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考历史一模A卷解析.doc
2019届东北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等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东北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等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5d353f90c69ec3d4bb751e.png)
2019届东北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等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2. 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
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B.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C.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D.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3. 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 。
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
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
”这表明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4. 1907年荷兰议会通过《归化法》,规定自1908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
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
这一举措表明A.传统宗法观念成为立法的重要依据B.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C.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渐形成D.清政府注重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5. 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
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25d6d4ed630b1c58eeb5cd.pn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19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当年的开封城,天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举目望去,开封城里,到处是“青楼画阁,綉户珠簾”,管弦之音与歌唱之声交响于酒店茶楼。
四面八方的使者前来朝贡,世界各国商人互通有无。
这主要反映了宋朝A.对外交往的空前兴盛B.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C.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D.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参考答案:C2. 张謇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取意“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能得到最低水平的生活。
张謇所谓“大生”的含义是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以轻工业为主,关注民生C.大力发展重工业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参考答案:B“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能得到最低水平的生活”等字眼强调的是民生问题,这就说明了大生纱厂是以轻工业为主,关注民生,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到救亡图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大力发展的是轻工业,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以实业救国指导工工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4. 《共产党宣言》出版至今,用200多种文字,出版了数百种版本,其影响波及全世界,这在世界学术理论领域是绝无仅有的。
这主要是由于《共产党宣言》( )①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②预言无产阶级将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③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④阐释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A《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巴黎公社运动发生于1871年,故①错误;《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无产阶级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推动者,故②正确;《共产党宣言》论述了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故③正确,《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12934ecaaedd3383c4d3c5.png)
哈师大附中2018—2019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开学考试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3.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ace651caaedd3383c4d35b.png)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郡县制。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史识”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A、D两项属于题目所说的史实,即叙述了郡县制的基本史实,B项属于史论。
是对郡县制的评论。
C项属于史识,及在对郡县制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其对中国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影响得出的史识,所以选择C项。
14.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统合功能”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A.维护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 D.提高了官员素质【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科举制的认识。
【解析】材料信息认为科举制有利于社会结构的流动,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即无形中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科举制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到中央,故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选择B 项。
A项与题意信息无关;C、D两项强调通过科举制选拔的官员素质比之前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等相比较要高,与题目的要求不符。
15.《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0dd378a8956bec0875e32a.png)
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1.下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
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A. 禅让制B. 分封制C. 礼乐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从材料周王“命克做燕地的君侯”中可以反映出,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克分封于燕地,因此,这件青铜器可以作为研究分封制的文物史料,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2.《我们的中国》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 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C【解析】“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作为大一统的主要因素,C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影响,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
因为此举A. 不符合周礼规定B. 损害了大夫利益C. 冲击了天子权威D. 挑战了宗法制度【答案】A【解析】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足以证明此举是不符合周“礼”的规定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此举并未损害了大夫利益,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冲击了鲁国国君的权威而非冲击了天子权威,选项C 不符合题意,排除;此举和宗法制度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4.在西周春秋时,“孝”之道德最为重要。
“庶人”之“孝”固以孝事父母为主,然贵族之“孝”则最重要者为“尊祖敬宗”,“保族宜家”,仅孝事父母,则不以为大孝。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统练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统练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5e262cfc4ffe473368ab6c.png)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统练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在答题卡上涂黑。
1.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中西文化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周实行君主制度,古希腊实行民主制度,故A项错误;通过“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可得出古代中国的周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而古代希腊则奠定了欧洲文明的基础,故B项正确;古代西方文明与古代中国文化在形成时间上有一定的差异性,故C项错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地理环境限制了古代中西方的交流,故D项错误。
【答案】B2.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图,其中在③所示位置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商鞅变法B.焚书坑儒C.迁都洛邑D.陈桥兵变【解析】根据材料,地图显示了韩赵魏三个国家,可以推测所反应的时空为战国时期,故A 项正确;焚书坑儒发生在秦统一后的秦朝,故B项错误;迁都洛邑发生在东周开始春秋时期,故C项错误;历史事件陈桥兵变发生在北宋之初,故D项错误。
【答案】A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
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商朝甲骨文出土于殷墟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C.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D.中古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解析】史实即历史事实,历史解释即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解释,史观即是指某人或者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商朝甲骨文出土于殷墟”是叙述一件事情,属于史实,故A项错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属于历史叙述,故B项错误;“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历史史实,故C项错误;“国家合则利分则弊”属于对历史发展的一种认识,属于史观,故D项正确。
【答案】D4.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可知应是汉朝,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设置位卑权重机构进行监察”为汉武时期的刺史制度,“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化”为汉赋,可知应为汉朝,故B项正确;唐朝已经完整使用造纸术,没有重大改进一说,故C项错误;宋朝时期采用机构相互制约的办法来强化君主专制,造成大量冗官,故D项错误。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4a8892a26925c52dc5bfe0.png)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
试题重点考查:宗法制、儒家思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三省六部制、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宋明理学、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工业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抗日战争、新中国的外交、建国后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经济体制改革、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1.xx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专题采访,受访者的回答中“孝顺父母,维护家族名誉”最为常见,这是受下列哪种制度的影响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解析】B 解析:从材料中的“孝顺父母,维护家族名誉”可分析出是该制度注重血缘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宗法制的特点进行分析。
【题文】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另一代表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这表明他们主张A.忠孝为本B.勤俭节约C.国富民贫D.藏富于民【知识点】O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解析】D 解析:材料中孟子的观点大概意思是,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https://img.taocdn.com/s3/m/407c403c998fcc22bdd10d31.png)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以过端午节的方式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屈原①热爱祖国和人民②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对理想执著追求③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④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2. (2分)《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矣。
”由此可见,中朝()A . 有独立的决策权力,位高权重B . 取代了丞相的权力,权倾朝野C . 在宫廷内事先决策,削弱相权D . 是政令的执行机构,有名无实3. (2分) (2019高二下·包头期中) 孔子反对贫富过于悬殊,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也抨击过“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食人也”的社会现象。
这反映了先秦儒家()A . 对专制体制的不满B . 对社会正义的诉求C . 过于理想化的追求D . 不符合统治者需求4. (2分) (2019高一下·鄄城月考) 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 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B . 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C . 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D . 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5. (2分) (2018高一下·辽宁开学考) 1919年,“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哪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
“失望”导致了()A . 武昌起义的发生B . 五四运动的爆发C .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D . 一二·九运动的兴起6. (2分)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A . 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B . 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 . 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D . 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7. (2分) (2016高三上·西安期中)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第1页,总5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 注释
一、 选择题(注释)
1. 【题文】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
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 .比较出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B .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C .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2. 【题文】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当时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
A .万木草堂、《万国公报》、强学会
B .时务学堂、《时务报》、《湘报》
C .大同学堂、译书公会、《国闻报》
D .时务学堂、《湘报》、《仁学》
3. 【题文】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学堂的主要目的是
A .为清政府培养官吏
B .扩大洋务派的政治影响
C .培养精通外交的人才
D .为了反对顽固派 4. 【题文】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维新变法
5. 【题文】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 ①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②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 ③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 ④资产阶级维新力量弱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 【题文】下列各项不能体现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的是
A .拉拢掌握新建陆军的袁世凯
B .竭力游说外国驻华公使和传教士
C .奏请聘任伊藤博文为顾问
D .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7. 【题文】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试卷第2页,总5页
A .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
B .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C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和决算
D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8. 【题文】下列有关康有为成立保国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B .与民族危机加剧有关
C .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 .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团体
9. 【题文】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文坛上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天主教会②启蒙文学批判封建君主专制③浪漫主义表现主观理想和个人感情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着力批判社会黑暗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0. 【题文】1969年因“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A .托尔斯泰
B .奥斯特洛夫斯基
C .贝克特
D .巴尔扎克
11. 【题文】《战争与和平》所反映的“战争”是
A .拿破仑对外战争
B .克里米亚战争
C .日俄战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2. 【题文】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的著作是
A .《人间喜剧》
B .《战争与和平》
C .《等待戈多》
D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13. 【题文】积极支持本国工人运动,并为支援希腊人民的独立战争事业而献身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 .拜伦
B .雪莱
C .歌德
D .巴尔扎克
14. 【题文】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
A .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范性
B .提倡厚古薄今,是典型的复古主义流派
C .追求新的理想,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D .强烈批判现存的社会秩序
15. 【题文】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
A .民主与科学
B .马克思主义
C .提倡新道德
D .提倡新文学
16. 【题文】五四运动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焦点是
A .要不要反对封建思想
B .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