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教学策略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习效果。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教学策略:一、提问方式多样提问方式多样性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如直接提问、补充提问、对比提问、引导提问、启发式提问等等,这些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探索。
举例来说,在老师教学古诗词内容时,可以直接提问学生: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也可以通过引导提问方式: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再补充提问:这首诗的语言运用有哪些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知识和技能。
二、提问的针对性提问时还要注重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随意提问。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问。
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考虑提问一些具体的案例或者极端的情形,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其应用能力。
三、注重提问环节的设计提问环节的设计也是提问教学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设计提问环节时首先要弄清楚提问的目的和内容,然后考虑如何让问题更加有针对性、更有挑战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就提问的难易程度来进行适度调整,让学生在一个自我激励、自我突破的氛围中开展学习。
四、重视学生的回答在提问环节中,重视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回答,不论对错,都要给予肯定和指导。
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可以给予表扬鼓励;如果回答错误,也不要批评或者轻视,适当地给予帮助和提示,让学生从回答错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之一。
在提问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注重针对性并精心设计提问环节。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一、问题引言语文教育在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孩子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课堂里,教师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提问,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策略,才能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呢?二、提问策略分析1、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通常以“为什么”、“如何”等疑问句为主,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比如:“为什么小红帽会迷路?”(通过这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从故事背景、小红帽的性格等多个层面去分析小红帽为什么会迷路,并从中学到一些道理和知识)2、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的答案通常是肯定或否定的,例如:“钟楼是不是高?”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封闭性问题可以用来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安排教学计划。
这类问题通常围绕“是不是”、“是什么”等词汇展开,例如:“怎么确定句子中的主语?”,“语文练习题中,评分项有哪些?”等等。
3、问题拓展问题拓展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通过细节深入的提问,使学生们更广泛地思考和探究相关知识,创造出更深入的教学效果。
举个例子:“你认为句子用错成分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因为没学过”,那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拓展使学生们得到更深入的思考,例如:“你认为对于句子成分的掌握,有哪些重要的方面?”,“学生们在观察和分析句子时,需要注意哪些要素?”等等。
4、情境引导通过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探究,激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你觉得你是哪里造就了自己的语感呢?”,“如果你有一支笔和一张纸,能否简单地画出你所想象中的春天?”5、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基于事物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进行分析,以读懂事物本质和特点,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
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方法8篇

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方法8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加深理解和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学生积极性不高、回答问题效果不理想等。
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方式,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问更具吸引力在课堂上,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老师在提问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
比如可以在提问前做一些引子,给学生一些暗示,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还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到这是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探讨过程。
二、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在提问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这种提问方式通常是通过解释、启发、帮助和提示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多样性提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提问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性的提问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比如可以采用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思考,并且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采用封闭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
还可以采用知识性、能力性、情感性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多维度的发展。
四、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提问时,教师可以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逐渐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回答问题时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发展在提问时,教师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强求每个学生都回答问题,更不能因为学生无法回答问题而在全班面前指责。
而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毕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步是不同的,只有通过尊重和鼓励,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1.开放性提问:教师可以使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这样可以激发学
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比如:“你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会做出什么选择?”、“你认为故事中的情节会如何发展?”等等。
2.提问的方式:提问可以采用直接提问、反问、连续提问等方式。
直接提问可以直接询问
学生答案,反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连续提问可以让学生逐步深入思考问题。
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引导性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获取更多的
信息和知识。
比如:“你觉得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角色来讲述故事?”、“你能从文中找出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情节?”等等。
4.多元化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图片提问、音
频提问、情境提问等等。
这样可以增加提问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及时反馈:教师在提问之后,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答案,都要
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进步。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项需要教师巧妙运用的教学技巧,通过合理的提问方式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老师在语文课上要怎么提出问题

老师在语文课上要怎么提出问题很多老师喜欢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但并不是每次提问都能收到同学们积极的反馈,这里面就涉及到课堂提问的技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1、把握课堂问题的难度语文教师在围绕教学内容提问的时候,需要依据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把握课堂问题的难度。
如果问题比较难,学生无法顺利回答,则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则会使学生失去回答的兴趣,无法起到提问的效果。
因此,问题难度适中对保障提问效果非常重要。
一方面,语文教师需要依托教材,根据学生知识层次和思维习惯,合理设置教学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桂林山水》的时候,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问题虽然可以直接从课文阅读中找到答案,但是仍然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概括总结,这样的问题难度适合所有学生进行思考。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因势利导,对较为简单的问题,改变提问的方向与角度,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爬山虎的脚》时,一般提问学生描述爬山虎的脚的样子,而这可以从课文中轻而易举的找到答案。
教师不要拘泥于形式,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如向学生展示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爬山虎的脚的样子,这样即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观察能力,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问题的难度。
2、创新课堂提问的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同种提问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很容易会使学生感觉枯燥单调,从而丧失回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创新课堂提问的方式,如悬问、曲问和逆向问等迂回提问方式,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少年闰土》的时候,如果教师提问学生:闰土在乡下是如何捕鸟的?学生在阅读课文以后,只会照本宣科:“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探讨10篇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探讨10 篇第一篇一、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1. 以学生兴趣为设计原则。
产生兴趣—获得感知—充分理解—有效运用,这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最原始的驱动,在兴趣的催使下,逐步走向感知和理解,从而完全掌握乃至可以活用;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教师能有效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因材施?问? ,让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下关注课堂提问,那么课堂题目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司马光砸缸》中,教师可以问:你们觉得司马光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小学阶段的儿童正是是非观念逐渐明确的时期,因此对于?好孩子? ?、坏孩子?这个父母经常提及的词,充满了亲切和兴趣,势必引发大讨论,从而加深了课堂印象,提升了教学效果。
2. 以启发式为设计原则。
启发式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加深课堂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和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探索精神。
同时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育。
比如在《鹅鹅鹅》中,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问:谁见过大白鹅呀?大白鹅会游泳吗?那么大白鹅是怎么叫的呢?还可以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大白鹅的样子。
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主动想象鹅在睡眠引吭高歌的情境,这样整首诗的意境自然就会出现在他们的脑海,教学很目的轻易得到实现,效果也比古板的讲授要好得多。
3. 以层次适应性为设计原则。
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知识水平,提问应时适当拔高,以实现学生循序渐进的提升;问题的设置既要合理,又要带有一定的阶梯,由浅入深,进行阶梯引导,《学记》中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只有对学生实行循序渐进的引导,才能使学生获得步步为营的进步。
二、课堂提问设计的思路1. 基础型提问。
基础提问是指一些比较简单的提问,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和理解障碍,有时也是为了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一般包括字词记忆、解释、简单的造句等,基础提问通常与课后复习在一起,这类提问教师要适当控制比例,数量不宜过多,否则容易让学生觉得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影响教学效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提问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下面是一些基于核心素养的提问策略,以及相应的解释。
1.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问策略:请解释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或者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解释:通过这种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提问策略:请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然后给出一个共同的回答。
解释:这种提问策略可以促使学生相互合作,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培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提问策略:请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给出一个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
解释:通过这种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查找和整理相关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5.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策略:你认为故事里的主人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解释:这种提问策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以上几种提问策略,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其他类型的提问问题,每个问题都应该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真正发挥核心素养的作用。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尊重学生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导语: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
合理的提问,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一、问题的选择是提问有效性的关键课堂的问题可以由老师确定,也可以由学生选择,还可以由师生共同确定。
它必须有价值,不仅内容简洁,还具有综合性强、思考量大的特点;它必须难易程度适度,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欲望,绽放出创新的思维之花。
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关键性的,有深度的,有探讨价值的,或者是能够引发全局的。
有一位美国小学教师在自然课上,向学生展示许多晶莹、透明的玻璃珠照片。
照片吸引了每个孩子的目光。
这时她问:“谁知道这些美丽的玻璃球是从哪儿来的?”“宝石商店买的。
”一些孩子回答。
她却笑着说:“不对。
这是我们的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月球上带回来的。
这玻璃球是月球土壤中的。
”这时,全班儿童的眼睛都发亮了。
“谁在月亮上做的?”“怎么做的?”孩子们抢着提出许多问题。
那种不顾学生实际的盲目提问是无效的。
老师将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抛出来让学生讨论回答,很少能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提出问题,更难看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据有人统计,有的老师的提问简单机械,在45分钟的一堂课上,竟能提出几十个问题。
这些问题又大都偏重于让学生做出“是”与“否”答案,偏重于复述等活动。
有些教师的提问,要求学生对有关内容做出相应叙述,如“……是什么?”“……怎么样?”这两种提问,目的不在于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指点学生思维途径和方法,而在于希望学生回答出教师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答案,是变相的“填鸭”和“注入”。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看,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者只有提出了切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启动了学生问题发现机制的问题,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才是有价值的。
二、提问的时机是提问有效性的保证一个教师必须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认真研究并把握时机,适时提出问题,巧妙加以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1. 学生思维准备方面的提问:通过提出预备性问题,帮助学生准备好接受新知识,为难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2. 清晰化理解方面的提问:揭示学生阅读或听取的材料并思考文本或口头话语的含义和主题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加深对材料的认知。
3. 扩展方面的提问:提出鼓励思考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方面的问题。
4. 帮助明确方面的提问: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概念、明确重点,并且让学生准确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 加强思维方面的提问:用思维导向的问答方式,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
通过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提问的方式和策略并不够科学有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研究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提问的策略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改进。
只有通过科学的提问策略,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提问的关键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1.2 研究目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的重要性以及提问策略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总结提问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并探索如何通过改进和创新提问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揭示提问策略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具体影响机制,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提问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际运用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对于提问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通过研究提问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提问策略的研究可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实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提问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问策略的研究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如果把学会发现和探究语文问题作为语文学科礼节性学习的核心,那么有效提问就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有效提问能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激情。
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提问的策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启发式提问有效提问的问题是有系列开放式的,以思考为中心的问题构成的,应让学生的思维从“愤慨”状态,进入合乎情理之中的一种“顿悟”状态。
其关键在于“启发点的选定。
1、在知识重点处寻启发点。
语文课堂提问在强调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同时,必须牢记新课改目标,把启发点放在教材的重点内容上,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给学生创造挑战自我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捍卫自己观上写出个性的表达机会,只有在知识重点处挖掘出的问题才会让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探究。
如二年级课文《我为你骄傲》,三周后,当“我”将自己攒的三个星期的送报费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却得到老奶奶的回赠的那句饱含着疼爱、宽容、鼓励的话:我为你骄傲。
文中的那封道歉信虽未透露只言片语,但在我看来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它是“我”勇于承认错误,决心改正错误的一个有力证明,于是设计这个问题: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会在信中说些什么?2、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寻启发点。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选定启发点,能够将学生的思维从“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衔接点——新知识延伸点”上有序展开。
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认知冲突,有效地促进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
如在讲解二年级语文《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的第三节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放”的手法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去找答案。
你能不能找到什么来帮忙?回顾前后两节课文的学习方法,相信自己就能辨别方向。
3、在思维卡壳处寻启发点。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告诉我们,思维“卡壳处”正是开启智慧的启发点。
我们要善于在学生熟视无睹却蕴藏这问题的内容上挖掘启发点,“无疑处设疑”,学生往往会一下子瞪大眼睛将注意力聚集到所提问题上。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1. 开放性提问:鼓励学生思考,自主探究。
例如:“你认为这
段文字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2. 封闭性提问:考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回答是“对”或“错”。
例如:“这个字是什么字?”“什么是形容词?”
3. 层次性提问:分层次地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这个事件为
什么会发生?”“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个事件的发生?”
4. 课外引申提问: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可以拓宽学生
的视野和思路。
例如:“你们生活中有哪些情况跟这段文字中描写
的相似?”
5. 应用性提问:即将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你怎么样运用这个生词描述你的家人?”
6. 对比性提问:对比不同的情况或现象,帮助学生思考。
例如:“这篇文章头尾的结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7. 推理性提问: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演绎。
例如:“根据文章
的先后顺序,你可以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求及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求及策略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较普遍、功效较显著的教学手段。
它在揭示矛盾、引起思考、判断是非、唤起注意、确定导向、交流信息、调节教学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
为了克服以前“满堂问”的现象,真正发挥提问的语言效应,我们必须切实弄清课堂提问的要求,讲究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一、课堂提问的要求1、针对重点,突破难点。
这是课堂提问的首要任务。
课文的重点内容一般体现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而教学难点则要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确定。
如《鸟的天堂》一文,大榕树的奇特长势和百鸟飞鸣的景象是课文的两个重点,教师可针对对二者的理解与掌握设置疑问。
再如《月光曲》联想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提问:①皮鞋匠静静地听什么?在静听中他和妹妹仿佛看到了什么?②(承接问题①的答案)兄妹俩听贝多芬弹琴,怎么会看到“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由于这些问题抓住了课文的难点,因此,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准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2、引发思考,训练思维。
这是课堂提问的基本目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回答课文中的几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问达到引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因此,课堂提问需始终扣住这个基本点,掌握好问题的设计技巧。
如教《会摇尾巴的狼》,比较问题:①老山羊“看了狼几眼”,是什么意思?①为什么作者不写老山羊“看了狼一眼”,而要写“看了狼几眼”呢?显然,问题②更能引发学生对“看一眼”和“看几眼”作全面而细致的思考,然后得出结论:“看几眼”是表示老山羊对狼的仔细观察和对狼说的话的怀疑。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这是课堂提问的主导方向。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改变以往靠“尖子”撑场面的现象,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自尊。
向学习较好的学生提问,可摸到这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其他学生作出榜样;对中等程度的学生,这是一个教学班中的大部分,应把他们作为教学的主要出发点和立足点;提问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了解他们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激励他们向中上等学生看齐。
语文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

语文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
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提问技巧和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1. 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提问应选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设计有层次的问题:问题应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3. 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结合: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而封闭性问题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
4. 使用情境化的语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问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兴趣。
5. 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问后应等待一段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组织答案。
6. 鼓励和表扬: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积极的反馈,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创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7. 引导和深化: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够深入时,可以通过追问或引导性问题来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8.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提问更加生动有趣。
9. 注意提问的节奏和频率:提问的节奏不宜过快,频率也不宜过高,避免学生感到疲劳。
10. 反思和调整:课后对提问的效果进行反思,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提问策略,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和高效。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但有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反馈,有的却没能收到学生的反应,这就是有没有掌握提问技巧的区别。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一、转化教师认识是前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开展的语言交流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这一语言方面的交流作用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单纯信息交换为基本目标的沟通。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提问――回答”。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开展有效提问,能充分避免“满堂问”的现象,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地位,提高教师教学的实际效果,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有效提问,能有效帮助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内抓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方面的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有效提问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要敢于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提问教学模式,思想上对有效提问进行充分的重视。
二、明确问题所指是关键教师在提问时语言一定要清晰,自然表达所要问的问题。
问题措辞需要做到简洁明了,这类问题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到困惑,这样学生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与表达明确的观点。
假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之前,连续提问几个问题,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弄不清楚到底需要回答哪一个具体问题,怎样回答。
比如教师在讲授新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之时,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在书中找到你认为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与英勇跳崖的事迹,明白吗?课文中为什么强调的是仇恨敌人与勇于牺牲的精神?找到其中的原因了没?这几个问题加起来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即狼牙山五壮士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战士的“壮”?。
语文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连串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做出回答,学生不明确是应该回答“明白了”、“找到了”还是应该回答“为什么”。
语文教师采用这种形式的提问,不仅浪费了课堂上宝贵时间,并且能干扰学生思考与回答。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误区及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误区及策略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提问是促进学生思考和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有效提问的误区。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误区,并提供相应的策略。
一、误区一:提问内容过于晦涩难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可能会使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使得学生难以理解问题的意思。
这样的问题会导致学生感到无助和尴尬,进而不敢回答或者回答错误。
策略一: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在提问时,教师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意思。
可以使用平时学生常用的词汇和句型,避免使用学生难以理解的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
二、误区二:提问难度过大有些教师可能会在课堂上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希望能够考验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难度过高的问题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进而产生学习厌恶情绪。
策略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合理难度在提问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掌握情况,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
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回答,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误区三:提问过于片面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可能只关注某一个方面的知识点,而忽略了其他的内容。
这样的问题会导致学生只局限于表面的知识,不能够形成全面的理解和思考。
策略三:多角度多层次提问在提问时,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进行提问。
可以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文本的分析与解读、拓展思维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提问,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可能只涉及一些简单的常识性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不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参与度。
策略四:结合学生实际和问题的深度进行提问五、误区五:提问方式单一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可能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提问方式,如直接提问、轮流提问等。
这样的提问方式会导致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单一,不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而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一、提问的基本技巧1. 提问要具体明确提问要简洁明了,不含糊,语言简练。
提问时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要确保学生能够清楚理解提问的意思。
2. 提问要全面提问时要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不要只围绕一个方面提问,要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到各个方面。
3. 提问要灵活提问时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判断问题、比较问题等,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问要贴近学生生活提问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以学生熟悉的事例、场景、人物等为背景,这样可以更容易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共鸣。
5. 提问要重视学生的个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采用直接提问,对于外向的学生可以采用间接提问,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1. 渗透式提问利用课文内容渗透式提问,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教学《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可以提问:“小猫为什么要去钓鱼?它是否成功了?”2. 启发式提问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草房子》时,可以提问:“王安石为什么会选择修建草房子?你认为他的决定正确吗?”3. 设计式提问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在教学《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时,可以提问:“为什么王小妹喜欢读《白雪公主》这本书?你喜欢读什么样的故事书?”4. 检验式提问检验式提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在被提问的时候回顾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漂亮的珍珠》时,可以提问:“珍珠是怎么形成的?珍珠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喜爱?”5. 对比式提问通过对比式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思维比较,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一、从课文的题目入手课题即“文眼”,它是连结题和文的关键点,把它突显出来,就可以从大方向上判断课文的梗概、范围或主旨。
以课题为着眼点设计提问,展开教学,能够纲举目张。
如教《学会合作》一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题眼“合作”,然后循此思考提出问题。
什么叫合作?为什么要学会合作?怎样才能与别人搞好合作?这样从题眼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开通一条理清课文的路子,使教学指向清晰明快。
学生循此思路,自主地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明确了课文中心,一举数得。
这样紧扣文题引领全篇,不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而且整体感强,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二、从课文的中心句入手课文的中心句,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抓住这些关键句设计提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夹竹桃》一文有单独成段的总结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地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抓住这一句,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揭示了文章的层次和思路。
教学时,可分以下几步设计:1.自读全文,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
2.从这句话中画出两个重点词语(韧性、幻想)。
3.找一找,课文哪些自然段写夹竹桃的“韧性”?哪些自然段写夹竹桃“引起我许多的幻想”?这样抓住一句串联全篇,犹如一条红线串起无数珍珠,让学生以纲带目轻松理解。
又如教学《秦兵马俑》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就让他们先找出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语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从“规模”“类型”“个性”入手,找找哪部分是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哪部分是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进而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从内容的对比处入手有的课文,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样更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策略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口语训练的重要手段。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可见,提问有多么重要。
而课堂提问的好坏更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一节课中的提问很多很多,有的老师甚至从上课问到下课,但他们所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要知道只有精彩的提问才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才能开启学生智力的大门,才能打开学生滔滔不绝的话匣子,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才能避免单一的注入、“满堂问”,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优秀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想要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
诸如“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的教师提问问题过难,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这样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一节课的成败往往在提问的关键处。
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呢?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擅长设疑、擅长提问,使课堂不时笼罩在疑问的“迷雾”中,虽虚无缥缈,却神奇诱人,学生乐于在这迷雾中求寻和追索,由此使他们的认识得到升华,能力经受考验,当他们找到满意的答案时,一定会获得更新、更浓、更久的快感。
一、课堂提问课前要精心设计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时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上的问题。
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学生就会望而生畏,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提问既要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找一找寻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例如教学《郑和远航》一文时,我问“郑和远航的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凶险?”学生通过寻找知道了郑和遇到的凶险一是指“险恶的风浪”,二是指“海盗的袭击”,然后我接着问“从郑和处理遇到凶险的过程中你看出郑和怎样的品质?”这样层层递进,不仅让学生知道郑和远航途中遇到了种种凶险,还让学生明白了郑和的品质。
这样问题一环套着一环,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紧凑有效,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要紧扣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
这就是说,作为一个老师,课上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处于兴奋、愉快的思维状态。
那么,我们的课堂提问要紧扣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
例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导入时我先播放《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然后问“从这首曲子中你听到了什么?”从听到问,激发学生
阅读课文的兴趣,继而让他们自由读课文,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切入到课文的相关内容。
整节课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再如教学《克隆之谜》一文时,我先问“你们知道孙悟空吗?”听到孙悟空学生的劲就大了,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陈月凤都举起了手,继而我问“你们知道孙悟空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吗?”大家一起说“拔下一根毫毛就能变出千千万万个孙悟空”。
我接着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孙悟空的这种本事。
由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导入,把科学名词和孙悟空连在一起,立即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眼中都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三、课堂提问中要体现一个“活”字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小世界”,课堂上就要灵活把握问的时机。
针对问题的难易,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切忌“蜻蜓点水”、“我呼你应”、即问即答,要使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
提问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注意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其次,单位时间内的群组疑问应涵盖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思维线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感知知识信息。
把握突破途径,从而通过自我思考而获取新知,提高能力。
因此,教师提问时一方面要加强各疑问个体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另一方面既要有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横向拓展,又要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纵深发掘,让学生从不知到知,由浅知到深知,由少知到多
知转化。
四、课堂提问要敢于放手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
”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就必须彻底改变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从教师的问转化为学生的问,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大胆地向教材、老师质疑,并逐步由“敢问”向“善问”发展,一步步向思维的深层次拓展。
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的有意识的训练,指点学生在何处质疑。
一般来说,应该让学生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
刚开始时,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如看着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你觉得课文中讲了什么?”,学完课文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先让学生养成问的习惯,学生质疑的能力培养起来了,我们再要求学生应该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问,让学生问贯穿整个课堂。
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我班的学生在课文学到关键处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真爱就如茉莉?我引导说课文中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是怎样体现的?你觉得这样的爱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提问,自己总结最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们看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
我们的孩子是有能力的,我们何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完成呢?千万不要让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始终让你来“培育”。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
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我们一定能看到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
(作者单位:高淳县砖墙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