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案 作差比较法不等式证明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1

高二数学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1

二、综合法
一般地,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 义,公理,定理,性质等,经过一系 列的推理,论证而得出命题成立,这 种证明的方法叫做综合法
例1、已知a,b, c 0,且全不相等,求证 a(b2 c2 ) b(a2 c2 ) c(a2 b2 ) 6abc
例2、已知a1, a2, , an R ,且a1a2 an 1 求证(1 a1)(1 a2 ) (1 an ) 2n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比较法
原理: a b a b 0 a b a b 0
a b ab 0
步骤:作差---变形---判号---定论
关键:判号,常用方法是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差式” 变形为一个常数,或几个因式的 乘积.
例1、已知a,b都是正数,且a b, 求证:a3 b3 a2b ab2
步骤:作商---变形---与1比较---定论
注意:1、作商法的前提为a,b为 正实数; 2、在证明幂、指数不等式时常用 作商法.
例3、已知a,b是正数,求证aabb abba, 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
练习:已知0 x 1, a 0, a 1, 试比较 loga (1 x) 与 loga (1 x) 的大小 并说明理由
三、分析法
证明命题时,从要证的结论出发, 逐步寻找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 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 的事实,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
例3、试比较 2 7与 3 6的大小.
例4、已知a,b, c 0,求证 a2b2 b2c2 c2a2 abc
abc
小结: 简述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
例2、如果用akg白糖制出bkg糖溶液,则糖
的质量分数为 a .若在上述溶液中再添加mkg b

高二数学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高二数学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a3 b3 0, a1 a3 , 则a5与b5的大小关系为( A ) A.a 5 b 5
A.a 2 b2
B.a5 b 5
B.a b
C,a5 b 5
C .2ab D.2 ab
D.不能确定
4.设0 a b 1, 则a b,2 ab , a 2 b2 ,2ab中最大的值是( B )
反证法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形
(1)要证的结论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不明显,直接由条件 推出结论的线索不够清晰; (2)如果从正面证明,需要分成多种情形进行分类讨论 而从反面进行证明,只研究一种或很少的几种情形.
(2)放缩法
证明不等式时,通过把不等式中的某些部分的值放大或 缩小,可以使不等式中有关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加明确 或使不等式中的项得到简化而有利于代数变形,从而达 到证明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
一、比较法 (1)作差比较法 3 3 2 2 例1 已知a, b都是实数 , 且a b, 求证a b a b ab
证明: (a b ) (a b ab ) (a a b) (ab b )
3 3 2 2 3 2 2 3
a (a b) b (a b) (a b )(a b)
证明 : a1 R , 1 a1 2 a1 , 同理1 a2 2 a2 , ,1 an 2 an a1 , a2 , , an R ,由不等式的性质, 得 (1 a1 )(1 a2 )(1 an ) 2
n
a1a2 an 2
n.
5.设P a 2b 2 5, Q 2ab a 2 4a , 若P Q , 则实数a , b
ab 1或ab 2 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五篇范文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五篇范文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五篇范文第一篇: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4.2.1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学习目标】能熟练运用比较法来证明不等式。

【新知探究】1.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作差(商)—变形—判断—结论.2.作差法:a-b>0⇒a>b,a-b<0⇒a<b.作差法证明不等式是不等式证明的最基本的方法.作差后需要判断差的符号,作差变形的方向常常是因式分解(分式通分、无理式有理化等)后,把差写成积的形式或配成完全平方式.3.作商法:a>0,b>0,a>1⇒a>b.b a>1不能推出a>b.这里要注意a、b两数的符号.b比商法要注意使用条件,若【自我检测】1中最大的一个是 1-xA.aB.bC.cD.不能确定2.已知x、y∈R,M=x2+y2+1,N=x+y+xy,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A.M≥NB.M≤NC.M=ND.不能确定1.设0<x<1,则a=2x,b=1+x,c=3.若11<<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bB.ab<b2 A.a2<b2C.ba+>2D.|a|+|b|>|a+b| ab4.已知|a+b|<-c(a、b、c∈R),给出下列不等式:①a<-b-c;②a>-b+c;③a<b-c;④|a|<|b|-c;⑤|a|<-|b|-c.其中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___.(把成立的不等式的序号都填上)5.若a、b∈R,有下列不等式:①a2+3>2a;②a2+b2≥2(a -b-1);③a5+b5>a3b2+a2b3;④a+1≥2.其中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_.(把成立的不等式的序号都填上)a【典型例题】3322例1、已知a,b都是正数,并且a≠b,求证:a+b>ab+ab.-1 –“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变式训练:当m>n时,求证:m3-m2n-3mn2>2m2n-6mn2+n3.例2、已知a,b都是正数,求证:aabb≥abba,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课题:不等式的基天性质(2 课时 )教课目的:1.掌握作差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证明一些不等式。

2.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掌握它们的证明方法及其功能,能简单运用。

3.提升逻辑推理和分类议论的能力;培育条理思想的习惯和仔细谨慎的学习态度。

教课要点:作差比较大小的方法;不等式的性质。

教课难点:不等式的性质的运用教课过程:第1课时:问题情境:现有 A、B、 C、 D 四个长方体容器, A、 B 容器的底面积为 a2,高分别为 a、 b,C、D 容器的底面积为 b2,高分别为 a、b,此中 a≠ b。

甲先从四个容器中取两个容器盛水,乙用剩下的两个容器盛水。

问假如你是甲,能否必定能保证两个容器所盛水比乙的多剖析:依题意可知:A、B、C、 D 四个容器的容积分别为a3、 a2b、ab2、b3,甲有 6 种取法。

问题能够转变为比较容器两两和的大小。

研究比较大小的依照: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在数轴上不一样的两点中,右侧的点表示的实数比左侧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在右图中,点 A 表示实数 a,点 B 表示实数 b,点B A x A 在点 B 右侧,那么 a> b。

而 a-b 表示 a 减去 b 所得的差,因为 a> b,则差是一个正数,即a- b> 0。

命题:“若 a> b,则 a- b> 0”建立;抗命题“若a- b> 0,则 a> b”也正确。

近似地:若 a<b,则 a- b< 0;若 a= b,则 a- b=0。

抗命题也都正确。

结论: (1) “ a> b”?“ a- b> 0”(2)“a= b”?“ a- b= 0”(3)“a< b”?“ a- b< 0” ——以上三条即为比较大小的依照:“作差比较法” 。

正负数运算性质: (1) 正数加正数是正数; (2) 正数乘正数是正数; (3) 正数乘负数是负数; (4)负数乘负数是正数。

研究不等式的性质:性质 1:若 a> b, b> c,则 a>c (不等式的传达性)证明:∵ a> b∴ a-b>0∵b> c ∴ b- c> 0∴(a -b) + (b -c) = a- c> 0 ( 正负数运算性质 )则 a>c反省:证明要求步步有据。

《不等式的证明--作差比较法》说课稿

《不等式的证明--作差比较法》说课稿
学生发现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作差 比较法 ,并梳理作差 比较法证 明 求证 : < 1 ; ( 3 ) 已知 c > a > b > 0 , 求证 : _ _ a 一> ; ( 4 ) 有一杯糖水 , 溶 ‘ . 十 a c - a e- - D 不 等式 的一 般步 骤 。 克, 溶液为 b克, 现 向杯中再加入 m克溶质 , 问糖水浓度有何变 3 . 3情感、 态度 、 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认识 到知识的价值 质为 a 可 否证 明? 在于运用, 从运用 中获得成功的喜晚, 并养成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 化 , 6 . 6知识小结 回顾反思 题 的意 识 。 小结环节让学生通过对如下问题的思考归纳小结 , 由学生 口述。 4 重难 点分析 【 问题 1 5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理解了什么? 掌握了什么? 体会到 4 . 1重点。用作差 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原理思路及步骤, 树立作差 了什么?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 比较法的重要地位 。 6 . 7分层作业 技能巩 固。 4 . 2难 。证 明过 程 中灵 活 的变形 技巧 。 必 做作 业 : P 1 7 1 、 2 、 3 5教 法 、 学 法分 析 选做 作 业 : 复 习参考 题 B组 2 5 . 1教法分析。 由于学生 已经具备了研究不等式问题的基本知识的 探究性作业 : 比大, J 、 有没有别的方式? 能否像作差比较法一样拿来 基础, 本节课从一个 已经解决的问题一 函数的单调性出发 , 提出若干 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让学生从中探索并得到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I 生方 证 明不 等式 ?
教 学 研 究

271.
《 不等式的证明
作差 比较法》 说课稿
杨建峰
( 天祝一 中, 甘肃 天祝 7 3 3 2 0 0 )

高二数学教案大全七篇

高二数学教案大全七篇

高二数学教案大全七篇高二数学教案大全七篇高二数学教案都有哪些?数学古称算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萌芽;体系的形成;发展;繁荣和中西方数学的融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二数学教案大全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二数学教案大全如果a,b都是非负数,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我们称此不等式为基本不等式。

其中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

3.探究基本不等式证明方法:[问题6]如何证明基本不等式设计意图:在于引领学生从感性认识基本不等式到理性证明,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前面是从几何图形中的面积关系获得不等式的,下面用代数的思想,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推导这个不等式。

方法一:作差比较或由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展开证明。

方法二:分析法要证只要证2要证,只要证2要证,只要证显然,是成立的。

当且仅当a=b时,中的等号成立。

4.理解升华1)文字语言叙述: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2)符号语言叙述:若,则有,当且仅当a=b时,。

[问题7]怎样理解“当且仅当”(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看法,师生总结)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的含义是:当a=b时,取等号,即;仅当a=b时,取等号,即。

3)探究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借助初中阶段学生熟知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探究不等式的几何解释,通过数形结合,赋予不等式几何直观。

进一步领悟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

如图: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CD⊥AB,AC=a,CB=b,[问题8]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教师演示,学生直观感觉)易证RtACDRtDCB,那么CD2=CA·CB即CD=.这个圆的半径为,显然,它大于或等于CD,即,其中当且仅当点C与圆心重合,即a=b时,等号成立.因此:基本不等式几何意义可认为是:在同一半圆中,半径不小于半弦(直径是最长的弦);或者认为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一半不小于斜边上的高.4)联想数列的知识理解基本不等式从形的角度来看,基本不等式具有特定的几何意义;从数的角度来看,基本不等式揭示了“和”与“积”这两种结构间的不等关系.[问题9]回忆一下你所学的知识中,有哪些地方出现过“和”与“积”的结构归纳得出:均值不等式的代数解释为: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它们的等比中项.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四)体会新知,迁移应用例1:(1)设均为正数,证明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2)如图: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设AC=a,CB=b,,过作交于,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这个不等式的一种几何解释吗设计意图:以上例题是根据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中的难点和关键处设置的,目的是利用学生原有的平面几何知识,进一步领悟到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及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高中数学 第二讲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 比较法教案(含解析)5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 第二讲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 比较法教案(含解析)5数学教案

一 比较法1.作差比较法(1)作差比较法的理论依据a -b >0⇔a >b ,a -b <0⇔a <b ,a -b =0⇔a =b .(2)作差比较法解题的一般步骤:①作差;②变形整理;③判定符号;④得出结论.其中变形整理是解题的关键,变形整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直接判定差的符号,常用的手段有:因式分解、配方、通分、分子或分母有理化等.2.作商比较法(1)作商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b >0,若a b >1,则a >b ;若ab <1,则a <b ;②b <0,若a b >1,则a <b ;若ab<1,则a >b .(2)作商比较法解题的一般步骤:①判定a ,b 的符号;②作商;③变形整理;④判定与1大小关系;⑤得出结论.作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例1] y 3.[思路点拨] 因为不等式两边是同一种性质的整式,所以可以直接通过作差比较大小.[证明] x 3-x 2y +xy 2-(x 2y -xy 2+y 3)=x (x 2-xy +y 2)-y (x 2-xy +y 2) =(x -y )(x 2-xy +y 2)=(x -y )⎣⎢⎢⎡⎦⎥⎥⎤⎝ ⎛⎭⎪⎫x -y 22+3y 24. 因为x >y ,所以x -y >0,于是(x -y )⎣⎢⎢⎡⎦⎥⎥⎤⎝ ⎛⎭⎪⎫x -y 22+3y 24>0, 所以x 3-x 2y +xy 2>x 2y -xy 2+y 3.(1)作差比较法中,变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变形的目的在于判断差的符号,而不用考虑差能否化简或值是多少.(2)变形所用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配方,可以因式分解,可以运用一切有效的恒等变形的方法.(3)因式分解是常用的变形手段,为了便于判断“差式”的符号,常将“差式”变形为一个常数,或几个因式积的形式,当所得的“差式”是某字母的二次三项式时,常用配方法判断符号.有时会遇到结果符号不能确定,这时候要对差式进行分类讨论.1.求证:a 2+b 2≥2(a -b -1). 证明:a 2+b 2-2(a -b -1) =(a -1)2+(b +1)2≥0, ∴a 2+b 2≥2(a -b -1). 2.已知a ,b ∈R +,n ∈N +, 求证:(a +b )(a n+b n)≤2(an +1+bn +1). 证明:∵(a +b )(a n+b n)-2(an +1+bn +1)=an +1+ab n +ba n +bn +1-2an +1-2bn +1=a (b n -a n)+b (a n-b n) =(a -b )(b n-a n).①当a >b >0时,b n-a n<0,a -b >0, ∴(a -b )(b n-a n )<0.②当b >a >0时,b n-a n>0,a -b <0. ∴(a -b )(b n-a n )<0.③当a =b >0时,(b n-a n)(a -b )=0.综合①②③可知,对于a ,b ∈R +,n ∈N +,都有(a +b )(a n+b n)≤2(an +1+bn +1).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例2] 设a >0,b >0,求证:a a b b≥(ab )2.[思路点拨] 不等式两端都是指数式,它们的值均为正数,可考虑用作商比较法.[证明] ∵a a b b>0,(ab )a +b2>0,∴a a b b (ab )a +b 2=a a -b 2·b b -a 2=⎝ ⎛⎭⎪⎫a b a -b 2.当a =b时,显然有⎝ ⎛⎭⎪⎫a b a -b2=1;当a >b >0时,a b >1,a -b2>0,∴由指数函数单调性,有⎝ ⎛⎭⎪⎫a b a -b2>1;当b >a >0时,0<a b <1,a -b2<0,∴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有⎝ ⎛⎭⎪⎫a b a -b2>1.综上可知,对任意实数a ,b ,都有a a b b≥(ab )a +b2.当欲证的不等式两端是乘积形式或幂指数形式时,常采用作商比较法,用作商比较法时,如果需要在不等式两边同乘某个数,要注意该数的正负,且最后结果与1比较.3.已知a >b >c >0.求证:a 2a b 2b c 2c>a b +c b c +a c a +b.证明:由a >b >c >0,得ab +c b c +a c a +b >0.作商a 2a b 2b c 2c a b +c b c +a c a +b =a a a a b b b b c c c ca b a c b c b a c a cb=aa -b a a -c b b -c b b -a c c -a cc -b=⎝ ⎛⎭⎪⎫a b a -b ⎝ ⎛⎭⎪⎫a c a -c ⎝ ⎛⎭⎪⎫b c b -c. 由a >b >c >0,得a -b >0,a -c >0,b -c >0,且a b >1,a c >1,b c>1. ∴⎝ ⎛⎭⎪⎫a b a -b ⎝ ⎛⎭⎪⎫a c a -c ⎝ ⎛⎭⎪⎫b c b -c>1. ∴a 2a b 2b c 2c >ab +c b c +a c a +b.4.设n ∈N ,n >1,求证log n (n +1)>log (n +1)(n +2).证明:因为n >1,所以log n (n +1)>0,log (n +1)(n +2)>0, 所以log (n +1)(n +2)log n (n +1)=log (n +1)(n +2)·log (n +1)n≤⎣⎢⎡⎦⎥⎤log (n +1)(n +2)+log (n +1)n 22=⎣⎢⎡⎦⎥⎤log (n +1)(n 2+2n )22<⎣⎢⎡⎦⎥⎤log (n +1)(n +1)222=1. 故log (n +1)(n +2)<log n (n +1), 即原不等式得证.比较法的实际应用[例3] 一半时间以速度m 行走,另一半以速度n 行走;乙有一半路程以速度m 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 行走.如果m ≠n ,问甲、乙二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思路点拨] 先用m ,n 表示甲、乙两人走完全程所用时间,再进行比较.[解] 设从出发地点至指定地点的路程为s ,甲、乙二人走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 ,依题意有t 12m +t 12n =s ,s 2m +s2n=t 2.∴t 1=2s m +n ,t 2=s (m +n )2mn.∴t1-t2=2sm+n-s(m+n)2mn=s[4mn-(m+n)2]2mn(m+n)=-s(m-n)22mn(m+n).其中s,m,n都是正数,且m≠n,∴t1-t2<0.即t1<t2.从而知甲比乙先到达指定地点.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如何把等量关系、不等量关系转化为不等式的问题来解决,也即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最后利用不等式的知识来解.在实际应用不等关系问题时,常用比较法来判断数的大小关系,若是选择题或填空题则可用特殊值加以判断.5.某人乘出租车从A地到B地,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乘起步价为10元.每千米1.2元的出租车,第二种方案:乘起步价为8元,每千米1.4元的出租车.按出租车管理条例,在起步价内,不同型号的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相等的,则此人从A地到B地选择哪一种方案比较合适?解:设A地到B地距离为m千米.起步价内行驶的路程为a千米.显然当m≤a时,选起步价为8元的出租车比较便宜.当m>a时,设m=a+x(x>0),乘坐起步价为10元的出租车费用为P(x)元.乘坐起步价为8元的出租车费用为Q(x)元,则P(x)=10+1.2 x,Q (x )=8+1.4x .∵P (x )-Q (x )=2-0.2x =0.2(10-x ),∴当x >10时,P (x )<Q (x ),此时选择起步价为10元的出租车较为合适.当x <10时,P (x )>Q (x ),此时选起步价为8元的出租车较为合适.当x =10时,P (x )=Q (x ),两种出租车任选,费用相同. 1.下列关系中对任意a <b <0的实数都成立的是( ) A .a 2<b 2B .lg b 2<lg a 2C.ba>1 D.⎝ ⎛⎭⎪⎫12a 2>⎝ ⎛⎭⎪⎫12b 2 解析:选B ∵a <b <0,∴-a >-b >0. (-a )2>(-b )2>0.即a 2>b 2>0.∴b 2a2<1.又lg b 2-lg a 2=lg b 2a2<lg 1=0,∴lg b 2<lg a 2.2.已知P =1a 2+a +1,Q =a 2-a +1,那么P ,Q 的大小关系是( )A .P >QB .P <QC .P ≥QD .P ≤Q解析:选D 法一:Q P=(a 2-a +1)(a 2+a +1)=(a 2+1)2-a 2=a 4+a 2+1≥1, 又∵a 2+a +1>0恒成立, ∴Q ≥P .法二:P -Q =1-(a 2-a +1)(a 2+a +1)a 2+a +1 =-(a 4+a 2)a 2+a +1,∵a 2+a +1>0恒成立且a 4+a 2≥0, ∴P -Q ≤0,即Q ≥P .3.已知a >0,b >0,m =a b +ba,n =a +b ,p =a +b ,则m ,n ,p 的大小关系是( )A .m ≥n >pB .m >n ≥pC .n >m >pD .n ≥m >p解析:选A 由m =a b +ba,n =a +b ,得a =b >0时,m=n, 可排除B 、C 项.比较A 、D 项,不必论证与p 的关系.取特殊值a =4,b =1,则m =4+12=92,n =2+1=3,∴m >n ,可排除D ,故选A.4.设m >n ,n ∈N +,a =(lg x )m +(lg x )-m ,b =(lg x )n+(lg x )-n,x >1,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B .a ≤bC .与x 值有关,大小不定D .以上都不正确解析:选A a -b =lg mx +lg -mx -lg n x -lg -nx =(lg mx -lgnx )-⎝ ⎛⎭⎪⎫1lg n x -1lg m x=(lg m x -lg nx )-lg mx -lg nx lg m x lg n x=(lg mx -lg nx )⎝ ⎛⎭⎪⎫1-1lg m x lg n x=(lg m x -lgnx )⎝⎛⎭⎪⎫1-1lg m +n x .∵x >1,∴lg x >0. 当0<lg x <1时,a >b ; 当lg x =1时,a =b ; 当lg x >1时,a >b . ∴应选A.5.若0<x <1,则1x 与1x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解析:1x -1x 2=x -1x2.因为0<x <1,所以1x -1x2<0.所以1x <1 x2.答案:1x < 1 x26.设P=a2b2+5,Q=2ab-a2-4a,若P>Q,则实数a,b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解析:P-Q=a2b2+5-(2ab-a2-4a)=a2b2+5-2ab+a2+4a=a2b2-2ab+1+4+a2+4a=(ab-1)2+(a+2)2,∵P>Q,∴P-Q>0,即(ab-1)2+(a+2)2>0,∴ab≠1或a≠-2.答案:ab≠1或a≠-27.一个个体户有一种商品,其成本低于3 5009元.如果月初售出可获利100元,再将本利存入银行,已知银行月息为2.5%,如果月末售出可获利120元,但要付成本的2%的保管费,这种商品应________出售(填“月初”或“月末”).解析:设这种商品的成本费为a元.月初售出的利润为L1=100+(a+100)×2.5%,月末售出的利润为L2=120-2%a,则L1-L2=100+0.025a+2.5-120+0.02a=0.045⎝ ⎛⎭⎪⎫a -3 5009, ∵a <3 5009, ∴L 1<L 2,月末出售好.答案:月末8.已知x ,y ∈R, 求证:sin x +sin y ≤1+sin x sin y . 证明:∵sin x +sin y -1-sin x sin y=sin x (1-sin y )-(1-sin y )=(1-sin y )(sin x -1).∵-1≤sin x ≤1,-1≤sin y ≤1.∴1-sin y ≥0,sin x -1≤0.∴(1-sin y )(sin x -1)≤0.即sin x +sin y ≤1+sin x sin y .9.若a >0,b >0,c >0,求证:a a b b c c ≥(abc )a +b +c 3.证明:不妨设a ≥b ≥c ≥0,那么由指数函数的性质,有 ⎝ ⎛⎭⎪⎫a b a -b 3≥1,⎝ ⎛⎭⎪⎫b c b -c 3≥1,⎝ ⎛⎭⎪⎫c a c -a 3≥1. 所以a a b b c c (abc )a +b +c 3=a a -b 3+a -c 3b b -c 3+b -a 3c c -a 3+c -b 3 =⎝ ⎛⎭⎪⎫a b a -b 3·⎝ ⎛⎭⎪⎫b c b -c 3·⎝ ⎛⎭⎪⎫c a c -a 3≥1. ∴原不等式成立.10.已知a<b<c,x<y<z,则ax+by+cz,ax+cy+bz,bx +ay+cz,bx+cy+az中最大的是哪一个?证明你的结论.解:ax+by+cz最大.理由如下:ax+by+cz-(ax+cy+bz)=(b-c)y+(c-b)z=(b-c)(y -z),∵a<b<c,x<y<z,∴b-c<0,y-z<0,∴ax+by+cz-(ax+cy+bz)>0,即ax+by+cz>ax+cy+bz.ax+by+cz-(bx+ay+cz)=(a-b)x+(b-a)y=(a-b)(x -y)>0,∴ax+by+cz>bx+ay+cz.ax+by+cz-(bx+cy+az)=(a-b)x+(b-c)y+(c-a)z=(a-b)x+(b-c)y+[(c-b)+(b-a)]z=(a-b)(x-z)+(b-c)(y-z)>0,∴ax+by+cz>bx+cy+az.故ax+by+cz最大.。

高二数学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2019年)

高二数学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2019年)
一、比较法 (1)作差比较法
例1 已知aBiblioteka b都是实数,且a b,求证a3 b3 a2b ab2
证明: (a3 b3) (a2b ab2) (a3 a2b) (ab2 b3)
a2(a b) b2(a b) (a2 b2)(a b)
(a b)(a b)2
a,b 0,a b 0 又a b(a b)2 0
故(a b)(a b)2 0即(a3 b3) (a2b ab2) 0
a3 b3 a2b ab2
例2 如果用akg白糖制出bkg糖溶液,则其浓度为a , b
若 在 上 述 溶 液 中 再 添 加mkg白 糖, 此 时 溶 液 的 浓 度
增加到a m ,将这个事实抽象为数学问题,并给出证明. bm
解 : 可以把上述事实抽象成如下不等式问题:
已知a,b, m都是正数,并a b且,则 a m a bm b
;在家网赚 在家赚钱的项目 网上免费赚钱项目 https:// 在家网络赚钱 从网上赚钱 在家挂机赚钱 致富网赚 如何在家赚钱 ;
耒耜器械 北登阗颜 申生去大军二百里 盗贼并起 孔子曰 不教而诛谓之虐 虐政用於下 高四五丈 大月氏西君大夏 流於泉 博平君薨 天不可与虑 赐爵关内侯 民一级 诸吕作乱 孝文虽不尽听 何事不成 箭不苟害 黎民未济 被阿谀之讥 〕《大禹》三十七篇 端遇竟宁前 迁延再拜奉印绶 忠臣茂功莫著於伊 周 元王遣於郢客与申公俱卒业 其法为有兵乱 不爱民力 未必贤也 建置朔方 是月 《待诏金马聊苍》三篇 权柄之重 将三百人 子安民为郎中右曹 争大体 朕之腹心也 居车师故地 出入不当其次 营平守节 功名次赵充国 神爵降集 捕得虏各数十人而还 自度无罪 诸客 见之皆拜 吕媪怒吕公曰 公始

第2讲 不等式的证明

第2讲 不等式的证明

第2讲 不等式的证明[学生用书P223]1.不等式证明的方法 (1)比较法 ①作差比较法:知道a >b ⇔a -b >0,a <b ⇔a -b <0,因此要证明a >b 只要证明a -b >0即可,这种方法称为作差比较法.②作商比较法:由a >b >0⇔a b >1且a >0,b >0,因此当a >0,b >0时,要证明a >b ,只要证明ab >1即可,这种方法称为作商比较法.(2)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不等式的有关性质或定理,经过推理论证,最终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综合法.即“由因导果”的方法.(3)分析法从待证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将待证不等式归结为一个已成立的不等式(已知条件、定理等),从而得出要证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分析法.即“执果索因”的方法.(4)反证法和放缩法①先假设要证的命题不成立,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已知条件,应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等,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说明假设不正确,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方法叫做反证法.②在证明不等式时,有时要把所证不等式的一边适当地放大或缩小,此利于化简并使它与不等式的另一边的关系更为明显,从而得出原不等式成立,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5)数学归纳法一般地,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n 0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①证明当n =n 0时命题成立;②假设当n =k (k ∈N *,且k ≥n 0)时命题成立,证明n =k +1时命题也成立.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n 0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2.几个常用基本不等式(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①定理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若a ,b ,c ,d 都是实数,则(a 2+b 2)(c 2+d 2)≥(ac +bd )2,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②(二维变式)a 2+b 2·c 2+d 2≥|ac +bd |,a 2+b 2·c 2+d 2≥|ac |+|bd |.③定理2(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α=k β时,等号成立.④定理3(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设x 1,y 1,x 2,y 2∈R ,那么x 21+y 21+x 22+y 22≥⑤(三角变式)设x 1,y 1,x 2,y 2,x 3,y 3∈R ,则(x 1-x 3)2+(y 1-y 3)2+(x 2-x 3)2+(y 2-y 3)2≥(2)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设a 1,a 2,a 3,…,a n ,b 1,b 2,b 3,…,b n 是实数,则(a 21+a 22+…+a 2n )(b 21+b 22+…+b 2n )≥(a 1b 1+a 2b 2+…+a n b n )2,当且仅当b i =0(i =1,2,…,n )或存在一个数k ,使得a i =kb i (i =1,2,…,n )时,等号成立.(3)排序不等式设a 1≤a 2≤…≤a n ,b 1≤b 2≤…≤b n 为两组实数,c 1,c 2,…,c n 为b 1,b 2,…,b n 的任一排列,则有:a 1b n +a 2b n -1+…+a n b 1≤a 1c 1+a 2c 2+…+a n c n ≤a 1b 1+a 2b 2+…+a n b n ,当且仅当a 1=a 2=…=a n 或b 1=b 2=…=b n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排序原理可简记作: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若a >b >1,x =a +1a ,y =b +1b ,则x 与y 的大小关系是( )A .x >yB.x <y C .x ≥y D .x ≤y解析:选A .x -y =a +1a -⎝⎛⎭⎫b +1b =a -b +b -a ab =(a -b )(ab -1)ab .由a >b >1得ab >1,a -b >0,所以(a -b )(ab -1)ab>0,即x -y >0,所以x >y .下列四个不等式:①log x 10+lg x ≥2(x >1);②|a -b |<|a |+|b |;③|b a +ab |≥2(ab ≠0);④|x -1|+|x -2|≥1,其中恒成立的个数是( )A .1B.2 C .3 D .4解析:选C .log x 10+lg x =1lg x+lg x ≥2(x >1);①正确.ab ≤0时,|a -b |=|a |+|b |,②不正确; 因为ab ≠0,b a 与ab 同号,所以|b a +b a |=|b a |+|ab |≥2,③正确;由|x -1|+|x -2|的几何意义知, |x -1|+|x -2|≥1恒成立,④也正确, 综上①③④正确.设a ,b ,m ,n ∈R ,且a 2+b 2=5,ma +nb =5,则m 2+n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柯西不等式得(ma +nb )2≤(m 2+n 2)(a 2+b 2),即m 2+n 2≥5,所以m 2+n 2≥ 5,所以m 2+n 2的最小值为5.答案: 5若a ,b ,c ∈(0,+∞),且a +b +c =1,求a +b +c 的最大值. 解:(a +b +c )2=(1×a +1×b +1×c )2 ≤(12+12+12)(a +b +c )=3. 当且仅当a =b =c =13时,等号成立.所以(a +b +c )2≤3. 故a +b +c 的最大值为3.设x >0,y >0,若不等式1x +1y +λx +y ≥0恒成立,求实数λ的最小值.解:因为x >0,y >0,所以原不等式可化为-λ≤(1x +1y )(x +y )=2+y x +x y .因为2+y x +xy ≥2+2y x ·xy=4,当且仅当x =y 时等号成立.所以⎣⎡⎦⎤(1x +1y )(x +y )min=4, 即-λ≤4,λ≥-4. 所以λ的最小值为-4.用综合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学生用书P224][典例引领](2017·高考全国卷Ⅱ)已知a >0,b >0,a 3+b 3=2.证明: (1)(a +b )(a 5+b 5)≥4; (2)a +b ≤2.【证明】 (1)(a +b )(a 5+b 5)=a 6+ab 5+a 5b +b 6 =(a 3+b 3)2-2a 3b 3+ab (a 4+b 4) =4+ab (a 2-b 2)2≥4.(2)因为(a +b )3=a 3+3a 2b +3ab 2+b 3=2+3ab (a +b )≤2+3(a +b )24(a +b )=2+3(a +b )34,所以(a +b )3≤8,因此a +b ≤2.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是“由因导果”,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是“执果索因”,它们是两种思路截然相反的证明方法.综合法往往是分析法的逆过程,表述简单、条理清楚,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往往用分析法找思路,用综合法写步骤,由此可见,分析法与综合法相互转化,互相渗透,互为前提,充分利用这一辩证关系,可以增加解题思路,开阔视野.[通关练习]1.设a >0,b >0,若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求证:1a +1b ≥4.证明:由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得 3a ·3b =3,即a +b =1,要证原不等式成立, 只需证a +b a +a +b b ≥4成立,即证b a +ab ≥2成立,因为a >0,b >0,所以b a +a b ≥2b a ·ab=2, (当且仅当b a =a b ,即a =b =12时,“=”成立),所以1a +1b≥4.2.设a ,b ,c 均为正数,且a +b +c =1,证明: (1)ab +bc +ca ≤13;(2)a 2b +b 2c +c 2a≥1. 证明:(1)由a 2+b 2≥2ab ,b 2+c 2≥2bc ,c 2+a 2≥2ca 得a 2+b 2+c 2≥ab +bc +ca . 由题设得(a +b +c )2=1,即a 2+b 2+c 2+2ab +2bc +2ca =1, 所以3(ab +bc +ca )≤1, 即ab +bc +ca ≤13.(2)因为a 2b +b ≥2a ,b 2c +c ≥2b ,c 2a +a ≥2c ,所以a 2b +b 2c +c 2a +(a +b +c )≥2(a +b +c ),即a 2b +b 2c +c 2a ≥a +b +c . 所以a 2b +b 2c +c 2a≥1.放缩法证明不等式[学生用书P225][典例引领]若a ,b ∈R ,求证:|a +b |1+|a +b |≤|a |1+|a |+|b |1+|b |.【证明】 当|a +b |=0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当|a +b |≠0时, 由0<|a +b |≤|a |+|b | ⇒1|a +b |≥1|a |+|b |,所以|a +b |1+|a +b |=11|a +b |+1≤11+1|a |+|b |=|a |+|b |1+|a |+|b |=|a |1+|a |+|b |+|b |1+|a |+|b |≤|a |1+|a |+|b |1+|b |.在不等式的证明中,“放”和“缩”是常用的推证技巧.常见的放缩变换有: (1)变换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如1k 2<1k (k -1),1k 2>1k (k +1),1k <2k +k -1,1k >2k +k +1.上面不等式中k ∈N *,k >1.(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3)真分数性质“若0<a <b ,m >0,则a b <a +mb +m”.[注意] 在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时,“放”和“缩”均需把握一个度.[通关练习]设n 是正整数,求证:12≤1n +1+1n +2+…+12n <1.证明: 由2n ≥n +k >n (k =1,2,…,n ),得12n ≤1n +k <1n .当k =1时,12n ≤1n +1<1n ;当k =2时,12n ≤1n +2<1n ;…当k =n 时,12n ≤1n +n <1n,所以12=n 2n ≤1n +1+1n +2+…+12n <n n=1.所以原不等式成立.柯西不等式的应用[学生用书P225][典例引领]已知x ,y ,z 均为实数.(1)若x +y +z =1,求证:3x +1+3y +2+3z +3≤33; (2)若x +2y +3z =6,求x 2+y 2+z 2的最小值. 【解】 (1)证明:因为(3x +1+3y +2+3z +3)2≤(12+12+12)(3x +1+3y +2+3z+3)=27.所以3x +1+3y +2+3z +3≤33. 当且仅当x =23,y =13,z =0时取等号.(2)因为6=x +2y +3z ≤x 2+y 2+z 2·1+4+9,所以x 2+y 2+z 2≥187,当且仅当x =y 2=z 3即x =37,y =67,z =97时,x 2+y 2+z 2有最小值187.(1)使用柯西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恰当变形,化为符合它的结构形式,当一个式子与柯西不等式的左边或右边具有一致形式时,就可使用柯西不等式进行证明.(2)利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的一般结构为:(a 21+a 22+…+a 2n)(1a 21+1a 22+…+1a 2n )≥(1+1+…+1)2=n 2.在使用柯西不等式时,要注意右边为常数且应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通关练习]1.设x ,y ,z ∈R ,x 2+y 2+z 2=25,试求x -2y +2z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 根据柯西不等式,有(1·x -2·y +2·z )2≤[12+(-2)2+22](x 2+y 2+z 2), 即(x -2y +2z )2≤9×25, 所以-15≤x -2y +2z ≤15,故x -2y +2z 的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15.2.已知大于1的正数x ,y ,z 满足x +y +z =33.求证:x 2x +2y +3z +y 2y +2z +3x +z 2z +2x +3y ≥32.证明: 由柯西不等式及题意得,⎝ ⎛⎭⎪⎫x 2x +2y +3z +y 2y +2z +3x +z 2z +2x +3y ·[(x +2y +3z )+(y +2z +3x )+(z +2x +3y )]≥(x +y +z )2=27.又(x +2y +3z )+(y +2z +3x )+(z +2x +3y )=6(x +y +z )=183, 所以x 2x +2y +3z +y 2y +2z +3x +z 2z +2x +3y ≥27183=32,当且仅当x =y =z =3时,等号成立.排序不等式的应用[学生用书P226][典例引领]设a ,b ,c 为任意正数,求a b +c +b c +a +c a +b的最小值. 【证明】 不妨设a ≥b ≥c ,则a +b ≥a +c ≥b +c ,1b +c ≥1c +a ≥1a +b ,由排序不等式得,a b +c +b c +a +c a +b ≥b b +c +c c +a +a a +b , a b +c +b c +a +c a +b ≥c b +c +a c +a +b a +b , 上述两式相加得:2⎝ ⎛⎭⎪⎫ab +c +b c +a +c a +b ≥3,即a b +c +b c +a +c a +b ≥32. 当且仅当a =b =c 时, a b +c +b c +a +c a +b 取最小值32.求最小(大)值时,往往所给式子是顺(反)序和式.然后利用顺(反)序和不小(大)于乱序和的原理构造出适当的一个或两个乱序和,从而求出其最小(大)值.[通关练习]设0<a ≤b ≤c 且abc =1.试求1a 3(b +c )+1b 3(a +c )+1c 3(a +b )的最小值.解: 令S =1a 3(b +c )+1b 3(a +c )+1c 3(a +b ),则S =(abc )2a 3(b +c )+(abc )2b 3(a +c )+(abc )2c 3(a +b )=bc a (b +c )·bc +ac b (a +c )·ac +abc (a +b )·ab .由已知可得:1a (b +c )≥1b (a +c )≥1c (a +b ),ab ≤ac ≤bc .所以S ≥bc a (b +c )·ac +ac b (a +c )·ab +abc (a +b )·bc=c a (b +c )+a b (a +c )+bc (a +b ).又S ≥bc a (b +c )·ab +ac b (a +c )·bc +abc (a +b )·ac=b a (b +c )+c b (a +c )+ac (a +b ),两式相加得:2S ≥1a +1b +1c ≥331abc=3.所以S ≥32,即1a 3(b +c )+1b 3(a +c )+1c 3(a +b )的最小值为32.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与技巧(1)如果已知条件与待证明的结论直接联系不明显,可考虑用分析法;如果待证的命题以“至少”“至多”等方式给出或否定性命题、唯一性命题,则考虑用反证法;如果待证不等式与自然数有关,则考虑用数学归纳法等.(2)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使用换元法、构造法等技巧简化对问题的表述和证明.尤其是对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或证明,其简化的基本思路是去绝对值号,转化为常见的不等式(组)求解.多以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或“找零点、分区间、逐个解、并起来”为简化策略,而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往往作为不等式放缩的依据.证明不等式需要注意的2个问题(1)在使用基本不等式时,等号成立的条件是一直要注意的事情,特别是连续使用时,要分析每次使用时等号是否成立.(2)柯西不等式使用的关键是出现其结构形式,也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学生用书P353(单独成册)]1.(2018·长春质量检测(二))(1)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x +1|+|x -5|≤m 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a ,b 均为正数,求证:a a b b ≥a b b a .解:(1)令y =|x +1|+|x -5|=⎩⎪⎨⎪⎧-2x +4,x ≤-16,-1<x <52x -4,x ≥5,可知|x +1|+|x -5|≥6,故要使不等式|x +1|+|x -5|≤m 的解集不是空集,只需m ≥6.(2)证明:因为a ,b 均为正数,所以要证a a b b ≥a b b a ,只需证a a -b b b -a ≥1,即证(a b )a -b ≥1,当a ≥b 时,a -b ≥0,a b ≥1,可得(ab )a -b ≥1;当a <b 时,a -b <0,0<a b <1,可得(a b )a -b >1,故a ,b 均为正数时,(ab )a -b ≥1,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故a a b b≥a b b a 成立.2.(2018·湘中名校联考)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a |<b 的解集为{x |2<x <4}. (1)求实数a ,b 的值;(2)求at +12+3bt 的最大值.解:(1)由|x +a |<b ,可得-b -a <x <b -a , 所以-b -a =2且b -a =4.解得a =-3,b =1. (2)利用柯西不等式,可得-3t +12+3t =3(4-t +t )≤3(1+1)(4-t +t )=6×4-t +t =26,当且仅当t =4-t ,即t =2时等号成立.当t =2时,at +12+3bt 的最大值为26.3.已知实数a ,b ,c ,d 满足a >b >c >d ,求证:1a -b +1b -c +1c -d ≥9a -d. 证明: 法一:因为⎝ ⎛⎭⎪⎫1a -b +1b -c +1c -d (a -d )=⎝ ⎛⎭⎪⎫1a -b +1b -c +1c -d [(a -b )+(b -c )+(c -d )] ≥331a -b ·1b -c ·1c -d·33(a -b )(b -c )(c -d )=9, 当且仅当a -b =b -c =c -d 时取等号,所以1a -b +1b -c +1c -d ≥9a -d. 法二:因为⎝ ⎛⎭⎪⎫1a -b +1b -c +1c -d (a -d ) =⎝ ⎛⎭⎪⎫1a -b +1b -c +1c -d [(a -b )+(b -c )+(c -d )] ≥⎝ ⎛⎭⎪⎫ 1a -b ·a -b +1b -c ·b -c +1c -d ·c -d 2=9, 当且仅当a -b =b -c =c -d 时取等号,所以1a -b +1b -c +1c -d ≥9a -d. 4.设a ,b ,c >0,且ab +bc +ca =1.求证:(1)a +b +c ≥3;(2)a bc +b ac +c ab≥3(a +b +c ). 证明:(1)要证a +b +c ≥3;由于a ,b ,c >0,因此只需证明(a +b +c )2≥3.即证a 2+b 2+c 2+2(ab +bc +ca )≥3.而ab +bc +ca =1,故只需证明a 2+b 2+c 2+2(ab +bc +ca )≥3(ab +bc +ca ),即证a 2+b 2+c 2≥ab +bc +ca .而这可以由ab +bc +ca ≤a 2+b 22+b 2+c 22+c 2+a 22=a 2+b 2+c 2(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证得.所以原不等式成立.(2)a bc +b ac +c ab =a +b +c abc. 在(1)中已证a +b +c ≥3.因此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明1abc ≥a +b +c , 即证a bc +b ac +c ab ≤1,即证a bc +b ac +c ab ≤ab +bc +ca .而a bc =ab ·ac ≤ab +ac 2, b ac ≤ab +bc 2,c ab ≤bc +ac 2, 所以a bc +b ac +c ab ≤ab +bc +ca .(当且仅当a =b =c =33时等号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1.求证:112+122+132+ (1)2<2. 证明:因为1n 2<1n (n -1)=1n -1-1n, 所以112+122+132+…+1n 2<1+11×2+12×3+13×4+…+1(n -1)×n=1+⎝⎛⎭⎫1-12+⎝⎛⎭⎫12-13+…+⎝ ⎛⎭⎪⎫1n -1-1n =2-1n <2. 2.(2018·成都第二次诊断性检测)(1)求证:a 2+b 2+3≥ab +3(a +b );(2)已知a ,b ,c 均为实数,且a =x 2+2y +π2,b =y 2+2z +π3,c =z 2+2x +π6,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证明:(1)因为a 2+b 2≥2ab ,a 2+3≥23a ,b 2+3≥23b ,将此三式相加得2(a 2+b 2+3)≥2ab +23a +23b ,所以a 2+b 2+3≥ab +3(a +b ).(2)假设a ,b ,c 都不大于0,即a ≤0,b ≤0,c ≤0,则a +b +c ≤0,因为a =x 2+2y +π2,b =y 2+2z +π3,c =z 2+2x +π6, 所以a +b +c =(x 2+2y +π2)+(y 2+2z +π3)+(z 2+2x +π6)=(x +1)2+(y +1)2+(z +1)2+π-3>0,即a +b +c >0与a +b +c ≤0矛盾,故假设错误,原命题成立,即a ,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3.设a ,b ,c ,d 均为正数,且a +b =c +d ,证明:(1)若ab >cd ,则a +b >c +d ; (2)a +b >c +d 是|a -b |<|c -d |的充要条件.证明:(1)因为(a +b )2=a +b +2ab , (c +d )2=c +d +2cd ,由题设a +b =c +d ,ab >cd ,得(a +b )2>(c +d )2. 因此a +b >c +d .(2)①若|a -b |<|c -d |,则(a -b )2<(c -d )2,即(a +b )2-4ab <(c +d )2-4cd .因为a +b =c +d ,所以ab >cd .由(1),得a +b >c +d . ②若a +b >c +d ,则(a +b )2>(c +d )2,即a +b +2ab >c +d +2cd .因为a +b =c +d ,所以ab >cd .于是(a -b )2=(a +b )2-4ab <(c +d )2-4cd =(c -d )2.因此|a -b |<|c -d |.综上,a +b > c +d 是|a -b |<|c -d |的充要条件.4.设不等式-2<|x -1|-|x +2|<0的解集为M ,a ,b ∈M .(1)证明:⎪⎪⎪⎪13a +16b <14.(2)比较|1-4ab |与2|a -b |的大小.解:(1)证明:记f (x )=|x -1|-|x +2|=⎩⎪⎨⎪⎧3,x ≤-2,-2x -1,-2<x ≤1,-3,x >1,由-2<-2x -1<0 解得-12<x <12,即M =⎝⎛⎭⎫-12,12, 所以⎪⎪⎪⎪13a +16b ≤13|a |+16|b |<13×12+16×12=14. (2)由(1)得a 2<14,b 2<14,因为|1-4ab |2-4|a -b |2 =(1-8ab +16a 2b 2)-4(a 2-2ab +b 2) =(4a 2-1)(4b 2-1)>0,故|1-4ab |2>4|a -b |2,即|1-4ab |>2|a -b |.。

高中数学 第二讲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 比较法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45

高中数学 第二讲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 比较法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45

一 比较法1.理解作差比较法和作商比较法. 2.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1.比较法的种类比较法一般分为两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作差比较法(1)作差比较法的证明依据:__________.(2)基本步骤: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用作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时,要判断不等式两边差的符号,对不等式两边求差后,要通过配方、因式分解、通分等,对所得代数式进行变形,得到一个能够明显看得出其符号的代数式,进而得出证明.【做一做1-1】 当a <b <0时,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A.a 2<b 2B .lg b 2<lg a2C.b a>1D .21()2a >21()2b【做一做1-2】 若P =2,Q =6-2,R =7-3,则P ,Q ,R 的大小关系是( ) A .P >Q >R B .P >R >Q C .Q >P >R D .Q >R >P 3.作商比较法(1)作商比较法的证明依据:____________(2)基本步骤: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 【做一做2-1】 比较大小:log 34__________log 67. 【做一做2-2】 比较大小:121log 3________131log 2.答案:1.作差比较法 作商比较法2.(1) ①a <b ⇔a -b <0;②a =b ⇔a -b =0;③a >b ⇔a -b >0 (2)作差 变形 判断符号 下结论【做一做1-1】 B 方法1:取特殊值a =-4,b =-1,则知选项A ,C ,D 不正确,选项B 正确,故选B ;方法2:∵a <b <0,∴a 2>b 2.而函数y =lg x (x >0)为增函数,∴lg b 2<lg a 2,B 项正确.【做一做1-2】 A ∵2+2=22>6,∴2>6-2,即P >Q ; 又∵6+3>7+2,∴6-2>7-3,即Q >R .∴P >Q >R .3.(1)当b >0时,⎩⎪⎨⎪⎧a =b ⇔ab=1;a >b ⇔ab >1;a <b ⇔a b <1.(2)作商 变形 判断与“1”的大小 下结论【做一做2-1】 > 设log 34=a ,log 67=b ,则3a =4,6b =7,得7×3a =4×6b=4×2b ×3b,即3a -b=4×2b7,由log 67=b 可知,b >1, 所以2b>2,则3a -b=4×2b7>1,所以a -b >0,即a >b ,即log 3 4>log 6 7.【做一做2-2】 > 12131log 31log 2=112211log log 33⋅=2121(log )3,又∵121log 3>121log 2=1, ∴2121(log )3>1. ∴121log 3>131log 2.1.作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剖析:(1)作差:将不等式左右两边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作差.(2)变形:将差式进行变形,变形为一个常数,或变形为若干个因式的积,或变形为一个或几个平方和等等.(3)判断符号:根据已知条件与上述变形结果,判断不等式两边差的正负号. (4)结论:肯定不等式成立的结论.若差式的符号不能确定,且与某些字母的取值有关时,需对这些字母进行讨论. 2.作商比较法中的符号问题的确定 剖析:在作商比较法中,b a>1b >a 是不正确的,这与a ,b 的符号有关,比如若a ,b >0,由b a >1,可得b >a ,但若a ,b <0,则由ba>1得出的反而是b <a ,也就是说,在作商比较法中,要对a ,b 的符号作出判断.否则,结论将是错误的.对于此类问题,可分为含参数变量类的和大小固定的,因而也可以通过特殊值的方法进行一定的猜测,进而给出一定的理性推理或证明过程.使用作商比较法时一定要注意不等式两边的式子均为正值,若均为负值时,可先同乘以-1,转化后再进行证明.题型一 利用作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例1】 已知a ≥1,求证:a +1-a <a -a -1.分析:因不等式两边进行分子有理化相减后,可判断差的符号,故可用作差比较法进行证明.反思:根据左、右两边都含无理式的特点,也可以采取两边平方的方法来比较,但是应先判断两边的符号,都大于0时,两边平方是等价变形,否则要改变不等号.又因为a ≥1,所以不等式两边都大于0,故还可以用作商比较法进行证明.题型二 利用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例2】 已知a >0,b >0,求证:a b +ba≥a +b . 分析:因为a ,b 均为正数,故而不等式左边和右边都是正数,所以可以用作商比较法进行比较.反思:作商比较法的前提条件是两个数a ,b 都大于0,对a b进行整理,直到能清晰看出ab与1的大小关系为止.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用计算技巧. 题型三 比较法在综合题目中的应用【例3】 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a 1=5,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1=2S n +n +5(n∈N +). (1)证明数列{a n +1}是等比数列;(2)令f (x )=a 1x +a 2x 2+…+a n x n,求函数f (x )在点x =1处的导数f ′(1),并比较2f ′(1)与23n 2-13n 的大小.分析:在比较大小时,作差法的差式与“n ”的取值有关,且大小关系随“n ”的变化而变化.反思:此类题是典型的结论不唯一的比较大小的问题.在数列中,大小问题可能会随“n ”变化而变化.往往n =1,2,…前几个自然数对应的值与后面n ≥n 0的值大小不一样,这就要求在解答这样的题时,要时刻有“大小关系不一定唯一”的念头,即时刻提醒自己所求解的问题是否需要讨论.答案:【例1】 证明:∵(a +1-a )-(a -a -1)=1a +1+a -1a +a -1=a -1-a +1a +1+a a +a -1<0,∴a +1-a <a -a -1.【例2】 证明:∵a b +ba a +b=ab a +b+b aa +b=a ab +b +bab +a=a ab +a 2+b ab +b 22ab +a +b ab =a 2+b 2+a +b ab 2ab +a +bab, 又∵a 2+b 2≥2ab ,∴a 2+b 2+a +b ab 2ab +a +b ab ≥2ab +a +b ab2ab +a +b ab=1, 当且仅当a =b >0时取等号. ∴a b +ba≥a +b . 【例3】 (1)证明:由已知S n +1=2S n +n +5,① ∴n ≥2时,S n =2S n -1+n +4,② ①②两式相减,得S n +1-S n =2(S n -S n -1)+1, 即a n +1=2a n +1,从而a n +1+1=2(a n +1). 当n =1时,S 2=2S 1+1+5, ∴a 1+a 2=2a 1+6. 又a 1=5,故a 2=11, 从而a 2+1=2(a 1+1).故总有a n +1+1=2(a n +1),n ∈N +. 又∵a 1=5,∴a 1+1≠0,从而a n +1+1a n +1=2, 即{a n +1}是以a 1+1=6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解:由(1)可知a n =3×2n-1.∵f (x )=a 1x +a 2x 2+…+a n x n,∴f ′(x )=a 1+2a 2x +…+na n x n -1. 从而f ′(1)=a 1+2a 2+…+na n=(3×2-1)+2(3×22-1)+…+n (3×2n-1)=3(2+2×22+…+n ×2n)-(1+2+3+…+n ) =3[n ×2n +1-(2+ (2))]-n n +12=3(n ×2n +1-2n +1+2)-n n +12=3(n -1)·2n +1-n n +12+6.则2f ′(1)-(23n 2-13n )=12(n -1)·2n -12(2n 2-n -1)=12(n -1)·2n-12(n -1)(2n +1)=12(n -1)[2n-(2n +1)].(*) 当n =1时,(*)式=0,∴2f ′(1)=23n 2-13n ;当n =2时,(*)式=-12<0,∴2f ′(1)<23n 2-13n ; 当n ≥3时,n -1>0,又2n =(1+1)n =C 0n +C 1n +…+C n -1n +C nn ≥2n +2>2n +1,∴(n -1)[2n-(2n +1)]>0,即(*)式>0,从而2f ′(1)>23n 2-13n .1.已知a >0且a ≠1,P =log a (a 3+1),Q =log a (a 2+1),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 ) A .P >Q B .P <Q C .P =Q D .大小不确定 2.下列命题:①当b >0时,a >bab >1; ②当b >0时,a <b ab <1;③当a >0,b >0时,ab >1a >b ;④当ab >0时,ab>1a >b .其中是真命题的为(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④D .①②③④3.当x >1时,x 3与x 2-x +1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4.对于任意的实数x ,求证:x 2+3>2x .5.已知{a n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且a 1,a 3,a 2成等差数列. (1)求q 的值;(2)设{b n }是以2为首项,q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当n ≥2时,比较S n与b n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1.A P -Q =log a (a 3+1)-log a (a 2+1)=321log 1a a a ++.当0<a <1时,0<a 3+1<a 2+1,则0<3211a a ++<1,∴321log1aaa++>0,即P-Q>0.∴P>Q.当a>1时,a3+1>a2+1>0,3211aa++>1,∴321log1aaa++>0,即P-Q>0.∴P>Q.2.A3.x3>x2-x+1 ∵x3-(x2-x+1)=x3-x2+x-1=x2(x-1)+(x-1)=(x-1)(x2+1),且x>1,∴x-1>0.又x2+1>0,∴x3-(x2-x+1)>0,即x3>x2-x+1.4.证明:∵x2+3-2x=(x-1)2+2>0,∴x2+3>2x.5.解:(1)由题设知2a3=a1+a2,即2a1q2=a1+a1q.又a1≠0,∴2q2-q-1=0.∴q=1或12 -.(2)若q=1,则S n=(1)22n nn-+=232n n+=(3)2n n+.当n≥2时,S n-b n=S n-1=(1)(2)2n n-+>0,故S n>b n.若q=12-,则S n=(1)12()22n nn-+⋅-=294n n-+=(9)4n n--.当n≥2时,S n-b n=S n-1=(1)(10)4n n---,故对于n∈N+,当2≤n≤9时,S n>b n;当n=10时,S n=b n;当n≥11时,S n<b n.。

2020文数不等式的证明(1)比较综合分析法教案(蔡卫强)

2020文数不等式的证明(1)比较综合分析法教案(蔡卫强)

在线堂课不等式的证明(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授课教师:江西师大附中蔡卫强合情推理是发现的方法,演绎推理是数学中严格证明的工具.怎样用演绎推理来证明呢?这是要讲究方法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基本的证明方法……一、作差比较法 1.理论依据:①a >b ⇔ ;②a =b ⇔a -b =0; ③a <b ⇔ . 2.定义:要证明a >b ,转化为证明 ,这种方法称为作差比较法.3.步骤:① ;②变形;③ ;④下结论.a -b >0 a -b <0 a -b >0 判断符号作差二、 作商比较法 1.理论依据:当b >0时,①a >b ⇔ ;②a <b ⇔ab <1;③a =b ⇔ab =1. 2.定义:证明a >b (b >0),只要转化为证明 ,这种方法称为作商比较法.3.步骤:①作商;②变形;③判断商与1大小;④下结论.ab >1 ab >1【例1】已知a,b∈R,求证:a2+b2+1≥ab+a+b.[精彩点拨]此不等式作差后是含有两个字母的二次式,既可配成平方和的形式,也可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判别式确定符号.[自主解答]法一∵a2+b2-ab-a-b+1=12[(a-b)2+(a-1)2+(b-1)2]≥0,∴a2+b2+1≥ab+a+b.作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法二a2+b2-ab-a-b+1=a2-(b+1)a+b2-b+1,对于a的二次三项式,Δ=(b+1)2-4(b2-b+1)=-3(b-1)2≤0.∴a2-(b+1)a+b2-b+1≥0,故a2+b2+1≥ab+a+b.1.作差比较法中,变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变形的目的在于判断差的符号,而不用考虑差值的多少.2.因式分解是常用的变形手段,为了便于判断“差式”的符号,常将“差式”变形为一个常数,或几个因式积的形式,当所得的“差式”是某字母的二次三项式时,可利用“Δ”判定符号.【例2】 已知a >0,b >0且a ≠b ,求证:a a b b >.[精彩点拨] →作商变形 →与1比较大小→下结论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1.当不等式的两端为指数式时,可作商证明不等式.2.运用a >b ⇔a b >1证明不等式时,一定注意b >0是前提条件.若符号不能确定,应注意分类讨论.三、 综合法一般地,从 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而得出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又叫 或 .由因导果法 已知条件 综合法 顺推证法 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21结论必要条件逐步推演不等式成立的已知BB B B A n ⇒⇒⇒⇒⇒【例3】 已知a ,b ,c 是正数,求证:b 2c 2+c 2a 2+a 2b 2a +b +c ≥abc .[精彩点拨] 由a ,b ,c 是正数,联想去分母,转化证明b 2c 2+c 2a 2+a 2b 2≥abc (a +b +c ),利用x 2+y 2≥2xy 可证.或将原不等式变形为bc a +ac b +abc ≥a +b +c 后,再进行证明.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自主解答] 法一 ∵a ,b ,c 是正数,∴b 2c 2+c 2a 2≥2abc 2,b 2c 2+a 2b 2≥2ab 2c ,c 2a 2+a 2b 2≥2a 2bc , ∴2(b 2c 2+c 2a 2+a 2b 2)≥2(abc 2+ab 2c +a 2bc ),即b 2c 2+c 2a 2+a 2b 2≥abc (a +b +c ).又a +b +c >0,∴b 2c 2+c 2a 2+a 2b2a +b +c ≥abc .法二 ∵a ,b ,c 是正数,∴bc a +acb ≥2bca ·acb =2c .同理ac b +ab c ≥2a ,ab c +bca ≥2b , ∴2⎝ ⎛⎭⎪⎪⎫bc a +ac b +ab c ≥2(a +b +c ).又a >0, b >0,c >0,∴b 2c 2+a 2c 2+a 2b 2≥abc (a +b +c ).故b 2c 2+c 2a 2+a 2b 2a +b +c ≥abc .1.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揭示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联系,为此要着力分析已知与求证之间、不等式的左右两端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合理进行转换,恰当选择已知不等式(切入点),这是证明的关键.2.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主要依据:(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形;(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等.22222222333,,:(1)0;(2)0;(3)2;222(4);1122(5)3;(6)a b a b a a a b ab a b a bab a ba b c abc a b a b a b++⎛⎫≥≥+≥≥ ⎪⎝⎭++≤≤≤+++≥-≤±≤+利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应注意对已证不等式的使用常用的不等式有四、 分析法证明命题时,我们还常常从要证的 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条件为 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公理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这是一种执果索因的思考和证明方法. 分析法 结论 已知条件 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知成立的充分条件论已步步寻求不等式结 ) ( 21AB B B B n ⇐⇐⇐⇐⇐用分析法证“若A则B”这个命题的模式是: 为了证明命题B为真,为真,从而有……只需证明命题B1只需证明命题B为真,从而有……2……只需证明命题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B必真.【例4】已知a>b>0,求证:(a-b)28a<a+b2-ab<(a-b)28b.[精彩点拨]本题要证明的不等式显得较为复杂,不易观察出怎样由a>b>0得到要证明的不等式,因而可以用分析法先变形要证明的不等式,从中找到证题的线索.[自主解答] 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a -b )24a <a +b -2ab <(a -b )24b , 即证⎝ ⎛⎭⎪⎫a -b 2a 2<(a -b )2<⎝ ⎛⎭⎪⎫a -b 2b 2.只需证a -b2a <a -b <a -b2b ,即a +b2a <1<a +b2b ,即b a <1<ab .只需证b a <1<ab . ∵a >b >0,∴b a <1<ab 成立.∴原不等式成立.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不等式两边非负的条件下,利用不等式的开方性质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采用分析法是常用方法.证明过程一要注意格式规范,二要注意逻辑关系严密、准确.2.当所证不等式与重要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或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不明显时,可用分析法来寻找证明途径.常常利用移项、去分母、平方、开方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路.【例5】设x,y∈(0,+∞),求证:12(x+y)2+14(x+y)≥x y+y x.证明:原不等式⇔2(x+y)2+(x+y)≥4x y+4y x ⇔(x+y)[2(x+y)+1]≥2xy(2x+2y).因为x +y ≥2xy >0, 所以只需证2(x +y )+1≥2x +2y .即证⎝ ⎛⎭⎪⎫x +14+⎝ ⎛⎭⎪⎫y +14≥x +y .而x +14≥2x 4=x ,y +14≥2y4=y ,当且仅当x =y =14时,等号成立,所以12(x +y )2+14(x +y )≥x y +y x .1.分析法在思考上优于综合法,易于寻找证明的思路,综合法在证明过程中书写表达条理、简练,故常将两法综合使用,用分析法“探路”,用综合法“书写”,从而解决较复杂的不等式证明问题.2.在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分析法和综合法是不能分离的,如果使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难以入手,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途径,之后用综合法的形式写出它的证明过程.有时问题证明难度较大,常综合应用分析法和综合法,从两头往中间靠以达到证题目的.当堂达标固双基1.设a,b,m均为正数,且ba<b+ma+m,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解析]b+ma+m-ba=m(a-b)a(a+m)>0.又a,b,m为正数,∴a(a+m)>0,m>0,因此a-b>0.即a>b.[答案]a>b3.已知a≥b>0,求证:2a3-b3≥2ab2-a2b.[证明]2a3-b3-(2ab2-a2b)=2a(a2-b2)+b(a2-b2)=(a2-b2)(2a+b)=(a-b)(a+b)(2a+b).因为a≥b>0,所以a-b≥0,a+b>0,2a+b>0, 从而(a-b)(a+b)(2a+b)≥0,即2a3-b3≥2ab2-a2b.2222224.,,0,,()()()6a b c a b c b c a c a b abc >+++++>已知且不全相等求证:abc c b a a bc c b 2)(,0,2 :2222≥+∴>≥+ 证明abc a c b b ac a c 2)(,0,2 2222≥+∴>≥+ abc b a c c ab b a 2)(,0,2 2222≥+∴>≥+ abcb ac a c b c b a c b a 6)()()(,,,,222222>+++++把它们相加得取等号少有一个不所以上述三个式子中至不全相等由于5.已知a >0,求证: a 2+1a 2-2≥a +1a -2.[证明] 因为a >0,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 a 2+1a 2+2≥a +1a +2,即证a 2+1a 2+4a 2+1a 2+4≥⎝ ⎛⎭⎪⎪⎫a +1a 2+22⎝ ⎛⎭⎪⎪⎫a +1a +2,只需证2·a 2+1a 2≥a +1a , 即证2⎝ ⎛⎭⎪⎪⎫a 2+1a 2≥a 2+1a 2+2,只需证a 2+1a 2≥2.由基本不等式知a 2+1a 2≥2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1. 比较法(作差比较法与作商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其基本步骤是:①作差(或作商);②变形;③判断差的符号(或商与“1”的大小);④下结论.其中“变形”是关键,作差比较法通常将差变形成因式乘积的形式或平方和的形式,再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判断正负,作商比较法往往运用于不等式是乘积式或幂的形式.2.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或基本不等式出发,运用不等式的有关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证明思路是“由因导果”.综合法证明不等式,要揭示出条件与结论间的因果联系,为此要着力分析已知与求证间,不等式左、右两端的差异与联系,合理变换、恰当选择已知不等式是证明的关键.寻找启动不等式是综合法的难点.22222222333:(1)0;(2)0;(3)2;222(4);1122(5)3;(6)a b a b a a a b ab a b a b ab a ba b c abc a b a b a b++⎛⎫≥≥+≥≥ ⎪⎝⎭++≤≤≤+++≥-≤±≤+常用的不等式有3.分析法就是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执果索因,找出使这个不等式成立需具备的充分条件,直至能肯定所需条件已经具备.证明的关键是推理的每一步都必须可逆.用分析法证明“若A则B”的模式为:欲证命题B成立,只需证命题B1成立……只需证命题B2成立…………只需证明A为真.今已知A为真,故B必真.可以简单写成:B⇐B1⇐B2⇐……⇐B n⇐A.4.证明时省略掉“要证明”和“只需证明”的字样,就会颠倒因果关系而犯逻辑上的根本错误,但可用“⇐”取代那些必要的词语.应予以足够重视.5.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种方法,分析法的特点是利于思考,因为其方向明确,思路自然,易于掌握.综合法的优点是宜于表述、条理清楚、形式简洁.证明时常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后用综合法的形式写出证明过程,这是解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Thank you for watching !。

高二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分析

高二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分析

高二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分析高二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分析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与作用】基本不等式又称为均值不等式,选自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一般中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3章第3节内容。

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在探讨基本不等式的证明与几何意义。

本节课是在系统的学习了不等关系和驾驭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绽开的,作为重要的基本不等式之一,为后续进一步了解不等式的性质与运用,探讨最值问题奠定基础。

因此基本不等式在学问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生活与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化的好素材,所以基本不等式应重点探讨。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不等式》学段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特确定如下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理解驾驭基本不等式,理解算数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构造条件运用基本不等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基本不等式,使学生体会学问的形成过程,培育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情感与看法目标: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相识到数学是从实际中来,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通过数学思维认知世界,从而培育学生擅长思索、勤于动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驾驭基本不等式,能借助几何图形说明基本不等式的意义。

难点:利用基本不等式推导不等式.关键是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驾驭.二、教法分析本节课采纳视察——感知——抽象——归纳——探究;启发诱导、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基本不等式为主线,从实际问题动身,放手让学生探究思索。

利用多媒体协助教学,直观地反映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充分绽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学法指导新课改的精神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倡主动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本课主要实行以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用一用,建构起自己的学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

作差法证明不等式

作差法证明不等式

法,可由各个因式的正负得出差的正负符号; 总之,明确变形的目的是便于判断差的正负符号,需灵活处理。
二、课堂训练
例1:求证: 例2:(1)求证:
(2)当 变式:当
时,求证
时,求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例3: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杯稀糖水再加入一些白糖 后喝起来更甜一些,你能把这种现象抽象成一个数学不等式并加 以证明吗? • 提示:设原糖水中溶质质量为a,溶液质量为b,新加入的白糖质量 为c,0<a<b,c>0
2.5 (1) 作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一、预习反馈
其中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是最重要的一步,配方、因式分解、
通分等等是变形的常用方法。
配方 法, ①差可变形为一个常数与几个平方和的形式,常用________
利用实数特征
判断差的正负符号;
因式分解、通分 ②差可变形为几个因式的积(或商)的形式,常用____________

高二数学教案设计5篇

高二数学教案设计5篇

高二数学教案设计5篇高二数学教案设计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二数学教案设计(精选篇1)选修Ⅱ1.概率与统计(14课时)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抽样方法。

总体分布的估计。

正态分布。

线性回归。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意义,会求出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方差的意义,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期望值、方差。

(3)会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4)会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5)了解正态分布的意义及主要性质。

(6)通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图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7)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

(8)实习作业以抽样方法为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极限(12课时)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数列的极限。

函数的极限。

极限的四则运算。

函数的连续性。

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2)从数列和函数的变化趋势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

(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求某些数列与函数的极限。

(4)了解连续的意义,借助几何直观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

3.导数与微分(16课时)导数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

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复合函数的导数。

基本导数公式。

微分的概念与运算。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目标:(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

(2)熟记基本导数公式(c,xm(m为有理数), sin x, cos x, ex,ax, ln x, logax的导数);掌握两个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二)_高二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二)_高二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二)_高二数学教案_模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2.了解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3.提高学生解题时应变能力.教学重点比较法的应用教学难点常见解题技巧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复习提问),请三位同学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回答.[字幕]1.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怎样的?2.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中,依据、手段、目的各是什么?3.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学了哪些常用的变形方法?对式子的变形还有其它方法吗?[点评]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步骤中,关键是对差式的变形.在我们所学的知识中,对式子变形的常用方法除了配方、通分,还有因式分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积累对差式变形的常用方法和比较法思想的应用.(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已学知识,衔接新知识,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二)新课讲授【尝试探索,建立新知】(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并点评.(学生活动)尝试解决问题.[问题]1.化简2.比较与()的大小.(学生解答问题)[点评]①问题1,我们采用了因式分解的方法进行简化.②通过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我们不难发现,比较法的思想方法还可用来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研究问题,建立新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例题示范,学会应用】(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例题),引导、启发学生研究问题,井点评解题过程.(学生活动)分析,研究问题.[字幕]例题3 已知a,b是正数,且,求证[分析]依题目特点,作差后重新组项,采用因式分解来变形.证明:(见课本)[点评]因式分解也是对差式变形的一种常用方法.此例将差式变形为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在确定符号中,表达过程较复杂,如何书写证明过程,例3给出了一个好的示范.[点评]解这道题在判断符号时用了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要理解为什么分类,怎样分类.分类时要不重不漏.[字幕]例5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条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 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n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行走,如果,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分析]设从出发地点至指定地点的路程为,甲、乙两人走完这段路程用的时间分别为,要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只要比较、的大小就可以了.解:(见课本)[点评]此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学习了如何利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思想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要培养自己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品质.设计意图:巩固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掌握因式分解的变形方法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请甲、乙两位学生板演;巡视学生的解题情况,对正确的给予肯定,对偏差及时纠正;点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甲、乙两位同学板演.[字幕]练习:1.设,比较与的大小.2.已知,求证设计意图: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及思想方法的应用.灵活掌握因式分解法对差式的变形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反馈信息,调节课堂教学.【分析归纳、小结解法】(教师活动)分析归纳例题的解题过程,小结对差式变形、确定符号的常用方法和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在笔记本上.1.比较法不仅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基本、重要的方法,也是比较两个式子大小的一种重要方法.2.对差式变形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通分法,因式分解法等.3.会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确定差式的符号.4.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①类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②分析题意,设未知数,找出数量关系(函数关系,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③列出函数关系、等式或不等式,④求解,作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掌握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体系.(三)小结(教师活动)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笔记.本节课学习了对差式变形的一种常用方法——因式分解法;对符号确定的分类讨论法;应用比较法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要明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理解转化,使问题简化是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中所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掌握求差后对差式变形以及判断符号的重要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积累方法,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归纳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领会化归、类比、分类讨论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四)布置作业1.课本作业:P17 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3
2、 已知:a+b+c=1,求证:a2+b2+c2≥ 1 3
例4、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 一半时间以速度 m 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 n 行走; 乙有一半路程以以速度 m 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 n 行走。如果 m≠n,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ab
例5、 已知 a,b∈R+,求证: a abb ab 2
总 课 题 6.3 不等式的证明 总课时
6
课题
不等式的证明(比较法)
课型
熟悉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 掌握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教学难点
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复习回顾:
第 1 课时 新授课
备课札记
a>b a-b>0
a=b a-b=0
课堂小结:比较法:作差、作商 重点:作差比较法的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符号
布置作业:另附
第1页 共2页
第2页 共2页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新知讲授: a<b a-b<0
比较法分为:比差法、比商法 例1、 求证:x2+3>3x
例2、 已知 a,b,m 都是正数,并且 a<b,求证: a m a bm b
例3、 已知 a,b 是正数,并且 a≠b,求证:a3+b3>a2b+ab2 课堂练习:书 P14 T1,2,3,4,5
1、 求证: a2 b2 c2 a b c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