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相顺序脉冲发生器1
四相步进电机原理图及程序

四相步进电机原理图本文先介绍该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其驱动器的软、硬件设计。
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该步进电机为一四相步进电机,采用单极性直流电源供电。
只要对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按合适的时序通电,就能使步进电机步进转动。
图1是该四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 四相步进电机步进示意图开始时,开关SB接通电源,SA、SC、SD断开,B相磁极和转子0、3号齿对齐,同时,转子的1、4号齿就和C、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D、A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
当开关SC接通电源,SB、SA、SD断开时,由于C相绕组的磁力线和1、4号齿之间磁力线的作用,使转子转动,1、4号齿和C相绕组的磁极对齐。
而0、3号齿和A、B相绕组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A、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
依次类推,A、B、C、D四相绕组轮流供电,则转子会沿着A、B、C、D方向转动。
四相步进电机按照通电顺序的不同,可分为单四拍、双四拍、八拍三种工作方式。
单四拍与双四拍的步距角相等,但单四拍的转动力矩小。
八拍工作方式的步距角是单四拍与双四拍的一半,因此,八拍工作方式既可以保持较高的转动力矩又可以提高控制精度。
单四拍、双四拍与八拍工作方式的电源通电时序与波形分别如图2.a、b、c所示:a. 单四拍b. 双四拍 c八拍图2.步进电机工作时序波形图2.基于AT89C2051的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如图3:图3 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图AT89C2051将控制脉冲从P1口的P1.4~P1.7输出,经74LS14反相后进入9014,经9014放大后控制光电开关,光电隔离后,由功率管TIP122将脉冲信号进行电压和电流放大,驱动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
使步进电机随着不同的脉冲信号分别作正转、反转、加速、减速和停止等动作。
图中L1为步进电机的一相绕组。
AT89C2051选用频率22MHz的晶振,选用较高晶振的目的是为了在方式2下尽量减小AT89C2051对上位机脉冲信号周期的影响。
毕业论文-多进制数字信号调制系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多进制数字信号调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XX 学号0907050208教学院系电气信息学院专业年级通信工程2009级指导教师汪敏职称讲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辅导教师职称单位完成日期2013 年 6 月9 日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Graduation ThesisSystem Design of M-ary Digital Signal ModulationGrade: 2009Name:Liu ShaSpeciality: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Instructor: Wang Min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摘要由于数字通信系统的实际信道大多数具有带通特性,所以必须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
也因此,数字调制方法成为了当今的热点研究对象,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是键控法。
在带通二进制键控系统中,每个码元只能传输1比特的信息,其频带利用率不高,而频率资源又是极其宝贵的,为了能提高频带利用率,最有效的办法是使一个码元能够传输多个比特的信息,这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包括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MASK)、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MFSK)和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PSK)。
多进制键控系统可以看作是二进制键控系统的推广,可以大大提高频带利用率,而且因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能更好的满足未来通信的高要求,所以研究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研究,采用基于EP2C35F672C8芯片,运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完成了多功能调制器的模块化设计。
首先实现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MASK)、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MFSK)和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PSK) 的设计,将时钟信号通过m序列发生器后产生随机的二进制序列,再通过串/并转换器转换成并行的多进制基带信号;其次分别实现数字调制模块2-M电平变换器、分频器以及四相载波发生器的设计;最后在顶层文件中调用并结合四选一多路选择器,从而完成多功能调制器的设计。
脉冲发生器

③脉冲信号发生器。能产生宽度、幅度和重复频率可调的矩形脉冲的发生器,可用以测试线性系统的瞬态响 应,或用作模拟信号来测试雷达、多路通信和其他脉冲数字系统的性能。
先后用数字的方法研制了两种随机脉冲产生器。一种用单片机给出随机脉冲间隔;第二种用伪随机码给出随机 脉冲 。
超短
对于超高分辨率雷达、扩频通信技术以及其它许多需要宽带辐射的应用来说,超短脉冲发生器是十分重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超短脉冲的形成技术已成为许多宽带应用中的核心技术。目前,有许多有关该技术的研究集中 在激光二极管驱动的GaAs光开关上,但是这些器件还不能在小于200 ps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同时,激光二极管还存 在重复率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另外一些产生高速瞬变电压的方法还有GaAs可控硅等,但是GaAs可控硅作为一种 成熟的产品还需一段时间 。
随机
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在时间上是随机的。因此,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围绕其平均值成 泊松分布。核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计数率也围绕平均计数率呈泊松分布。其他随机过程,例如一定束流轰击靶发生 的反应数、正负电子束团对撞时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事例数也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
一般,在检测电子电路和数据获取系统的性能时用脉冲产生器来模拟从核探测器来的信号。脉冲产生器信号是 周期性的,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总是一样的。而一些较复杂的系统对周期性脉冲和随机脉冲的反应可能不一样,特 别是当计数率接近系统的处理能力的极限时。为了检测电子电路和数据获取系统在随机触发下的性能,需1、液压脉冲发生器液压脉冲发生器包括一个安装在进水管(1)上的液压气动蓄能器(2),此蓄能器通过 第一导管(3)与振荡发生器(4)连接,振荡发生器再通过第二导管(5)与水流转换器(6)连接。水流转换器 包括工作喷嘴(7)和排水喷嘴(8)。第二导管(5)至少由两段不同直径的管子(9、10)连接而成,前一段 (9)的直径为后一段(10)的直径的两倍。
4相步进电机驱动原理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在控制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把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并且可用作电磁制动轮、电磁差分器、或角位移发生器等。
有时从一些旧设备上拆下的步进电机(这种电机一般没有损坏)要改作它用,一般需自己设计驱动器。
本文介绍的就是为从一日本产旧式打印机上拆下的步进电机而设计的驱动器。
本文先介绍该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其驱动器的软、硬件设计。
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该步进电机为一四相步进电机,采用单极性直流电源供电。
只要对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按合适的时序通电,就能使步进电机步进转动。
图1是该四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 四相步进电机步进示意图开始时,开关SB接通电源,SA、SC、SD断开,B相磁极和转子0、3号齿对齐,同时,转子的1、4号齿就和C、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D、A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
当开关SC接通电源,SB、SA、SD断开时,由于C相绕组的磁力线和1、4号齿之间磁力线的作用,使转子转动,1、4号齿和C相绕组的磁极对齐。
而0、3号齿和A、B相绕组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A、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
依次类推,A、B、C、D四相绕组轮流供电,则转子会沿着A、B、C、D方向转动。
四相步进电机按照通电顺序的不同,可分为单四拍、双四拍、八拍三种工作方式。
单四拍与双四拍的步距角相等,但单四拍的转动力矩小。
八拍工作方式的步距角是单四拍与双四拍的一半,因此,八拍工作方式既可以保持较高的转动力矩又可以提高控制精度。
单四拍、双四拍与八拍工作方式的电源通电时序与波形分别如图2.a、b、c所示:图2.步进电机工作时序波形图2.基于AT89C2051的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图3 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图AT89C2051将控制脉冲从P1口的P1.4~P1.7输出,经74LS14反相后进入9014,经9014放大后控制光电开关,光电隔离后,由功率管TIP122将脉冲信号进行电压和电流放大,驱动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
第三章 四象限整流器

T1
D1 a
T3
D3 Cd
iN uN
LN
RN
uab
b T2 D2 T4 D4
ud
RL
模态2,T2与T3导通,T1与T4截止
diN dt dud dt 0 1 Cd i 1 N LN 1 u d 0 Cd RL 1 LN u N
Spw
MUB
KS
ESE
CD
PWR/PWMI
TW3
TW1
1
3
4 Fahrmotoren / 4 Traction motors
TW4
TW2
VLW ASG/TCU
Trafo/ Transformer
Erdstromwandler/ Earth current transformer
Traktionscontainer/ Traction container
i1 T1
T1 t Ts
要满足快速电流跟踪要求则必须有
|i1 | -|i2 | Im sin Ts Im Ts Ts
vab 0 -vdc Ts
t
vdcT1 L I mTs
27
四象限整流器工作原理
单极性PWM电流峰值处
i
0 t T1
T1 t Ts
T1或D1导通 T2或D2导通
S B {1 0
T3或D3导通 T4或D4导通
四象限整流器工作原理
电路共有3种工作模式
SASB=00或11 SASB=01
SASB=10
16
四象限整流器工作原理
工作模式1
当UN>0和iN>0时,D1与 T3导通或T2与D4导通,牵 引绕组向LN充电,电流iN 的幅值增大,电感LN储能
数字电子技术CH54顺序脉冲发生器

Y1 Y2
1
Y3
CP
Q0n1 Q0n
CR
Q1n1 Q0n Q1n Q0nQ1n Q0n Q1n
2. 由 D 触发器和译码器构成
Y0
Y1
Y2
Y3
&
&
&
&
防
止
竞
争 冒 险
1
Q0
FF0 1D C1
Q0 Q1
RD
FF1
1 1D C1
Q1RD
CP
1
=1
CR
Q0n1 D0 Q0n
Q1n1 D1 Q0n Q1n
自启动,只有 4 个有效状态, 但不需译码器。
Q1
Q2
(二) 由扭环型计数器构成(略)Q3
5.4.3 用 MSI 构成顺序脉冲发生器
1 CP
DDDD0123
74LS163
LD CR
CCTTTP
Q0
3位二进 Q1
制计数 QQ23
CO
74LS138
SSTTAB STC
Y0 Y1 Y2
译码器 YY34
Y5
结果与前同
5.4.2 移动位型顺序脉冲发生器
(一) 由环型计数器构成
Q0
Q1
Q2
FF0
FF1
FF2
Q0n1 Q0n Q1n Q2n
Q3
Q1n1 Q0n
FF3
Q2n1 Q1n
1D C1 R 1D C1 R
1D C1 R
1D C1 R
Q3n1 Q2n
CP
1
CR
CP
状态图同环型计数器,能 Q0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5.4.1 计数型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四相四拍

步进电机需要提供具有一定驱动能力的脉冲信号才能正常工作,脉冲信号由单片机输出的激励信号经过脉冲分配产生。
脉冲分配可以通过硬件模拟分配电路实现,也可以利用软件方便地实现。
一个完整的驱动电路不仅需要激励信号,还需有足够的功率。
在一般的电路驱动中,需将由CPU产生的脉冲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后,再接到步进电机输入端。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很多专门用于步进电机控制的脉冲分配芯片,它们配合功率放大的驱动电路可以实现步进电机的驱动。
12.3.1 一般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在专门的步进电机驱动集成芯片出现以前,一般都是采用电路来驱动步进电机工作。
在电路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是驱动信号的分配和放大。
在信号分配方面,采用的均是单片机统一分配的形式;在信号放大方面,则是由各种放大电路来完成的。
下面介绍一种利用硬件电路连接而成的脉冲分配驱动电路。
1.电路驱动的工作原理图12-5所示是一个四相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
A、B、C、D分别接到P1口的P1.4~P1.7。
通过软件控制一组脉冲序列,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方向和步距。
在步进电机的驱动线路中,主CPU发出的控制信号经U1放大,传到复合三极管前一级的基极。
若CPU送出的数据为0,则前级三极管BG5作为开关三极管不导通,BG1也处于截止状态,电机内的线圈不得电;若CPU送出的数据为1,则前级三极管BG5的基极有了驱动电流,12V电压经电机的线圈、限流电阻和三极管形成通路。
在电路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电机内部的4个线圈,在驱动线中的R5~R8作为限流电阻来限制线圈中的电流值。
在电阻和线圈两侧有并联的单向二极管,当CPU信号由1跳变为0时,三极管截止,电机的线圈会产生很大的感应电动势,这时线圈、限流电阻和单向二极管形成回路,保护三极管不被线圈的瞬时感应电动势烧坏。
二极管D1~D4也称回流二极管,在选择时要考虑到电源电压及线圈电流。
R1~R4和D1~D4组成一条支路,在对应的线圈突然不通电时能够和线圈构成一组循环回路。
vhdl试题选

写出模为24(0~23)的8421 BCD码加法计数器的VHDL描述。
画出下面VHDL描述的指令译码器的内部逻辑电路图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instruction_decoder ISPORT(code: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data_l,data_r:IN Std_Logic;result:OUT Std_Logic);END instruction_decoder;ARCHITECTURE behavl OF instruction_decoder ISBEGINPROCESS (code,data_l,data_r)BEGINCASE code ISWHEN″000″ => result <= data_l AND data_r;WHEN″001″ => result <= data_l NAND data_r;WHEN″010″ => result <= data_l OR data_r;WHEN″011″ => result <= data_l NOR data_r;WHEN″100″ => result <= data_l XOR data_r;WHEN″101″ => result <= data_l XNOR data_r;WHEN OTHERSEND PROCESS;END behavl;x := in3&in2&in1&in0; CASE x ISWHEN ″0001″ => y <= ″00″; WHEN ″0010″ => y <= ″01″; WHEN ″0100″ => y <= ″10″; WHEN ″1000″ => y <= ″11″; WHEN OTHERS => y <= ″--″; END CASE ; END ; END ;① 缺少Std_logic 类型的声明。
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

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LT2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1、设计并制作一个脉冲序列发生器,周期性的产生8位长度的任意脉冲序列,脉冲序列可以通过设置电路自由设置。
2、能够检测出设置的脉冲序列,在每出现一次设置的脉冲序列时,点亮一次LED;3、时钟脉冲周期为1HZ;4、对设置的脉冲序列值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指示;5、电源:220V/50HZ的工频交流电供电;6、(直流电源部分仅完成设计仅可,不需制作,用实验室提供的稳压电源调试,但要求设计的直流电源能够满足电路要求)7、按照以上要求设计电路,绘制电路图,对设计的的电路用Multisim或OrCAD/PspiceAD9进行仿真,用万用板焊接元器件,制作电路,完成调试、测试,撰写设计报告。
发挥部分:1、其他恰当的功能。
2.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设计,进一步熟悉多谐振荡器、计数器、数据选择器的用法,掌握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3.参考电路(1)设计方案周期性脉冲序列发生器的实现方法很多,可以由触发器构成,可以由计数器外加组合逻辑电路构成,可以有GAL构成,也可以由CPLD\FPGA构成等等。
本设计采用由计数器加多路数据选择器的设计法案,脉冲序列发生器原理框图如(1)图所示。
图(1)脉冲序列发生器原理框图(2)参考设计脉冲序列发生器需要一个时钟信号,可采用由TTL非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构成的串联式多谐振荡器产生时钟信号,如图(2)所示。
主电路部分如图(3)所示,图中74LS161和与非门构成十二进制计数器,为脉冲序列的宽度为12位。
4.实验内容按照实验要求设计电路,确定元器件型号和参数;用Multisim进行仿真,列出实验数据,画出输出信号及其他关键信号的波形;对实验数据和电路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写出收获和体会。
图(2)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图(2)主电路图主电路图(2)多谢振荡器介绍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
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状态,多谐振荡器也称为无稳态电路。
具体地说,如果一开始多谐振荡器处于0状态,那么它在0状态停留一段时间后将自动转入1状态,在1状态停留一段时间后又将自动转入0状态,如此周而复始,输出矩形波。
2021新顺序脉冲发生器专业资料

BUS 1
A组数据选通 AE 01 传输方向控制 A / B 10 异步同步控制 A / S 10 并行串行控制 P / S 0/1
BUS 2
端口A
双向总线 寄存器
CC4034
DS 串行数据输入
数CP据选传通输数据 与同C步P无传关输
端口B
高阻态
谢谢观看
状态图同环型计数器,能 Q (一) 由环型计数器构成
3
0
R
Q2n1 Q1n Q3n1 Q2n
CP
CR
自但启不动需,译只 码有器。4 个有效状态, 状态图同环型计数器,能自启动,只有 4 个有效状态,但不需译码器。
Q1
Q2
(二) 由扭环型计数器构成(略)Q3
三、用 MSI 构成顺序脉冲发生器
1 CP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一、计数型顺序脉冲发生器
(一) 由四进制计数器( JK 触发器) 和译码器构成
Q1n Q0n
Y0
&
Q1nQ0n
Y1
&
Q1n Q0n
Y2 &
Q1nQ0n
Y3
CP
& Q0
Q1
Y0
1
Q0
1J
FF0 C1 1K
Q0
RD
1
Q1 FF1 Q1
1J C1 1K RD
Y1 Y2
1
Y3
CP
Q0n1 Q0n
CR
Q1n1 Q0n Q1n Q0nQ1n Q0n Q1n
(二) 由 D 触发器和译码器构成
Y0
Y1
Y2
Y3
&
&
&
&
四相顺序脉冲发生器1

电子创新设计论文题目:四相顺序脉冲发生器设计制作班级: D09电气自动化一班姓名:姜伟华李烨华学号: 0903210118 0903210119 指导教师:于强赵波2010年11月摘要本系统采用自动脉冲发生技术,控制过程是利用74ls系列中的00.160.90.138.139及对应集成块座构成的系统。
通过与非门控制信号输出。
由于使用了自动脉冲发生技术,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好,精度高等优点。
关键字:顺序脉冲时钟脉冲触发器计数器AbstractThe system adopts the automatic pulse generating technology, control process is to use the 74ls series 00.160.90.138.139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consisting of integrated blocks seat. Through and sr control signal output. By using automatic pulse generating technology, the system has good reliability, high precision of advantages.Key word: order pulse clock pulse flip-flop counter目录一、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要求 (6)三、系统设计与理论分析 (7)3.1电源模块 (7)3.2计数器模块 (8)3.3转换电路模块 (9)3.4延时模块 (9)3.5发光二极管模块 (10)四、主要硬件流程图 (11)五、结论 (13)六、总结体会 (14)七、附主要程序清单 (15)十、【参考文献】 (16)附件原理图一、引言产品的发展趋势往往决定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产品的使用者(用户)的需要的不断发展;二是产品的技术的发展。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发生器单元7 顺序脉冲发生器及其应用7-1 基本理论: 顺序脉冲发生器原理在数控装置和数字计算机中,往往需要机器按照人们事先规定的顺序进行运算和操作,这就要求控制电路不仅能正确的发出各种控制信号,而且要求这些控制信号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能完成这样功能的电路称为顺序脉冲发生器。
F7-1 异步计数器构成顺序脉冲发生器顺序脉冲发生器一般由计数器和译码器两部分组成。
1. 异步计数器构成的顺序脉冲发生器图F7-1是异步计数器构成的顺序脉冲发生器。
Y0=/Q2• /Q1• /Q0 Y1= /Q2 •/Q1 •Q0 Y2=/Q2• Q1 •/Q0 Y3=/Q2• Q1• Q0 Y4=Q2•/Q1 •/Q0顺序脉冲发生器输出串脉冲Y0、Y1、Y2、Y3、Y4的周期由计数器的进制决定,控制执行机构操作时间的长短由驱动计数器的时钟CLK脉冲的周期决定。
由异步计数器构成的分配器有可能在输出端产生竞争冒险现象。
在图F7-1的电路中,由于时钟到来时,各触发器不是同时翻转,每当有两个以上的触发器翻转,就会产生冒险干扰。
如当计数器从001变为010时,若触发器UIA先翻转为0,U2A后翻转为1,那么将出现一个短暂的000状态,Y0将出现一个窄脉冲。
这种冒险干扰脉冲,如不加以抑制或消除,就可能造成误动作。
CLKQ0Q1Q2Y012345678Y1Y2Y3Y4顺序脉冲发生器的时序图顺序脉冲发生器波形图要克服竞争冒险现象,通常的是改变计数器的电路形式,如采用环形计数器、扭环计数器。
2. 由扭环计数器构成的顺序脉冲发生器图F7-2是数控插补器中的顺序脉冲发生器电路。
在数控中做插补运算时,每走一步,都要进行以下四个节拍:判别、进给、运算、判别,这四个节拍分别用t1 、t2、t3、t4表示。
其波形图如下。
根据时序图可以看出,有11个计数状态。
需要六位扭环计数器,构成11进制计数器。
1clkt1t2t3t42345678910111213插补器的时序图其状态表如后表。
四脉冲发生器

四脉冲发生器一、实验要求1、设计内容:设计一个四脉冲发生器,要求信号输出用发光二极管显示,输出波形如下所示:2、设计要求:①周期要求如上图所示。
②脉冲峰值大于8V。
3、元件清单一、实验原理本实验需要两个方波发生器,分别用与非门构成的方波发生器和集基耦合多谐振荡器来实现,原理如下: 1.与非门构成的方波发生器A上述电路有两种过程。
其一是正反馈过程。
非门G1和非门G2均处于非高电平或低电平,而A 点电压u A 上升时,G1输出电压u ~Q 下降,通过C1的耦合使B 点电压u B 下降,使G2输出电压u Q 上升,又通过C2的耦合使u A 再上升,最终使~Q 降到降到低电平,Q 升到高电平。
这个过程时间极短,是瞬间完成的;其二是暂稳态过程。
正反馈过程完成后,两个电容开始按指数规律充放电,当其中之一达到阈值电压时,电路又进入正反馈,结果是达到另一个暂稳态,如次往复循环,形成振荡。
若电路对称,即R1=R2=R,C1=C2=C,则输出方波,其重复周期为:T=2t=1.4RC为得到周期为40ms 的方波,选取参数R7=R8=61k Ω C1=C2=0.47uF 仿真如下图所示:2.集基耦合多谐振荡器集基耦合多谐振荡器如左图所示,它是一种典型的分立元件脉冲产生电路。
通常,电路两边是对称的。
接通电源后,两管均应导通。
为便于分析,假定因某种因素影响,i C1有上升趋势,那么就会发生如下的正反馈循环过程:i C1↑→u R C1↑→u A1↓→u b2↓→i b2↓→i C2↓→u R C2↓→u A2↑┐i b1↑←u b1↑←┘致使T1迅速饱和,u A1为低电平;T2迅速截止,u A2为高电平。
此后,一方面C2将通过R C2、T1的be结构成的回路充电(电压极性左负右正);另一方面,C1将通过T1、R1构成的回路,将本身贮存的电荷(左正右负)逐渐释放。
这样u b2逐渐上升,当u b2高于晶体三极管导通电压后,将发生如下的正反馈循环:u b2↑→i b2↑→i C2↑→u R C2↑→u A2↓→u b1↓→i b1↓→i c1↓┐u A1↑← u R C1↓←┘致使T2迅速导通u A2为低电平;T1迅速截止,u A1为高电平。
02-26.1 顺序脉冲发生器-课件

的循优环点状:态电时路,结它构就比是较一简个单顺,序不脉必冲附发加生译器码。电路。 缺点:使用触发器的数目比较多,状态利用率低,同时 还必须采用能自启动的反馈逻辑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二十六讲 其它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及竞争-冒险现象
波形变坏。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二十六讲 其它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及竞争-冒险现象
◆ 改进方案二: ★ 引入选通脉冲:
选通脉冲的有效时间应与触发器的翻转时间错开。
图3 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加选通脉冲构成的顺序脉冲发生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二十六讲 其它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及竞争-冒险现象
◆ 改进方案二:
或脉冲分配器,其功能是把输入的脉冲序列变换 成一组在时间上顺序出现的脉冲。
★ 顺序脉冲发生器在计算机和其它许多数 字系统中都有较广泛的应用,如CPU中指令节拍发 生器,多点参数巡检的通道切换控制信号等。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二十六讲 其它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及竞争-冒险现象
█ 顺序(节拍)脉冲发生器设计
(二)当顺序脉冲数较多时,可以用计数器和译码器组合 成顺序脉冲发生器。
例:
图1 用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顺序脉冲发生器电路图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二十六讲 其它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及竞争-冒险现象
001→000→010
缺点:由于使用了异步 CP 1
2
3
4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7
8
9
t
计数器,在电路状态转 P0 t
换时三个触发器翻转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二十六讲 其它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及竞争-冒险现象
4psk调制与解调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陈欢专业班级:通信0902班指导教师:艾青松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4PSK调制与解调系统仿真设计任务与要求:(1)任务:设计一个4PSK调制解调系统(2)要求:1)4PSK信号波形的载频和相位参数应随机置或者可有几组参数组合供选择2)系统中要求加入高斯白噪声3) 4PSK解调方框图采用相干接收形式4)分析误码率(3)说明:设计报告必须包括建模仿真结果。
参考文献:1.《通信原理》王福昌熊兆飞黄本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教程》钟麟王峰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3.《MATLAB通信仿真与技术应用》刘敏魏玲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时间安排:第18周安排任务,设计仿真,撰写报告。
第19周完成设计,提交报告,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2011 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011 年月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基本原理与方法 (3)1.1 MATLAB软件介绍 (3)1.2 4PSK的基本特点 (4)1.3 4PSK调制解调原理 (6)1.3.1 4PSK调制原理 (6)1.3.2 4PSK解调原理 (7)1.4 误码率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基于SIMULINK的4PSK调制解调系统 (9)2.1 信源的产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串并转换 (9)2.3 将非极性信号转换成极性信号 (9)2.4 调制 (9)2.5 信号的传输 (10)2.6 信号的解调 (10)2.7 比特错误率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创新设计论文题目:四相顺序脉冲发生器设计制作班级: D09电气自动化一班姓名:姜伟华李烨华学号: 0903210118 0903210119 指导教师:于强赵波2010年11月摘要本系统采用自动脉冲发生技术,控制过程是利用74ls系列中的00.160.90.138.139及对应集成块座构成的系统。
通过与非门控制信号输出。
由于使用了自动脉冲发生技术,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好,精度高等优点。
关键字:顺序脉冲时钟脉冲触发器计数器AbstractThe system adopts the automatic pulse generating technology, control process is to use the 74ls series 00.160.90.138.139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consisting of integrated blocks seat. Through and sr control signal output. By using automatic pulse generating technology, the system has good reliability, high precision of advantages.Key word: order pulse clock pulse flip-flop counter目录一、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要求 (6)三、系统设计与理论分析 (7)3.1电源模块 (7)3.2计数器模块 (8)3.3转换电路模块 (9)3.4延时模块 (9)3.5发光二极管模块 (10)四、主要硬件流程图 (11)五、结论 (13)六、总结体会 (14)七、附主要程序清单 (15)十、【参考文献】 (16)附件原理图一、引言产品的发展趋势往往决定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产品的使用者(用户)的需要的不断发展;二是产品的技术的发展。
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
直流电源产品也基本遵从这样的规律,市场需求和产品技术不断推动和促进产品的发展,也决定了直流电源产品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直流稳压电源(DC Power Supply)一般分成线性电源及开关电源,线性电源因受变压器体积、重量限制,故一般功率不大、重量重,开关电源则因采用开关切换方式,功率较大,但纹波也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电子产品走入千家万户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的日常生活用电器越来越多,脉冲信号作为自动控制必不可少的触发信号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脉冲发生器已广泛应用到科技、电子、化工、建筑、机械、生物、信息管理等领域,脉冲发生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能产生宽度、幅度和重复频率可调的矩形脉冲的发生器,脉冲发生器可用以测试线性系统的瞬态响应,或用作模拟信号来测试雷达、多路通信和其他脉冲数字系统。
开发研制高性能脉冲发生器势在必行。
二、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四相顺序脉冲发生器,四相输出端循环输出1110、1101、1011、0111。
1.基本要求a.根据题意设计制作硬件电路;b.输出变量驱动发光二极管,用发光二极管来表示输出编码;c.集成块的驱动电源也要求设计制作,但不做性能指标要求;d.由于时间原因时钟电路可不做,由实验箱提供。
2.发挥部分a. 设计制作一个2Hz的时钟发生电路。
经分析题目,设计原理如下:三、系统设计与理论分析. 3.1电源模块脉冲的电源电路主要由直流电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组成。
放电脉冲的产生过程如下,首先是脉冲发生器产生高频参数化的脉冲信号,经过光耦的隔离后,由功率推动电路进行功率放大,从而控制高频开关管的通断。
高频开关管的另一端接的是直流电源,直流电经过开关管的通断而产生高频的放电加工脉冲电源。
3.2 计数器模块表为74LS160的功能表和引脚功能说明电路的工作顺序是1110→1101→1011→0111。
当计数器计到状态1101时,进位端TC为1,经非门为0。
于是,下一个时钟到来时,将P3 ~ P0 端的数据1110送入计数器,此后又从1110开始计数,一直计数到0111,又重复上述程。
3.3 转换电路模块74ls138为3线-8线译码器,共有54/74ls138和54/74ls138两种线路结构型式,其工作原理是:当一个选通端(E3)为高电平,另两个选通端(E1)和(E2)为低电平时,可将地址端(A0、A1、A2)的二进制编码在一个对应的输出端以低电平译出。
利用E1、E2、和E3可级联扩展成24线译码器;若外接一个反相器还可级联扩展成32线译码器。
71LS138有三个附加的控制端。
当、时,输出为高电平(S=1),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
否则,译码器被禁止,所有的输出端被封锁在高电平。
这三个控制端也叫做“片选”输入端,利用片选的作用可以将多篇连接起来以扩展译码器的功能。
3.4 延时模块定时器是根据时钟脉冲累积计时的,时钟脉冲有1ms、10ms、100ms 等不同规格。
(定时器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对时钟脉冲计数)因工作需要,定时器除了占有自己编号的存储器位外,还占有一个设定值寄存器(字),一个当前值寄存器(字)。
设定值寄存器(字)存储编程时赋值的计时时间设定值。
当前值寄存器记录计时当前值。
这些寄存器为16位二进制存储器。
其最大值乘以定时器的计时单位值即是定时器的最大计时范围值。
定时器满足计时条件开始计时,当前值寄存器则开始计数,当前值与设定值相等时定时器动作,起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并通过程序作用于控制对象,达到时间控制的目的。
定时器相当于继电器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可在程序中作延时控制。
555 定时器的功能主要由两个比较器决定。
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RS 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
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 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C1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2VCC /3,C2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VCC /3。
若触发输入端TR 的电压小于VCC /3,则比较器C2 的输出为0,可使RS 触发器置1,使输出端OUT=1。
如果阈值输入端TH 的电压大于2VCC/3,同时TR 端的电压大于VCC /3,则C1 的输出为0,C2 的输出为1,可将RS 触发器置0,使输出为0 电平。
3.5 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
由镓(Ga)与砷(AS)、磷(P)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
磷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
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
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
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
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
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
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
四、主要硬件流程图五、结论四相顺序脉冲发生器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输出变量驱动发光二极管,用发光二极管来表示输出编码2、完成四相输出循环左移的移位顺序脉冲本设计制作完成了题目要求的基本部分的全部要求和发挥部分的大部分而且部分功能大大高于发挥部分的要求。
目前,在电子仪器,设备中经常用到四相顺序脉冲发生器,有时要求输出可预置,并当负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精度较高。
该设计完全符合了这些要求,如果再经过结构优化,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六、总结体会在这次实训中我们把理论与实践从真正意义上相结合了起来;考验了我们借助互联网络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组织材料的综合能力;从中可以自我测验,认识到自己哪方面有欠缺、不足,以便于在日后的学习中得以改进、提高。
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经过一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
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
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
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们学也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们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此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受益非浅,今后的制作应该更轻松,自己也都能扛的起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七、附主要程序清单八、【参考文献】[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设计竞赛组委员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2]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设计竞赛组委员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汇编(第一届~第五届)》[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3] 李银祥.《数控电流源[R]》.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测试中心,2001年[4] 秦迎春.《利用AD7542实现程控电流源[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3,6:32~33[5] 张智杰.《AD574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3,6:55~56[6] 房小翠.《单片机实用系统设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7] 周庆.《高稳定电流比较环节引入的纹波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1992,21:79~81[8] 刘公志.《新型数字直流电源设计[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3(24):19~22电源电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