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远古时代,土地氏族村社共有,夏商西周,土地国有,不得买卖,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协田制,西周后期的井田制。与生产力相适应。“众人”“协田”是殷商时期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到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孟子曾把这种集体耕作的田称为“井田制”。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那一时代生产工具同时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也是在氏族公社解体,进入初级阶级社会,血缘贵族保留土地公有制外壳,并继续实行集体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到了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出现某些瓦解的迹象,奴隶制度逐渐出现了瓦解的征兆。

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土地私有,争夺,买卖,家庭个体生产。土地买卖出现。春秋晋国时已有易田换田的现象,是土地买卖的先声。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个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不同的形态,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在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下地主经济与农民经济的互为盈缩,构成农耕私有经济运作的基本特色。

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商品经济发达较早,缺乏独立的性格,有依附性,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虽然这种商品交换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存在的,但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西欧古代自然经济单位是领主庄园,自给自足,没有商业往来)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府对于土地所有者的赋役经济关系以及对于城市经济活动的统治政策,也都在客观上打破了区域间货物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较早发展。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商品经济对于农耕经济的依附性格又促使工商业者的普遍归宿,是最终回到经营土地的老路上去,促使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的结合。这种性格大大削弱了商品经济对于农耕自然经济的腐蚀瓦解作用。但就总的趋势而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化的深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向。而这种不断进步的商品经济,推动了多元化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更新,对旧的生产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量。正因为如此,到了明清两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变动时期。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蚕桑和茶叶的发展。手工业:灵巧的工艺品,造船业的发达,冶炼业的久盛不衰,炼丹术,还有四大发明。商业: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

2、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a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有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僚,地主与富商的互相转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B中国早熟的经济因素往往与社会,政治等条件不相配合,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调。C早熟的发展又使人们迷恋于现有的成就,夜郎自大,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掠夺方式:利用政权直接掠夺,垄断重要商品的交换,严厉的禁海措施,政治上的歧视。

建立在个体家庭经济上的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是一种没有民主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政体。每当一个新的王朝盛衰解体,稳定与战乱互易成了周而复始的规律。这种王朝更替的变化周期又是与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兴衰周期的大体同步的。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铁器农具和农耕的普遍使用,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奠定了中国农耕技术的基本格局。明中叶以后开始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也受到严重的挫折。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官吏的双重性格,经济剥削,科技不受重视,政治布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双重性格: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重农抑商观念的知道下,工商业经济所受到的剥削尤为严重。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围绕着农耕经济这一核心的,它带有明显的保守,怀古特征。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

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家政策上的平均主义,是落后地区拖住了先进地区的后腿,于是,17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拉开了差距。

3、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儒家的仁义醇厚,道家的清净超逸,墨家的谨言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文化的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的表现。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农耕经济对国民性格的影响:有私德,无公德;保守,缺乏探索精神;重天命,轻人力;专制(集权主义)将“小民”集权起来,没有民主“奴性”。平均主义思想,一方面固然成为农民反抗压迫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中国历史稳定与动乱的恶性循环。

中国古代教育

1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上古即设有学官,管理教育事务;夏商周设有国学,乡学;春秋战国,设有私学;西汉,太学,察举制度(优点:扩大选人才的范围,缺点:后期被氏族垄断);魏晋南北朝,儒史玄文四学制,九品中正制(家世品行);隋唐:科举考试制度(自由报名,定期举行,严格考试)学制体系,开成石经,乡试,省试,(吏部考试,尚书省考试)身(外貌)言(语言)书(书法)判(审案);唐宋以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明清。中央地方学校:乡试,会试,殿试。

科举制优点:客观公正,普及民众;儒家思想深入社会,成为精神核心;读书尚文传统,促进教育发展,造就大批人才;缺点:重经轻德;束缚思想;追求利禄,学校和社会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西周时不仅设有国学,还有乡学,大学还有小学,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西汉时,中国已有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它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东汉出现了“大都授”——集体讲授的教学模式。汉代的学校,是官学与私学并举。东汉时,隶属书写的《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家财,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察举考察贤良方正,注重上层的政务及文学水平;察举孝廉则偏重于德行。晋代中央学制分为两种,一种为国子学,一种为太学。北魏太学亦设五经博士,南朝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四学制”,打破了儒家一统教育的状况。隋唐时期针对九品中正制的流弊,建立的健全的科举考试制度,这促进了唐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也是寒门庶士有了学优从政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政治革新。“生徒法”“贡举法”“科举法”。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中央设国子监总辖各学。国子监具有双重性格,既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唐代时,《周易》《尚书》等十二经以楷书记录,史称“开成石经”。唐宋以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书院。书院讲学,以义理修养为核心,建立“讲会”制度,教学方法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讲解和质疑问难相结合。书院成为批判社会现实社会黑暗腐朽势力的一股力量,如明代无锡的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清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清末以降,我国学校教育以吸收西学成为第一要务,开始有了近代化的大,中,小学。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的特色:综合观(大教育观);辩证观(对立统一观)德智统一:孔子,董仲舒,道德观念的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知识与才能统一,教学师生间的统一;内在观:强调启发立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人文主义的教育,上起孔孟老庄,中经佛教禅宗,下迄宋明理学。

综合观:教育放在治国之民的首要地位,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治国安邦的基础的思想,“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辩证观: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

内在观: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强调人心中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自省,自反,慎独,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求舍在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