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企业经济管理 11学派
著名管理学家孔茨(HKoontz)在1980年将管理 划分为11个学派,即: ①管理过程学派 ②人际关系学派 ③群体行为学派 ④经验学派 ⑤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⑥社会技术系统 ⑦系统学派 ⑧决策理论学派 ⑨管理科学派 ⑩权变学派 ⑾经理角色派
(一)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1、代表人物 创始人:法约尔 战后代表人物:孔茨 《管理学》 2、理论要点 (1)管理是一个过程 (2)管理过程由五大职能构成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管理过程学派主张按照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理问 题的概念框架。
五、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经理主义学派,主 张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的经验,通过总结 实际管理中,特别是大企业管理中成功的 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向经理们提出适用的 建议。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比较多,背景 也比较多样化。主要有美国管理学家彼 得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威廉纽曼, 美国高级经理人员,曾长期担任美国通用 汽车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的艾尔弗雷德斯 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和长期领导 者亨利福特等 。
2. 关于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问题 3. 关于决策的准则和标准 4. 关于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决策理论学派提出决策的方法是:收集 情报——拟订计划——选定计划方案—— 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评价。这一方法论已经 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思想 方法之一。
(四)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1、代表人物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代表作:《组织与管理》 2、理论要点 (1)把企业等各种组织作为一种开放系统来看待。 (2)企业是由各种子系统组成的整体。 目标与价值子系统 技术子系统 社会心理子系统 结构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3)企业必须坚持系统观点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目录一、经验学派。
(3)1.代表人物 (3)2.主要观点 (3)3.优缺点 (4)二、人际关系学派 (4)1.代表人物 (4)2.主要观点 (5)3.优缺点 (5)三、群体行为学派 (5)1.代表人物 (5)2.主要观点 (5)3.优缺点 (6)四、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6)1.主要人物 (6)2.主要观点 (6)3.优缺点 (6)五、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7)1.代表人物 (7)2.主要观点 (7)3.优缺点 (7)六、决策理论学派 (7)1.代表人物 (7)2.主要观点 (8)3.优缺点 (8)七、系统学派 (8)1.代表人物 (8)2.主要观点 (9)3.优缺点 (9)八、管理科学学派 (9)1.代表人物 (9)2.主要内容 (10)3.优缺点 (10)九、权变理论学派 (10)1.代表人物 (10)2.主要观点 (11)3.优缺点 (11)十、经理角色学派 (12)1.代表人物 (12)2.主要观点 (12)3.优缺点 (12)十一、管理过程学派 (13)1.代表人物 (13)2.主要观点 (13)3.优缺点 (14)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
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2。
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验,以此来研究管理。
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基础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2.管理是一门科学,或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
11个管理学派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管理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会直接决定一个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并影响其管理效果。
哈罗德•孔茨是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把管理提升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将管理定义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机能”。
哈罗德•孔茨在1980年5卷2号《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此时的管理学主要学派已经达到十一个,即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孔茨的这篇文章,和他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般被看作对管理学体系较全面的概括。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孔茨在完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的19年后,观察异彩纷呈的管理学派,指出了更加繁荣茂盛的“管理丛林”。
细细品味“管理理论的丛林”,慢慢体会名家流派的经典思想,绝对是一种能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心灵享受。
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⑴.法约尔。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⑵.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⑶.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
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
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⑷.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
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
各管理学派及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超大企业 50 10 10 10 10 10 100
国营企业 60 8 8 8 8 8 100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三分。
3.3 Weber的行政管理组织理论
• Max Weber(1864-1920),教授,著有新教伦 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等书。
• 社会3种权力:传统权力,超凡权力,法定 权力(理性)。后者适用于行政组织模式 (Bureaucratic Model),效率最高。理想的组 织应以合法的权力为基础,这样才能维系组 织的连续和目标的实现。
1895年 39岁 《计件工资》
1903年 47岁 《工厂管理》
1912年 56岁 《科学管理原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三分。
3.1.2 放任的管理
定义:经营者只凭过去的经验与感觉,而不对
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没有一定的计划
和 程序,一切都是放任自流。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三分。
F.Taylor (1856----1915)
Science Management
18岁前 学习阶段,精通法语和德语,考上哈佛大学法学院,因故未上 18——22岁 在一家小型工厂当学徒
22——34岁 从普通的技工——工程师——总工程师(28岁) 34——36岁 出任一家制造纸板公司的总经理
36—— 管理咨询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二十三分。
3.2.1 代表人物
• 昂里.法约尔 Henyi Fayol (1841—1925) • 1860年入科芝特里.富尚博公司,1888年总
经理。 • 19岁前 学习阶段,毕业于一个矿业学院 • 19——31岁 工程师 • 31——47岁 总管——总工程师 • 47——77岁 总经理 • 77——退休
十一个管理学派
• 缺点:
经理角色学派对管理职能的归纳仍然是有问
题的。首先,经理角色学派其得出的管理十种角 色靠归纳得出,对管理者的调查由于数量较少而 受到怀疑;其次,明茨伯格所得出的管理行为是 否包含了所有的管理行为很值得怀疑。孔茨对此 作了如下评说:明兹伯格所归纳的那些作用是不 完整的。对在那里,人们找不到无疑是重要的管 理活动如建立组织,选拔和奖励管理者,以及决 定主要的策略等。删去了这些内容会使人怀疑在 他的实例中的管理者是否是真正有效的经理。
• 优点:
经理角色理论是在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是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以后经理成为一种职业的产 物。该理论不仅对人们理解经理人的角色、工作性质、职 能、经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对如何提高经理工 作效率,尤其是对改革中国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如激励 机制、监控机制、决策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 经理工作极为重要,权力又非常之大,其行为的影响又非 常深远,因此如何建立既不影响经理发挥职能,又能有效 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又能约束其滥用职权的制度, 就是中国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的当务之急。过去的 经验表明,人们旧的管理体制中对经理的复杂角色欠缺全 面的考虑,因此经理的角色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经理角 色理论为人们在这方面的改革提供比较好的理论。
系统理论学派
• 代表人物: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 主要观点: (1)把企业等各种组织作为一种开
放系统来看待。 (2)企业是由各种子系统组成的整
体。 目标与价值子系统 技术子系统 社会心理子系统 结构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3)企业必须坚持系统观
• 系统管理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 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 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其主要 观点是,组织是一个由若干要素 组成的人造系统,是社会系统的 一个分系统,它与环境进行物质、 能量、信息的交换,在这个过程 中与环境相互影响取得动态平衡, 是一个开放系统。管理人员在管 理活动中应该坚持系统观点,树 立全局观念、协作观念和动态适 应观念
管理丛林
1980年,孔茨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
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派异彩纷呈的现象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这很形象。
如果人们不将管理的二重属性分开认识,那么管理学永远也无法从“丛林状态”变成一棵有根有干的参天大树。
但无论如何,细细品味“管理理论的丛林”,慢慢体会名家流派的经典思想,绝对是一种能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心灵享受。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孔茨在完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的19年后,观察异彩纷呈的管理学派,指出了更加繁荣茂盛的“管理丛林”。
编辑本段孔茨认为丛林的成因主要是由于以下5点原因(一)语义上的混乱。
在管理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语义混乱现象。
如"管理"一词,多数人都同意是指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道去完成工作。
但这里说的"别人"是指正式组织中的人,还是所有群体活动中的人,就有不同的解释了。
在管理中是对人加以统治呢,还是进行引导或施以教育呢,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这样,就降低了管理理论的科学价值,不能对实际管理人员起指导作用。
因此,有必要更明确地确定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四)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
当代的某些管理学者往往把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加以曲解,认为只不过是老生常谈而予以抛弃,然后提出一些貌似不同的"新"原则。
其实,这些"新"原则正是前人早已发现的基本原则,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话语表述出来而已。
(五)管理学者不能或不愿互相了解。
编辑本段《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主要著述内容穆尼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等。
但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从事管理理论研究的却主要是高等学府中受过专门训练但却缺乏实际管理经验的人,这有点像医学院里教外科学的教授,却从来不曾给病人做过外科手术一样,难免造成混乱,并失去实际管理人员的信任。
(完整版)管理学派分类
管理学派分类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是二战之后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学者伯法(E. S. Buffa),其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主要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管理进行定量分析。
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等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计算和分析,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主张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和主观随意性,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由于计算机在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该学派主张,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即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关系式表示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通过定量分析,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将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实践中。
5※<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首先提出的。
这一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孔茨和奥唐奈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作为五项职能有效综合运用的结果。
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因此,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
管理学11派简要
公司经济管理十一种学派一·古典学派(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 古典管理理论旳创始人之一法约尔。
美国旳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
2重要观点: 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毕工作旳过程。
他们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毕工作旳过程。
应当分析这一过程, 从理论上加以概括, 拟定某些基础性旳原理, 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 就可以通过研究, 通过对原理旳实验, 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涉及旳基本原则, 改善管理旳实践。
3长处: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 它是最为系统旳学派。
他们一方面从拟定管理人员旳管理职能入手, 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旳核心构造。
管理过程学派觉得管理存在着某些一般运用旳原则, 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措施发现旳。
管理旳原则犹如灯塔—样, 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
4缺陷:不能合用所有组织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旳管理职能不能合用所有旳组织。
对静态旳、稳定旳生产环境较为合适, 而对动态多变旳生产环境难以应用。
二·行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1代表人物: 斯金纳、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穆顿等。
2重要观点: 这个学派觉得, 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毕工作, 那么, 对管理学旳研究就必须环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把有关旳社会科学原有旳或新近提出旳理论、措施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旳多种现象, 从个人旳品性动态始终到文化关系, 无所不波及。
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旳因素, 觉得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旳而结成团队一起工作时, 他们应当互相理解。
3长处:研究旳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旳关系, 这种人际关系强调旳是行为个体互相之间旳关系, 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旳关系协调问题。
4缺陷:三.社会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 :美国出名旳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2重要观点: 组织是一种是由个人构成旳协作系统, 个人只有在一定旳互相作用旳社会关系下, 同别人协作才干发挥作用。
十一个管理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
梅奥和霍桑;卡特 卢因 卢因; 梅奥和霍桑;卡特•卢因;克里斯 •阿吉里斯 阿吉里斯
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
彼德•德鲁克;欧内斯特 戴尔 彼德 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 德鲁克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 巴纳德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赫伯特•西蒙;詹姆斯 马奇 赫伯特 西蒙;詹姆斯•马奇 西蒙
管理科学学派
兰彻斯特和希尔;埃尔伍德 斯潘 兰彻斯特和希尔;埃尔伍德•斯潘 伯法; 赛•伯法;霍勒斯卡文森 伯法
权变理论学派
伯恩斯和斯托克;劳伦斯和洛希;伯恩斯和斯托克;劳伦斯和洛希; 卢桑斯;伍德沃德; 卢桑斯;伍德沃德;莫尔斯和洛 菲德勒; 希;菲德勒;卡斯特和罗森茨韦 克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法约尔;詹姆斯•穆尼;拉尔夫 穆尼; 法约尔;詹姆斯 穆尼 拉尔夫• 戴维斯;哈罗德•孔茨 戴维斯;哈罗德 孔茨
人际关系学派
埃尔顿•梅奥;罗特利斯伯格; 埃尔顿 梅奥;罗特利斯伯格;亚 梅奥 伯拉罕•马斯洛 弗雷德里克•赫 马斯洛; 伯拉罕 马斯洛;弗雷德里克 赫 兹伯格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麦格雷戈; 兹伯格和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库 尔特•卢因;布雷德福;坦南鲍姆 尔特 卢因;布雷德福; 卢因 等
学派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及其在 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
系统学派
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达朗菲; 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达朗菲;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信息论的 创始人申农;耗散结构的建立者 创始人申农; 普里高津; 普里高津;协同学理论创始人哈 肯;突变论的创始人托姆
决策理论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亨利•明茨伯格;科斯廷; 亨利 明茨伯格;科斯廷;英国的 明茨伯格 贝克斯;萨尔宾和艾伦; 贝克斯;萨尔宾和艾伦;托马斯 和比德尔; 和比德尔;托马森
十一个管理学派ppt课件
• 优点:
经理角色理论是在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是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以后经理成为一种职业的产 物。该理论不仅对人们理解经理人的角色、工作性质、职 能、经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对如何提高经理工 作效率,尤其是对改革中国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如激励 机制、监控机制、决策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 经理工作极为重要,权力又非常之大,其行为的影响又非 常深远,因此如何建立既不影响经理发挥职能,又能有效 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又能约束其滥用职权的制度, 就是中国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的当务之急。过去的 经验表明,人们旧的管理体制中对经理的复杂角色欠缺全 面的考虑,因此经理的角色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经理角 色理论为人们在这方面的改革提供比较好的理论。
• 缺点:
经理角色学派对管理职能的归纳仍然是有问
题的。首先,经理角色学派其得出的管理十种角 色靠归纳得出,对管理者的调查由于数量较少而 受到怀疑;其次,明茨伯格所得出的管理行为是 否包含了所有的管理行为很值得怀疑。孔茨对此 作了如下评说:明兹伯格所归纳的那些作用是不 完整的。对在那里,人们找不到无疑是重要的管 理活动如建立组织,选拔和奖励管理者,以及决 定主要的策略等。删去了这些内容会使人怀疑在 他的实例中的管理者是否是真正有效的经理。
管理科学学派
• 代表人物:泰罗,埃尔伍德·斯潘 赛·伯法
• 主要观点:管理科学学派本质上可以 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 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 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 方式方法而已。 只要管理、或组织、 或计划、或决策是一个逻辑过程,就 能用数学符号和运算关系来予以表示。 这个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借助 于模型可以把问题用它的基本关系和 选定目标表示出来。由于数学方法大 量应用于最优化问题,可以说,它同 决策理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当然, 编制数学模型决不限于决策问题。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本世纪50 年代以来,在已有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学派大大小小总起来可能不下一百余个,其中的主要学派,有人将其概括为六个,也有人将其归纳为八个或十一个。
应该着重说明,所谓“学派”,主要是指从什么角度或方面,运用什么样的理论去研究管理问题。
下面介绍八个主要的学派.一、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材料与机器)、生物的(作为一个呼吸空气和需要空间的抽象存在的人)和社会的(群体的相互作用、态度和信息)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 这个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它的特点是将组织看作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经理的职能》对该学派有很大的影响。
总起来看,该学派的理论有以下一些要点:(一)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
这个系统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1)协作的效果,即能否顺利完成协作目标;(2)协作的效率,即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是否使协作的成员损失最小而心理满足较高;(3)协作目标能适应协作环境。
(二)指出正式组织存在的三个条件:(1)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目标;(2)其中每一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地为组织目的实现作出贡献;(3)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联系系统.此外,还指出,在正式组织内部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三)对经理人员的职能提出三点要求:(1)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2)善于使组织成员能够提供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不可少的贡献;(3)规定组织目标。
此外,美国的怀特·贝克(WihyteBakke)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结合力”的概念,对管理理论也有很大意义。
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丛林:一、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主要理论:(1)组织是开放的系统,是组织中的所有人员都寻求取得平衡的系统,组织产生是人们协作愿望导致的结果;(2)诱因与贡献之比,决定了组织能否继续存在和发展;③(3)正式组织的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
二、决策学派(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主要理论:(1)决策理论包括两个基本命题:一是人的有限理性理论:①知识不完备②困难难以预见③可能行为的范围受到局限;二是决策的满意准则: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因而人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只能满足于“足够好”或“令人满意”的决策。
(2)决策理论过程包括:决策过程、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决策中的科学成分。
三、经验学派(案例学派)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主要理论:(1)管理的三项基本任务:①取得经济效果;②使工作具有生产性,并使工作人员有成就感;③承担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2)目标管理理论(过程)①将组织宗旨和使命转化为目标;②将目标展开,使每项业务的目标都同整个组织的目标一致;③目标的实施要以自我控制为主,建立协作关系协调个人目标,从而谋求共同利益。
四、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代表人物:布莱克特、伯发等主要理论:(1)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求出最优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2)尽量减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五、系统管理学派(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卡斯特、约翰逊主要理论:(1)从系统概念出发,建立起了企业管理的系统模式,认为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都是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的,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企业管理系统由人、资金、物、技术、时间、信息六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其中人为主体,其他各项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均受人的控制与协调;(3)企业管理系统内部分为运行系统、控制系统、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四个子系统;(4)企业的系统管理强调以整体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子系统的最优化。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1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参考答案:(1)管理过程学派。
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约法尔。
其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2)经验学派。
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
他们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实践证明,这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3)系统管理学派。
该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
它提出,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作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应该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管理学派突破了以往各个学派仅从局部出发研究管理的局限性,从组织的整体出发阐明管理的本质,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是西蒙。
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
(5)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
(6)权变理论学派。
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有效也不是绝对无效,采用哪种理论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2假如某企业要选聘一名高级主管,它应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援渠道?为什么?参考答案:管理人员的选聘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
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十一个管理系统学派概述
标准文案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验,以此来研究管理。
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基础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2.管理是一门科学,或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
管理不仅是一种常识,也不仅是累积起来的经验,它至少蕴藏了一套系统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验,以此来研究管理。
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基础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2.管理是一门科学,或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
管理不仅是一种常识,也不仅是累积起来的经验,它至少蕴藏了一套系统的知识。
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基本问题、特殊方法、专门技巧和特别关心的领域。
同时,德鲁克还强调,管理学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不是一种纯理论的学科,它同医学、法律学、工程学相比,更侧重于应用。
3.一个机构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和使命,为了某种特殊的社会职能而存在的。
在工商企业中,这就意味着经济上的成就,它是工商企业存在的目的。
企业的经理人员在他们的每一项决策和行动中,必须始终把经济上的成就放在首位。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就,就不能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商品或服务;而如果不能提高或至少维持社会支持给它的经济资源的生产能力,这个企业就失败了。
这意味着,不论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怎样,作为经济机构的企业,都有提供利润的责任。
4.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
德鲁克认为,工商企业同其他任何社会组织一样,真正的资源只有一项,这就是人。
它通过人这项资源来完成它的工作,通过完成工作来取得成就,达到企业目的。
在今日社会中,这些机构日益成为个人取得生计并取得社会地位、与人交往、取得个人成就的手段。
因此,使工作富有活力、使职工有成就愈来愈重要,它日益成为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德鲁克强调,对人的管理不同于对事的管理。
5.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
德鲁克认为,每一个机构都是社会的一个器官,是为社会而不是它自己存在的,工商企业也不例外。
一个企业的好坏不能由它自身来评定,而只能由它对社会的功用来评定。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对人群、对社会有所影响。
3.优缺点优点:经验主义学派批评了传统管理学派不假思索地采取偏重于狭窄的归纳法的实证主义,从管理学者自己作为行动主义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立场,在复杂的动态关系中不断形成和再造管理的未来。
其次充分肯定了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把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一起列为了管理的目标。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组织及其管理对象,反对在管理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方法,为管理学提出了现代管理学运用最多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法。
缺点:然而,除非经验研究旨在从根本上确定某些事情为什么发生或没有发生,否则,对于理解管理来说,它很可能是一种可疑的甚至危险的观点。
因为过去发生或没有发生的事情,并不必然有助于解决大多数情况下肯定是不同的未来问题。
如果对经验的提炼是为了发现那些基本的一般化原则,那么,这种观点对于发展或支持某些管理的原则和理论可能是有帮助的。
二、人际关系学派1.代表人物1.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各种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人,原籍澳大利亚,后来移居美国,美国行为科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现了霍桑效应,即一切由“受注意了”引起的效应;二是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2. 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的归纳总结者。
罗特利斯伯格的主要著作有:《管理与工人》、《管理与士气》、《组织中的人》等3.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60 年代提出X理论和Y理论。
这两个理论阐述了雇员如何看待工作的两个极端的态度。
X 理论坚持消极的一面,•假定工人都不喜欢工作,必须经过管制——奖与罚——才能使他们干好工作。
这一看法起初在汽车业及其他一些行业相当普遍,后来全球竞争威胁的加大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一看法。
Y 理论,与X 理论的观点正好相反,假定工人很乐意工作,认为工作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
坚持X 理论这一看法将造成敌对的气氛,而Y 理论会促使工人有自主性,具有合作精神。
4. 威廉•乌奇,提出了Z理论。
该理论集中了日本的诸如终生雇用、关心雇员及协同一致的观点和西方的诸如短期雇用、专门人才以及个人决策与职责的传统观点2.主要观点这种观点显然建立在这样一种理论假设之上,即:管理活动包含通过别人使事情完成的内容,因此管理研究应该围绕人际关系展开。
该流派的学者更多地倾向于采取个体心理学方法研究问题,的确,他们大多数人的学科背景是心理学。
他们研究的焦点在于作为社会心理存在的个体及其动机。
在这个流派中,有些学者将人际关系看作一种艺术,并认为即使那些努力想成为业余精神病学家的管理者,也能够理解并实践它。
另外一些学者则将管理者看作领导者,甚至将管理就等同于领导——因此,也就将所有“领导”活动都看成“管理”活动。
还有些学者聚焦于激励或领导力,并在这些主题上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这有助于管理实践。
3.优缺点关于人际互动的研究,无论是在管理情境中还是其他场合下,都是非常有用和重要的,这不容否认。
但是人际行为领域很难说就涵盖了所有管理领域。
一种完全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对于某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来说,他们虽然理解了心理学及其细微变化,但其管理活动却并没有达到有效性。
一家美国大型公司的主要部门,曾对其所有层次的管理者进行敏感性训练(这种训练被批评者称为“心理脱衣舞”),结果发现,管理者学了很多关于情感的东西,但关于如何管理却几乎没有涉及。
研究和实践的结果表明,我们必须超越人际关系,去发展一种关于管理的有用科学。
三、群体行为学派1.代表人物卡特•卢因,首先提出“团体动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以后的团体行为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克里斯•阿吉里斯,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
那么人们就会变得忧虑、沮丧,甚至还会按违背组织目标的方式行事”。
他认为,如何解决个体成长和组织原则之间的矛盾是管理者长期面对的挑战,领导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从而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
2.主要观点主要关心的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行为。
因此,它倾向于依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而不是个体心理学。
它主要强调的是群体行为模式。
这种观点的研究主题,涵盖了从小群体及其文化和行为模式到大群体行为特性的不同研究领域。
它也经常被称为“组织行为”研究,在这里,“组织”这个术语也可以用来指一个公司、一个政府机构、一个医院、或任何其他类型组织中的任何群体关系的系统或模式。
2.优缺点优点:涵盖了从小群体及其文化和行为模式到大群体行为特性的不同研究领域缺点:实践中的管理者不可能认识到“组织”涵盖如此宽泛的群体行为模式。
同时,管理者的许多问题确实来自于群体行为模式、态度、愿望和偏见,其中有些来自于企业中的群体,但是,很多问题也是来自于一个特定公司、部门或机构以外的文化环境。
关于这个思想流派的最大困惑,也许是它的成员在“组织行为”与“管理活动”之间试图画出一条人为的、不精确的界线的趋势。
群体行为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不是管理的全部。
四、社会协作系统学派1.主要人物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经典精英理论的创始人,社会系统论的代表人物。
切斯特·巴纳德,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2.主要观点社会系统理论认为, 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
巴纳德把组织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的系统”。
这个定义适用于军事的、宗教的、学术性的、工商业的、互助会的各种类型的组织。
系统有各种级别) 一个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或子系统是较低级的系统, 由许多系统组成的整个社会是高级的系统。
各种类型的组织之间的差异在于其物质的和社会的环境、所包含成员的数量和种类、成员向组织提供贡献的基础。
组织由人组成, 而这些人的活动是互相协调的, 因而成为一个系统。
一个系统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特, 因为其每一个组成部分是以一定方式同其他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相关连的。
3.优缺点协作型社会系统观点确实与管理研究相关。
所有管理者都必须在一个协作型社会系统中运作。
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作为各种类型的协作型社会系统中的管理者,一般来说指的是什么。
我们很难将一家百货商店里售货员的协作群体或一群无组织的暴民看作是有管理的系统,同样我们也不能将一个召集在一起庆祝生日的家庭群体看作是有管理的系统。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观点虽然比管理学更为宽泛,但仍忽视了许多对管理者来说有用的概念、原则和技术。
五、社会技术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E. L. Trist 及其在英格兰Tavistock 研究所的同事。
2.主要观点在研究煤矿开采中的生产问题时,他们发现,仅仅分析社会问题是不够的。
相反,在处理采掘生产率问题时,他们发现,技术系统(机器和方法)对社会系统有重要影响。
换句话说,他们发现,人们的态度和群体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工作于其中的技术系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