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20202021,

合集下载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文本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文本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文本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文本前言 ........................................................................... ....................................................................... 3 第一章总则 ........................................................................... .......................................................... 4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 .............................. 5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 (6)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 (6)第二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 .......................... 9 第三节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 ................ 13 第四节市域防洪规划 ........................................................................... ................................ 13 第五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 14 第六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 ........................ 15 第七节核心城市圈规划 ........................................................................... ............................ 18 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 ................................ 20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 .................................... 21 第六章城市用地布局 ........................................................................... . (22)第一节总体布局结构 ........................................................................... ................................ 22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 ........................ 24 第三节居住用地布局 ........................................................................... ................................ 25 第四节工业、仓储用地布局 ........................................................................... .................... 26 第五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 ........................ 26 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 .. (28)第一节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规划 ........................................................................... ................ 28 第二节停车设施规划 ........................................................................... ................................ 30 第三节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规划 ........................................................................... ............ 32 第八章园林绿地及景观风貌规划 ........................................................................... .. (33)第一节园林绿地规划 ........................................................................... ................................ 33 第二节景观风貌规划 ........................................................................... .. (34)第九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 (35)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 ................................ 35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 ................................ 37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 ................................ 39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 ................................ 40 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 ........................................................................... ................................ 43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 ................................ 43 第十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 ................................ 45 第十一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 46 第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 ........................................................................... (48)第一节消防规划 ........................................................................... ........................................ 48 第二节人防规划 ........................................................................... ........................................ 50 第三节防洪规划 ........................................................................... ........................................ 51 第四节抗震规划 ........................................................................... ........................................ 52 第十三章历史文化与环境保护规划 ........................................................................... ................ 53 第十四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 ............................ 55 第十五章城市远景发展规划 ........................................................................... ............................ 57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措施 ........................................................................... ................................ 58 第十七章附则 ........................................................................... .. (59)前言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

哈尔滨市总体规划(最新)

哈尔滨市总体规划(最新)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规划范围:市域:指哈尔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

规划区:指哈尔滨市区,总面积为7086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的行政辖区,呼兰城区及双井镇、长岭镇、沈家镇、孟家乡和阿城城区(包括新利街道、舍利街道)及蜚克图镇、料甸乡、红星乡,总面积为4187平方公里。

主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规划的城市建成区,总用地面积458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

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5%;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00万人,非农业人口为5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3.3%;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为46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87万人,暂住人口为73万人。

2、用地规模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面积为4187平方公里。

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45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6平方米。

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一个中心,十字型交通干线为主轴,三大圈层逐级拓展,三个城市经济亚区相互补充的点轴式城镇空间网络体系。

城镇职能结构:以哈尔滨市区为市域中心城市,以尚志市区、双城市区、五常市区等中等城市为支点,以小城镇为基础,形成产业分工明确、职能结构合理、专业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镇职能结构。

主城区空间发展策略:空间发展策略概括为:“北跃、南拓、中兴”。

主城区空间形态与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一江、两城、九大组团”的主城区空间结构。

以松花江(一江)为轴线,联系两岸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形成江南、江北两大城区(两城),构筑中心、群力、哈西、哈东、平房、前进、松浦、利民、呼兰九大组团,建设功能分区明确、组团布局合理、楔形绿地相隔、人居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网络便捷、风貌特色突出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重庆市199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重庆市199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第三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第四章城镇体系第五章都市圈用地‎布局第六章主城及社区‎建设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第八章环境保护第九章环境卫生第十章园林绿地与‎风景旅游第十一章城市交通第十二章对外交通第十三章城市能源第十四章城市水源、供水和排水‎第十五章邮电通信、广播电视第十六章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第十七章市场建设第十八章蔬菜、副食品基地‎第十九章城市防灾第二十章主城近期建‎设与中期安‎排第二十一章‎总体规划的‎实施第二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指导重庆在‎本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19‎9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一)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重点控制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规模。

协调城市群‎的发展,实现市域范‎围内大、中、小城镇的有‎机结合;(二)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三)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环境污‎染,增加城市绿‎地,注重城市景‎观,建立与城市和人口‎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传统街区,弘扬优秀的‎城市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山‎城和江城的‎特色。

第三条1983年‎编制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和1990‎年的调整规‎划,是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它所确定的‎城市结构形‎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及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对重庆市十多‎年由改革开‎放带动的城‎市高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 2030年)说明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 2030年)说明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 2030年)说明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30年)说明济宁市总体规划(2022-2030)《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30年)》是新形势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我市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做出的战略性选择;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确保实现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目标的协调统一,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

城市总体规划是调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年)》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形势。

“十一五”时期,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出现新的变化,济宁所依托的发展格局有明显调整,2021年2月省政府出台的《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将鲁南经济带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以枣庄、济宁为主体建立运河经济区,发挥京杭运河的功能,大力发展运河经济。

济宁作为历史上管理运河航运的督府,需要大力弘扬运河文化,依托曲邹济三处历史文化名城实体和对泗水、峄山、九龙山等景观资源的利用,充分挖掘城市发展的文化带动力,打造城市品牌,参与区域竞争。

同时,多个重大设施在济宁地域相继落户,包括济宁曲阜机场、济徐高速公路、济宁北湖旅游度假区、京沪高速铁路等,提供了影响济宁市城镇空间布局的新的作用要素,需要重新审视济宁市的区域地位和作用。

人地矛盾突出,城市发展有限。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我市的城市化进程。

迫切需要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预测城市用地规模。

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城区“东拓西跨南联北延”发展战略以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定位,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概要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概要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概要规划地位和作用 | 规划期限 | 规划区范围 | 规划指导思想 | 城市性质 | 城市发展规模 | 城市发展目标 | 城市发展方向 | 产业发展规划 | 对外交通规划 | 市域交通规划 | 环境景观规划 |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 住宅发展规划 | 科教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 近期建设规划 | 规划实施对策规划地位和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

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

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本规划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规划指导思想(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 21世纪,体现国际大都市水平;(2)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3)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5)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和交通、水利体系等建设。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城市性质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总则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于1982年由国务院批准,修订于1988年,经过十多年的实施,武汉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规划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城市功能和整体环境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武汉相继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开放港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以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和浦东开发开放为代表的长江沿岸经济走廊加速开发,都标志着武汉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根据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战略决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要求,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6—2020年)》为指导,特制定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总体规划本着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跨世纪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指导思想,突出“战略性、超前性、适应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重点内容为:(1)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合理引导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产业和人口的分布,提高用地集约性;(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主城功能分区,强化主城服务功能;(4)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历史遗存,继承和发扬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5)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生态框架,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3.总体规划期限为1996年至2020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叶。

近期规划期限为2000年。

中期规划期限为2010年。

4.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

1996-2020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doc22页)

1996-2020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doc22页)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20年)总则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于1982年由国务院批准,修订于1988年,经过十多年的实施,武汉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规划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城市功能和整体环境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武汉相继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开放港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以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和浦东开发开放为代表的长江沿岸经济走廊加速开发,都标志着武汉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根据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战略决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要求,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6-2020年)》为指导,特制定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总体规划本着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跨世纪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指导思想,突出“战略性、超前性、适应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重点内容为:(1)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合理引导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产业和人口的分布,提高用地集约性;(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主城功能分区,强化主城服务功能;(4)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历史遗存,继承和发扬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5)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生态框架,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3、总体规划期限为1996年至2020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叶。

近期规划期限为2000年,中期规划期限为2010年。

4、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

泰安市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

泰安市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

泰安市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简本一、泰安市概况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东部,东经126°2’~117°59’,北纬35°28’~36°33’。

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濒黄河。

泰安市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人口554.7万人。

泰安市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旅游城市,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

二、泰安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1、靠近省会城市,处于区域性发展轴线上,区位条件优越泰安北靠省会城市济南,是济南市向南联系的门户,处于济南都市圈的核心区。

泰安处于京沪发展带上,同时也处于“山水圣人”旅游线的中央。

2、经济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仍不高1990年―2021年泰安的GDP年均增幅19.1%,产业结构日趋高级化,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缓慢增长。

2021年泰安市GDP达到1513.3亿元,人均GDP为27794元。

但是区内发展不平衡,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总体水平仍不高。

3、科技教育事业发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条件泰安市为山东省第三大教育基地,聚集了较多的高等专业学校。

4、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潜力在探明的矿产中自然硫、石膏储量居全国首位,固体矿藏储量占全省的60%,岩盐、钾盐、蛇纹岩(化肥用)和玉石储量居全省第一位,铁储量居全省第三位,煤储量居全省第四位,耐火粘土,水泥灰岩、制碱灰岩、陶瓷粘土、花岗石、钾长石占重要地位。

5、自然环境良好,山青水秀,特色鲜明泰安地处鲁中山区,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兼而有之。

东平湖是市内最大、省内第二大淡水湖,该湖为“水泊梁山”故地,连同稻屯湖、州城湖的“三湖”水面共计1.55万公顷。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第一部分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职能为:(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承担我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

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发展目标为: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的我国北方经济中心;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港口城市;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育文化科技发达的文化名城。

重庆市年度城市总体规划PPT公开课(24页)

重庆市年度城市总体规划PPT公开课(24页)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20)
重庆概况

城市性质
教大口工级重 育的岸业历庆 事经;城史市 业济是市文是 和中西、化我 中心南交名国 心城地通城直 。市区通,辖
和和信是市 科长枢我之 技江纽国一 、上和重, 文游贸要国 化最易的家 、
城市位置
规划期限
• 1996-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期限至2000年, 中期安排期限至2010年。远景展望到下世纪 中叶。
空间布局
重庆城市的发展空间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主城,即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约600平方公里的地
区。分为三个片区、十二个组团,继续保持“多中心、组团式”的布 局结构,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分隔,是既相对独立,又彼此 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二个层次是都市圈,它由主城及十一个外围组团组成,面积约 2500平方公里,即城市规划区范围,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外 围组团是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延伸和发展。
城市发展目标
• 力争在2020年把重庆都市圈建设成为经济发 达、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富有 历史传统文化和山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人口规模
• 主城人口规模2000年为250万人,2010年320万人(包括暂 住人口30万人),2020年370万人(包括暂住人口40万 人);外围组团人口规模2000年62万人,2010年118万人 (包括暂住人口1万人),2020年162万人(包括暂住人口 15万人)
区域各自的优势,取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城市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
长补短,争创特色,
(1996-2020) 从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中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规模;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xx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目录《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3)《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5)《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7)《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9)《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11)《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13)《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16)《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一) 总则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五) 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六) 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措施。

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七) 附则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二、规划图纸(一) 供水现状图(二) 水源规划图(三) 给水工程总体规划图(四) 输水管线工程规划图(五) 配水管网工程规划图(六) 配水管网最大时平差图(七) 配水管网最大时加消防时平差图(八) 分期建设规划图三、附件(一) 说明书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二) 基础资料汇编《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2021整理)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2021整理)

2004-2008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规划时限为2003年至2007年。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天津市国土规划(2002-2030年)》(阶段成果)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确定天津市近期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提出天津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其他安排的意见。

1.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依据十六大精神和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大战略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调控空间资源与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关系;加快天津区域都市化发展进程。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京津大都市圈中,对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要素市场进行全面接轨与整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突出"海河"和"海岸带"综合开发的龙头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注重城市特色和文化品位,整体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合理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统筹安排重大项目用地,适度超前建设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发挥重大项目的拉动和乘数效应;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制定强制性规划措施,切实保护天津市现存的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遗产。

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城市空间布局................................................................................................7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7 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7 城镇职能分工及规模等级 .............................................................................8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城市性质与规模 ...........................................................................................6 城市性质...........................................................................................................6 城市规模................................................................................6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4 城镇化水平预测 ..............................................................................................4 城镇化发展策略 ..............................................................................................5 城镇职能分工及规模等级 .............................................................................5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5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完整版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完整版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完整版1。

引言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成都市政府,1995年1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成府发[1995]198号)、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特修编1995-2020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2。

1 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2。

2 规划原则①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3。

1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3.2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年,其中:近期至2000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 规划区范围及规划层次划分:4。

1 规划区范围:市域行政区范围均为本次规划范围,共12390平方公里.4.2 本次规划按三个规划层次划分:第一层次为中心城,包括规划的外环路以内所涉及的区、县有关乡镇范围,面积为598平方公里;第二层次由中心城周边的2区、4县构成,包括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县、郫县、温江县的行政区范围,以及双流县的北部地区,总面积2662平方公里;第三层次包括规划范围内除一、二层次以外的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以及双流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为9130平方公里。

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0)

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0)

**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0)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1第一节发展目标1第二节城市发展战略2第三章全域统筹发展规划3第一节市域城镇化发展策略3第二节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3第三节市域发展分区4第四节市域城镇空间布局4第五节城乡统筹发展6第六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协调发展规划 7第七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9第八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10第九节市域产业发展空间引导12第十节市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13第十一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14第十二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15第十三节市域空间管制15第四章规划区空间一体化规划16第一节规划区范围16第二节一体化发展的原则与策略16第三节空间区划与城镇组团功能统筹发展 17第四节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18第五节交通设施统筹发展18第六节市政基础设施统筹发展19第七节规划区空间管制20第八节规划区规划建设管理20第五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1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21第二节城市规模22第三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 22第四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23第五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24第六节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 25第七节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26第八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26第九节综合交通规划27第十节绿地系统规划31第十一节水系规划32第十二节景观系统规划32第十三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33第十四节环境保护规划35第十五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36第十六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37第十七节旧城更新规划38第十八节发展时序规划38第六章规划实施39第七章附则40附表1:城市发展指标体系 41附表2:市域空间管制主要控制内容42附表3:规划城镇规模等级(2030年)43附表4:规划重点城镇职能(2030年)44附表5:市域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45附表6: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46附表7:重要交通设施规划表47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引导城乡协调、全域统筹发展,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的总体要求,根据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市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的函》(鄂建函[2020]213号),**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2020XX,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总则 1.《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于1982年由 ___批准,修订于1988年,经过十多年的实施,XX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规划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城市功能和整体环境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XX相继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开放港口和 ___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___试点城市, ___提出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以 ___水利枢纽建设和浦东 ___开放为代表的长江沿岸经济走廊加速 ___,都标志着XX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根据 ___XX市委、XX市人民 ___关于加快 ___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 ___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战略决策,按照《 ___城市规划法》的要求,以《XX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6—2020年)》为指导,特制定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总体规划本着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立足XX跨世纪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指导思想,突出“战略性、超前性、适应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重点内容为: (1)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合理引导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产业和人口的分布,提高用地集约性;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主城功能分区,强化主城服务功能; (4)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历史遗存,继承和发扬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 (5)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筑生态框架,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3.总体规划期限为1996年至2020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叶。

近期规划期限为2000年。

中期规划期限为xx年。

4.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

市域规划范围即XX市行政区域, ___8467平方公里;城镇地区规划范围包括主城、 ___7个重点镇及其间的农业和生态用地, ___2256平方公里;主城规划范围以三环路以 ___区为主, ___约85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具体划分见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第4部分)。

XX市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结合自然地形、行政区划,东面到陶家大湖至葛店一线、南面到罗汉山至赤矶山一线、西面到永安至李集一线、北面到天河至滠口一线,并包括龙泉山、索河、道观河、木兰山等风景区,新洲火车站、金口和大咀预留港区以及新洲城关、新沟镇、纱帽镇、黄陂城关(前川镇)等,___为308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具体界线见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第4部分“XX市城市规划区界定”和规划图集附图)。

一、城市发展目标 5.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规划期内,XX 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把XX市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为把XX建成为城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6.经济发展目标是: 建立起一个第三产业发达,第二产业主导优势明显,第一产业结构合理,与我国中部地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以主城为核心,由内向外的第三、二、一次产业圈层式布局结构。

第三产业发展以商贸、金融保险、房 ___、交通通信为支柱,科技、教育、旅游、 ___等其他行业协调发展,形成健全发达的市场体系,第二产业发展以高技术产业、汽车、机电设备、钢铁为支柱,化工、食品、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行业形成相当规模和优势特色;第一产业发展以粮、棉、油为基础,重点发展蔬菜、水产、禽畜和林、果、茶,建立生态效益良好、内外向相结合的城郊型农业。

7. 社会发展目标是: 坚持科教立市,建立研究、 ___、生产和科技贸易服务配套发展的科技发展格局,完善各级教育体系,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水平,扩大XX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 ___的辐射力;大力发展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服务设施网络;加强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合理布局医疗保健、体育等设施,完善服务网络,提高建设水平;使城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建立起文明、健康、科学的现代化都市生活模式,创造现代化的文明、安定、繁荣、舒适的社会环境。

8. 城市建设目标是: 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普遍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合理布局各类功能用地,保障城市协调发展;建设层次多样、网点均衡的现代化商业、文化、游憩设施体系;建成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增强城市交通辐射能力;加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绿化水平,严格保护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构成合理的生态框架,逐步把XX建设成为富有滨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二、城市性质与规模 9.XX是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 ___和交通、通信枢纽。

XX是长江中游的特大城市,今后的发展要抓住长江沿岸经济走廊开放 ___的有利机遇,加强与全省和我国中部地区的 ___,更好地发挥经济增长的极核功能、体制 ___的示范功能、对外开放的先导功能、商贸金融的辐射功能、交通通信的枢纽功能、高新技术的扩散功能。

10.贯彻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方针,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使全市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加强对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和引导,使全市年常住人口机械增长量控制在5—6万人,其中主城年机械增长量控制在3万人以内。

加速城市化进程,至2020年将全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到80%以上,其中郊县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5—60%。

11.贯彻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和严格保护耕地的原则。

根据国家城市用地标准,确定主城人口、用地指标控制为: 年份城市常住人口(万人) 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 (平方公里)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平方米/人) 1996 355 379 264.02 69.6 2000 365 395 281.2 71.2 xx 390 426 311 73 xx 415 458 343.3 74.9 xx 435 488 390.4 80 2020 450 505 427.5 84.7 注: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的计算口径包括在规划建成区内居住登记的常住人口(含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和居住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按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计算。

至xx年,XX市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93.9平方公里以内,以上所占用的耕地将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进行补足。

规划全市至xx年 ___耕地后备资源99平方公里,主要途径有五个方面:一是通过农村居民点的迁并为耕地46.5平方公里,二是整治占用耕地所建的砖瓦窑增加耕地7.4平方公里,三是 ___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为一级的未利用土地31平方公里,四是退渔还耕12平方公里;五是对于部分耕地改园地的实行限期还耕2.1平方公里。

xx年以后,依据《 ___土地管理法》,采取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照湖北省有关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确保至2020年全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合理分布市域人口和生产力,完善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保护耕地,注重蔬菜 ___的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利用自然山水条件建设市域风景名胜旅游体系,实现市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方针是:严格控制主城人口规模,适度扩展主城用地范围;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强化建设一批重点城镇,形成以主城为核心,城镇地区为主体,区城关镇、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为基础,辐射到广大农村集镇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13.市域城镇体系由四级构成。

第一级为主城;第二级为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个重点镇和纱帽、吴家山、黄陂城关(前川镇)、新洲城关等4个区城关镇;第三级为乌龙泉、仓埠、新沟等33个中心镇;第四级为大集、潘塘等52个一般建制镇。

各级城镇主要沿长江、汉水、京广铁路、318国道等主要发展轴展开,呈轴射状圈层式分布格局。

14.完善市域各级城镇的功能结构,提高整体功能水平。

主城是城镇体系的核心,集中体现XX作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中国中部地区经济、金融、贸易、科教和信息中心的主要功能,重点强化第三产业,使第二产业逐步向 ___地区转移,在带动整个市域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起着枢纽和 ___作用。

重点镇距主城一般在15至25公里左右,主要承担疏散主城人口,容纳农业转化人口,以及工业、对外交通、仓储业等城市重要功能的发展。

要通过规划,布置重大建设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以形成规模。

纱帽镇、吴家山镇、黄陂城关(前川镇)、新洲城关已是区(县)___、经济、文化及综合性生产服务中心,将进一步部分承担疏散主城人口、截流农业转化人口的功能,成为主城产业转移与乡镇企业发展的 ___。

中心镇是各区、县对农村地区辐射力较强的城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基础,由现状交通、经济、资源条件较好的城镇发展而成。

33个中心镇中15个功能性中心镇承担主城交通、工业、旅游等部分功能,18个综合性中心镇是地域内农业生产及农副产品 ___、流通、服务中心。

中心镇规划建设要注重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环境保护,通过第二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

建制镇是城乡交流的基础环节,以及所辖地区内社会、经济及生产服务中心,到2020年建制镇新增32个,达到52个。

15.市域农业特别是蔬菜和副食品 ___的规划建设,要根据城郊特点和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资源潜力,向 ___化、商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规划确定320—33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包括220—230万亩粮食 ___,主要分布于中郊垄岗平原,部分分布于远郊山丘垄岗地区; 40万亩蔬菜 ___,主要分布于三环路附近的滠口、武湖、天兴洲、北湖、青菱、径河农场等地,以及 ___双柳、李集、走马岭、荷包湖、张湾、永安、邓南、范湖等地; 55─60万亩棉花生产 ___,主要分布于新洲县、汉南区、东西湖区西部、蔡甸区西南部及江夏区西南部的河湖冲积平原地区。

以黄陂和新洲北部低山丘陵、江夏南部丘陵地区为主,发展100万亩林、果、茶生产 ___;以梁子湖、鲁湖、后湖、武湖、涨渡湖等大型湖泊为主发展80万亩精养水面,在水库、塘堰各发展10万亩养殖水面;在近、中郊建设肉、禽、蛋、奶等鲜活副食品 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