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知识点
统计知识点及常见题型
统计知识点及常见题型2.1.1简单随机抽样1.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
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
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
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⑷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5.随机数表法: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2.1.2系统抽样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
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
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
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
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
统计学的知识点
统计学的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商业决策到医学研究,都离不开统计学的支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些重要的统计学知识点。
一、数据的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大类。
定性数据是描述事物性质或类别的数据,例如性别(男、女)、职业(教师、医生、工程师等)。
定量数据则是可以用数字来度量的数据,又进一步分为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
离散数据只能取有限个或可数个值,比如班级里的学生人数;连续数据可以在某个区间内取任意值,例如身高、体重等。
二、数据收集方法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是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能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但往往成本高、耗时费力。
抽样调查则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保证了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分层抽样将总体按某些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在各层中独立抽样;系统抽样则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抽取样本。
三、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展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常用的图表有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直方图等。
柱状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量;折线图适合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顺序变量的变化趋势;饼图用于展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直方图则能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四、集中趋势的度量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主要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五、离散程度的度量离散程度反映了数据的分散程度。
常见的度量指标有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极差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它只考虑了极端值。
方差是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标准差则是方差的平方根。
统计学知识点
一、总论一、概念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2.统计指标、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变量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4.不是所有总体单位与总体之间都存在相互转换关系。
5.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6.统计指标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值和品质标志表现对应的单位数汇总而成的。
7.年份、产品质量、信用等级、宾馆星级以及是非标志等是品质标志。
8.统计中的相加性是指几个数相加后具有实际意义。
二、思考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哪些?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学科性质: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特点:“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
3.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举例说明。
答: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如人。
口总数、国民生产总值。
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如平均工资、人口密度等。
4.统计指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概念和数值。
构成要素有:(1)时间限定;(2)空间范围;(3)指标名称;(4)指标数值;(5)计量单位;(6)计算方法。
如2009年6月全国粗钢产量4942. 5万吨。
5.什么是简单现象总体?什么是复杂现象总体?答:将几个小总体组成一个大总体,这时小总体变成了大总体的总体单位。
如果各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或总体单位数有相加性,则这个大总体叫做简单现象总体;如果无相加性,则叫做复杂现象总体。
统计的知识点总结
统计的知识点总结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呈现,来对数据的特征进行描述和解释的方法。
描述统计包括了测度中心趋势的方法(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测度离散程度的方法(如标准差、方差、极差)以及数据的呈现方法(如表格、图表、频率分布)。
2. 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和推断,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测和预测的方法。
推论统计包括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主要方法。
在参数估计中,我们通过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通过样本数据来对总体的某个假设进行检验。
推论统计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决策制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科学,它包括了概率的概念、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概念和性质、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
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对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的方法。
它包括了简单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等。
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于预测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均值之间差异的方法。
它包括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等。
方差分析的方法在生物、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6. 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是一种对时间至事件发生之间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的方法。
它包括了生存函数、风险集与危险比、生存曲线、生存比较等。
生存分析的方法在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上是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数据,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来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推断和验证问题的解答。
统计学的方法和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还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决策和预测。
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学习和应用统计学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统计学第一章导论1.1.1 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数据分析所用的方法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1.2 统计数据的类型1.2.1 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照所采用的计算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示。
例如:支付方式、性别、企业类型等。
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例如:员工对改革措施的态度、产品等级、受教育程度等。
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例如:年龄、工资、产量等。
统计数据大体上可分为品质数据(定性数据)和数量数据(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
1.2.2 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的数据。
例如:降雨量、GDP、家庭收入等。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例如:医药实验数据、化学实验数据等。
1.2.3 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分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例如:2012年我国各省市的GDP。
时间序列数据:同一现象在不同的时间收集的数据。
例如:2000-2012年湖北省的GDP。
1.3.1 总体和样本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3.2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统计量:用类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例如:某研究机构准备从某乡镇5万个家庭中抽取1000个家庭用于推断该乡镇所有农村居民家庭的年人均纯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5万个家庭;样本是1000个家庭;参数是5万个家庭的人均纯收入;统计量是1000个家庭的人均纯收入。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2.1 数据的来源2.1.1 数据的间接来源间接来源的数据:如果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原信息已经存在,我们只是对这些原信息重新加工、整理,使之成为我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使用的数据。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统计学各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数据收集与描述-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观察、实验-描述统计: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范围、方差、标准差)、数据分布(直方图、条形图、饼图)2.概率论基础-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事件与事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型-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常见分布4.多个随机变量的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其性质-方差与标准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辛钦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伯努利不等式7.统计推断基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拒绝域-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样本容量与统计检验的效应大小8.单样本与双样本推断-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正态总体与非正态总体-单个总体比例的推断-两个总体均值的推断: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两个总体比例的推断9.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剩余平方和、变量选择10.非参数统计方法-指标: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符号检验- 分布: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这些是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章节都拥有更加详细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深入理解并进行练习。
统计学知识点
统计学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统计学的定义与范围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涵盖的主要领域2、数据收集方法普查与抽样调查观察法与实验法问卷设计要点3、数据整理与描述数据分类与分组集中趋势的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的度量(方差、标准差、极差)4、概率与概率分布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定义常见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概率计算方法5、抽样分布样本均值与样本比例的分布中心极限定理6、参数估计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的构建与解释7、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设定检验统计量的选择与计算显著水平与决策规则8、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原理多重比较方法9、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系数的计算与解读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系数的估计与检验11 统计学的定义与范围11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通过运用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帮助人们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和发现规律。
112 统计学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商业等。
在社会科学中,统计学可用于研究人口趋势、经济发展、社会现象等;在自然科学中,可用于实验数据分析、模型验证等;在工程技术中,可用于质量控制、可靠性分析等;在医学中,可用于临床试验、疾病监测等;在商业中,可用于市场调研、销售预测等。
12 数据收集方法121 普查是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其优点是能够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但成本高、耗时长,且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
抽样调查则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等,非概率抽样包括方便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等。
122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现象等来收集数据,适用于无法直接询问或干预的情况。
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研究因果关系,其优点是能够更有效地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实验设计和实施较为复杂。
统计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一、总论一、概念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2.统计指标、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变量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4.不是所有总体单位与总体之间都存在相互转换关系。
5.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6.统计指标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值和品质标志表现对应的单位数汇总而成的。
7.年份、产品质量、信用等级、宾馆星级以及是非标志等是品质标志。
8.统计中的相加性是指几个数相加后具有实际意义。
二、思考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哪些?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学科性质: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特点:“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
3.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举例说明。
答: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如人。
口总数、国民生产总值。
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如平均工资、人口密度等。
4.统计指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概念和数值。
构成要素有:(1)时间限定;(2)空间范围;(3)指标名称;(4)指标数值;(5)计量单位;(6)计算方法。
如2009年6月全国粗钢产量4942. 5万吨。
5.什么是简单现象总体?什么是复杂现象总体?答:将几个小总体组成一个大总体,这时小总体变成了大总体的总体单位。
如果各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或总体单位数有相加性,则这个大总体叫做简单现象总体;如果无相加性,则叫做复杂现象总体。
统计学总结知识点
统计学总结知识点1. 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
总体和样本是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单位,研究者通常会通过对样本进行研究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2.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展示的过程,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通过描述统计,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3. 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的过程,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和方差分析等。
推断统计能够帮助研究者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4.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取值规律的数学函数,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等。
概率分布在统计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帮助研究者对随机现象进行建模和分析。
5.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判断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平均差异是否显著。
方差分析在实验设计和市场调研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帮助研究者理解不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6.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常见的回归分析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对预测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7. 抽样方法抽样是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过程,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群集抽样等。
合适的抽样方法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对统计推断和结论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8.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利用图表、图像和地图等形式将数据进行直观展示的过程,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数据可视化能够帮助研究者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特征和规律。
9. 统计软件统计软件是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推断的重要工具,常见的统计软件包括SPSS、SAS、R和Python等。
统计软件能够帮助研究者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结果质量。
统计学知识点(完整)
基本统计方法第一章概论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集合);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
2. 参数(Parameter):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等,用希腊字母表示,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Statistic):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等,采用拉丁字字母表示,是在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3. 统计资料分类:定量(计量)资料、定性(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第二章计量资料统计描述1. 集中趋势:均数(算术、几何)、中位数、众数2. 离散趋势:极差、四分位间距(QR=P75-P25)、标准差(或方差)、变异系数(CV)3. 正态分布特征:①X轴上方关于X=μ对称的钟形曲线;②X=μ时,f(X)取得最大值;③有两个参数,位置参数μ和形态参数σ;④曲线下面积为1,区间μ±σ的面积为68.27%,区间μ±1.96σ的面积为95.00%,区间μ±2.58σ的面积为99.00%。
4.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正态近似法:;百分位数法:P2.5-P97.5。
第三章总体均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
抽样误差不可避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个体的变异性。
2. 均数的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n, SEM):样本均数的标准差,计算公式:。
反映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说明抽样误差的大小。
3. 降低抽样误差的途径有:①通过增加样本含量n;②通过设计减少S。
4. t分布特征:①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②形态取决于自由度ν,ν越小,t值越分散,t分布的峰部越矮而尾部翘得越高;③当ν逼近∞,逼近, t分布逼近u分布,故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
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α)确定的包含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计算公式:或。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数据与变量数据是指收集到的一组数字或符号,而变量是指可以变化的数值。
在统计学中,常用的变量类型有两种: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
定量变量是用数字表示的,如身高、体重等;而定性变量是用非数字表示的,如性别、血型等。
2.数据的描述在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有中心趋势度量和离散程度度量。
中心趋势度量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用来衡量数据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度量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用来衡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3.概率与概率分布概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
概率分布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可能取值的分布情况的概率分布函数,常见的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等。
4.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指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方法,它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点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数值,而区间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
5.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用来检验总体参数假设的方法,它包括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两种。
参数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参数的假设进行检验,常用的方法有t检验、F检验等;非参数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分布形式的假设进行检验,常用的方法有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
6.相关性与回归分析相关性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常用的相关性指标有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是用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贝叶斯统计学贝叶斯统计学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统计学方法,它与频率统计学有所不同。
在贝叶斯统计学中,统计推断是基于先验概率和似然函数进行的,而不是基于频率分布进行的。
8.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指在统计实验中如何设计实验方案,以达到准确、可靠、有效地进行统计分析的目的。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完全随机设计、区组设计和受试者设计等。
以上就是统计学基础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在各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第一章:引言1,什么是统计?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类?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达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性统计平方值根据收集方法,观察数据是在没有人为控制的情况下获得的。
通过控制实验对象收集的数据。
根据所描述的对象和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是一个参数。
统计是用于描述样本特征的一般数字度量例如,应该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抽样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是什么?根据不同的测量尺度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数据。
根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根据所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将其分为区间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根据测量尺度,分时:在分数数据中,不同类别之间有一个相等的并列,不同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序列数据可以在类别之间进行比较。
数值数据结果表明,具体数字是分时的:截面数据描述了某一时刻现象的变化;时间序列数据描述了现象随时间的变化。
3,举例说明人口、样本、参数、统计和变量的概念。
群体是一个集合,包括所有被研究的个体。
例如,如果你想检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那这组灯泡就是整体。
样本是从群体中提取的一些元素的集合。
例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选择100个灯泡,这100个灯泡形成一个样本参数是用于描述总体特征的通用数值度量。
例如,为了调查256岁以上岁的人,样本中的“平均年龄”是一个统计数字。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些特征的概念。
例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它是变量。
第2章:数据收集1。
调查计划包括哪些方面?调查的目的是实现调查的具体目标。
调查对象和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调查项目和问卷是解决调查内容的。
2年,间接数据来源(次要数据)主要是公开发表或公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来源是调查或观察和实验3.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普查、统计报表等。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人群中随机选取一部分单间房间之间的空隙。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析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分类: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变量:每次观察都会得到不同结果的某种特征. 分类变量:又称无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类别的变量. 顺序变量:又称有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有序类别的变量。
数值变量:又称定量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数字的变量。
数据:1、分类数据2、顺序数据3、数值型数据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样本量:构成样本元素的数目。
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系统抽样4、整群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组成一个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分层抽样:也称分类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层(类),然后从各个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
软件应用:用Excel抽取简单随机样本.第二章:一、定性数据的图示:1、条形图2、帕累托图3、饼图4、环形图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来表示数据多少的图形,用于观察不同类别的多少或分布状况。
帕累托图:是按各类别出现的频数多少排序后绘制的条形图.通过对条形的排序,容易看出哪类频数出现的多,哪类出现的少。
饼图:主要用于表示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类别的频数占全部频数的比例。
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生成定量数据的频数分布表时,需要先将原始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分成不同的组别,然后统计出各组别的数据频数即可。
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K应不少于5组且不多于15组。
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组数=全距 /组距每组组距均相等称为等距数列,反之则为异距数列在比较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的次数分布时常用:次数密度=本组次数/本组组距2。
组中值 class midpoint组中值=(本组上限+本组下限)/2或组中值=(本组假定上限+本组假定下限)/2二、定量数据的图示:1、分组数据看分布:直方图2、未分组数据看分布:茎叶图和箱线图、垂线图和误差图最小值 25%四分位数中位数 75%四分位数最大值箱线图的示意图:Array3、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散点图是用二维坐标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统计学知识点
第一章1、什么是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2、统计方法:(1)描述统计(知道总体数据)①含义: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②内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描述性分析③目的: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2)推断统计①含义: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②内容:参数估计、假设检验③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3、统计应用上的两个极端:不用或几乎不用统计;简单问题复杂化4、统计的滥用:不好的样本;过小的样本;误导性图表;局部描述;故意曲解5、什么是变量:从一次观察到下一次观察会出现不同结果的某种特征6、数据:观察到的变量的结果7、数值变量:又称定量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数字的变量8、分类变量:又称无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类别的变量,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统称为定性变量9、顺序变量:又称有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有序类别的变量10、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11、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12、样本量: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13、概率抽样:根据一个已知的概率来抽取样本单位,也称随机抽样特点: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使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14、简单随机抽样含义:从总体N个单位(元素)中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方法:抽取元素的具体方法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特点:简单、直观,在抽样框完整时,可直接从中抽取样本;用样本统计量对目标量进行估计比较方便局限性:当N很大时,不易构造抽样框;抽出的单位很分散,给实施调查增加了困难;没有利用其他辅助信息以提高估计的效率15、分层抽样含义: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优点:保证样本的结构与总体的结构比较相近,从而提高估计的精度;组织实施调查方便;既可以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也可以对各层的目标量进行估计16、系统抽样含义: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抽样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地抽取一个单位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事先规定好的规则确定其他样本单位优点:操作简便,可提高估计的精度缺点:对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比较困难17、整群抽样含义:将总体中若干个单位合并为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然后对中选群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实施调查特点:抽样时只需群的抽样框,可简化工作量;调查的地点相对集中,节省调查费用,方便调查的实施;缺点是估计的精度较差第二章18、频数: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19、比例:某一类别数据个数占全部数据个数的比值20、百分比:将对比的基数作为100而计算的比值21、比率:不同类别数值个数的比值22、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表+图)定性数据:频数分布表、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定量数据:频数分布表、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散点图、雷达图、轮廓图23、环形图与饼图的区别: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总体各部分所占的比例;环形图则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列,每一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列为一个环24、生成频数分布表的步骤:确定组数、确定组距、统计出各组的频数25、直方图是用于展示分组数据分布的一种图形,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本质上是用矩形的面积来表示频数分布),在直角坐标中,用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直方图下的总面积等于1 26、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①条形图中的每一矩形表示一个类别,其宽度没有意义,而直方图的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②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③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定性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定量数据27、茎叶图与直方图的区别:①直方图可观察一组数据的分布状况,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②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值,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③直方图适用于大批量数据,茎叶图适用于小批量数据28、箱线图:用于显示未分组的原始数据的分布29、垂线图:用于展示多个变量或多个样本取值的分布状况30、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横轴代表变量x,纵轴代表变量y,每组数据(x i,y i)在坐标系中用一个点表示,n组数据在坐标系中形成的n个点称为散点,由坐标及其散点形成的图31、雷达图:也称为蜘蛛图;用于研究多个样本在多个变量上的相似程度;当多个变量的取值相差较大或量纲不同时,可进行变换(线性变换或对数变换)处理后再做图。
统计学复习知识点
相对指标
熟悉
(1)相对指标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2)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
(3)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小结:通过本章学习,熟悉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意义、种类及计算方法
重点: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意义、种类及计算方法。
3
时间序列构成因素分析法
掌握
(1)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和组合模型。
(2)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移动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
(3)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原始资料平均法和趋势—循环剔除法。
(4)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直接法和剩余法。
第九章小结:时间序列分析是从动态上对客观现象进行研究和推断,以揭示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现象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分析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
(2)两个总体比率之差的检验
(3)两个总体方差比的检验
4
方差分析
了解
(1)方差分析的一般问题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第七章小结: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两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以及方差分析,重点掌握单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重点:单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难点:两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
了解
(1)抽样方法
(2)常见的抽样组织形式
3
抽样分布
掌握
(1)抽样分布的概念、类型
(2)常用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第五章小结:了解常见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以及抽样分布的概念、类型、常用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重点:常用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难点:概率分布。
统计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统计学基础必学知识点1. 数据的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数据,可以进行运算和统计分析,例如身高、体重等;定性数据是以非数字形式表示的数据,通常是描述性的,例如性别、颜色等。
2. 数据的分布:数据的分布描述了数据的值在取值上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数据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偏态分布等。
3.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使用统计方法来描述和总结数据的学科。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测量中心趋势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测量数据分散程度的标准差、方差等。
4.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学科。
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值,例如利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参数假设进行推断的方法,例如检验总体均值是否等于某个特定值。
5. 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介于0和1之间。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理论。
常用的概率计算方法包括计数法、频率法、几何法等。
6. 抽样方法: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部分个体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
7.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指总体的某种特征值,例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统计量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例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8.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通过比较样本数据与给定假设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两个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方差的检验等。
9.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等。
10.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可以用于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
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
以上是统计学基础中的一些必学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科学的统计推断。
统计复习 知识点整理
统计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二、三章☐1、P3: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互相结合、密切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2、P6: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3、P7:总体与总体单位(定义、关系)/ 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
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即个别单位。
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1)总体与总体单位是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同质性) 。
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总体与总体单位可以互相转化。
如:研究一个企业的职工情况,则企业是总体,职工是单位,若研究一个城市的企业规模时,则该市所有企业是总体,企业又成为总体单位。
☐4、P8:标志与指标(标志的定义和分类;指标的定义和分类;)统计标志定义: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如:职工性别、工资水平、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等。
分类: 品质标志(表示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表示总体单位单位数量的特征,用数值表示。
)统计指标定义: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分类:按说明的总体内容不同: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按对比关系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按时间状况不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5、P10:变量(变量与变量值的定义;分类:离散型和连续型)变异: 反映组成总体的各单位不同的具体表现。
变异分品质变异和数量变异。
变量值: 变量的具体取值。
变量定义:一般在数量上的变异。
分类:①连续型变量:在整数间可插入小数的变量。
如:工业总产值、身高等。
②离散型变量:变量值只能表现为整数的变量。
如工厂数、工人数等。
☐6、P18: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主体部分包括的六部分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调查时间、调查期限等概念的理解)六部分内容:调查目的和任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调查对象:指总体范围。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概要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单项选择(20 X 2=40)单选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用死记概念,要理解其内涵,灵活应用!第一章.绪论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研究如何收集(如调查与试验)、分析(回归分析)、表述数据(图与表),并通过数据得出基本结论.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数量性.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
②总体性.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③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统计的分类:统计可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核算统计、理论统计、应用统计描述统计:汇总的表、图和数值。
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推断统计: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性质进行估计,检验核算统计:对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过程及各类总量进行描述和分析总体: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等非实物单位。
样本: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
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标志(变量):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标志的分类:①品质标志: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②数量标志: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几种常用的统计软件:SAS SPSS MINITAB STATISTICA Excel思考题:1、在调查某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总体是(C )A该校全部学生B该校每个学生C该校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D被随机抽取进行数据采集的全部学生2。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 )。
A.每一个人B。
每一户C.每个省的人口D。
全国总人口第二章.数据数据:所收集、分析、汇总表述和解释的事实及数字,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客观事实;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范畴,包括非数字形式的其他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两个总体方差比的检验
4
方差分析
了解
(1)方差分析的一般问题
(2)单因素方差分析
(3)双因素方差分析
第七章小结: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两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以及方差分析,重点掌握单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重点:单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难点:两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
(1)总指数编制的基本方式:先综合、后对比;先对比、后平均。
(2)综合指数的编制: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3)平均指数的编制: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编制,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编制。
3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掌握
(1)指数体系的意义。
(2)两因素指数体系分析。
掌握
(1)估计总体均值时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
(2)估计总体比率时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六章小结:了解优良估计的标准和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重点掌握抽样平均误差的概念、计算、影响因素,以及单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和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
重点:抽样平均误差的概念、计算、影响因素,单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和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
统计学复习知识点
(复习策略:要求中了解的一般不考,掌握的是考试的重点,,再加上对今天王老师说的些重点)今天老师说的范围确实有点大,我这里还有去年和前年的考试真题,需要的把我的试卷拿去复印哈,再对照指导书上面的题目,祝大家统计学都通过哈~~
章
节
内容要点
要求
授课学时
一
总 论
4
1
什么是统计
理解
(1)统计的含义:统计是从数量方面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统计资料、统计工作与统计学。
难点: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七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6
1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了解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2)假设检验的拒绝域和接受域
(3)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4)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2
单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掌握
(1)总体均值的检验
(2)总体比率的检验
(3)总体方差的检验
3
两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了解
(1)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3)多因素指数体系分析。
(3)平均数变动的因素分析。
4
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
了解
(1)工业生产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等。
5
综合评价指数
了解
(1)构建综合评价指数体系的基本问题;综合评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第十章小结:统计指数是分析复杂现象的总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而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动态分析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编制方法,掌握两因素指数体系分析和平均数变动的因素分析。
重点: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两因素指数体系分析;平均数变动的因素分析。
难点:平均指数的编制和平均数变动的因素分析。
十一
常用的经济统计指标
本章教学,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及要求,有选择性地融入前面相关章节中介绍;指导学生自学。
重点:统计的含义、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5
1
统计数据的搜集
熟悉
(1)统计数据搜集的意义与基本要求。
(2)统计数据搜集方式与方法的分类。
(3)主要的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等。
(4)统计数据搜集方案的主要内容。
八
相关与回归分析
5
1
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熟悉
(1)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类型。
(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2
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
掌握
(1)简单线性相关系数的概念和计算。
(2)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最小平方法。
(3)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
(4)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最小平方法。
3
非线性回归分析
重点:平均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最小平方法测定长期趋势。
难点:时点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
十
统计指数
6
1
统计指数概述
了解
(1)统计指数的意义。
(2)统计指数的分类:个体指数与总指数,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
2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掌握
2
相对指标
熟悉
(1)相对指标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2)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
(3)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小结:通过本ຫໍສະໝຸດ 学习,熟悉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意义、种类及计算方法
重点: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意义、种类及计算方法。
2
统计数据的整理
熟悉
(1)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
(2)统计分组的意义与关键。
(3)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变量数列的编制。
(4)统计表的结构、种类与设计要求。
第二章小结:统计数据的收集是统计研究的开始阶段,是进一步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而统计数据整理是统计研究的中间阶段,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章学习,熟悉统计数据收集的主要方式和统计分组的基本理论,掌握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重点:统计数据搜集的意义与基本要求;普查、抽样调查的含义、特点与适用条件;统计数据搜集方案的主要内容;统计分组的概念,次数分布数列;统计表的结构与设计。
难点:组距变量数列的编制。
三
统计数据的简单描述
3
1
总量指标
熟悉
(1)总量指标的意义。
(2)总量指标的种类:总体总量与标志总量,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和劳动单位。
2
抽样误差
掌握
(1)实际误差
(2)抽样平均误差的概念、计算、影响因素
(3)抽样极限误差
3
单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掌握
(1)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2)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
4
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了解
(1)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
(2)两个总体比率之差的区间估计
(3)两个总体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5
样本容量的确定
(3)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2
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变异指标
掌握
(1)变异指标的意义。
(2)变异指标的种类及计算:全距、平均差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标准差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运用;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3
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测度
了解
(1)偏态系数的计算;峰度系数的计算
第四章小结:掌握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正确理解平均指标的应用原则。
(3)统计学的分科: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3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掌握
(1)总体、总体单位及其相互关系。
(2)标志、指标及其相互的联系与区别。
(3)变量的概念与数据的计量尺度。
(4)母体与样本。
(5)参数与统计量。
第一章小结:总论涉及的内容是统计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统计的含义、特点与功能,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学好以后各章打下良好基础。
了解
(1)抽样方法
(2)常见的抽样组织形式
3
抽样分布
掌握
(1)抽样分布的概念、类型
(2)常用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第五章小结:了解常见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以及抽样分布的概念、类型、常用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重点:常用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难点:概率分布。
六
抽样估计
5
1
优良估计的标准
了解
(1)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难点:相对指标的计算和应用
四
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5
1
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平均指标
掌握
(1)平均指标的意义和特点。
(2)平均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特点与确定方法;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与基本算式,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和特点;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关系。
(2)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统计的功能:信息、咨询与监督。
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理解
(1)统计学的建立与发展:在统计实践活动基础上逐步建立统计科学,形成不同的学派:政治算术学派、记述学派、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目的是探索客观现象内在的数量规律。
重点: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及数学性质;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及运用。
难点: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具体运用。
五
抽样及抽样分布
3
1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概述
了解
(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
(2)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3)常见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
抽样方法及抽样组织形式
3
时间序列构成因素分析法
掌握
(1)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和组合模型。
(2)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移动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
(3)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原始资料平均法和趋势—循环剔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