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部编版)

教学设计与反思:五年级上册语文《山居秋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山居秋暝》这首古诗;了解作者王维和诗歌背景,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讨,学会欣赏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教学内容:《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诗歌描绘了山居秋日的宁静与美丽,通过描写雨后的山色、松声、泉声、渔舟等景物,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山居秋暝》这首古诗;了解作者王维和诗歌背景,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

难点:学会欣赏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山居秋暝》教学课件4. 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秋暝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作者介绍(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王维的画像,简介王维的生平事迹。

2. 引导学生了解王维的诗画风格,为学习《山居秋暝》做铺垫。

三、诗歌学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停顿和情感的表达。

3. 逐句讲解诗歌,解释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4.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合作探讨(10分钟)(1)诗歌中的景物有哪些?它们给你怎样的感受?(2)诗人为什么会爱上这样的山居生活?(3)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意境?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朗读与背诵(5分钟)1. 让学生齐读诗歌,加强记忆。

2.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要求熟练掌握。

六、作业布置(5分钟)2.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山居秋暝》的短文,内容包括诗歌译文、意境分析和自己的感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包括《山居秋暝》、《枫桥夜泊》和《长相思》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诗文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对古诗文的基本格式和韵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文的基本格式和韵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学会欣赏古诗文的意境和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文的基本格式和韵律。

2.难点:欣赏古诗文的意境和作者情感,能够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或故事形式,导入新课《古诗词三首》。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三首古诗,理解古诗文的基本格式和韵律。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文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文。

5.拓展运用: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或表达。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关键词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古诗文的格式、韵律、意境等关键信息展示出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山居秋暝》、《枫桥夜泊》和《长相思》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都是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激发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掌握一些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培养古诗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古诗所描述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朗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古诗的文本、图片、音乐等素材。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环节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3.教材:准备相关的古诗鉴赏教材和参考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题目,引导学生朗读题目,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三首古诗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同时,解释一些生僻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三首》的意境和情感。

2.能够朗读《古诗词三首》,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并表达诗词意境。

二、教学重点1.掌握《古诗词三首》的意境和内涵。

2.正确朗读《古诗词三首》,体会其中的美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三首》中的含蓄之美。

2.发挥想象力,积极表达对诗词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教师:熟悉《古诗词三首》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学生:提前学习并熟悉《古诗词三首》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谈论《古诗词三首》的标题,引发学生对诗词的好奇。

2.学习:逐句解读第一首古诗词,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蕴。

3.朗读:分组朗读第一首古诗词,注重语调和表情的表达。

4.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第一首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确保学生掌握。

2.学习:继续解读第二首古诗词,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抒情意境。

3.朗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句朗读第二首古诗词。

4.创作:让学生仿照第二首古诗词,自行创作一首小诗。

第三课时1.复习:检查学生的诗歌创作,鼓励他们展示并分享。

2.学习:解读第三首古诗词,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3.朗读:自由朗读第三首古诗词,展示学生对诗词的体会。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和体会。

六、课堂作业1.背诵一首《古诗词三首》。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词,写下对其的感悟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三首》,不仅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培养了对诗歌的喜爱和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创作,将诗词的美好传达给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上即为本节课的教案,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过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上部编】21 古诗词三首 教学反思(4篇)

【五上部编】21 古诗词三首 教学反思(4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篇)《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山居秋暝》这首律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诗人描绘了山中秋夜优美的景色,清新幽丽,富于诗情画意,其中寄托着诗人自己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枫桥夜泊》这首诗所描绘的是枫桥的夜景。

从其中的“泊”字我们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

《长相思》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也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羁旅怀乡的情怀。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曾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一、教学效果依据每首诗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能力,我设计了由扶到半扶半放到全放的教学流程,收获还是蛮大的,现总结如下:1、聚焦第一首诗《山居秋暝》。

教学这首诗时我分三步走,一步一个台阶,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思维能力、吟诵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第一步,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先交流对王维的认识,知道他被称为“诗佛”;接着交流题目,从题目中感受时间地点意境,整体上把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初步感受意境的美。

第二步,自读自悟,标画描写了哪些事物,各有什么特点?试着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创设班内交流的氛围,在思维碰撞中去深刻感受。

最后让学生画一画,并在背诵这首诗后,默写这首诗,使创新和内化有机地融为一体。

2、聚焦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这首诗的学习我是半扶半放,也用三步走的方法使学生学习逐步深入。

先引导交流对作者的了解,拉近和文本的距离,在试着交流对题目的理解,指导理解课题的含义。

接着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每句话的意境,抓住关键词“愁”“寒冷”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感悟诗歌的灵魂。

最后也是让生背诵并配画,将积累与创造有效融合。

3、聚焦第三首诗词《长相思》。

这首诗词学习时直接放给学生自学,以检查的形式将学生的思维调动并引向深入。

4、合作交流,探究共赢。

学完三首诗后,让他们观察:三首诗的共同点是什么?进一步去体会他们的性情,感悟他们的情怀。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反思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反思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深意长的著名诗词。

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风雪一更愁。

纳兰性德在随扈东巡、去往山海关途中,写下了这首思乡之曲,成就千古名篇。

纳兰性德是通过写景和叙事两个方面来倾诉自己的心声的。

他在途中遭遇风雪,辗转难眠。

途经一道道山,一条条河,休息时连思念家乡的梦也被嘈杂的声音破坏得支离破碎。

他抬头望月,想起家乡那安宁、祥和的生活,不禁泪花闪闪。

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我让学生想象作者家乡温馨和谐的画面。

在音乐声中,我深情诵读这首词,学生闭起眼睛,构思着一幅幅别致幸福的场面。

有的说:“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说笑,好不热闹。

小孩们在巷口玩耍嬉戏,姑娘们坐在门口绣花;放学归来的孩童放下书包,放起了风筝,有的还把花做成花环戴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气勃勃。


有的说:“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群星闪烁,作者的亲人坐在窗前欣赏着明月,不远处时时传来鸟儿唧唧的叫声,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似乎也与作者的亲人一样,静静地期待纳兰性德与他们团聚。

我见学生热情高涨,继而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从而更加明确纳兰性德投军从戎,征战疆场的心声。

作者为了壮志和理想,忍受着思乡之苦,饱受着思想的孤独和寂寞,着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舍小家顾大家,
赤子之心全都化作——长相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21.古诗词三首》的内容、形式和意义;•学习朗读、背诵《21.古诗词三首》;•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2. 教学准备•课件或教学PPT;•学生课本《21.古诗词三首》。

3.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铺垫(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古诗词知识,并与本课的主题做联系。

通过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Step 2: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古诗词的朗诵录音或展示古诗词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理解《21.古诗词三首》的内容、形式和意义。

Step 3:分组学习(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学习和朗读。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并完成一份小组报告。

学生应尽量多角度、全面地解读古诗词,并提供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Step 4:展示和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和分享。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发表评论。

通过展示和分享,加深学生对《21.古诗词三首》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

同时,展示和鼓励学生的优秀表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4.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读和背诵,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二、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进行了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但也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教学导入部分可以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音乐等形式,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其次,分组学习的时间安排可以更加紧凑。

学生在小组中的探索和学习时间可以更充裕,使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查找资料的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最后,展示和分享环节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词三首 教学反思3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词三首 教学反思3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

《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枫桥夜泊》体现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愁苦;《长相思》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在这三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梳理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把握整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这样处理,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美中不足的是对《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得不够详细,有些学生对这首诗体现的“愁”理解得不够透彻。

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有所改进。

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摄(shè) 殖(zhí) 炭(tàn) 疗(liáo) 矫(jiǎo) 舵(duò) 狭(xiá)(2).......难写的字炭:上小下大,“山”要写扁。

菌:上小下大,下面部分是“口”里面一个“禾”字。

鼠:上面是“臼”,下面笔画较多,写紧凑。

滑:左窄右宽,注意“骨”字的结构。

狭:左部的反犬旁与右部的“夹”字注意穿插。

勉:半包围结构,“力”要包住。

(3)......多音字系结待塞2.词(1).........必须掌握的词寸草不生摄氏度钢铁估计繁殖粮食蔬菜煤炭杀菌治疗松鼠驯良杏仁玲珑光滑遮蔽(2)......近义词生存~生活飘浮~悬浮密切~紧密估计~估量繁殖~繁衍乖巧~听话驯良~驯服敏捷~敏锐机警~机灵锐利~锋利响亮~洪亮(3)......反义词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密切→疏远生存→死亡轻快→沉重敏捷→迟缓机警→迟钝错杂→整齐宽敞→狭窄坚实→松软(4).......词语归类①AABC式词语:闪闪发光类似的词语:津津有味孜孜不倦窃窃私语欣欣向荣栩栩如生默默无闻②AABB式词语: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类似的词语:清清爽爽轻轻松松风风火火冷冷清清纷纷扬扬浩浩荡荡③“连×带×”式词语:连蹦带跑类似的词语:连说带笑连吃带喝连打带骂连哄带骗④量词:一条尾巴一块树皮一棵高树一种叫声⑤动词:凝成小水滴吸收热量预防疾病治疗疾病⑥修饰词:无数的小水滴美丽可爱的世界灰褐色的毛圆锥形的盖二、佳句积累1.反问句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是一个反问句,可改为陈述句:这么远,箭根本射不到。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1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长相思》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都是经典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一些基本的诗歌意象和表达方式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诗歌的基本意象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对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古诗所描述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2.对比教学法:将三首古诗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古诗的图片、音乐等素材,以及相关的思考题和讨论题。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然后简要介绍三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分别呈现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跟读,体会古诗的韵味。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朗读三首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语气。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

2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榆、畔”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枫桥夜泊》。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语文要素】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2.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枫桥夜泊》。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重点)一、朗读唐诗,感知诗意1.回顾我们平时学习古诗的步骤:解诗题、读通古诗、了解诗意。

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后全班交流。

重点处理词句:“下渔舟”“对愁眠”。

3.朗读古诗,做到读通读顺诗句。

二、想象画面,体会动静描写(一)抓住景物,初想画面。

1.默读《山居秋暝》,圈画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的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根据景物想象画面。

(二)提供支架,化开想象。

1.支架一:教师示范,启发想象。

(1)教师为学生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亭亭玉立的荷花,绿油油的荷叶,纷纷向两岸分披,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顺着荷叶滴落于水中,原来是一支渔舟顺流而下划破了这荷塘的寂静,那月光好像被打碎了似的,荡漾在水面上、荷叶上。

”(2)猜一猜、比一比、评一评,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哪一句诗?你觉得老师说的画面和你们想象的有什么不同?(3)对比发现:怎样把画面想开去?①能结合生活把景物的样子说清楚;②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说清楚;③运用好词好句,注意用词精致。

2.支架二:延伸拓展,打开想象。

①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④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下内容展开:
1.熟读并背诵《山居秋暝》全文,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学习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暝、喧、浣、纱、归、鸟、涧、清、浅、荷、渔、舟、穷。
3.了解《山居秋暝》的作者王维及其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山居秋暝》的基本内容、意象描绘和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词之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学会欣赏古诗词,并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掌握古诗词的基本格律知识,如平仄、对仗等。
难点解析:古诗词的格律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通过实例分析、互动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
举例:挑选诗中的典型例子,分析平仄、对仗的运用,并通过互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山居秋暝》这一课。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过宁静的傍晚或美丽的自然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王维是如何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的。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不是评判者。我发现这样的角色让学生们更敢于表达和分享。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时间的分配上存在问题,导致部分小组的讨论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好地把握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也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学生们在古诗词的世界里找到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一、诗词选材《21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作品。

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是杜牧的《秋夕》,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江城子》。

这些诗词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内容优美,富有哲理和情感,适合学生欣赏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三首古诗词的内容,领悟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秋夕课文内容:《秋夕》这首诗描写的是杜牧农家的生活情景,通过描写丰收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感慨和思索。

通过《秋夕》这首诗,学生可以体会到农家生活的朴素和生活的美好。

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秋天丰收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杜牧笔下的秋夜美景。

然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诗文,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境和感情。

###2.登鹳雀楼课文内容:《登鹳雀楼》这首诗是王之涣在长安登高远眺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观察。

学生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教学方法:老师可以通过诗词朗读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鹳雀楼的风光和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意境和感情,同时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价值观。

###3.江城子课文内容:《江城子》这首词是苏轼在西湖游玩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江城美景的描绘和对乡愁的感慨。

学生通过这首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教学方法:老师可以通过西湖的景色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江城美景的壮丽和苏轼对家乡的眷恋。

通过诗词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蕴。

##四、教学反思通过《21古诗词三首》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优美的古诗词作品,还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诗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1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山居秋暝》、《枫桥夜泊》和《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三首古诗词。

这些诗词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这些诗词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但是,古诗词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理解和欣赏。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的文化和背景不太了解,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词。

2.能够理解诗词的大意,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能够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

4.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

2.难点:对古代文化和背景的理解,诗词的创作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诗词的意义、结构和韵律,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技巧。

3.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词的文本、图片、音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

2.参考资料: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查阅和参考。

3.教学工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朗读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这三首古诗词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意境。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这三首诗词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句或逐段地朗读这三首诗词,让学生初步理解诗词的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诗词三首》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2.掌握《古诗词三首》的诗意表达和意境描绘。

3.能够理解《古诗词三首》中的意义和情感。

4.掌握《古诗词三首》的背诵和朗读技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古诗词三首》的背诵和朗读。

2.《古诗词三首》的意义理解与感悟。

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看图片、听音乐或者引用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三首进行初步了解。

2. 学习诗文(15分钟)让学生轮流读诗,重点解释生字生词,并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意境。

3. 诗词赏析(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诗句的意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

4. 朗读训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读训练,注重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5. 诗词背诵(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的背诵,鼓励学生理解并内化其中的情感。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诗词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古诗词三首》为教学内容,结合诗词的背景知识和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情感,并通过朗读和背诵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小组讨论中展现出对诗词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体验。

但也需要注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和朗读表达能力,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以上为本节课《古诗词三首》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朥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1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三首经典的古代诗词。

这些诗词分别是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及杜甫的《绝句》。

这些诗词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会注重对诗词的深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来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此外,我还会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诗人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词基础,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和理解简单的古诗词。

然而,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可能会在理解上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学生能够掌握解读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诗词,学生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和意境。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诗人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诗词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反思8篇

《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反思8篇

《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反思8篇《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反思【篇1】40分钟学习下来,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这节课觉得对古诗教学有这样设想: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同学,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保守做法。

课堂上,从同学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

而后,布置自学时间,使同学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

在充沛自学的基础上,让同学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一起讨论,互相补充。

对于同学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布置了质疑环节,启发同学一起研讨。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同学自由发表意见的研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同学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同学,使同学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草》和《宿新市徐公店》相比,第一首易学好懂。

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为重难点来突破。

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同学的`自主学习自学时间充沛。

布置足够的时间让同学自学,同学能静下心来认真考虑,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同学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同学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同学置身于大自然中。

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的茫茫草原,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同学入情入境,充沛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时提高读的要求,让同学边读边考虑,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同学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同学“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同学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同学的差别,培养了同学的语感。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词三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词三首》这一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词:王昌龄的《从军行》,王翰的《凉州词》,以及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三首诗词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代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现代生活和古代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对于一些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去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的意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够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够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古诗词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诗人王昌龄,王翰和李白,以及他们的作品《从军行》,《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诗句解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分析,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4.诗歌欣赏: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将这三首古诗词朗读给家长听,并背诵下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词三首》教课反省 3 篇【一】《山居秋暝》这首律诗是唐朝诗人王维山川诗中的名篇。

诗人描述了山中秋夜优美的风景,清爽幽美,富于诗情画意,此中寄望着诗人自己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地的追求。

《枫桥夜泊》这首诗所描述的是枫桥的夜景。

从此中的“泊”字我们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

《长相思》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也是这样一首交口称赞、情义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羁旅怀乡的情怀。

纳兰性德是清初有名大词人,纳兰性德词风清爽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近代有名学者王国维就曾给其极高赞誉:“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一、教课成效依照每首诗的特色和学生的生活累积、阅读能力,我设计了由扶到半扶半放到全放的教课流程,收获仍是蛮大的,现总结以下:1、聚焦第一首诗《山居秋暝》。

教课这首诗时我分三步走,一步一个台阶,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思想能力、吟诵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第一步,沟通课前查阅的资料。

先沟通对王维的认识,知道他被称为“诗佛”;接着沟通题目,从题目中感觉时间地址境界,整体上掌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初步感觉境界的美。

第二步,自读自悟,标画描绘了哪些事物,各有什么特色?试着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创建班内沟通的气氛,在思想碰撞中去深刻感觉。

最后让学生画一画,并在背诵这首诗后,默写这首诗,使创新和内化有机地融为一体。

2、聚焦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这首诗的学习我是半扶半放,也用三步走的方法使学生学习逐渐深入。

先指引沟通对作者的认识,拉近和文本的距离,在试着沟通对题目的理解,指导理解课题的含义。

接着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每句话的境界,抓住要点词“愁”“严寒”去领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感悟诗歌的灵魂。

最后也是让生背诵并配画,将累积与创建有效交融。

3、聚焦第三首诗词《长相思》。

这首诗词学习时直接放给学生自学,以检查的形式将学生的思想调换并引向深入。

4、合作沟通,研究双赢。

学完三首诗后,让他们察看:三首诗的共同点是什么?进一步去领会他们的性情,感悟他们的情怀。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第六单元四季之美第12课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设计依据与构思《长相思》是部编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上阙写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愈走离故园愈远,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表达词人对故园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下阕以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之声的聒耳,听着帐外的风雪之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让人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祥和。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五年级学生的学情,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感。

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使朗读指导教学与情感体验教学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词中描写将士在外行军,对故园充满了思念之情。

词作自然真切、简朴清爽,自然浑成,毫无雕琢之处,格外真切感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读中感悟这首词描绘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通过想象画面、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将士长途跋涉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榆、畔、聒”4个生字,会写“榆、畔”2个字,认识多音字“更”。

2.感知诗词大意,在读中感悟这首词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3.体验作者身在旅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长途跋涉中将士的思乡之情。

4.初步了解诗词的特点,积累学习古代经典诗词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感知诗词大意,感悟这首词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2.想象画面,体验作者身在旅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长途跋涉中将士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读中感受。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及分析▍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激趣:同学们有没有离开家乡和离开亲人的经历?当时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2.古诗寄情:如果让你用古人的一句诗来表达你离家后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古诗词三首》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选取了王维,张继及纳兰性德各一首诗词。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傍晚雨后山中的美景。

《枫桥夜泊》写了作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体现了将士们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羁旅怀乡之情。

三首诗词讲完,感觉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现将个人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1、课文中的诗词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学起来相对容易。

我在教学时,利用学生的积累,引入新课的学习。

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盲点,适当点拨,使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教学本课时,我按顺序一首一首地进行教学,有导有放。

采取了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导入,从而引导学生用自学、汇报的方式进行学习。

本课无论是在导入新课的创设情境,感受意象时的画面想象方面,还是在领悟与升华诗情,激发阅读与积累方面,都进行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力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学习三首古诗词时,我都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想象诗句
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诗无达诂”,如果我们一字一字地解释诗句,诗意就没有了,诗只剩下枯燥的文字。

因此,我在古诗教学中努力挖掘诗的薏蕴。


如教学《枫桥夜泊》时,我紧紧地抓住了诗人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对诗中“月落”“乌啼”“ 寒霜”“钟声”等景物的想象和体验,从而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此时的孤独、凄凉、寂寞。

4、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带领学生在诗中“走个来回”,从语言文字中来,再到语言文字中去。

5、让学生不仅学习、积累、感悟诗句,还学习诗人的写作及表达方法。

虽然学习的是三首诗词,在教学时我联系到了学生们过去所学的很多首古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绝句》,白居易的《忆江南》等,尤其是将很多通过“明月”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归纳整理,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每首诗表达方法的异同,同时,也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伟大魅力。

总之,我觉得学习语文,理解课文,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

在本堂课中,我将朗读教学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由读通读顺,到读出感情,再到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意境,学生们带着不同的目标,一次次充分朗读诗文,层层深入了解诗意,也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尤其是多次配乐朗读,能更好的引领学生融进诗歌的意境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