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_(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4ec57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e.png)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
其基本特点:
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 2、艾滋病症状多样,易误诊; 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要原因); 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连接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一旦决定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7、患者病种(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毒的情况、是否正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 8、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
根据暴露级别及暴露原的病毒载量,选用预防方案。
暴露于HIV
HIV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
经破损皮肤暴露:0.33%(0.2%~0.5%) 经污染针头剌伤:0.33% 经粘膜暴露:0.09%(0.006%~0.5%)
认识(Reconnition)——认清你该做什么,有备无患 重复(Repetition)——正确、熟练、反复地操练 强化(Reinforcement)——在例行操作中反复强 化,使习惯成自然
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
其基本特点:
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 2、艾滋病症状多样,易误诊; 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要原因); 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连接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一旦决定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7、患者病种(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毒的情况、是否正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 8、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
根据暴露级别及暴露原的病毒载量,选用预防方案。
暴露于HIV
HIV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
经破损皮肤暴露:0.33%(0.2%~0.5%) 经污染针头剌伤:0.33% 经粘膜暴露:0.09%(0.006%~0.5%)
认识(Reconnition)——认清你该做什么,有备无患 重复(Repetition)——正确、熟练、反复地操练 强化(Reinforcement)——在例行操作中反复强 化,使习惯成自然
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ppt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fae4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3.png)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医疗 保障体系,包括 医疗保险、工伤 保险等
加强医疗保障体 系的监管,确保 医务人员的职业 暴露得到及时有 效的处理
提高医疗保障体 系的覆盖面,确 保所有医务人员 都能享受到医疗 保障
加强医疗保障体 系的宣传,提高 医务人员对医疗 保障体系的认识 和了解
案例一: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佩戴手 套、口罩、防护服 等个人防护用品,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规程。
处理措施:立即停 止操作,清洗伤口 ,进行消毒处理, 并上报医院相关部 门。
结果:经过及时处 理,护士未出现感 染症状,恢复正常 工作。
案例三:放射性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案例背景:某 医院放射科医 生在操作过程 中不慎受到放 射性物质污染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 处理ppt
目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对策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未来展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职业暴露定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接触患者或其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而受到感染或污染的风险。
推广职业暴露预 防措施,提高医 务人员的防护能 力
建立职业暴露报 告制度,及时报 告和处理职业暴 露事件
提供心理支持与辅导
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医务人 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提供心理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帮助医务人 员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建立心理支持系统:为医务 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 务
建立互助小组:鼓励医务人 员相互支持和交流经验
职业暴露后果:可 能导致医务人员感 染疾病,甚至危及 生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培训ppt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96a5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9.png)
不同传播路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二级防护
适用于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
SARS 禽流感 MERS 埃博拉
穿防护用品一般顺序
步骤1:戴口罩,捏紧鼻夹,气密性检 查。 步骤2:戴帽子。 步骤3:脱鞋,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 袖口外面。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锐器伤、针刺伤的处理措施: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 若是患者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 理盐水冲洗。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处理 1.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 液,再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防护意识欠缺所至。
种种资料表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锐器损伤居首位,是医务人员职 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触血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
医务人员最危险的职业暴露是针刺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 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80%的护士有被针尖 刺伤的经历,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刺伤的危险。被污染的 HBV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 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利器 刺伤受感染率为5.6%;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或接触污染的 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4%。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
溶胶、直接接触了感染性物质。
职业暴露
医院职业有害因素:
一、物理因素:X线、紫外线、噪声、高温等, (放射科,各科室紫外线灯)。
二、化学因素:戊二醛(侵泡内镜),甲醛、 二甲苯(病理科),肿瘤化疗药物(肿瘤科)。
最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最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d4857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6.png)
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1.防护意识淡漠 2.手卫生不规范 3.安全注射操作不规范 4.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保护屏障
•手套
a.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以及接触粘膜和不 完整的皮肤,都应戴手套。
b.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也应戴手套。 c.凡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或其它被污染的物品时都应戴手套。 d.进行静脉切开、内窥镜检查、侵袭性诊治、牙科 治疗时必须戴手套。 e.在接触每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手套发生撕裂、 刺破时应及时更换。
保护措施
锐器 (1)针头等锐器:接触污染的针头和其它锐器,感染 的危险性很大,因此对用过的针头、刀剪及其它锐器,处理 时应十分小心。在处理或清洗使用过的锐利器械时,应当采 取措施以防针头、解剖刀和其它锐利器械引起的损伤。
(2)注射器和针头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的,而且用后针头 不再套入针头帽内,也不要拔掉针头,应将其直接放入专用 的利器盒内。盛装利器的容器不能破损,外标有危险字样。
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医疗废物分为五类: 感染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
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损伤性废物使用专用利器盒收集
HCV丙肝:建议可注射α-干扰素3天
梅 毒:可使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0万U,一日
两次,注射一周;或肌肉注射240万U苄星青霉素一次 即可。
职业暴露后的预防用药
HIV:尽快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 毒职业接触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 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对所有不知是否怀孕的育龄妇女进 行妊娠检测。育龄妇女在预防性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 预防性用药应:
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a4a69550e2524de4187e0c.png)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SMMUΒιβλιοθήκη .30效果
虽然暴露后有些药物可以预防HIV感染, 但并不是100%有效。有资料报道,服用 药物后可以减少81%的危险
SMMU
.
31
HCV暴露后的预防:
HCV暴露后目前无推荐的PEP方案, 暴露者应进行适当的咨询,检测和随访
SMMU
.
32
梅毒暴露后的预防:
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
Company
LOGO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
知识要点
掌握内容: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 医疗废弃物的分类
熟悉内容: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了解内容: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乙肝大三阳及小
三阳的表示方法
2
.
“Caring for ourselves to care for our patients” 为了关爱病人,应关爱自己
每周1次,共2周。
SMMU
.
33
处理步骤4
暴露后随访
❖ HBV:3月、6月后检测抗-HBs ❖ HCV
暴露后4-6月内复查 anti-HCV 和 ALT ❖ HIV
暴露后4周,8周,3月,6月查抗 HIV ❖ 梅毒
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血清检测USR
SMMU
.
34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SMMU
.
35
27
.
处理步骤2
❖ 报告与记录 ❖ 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 填写针刺伤报告表
28
.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e6f5a68762caaedd33d48a.png)
安全注射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 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密闭、耐刺、防渗漏的 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 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不能徒手打开、清空或清洗重复性使用的存放污染 锐器的容器,避免操作时引起皮肤损伤。
标准预防
是针对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 感染措施。 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 不包括汗液 ) 、 排泄物、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均具有传染性, 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 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感染性职业暴露分类
职业暴露防护原则
在医疗机构范围内工作、活动的所有工 作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要求所有的人体体液和分泌物均被视为 有血源性病原体(如HIV、HBV、HCV) 感染的。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 防护措施,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 工具。
标准预防主要内容
安全注射
五个禁止 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禁止用手直接拿取被污染的破损玻璃物品,应使用 刷子、垃圾铲和夹子等器械处理。
安全注射
在处理血液或其它潜在污染物质的过程中,应尽量 避免喷、溅、洒落和飞扬或产生飞沫。 禁止用口吮吸血液或其它潜在传染性物质。 在收集、处理、操作、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造 成血液或其它潜在传染性物质污染的标本应放在防 泄漏的容器中。 在维修或者运输可能被血液或其它潜在传染性物质 污染的设备前应当检查,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bd4d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10.png)
1.病原体的种类
2.如何接触
3.接触体液的量
4.病原体的含量
★针刺伤后是否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还 与针头种类及受伤时是否戴手套密切相关。同 一直径的静脉穿刺针比缝合针可携带更多的血 液,针头越粗、刺入深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动静 脉则感染的机会增加。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SARS 禽流感 MERS 埃博拉
穿防护用品一般顺序
步骤1:戴口罩,捏紧鼻夹,气密性检 查。 步骤2:戴帽子。 步骤3:脱鞋,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 袖口外面。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脱防护用品一般顺序(1-4)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 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 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 入黄色塑料袋中中。
医疗操作中应使用一次性手套,接触病人无菌部位 时使用无菌手套,接触黏膜(除非是另有说明)或 不需无菌手套的护理或诊断性操作时只需要戴一般 性的检查手套。
戴着手套从同一个病人身上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 位时要更换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部位 或周围环境前要更换手套。
39
手套的使用
护理病人后要脱下手套,护理不同的病人时 要更换手套。
防护用品的种类
口罩:保护口/鼻 护目镜(眼罩):保护双眼 手套:保护双手 隔离衣/防护服/防水围裙:保护皮肤和/或
衣服鞋套 面罩:保护脸、口、鼻和双眼 帽子、胶鞋、鞋套
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
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 在有效期内使用
2.如何接触
3.接触体液的量
4.病原体的含量
★针刺伤后是否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还 与针头种类及受伤时是否戴手套密切相关。同 一直径的静脉穿刺针比缝合针可携带更多的血 液,针头越粗、刺入深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动静 脉则感染的机会增加。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SARS 禽流感 MERS 埃博拉
穿防护用品一般顺序
步骤1:戴口罩,捏紧鼻夹,气密性检 查。 步骤2:戴帽子。 步骤3:脱鞋,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 袖口外面。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脱防护用品一般顺序(1-4)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 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 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 入黄色塑料袋中中。
医疗操作中应使用一次性手套,接触病人无菌部位 时使用无菌手套,接触黏膜(除非是另有说明)或 不需无菌手套的护理或诊断性操作时只需要戴一般 性的检查手套。
戴着手套从同一个病人身上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 位时要更换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部位 或周围环境前要更换手套。
39
手套的使用
护理病人后要脱下手套,护理不同的病人时 要更换手套。
防护用品的种类
口罩:保护口/鼻 护目镜(眼罩):保护双眼 手套:保护双手 隔离衣/防护服/防水围裙:保护皮肤和/或
衣服鞋套 面罩:保护脸、口、鼻和双眼 帽子、胶鞋、鞋套
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
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 在有效期内使用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0290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6.png)
手套做HIV实验室操作等,或担心经济成本增加,不
注意必须的防护,例如在给艾滋病人治疗时不戴口罩、
帽子,不穿工作服等,使发生职业暴露,感染HIV的
危险性明显增高,从而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不必要的伤
害和损失。
10
HIV职业暴露预防
11
普遍性防护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 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 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IV 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 加以防护。
12
医疗单位应做哪些工作
制订、实施医疗实验室安全操作和普遍性防护措施。
各单位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隔离、消毒设备和包 括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针具及防护眼罩和口罩等 在内的个人防护用品,加强职业防护。
加强艾滋病传播途径及自我防护的宣传教育以及相关 知识技能的培训 。
设有专门的组织和管理系统。 落实好各项防止职业暴露的安全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 出现事故时要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评估。
9
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有哪些
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同时缺乏对 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于艾滋病诊断和治疗的临
床经验不足,不少人甚至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艾滋
病是传染科和疾控部门的事,自己不可能接触到艾滋 病人或HIV感染者;
部分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工作中因 怕麻烦而长期形成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习惯,例如不戴
7. 如果出现主观的或客观的毒副作用,应在专家的 指导下,减少剂量或换用药物,并详细记录药物 毒副作用情况。
8. 如果证实暴露源患者未感染HIV,则应当立即中 断PEP。
36
有关案例
37
某护士的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ppt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6eba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9.png)
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眼镜和 口罩
防护眼镜和口罩的使用 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中,正确使用防护眼镜和口罩可以有效减 少感染风险。 防护眼镜和口罩的材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医用防护眼镜应采用防紫外线、防 雾、防风等特殊材料制成,而口罩则需具备过滤效率高、透气 性好等特点。 防护眼镜和口罩的佩戴时间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期 间应持续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至少8小时。
VIEW MORE
02
高风险医疗操作与职业暴露
High risk medical procedures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手术过程中的职业暴露
手术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增加 根据一项调查,手术过程中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比例从2015年的30%上升到了 2020年的45%。 职业暴露与医疗事故有关 根据美国医学会的数据,每年有约10,000名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受伤或死亡。 预防策略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医疗机构应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如使用个人防护装 备、定期培训和教育等。
Logo/Company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 工作操作不当
工作操作不当 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职业暴露。根据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与医疗相关的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不足 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操作时,如果没有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也可能导致 职业暴露。例如,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每年有约200万 人因接触有毒化学品而死亡。 缺乏培训 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操作时,如果没有接受充分的培训,也可能导致职业 暴露。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每年有约30万人因工作场所事故而死 亡。
对医疗机构运营的影响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医疗机构运营效率 根据一项研究,医务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面临更高的感染风险,从而影响医疗机构的运营效 率。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患者满意度 根据另一项调查,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可能导致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意,进而影响医疗机构 的声誉和患者满意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医疗事故率 根据统计数据,医务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面临更高的意外伤害风险,从而增加医疗事故率。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处置培训课件(PPT 52张)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处置培训课件(PPT 52张)](https://img.taocdn.com/s3/m/3bf19608bcd126fff7050bad.png)
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 损皮肤或黏膜 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 器刺破皮肤 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 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
职业暴露的方式
针刺 皮损 黏膜污染 割伤
58.4% 22.7% 11.2% 7.7%
职业暴露特点
★多发生在非传染科室。 ★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 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 常到各科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 出正确诊断; ★医务人员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 源。
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职业暴露后的危险性
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 – 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 – 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 – 污染物中HIV的含量 – 针头刺伤的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 ;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 – 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
0.33%几率的遭遇
一个周五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艾滋病确诊实验室刚上班, 一个20多岁的女孩来到实验室,女孩的面容憔悴,满脸惶恐,她怯生生地告 诉实验室工作人员:自己是四川某县的一名护士,在医院注射室工作。今年 7月,她给一个患者打针,刚把针头拔出来,一个朋友和她开玩笑,在身后 猛一拍她的肩膀,她大惊之下,拿针的手一哆嗦,刚拔出来的针头顺势就扎 进了自己手上的肌肉里。后来,她才从医生那里知道,那个病人是艾滋病感 染者。 得知这个消息,她欲哭无泪。作为护士,她清楚地知道:是否感染HIV 只有在三个月后才能检查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 每天她都祈祷,希望不要被HIV“选中”。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bf651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2.png)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 HBV 感染率6%~30% 0.004ml HCV 感染率1.8% HIV 感染率0.3%
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艾滋惊魂” 再敲职防警钟
一病人先砍伤仇家十多天后被报复,对方将他的手、脚 跟腱砍断。2003年7月23日,“120”急救车送到广州中 医药 大学第一附属院抢救。当时病人血肉模糊,鲜血喷到了当班 急诊科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另一名医生为病人清理 缝合伤口时,手指被扎破;手术中医生的大衣、口罩都被病 人喷出的鲜血染湿了。6小时抢救,脱离险境。
阻隔90%颗粒 n 棉纱口罩 防病毒过滤效果只有20-30%
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n 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 n 如口罩包装上说明佩戴方法,应依照指示佩戴口罩
戴上口罩时,要注意口罩须紧贴面部 n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n 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n 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
预防保健科开写检查单 进行相关检查,同时进行相关用药 报销相关费用,完善登记,资料报院感科 院感科追踪监测,督促复查和用药,信息反馈
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
几种常见的职业暴露及防护
一、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正确处置流程
1、立即按锐器伤处置流程处理局部伤口 “一挤、二冲、三消、四包”
2、立即报告,做好登记记录 3、暴露评估,暴露源为HBsAg阳性,暴露护士体检 乙
n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 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空 气飞沫)
标准预防措施
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戴口罩 穿保护衣 环境消毒
洗 手
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艾滋惊魂” 再敲职防警钟
一病人先砍伤仇家十多天后被报复,对方将他的手、脚 跟腱砍断。2003年7月23日,“120”急救车送到广州中 医药 大学第一附属院抢救。当时病人血肉模糊,鲜血喷到了当班 急诊科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另一名医生为病人清理 缝合伤口时,手指被扎破;手术中医生的大衣、口罩都被病 人喷出的鲜血染湿了。6小时抢救,脱离险境。
阻隔90%颗粒 n 棉纱口罩 防病毒过滤效果只有20-30%
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n 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 n 如口罩包装上说明佩戴方法,应依照指示佩戴口罩
戴上口罩时,要注意口罩须紧贴面部 n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n 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n 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
预防保健科开写检查单 进行相关检查,同时进行相关用药 报销相关费用,完善登记,资料报院感科 院感科追踪监测,督促复查和用药,信息反馈
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
几种常见的职业暴露及防护
一、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正确处置流程
1、立即按锐器伤处置流程处理局部伤口 “一挤、二冲、三消、四包”
2、立即报告,做好登记记录 3、暴露评估,暴露源为HBsAg阳性,暴露护士体检 乙
n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 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空 气飞沫)
标准预防措施
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戴口罩 穿保护衣 环境消毒
洗 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感染性职业暴露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一、要有接触感染性暴露源的职业从事者; 二、要有感染性暴露源。
.
16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
1. 防护意识淡薄 2. 手卫生不规范 3. 安全注射操作不规范 4. 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
17
• 医务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接触患 者血液等体液时不戴手套,手术中对于易发生 血液喷溅情况未作有效防护措施,处理使用过 的注射器及针头时违反操作规程。这些都是 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欠缺所致。
.
2
•
2002~2003年在全球报告的“非典”病例
中,职业分布以医务人员居首位,所占比例高达
15.2%,并以青壮年医务人员(25~49岁)为主,
约占80%,无论是发病人数或死亡人数,都是医
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史上前所未有的,并且相
当一部分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医学精英遭受了"非
典"感染性职业暴露而发病,或献出自己宝贵的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感染科
.
1
有记载的医源性感染 • 1924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白喉 • 1949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肝炎 • 1984年,美国首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HIV • 1987年,意大利首例ICU护士感染HIV • 1992年,美国医生被留置针扎伤感染HIV • 2003年,美国报道实验室人员感染HIV+HCV • 2009年,我国广东某医院某护工感染HIV…
.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主要内容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和分类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
10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 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 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为职业暴露
.
11
感染几率 6.0—30.0 % 3.0—6.0 % 0—0.3 %
.
21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 针刺暴露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废弃物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 又如:某医院在一次意外伤急诊抢救中,6名医护 人员均因无保护措施参加抢救,在抢救中直接接触 血液频率最多的那位重伤员,后经检测证实是艾滋 病人,致使6名医务人员全部遭受艾滋病毒职业暴 露。半年后有2名参加抢救人员血液检出艾滋病毒 抗体阳性,造成一起医务人员艾滋病毒职业暴露的 悲剧。
.
4
事件
某医院一名外科医生,在为HIV(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初筛阳性的病人做手术时, 由于忽视了眼部的防护,血液飞溅入眼内, 直接侵袭眼部粘膜,此医生惶恐至极…
命。医院感染学界认为这是医院感染史上的一场
悲剧,这一血的教训足以引起医务人员对感染性
职业暴露的高度重视。
.
3
• 但是,“非典”暴发后,截止目前,我国出现了 很多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的事例,并有增多趋 势。北京地坛医院就曾先后收治过3名护士,她们 都是在工作中不慎因针刺伤和皮肤无保护措施,而 暴露于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后发生艾滋病毒感染。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 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 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 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 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
12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感染性 职业暴露
放射性 职业暴露
化学性 职业暴露
.
5
事件
某护士为乙肝病人拔静脉输液针,因为 知道此病人是乙肝患者,所以非常小 心…
拔完针后,由于害怕被扎伤,捏住输液 器末端将其提出病房,悬在空中的针头 正好将路过的另一名护士扎伤…
.
6
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
❖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乙肝总感染率高达15%,大 约1.5亿都有慢性乙肝,最终肝衰竭或肝癌
❖ 丙肝9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感染率约为3% ❖ 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鼓励求助
让压力在你转换下变成动力
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学会不攀比
感谢困难,感谢批评、感谢挫折!----是它们让我们成长
有宽容的力量:允许自己犯错更要允许别人犯错。
觉得受伤害时的心理调适
(他/她不是坏人,他/她曾经帮助过我,他/她是无心的,这是 他/她个人习惯)
做人不要太认真,做事一定要认真
.
15
• 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 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 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 锐利器械刺破自己的皮肤,而有可能导致感染性 疾病发生的一类职业暴露。
.
7
现状
由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 等等经血液传播疾病出现蔓延趋势,以及 甲型流感、禽流感等通过飞沫传播的新的 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
险日益增加。
.
8
• 经各种资料证实:实验室人员、医护 人员、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 作人员、护工等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 高危人群。其中以护士位居首位。
• 种种资料表明,针刺伤与锐器损伤是医务 人员经血液感染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也是 最危险的因素;个人防护不当是经呼吸道感 染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
.
18
• 护士是针刺伤和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 群体,发生率为每年人均0.98次。
• 台湾有调查显示:8645名医务人员中,针 刺伤和锐器伤的年发生率为1.3次/人和 1.21次/人,在所有针刺伤中,54.8%的针 头已经被患者的血液污染。
其他 职业暴露
.
13
社会心理因素
• 医务人员长期面对疾病、意外伤害、死亡,忧伤情绪 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社会对医护工作者的要 求不断提高,公共突发事件以及酗酒、吸毒、医闹等 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和紧张感。长期 的三班倒造成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加重,角色及生物钟 紊乱。
.
14
社会心理压力对策
• 我国调查显示:1075人中有866人发生过 针刺伤,刺伤率高达80.6%。
.
19
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分布图
检验师, 1, 4%
医生, 7, 27%
护理员, 1, 4%
护士, 17, 65%
护士 护理员 医生 检验师
医务人员针刺伤后感染
锐器伤危害1
HBV、HCV、HIV的几率:
病原 HBV HCV HIV
.
16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
1. 防护意识淡薄 2. 手卫生不规范 3. 安全注射操作不规范 4. 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
17
• 医务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接触患 者血液等体液时不戴手套,手术中对于易发生 血液喷溅情况未作有效防护措施,处理使用过 的注射器及针头时违反操作规程。这些都是 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欠缺所致。
.
2
•
2002~2003年在全球报告的“非典”病例
中,职业分布以医务人员居首位,所占比例高达
15.2%,并以青壮年医务人员(25~49岁)为主,
约占80%,无论是发病人数或死亡人数,都是医
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史上前所未有的,并且相
当一部分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医学精英遭受了"非
典"感染性职业暴露而发病,或献出自己宝贵的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感染科
.
1
有记载的医源性感染 • 1924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白喉 • 1949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肝炎 • 1984年,美国首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HIV • 1987年,意大利首例ICU护士感染HIV • 1992年,美国医生被留置针扎伤感染HIV • 2003年,美国报道实验室人员感染HIV+HCV • 2009年,我国广东某医院某护工感染HIV…
.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主要内容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和分类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
10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 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 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为职业暴露
.
11
感染几率 6.0—30.0 % 3.0—6.0 % 0—0.3 %
.
21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 针刺暴露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废弃物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 又如:某医院在一次意外伤急诊抢救中,6名医护 人员均因无保护措施参加抢救,在抢救中直接接触 血液频率最多的那位重伤员,后经检测证实是艾滋 病人,致使6名医务人员全部遭受艾滋病毒职业暴 露。半年后有2名参加抢救人员血液检出艾滋病毒 抗体阳性,造成一起医务人员艾滋病毒职业暴露的 悲剧。
.
4
事件
某医院一名外科医生,在为HIV(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初筛阳性的病人做手术时, 由于忽视了眼部的防护,血液飞溅入眼内, 直接侵袭眼部粘膜,此医生惶恐至极…
命。医院感染学界认为这是医院感染史上的一场
悲剧,这一血的教训足以引起医务人员对感染性
职业暴露的高度重视。
.
3
• 但是,“非典”暴发后,截止目前,我国出现了 很多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的事例,并有增多趋 势。北京地坛医院就曾先后收治过3名护士,她们 都是在工作中不慎因针刺伤和皮肤无保护措施,而 暴露于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后发生艾滋病毒感染。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 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 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 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 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
12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感染性 职业暴露
放射性 职业暴露
化学性 职业暴露
.
5
事件
某护士为乙肝病人拔静脉输液针,因为 知道此病人是乙肝患者,所以非常小 心…
拔完针后,由于害怕被扎伤,捏住输液 器末端将其提出病房,悬在空中的针头 正好将路过的另一名护士扎伤…
.
6
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
❖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乙肝总感染率高达15%,大 约1.5亿都有慢性乙肝,最终肝衰竭或肝癌
❖ 丙肝9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感染率约为3% ❖ 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鼓励求助
让压力在你转换下变成动力
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学会不攀比
感谢困难,感谢批评、感谢挫折!----是它们让我们成长
有宽容的力量:允许自己犯错更要允许别人犯错。
觉得受伤害时的心理调适
(他/她不是坏人,他/她曾经帮助过我,他/她是无心的,这是 他/她个人习惯)
做人不要太认真,做事一定要认真
.
15
• 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 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 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 锐利器械刺破自己的皮肤,而有可能导致感染性 疾病发生的一类职业暴露。
.
7
现状
由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 等等经血液传播疾病出现蔓延趋势,以及 甲型流感、禽流感等通过飞沫传播的新的 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
险日益增加。
.
8
• 经各种资料证实:实验室人员、医护 人员、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 作人员、护工等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 高危人群。其中以护士位居首位。
• 种种资料表明,针刺伤与锐器损伤是医务 人员经血液感染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也是 最危险的因素;个人防护不当是经呼吸道感 染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
.
18
• 护士是针刺伤和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 群体,发生率为每年人均0.98次。
• 台湾有调查显示:8645名医务人员中,针 刺伤和锐器伤的年发生率为1.3次/人和 1.21次/人,在所有针刺伤中,54.8%的针 头已经被患者的血液污染。
其他 职业暴露
.
13
社会心理因素
• 医务人员长期面对疾病、意外伤害、死亡,忧伤情绪 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社会对医护工作者的要 求不断提高,公共突发事件以及酗酒、吸毒、医闹等 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和紧张感。长期 的三班倒造成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加重,角色及生物钟 紊乱。
.
14
社会心理压力对策
• 我国调查显示:1075人中有866人发生过 针刺伤,刺伤率高达80.6%。
.
19
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分布图
检验师, 1, 4%
医生, 7, 27%
护理员, 1, 4%
护士, 17, 65%
护士 护理员 医生 检验师
医务人员针刺伤后感染
锐器伤危害1
HBV、HCV、HIV的几率:
病原 HBV HCV 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