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合集下载

儿童营养不良的诊疗指南

儿童营养不良的诊疗指南
皮下脂肪:皮下脂肪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的可靠指标。
肌张力:肌张力的异常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运动发育:运动发育的延迟可能提示营养不良。
营养相关生化指标:如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这些指标可 以反映近期营养状况。
诊断流程与步骤
01
02
03
04
05
1. 收集病史
2. 身体检查
3. 评估生长曲线 4. 检查是否有并 5. 实验室检查 发症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经验教训
营养不良是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都有负
面影响。
营养不良往往与贫困、不卫生和不良饮 食习惯等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从多方面
进行干预和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营养不良,需要采取不 同的诊疗方法和策略,例如针对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需要进行能量和蛋白质 补充,针对微量营养素缺乏需要进行特
营养不良会影响儿童的脑部发 育,导致智力水平低下。
心理问题
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儿童出 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
响其心理健康。
02
儿童营养不良的诊断
诊断标准与方法
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百分比:此标准适 用于年龄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高评价。
生长曲线:与生长曲线进行比较,观察其是否在正常范围 内。
分类
根据病因,儿童营养不良可分为原发性营养不良和继发性营 养不良。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 过度消耗导致,继发性营养不良则是由疾病或药物影响导致 。
营养不良的原因
01
02
03
04
饮食不当
儿童饮食单一、食物质量差、 摄入不足或偏食等都可能导致
营养不良。
疾病影响

临床营养诊疗规范1

临床营养诊疗规范1

临床营养诊疗规范(第一课)第一章: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定一、营养不良、营养不足、超重、营养风险的定义:1、营养不良: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肥胖(超重)。

2、营养不足:通常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指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体重指数(BMI)小于18.5,伴有一般状况较差者。

3、超重:超重(肥胖)指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

BMI是体重/身高的简便指数,通常用于对成年进行超重和肥胖分类。

其定义为按公斤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

世卫组织的定义为:身体质量指数等于或大于25时为超重,身体质量指数等于或大于30时为肥胖。

(另注:特殊职业者不计入在内,如举重运动员)。

通常,身体质量指数因为对男女和各年龄的成人都一样,因而是最有用的人口水平超重和肥胖衡量标准。

但是,由于它未必意味着不同个体的肥胖程度相同,因而应将其视为粗略的指导。

4、营养风险:因营养因素,对患者结局(感染有关并发症,住院日等)发生负面影响的风险,不是指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不足)的患者,应结合临床,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二、营养风险筛查欧洲肠外肠内学会工作小组,根据近20年来发表的128个随机对照研究来分析和评价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制定出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的规范方法,这是国际上第一个采用循证医学资料开发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NRS2002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注:《NRS2002实际操作版》,另见本文后附件1)1、营养状况受损评分(0-3分);2、疾病的严重程度评分(0-3分);3、年龄评分(≥70岁者,加一分)。

上述总分为0-7分,根据对128个关于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的随机对照实验的分析发现,在NRS评分≥3分的情况下,大部分研究显示营养支持有效(能够改善临床格局),而在NRS评分<3分的情况下,大部分研究显示营养支持无效。

营养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营养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减少脂肪摄入:如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
保持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避免偏食和挑食
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肉类、鱼类、豆制品等
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
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如全谷物、面包、米饭等
药物治疗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补充缺乏的营养素
膳食纤维补充剂: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定期体检
体检频率: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确定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时发现营养不良的迹象,及时治疗
体检项目:体重、身高、血常规、尿常规等
体检结果分析:根据体检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预防营养不良
及时就医
发现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疲劳等
氨基酸和蛋白质补充剂:提供必需的氨基酸和蛋白质
补充营养素
添加标题
蛋白质: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等
添加标题
维生素:补充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C、D等
添加标题
矿物质:补充矿物质,如钙、铁、锌、镁等
添加标题
膳食纤维:补充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添加标题
水分: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添加标题
热量:根据需要补充适当的热量,避免营养不良加重
其他治疗方法
肠道菌群移植:通过移植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来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
饮食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
药物治疗:使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剂
运动治疗: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新陈代谢和营养吸收
营养不良的预防
PART 03
合理饮食
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保证膳食均衡

临床营养诊疗规范2

临床营养诊疗规范2

临床营养诊疗规范(第二课)三、营养状况评定营养评定是指临床营养专业人员通过膳食、人体组成测定、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及综合营养评定等,对患者营养代谢和机体功能等进行检查和评估,用于对特殊患者制定营养支持计划,考虑适应症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并监测营养支持的疗效。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既有明显区别又有联系,营养风险筛查可以判定是否应该给予患者临床营养支持,在计划临床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如有困难和疑问,应加做“评定”。

依据ESPEN教育委员会主编教材(第3版),营养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即:1)病史和检查:考虑所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足的因素及患者自身情况;2)疾病状况:临床检查等;3)功能评价:因营养不足引起的精神和身体功能异常;4)实验室检查:炎症和疾病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具有重要意义;5)液体平衡:检查机体有无脱水或水肿情况;6)人体组成:总体脂肪、总体水和瘦体组织测定等。

1、人体测量:1)体重:体重是脂肪组织、瘦组织和矿物质之和,体重的改变是与机体能量与蛋白质平衡改变相平行的,故体重可从总体上反应人体的营养状况。

体重测定须保持时间、衣着、姿势等方面的一致,对住院患者应选择晨起空腹、排空大小便后,着内衣裤测定,体重计的感量不得大于0.5kg。

体重指数(BMI):被认为是反映营养不良及肥胖症的可行指标,用公式表示为:BMI=kg/m2(身高2)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自1990年以来,在中国进行了13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总计纳入24万成人的数据,汇总分析得出适于中国成人的BMI评价标准,见下表:BMI中国评定标准2)皮褶厚度:通过皮下脂肪含量的测定可推算体脂总量。

三头肌皮褶厚度测定方法:被测者上臂自然下垂,取左(或右)上臂背侧肩胛骨肩峰至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于该点上方2cm处,测定者以左手拇指与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脂肪捏起呈皱褶,捏起处两边的皮肤须对称。

然后,用压力为10g/mm2的皮褶厚度计测定,应在夹住后3秒钟读数,测定时间延长可使被测点皮下脂肪被压缩,引起人为误差,连续测定3次后去其平均值,为减少误差,应固定测定者和皮褶计。

营养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营养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04
特殊人群营养不良处理 策略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营养不良处理策略
孕妇
在孕期,应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特别是蛋白质、铁、叶酸、钙和维生素D等。 对于营养不良的孕妇,应调整饮食,增加营养素的摄入,并在必要时使用营养补充剂。
哺乳期妇女
哺乳期妇女需要额外的能量和营养素来支持乳汁的生产。建议哺乳期妇女保持均衡的饮食 ,包括足够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等。对于营养不良的哺乳期妇女,可能 需要使用营养补充剂。
儿童
儿童的营养不良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对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应调整饮食,增 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营养补充剂或进行肠 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老年人营养不良处理策略
01
调整饮食
老年人的饮食应以软、烂、细、碎为主,方便咀嚼和消化。同时,应增
加蛋白质的摄入,特别是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蛋和奶制品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2
使用营养补充剂
对于无法通过饮食满足营养需求的老年人,可以使用营养补充剂,如蛋
白粉、维生素D和钙片等。
03
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可能需要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来提供
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慢性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处理策略
调整饮食
慢性疾病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营养需求调整饮食。例如,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高血压患者应限制 钠盐的摄入。
使用营养补充剂
对于无法通过饮食满足营养需求的慢性疾病患者,可以使用营养补充剂来弥补营养素的不足。例如,肾病患者可以使 用肾病专用营养补充剂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
营养教育
慢性疾病患者应接受营养教育,了解如何根据自身病情和营养需求调整饮食。同时,医生和营养师也应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建议和指导。

营养不良分级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分级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分级诊断标准营养不良是指机体摄入营养不足、消耗超过供给或吸收利用障碍等因素导致的全身或部分组织代谢功能失调的一种病理状态。

营养不良可以导致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损害,从而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学家和医生制定了一套营养不良分级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的分级诊断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营养指标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常用的指标有体重、身高、体质量指数(BMI)、皮下脂肪厚度(SFT)、上臂肌围(AMC)等。

下面将介绍一套常用的营养不良分级诊断标准。

1.体重分级:根据体重与标准体重的比较,将患者分为以下四个级别:-正常体重:体重=标准体重-体重不足:体重<标准体重的85%-体重轻度不足:体重为标准体重的76%-84%-体重重度不足:体重为标准体重的75%以下2. BMI分级:BMI是一种衡量肥胖和体重不足的常用指标,其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2。

根据BMI值,可以将患者分为以下四个级别:-正常体重:18.5 < BMI < 25-体重不足:BMI<18.5-体重超重:25 < BMI < 30-肥胖:BMI > 303.皮下脂肪厚度(SFT)分级:SFT是一种测量皮下脂肪厚度的指标,常用于评估患者的脂肪储备情况。

根据SFT值,将患者分为以下四个级别:-正常:男性> 15mm,女性> 20mm-临界:男性10-15mm,女性10-20mm-不足:男性< 10mm,女性< 10mm-极度不足:男性< 5mm,女性< 10mm4.上臂肌围(AMC)分级:AMC是一种衡量肌肉储备情况的指标,常用于评估患者的蛋白质状况。

根据AMC值,将患者分为以下四个级别:-正常:男性> 25cm,女性> 23cm-临界:男性22-25cm,女性20-23cm-不足:男性< 22cm,女性< 20cm-极度不足:男性< 15cm,女性< 15cm以上是对营养不良分级诊断标准的简要介绍,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从而制定合适的营养干预措施。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诊断要点】(一)病因包括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需要量增加。

(二)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

皮下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皮下脂肪逐渐消减的顺序:自腹部开始,依次为躯干、臀部及四肢,最后为面颊。

(三)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将营养不良分成轻、中、重三度(表1-1)。

表1-1小儿营养不良分度标准按临床表现不同,营养不良又可分为三型。

1.消瘦型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消瘦为主要特征。

实验室检查,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正常。

病理上肝脏无形态学改变。

2.水肿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浮肿为主要特征。

3.混合型消瘦和浮肿同时存在。

(四)有时小儿呈虚胖状,面色苍白,肌肉松弛,或伴下肢浮肿,这是长期用淀粉类喂养,蛋白质缺乏的表现,称“泥膏样”体质。

婴儿常表现为免疫低下,易感染。

(五)营养不良病人经常合并有营养性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见。

可有多种维生素缺乏,尤以脂溶性维生素A、D缺乏常见。

约有3/4的患儿伴有锌缺乏,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

婴儿腹泻常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

营养不良患儿可并发自发性低血糖。

【处理要点】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注意除蛋白质和热量供应不足外,还存在多种营养素缺乏。

(一)首先重视三个问题,即电解质紊乱、感染和贫血。

(二)调整饮食、补充营养,加强护理。

必须遵守逐步增加,由少到多的原则。

补充优质蛋白及各种维生素,适当补充钾、腹泻控制后可给予铁剂。

1.能量的供给也由少渐增:轻度营养不良热能从每日250~330KJ(60~80kcal)/kg开始,可渐增至每日500~727KJ (120~170kcal)/kg。

中重度从每日165~230KJ/kg(40~55kcal/kg)开始,逐步少量增加到502kJ/kg(120kcal/kg)待接近正常体重后,再恢复到正常需要量。

2.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加至3.0-4.5g/kg。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诊疗常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慢性营养缺乏症,缺乏能量和蛋白质,多由长期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所致。

表现为渐进性消瘦,体脂减少及全身各器官不同程度萎缩和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

【诊断要点】1、体重低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2个标准差为轻度,介于2—3个标准差之间为中度,低于3个标准差为重度。

2、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2个标准差为轻度,在2—3个标准差之间为中度,低于3个标准差为重度。

3、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变薄,腹部先发生,继之躯干、臂部及四肢,最后面颊脂肪消失而呈老人貌。

水肿于低蛋白血症时发生。

血浆蛋白低下,总蛋白<40g/L,白蛋白20g/L,病儿出现水肿。

4、各系统、器官功能低下及障碍表现。

如肠黏膜上皮及绒毛萎缩致吸收不良,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致消化不良。

5、合并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表现,如维生素A吸收不良致病儿出现角膜干涩,甚至发生角膜溃疡。

【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加强护理。

2、合理供给热量和蛋白质(1)轻度者在原有饮食基础上逐渐增至该年龄的应有量。

(2)中度者开始供给热量为正常供给量的半量,蛋白质2g/kg.d,脂肪1g/kg.d,1周后逐步增至正常供给量。

牛奶含优质蛋白质,应首先选用。

(3)重度病儿开始用正常的1/3量,逐步增加到该年龄组的应有量。

3、肠胃外营养重度营养不良,全身衰竭者给予静脉营养,需住院治疗。

4、补充各种消化酶以帮助病儿的消化功能,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警示】1、热量供给需循序渐进由少到正常需要量。

2、补充各种消化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对厌食症病儿应加用胃肠动力剂,以增进食欲。

苯丙酸诺龙系蛋白质同化剂亦有增加食欲作用。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4)严重慢性营养不良
小儿的体重和身高均低于身高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高的评价
标准。评价方法同消瘦和发育迟缓的评价方法。
患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的小儿实际上存在消瘦和发育迟缓,表
明过去和目前均有营养不良,患儿看起来又瘦又小,严重者精神不振、 反应低下,智力障碍等。
可将四种营养不良的评价标准和分类方法归纳于下表中。
表6营养不良评价表
按身高的体重评价标准V均值-2s(急性、近期营养
不良)消瘦
按年龄的身高评价标准V均值-2s(过去、慢性营养
不良)发育迟缓



/




2.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
(1)评价指标: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
(2)评价参考值:卫生部推荐的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三
项指标的参考值;
(3)评价标准:小儿的三项指标的测量值分别小于参考值 的中位数减去二个标准差(中位数-2s) o
3.营养不良的分类
(1)低体重
小儿的年龄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为:将测量出的 小儿体重值与年龄别体重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体重对 比,如低于评价标准就是低体重。
(2)消瘦
小儿的年龄别身高正常,但身高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评价 方法为:先将测量出的小儿身高值与年龄别身高的参考值中的同年 (月)龄、同性别的身高值对比,如等于或高于评价标准,则再将测量 出的小儿体重值与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中同性别、同身高的体重值对照 分析,如低于该评价标准,就是消瘦。
消瘦主要反映小儿目前或近期营养不良,表现为面黄饥瘦, 重者皮包骨头,但个子不矮。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和(或)蛋口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 症。

儿童营养不良门诊基本诊疗路径24页PPT【24页】

儿童营养不良门诊基本诊疗路径24页PPT【24页】
②读书积累。有了书,只了解故事情节是远远不够的。在读书的过程中,既可以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段记录下来。也可以把你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就有了读书做记录的习惯了。在班上,我们可以开展读书记录展示活动。学习氛围有了,学习气氛浓了,班上乱子少了,教师的担子轻了。
③学习能力逐步提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有了读书记录的习惯,读教材时为了节省时间,他可以一读课文,二圈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三查(字词典) 四熟读。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后还可以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学习中,字、词、句、段、篇逐层推进。
发展中国家50%以上的儿童死亡与营养不良有关
·世界各国都将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作为评
价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之
L
营养不良定义
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多种
原因引起的蛋白质和(或)总能量摄入不足,不
能维持正常新陈代谢而导致自身组织消耗的营养
缺乏性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喂养不当导
第三,从学生用书来看,现在还有哪一位学生只有课本,不是《某某点睛》,就是《某某搭档》,而且有的学生有《某某中考》多种教辅书以及多套模拟试卷,可以说学生在题海里转圈圈,哪来的时间去探究。
第四,从教师来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安排》,学校每周只有3节化学课,九年级第一学期按20周算,除去国庆放假、半期考试、期末考试,只有17周的上课时间,也就是说第一学期只有51节课的时间;第二学期从2月15号左右开始上课至6月15号左右中考,也就是16周左右,只有48节课的时间,合计九年级化学只有99节课的时间,当然,这些课时如果只是把课本内容上的教学任务完成,还是有余的。不过学校组织的月考,以及学生手里的模拟试卷讲解,还有学生进行中考复习都要时间,所以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也没有时间探究,只是在以课本内容进行教学。课堂上,教师不是讲“元素及化合物”,就是讲“化学实验和计算”;讲了一种复习资料,又讲另一种复习资料;讲解了一份模拟试卷,又讲解另一份模拟试卷;课堂上盯着学生,下课还盯着学生。说实在话,教师也没有时间来探究,有的教师还很得意地说:“我年年上初三忙得很!”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营养不良一般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体格评价指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中位数±标准差(SD)评价年龄的体重(W/A)、年龄的身高(H/A)、身高的体重(W/H)三个指标。

1.低体重:儿童的年龄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中度[X ( 2SD~ 3SD)],重度(<X 3SD)< p>2.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中度[X ( 2SD~ 3SD)],重度(<X 3SD)< p>3.消瘦:儿童的身高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中度[X ( 2SD~ 3SD)],重度(<X-3SD)< p>注:评价结果三者可不一致,因与缺乏的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有关。

【病因诊断】1.病史采集: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反复感染、心肾肝疾病);2.临床表现:精神、运动、疾病情况等;3.体格检查:注意皮下脂肪、心肺肝脾、皮肤、毛发、肌力、肌张力等;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前白蛋白降低;5.营养计算: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计算体重应分三步,了解营养不良严重程度:(1)按实际PEM体重确定能量需要量;(2)按实际身高体重(消瘦儿童<实际身高体重的50%):供给量以108 kcal/kg计算(补充既往感染损失);(3)按实际年龄的平均体重计算:确定供给量(>以现有身高的体重确定)。

【治疗】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按计算首先提供足量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然后据营养不良程度和消化功能状况,遵循由少增多的原则提高食物蛋白质量;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伴有维生素A、C,B族维生素,锌、铁缺乏者等,可适当补充,促进康复;4. 治疗并发症: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时应及时纠正;5. 支持疗法: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轻度营养不良调整营养的同时可用中药、中医配合调理;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门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应住院治疗。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一)收案标准凡属中、重度营养不良,尤其是中、重度低体重,消瘦和严重慢性营养不良为重点。

1.(1)小儿长期喂养不当:①人工喂养的婴儿,尤其长期稀释乳或乳量不足;②母乳不足又未增加其它母乳代用品;③4个月后没有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或添加辅助食品数量不足、品种单调、质量不高,特别是以谷类辅助食品为主的小儿;④长期挑食、偏食、厌食的小儿。

(2)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小儿,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为最常见。

此外,肠寄生虫病、慢性传染性疾病等。

(3)先天性不足,消化能力低下的小儿,如早产儿、双胎儿、低出生体重儿。

此外,唇腭裂、幽门狭窄等。

2.(1)评价指标: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2)评价参考值:卫生部推荐的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三项指标的参考值;(3)评价标准:小儿的三项指标的测量值分别小于参考值的中位数减去二个标准差(中位数-2s)。

3.分类(1)低体重小儿的年龄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为: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年龄别体重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体重对比,如低于评价标准就是低体重。

(2)消瘦小儿的年龄别身高正常,但身高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为:先将测量出的小儿身高值与年龄别身高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身高值对比,如等于或高于评价标准,则再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中同性别、同身高的体重值对照分析,如低于该评价标准,就是消瘦。

消瘦主要反映小儿目前或近期营养不良,表现为面黄饥瘦,重者皮包骨头,但个子不矮。

(3)发育迟缓又称生长迟缓,小儿的年龄别身高低于评价标准,而身高别体重正常。

评价方法为:先将测量出的小儿身高值与年龄别身高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身高值对比,如低于评价标准,则再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中的同性别、同身高的体重值对比分析,若为正常,就是发育迟缓。

营养不良(县医院适用版)

营养不良(县医院适用版)

营养不良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营养不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营养不良(ICD-10:E46.x00)。

(二)诊断依据。

参照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协会(ESPEN)的共识意见(ClinNutr, 2015,34(3):335-340),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可诊断营养不良:1.体重指数(BMI)<18.5Kg/m2;2.在无明确时间段内、体重非人为因素下降>10%,或者3个月内体重下降>5%;在此基础上符合以下两点之一即可诊断:(1) BMI<20kg/m2(年龄<70岁)或BMI<22kg/m2(年龄≥70岁);(2) 去脂体重指数(FFMI)<15kg/m2(女性)或FFMI<17kg/m2(男性)。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46.x00营养不良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3–4日。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身高、体重、BMI、小腿围、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去脂体重(FFM)、脂肪量(FM)、FFMI;(2)营养评价量表:包括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SF)、营养不良通用筛查量表(MUST) 等;(3)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潜血、粪便寄生虫检查;(4)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电解质、钙、磷、镁、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3、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5)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查;(2)血淀粉酶、脂肪酶;(3)幽门螺杆菌;(4)内镜检查(活检病理学检查)、消化道钡餐造影;(5)胸腹部CT(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小儿营养不良的中医诊疗法

小儿营养不良的中医诊疗法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由于摄入不足或由于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组织。

临床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肌肉萎缩,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

本病在贫困地区较多见,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本病的发病减少,目前主要由于喂养不当引起。

相似于中医的“疳证”,是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辨证论治1.疳气证[证候]形体略见消瘦,面色稍萎黄,食欲缺乏,或食多便多,大便于稀不调,精神不振,好发脾气。

舌苔腻,脉细滑,多见于本病之初期。

[治法]调和脾胃,益气助运。

[方药]资生健脾丸。

主要药物: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楂、神曲、麦芽、山药、枳实、黄连、豆蔻仁、桔梗、扁豆、莲子、藿香、枳壳、泽泻、炙甘草。

加黄芪、防风益气固表;大便干者,加决明子、全瓜蒌润肠通便。

2.疳积证[证候]形体消瘦明显,脘腹胀大,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易落,烦躁,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减退。

或善食易饥,大便下虫。

或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

舌质偏淡,苔淡黄而腻,脉濡细而滑。

多见于本病之中期。

[治法]清疳理脾,行气和胃。

[方药]消疳理脾汤,肥儿丸。

消疳理脾汤主要药物:神曲、麦芽、槟榔、青皮、三棱、莪术、黄连、胡黄连、芦荟、芜荑、使君子、甘草。

肥儿丸组成为:人参、茯苓、白术、黄连、胡黄连、使君子、神曲、麦芽、山楂、芦荟、甘草。

若患儿一般情况尚好,实多虚少者,采用先攻后补,用消疳理脾汤以行气消积,导滞杀虫;若患儿体质虚弱、虚多实少者,宜先补后攻,用肥儿丸以益气健脾,消食化积。

伴脘腹胀满者,加厚朴、大腹皮宽中理气;大便稀溏者,去芦荟之慢下,加扁豆以实脾。

3.干疳证[证候]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呈老人貌,皮肤干枯有皱纹,精神委靡,啼哭无力,无泪。

或可见肢体浮肿,或见紫癜、鼻衄、齿衄等。

舌淡或光红少津,脉弱。

多见于本病之晚期。

[治法]补益气血,调和脾胃[方药]八珍汤。

主要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炙甘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一)收案标准
凡属中、重度营养不良,尤其是中、重度低体重,消瘦和严重慢性营养不良为重点。

1.
(1)小儿长期喂养不当:①人工喂养的婴儿,尤其长期稀释乳或乳量不足;②母乳不足又未增加其它母乳代用品;③4个月后没有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或添加辅助食品数量不足、品种单调、质量不高,特别是以谷类辅助食品为主的小儿;④长期挑食、偏食、厌食的小儿。

(2)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小儿,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为最常见。

此外,肠寄生虫病、慢性传染性疾病等。

(3)先天性不足,消化能力低下的小儿,如早产儿、双胎儿、低出生体重儿。

此外,唇腭裂、幽门狭窄等。

2.
(1)评价指标: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
(2)评价参考值:卫生部推荐的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
的三项指标的参考值;
(3)评价标准:小儿的三项指标的测量值分别小于参考值的中位数减去二个标准差(中位数-2s)。

3.分类
(1)低体重
小儿的年龄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为: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年龄别体重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体重对比,如低于评价标准就是低体重。

(2)消瘦
小儿的年龄别身高正常,但身高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为:先将测量出的小儿身高值与年龄别身高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身高值对比,如等于或高于评价标准,则再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中同性别、同身高的体重值对照分析,如低于该评价标准,就是消瘦。

消瘦主要反映小儿目前或近期营养不良,表现为面黄饥瘦,重者皮包骨头,但个子不矮。

(3)发育迟缓
又称生长迟缓,小儿的年龄别身高低于评价标准,而身高别体重正常。

评价方法为:先将测量出的小儿身高值与年龄别身高的参考值中的同年(月)龄、同性别的身高值对比,如低于评价标准,则再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身高别体重
参考值中的同性别、同身高的体重值对比分析,若为正常,就是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主要反映过去(长期)营养较差,目前尚可。

这类小儿从外表看上去匀称、皮下脂肪不少,只是长期的矮小。

(4)严重慢性营养不良
小儿的体重和身高均低于身高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高的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同消瘦和发育迟缓的评价方法。

患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的小儿实际上存在消瘦和发育迟缓,表明过去和目前均有营养不良,患儿看起来又瘦又小,严重者精神不振、反应低下,智力障碍等。

3.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
(1)最早出现的表现是体重不增,随后体重减轻;
(2)消瘦、肌肉松弛、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肤毛发干枯失去弹性;
(3)患病较久、病情较重者身高增长迟缓,并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反应迟钝、智力落后等;
(4)营养不良的患儿易患各种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

(二)管理方法
1.查找原因;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进行喂养指导;
(1)强调母乳喂养;
(2)根据小儿年龄特点,指导合理补充营养,调整饮食,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3)增加饮食次数或增加热量的摄入。

4.药物及其它治疗(1)助消化药①胃蛋白酶合剂
2岁以下小儿:每次1~2.5ml,每日3次,口服;2岁以上小儿:每次3~5ml,每日3次,口服;②多酶片
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2)多种维生素
维生素B1,B2,B6,维生素C;(3)锌
锌元素,每日0.6~1.5mg/kg,分2~3次口服。

(4)中医中药①推拿、捏脊;②开胃健脾的中药。

5.定期随访
(1)每月复查一次,测量体重、身高并进行评价。

(2)收案时应做血红蛋白检查,异常者,按贫血常规管理,有条件者做智力检查和微量元素检查,异常者应做出相应的处理。

(三)结案标准
1.按年龄的体重应达到均值减一个标准差以上,且症状、体征消失,并维持2个月。

2.如经指导、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但体重仍未达到均值减一个标准差以上者,可采用按身高的体重评价,如按身高的体重已达到均值减一个标准差以上即可结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