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32823f748d7c1c708a145db.png)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知识点补充:①、几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 如:29+35+31=29+31+35 ②、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减数、加数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a ˃c) 如:46+72-26=46-26+722、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在计算过程中,如果那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把这两个数先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4.在○ 351+648+249=(351648865-246-54=865-(246496-(296+144)=496⃝296⃝1443、减法的运算性质知识点补充:①、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或用这个数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被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如:50-(20-10)=50-20+10=50+10-20 ②、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如:10+(4-3)=10+4-3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如:10-(8+1)=10-8-1896-(375+296) 837-237-186-14 927-16-24-60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40+8)=586+(214+537)-(586(×8=73×538538+300-12、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①、需要记住的特殊数的乘积5x2=10 25x4=100 125x8=1000 25x8=200 75x4=300375x8=3000 25x8=200 125x4=500②、两个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不唯一。
既可以把一个因数用乘法拆分,使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把一个因数用加、减法拆分,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知识点梳理与思维导图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知识点梳理与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4fbc1643bb4cf7ec4bfed012.png)
连除的性质 公式:a÷b÷c=a÷(b×c )
拆分、凑整简便运算
描述:举当例一:个33数0÷比5整÷百2=、33整0÷千(…5…×稍2大)一些时,可以将它拆成整百、
拆分法
整千……和一个较小的数的和,然后利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凑整法
举例:204×25=(200+4)×25 描述: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小一些时,可以将它凑成整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公式:a+b=b+a 举例:40+56=56+40
加法结合律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b)+c=a+(b+c) 举例:(88+104)+96=88+(104+96)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公式:(a+b)×c=a × c+ b× c
举例:(4+2)×25=4×25+2×25
连减的性质
连减、连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公式:a-b-c=a -(b + c ) 举例:234-66-34=234-(66+34)
定义: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乘法交换律 公式:a×b=b×a
举例:25×4=4×25
定义: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
运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结合律
积不变。 公式:(a×b)×c=a × (b × c ) 举例:(25×5)×2=25×(5×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e6cb3e1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1.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
如如: 125+36+75+264=(125+75)+(36+264)=200+300=500有的算式中带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不简便,根据数的特点可以先把括号去掉,再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如:(452+36)+(48+564)=(452+48)+(36+564) =500+600 =1100注意:在计算连加算式时,不要盲目地进行计算,首先要观察算式中的数,看看有没有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如果有...,.那么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这样既简便.....又准确...。
二、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注意:根据数据的特点逆运用减法的性质也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算式要改变运...........算符号...。
如:346-(146+63)=346-146-.63 =200-63 =137减法性质的逆运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相当于从被减数中连续减去这两个数。
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
3.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加数、减数的位置再进行计算,其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a>c )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验算加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看和是否相等。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连加连减的简便运算)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连加连减的简便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3d19fc01680203d8cf2f2483.png)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连加连减的简便运算)
1.连加的简便计算: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106-(26+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 106-(26+74)=106-26-74
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
例如: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
4.连乘的简便计算:
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25与4;125与8 ;125与80 等。
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
5.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
(可以先乘,
也可以先除)例如:27×13÷9=27÷9×13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和减法的简便运算》复习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和减法的简便运算》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09116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79.png)
提升点 2 首尾相加求和
6.简算。 10+12+14+16+…+84+86+88+90
原式=(10+90)×41÷2 = 100×41÷2 = 2050
7.简算:199+198+197+…+3+2+1
3.明明一家是自驾游爱好者,假期他们自驾游去某风景 区旅游,上午行驶了264千米,下午行驶了259千米, 这时距目的地还有136千米。明明家距风景区多少千 米? 264+259+136=659(千米) 答:明明家距风景区659千米。
易错辨析 简算时误认为两个数的和都是整百数
4.下面的做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彩电
*降355元 *样品再降245元
这台彩电原价多少钱? 2255 + 355 + 245
=2255 + (355 + 245) =2255 + 600 =2855(元) 答:这台彩电原价2855元。
样品现价 2255元
有效票共计325张,其中,赞成 276票,反对24票,弃权____票。
弃票数=有效票数-赞成数-反对票数 325-276-24
3 运算定律
加法的运算定律和 减法的运算性质 复习
加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用字母表示为:
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 举手发言:减法的运算性质都有哪些?
= 389+200 = 589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加法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加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55251e4b73f242336c5f5b.png)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 b b a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 例2.简便计算:198-75-98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1)89+106 (2)56+98 (3)658+997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4)89+997 (5)103-60 (6)458+996(7)876-580+220 (8)997+840+260 (9)956—197-56四年级上册简便运算一、运算定律及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2、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c+b×c6、减法的性质:a-b-c=a-(b+c)7、除法的性质:a÷b÷c=a÷(b×c)二、应用运算定律及性质例子1、加法①45+32+55=45+55+32=100+32=132②63+28+72+37 =63+37+28+72=(63+37)+(28+72)=100+100=2002、减法①145-36-45 =145-45-36 =100-36=64 ②283-56-44=283-(56+44)=283-100=183③197-(42+97) =197-97-42=100-42=58三、加减凑整法①145+201 =145+200+1 =345+1=346 ②234+98 =234+100-2 =334-2=332③163-102 =163-100-2 =63-2=61 ④236-199 =236-200+1 =36+1四年级下册简便计算归类总结简便计算共十四种第七种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第八种278+463+22+37 732+580+268 1034+780320+102 425+14+186第九种214-(86+14)787-(87-29)365-(65+118)455-(155+230)第十种576-285+85 825-657+57 690-177+77 755-287+87第十一种871-299 157-99 363-199 968-599 容易出错类型(共五种类型)100+45-100+45 100+1-100+1 1000+8-1000+8 102+1-102+125+75-25+75 672-36+64324-68+32 100-36+641022-478-422 987-(287+135) 478-256-144 672-36+64 36+64-36+64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1814-378-42289×99+89 155+264+36+44 698-291-9 236+189+64568-(68+178) 561-19+58 382+165+35-82 155+256+45-98759-126-259 569-256-44 216+89+11 514+189—214 369—256+156 512+(373—212) 228+(72+189) 169+199 109+(291—176)四、应用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12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01805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3.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12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篇一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师生游戏。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出示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168-34=134(页)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66+34)=234-100=134(页)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34-66=200-66=134(页)4、拓展提高。
人教四下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四下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ee438e050876323112129c.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四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
![四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508ac0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6.png)
四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数学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学科,而在数学中,加减法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运算方法之一。
掌握了加减法口诀,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准确地进行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加减法口诀,并提供练习题供学生们巩固所学内容。
一、加法口诀加法是数学中最能培养孩子们计算能力的一种运算方法。
以下是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加法口诀:1. 0加任何数都等于这个数。
2. 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3. 两个相邻的数相加,和等于这两个数中较大的数加上“十”,例如6 +7 = 7 + 6 = 13,将7加上个位数6后,其结果是十位数为1,个位数为3。
4. 加数为10的倍数时,可通过个位数直接得出结果,十位数不变,例如6 + 10 = 16。
5. 两位数相加,可先加个位数,然后加十位数,再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例如36 + 48 = (6 + 8)+ 30 + 40 = 14 + 70 = 84。
通过口诀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并且在做作业或考试时有利于提高答题速度。
二、减法口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同样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减法口诀:1. 任何数减去0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2. 减法不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3. 当被减数比减数小的时候,减法运算需要借位,例如7 - 9 = ?首先在被减数7前面填充一个0,变为07,然后借1,变为17 - 9 = 8,所以答案是-2。
4. 减去一个10的倍数,可以直接通过十位数得出结果,个位数不变,例如49 - 30 = 19。
5. 两位数相减,首先减去个位数,然后减去十位数,得出最终答案,例如64 - 27 = (4 - 7)+ 60 = -3 + 60 = 57。
掌握减法口诀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解题时更加灵活、准确,充分发挥减法的作用。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题目进行计算,并将答案填入空白处:1. 26 + 17 = ___2. 54 - 38 = ___3. 91 - 29 = ___4. 40 + 15 = ___5. 37 - 25 = ___本文通过介绍四年级适用的数学加减法口诀,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整理复习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整理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e9e32169dc5022aaea00a1.png)
选一选:
40×(8+25)=40×8+40×25,这是用了
( C ),使计算简便。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选一选:
61+72+39+28=(61+39)+(72+28)运用
了( C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选一选:
56÷ (5×7)=( C )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420÷21 = 420÷7×3 (×)
(2)125 ÷(8×2)= 125÷8÷2 (√ )
(3)483-(83+17)= 483-83+17 (×)
(4)56+a+44 = a+(56+44) (√ ) (5)101×43-43 = 100×43 (√ )
A.56÷ 5×7 B.56÷ 7×5 C.56÷ 5 ÷ 7
乘法中的简便运算
1、拆数法,例如4×25=100 8×125=1000
25×24
56×125
28×25
2、扩数和缩数,通常会遇到例如103 99等
等一些与整百整千十分接近的数字,把这些
数字才分为100+3或者100-1之后,再与另一
个因数进行乘法运算,会更加简单。
下面每道题的计算都有错误,请改正。 122-36+64
=122-(36+64) =122-100 =22
720÷(8×3) =720÷8×3 =90×3 =270
二、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99+189+11 (2) 546-127-373
二、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07baf27852458fb760b561d.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一、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二、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或a+b+c =a+(b+c)三、减法性质(1)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a+c)-(b+c)或a-b=(a-c)-(b-c)(2)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
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a-b=(a+c)-b=差+c或a-b=(a-c)-b=差-ca-b=a-(b+c)=差-c或a-b=a-(b-c)=差+c(3)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a–b-c= a-(b + c)四、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a×b = b×a五、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 =(a×b)×c或a×b×c = a×(b×c)六、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b×c 或(a - b)×c= a×c-b×c七、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a×b = (a×c) ×( b÷c)八、除法的运算性质(1)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总结归纳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7349a2fb0717fd5370cdc5c.png)
一、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二、加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97+89+11 (2)85+15+41+59 (3)168+250+32三、加减法的运算中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的简便运算:注:这些都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性质①: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a-b-c=a-c-b例:198-75-98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例:(1)369-45-155 (2)896-580-120 (3)344-(144+37)性质③: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同时加上一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另外两个数的差。
字母表示:a-b+c=a-(b-c)例:571-128+28四、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1)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2)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1)730+895+170 (2)956-197-56 (3)85-17+15-33(4)89+997 (5)103-60 (6)876-580+220一、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加法运算定律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加法运算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61df61a98271fe910ef970.png)
复习:
(1)运用加法交换律,在下 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355+423=423+ 258+ =340+ a+268=268+
(2)运用加法结合律,在下面的 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 +147) (23+47)+56=23+( + ) 654+(97+a)=( 654 +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本节课我我们来学习加法 的运算定律,同学们要在 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会运用 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 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叫做加 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 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 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 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 们的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 律。
325+480+ 75
= 480 + 325+ 75 ……加法交换律
= 480 +( 325 + 75 ) ……加法结合律 = 480 + 400 =880
1.练习:
137+31+63
怎样算比较简便,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37+31+63 137+31+63
=137+63+31
=(137+63)+31
(3)下面等式符合哪些运算定律。
18+a=a+18 a+(20+9)=(a+20)+9 ( 10+20 )+30+40= 10+ ( 20 +30 ) +40
480+325+75
( =480+ 325+75 ) ……加法结合律 = 480 +400 =880
谁最快算出它的得数
325 +480+ 75
236 +
( 355 +
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律(课件)-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律(课件)-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b2e60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9.png)
同学们认识这位数学家吗?
1+2+3+4+5+…+96+97+98+99 =(1+98)+(2+97)+(3+96)+……+ (46+53)+
(47+52)+(48+51)+(49+50)+99 =99x50 =4950
想一想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
谢谢聆听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01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谁 能来具体说一说?
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为:a+b=b+a 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为:(a+b)+c=a+(b+c)
谁能举例说明这两个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举例:25+24=24+25 加法结合律,举例:32+25+75=32+(25+75)
为什么第二组的计算更简便?
第二组汇报: 115+132+118+85
=85+115+132+118 =(85+11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计算时使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计算更加简便。
03
课堂小结
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加法运算定律能够使计算简便? 当发现算式中的部分加数能够凑成整十整 百数的时候,通过使用加法运算定律改变 运算顺序能够使计算简便。
24+42+76+58=(24+76)+(42+58)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65+800+20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小节《加法运算定律》课件ppt 3.1.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小节《加法运算定律》课件ppt 3.1.加法运算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b5c7eb0b9d528ea81c77949.png)
400-301
351-99
25×4= 100
100-60= 8×125= 360÷9= 45+55= 40 1000 40
37+23=
60
279-79= 200 72÷8= 9
45×2=
90
100 200÷4= 50
77+89+23+111 =(77+23)+(89+111) =100+200 =300
加法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 • 加法结合律
这辆自行车上有一个 表,可以记录路程、 时间和速度。
李叔叔准备骑车 旅行一个星期。 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 下午骑了56千米。一 共……
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 千 米?
上午40千米 下午56千米
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 (千米)
56+40=96 (千米)
4、(难点题)小明有179张相片, 第一本相册装86张,第二本相册装79张。 还剩多少张没有装?
179-86-79 = 179-79-86 = 100-86 = 14(张) 答:还剩14张没有装。
5、(难点题)商场有彩电2750台, 3月份上半月卖出864台,下半月卖出 1136台。商场现在还剩彩电多少台?
简便计算
• 例1:一本书有234页,我昨天看了66页,今天 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 你是怎么想的?请列式。
• 方法一: 234 – 66 – 34 方法二: 234 – 66 – 34 • =168 – 34 =234 –(66+34) • =134(页) =234 – 100 • =134(页) • 方法三: 234 – 66 – 34 • =234 – 34 – 66 • =200 – 66 • =134(页)
四数下册加法运算定律
![四数下册加法运算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7cd8d228bd64783e09122b7e.png)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例1。
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概括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2.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教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
课前口算训练:37+22 = 28 + 15 = 74+46 = 150+90 =43+59 = 280+310 = 0+150 = 82+18 =教学过程:一、复习促新1.回顾: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都称作运算,刚才的口算题都属于哪种运算?在32+74=106中,32、74和106分别叫做什么数?2.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计算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就要进一步学习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今后学习小数和分数有很大帮助。
(板书课题)二、情景导入探索规律1. 谈话: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车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看课本第27页,有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2. 解决例1,发现规律(板书例1)我们一起帮李叔叔算一算。
⑴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学生划空,师板书)⑵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⑶找不同学生板书。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计算结果怎样?那么○里填什么符号?40 + 56 ○ 56 + 40⑷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⑸观察这些例子,思考、分组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加法的什么规律?⑹反馈交流。
形成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3. 揭示定律理解新知⑴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⑵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⑶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⑷交流反馈,然后看书: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四年级数学加减法,减法的性质, 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四年级数学加减法,减法的性质, 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47c9fbe4b73f242336c5f9d.png)
加减法,减法的性质, 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 = b+ b 例如:16+23=23+16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 (a+b)+c=a+(b+c)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举一反三: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425+14+286 32+179+68 85+47+15+53 168+250+32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A-(B+C) =A-B- C167-(67+84) 376-(276+58) 955-(155+78)967-(67+84)(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A-B-C=A-(B+C)198-18-82 369-45-55 856-58-42 856-76-24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2=100+2,1006=1000+6,…235+102 468+103 504+273 468+402 489+1002 8956+1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9=100-1,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https://img.taocdn.com/s3/m/4587c87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9.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 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1)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bb01dc021711cc7931b71697.png)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 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 + b=b + a
我们一共摘到了 多少个水果?
桃子 香蕉 苹果
88个
104个 96个
88+104+96 =192+96 =288
88+104)+96 = 88+(104+96)
第一关 现学现用
你能在 填上合适的数吗?
(25+68)+32=25+( + ) 130+(70+4)=(130+ )+ ( )
第二关 火眼金睛
下面的等式哪些应用了运算律?应用了什么 运算律?
•76+18=18+76 ‚4+5=3+6 ƒ56+72+28=56+(72+28) „31+67+19=31+19+67 …24+42+76+58=(24+76)+(42+58)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 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计算 规律吗?
( + )+ =
+( + )
(甲+乙)+丙= 甲+(乙+丙) (a+b)+c=a+(b+c)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 数,则可以写成:
(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 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新知
李叔叔准备骑 车旅行一个星 期。
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 午骑了56km。一共骑 了……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上午跑40km
下午跑56km
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一共多少千米?
探究新知
新新知知探探究究
李叔叔准备 骑车旅行一 个星期。
今天上午骑了40km, 下午骑了56km。一 共骑了……
88+(104+96)
=88+200 =288 你能照样子举出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
(88+104)+96= 88+(104+96)
探探究究新新知知
辨析 (88+104)+96=88+(104+96)
(68+19)+24=68+(19+24)
(50+20)+23=50+(20+23) 你发现了什么?
(30+40)+50=30+(50+40)
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数相加 加数相同 位置变了 和不变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探究新知
对口令游戏:老师说左边,你们说右边;老师说右 边,你们说左边,做好准备哟!
58+41= 41+58 甲数+乙数 =乙数+甲数
+ =+
a+b = b+a
探究新知 训练巩固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300+600=600+ 300 78+ 43 =43+ 78
情景引入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猪八戒在路上对孙悟空说:“师兄,师兄,我肚子饿 了,你能给我点吃的吗?”孙悟空回答说:“八戒,现在化缘太难了,粮食有限,你 每天早上只能吃2个包子,晚上只能吃4个包子。”八戒说:“师兄,不行呀!太少了, 会饿死我的。”孙悟空被猪八戒缠的没有办法,只好说道:“那你早上吃4个包子, 晚上吃2个包子吧!”八戒高兴的跳了起来。说完,唐僧和沙僧哈哈大笑起来。你能 说说他们为什么笑吗?
35 +65=65+35 a+12=12+ a
探究新知
这三天我一共骑 了……
第一天骑 88km
第二天骑从题目中你第获三得天了骑哪些信息?
104km
96km
三天一共骑多少千米?探究新知这三天我一 共骑了……
先算前两天再加上第 三天。
(88+104)+96
=192+96 =288
也可以把后两天的 结合在一起计算。
三个数相加 加数相同
加法(结3合0+律40)+50=30+(20+20+40)
位置不变 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探探究究新新知知
用符号、文字、字母等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58+41)+32= 58+(41+32) 甲数+乙数+丙数 =甲数+乙数+丙数 ( + )+ = +( + )
(a + b) + c = a + (b + c)
巩固练习
根据结合交换律填空。
(25+68)+32=25+(68+ 32) 130+(70+4)=(130+70)+ 4 (67+21)+79=67+(21 + 79) 57+(b+c)=(57+ b )+c
巩固练习
1.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56+72+28=56+(72+28) 31+67+19=37+19+67 24+42+76+58=(24+76)+(42+58)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 56+40=96
40+56 = 56+40
你能照样子举出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
探究新知
辨析这几个算式是否40+56=56=40相同?
78+32=32+78
36+44=44+36
35+65=35+20+45
加法交换律
75+25=25×4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巩固练习
2.凑整百数方法: 判断那几个数能凑成整百数时,如果那几个数是整十数时,只需看十位 上的数字合起来是否是10;如果不是整十数,先找个位上的数字相加等 于10的数,再判断十位上的数字相加是否等于9.
下面哪些数字能组合成整百数,用线连起来?
63 59
80 37
58
26
74
20
42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