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公开课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主要讲述了欧洲国家在15至17世纪期间为了寻求财富和拓展势力范围,开展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介绍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历程,揭示了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欧洲列强对外扩张的野心。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探寻新航路这一课题上,学生可能对航海家的探险历程、航海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认识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欧洲航海家的探险历程,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航海家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的敬佩,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欧洲航海家的探险历程,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航海技术发展、欧洲列强对外扩张的野心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3.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公开课教学设计_7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公开课教学设计_7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识读地图《新航路的开辟》,补充相关的图文资料,通过研读、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等方式来加深理解,提升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学习目标】1.了解欧洲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航行的基本情况,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重点】探寻新航路的背景;了解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海事迹。

【教学难点】总结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工具】希沃白板、IPAD、蓝墨云班课、白板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这是坐落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座雕塑,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这座雕塑反映了什么?(教师提示观察其形状、人物、发挥同学们的历史想象)教师总结:这是一座“地理大发现纪念碑”,是在葡萄牙亨利王子去世后500年兴建的。

雕塑生动地再现了以亨利王子为代表的葡萄牙人对海洋探险的执着。

很多航海家就是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开始探险,开辟出了一条条新的航路的。

下面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

老师讲解概念:“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航海家开辟了新的航海路线,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又被誉为“地理大发现”。

东方的诱惑活动一:探究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0-71页,分析下面材料,把它归类。

请把序号填到相对应的类别中,并解释说明。

类别:原因序号________________类别:条件序号________________图1 图2 图3同学观看雕塑图片,发挥想象力,思考回答学生齐读阅读回答自己能够总结出相关内容。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使欧洲人渴望开拓海外市场。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引入历史纪念景点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知道“新航路”这一概念。

通过阅读课本观看图片和材料,提取历史信息,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图4 图5 图6 图7请同学们思考:探寻新航路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客观条件是什么?教师总结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空前发达,欧洲人渴求新的贸易市场(经济根源);欧洲人对东方黄金财富的渴求(社会根源)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传统贸易通道客观条件:地圆说的流行,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们的努力勇敢的探险活动二小组合作,动手绘制并说明15、16世纪航海家开辟的主要四条新航线。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讲课稿)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讲课稿)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讲课稿)九上第十五课探寻新航路教案教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过程与方法: 识读地图《新航路的开辟》;归纳完成有关新航路开辟情况的表格;补充与哥伦布、麦哲伦和新航路开辟意义相关的图文资料,通过研读、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等方式来加深理解,提升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教参重难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历史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识读地图,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意义,并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基本情况,学会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感受欧洲航海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新课讲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15 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 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思考这两幅图片有何不同,哪一历史事件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

由此导入新课。

(一)寻路——原因和条件1、出示新航路含义并进行讲解2、出示材料阅读课本,分析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

(二)探路——开辟过程1、阅读课本,对于开辟过程简要归纳。

学生扮演航海家讲述经过。

2、出示材料,感受欧洲航海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三)思路——世界意义1、观看视频,思考你认为新航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小组讨论,给出理由。

明确意义。

明确新航路,是殖民掠夺之路,是一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更是一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正是因为探寻新航路,欧亚非美联系才会越来越密切,真是因为探寻新航路,整个世界才能连成一个整体!五、小结和作业教师小结:现如今的中国,正在积极打造“一带一路”,与新航路开辟不同的是,我们的“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公开课教案_5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公开课教案_5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并归纳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及前提条件了解哥伦布的运航经过及其发现和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探险的经历。

归纳并阐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第一个找到通往东方新航线和环球航行灯中的事件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探险家的远航,分析两者的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伟大斗争,新航路的成功,促进了各国的交流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了解欧洲航海家的探险历程,认识开辟新就路需要必要的知识,技术条件,更需要勇气、决心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重难点突破:新航路开辟的经过也就是路线,运用图史结合的方法讲解;对于影响则用材料教学法解决。

三、教学方法提问探究法材料归纳法、讲述法,讲解法,适时启发引导,层层递进,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从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散性思维的能力。

引入相关的地理学科知识作为补偿,通过教师创始的历史情境、小组合作设计航线路线图及远航准备,在感知历史的同时提高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两大壮举,是中国明朝时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1433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二是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末,欧洲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远洋航行。

那么,此时欧洲人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远航?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师生共同探讨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评价原因——必要性(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探寻新航路》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的历史教材,主要讲述了欧洲航海家在15世纪至17世纪期间,为了寻求财富和传播基督教,勇敢地开辟新航路的故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欧洲航海家探索新世界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课中,学生可能对于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和地理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感受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并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掌握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的敬佩,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分析法:分析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2.资料: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地图、文字资料3.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欧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

提问:“为什么欧洲航海家要探寻新航路?”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介绍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公开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公开课教学设计_0

扬帆启航超越梦想一、课标内容: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设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弓I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时间、路线、资助国等基本史实。

目标2 :阅读教材,归纳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及条件;(难点)目标3 :观察地图,说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路线,并用表格归纳四位航海家航行的基本情况,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重点、难点)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出示图片,播放《超越梦想》歌曲创设情境新航路的开辟是指欧洲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加之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洲和欧洲的路上通道,从而使得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外寻找的通往中国和印他们度的运动,而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

的远洋冒险到底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2. 讲授新课(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时间、路线、资助国等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结合材料及教材,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1500 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教案换手段。

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货币扩大经营,开拓新的市场,而黄金是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因此,许多欧洲人都渴望黄金。

而当时恰好有一本书告诉他们可以去哪里找更多的黄金,它就是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我们一起看看马可·波罗是怎么说的: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冯承均[译]【设问】哪里有大量的黄金呢?没错。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可·波罗向欧洲人描述了东方国家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无限黄金、还有当时在欧洲极受欢迎的香料。

除了这些,《马可·波罗行纪》中还描述了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巨大的商业城市,华丽的宫殿建筑。

这些吸引人的描绘更激起欧洲人到东方寻找黄金、获取香料等商品的热情,使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社会的热潮。

以上就是欧洲人为什么有一个“东方梦”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欧洲人的梦想很美好,不过,现实又是如何呢?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这则材料:材料三: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教师:可惜,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首先,由于有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这些中间商赚差价,欧洲人购买东方商品要付很高的价格;其次,令欧洲人更头疼的是,在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土耳其人向商人征收高额的关税,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了。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即使遇到困难、更大的困难,欧洲人还是没有气馁。

既然传统陆路无法行通,欧洲人决定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总结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另外,展示迪亚士的话,补充探寻新航路的宗教原因。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探寻新航路》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主要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条件及其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地图、插图、文字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原因、条件及其意义等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讨才能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探险、发现等话题较为感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其意义,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理解探险家的勇敢和坚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插图、文字等形式,生动地展现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意义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2.相关地图、插图、图片等视觉资料3.网络资源,如视频、文章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让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意义等,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主要介绍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和影响。

本节课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学生对相关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此外,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新航路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提高历史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碰撞,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

3.新航路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新航路开辟为例,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图片、地图、文字资料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小组讨论问题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如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为新航路开辟的教学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路径。

同时,简要介绍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a.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什么?b.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c.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一、学习目标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知道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掌握开辟的时间、路线和主要人物;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对世界和欧洲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至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人”的发现相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猜出来了,主要指的是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肯定人否定神,所以被称为“人”的发现。

那“世界”的发现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二)新课讲授何谓“新航路”?就是指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就知道早在汉武帝时期从东方通往西方欧洲的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为何欧洲人还要费尽千辛万苦在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一个子目探索新航路的热潮。

子目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一: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游记》材料三: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公开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公开课教案_1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学习难点: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学习时数:1课时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导入新课二、新课第一部分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教师提出问题:欧洲人为什么要去探寻新航路?当时已经具备了哪些探寻新航路的条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70、71页,尝试归纳,回答,然后教师在归纳讲解,并用多媒体展示。

板书:探寻新航路的原因: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空前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直接原因:A、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B、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探寻新航路的条件:1、地圆学说流行: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2、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进步3、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第二部分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这一部分整合成一个问题:新航路开辟的路线。

制成表格,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内容。

(1)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件上展示,用图片、材料补充讲解四条航线,重点讲解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2)设置探究题:下面是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你怎么看?观点一: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观点二:欧洲人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认识到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与落后;但同时,在客观上也使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寻新航路》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欧洲殖民者在15世纪至18世纪期间,为了寻求财富和开辟新的贸易路线,进行的一系列探险和殖民活动。

教材内容涵盖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历程,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历史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具体的航海历程、航海家的事迹以及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航海家的探险历程,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欧洲航海家的探险历程,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欧洲航海家的探险历程,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航海家的探险历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欧洲航海家探险历程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历程,让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影响以及主要航海家的事迹。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航路的开辟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我国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影响,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从而加深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影响以及主要航海家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新航路的开辟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我国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影响以及主要航海家的事迹。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对于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以及我国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资源,自主学习新航路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影响等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航海家的经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

4.历史地图: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地图等。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

提问:为什么欧洲人要探寻新航路?2.呈现(10分钟)呈现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动机。

《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张静

《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张静

教学重点难点
1 1. 新航路开辟背景
2 2. 主要航海家和路线
分析地理大发现的原因和时代 背景。
重点掌握哥伦布、麦哲伦等航 海家的航行路线和成就。
3 3. 新航路开辟影响
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
课件准备
课件要包含课本内容,还有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内容清晰 ,图文并茂,并结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让课堂更生动有趣。
回顾探险
学生们回顾了航海家们克服困难,开拓新 航路的历程,体会了探索精神和勇气。
交流心得
学生们通过讨论,分享了学习新航路探险 的感受,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
拓展视野
学生们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了解了世 界地理知识,激发了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课堂管理
纪律管理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要严 明,杜绝学生课堂上的违反纪律行为。
学生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 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
课堂互动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鼓励提问,表达观点,营造活跃的学习氛 围。
教学资源利用
世界地图
展示航海路线和主要港口,帮 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航海的 影响。
课堂练习 5
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知识。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新知识讲解环节重点讲解探险内容,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引导讨 论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结语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紧凑,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探寻新航路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地图等进行动态情景演示,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不同影响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模拟、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会历史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
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哥伦布、麦哲伦图片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让学生阅读幻灯片展示的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找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引导学生思考:开辟新的航路需要些什么条件?
(1)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说流行
(2)造船技术的进步
(3)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应用
(三):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展示迪亚士航海示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梳理出哥伦布航海的相关信息。

1、开始航行时间:1487年
2、资助国家:葡萄牙
3、航线:欧洲(葡萄牙)——横渡大西洋——印度洋——好望

结果:发现好望角。

展示达.迦马航海示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梳理出哥伦布航海的相关信息。

1、开始航行时间:1497年
2、资助国家:葡萄牙
3、航线:欧洲(葡萄牙)——横渡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4、结果:到达印度。

展示哥伦布航海示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梳理出哥伦布航海的相关信息。

1、开始航行时间:1492年
2、资助国家:西班牙
3、航线:西班牙——横渡大西洋——美洲
结果:发现美洲。

展示麦哲伦航船队海示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梳理出麦哲伦船队航海的相关信息。

1、时间:1519年——1522年
2、资助国家:西班牙
3、麦哲伦船队航线:西班牙(欧洲)——穿越大西洋——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4、结果: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三、课堂练习
幻灯片展示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13课新航路的开辟
一、原因
二、条件
三、过程
四、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