质予以实现。
2020/3/3
32
真题分析
• 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是【 】 • A.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 • 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 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 D.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 •A
2020/3/3
7
真题分析
• 判断并改正划线部分:统计资料描述的 是大量的、密集性事物的综合特征。这 说明统计资料具有客观性。
16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资料
普查时间 1953.7.1 1964.7.1 1982.7.1 1990.7.1 2000.11.1 2011.11.1
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分类:
按报送范围: 全面报表——要求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 单位均要填报 非全面报表——只要求一部分调查单位 填报 按报送日期: 月报、季报、年报 月报内容简单、时效性强 年报内容比较全面
(二)报告法
基层单位根据上级的要求,以各种原始 记录与核算资料为基础,搜集各种资料, 逐级上报给有关部门
统计报表制度
(三)观察与实验
调查者通过直接的观察或实验获得数据 的一种方法
1.直接观察法
是指就调查对象的行动和意识,调查人 员边观察边记录以收集信息的方法
由于调查人员不是强行介入,受访者无 需任何反应,因而常能够在被观测者不 觉察的情况下获得信息资料
第二章 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
一、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渠道 直接来源
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 一般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 主要通过统计调查获得 间接来源 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 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 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
二、统计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
内容:
表式 由国家统计部门根据研究的任务 与目的而专门设计制定的统计报表表格, 用于搜集统计资料。是统计报表制度的 主体
填表说明 是对统计报表的统计范围、 指标等做出的规定,具体有填报范围、 指标解释、分类目录、其他有关事项的 规定
(四)重点调查
概念: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 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常用方法
2.邮寄调查
是通过邮寄或宣传媒体等方式将调查表 或调查问卷送至被调查者手中,由被调 查者填写,然后将调查表寄回或投放到 指定收集点的一种调查方法
各门类档案的整理
第二章各门类档案的整理编制说明:本章主要介绍了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基建档案、婚姻登记档案、计划生育档案、房产契税档案、审计档案、纪检案件档案、人员档案的整理方法。
其中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基建档案、人员档案的整理方法适用于市直机关、镇区及村(社区);婚姻登记档案、计划生育档案、房产契税档案、纪检案件档案、审计档案的整理方法适用于镇区。
村(社区)形成的计划生育、审计等方面的材料归入文书档案即可。
第一节文书档案的整理本节所讲文书档案的整理方法是按件归档的整理方法。
一、三分开(一)分归档与不归档:按本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执行。
以本级文件为主;上级文件:有针对性和需要贯彻执行的;下级文件:工作汇报、请示、统计报表等。
(二)分保管期限:归档文件按照《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划分为永久(代号1)、30年(代号4)、10年(代号5) ;(三)分年度:以文件落款时间为准。
二、编页码只对文件材料的有效页面编页码,空白页面不编。
本身有正确页码或单页的归档文件不需再编页码;一份文件各部分(如收、发文处理单和定稿等)已有独立正确的页码时,也可以不用再编页码,合并计算其总页数即可。
正面编于右上角,反面编于左上角。
三、排序在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内排列文件先后次序。
尽量将同一事由(同一次会议、同一个活动、同一件事情等)的文件排列在一起。
四、盖档号章全宗号类别期限年度件号页数*** A01 1 2010 1 8档号章盖于文件首页左上方空白处。
如文件首页上方空白处不够位置盖档号章,可另加一张白纸作封面,档号章盖在白纸封面左上方。
档号章可手工填写,工整即可。
五、电脑著录在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中按照著录界面和归档文件目录格式的要求进行著录。
完成著录后上传全文:永久和30年的档案,应将相应电子全文上传至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以符合“双套制”管理的要求。
六、装订入盒拆除文件材料中的金属物后,采用不锈钢钉、三孔一线等方法按单件装订。
第二章 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1-2
常分10-15组,当数据较多时(N>300),可用公式
2/5
K=1.87(N-1)
估算
或k=1+3.322lgN
组限 : 各组数据变化范围的界限,即各组数据在起点范围 上的起点和终点。每组的起点数值称为下限,终点数值为 上限 。
注:常把最高组的上限和最低组的下限稍作延伸,使组限整齐 组的精确上限和组的精确下限 如35~39是组限的表示形式,其实际代表的范围要由组的精确限来定。 35~39的实际范围是[34.5,39.5)
?
统计分组的程序与原则
父母亲下 岗情况: 岗情况: 选择分 确定分 总体单 单亲下岗; 单亲下岗 组标志 ;组体系 位归类 双亲下岗; 双亲下岗; 双亲在岗。 双亲在岗。 完备性和互斥 科学性: 城乡区别 组间差异 性:每个单位 离退休 大,组内 均能且只能归 是否健在 差异小。 差异小。 到某个组中。 到某个组中。
统计表的分类 简单表 统 计 表 p
18
统计资料未经任何分组
分组表
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表
按多个标志进行分组
统计表的结构
1997~1998年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 ~ 年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
项目
一、调查户数 二、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 三、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 四、平均每人全部收入 五、平均每人实际支出 #消费性支出 非消费性支出 六、平均每人居住面积
某年级83名女生身高资料 次数 频率 某年级 名女生身高资料 f f/Σf
身高
(CM) ) 150-155 155-160 160-165 165-170 170以上 以上
人数
(人) 3 11 34 24 11 83
比重
(%) ) 3.61 13.25 40.96 28.92 13.25 100
第二章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各节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第二章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各节复习资料整理总结主要内容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第二节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第三节前期差错及其更正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一、会计政策概述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原则,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于企业会计要素确认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
基础,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是计量基础(即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政策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会计政策的选择性第二,会计政策的强制性(应在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选择)第三,会计政策的层次性企业应当披露采用的重要的会计政策,不具有重要性的会计政策可以不予以披露。
企业应当披露的会计政策主要包括: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
例如,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计量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
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计量方法。
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对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
例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5.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对取得的生物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
例如,企业为取得生物资产而产生的借款费用,是予以资本化,还是计入当期损益。
6.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对无形项目的支出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
例如,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二、资料的搜集
(Collection of Data) 要求:原始数据准确、完整、及时。 资料的主要来源: 1.经常性资料:①统计报表:国家统一 制定并要求定期逐级上报的报表;②报 告卡(单);③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2.一时性资料:①专题调查(不施加 处理因素);②实验(试验)研究(施 加处理因素) 。
三类资料间关系
例:一组2040岁成年人的血压
等 级 资 料
<8 8 12
低血压 正常血压 轻度高血压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15
17
中度高血压
重度高血压
以8kPa和12kPa为界分为正常 与异常两组,统计每组例数
第三节 统计工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及物力达到 预期的研究目的。设计是后三个步骤的 依据,是统计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 方法:应遵循对照、齐同、随机和重复4个 基本原则。医学科研设计有调查设计和 实验设计。调查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 计设计,统计设计包括资料搜集整理与 分析全过程的统计设想和安排;实验设 计包括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社区干预 实验。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
计量资料
(measurement data) 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 法测定某项指标数量的大小所收 集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一般有 度量衡单位。与计数资料的主要 区别在于观察单位之间只有量的 差别,没有质的不同。
计数资料
(enumeration data)
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 类别进行分组,然后计数各组的 观察单位数所收集的资料称为计 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主要区别 在于观察单位之间只有质的不同, 没有量的差别。
数值变量
(numerical variable)
数值变量又称为定量变 量,是指相同性质的观察单 位所具有的变量值是定量的, 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 量衡单位,大多数数值变量 属于连续性变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由调查或试验收集来的原始资料,往往是零乱的,无规律性可循。
只有通过统计整理,才能发现其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资料整理是进一步统计分析的基础,本章首先介绍资料的分类,然后介绍不同类型资料的整理方法。
第一节资料的分类正确地进行资料的分类是资料整理的前提。
在调查或试验中,由观察、测量所得的数据按其性质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数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和半定量(等级)资料三大类。
一、数量性状资料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是指能够以量测或计数的方式表示其特征的性状。
观察测定数量性状而获得的数据就是数量性状资料(data of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数量性状资料的记载有量测和计数两种方式,因而数量性状资料又分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两种。
(一)计量资料指用量测手段得到的数量性状资料,即用度、量、衡等计量工具直接测定的数量性状资料。
其数据是用长度、容积、重量等来表示,如体高、产奶量、体重、绵羊剪毛量等。
这种资料的各个观测值不一定是整数,两个相邻的整数间可以有带小数的任何数值出现,其小数位数的多少由度量工具的精度而定,它们之间的变异是连续性的。
因此,计量资料也称为连续性变异资料。
(二)计数资料指用计数方式得到的数量性状资料。
在这类资料中,它的各个观察值只能以整数表示,在两个相邻整数间不得有任何带小数的数值出现。
如猪的产仔数、鸡的产蛋数、鱼的尾数、母猪的乳头数等,这些观察值只能以整数来表示,各观察值是不连续的,因此该类资料也称为不连续性变异资料或间断性变异资料。
二、质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是指能观察到而不能直接测量的性状,如颜色、性别、生死等。
这类性状本身不能直接用数值表示,要获得这类性状的数据资料,须对其观察结果作数量化处理,其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统计次数法在一定的总体或样本中,根据某一质量性状的类别统计其次数,以次数作为质量性状的数据。
例如,在研究猪的毛色遗传时,白猪与黑猪杂交,子二代中白猪、黑猪和花猪的头数分类统计如下表。
表2-1 白猪和黑猪子二代的毛色分离情况毛色次数(f)频率(%)白色33273.78黑色9621.33花色22 4.89合计450100.00这种由质量性状数量化得来的资料又叫次数资料。
(二)评分法对某一质量性状,因其类别不同,分别给予评分。
例如,在研究猪的肉色遗传时,常用的方法是将屠宰后2小时的猪眼肌横切面与标准图谱对比,由浅到深分别给予15分的评分,以便统计分析。
三、半定量(等级)资料半定量或等级资料(semi-quantitative or ranked data)是指将观察单位按所考察的性状或指标的等级顺序分组,然后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次数而得的资料。
这类资料既有次数资料的特点,又有程度或量的不同。
如粪便潜血试验的阳性反应是在涂有粪便的棉签上加试剂后观察颜色出现的快慢及深浅程度分为六个等级;又如用某种药物治疗畜禽的某种疾病,疗效分为“无效”、“好转”、“显效”和“控制”四个级别;然后统计各级别的供试畜禽数。
半定量资料在兽医研究中是常见的。
三种不同类型的资料相互间是有区别的,但有时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统计方法的要求将一种类型资料转化成另一种类型的资料。
例如,兽医临床化验动物的白细胞总数得到的资料属于计数资料,根据化验的目的,可按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不正常分为两组,清点各组的次数,计数资料就转化为质量性状次数资料;如果按白细胞总数过高、正常、过低分为三组,清点各组次数,就转化成了半定量资料。
第二节资料的整理在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之前,首先要对全部资料进行检查与核对,然后再根据资料的类型及研究的目的对资料进行整理。
一、资料的检查与核对检查和核对原始资料的目的在于确保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所谓完整性是指原始资料无遗缺或重复。
所谓正确性是指原始资料的测量和记载无差错或未进行不合理的归并。
检查中要特别注意特大、特小和异常数据(可结合专业知识作出判断)。
对于有重复、异常或遗漏的资料,应予以删除或补齐;对有错误、相互矛盾的资料应进行更正,必要时进行复查或重新试验。
资料的检查与核对工作虽然简单,但在统计处理工作中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因为只有完整、正确的资料,才能真实地反映出调查或试验的客观情况,才能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资料的整理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后,根据资料中观测值的多少确定是否分组。
当观测值不多(n ≤30)时,不必分组,直接进行统计分析。
当观测值较多(n>30)时,宜将观测值分成若干组,以便统计分析。
将观测值分组后,制成次数分布表,即可看到资料的集中和变异情况。
不同类型的资料,其整理的方法略有不同。
(一)计数资料的整理现以50枚受精种蛋孵化出雏鸡的天数为例,说明计数料的整理。
212020212322222221222023222322192223 242219222121212222242221212222232222 2122222322232222222323222122小鸡出壳天数在19─24天范围内变动,有6个不同的观察值。
用各个不同观察值进行分组,共分为6组,可得表2-3形式的次数分布表。
表2-3 50枚受精种蛋出雏天数的次数分布表孵化天数划线计数次数(f)19║220║│321╫╫╫╫1022╫╫╫╫╫╫╫╫║║2423╫╫║║924║2合计50从表2-3可以看出:种蛋孵化出雏天数大多集中在2123天,以22 天的最多,孵化天数较短(1920天)和较长(24天)的都较少。
表2-4 100只蛋鸡每年产蛋数的次数分布表产蛋数划线计数次数(f)200209║2210219╫╫║│8220229╫╫╫╫╫╫15230239╫╫╫╫╫╫╫╫20240249╫╫╫╫╫╫╫╫║│23250259╫╫╫╫╫╫║17260269╫╫║│8270279║║4280289║2290299│1合计100有些计数资料,观察值较多,变异范围较大,若以每一观察值为一组,则组数太多,而每组内包含的观察值太少,资料的规律性显示不出来。
对于这样的资料,可扩大为以几个相邻观察值为一组,适当减少组数,这样资料的规律性就较明显,对资料进一步计算分析也比较方便。
例如观测某品种100只蛋鸡每年每只鸡产蛋数(原始资料略),其变异范围为200299枚。
这样的资料如以每个观察值为一组,则组数太多(该资料最多可分为100组),如间隔10枚为一组,则可使组数适当减少。
经初步整理后分为10组,资料的规律性就比较明显,见表2-4。
从表2-4可以看到,大部分蛋鸡的年产蛋数在220259枚,但也有少数蛋鸡每年产蛋数少到200209枚,多到290299枚。
(二)计量资料的整理计量资料不能按计数资料的分组方法进行整理,在分组前需要确定全距、组数、组距、组中值及组限,然后将全部观测值划线计数归组。
下面以126头基础母羊的体重资料为例,说明其整理的方法及步骤。
【例2.1】将126头基础母羊的体重资料(见表2-5)整理成次数分布表。
1、求全距全距是资料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为极差(range),用R表示,即R=Max(x)-Min(x)表2-5中,基础母羊的最大体重为65.0kg,最小体重为37.0kg,因此R=65.0-37.0=28.0kg。
2、确定组数组数的多少视样本含量及资料的变动范围大小而定,一般以达到既简化资料又不影响反映资料的规律性为原则。
组数要适当,不宜过多,亦不宜过少。
分组越多所求得的统计量越精确,但增大了运算量;若分组过少,资料的规律性就反映不出来,计算出的统计量的精确性也较差。
一般组数的确定,可参考表2-6。
表2-5 126头基础母羊的体重资料单位:kg 53.0 50.0 51.0 57.0 56.0 51.0 48.0 46.0 62.0 51.0 61.0 56.0 62.0 58.0 46.548.0 46.0 50.0 54.5 56.0 40.0 53.0 51.0 57.0 54.0 59.0 52.0 47.0 57.0 59.0 54.0 50.052.0 54.0 62.5 50.0 50.0 53.0 51.0 54.0 56.0 50.0 52.0 50.0 52.0 43.0 53.0 48.0 50.060.0 58.0 52.0 64.0 50.0 47.0 37.052.0 46.0 45.0 42.0 53.0 58.0 47.0 50.0 50.0 45.055.0 62.0 51.0 50.0 43.0 53.0 42.0 56.0 54.5 45.0 56.0 54.0 65.0 61.0 47.0 52.0 49.049.0 51.0 45.0 52.0 54.0 48.0 57.0 45.0 53.0 54.0 57.0 54.0 54.0 45.0 44.0 52.0 50.052.0 52.0 55.0 50.0 54.0 43.0 57.0 56.0 54.0 49.0 55.0 50.0 48.0 46.0 56.0 45.0 45.051.0 46.0 49.0 48.5 49.0 55.0 52.0 58.0 54.5样本含量(n)组数10—1007—10100—2009—12200—50012—17500以上17—30本例中,n=126,根据表2-6,初步确定组数为10组。
3、确定组距每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组距,记为i。
分组时要求各组的组距相等。
组距的大小由全距与组数确定,计算公式为:组距(i)=全距/组数本例i=28.0/10≈3.0。
4、确定组限及组中值各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称为组限。
最小值称为下限,最大值称为上限。
每一组的中点值称为组中值,它是该组的代表值。
组中值与组限、组距的关系如下:组中值=(组下限+组上限)/2=组下限+1/ 2组距=组上限-1/2组距由于相邻两组的组中值间的距离等于组距,所以当第一组的组中值确定以后,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组中值,第二组的组中值加上组距就是第三组的组中值,其余类推。
组距确定后,首先要选定第一组的组中值。
在分组时为了避免第一组中观察值过多,一般第一组的组中值以接近于或等于资料中的最小值为好。
第一组组中值确定后,该组组限即可确定,其余各组的组中值和组限也可相继确定。
注意,最末一组的上限应大于资料中的最大值。
表2-5中,最小值为37.0,第一组的组中值取37.5,因组距已确定为3.0,所以第一组的下限=37.5-(1/2)×3.0=36.0;第一组的上限也就是第二组的下限为36.0+3.0=39.0;第二组的上限也就是第三组的下限为39.0+3.0=42.0,……,以此类推,一直到某一组的上限大于资料中的最大值为止,于是可分组为:36.0 39.0,39.0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