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
2017-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解析---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7-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解析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
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
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图39.【河流地貌的发育】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10.【河流地貌的发育】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河流地貌的发育】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
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答案】9.D 10.C 11.C【解析】以黄河中游某段河道为背景,考察水文特征及流水地貌,整体难度相对较高,这也是选择题中难度明显拔高的一组试题,但也依旧是中规中矩的一组试题,仍然是着重于基本原理的考查。
9.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正确答案选D。
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泥沙含沙量大,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错误。
故选D。
10.河水流量可以决定河水对两岸的冲蚀力度,河流流量大导致河道摆动范围大,但黄河小北干河道中段的河水要从上段流入中段,中段的水量比上段的大,所以河水流量不是决定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因素,在中段并没有支流汇入,故①②错;而沿岸地貌及岩性大小会影响河道向两侧侵蚀扩张范围,从区域常识可判断该地位于吕梁山南部,上段及下段均有河流汇入,代表上下段河流入口两处地势较低洼,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河口处淤积物较多,易形成泥沙堆积,导致河水泛滥,河道摆动大,而中段由于没有河道存在,而可能是河道两侧地势较高,为山地的延续,导致中段地势较高,地貌不同,岩性较为坚硬,故河道摆动范围较小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
全国各地高考地理--农业测试题

2000-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农业2〔2006上海地理卷〕7.以下省区中,既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又是我国重要甜菜产区的是BA.青海B.新疆C.西躲D.黑龙江9.近年来,我国迅速开展的大棚蔬菜生产要紧改变的生产条件是AA.光热条件B.市场条件C.地形条件D.土壤条件11.我国“南米北面〞的传统饮食习惯,表达了农业生产的AA.地域性B.周期性C.商品性D.市场性12.塔里木术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理特征的相同之处有CA.位于相同温度带B.根基上旱涝灾难频发区C.位于相同干湿地区D.都有商品棉基地14.以下关于澳大利亚开展畜牧业有利条件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CA.地势平坦,草原宽广B.地下水资源丰富C.冬季普遍热和湿润D.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25.在开展耕作业方面,两国(印度、巴西)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印度的要紧制约因素是,巴西要紧制约因素是。
答案:面积宽广(或地形平缓),水热资源丰富;西南季风进退和强弱年际变化大,落水不稳定,常发生水旱灾难;北部宽广热带雨林地区不宜大规模开发32.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依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农业。
那个地点多数地区农业尽管机械化程度较低,但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32水田劳动集约化(集约化)33.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要紧是充分利用了当地(单项选择)A.胖沃的土壤B.低洼的地势C.兴盛的科技D.便捷的交通33B52西北农业可持续开展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展经济:利用河西走廊热量、土地资源和祁连山冰雪融水,开展浇灌农业(或稳固西北地区商品粮棉基地的优势地位).保卫水资源(或节约用水,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
〔2006四川文综卷〕读表1,据此答复1-3题。
表1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①以冰雪融水浇灌为主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2006天津文综卷〕39.(39分)农业税收在国家收进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化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开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上海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上海卷,解析版)【试卷总评】该套试题总体难度适宜,整体而言,命题的基本要求仍然与保持不变。
第一,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的内容格局不变。
高考加强考查考生的高中地理原理,要求考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展示地理思维能力,引导考生摒弃死记硬背的传统应试方式,改进学习策略,引导教师进一步理解课程精神,切实改善地理教学。
第二,追求鲜活的命题风格不变。
贴近生活、联系“热点”是保持试题鲜活的重要方面。
今年试卷中将新近的“黄岩岛”、“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等新闻素材编入了试题,充分凸显了地理学科爱国主义教育与海洋权益意识教育的功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教育目标的基本精神。
第三,强调地理思维考查的“主旋律”不变。
统计表明,试卷中体现地理思维考查目标的试题比重超过60%。
上海高考地理卷与去年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
首先,选择题图、表的阅读信息量明显增加,对考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要求有所提高;其次,试卷结构略有变化,综合分析题共同部分的大题由过去的6题减少为5题,且简答题成为“主角”;其三,论述要求略有提高,第一次出现了单题12分的论述题,加强了对考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其四,难度结构有所调整,在试卷总体难度保持大致不变的前提下,选择题难度略有提高,综合分析题难度有所降低。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1.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右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A. 甲岛B. 乙岛C. 丙岛D. 丁岛2. 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④标志我国能够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二)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将在韩国京畿道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一、第I卷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4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4分)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如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3.(4分)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年~1976年B.1977年~1984年C.1980年~1989年D.1989年~2000年4.(4分)该支流流入()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5.(4分)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6~7 题.6.(4分)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7.(4分)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如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8~9题.8.(4分)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9.(4分)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陆交通枢纽如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0~11题.10.(4分)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1.(4分)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价值.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岳武王,定居番禹(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刘邦称帝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府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岳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务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谴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据《史记》等材料二如图示意灵渠位置.(1)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2)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I卷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4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解答】解:结合图示中各国的煤炭消费量及本国的总人口数即可求出人均煤炭消费量。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一、选择题.第I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1.(4分)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2.(4分)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如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
3.(4分)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4分)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5.(4分)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6~8题.6.(4分)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7.(4分)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8.(4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如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离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9.(4分)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10.(4分)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11.(4分)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二、非选择题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3.(20分)材料二:如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1)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2)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第I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1.(4分)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考点】1K: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主要考查了岩浆的发源地,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
2020年全国卷Ⅰ文综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0年全国卷Ⅰ文综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包含35个选择题,每个题目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进行的一项整治工程,通过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人居环境。
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提高耕地肥力和优化农业结构等方面。
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主要存在居住用地紧张、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和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等问题。
某城市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在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
建筑布局中,居住片区II适合横向错列排布的方式。
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建筑密度小,以多层建筑为主。
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春季盛行风。
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
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取水难度大、开采周期长、水质较差和储量较少。
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以及人工岛足够长。
___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
该地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___才能结实。
___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___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
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___结实线基本稳定,但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近年来趋于稳定。
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___为中龄结实树。
10.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1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___结实线稳定。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I地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惟独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年,某企业开辟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不少城市推广。
下图满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B.原料C.能源D.产品[答案]B[命题点]清洁生产。
[解析]B对,A、C、D错:图示为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一辈子产沼气一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一提取生物油脂一有机渣C.有机渣一辈子产沼气一废渣D.生产沼气一有机渣一提取生物油脂[答案]C[命题点]清洁生产。
[解析]C对:读图可知,在自动处理系统中,对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后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并产生一定的废渣,故工艺流程“有机渣一生产沼气一废渣”正确。
A错:图中显示,废渣是该工艺流程中生产沼气后的残留物,是该系统中的最终产物。
B错:读图可知,厨余垃圾分拣后,部份可以用于提取生物油脂,进而加工成为工业油脂,并产生一定的有机渣。
D错:读图可知,提取生物油脂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
[点拨]该组题通过对“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引导考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关心和爱护环境,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态文明观。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22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稲咨供需帖汆F万I =-655—150 O -l!WM on cn so 匚二I ] 50^-300注:港懣台数据暂缺3.已再也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答案]C[命题点]中国的农业生产。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I卷地理高考试题研究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I卷地理高考试题研究作者:舒念晓黄美龄何潇李清黄松明来源:《地理教育》2020年第13期《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构建了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以及高中学生学业发展水平与质量标准,是高中地理教学、考试与评价的重要依据与参考标准。
本文采用归纳法、统计法、分析法对2015—2019年的高考地理全国Ⅰ卷进行统计,结合新课标不同课程的内容要求,重点统计试题设问的难度层次、研究试题考点分布状况,分析“新课标”颁布前后高考命题发展趋势,从考点与课标的结合中明晰新课标的指向性,为高中地理教学侧重点提供参考,利于师生把握新课标的改革方向。
一、选择题分值及比例分析高考全国卷I卷现今在10个省份使用,其地理试题总体结构由选择题(共44分)、必做题(共46分)和选做题(共10分)三部分构成。
通过对2015—2019年高考选择题统计发现, 2017年“新课标”颁布后涉及考点在新课标配套必修教材中的占比发生了变化。
新课标发布前,2015年高考涉及考点在新课标配套必修教材中的占比为64%,2016年为73%;新版课标发布后,2017—2019年的高考选择题在必修教材中的考点分布比均为100%(表1)。
以2003年旧教学大纲为参照,2015年与2016年的高考选择题在必修中占比均为73%(表2)。
旧版课标对选修的学习不做硬性要求,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指导学生进行选择,但2003年版的课标要求学生必须修满3本必修的6个学分,并在7本选修中自主选择学习2本,修满4个学分,方可报考普通高校的部分专业。
因此,在新课改前的高考考查中,选修内容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考查内容主要分布于问答题部分的三选一选做题中(2015、2016年的选做题有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与防治;2017年的选做题中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被删除)。
高考考查选修部分在选择题中的分布经分析统计2015、2016年数据可知分值约为12分,考查的内容主要为海洋地理,体现了高考分层次选拔人才的要求。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Ⅲ)(解析版)

2022 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 小题,共22.0 分〕1.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展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 题。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 黄河下游区B. 长江中游区C. 珠江下游区D. 淮河下游区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 废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展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 题。
4.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22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3.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22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 人均耕地多B. 农业劳动力多C. 复种指数高D. 淡水资源丰富5.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22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 运输本钱上升C. 流通效率提高D. 储存难度增加6.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削减,凹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削减。
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12分)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6分)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8分)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
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
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
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
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8分)①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②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6分)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距离珠三角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图1示意双凤村的建筑分布,图2显示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1~3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
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①均衡性②经济性③公益性④文化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容积率是城市建设用地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一般来说,工业园区中楼层越多,容积率越高。
如图示意某城市工业园区规划的功能分区。
其中,各产业园容积率按照适合生产的最大容许程度取值,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生活居住区曾有以高层建筑为主的高容积率和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的低容积率两个规划方案,政府部门最后采纳了低容积率方案。
据此完成4~5题。
4.如图所示的各产业园中,规划容积率最高和最低的可能是()A.Ⅲ和ⅠB.Ⅳ和ⅠC.Ⅱ和ⅢD.Ⅳ和Ⅱ5.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①打造舒适生活空间②提升建筑物质量③与城区建筑相协调④提高土地出让价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
2023年3月,调查人员在该地一个峰丛洼地内发现了高达72.4米的望天树(如图),打破了我国喀斯特地区“最高树”的纪录。
高考地理全国卷模拟试卷含答案(5套)

高考地理全国卷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一游客某日在湖北省某市(113°E,30°N)某广场拍摄到的一幅地理标志及其日影图(左图),地理标志图上的文字见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者是在地理标志的哪一方位拍摄()A.东B.南C.西D.北2.从图示信息看,拍摄者拍摄的时间大约是()A.7点B.10点C.13点D.15点3.若将此地理标志移至与该市同纬度的另一市的某广场,则地理标志上的指示牌()A.方向与距离均调整B.方向与距离均不调整C.方向调整,距离不调整D.方向不调整,距离调整4.2017年11月初,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喷发,下图为阿贡火山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阿贡火山所处的板块及其边界类型分别是()A.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B.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C.欧亚板块生长边界D.欧亚板块消亡边界(2)此时阿贡火山的火山灰主要飘向为()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在汽车生产中传统的平台式生产是把各个零部件组装成整车。
模块化生产是新的汽车工业生产方式,是将汽车零部件先组装成模块,再将各模块组装成整车,各模块在不同车企之间能实现共享通用。
生产专业化、市场规模经济及消费者需求多样性共同推动了模块化生产的形成和发展。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汽车工业生产方式向模块化生产转变会()A.缩短汽车生产周期B.减少车辆零件数量C.增加单车研发成本D.促进信息技术共享6.汽车模块供应商大多集中在整车厂附近布局主要是为了()A.获得政策支持B.快速响应需求C.扩大市场范围D.减少生产流程7.汽车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区域信息联系增强B.汽车模块技术革新C.交通运输成本降低D.原料来源渠道广泛氢能出行是北京冬奥会一大亮点。
国际氢能示范区是大兴区和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共建项目,旨在建设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环卫等服务领域的应用。
高三地理历年考试真题试卷

高三地理历年考试真题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各族大致居住的地理位置是A. 若羌县B. 阿坝C. 黄山D. 伊犁河谷2. 中国的气候类型中,降水集中在夏季的是A. 海洋性季风气候B. 高原季风气候C. 大陆性季风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3. 在研究印度经济的分区时,最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别是A. 雨季的开始时间B. 雨季的结束时间C. 雨季的降水量D. 地势的高低4. 1998年我国鲁、苏、豫、皖等20个省份大面积遭受的自然灾害主要是A. 地震B. 龙卷风C. 暴雨D. 干旱5. 下列地区常年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紧密的是A. 西藏自治区B. 广西壮族自治区C. 青海省D. 河南省6. 在调查我国生活条件差的地区的原因时,应主要考虑A. 土地贫瘠B. 人口负担重C. 自然灾害D. 社会历史原因7. 我国目前最紧缺的资源是A. 矿产资源B. 能源资源C. 水资源D. 森林资源8. 我国沿海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影响海港等危险程度最大的天气现象是A. 霜冻B. 霾C. 大雾D. 沙尘暴9. 下列谓词主要围绕哪一环节展开,建造生态环境工程中的监测,保护A. 水质B. 大气C. 人类健康D. 从众10. 在各市(州)农业委员会统一规划地进行农田水利A. 起义B. 治理C. 移民D. 保护11. 以民族自决和地方自治为原则允许自主管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宪法A. 第四十一条B. 第九十条C. 第四十三条D. 第三十二条12. 通过科技发展可以解决什么问题A. 经济建设B. 人民生活C. 建设现代化D. 全面发展13. 谁可以发展智力经济,通过科技提高工作效率A. 政府B. 人民C. 国际D. 企业14. 如何获取解放生产力A. 增长效益B. 科学发展C. 个人创造D. 积极行动15. 费用等于收入减去利润后的数值,商人通常指产生利润对其是A. 节约B. 挣钱C. 搞活D. 运动16. 陕西秦岭山区是世界上的重要矿藏区吗?A. 是B. 不是17. 下列地理要素,不属于重要自然旅游资源的是A. 风景区B. 旅游线C. 旅游景点D. 休闲场所18. 以下哪项不属于东北地区国家财政支出A. 经济B. 文化C. 教育D. 行销19. 全国政策安排部销售团队是为谁负责A. 政府B. 用户C. 商业D. 私人20. 中国统一称呼生活补贴的单位是A. 万B. 亿元C. 克D. 月二、判断题21. 中国北方平原位于我国西北部A. 对B. 错22. 青藏高原被誉为“天然水塔”A. 对B. 错23. 在人口密集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设有水利设施的地点多A. 对B. 错24. 因特急发展,7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区域发生了许多变化,生产工业品和农产品成为外贸A. 对B. 错25. 南大门与建设经验等国际地区比较专业性和急切需求A. 对B. 错26. 长江三角洲与唐山后海山大等核心海燕市贯通滦河开发过程中A. 对B. 错27. 中国的资源,经济,区位,财政等条件较为落后,但只要政府与人民团结一heartA. 对B. 错28. 个人利益和与国家的利益神圣,不是顺应客观的整体A. 对B. 错29. 地球是5.6亿年的历史,宜居星球A. 对B. 错30. 池城古镇是江苏唯一的历史文化名镇A. 对B. 错三、简答题31. 石家庄以提高人民群众服务水平的主要法律基础为什么?32. 西安是唐代的中心城市,为什么称“立信于中唐”33. 表示物种的一切现实世界,大批方法雷家治路鼎盛社区中心34. 张家口名胜古镇口声明为滦河湿地“光”、“音”35. 温岭市龟湾农业国家示范区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什么作用?四、解答题36. “我是中国香港人,我骄傲!”有人戏称香港和他的“胞波”37. 因外部原因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38. 示范区、自贸区和城市群这些区域空间制度创新的共同特点是?39. 如何看待第一产业农业被将产钱、地产之间实施转40. 请结合2个以上的自然灾害案例,谈谈如何提高社会调动机制来减少或预防该类灾害的发生。
2022年高考真题——地理(全国卷)(含答案和解析)

202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纲卷)文综试题〔地理局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 小题,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以下图,完成1~2 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C.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B.人才C.市场D.资金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22 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 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3~4 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 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4.2022 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由于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自20 世纪90 年月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 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 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5~6 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B.种植本钱低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6.温州瓜农每年5~8 月离开海南岛,主要缘由是此期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生殖引起水色特别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消灭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7~9 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B.氮、磷养分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8.赤潮爆发的海疆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9.赤潮多发的海疆位于( )A.赤道四周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地理●全国乙卷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2023年全国高考乙卷地理试题2000年以后,世界打火机生产中心转移到湖南省邵东市。
邵东市由原来几家生产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并相继成立打火机行业协会和打火机出口监管委员会。
2009年,多家企业组建了一家集研发、组装、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
目前,邵东市每年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世界同类打火机总产量的7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邵东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打火机产业生产链短②打火机产业附加值低③当地有打火机创新技术④当地有打火机产业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A.控制各企业发展规模B.协调与外地生产联系C.监督产品质量与价格D.引领产品研发和营销3.除技术创新外,支撑邵东打火机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①快捷的对外交通②稳定的市场需求③有效的企业组织④较高的产品价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豌豆尖是冬季时令蔬菜。
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卷2(答案解析)

2023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力气测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共47 题,共300 分,共14 页。
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需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需使用0.5 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依据题号挨次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需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 小题,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9 世纪50 年月,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完毕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 年,江苏境内又间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局部〔图1〕。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全都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表达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阻隔作用3.进入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展。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正确测试期为每年11 月至次年4 月。
据此完成4~5 题。
4.推想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时A.冰雪路面B. 湿滑路面C. 松软路面D. 枯燥路面5.在最正确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展测试C.常常患病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 时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2024年高考真题 地理(全国甲卷)含参考答案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全国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图1示意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中新合作区1994-2000年实施的功能区布局规划。
规划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对商业区形成强力支撑的原因是工业区带动了()①人口集聚②服务业集聚③人才集聚④技术集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将中新合作区的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主要有利于()A.节约土地资源B.增加绿地面积C.组织内外交通D.完善市政设施3.从苏州老城主干道向东延伸串联中新合作区各功能区,体现的布局思路是()①轴向发展②职住平衡③均衡发展④地租递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④位于三江平原的某大型农场开垦沼泽地,最初主要种植小麦,近年来主要种植水稻。
该农场抽取地下水注入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引入稻田灌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农场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首先需要()A.提高土壤肥力B.降低地下水位C.提高土壤温度D.控制土壤侵蚀5.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A.营造景观B.积蓄水量C.沉淀泥沙D.提高水温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
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
下图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A.冰蚀洼地冻融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C.大气粉尘沉降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7.“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A.排出水分B.获得养分C.躲避阳光D.保持热量8.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A平均温度高B.氧气含量高C.水汽含量低D.气压波动大下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黄河岸边,该剖面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和答案解析(甲卷)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和答案解析(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浙江S集团是一家研发和生产空调控制元件和零部件的企业,其生产的零部件占全球智能空调配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
至2017年,S集团除国内工厂外,还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有工厂。
其国内工厂生产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满足出口需求。
2018年,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S 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在买地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开展生产。
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S集团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技术B.市场C.原材料D.劳动力2.与国内建厂相比,S集团选择在越南建厂,可以()A.降低生产成本B.增加产品产量C.提高产品质量D.方便原料供应3.推测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投资B.提升企业形象C.支持园区建设D.满足客户需求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
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000万吨和6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
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年降水量B.作物结构C.耕地质量D.作物熟制5.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A.提高秸秆产量B.增加秸秆种类C.调整农牧结构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6.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①作物轮作②土壤深翻③圈舍养殖④土地平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如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
读图,完成7~8题。
7.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8.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
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甲卷)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甲卷·地理)四川、广西、贵州、西藏地区使用一、选择题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
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
据此完成1~3题。
1. 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②拥有优良港口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④铁路运输发达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A. 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B. 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C. 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D. 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3. 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①新鲜程度②出口关税③出口数量④食用安全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1790到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
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①工业②农业③内河运输④公路运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A.河流水比例上升B.河流水用量减少C.地下水比例上升D.地下水用量最多图1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
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
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6~8题。
图16.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7.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8.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图2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
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全国甲卷)【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
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
据此完成1~3题。
1.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A.原材料充足B.市场广阔C.技术先进D.劳动力价格低2.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A.基础设施B.商业氛围C.科研实力 B.配套产业3.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
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A.提高产品质量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C.增加产品产量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
图1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4-6题。
图14.图1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5.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A.全天性减少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D.不发生变化6.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A.火力发电技术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A.高密度居住区B.文教区C.低密度居住区D.工业区8.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是夏季()A.冷锋过境日B.低压控制期C.暖锋过境日D.高压控制期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图2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土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读图1,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 B.55m C.60m D.65m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 B.40m C.90m D.65m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9~ll题。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lO.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第Ⅱ卷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0分)(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12分)图8(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6分) 37.(18分)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图9(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8分)(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10分)42.(10分)旅游地理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图10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44.(10分)环境保护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
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B 2、C3、C 4、D 5、A6、C 7、C 8、B9、B 10、C 11、B第Ⅱ卷36.(28分)(1)(10分)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12分)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6分)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37.(18分(1)(8分)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10分)举例。
优势条件。
(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42.(10分)旅游地理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44.(10分)环境保护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 太湖平原B. 洞庭湖平原C. 汉江平原D. 成都平原3.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广B. 生产规模大C. 机械化水平高D. 人口较少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
读图1,完成4~5题。
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 中的A. ①地B. ②地C. ③ 地D. ④地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 读图2,完成6~7题。
6. 根据图是信息 可以推断,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7. 图中甲 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
8. 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A .T 0年工业基础雄厚 B. T 0¯~T 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 T 1~T 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 T 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a 时间/h 流量b0 12 24 36图1 剩余劳动人均工资0T 2 T 1ab 图2 铁路河流 城市9.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A .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10~11题。
等高线580 山峰、高程/m河流、湖泊、瀑布桥梁图410. Q 地的海拔可能为A. 90米B. 230米C. 340米D. 420米11.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 260米B. 310米C. 360米D. 410米第II 卷(非选择题)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
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见图6)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城市国界省界高速公路铁路 图 6(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
(6分)(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10分)(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6分)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
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10分)(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
(6分)(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
(8分)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4分)(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6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
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6分)(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分)44.(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13)。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