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教案(2023新课标版)

4.蚕变了新模样【教材简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观察蚕蛹。

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来的,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教材的探索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活动:一是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二是观察蚕蛹的形态结构特征。

通过这两个活动,既可以检查学生前期课外观察活动的成果,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蚕茧内部变化的好奇心。

再研讨环节,围绕“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蚕蛹还会变化吗”“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三个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关注和思考蚕身体变化与外界环境适应性的关系,并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积累感性经验。

本节课内容和后面几课将共同帮助学生构建对昆虫共同特征的认识。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学生对于蚕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随着蚕开始吐丝结茧,学生迎来了收获成果的时刻。

学生对于获得的蚕茧充满了好奇,因此,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特别是针对蚕茧中的蛹是有生命的吗?从哪些地方可以推测有生命?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在这节课上需要进行分层引导,并提供多种观察工具,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并进行有效的记录。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蚕茧和蚕蛹,知道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了解蚕蛹的身体结构,知道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科学思维]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和幼虫的异同点,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观察过程中,学会用多种方法观察蚕茧和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能用图画进行描述和记录。

[态度责任]通过蚕丝和人类的关系,初步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难点]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一套蚕茧、放大镜、剪刀、手电、尺子、作业本等。

教科版《蚕变了新模样》优质教案

教科版《蚕变了新模样》优质教案

教科版《蚕变了新模样》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的一生》中的第3课《蚕变了新模样》。

本课主要围绕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展开,详细内容涉及蚕的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及其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认识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的形态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蛹、成虫的形态变化。

2. 教学重点: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蚕的发育过程图片、实物、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记录表、蚕宝宝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蚕的发育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生物是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自主探究3. 交流分享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蚕的发育过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蚕的发育过程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7. 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幼虫→蛹→成虫2. 各阶段的形态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并指出各阶段的形态特点。

2. 答案: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分为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

幼虫阶段:身体柔软,有许多脚,不断蜕皮长大;蛹阶段:外形像花生,不能进食,进行内部器官的改造;成虫阶段:拥有翅膀,能飞行,繁殖后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途径,使学生掌握了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特点,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其他昆虫发育过程的信息,了解不同昆虫的发育特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动物的一生》中的第6课《蚕变了新模样》。

本课主要围绕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展开,详细内容涉及家蚕的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及其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认识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的形态特点。

2. 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途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蛹、成虫的形态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蚕的发育过程图片、视频、实物蚕、放大镜等。

学生准备:记录本、画笔、观察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蚕的发育过程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蚕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家蚕的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

(2)分析家蚕变态发育的原因。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观察实物蚕,分组讨论家蚕各个阶段的特征,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4. 交流分享(15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家蚕的发育过程幼虫期:吃桑叶、蜕皮、长大蛹期:吐丝、结茧、变形成虫期:破茧、交配、产卵2. 家蚕变态发育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蚕的发育过程,绘制一幅蚕的生长图。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途径,使学生了解了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可以让学生关注其他动物的发育过程,拓展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准确把握。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过程。

5. 交流分享环节的组织。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变了新模样》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变了新模样》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变了新模样》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命的奥秘》中的第7课《蚕变了新模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蚕的生长发育过程、蚕的变态变化以及蚕丝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蚕的变态变化,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蚕的变态变化过程、蚕丝的制作。

难点:蚕的变态变化原理、蚕丝制作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片、蚕丝制作视频、实物蚕茧、显微镜等。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蚕茧、丝线、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蚕的变化,引入新课。

2. 新课讲解:a. 讲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蚕的生命周期。

b. 讲解蚕的变态变化,让学生了解蚕从卵孵化到成虫的过程。

c. 播放蚕丝制作视频,让学生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a. 分组观察蚕茧,让学生了解蚕茧的结构。

b. 学生动手操作,利用显微镜观察蚕丝的结构。

c. 学生分组合作,尝试用蚕茧制作小物品。

4. 例题讲解:a. 出示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让学生描述蚕的变化。

b. 出示蚕丝制作过程图,让学生解释蚕丝是如何形成的。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绘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蚕丝制作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蚕的生长发育过程2. 蚕的变态变化3. 蚕丝制作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描述蚕的生长发育过程。

b. 解释蚕的变态变化原理。

c. 介绍蚕丝的制作过程。

2. 答案:a. 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卵孵化→幼虫期→蛹期→成虫期。

b. 蚕的变态变化原理: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形态、生理、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如幼虫期与成虫期的形态差异、蛹期的蜕变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蚕变了新模样》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对于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知道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2.难点:昆虫变态发育的内在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蚕的生长图片、实验材料等。

2.学具:学生实验材料、笔记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

2.呈现(5分钟)展示蚕的生长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昆虫为什么会发生变态发育?引导学生思考昆虫变态发育的内在原因。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和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蚕宝宝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蚕宝宝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评。
5.游戏:比一比谁抽的丝长,教师指导抽丝的方法。(抽丝的具体操作放在课外)
三、观察蚕蛹
1.我们不停的抽丝,最后会找到谁?它在房子里呆了那么久会不会变了模样?
2.大家意见不一样,该怎么办?
3.用剪刀剪要注意哪些事情?
4.请大家把蚕蛹放在一张白纸上进行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画下来。你们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教师巡视做适当指导。
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课 题
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教学目标
1.知道蚕茧、蚕蛹是蚕一生变化中的必然产物,是蚕一生中的一个阶段。
2.让学生经历对蚕蛹、蚕茧的猜测、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拉丝的活动。
3.鼓励学生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并通过养蚕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重 点
难 点
5.哪个同学愿意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的蚕宝宝?
6.教师点评。蚕宝宝变了模样后人们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蚕蛹。
7.你们觉得蚕蛹和蚕宝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蚕茧里面还有什么东西?学生领取表格再次观察。
8.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四、拓展
调查研究丝厂对蚕蛹的处理。
教学反思
教 具
蚕茧、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
方 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可爱的蚕宝宝到哪里去了?它花了多少时间建成了自己的房子。
2.蚕宝宝的房子和我们的房子有什么不同?想不想研究?
二、观察蚕茧
1.想知道
2.怎样观察?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3.学生分小组观察蚕茧和教室,记载自己的观察所得,教师巡视做适当指导。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6课《蚕变了新模样》。

本课主要围绕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展开,详细内容涉及蚕的孵化、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形态变化及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认识各个阶段的形态特点。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热爱,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难点:理解家蚕各个发育阶段之间的关系和变态发育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蚕的发育过程图片、实物模型、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蚕的发育过程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家蚕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各个阶段的形态特点。

3. 新知讲解:a. 讲解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各个阶段的特点。

b. 结合显微镜观察家蚕的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结构,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发育过程。

4.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家蚕发育过程的典型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2. 各个阶段的形态特点及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描述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

b. 为什么家蚕会经历变态发育?c. 请列举三个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2. 答案:a. 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b. 家蚕经历变态发育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

c.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植树造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动物的一生》中的第6课《蚕变了新模样》。

本课主要学习了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并深入了解蚕在不同阶段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掌握蚕在不同阶段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难点:理解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理变化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蚕的发育过程图片、蚕茧、放大镜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展示蚕的发育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蚕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观察蚕的发育过程图片,填写观察记录表,了解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

3. 交流分享:学生分组交流观察结果,讨论家蚕在不同阶段的特征。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家蚕变态发育的知识点。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制作蚕茧,加深对蚕发育过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2. 各阶段的特征卵:小,圆形,黄色幼虫:白色,有许多脚,吃桑叶蛹:不食不动,外形像蝴蝶成虫:翅膀,繁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并说明各个阶段的特征。

2. 答案要点:(1)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2)各阶段特征:卵:小,圆形,黄色。

幼虫:白色,有许多脚,吃桑叶。

蛹:不食不动,外形像蝴蝶。

成虫:翅膀,繁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家蚕的变态发育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分析】本题考的是蚕豆种子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9.我们在做“给花传粉”的实验时,先用雌蕊的柱头轻触纸上的花粉,发现它很
容易沾上花粉(如图)。这是因为雌蕊的柱头上有什么?它在花产生种子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解: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它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解析】【解答】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雌蕊柱头上有粘液可以更好地帮助雌蕊接受来自雄蕊的花粉。
★蚕茧有长椭圆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
★蚕茧一般为白色或黄色,现在也有淡绿、肉红等颜色的蚕茧。
★蚕茧长3~4厘米,直径1.7~2.1厘米。
★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
2、观察蚕蛹
(1)解剖蚕茧
用剪子把蚕蛹从蚕茧中取出来。
【提醒】
①小心使用剪刀,不要伤着
②剪刀不要戳得太深,以免伤到内部
了解蚕茧特点
了解蚕蛹身体特征
了解蛹是有生命的。
知道蚕变蛹前还要进行第5次蜕皮
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比较蚕蛹和蚕的幼虫异同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的作用
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共性
巩固课堂知识
坚持观察记录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在科学探究中,能基于课前观察,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与同学交流;能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会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3、蚕变了新模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

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过程与方法1、观察、猜测和描述蚕蛹和蚕茧。

2、估计蚕丝的长度和抽取蚕丝。

3、用画图、语言文字记录和交流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2、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3、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观察蚕蛹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的方法。

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一、教学导入:同学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

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学习新课1、观察蚕蛹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

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这是学生们非常好奇的问题。

希望学生们能作出猜测,同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对蚕蛹的观察要提出的五个问题进行。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2)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5)其他发现。

(指茧里还能发现蚕吐尽丝后化蛹之前蜕下的皮等情况。

)最后的推测是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希望学生的推测能以一定的观察事实作为依据。

2、观察蚕茧和蚕丝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这个活动的日的意义在于对蚕茧有一定的认识。

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下第二单元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观察方法:(1)按照观察动物的顺序,由整体到局部,并将蛹的身体结构与蚕进行对比。

(2)用剪刀剪开一个蚕茧,取出蚕蛹,用放大镜观察蚕茧内部的情况。

记录方法:画出蚕蛹的简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观察记录:(1)蚕蛹的外形。

(2)蚕蛹的运动。

蚕蛹一般情况下不动,但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如用手轻轻地触摸它,用手电筒照或发出声音时,蚕蛹的体节会轻微弯曲。

(3)蚕茧的内部。

在剪开的蚕茧里发现了一层蜕下来的皮,它是蚕吐完丝化成蚕蛹之前蜕下的第5次皮。

蚕一生共蜕皮6次,第6次是在化蛾之前。

观察总结。

蚕蛹的观察记录观看观察蚕茧和蛹视频资料。

介绍蚕茧、蚕蛹蚕茧的特征:蚕茧有长椭圆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

蚕茧通常为白色或黄色,现在也有淡绿、肉红等颜色的蚕茧。

蚕茧长3〜4厘米,直彳至1.7〜2.1厘米。

迎着光观察或轻轻摇动蚕小组活动,交流汇报。

垂螭的械利多有什幺不同?击梢■孙事也.黄朝色.盘£栈@1%格.MffKMI市第书:利熙工取反匚?•1■的正普式门与'倏找到用喀和W .岛上法国种.9HR强曲W?它的事上蚊出了什幺东西?童场自翩,宫的胃用妖出了药片.膏在善升的空重里建珑现了什玄?官可随是什包?,它是堂第5次娱的皮*且他漫画贵照的脸«黄橘色的.urn*■彷体加,1.IU : ?立命变成什幺假呈纺锤形,分头、胸、腹三个部分。

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的雏形;腹部有9个体节。

与蚕的幼虫相比,蚕蛹的身体缩短了,颜色由白色变成了深褐色,身上的体节减少了,腹部的足消失了,已有翅的雏形,长出了复眼,出现了触角。

茧,可以发现蚕茧里面有东西。

蚕蛹的特征:体形像一个纺锤,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 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 9个体节。

探讨: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同?蚕蛹呈纺锤形,黄褐色;蚕的幼虫呈长圆筒形,青白色。

第3课《蚕变了新模样》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3课《蚕变了新模样》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蚕变了新模样》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内容。

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有适当调整,由原来的“观察蚕茧”的实物观察,改为通过观看短片观察,来了解蚕茧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既是观察课又是科学探究课。

本课内容主要分“观察蚕蛹”和“观察蚕茧和蚕丝”两部分,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蛹是蚕的另一种形态,蚕蛹与幼虫时期的蚕一样是有生命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蚕蛹和蚕茧的观察、描述过程,用画图、文字记录观察结果并交流。

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蚕的兴趣和爱好。

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能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蚕蛹、描述蚕蛹的特点,组织好学生的交流。

2、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正确观察并描述蚕蛹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成语“作茧自缚”的意思吗?说的就是蚕。

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

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蚕蛹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

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这是学生们非常好奇的问题。

)希望学生们能作出猜测,同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对蚕蛹的观察要按五个问题进行。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2)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5)其他发现。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4课《蚕变了新模样》,详细内容为第二章《生物的生长与变化》的第五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家蚕的生长过程,认识蚕的不同发育阶段及其特点,从而深入理解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家蚕的生长过程,掌握蚕的完全变态发育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交流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家蚕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观察家蚕的生长过程,认识蚕的不同发育阶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蚕的生长周期图片、蚕茧、蚕丝制品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蚕茧和蚕丝制品,引导学生思考蚕的生长过程。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蚕是怎么变成茧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过程。

2. 自主探究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家蚕的生长过程。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请同学们观察蚕的生长周期图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指导解题方法。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蚕的生长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各小组汇报观察成果,交流心得体会。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也经历完全变态发育呢?六、板书设计1. 家蚕的生长过程蚕卵孵化幼虫期蛹期成虫期2. 完全变态发育特点发育阶段多形态结构差异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画出家蚕的生长过程图,并标注各个阶段的特点。

答案示例:(1)蚕卵孵化:小蚕破壳而出,呈黄褐色,身体细长,有多个环节。

(2)幼虫期:小蚕逐渐长大,吃桑叶,蜕皮,身体变白。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教学设计

4 蚕变了新模样教学目标1.知道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来的,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2.知道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3.知道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4.能基于课前观察,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与同学交流;5.能够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6.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描述蚕茧的特征。

2.观察蚕茧中的蚕蛹,比较蚕蛹与蚕的幼虫的相同和不同.【教学难点】思考蚕蛹对蚕起到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裹起来呢?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它们还活着吗?二、讲授新课(一)聚焦蚕吐丝了,蚕房中许多蚕的幼虫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

蚕茧是怎样形成的?蚕茧中的蚕蛹又是什么样的呢?教师点拨:蚕茧的形成:蚕吐丝了,许多蚕的幼虫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

蚕蛹的样子:拿者蚕茧摇一摇,放在耳边会听见声音,还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

对着光亮照一照,可以看见蚕茧里有一个纺锤形的影子。

我们用剪刀小心地把蚕茧剪开,会看到茧内有一个体型短粗的深褐色的东西,它与蚕的身体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就是蚕宝宝变成的蛹。

(二)探索1.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

播放视频:【知识解析】观察蚕吐丝。

猜测蚕宝宝在蚕茧里面有什么变化,首先应对蚕茧进行细致观察,看能否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该如何观察蚕茧呢?观察准备:蚕、硬纸板搭的格子房。

观察方法:重点观察蚕吐丝的行为及丝的特点。

观察记录:蚕吐丝时,头胸昂起,口吐丝缕,头部来回摆动寻找可以固定蚕丝的地方。

蚕在吐丝前后的变化:(1)吐丝前,蚕食欲下降,躯体发黄发亮,变透明。

(2)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3)吐丝后,蚕身体变小,潜伏在茧内。

2.观察蚕茧中的蚕蛹(1)观察蚕茧①形状:椭圆形②大小:大小不一,长约3~4 cm,宽约2 cm③颜色:白色、黄色等④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可以将蚕茧剥开。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课 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课 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第4课,主要介绍蚕蛹这一蚕的生命形态,通过观察和比较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了解蚕蛹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并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和记录的能力,同时了解蚕丝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人类生活依赖自然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目标:a. 理解蚕蛹是蚕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b. 理解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来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2. 科学探究目标:a. 能够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b. 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3. 科学态度目标:a. 能够坚持观察并记录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b. 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蚕的生长变化保持着探究兴趣。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a. 能通过蚕丝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自然,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对蚕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但在比较研究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研究。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准备课件和教具,包括蚕蛹和幼虫的图片、蚕茧、画纸、彩色笔等。

2.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实验材料。

学生准备:1. 带来纸和笔,用于记录观察结果。

2. 具备基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蚕蛹和幼虫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蚕蛹的兴趣和好奇心。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4蚕变了新模样》精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4蚕变了新模样》精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4.蚕变了模样【教学目标】1.知道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种形态。

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知道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知道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4.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1.知道变成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种形态。

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知道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教学准备】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丝绸制品、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同学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

蚕茧是怎样形成的?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和探索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中须考的问题:一是观察蚕在吐丝时有哪些动作;二是比较蚕蛹与蚕茧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2.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围绕随堂学展开对蚕吐丝过程的观察。

(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开展观察蚕吐丝的过程。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观察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蚕在吐丝时头部会扬起,吐丝过程分为:形成结茧网、上簇、形成结茧衣、形成结茧层。

4.教师指导学生围绕随堂学展开对蚕蛹的观察。

对蚕蛹的观察要提出五个问题:(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2)你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5)最后推测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希望学生的推测能以一定的观察事实作为依据。

5.观察蚕茧和蚕丝。

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测出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

教科版《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蚕变了新模样》章节,内容包括蚕的变态发育过程、蚕的形态结构特征、蚕的生长周期及蚕丝的与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蚕的形态结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 使学生了解蚕的生长周期及蚕丝的与用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蚕的变态发育过程、蚕的形态结构特征、蚕的生长周期。

难点:蚕的变态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特征,蚕丝的与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蚕的实物或图片、显微镜、蚕丝制品。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变态发育过程学习(10分钟)(1)教师讲解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学生跟随教师的手势,模拟蚕的变态发育过程。

3. 蚕的形态结构特征学习(10分钟)(1)教师展示蚕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蚕的形态结构特征。

4. 蚕的生长周期学习(10分钟)(1)教师讲解蚕的生长周期,包括孵化、幼虫期、蛹期、成虫期。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绘制蚕的生长周期图。

5. 蚕丝的与用途学习(10分钟)(1)教师讲解蚕丝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蚕丝的来源。

(2)展示蚕丝制品,介绍蚕丝的用途,引导学生了解蚕丝的价值。

6.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教师针对蚕的变态发育、形态结构、生长周期等知识点,给出例题并进行讲解。

(2)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蚕变了新模样2. 内容:变态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形态结构特征:体长、体色、环节、毛发等生长周期:孵化、幼虫期、蛹期、成虫期蚕丝的与用途:丝腺、丝、蚕丝制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蚕的变态发育过程。

(2)描述蚕的形态结构特征。

(3)画出蚕的生长周期图。

2. 答案:(1)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教科版科学三下23《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23《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23《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3课《蚕变了新模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生物的生长与变化》中的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重点探讨家蚕从幼虫到成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家蚕的变态发育特点。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生长与变化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变态发育特点。

难点:理解家蚕从幼虫到成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蚕卵、显微镜、放大镜、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片、PPT课件。

2. 学具:观察盒、蚕卵、放大镜、记录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小生物是什么吗?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蚕从卵孵化、幼虫期、蛹期到成虫期的变化。

(2)重点讲解家蚕的变态发育特点,让学生理解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异。

3. 例题讲解(5分钟)(1)展示家蚕不同发育阶段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每个阶段的名称。

(2)讲解判断依据,引导学生理解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观察蚕卵,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卵孵化→ 幼虫期→ 蛹期→ 成虫期2. 家蚕的变态发育特点:幼虫与成虫形态结构差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

(2)描述家蚕的变态发育特点。

2. 答案:(1)生长发育过程图见附件。

(2)家蚕的变态发育特点:幼虫与成虫形态结构差异,如:幼虫期有蜕皮现象,成虫期具有翅膀、复眼等特征。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3、蚕结茧后经过2~3天,就会变成蛹。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4、观察蚕吐丝是令人激动和充满快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
猜谜语:蚕容
引出本课学习任务
讲授新课
一、探索1:描述交流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导入:结合图片顺序,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特别是一些细节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展示图片)
重点
概括餐吐丝结茧的过程,描述蚕的身体特征
难点
蚕蛹与蚕的幼虫的异同比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聪明小工匠,盖房不用砖和梁,
墙壁雪白没窗户,拆开便可做衣裳。
(打一动物)
2、古诗云: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一般情况下,蚕蜕皮4次后成为5龄蚕,再经过约一个星期的时间,蚕就不再吃桑叶,身体变得发黄发亮了,自己悄悄地爬到盒子的角落寻找吐丝的地方。为了方便蚕结茧,我们事先用草梗(或小木棍)扎小架子、用纸做圆筒或格子房,把蚕放到了格子房或架子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蚕吐丝了,蚕房中许多蚕的幼虫都被蚕丝包裹起来,形成了蚕茧。(播放视频)
科教版科学2.4《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课题
蚕变了新模样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2.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3.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基于课前观察,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与同学交流
2、蚕蛹还会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聚焦:蚕茧是怎样形成的?蚕茧中的蚕蛹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点拨:
蚕茧的形成:蚕吐丝了,许多蚕的幼虫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

蚕茧的样子:拿着蚕茧摇一摇,放在耳边会听见声音,还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

对着光亮照一照,可以看见蚕茧里有一个纺锤形的影子。

我们用剪刀小心地把蚕茧剪开,会看到茧内有一个体型短粗的深褐色的东西,它与蚕的身体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就是蚕宝宝变成的蛹。

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蚕的新模样,(板书课题:蚕变了新模样)学生猜测课题。

学生在这
个环节中既对之
前蚕的形态作了
一些概括,又为
本课的学习做了
铺垫,引发观察
兴趣。

2. 科学探索探索一: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
交流。

播放视频《温故知新:观察蚕的吐丝结茧》
猜测蚕宝宝在蚕茧里面有什么变化,首先应对蚕茧进行细致观察,看能否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该如何观察蚕茧呢?
观察准备:熟蚕、硬纸板搭的格子房。

观察方法:重点观察蚕的行为及丝的特点。

观察分析:
图1是即将5龄蚕,这时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观看视频
我们可以从蚕茧
的大小、形状、
颜色、质量等方
面进行研究。

准备材料并观察
蚕的行为和丝的
特点,并记录数
据。

通过观察描述我
们看到的蚕吐丝
结茧的过程。

在上节课最后阶
段,我们一起观
看了蚕吐丝结茧
的过程,这节课
通过观看视频对
蚕吐丝结茧的过
程温故知新。

播放视频《观察蚕茧中的蚕蛹》
(2)蚕蛹的结构等观察发现。

蚕蛹一般情况下不动,收到外界刺激时,蚕蛹的体节会轻微弯曲。

蚕蛹的头部长出了触角,胸部长出了翅膀。

提问:推测: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点拨:蛹还会变化,因为它发育出了两对翅膀,之后会变成蚕蛾。

在剪开的蚕茧里发现了一层蜕下来的皮,它是蚕吐完丝化成蚕蛹之前蜕下的第5次皮。

蚕一生共蜕皮6次,第6次是在化蛾之前。

观察记录总结:还会变化。

这个环节引导学
生观察蚕茧和蚕
蛹,还可以与蚕
的幼虫阶段对比
观察,发现蚕茧
和蚕蛹有哪些外
形特征,在观察
过程中感受蚕茧
和蚕蛹对蚕的生
长发育的作用。

3. 交流研讨研讨一: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学生根据实验观
察,交流讨论它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蚕的幼虫和
相同点:都有头、胸、腹三部分,都有体节、气门等。

不同点:蚕蛹与幼虫比较,蚕蛹的身体缩短了,颜色由青白色变成深褐色,身上的体节减少了,腹部的足消失了,长出了复眼,出现了盾片,已有翅的雏形。

探索二:蚕蛹还会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
点拨:会变化的,会变成蚕蛾。

探索三: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
蚕蛹是蚕的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的过渡,既保留有幼虫时期的特点,又有成虫时期的特点。

蚕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另一种形态。

蚕蛹一般情况下不会动,没有反抗能力,如果不用茧把自己包裹住,会被鸟类等动物吃掉,或者被雨淋死。

所以蚕蛹把自己包裹住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蚕茧包裹着蚕蛹,对蛹起到了保护作用。

们的相同与不
同。

学生交流讨论
保护作用
蚕蛹有哪些外形
特征。

通过交流研讨,
认识到蚕蛹还会
发生变化。

通过交流研讨,
了解蚕茧对蚕的
作用。

4.科学拓展你们见过这些动物的蛹吗?它们可能是什么样
的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一生中也会经历蛹的阶
段?
除了蚕,还有很多动物的一生也会经过蛹的阶
段,如苍蝇、蜜蜂、蝉和蝴蝶等。

但是不同的蛹
有不同的特点。

比如:蝴蝶的蛹一般是幼虫在植物叶子背面隐藏学生可介绍自己
知道蛹。

本环节拓展一些
其他昆虫的蛹,
让学生对完全变
态昆虫的蛹期有
一个更全面的认
识,并引出下一
课,引导学生对
的地方用几条丝将自己固定住,之后直接化蛹,
无茧。

蚊子的蛹与其他昆虫的蛹不同,它可以跟
幼虫一样活动。

展示苍蝇、蜜蜂、蝉、蚂蚁的蛹的图片。

播放视频《认识了解蛹》观看视频
蛹的下一个形态
产生极大的观察
兴趣。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蛹是蚕生长发育
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经历对蚕
蛹和蚕茧的观察、描述过程,用画图、文字记录
观察结果并交流和简单的推测、验证的过程。

思考小结内容,
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2.4 蚕变了新模样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进行探究“蚕变了新模样”活动。

在活动之前我
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蚕宝宝把自己裹在蚕茧里
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学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
各抒己见,然后通过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发
现蚕宝宝变成了蚕蛹,再组织学生对蚕蛹进行细
致地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是在观察蚕蛹变化的过程时,注意对蚕宝宝和蚕
蛹的比较,发现蚕蛹的身体特点。

另一个问题是
对蚕变成蛹以后,还会不会变成其他形态做出猜
想。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
题。

当学生对蚕蛹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接下来进行
第三个活动,对蚕茧的观察。

在这一活动中,我
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
教学反思
小进行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第二
步是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拉蚕丝活动。

随后,我对
画蚕蛹的方法做了适当的指导。

在三个活动完成
以后,再对所学知识作以适当拓展。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