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古老的器件应用到了光学知识,其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梳妆镜B.日晷仪C.望远镜D.照相机2.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3.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如图,这时在白纸上可看到的现象是()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如图小问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焦距f=20.0cmB.图乙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此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C.图丙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成实像时u<f D.由图丙知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5.在光具座的A点处放置一发光物体,从焦距f甲为5厘米、f乙为10厘米、f丙为20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选择的凸透镜为A.甲B.乙C.甲、乙D.乙、丙6.月食和日食都是罕见天象,下列光现象与月食成因相同的是()A.墙上“兔”B.水中“塔”C.空中“桥”D.镜中“字”7.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成功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航天员们在太空中不会看到在地球上的星星“眨跟”现象,他们开讲的“天宫课堂”和各种活动的图像和声音信号都能向地面及时传送。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光屏放在距此透镜20cm处,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在模拟“老花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近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蜡烛()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3.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B.甲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C.乙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D.乙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4.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如果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B.丙乙C.甲丁D.丙丁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A.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向光屏方向移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向蜡烛方向移6.蜡烛的烛焰发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B.烛焰通过透镜不能成像C.烛焰通过透镜后成的是放大的实像D.眼睛在A处还能观察到烛焰在凸透镜上有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7.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D.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望远镜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必备品进入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关于望远镜的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望远镜靠近眼睛的镜片叫目镜,利用目镜可以把景物的像放大,相当于放大镜B.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照相机C.第一个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伽利略D.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9.下列生活中的光学元件原理解释正确的是()A.放大镜是凸透镜B.近视镜是凸透镜C.投影仪镜头是凹透镜D.远视镜是凹透镜10.如图所示,关于透镜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的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情况B.图乙表示的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情况C.图丙中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图丁中望远镜的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1.如图,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A和B,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选择题: 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各小题题号的前面1.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 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 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阳光, 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F和 F’的温度相比()A. F点的温度较高B. F’点的温度较高C. 两点的温度一样高D. 无法判断2. 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 正确的是()A. 虚像是人的幻觉, 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B. 虚像就是影子, 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C.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 虚像则不能D. 光经过折射后总成实像, 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3.烛焰通过凸透镜后恰好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 则()A. 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 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光屏上没有像, 需调节光屏的位置才能成像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则该像是()A. 放大的B. 缩小的C. 等大的D. 无法判断6.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 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28厘米时, 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A. 10 厘米B. 20厘米C. 30厘米D. 56厘米7.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 分别离凸透镜20厘米、14厘米、6厘米时, 各能得到缩小的实象、放大的实象和放大的虚象,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A. 10cm>f>6cmB. 10cm>f>7cmC. 14cm>f>10cmD. 20cm>f>14cm8.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近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B. 甲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C. 甲是远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D. 甲是近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9.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 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 会聚作用B. 发散作用C. 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 无法判断10. 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 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C. 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D. 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二、填空1.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检测卷-含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检测卷-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的讨论,不正确的是()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能使会聚光线提前会聚C.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成发散光线D.凹透镜能使会聚光线延后会聚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3.过度使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是造成青少年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图为小明眼睛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是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B.小明是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矫正C.小明要看清楚物体,可以让物体远离眼睛D.小明的视力问题主要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4.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银幕上的像是虚像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5.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
如图所示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用户进行声纹识别时,利用了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机器人对人脸拍照识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6.如图所示为小南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当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小南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2.“爱护眼睛,你我同行”。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3.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5.当物体距凸透镜16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固定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向远离光屏方向移动4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A.6厘米<f<12厘米B.8厘米<f<10厘米C.6厘米<f<8厘米D.12厘米<f<20厘米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7.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8.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图中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4、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A.远视镜凸透镜B.近视镜凹透镜C.远视镜凹透镜D.近视镜凸透镜5、如图所示,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决定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视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眼睛看物体就越清楚。
视角大小不仅和物体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下面四种情况中,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A. 站在远的高的人B. 远的一棵高的小树C. 远的高的栏杆D. 远的高的竹竿6、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7、用照相机拍照时,胶片上所成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正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虚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8、迈进乌镇景区,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高效便捷。
人们在距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0.5﹣1.2m处时,系统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由此判断,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大于0.5m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小于1.2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6m9、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10、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望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B.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C.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D.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11、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12、有关生活中的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老花镜是凹透镜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放大镜是凹透镜D.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二、填空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乙图是老花眼成像的光路图C.丙图中水下木桩上的螺钉位置看上去升高了D.丁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2.下列不属于透镜应用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3.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4.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A.红橙黄 B.红绿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B.用手捂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像会变得不完整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D.给此凸透镜“戴上”近视镜后,需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C.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7.如图所示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不属于凸透镜的是()1 / 7A.B.C.D.8.小夏用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中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A. B.C.D.9.对于下列各图示中的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不是由像发出的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A.凸透镜就是很厚的透镜 B.凹透镜就是很薄的透镜C.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D.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12.王亮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线进入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14.射阳实验初中为了校园安全,学校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5.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近视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变成方形的太阳是光折射现象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增大摩擦B.配有安全锤﹣﹣利用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C.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 / 7D.禁止公共汽车超速行驶﹣﹣利用减小速度来减小惯性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B.在平静的东昌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18.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19.下列几个验证性实验,其中正确的是()A.越用力敲响音叉,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B.让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三角形的光斑,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让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把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冷试管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中有水出现,证明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20.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雨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放大镜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三、作图题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作出入射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画出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在图中画出光线AB的折射光线和OC的入射光线.四、实验题22.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_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1.5cm.(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______________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__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23.在图《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F1、F2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1)蜡焰在透镜的左侧移动,某同学将实验的记录填在表中,其中有三处错误,请在错误之处标上A、B、C的记号。
透镜应用测试题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
C、小明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厚。
B、王奶奶戴的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使用凸透镜制成的投影机,在屏幕上可以得到放大的虚像。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经过普通照相机的镜头后在底片上成一个缩小的像。
B、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
C、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缩小的。
D、凸透镜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B、凡是凸透镜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要么是放大的,要么是缩小的。
5、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的( )A、焦点之内;B、焦点上;C、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D、2倍焦距以外。
6、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小水珠,双手拿着塑料纸靠近报纸,透过水珠去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 )A、字的倒立、放大的实像B、字的倒立、放大的虚像C、字的正立,放大的实像D、字的正立、放大的虚像7、关于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
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8、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太长,可以戴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太长,可以戴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太短,可以戴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太短,可以戴凸透镜矫正9、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15cm C.10cm D.5cm10、凸透镜由成放大实像变为缩小实像,物体所在位置的转折点是在:( )A、透镜中心处B、二倍焦距处C、焦点处D、无限远处11、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A. B.C. D.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3.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镜是目镜B.B镜是物镜C.由于没有光屏,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D.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4.某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像都是实像,放大的像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与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5.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象变成图乙?()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6.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是()A.简易潜望镜B.穿衣镜C.放大镜D.汽车后视镜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医生用小镜子检査牙齿利用了平面镜成像B.近视眼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D.手机拍照时成的是物体缩小的实像8.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
(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9.对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看到了光屏上的实像,是光实际会聚到了光屏,经光屏漫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B.人们看到了的虚像,一定有光进入了人眼,但虚像是不存在的,是人眼的错觉C.虚像是不存在的,因此人们看到了虚像,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D.光反射或折射后发生弯折,人眼误认为光沿直线传播,逆着光传播方向画线可得虚像10.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3.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透明胶片,贴在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手电筒向右移动,要使墙上的像恢复清晰,应该在凸透镜前放一个近视镜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冰墩墩”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是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4.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平面镜5.如图所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错误的是()A.B.C .D .6.当用手机扫描健康二维码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 .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 .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7.如图所示,在白板上画有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玻璃杯下半部分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 .将玻璃杯远离白板,下方箭头看起来会变小C .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放大镜D .下方箭头是通过水杯形成的虚像8.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胡同学通过简易显微镜观察白纸上的字母“F”的情景,图乙是该同学眼睛看到的“F”的像,图丙中A 、B 处是简易显微镜上两个凸透镜所在的位置,测得A 处凸透镜的焦距A 5cm f =,B 处凸透镜的焦距B 1.5cm f =,C 处是白纸上的字母“F”的位置,BC 之间的距离2cm s =。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光屏放在距此透镜20cm处,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D.图丁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3.下列四组连线,不完全正确的是()A.冬天玻璃上出现窗花——凝华夏天湿衣服晒干——汽化B.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风吹树叶哗哗响——振动发声C.近视镜——凹透镜照相机镜头——凸透镜D.利用海水制淡水——液体蒸发卫生丸(樟脑丸)不见了——汽化4.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30.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右移动,烛焰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在凸透镜原位置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向右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5.下面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及矫正做法配对正确的是()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5cm 10cm f <<B .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10cm 15cm f <<C .当蜡烛向右移动时,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再次获得清晰像D .当蜡烛向左移动时,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获得清晰像7.下列生活中的光学元件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 .放大镜是凸透镜B .近视镜是凸透镜C .投影仪镜头是凹透镜D .远视镜是凹透镜8.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5cm u =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C .当cm 25u =时,成放大的像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到2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9.如图甲、乙所示是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图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图丁是一款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改变的镜片。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基础题一、选择题1.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第1题图A.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B.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C.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D.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2. 2021年4月30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晕”,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的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的精彩瞬间,下列对照相机成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第2题图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实像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15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变小,像距变小B. 像变大,像距变大C. 像变大,像距变小D. 像变小,像距变大4.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 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第4题图A. 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 cmB. 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 cmC. 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 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5.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所示位置,移动光具座上的光屏得到一清晰像(光屏未画出),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第5题图A. 10 cmB. 20 cmC. 30 cmD. 40 cm6.小湘同学用可调焦距的数码相机拍摄了同一处梅花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题图A. 照相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都属于凸透镜B. 照相机所成的像可以是放大,也可以是缩小,还可以是等大C.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7.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第7题图A. 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B. 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C. 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D. 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8.如图所示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8题图A. 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B. 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C. 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 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9. (多选)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点燃的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图中光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图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 光屏一定位于60~70 cm刻度之间D. 光屏一定位于70~90 cm刻度之间10.(多选)如图甲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小明用LED光源代替蜡烛进行了实验探究,LED光源的高度h=10 cm.小明经过认真测量,记录了像高h′和物距u的数据,并在坐标上描出了像高h′与物距u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第10题图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B. 当u=20 cm时,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 当u=40 cm时所成像的原理与投影仪相同D. 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可以将LED光源适当远离凸透镜,并移动光屏二、填空题11.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后适当位置并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图甲与____________,图乙与________光学仪器成像的原理相同(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或“近视眼镜”).第11题图12.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____cm(选填“8”“18”或“28”);把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第12题图13.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其中手机强大的拍照功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景物通过手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如图所示,小明利用自拍杆进行自拍,与手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_物距,从而________取景范围,取得需要的拍摄效果(后两个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第13题图14.学校“护眼小分队”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来展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水凸透镜的厚薄可通过注射器注入透镜的水量来调节.实验器材如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接着他推动活塞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若不移动蜡烛,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合适的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此过程模拟的是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第14题图三、作图题15.在图中有平行于薄透镜主光轴和通过光心O的两条入射光线,一条通过2F点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第15题图16.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过凹透镜光心,一条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将光路补画完整.第16题图四、实验、探究题17.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前,使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水平高度.(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等大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第17题图(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缩小清晰的烛焰像,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45 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小明观察到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高题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 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第1题图A. 、放大B. 、放大C. 、缩小D. 、缩小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 cm,蜡烛放在A处,位于C处的光屏(图中未画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B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关于光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距离L屏与蜡烛移动距离L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第2题图A. 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B. 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C. 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D. 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题图A. 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 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C. 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D. 用f=15 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多选)某同学利用光具座、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物距u、像距v 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第4题图A. 当u=10 cm时,成倒立、等大的像B. 当u=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C. 当u=20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D. 当u=25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5.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25 cm,当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cm处最为合适.如图是人眼与鱼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如果人眼的晶状体像鱼这样,观察远处物体的像将成在视网膜的____(选填“前”或“后”)面,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第5题图6.小明在做模拟“视力的缺陷与矫正”的实验中.(1)他将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组装好,然后把凸透镜正对较远处的窗户,移动光屏,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得到窗户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cm.第6题图(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不动,接着小明把蜡烛点燃,并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然后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的35 cm刻度线处,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3)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靠近凸透镜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去眼镜,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创新题1. (模型建构)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 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第1题图A.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B.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D.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参考答案基础题1. A2. B3. B4. B5. A6. D7. B8. B9. AC10. BD11.放大镜照相机12. 18右13.实像增大增大14.凹近视眼15.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16.如答图所示第16题答图17. (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2)10.0(3)将蜡烛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4)在透镜右侧(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拔高题1. A2. A3. D4. BD5. 12.5前凹6. (1)10.0(2)中心轴线上放大投影仪(3)靠近前方创新题1. A。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能会聚到一点B.显微镜的物镜成像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C.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D.日食的形成与小孔成像原理不同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蜡烛、透镜、光屏分别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cm B.7cm C.19cm D.20cm3.如图甲,某透镜L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看到的现象如图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透镜远离白纸,若Ⅰ区变小,则L是凸透镜B.透镜靠近白纸,若Ⅰ区变大,则L是凹透镜C.无需操作,就能判断该透镜是凸透镜D.无需操作,就能判断该透镜是凹透镜4.如图是利用台式放大镜看书的情景,该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C.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5.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来表示,而是用度来表示,其度数D等于焦距f(以米作单位)的倒数的100倍,即D=100/f,已知小明的左眼镜片焦距为0.25m,其度数应为A.100B.200C.300D.4006.图所示的是眼睛的结构图,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和角膜所成的像是虚像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7.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看到水中的鱼儿“变浅”,是由于光由空气射向水中时发生了折射B.经过透镜的光线一定会相交于一点C.当光发生漫反射时就不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投影仪在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8.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成清晰的像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二、填空题9.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的实像;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现象。
(完整word版)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试卷及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36分)1. (2016·沈阳中考)如图1所示, 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 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 )图1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 图2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a b c d图2A.aB.bC.cD.a、b、c、d3. (2015•江西中考)如图3所示, 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 所成像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有()A.投影仪放映B.照相机拍照C.放大镜观察物体D.监控器摄像图34.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 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 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 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5.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 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图4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 也可能大于l6. 用水彩笔在磨砂的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 然后接通电源, 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可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可能在墙上看不到所画图案的像7. (2016·天津中考)(多选)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 cm处, 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 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 (2015•山东泰安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 当烛焰离透镜13 cm时成放大的实像, 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 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 cmB.6 cmC.7 cmD.12 cm9. 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 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B. 10cmC. 15cmD. 25c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4.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6.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
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二.填空题:(每空格3分,共30分)7.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处。
8.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6cm。
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 .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 55cm 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85cm 刻度线处,可以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C .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蜡烛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 .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 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2 .以下是小雅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 .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C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D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3 .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当物体由距凸透镜 25cm 处沿主光轴移到 13cm 的过程中,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将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4 .如图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内铁饼形状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 )A .仍为平行光束B .变为发散光束C .变为会聚光束D .无法确定5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 .大于焦距B .小于焦距C .小于 2 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D .大于 2 倍焦距6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 .显微镜的目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7 .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拍摄下了同一个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 .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伸出来一些D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缩进去一些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烛焰随燃烧降低时,向上移动凸透镜仍可接收到烛焰的像B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中成像特点相同C .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些,将光屏适当向右移动一些仍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像D .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9 .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是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10 .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10×;物镜l0×C .目镜5×;物镜40×D .目镜 l0×;物镜40×11 .小明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 B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12 .使用投影仪的时候,屏幕上的像太大,想让屏幕上的像变得小些,可以采用的办法是A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B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C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D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13 .将一发光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不同距离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_______ 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4.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6.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
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
二.填空题:(每空格3分,共30分)
7.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凸透镜的__________处。
8.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使
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
6cm。
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1
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原理
图1
可以制成_________机。
10.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
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1.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__处,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处。
12.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
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13.小敏同学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替她把实验结果填写完整。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
这个像应当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三.作图题:(第14题2分,第15题3分,第16题6分,共11分)
14.如图2,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出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15.请你在图3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16.请你在图4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出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能够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甲 乙
四.实验和探究题:(第17题6分,第18题3分,第19题12分,共21分)
1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请写出两个)
(1)
(2)
18.小华在学习了《透镜》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平行光通过厚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凸透镜A 、B 、C ,并得到如图5所示的光路图。
根据
小华的实
验现象,应
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在探究课上,老师要求我们制作模型照相机。
现在你有以下器材: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一个焦距为5~10cm 左右的凸透镜,一些塑料薄膜以及一些必要的工具。
(1) 请你把制作模型照相机的最主要的步骤写出来。
A .
B .
C .
• • F F 图2 图3 图4 A
(2)怎样操作模型照相机,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3)你看到的像与实物相比,有什么不同
五.阅读理解题:(8分)
眼睛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
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
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6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20.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人眼所看到的像是______的______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___。
(3) 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_________处最为合适.
六.问答题:(6分)
21.现有一块透镜,不用手摸,请你用两种不同的办法,来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方法一:
方法二:
七.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第22~23题,每题3分,第24题4分,共10分)22.如图7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出的光学元件后,会聚在其主光
轴上的S'点;当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
则可判断,
该元件一定是()
A.凸透镜B.凹透镜
C.凸面镜D.凹面镜
23.小刚同学要挑选一块焦距小于6cm的凸透镜。
他用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不变,实验结果记录于表格中。
则可判断,_______凸透镜是小刚所需要的。
(选填“甲”、“乙”或“丙”)凸透镜像的性质
甲倒立放大实像乙倒立缩小实像丙正立放大虚像
..
O S'S
图6
图7
2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
小华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小华应当选用甲透镜还是乙透镜会比较好呢如果他选用另一个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什么问题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