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合集下载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预测题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预测题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预测题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①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⑤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二、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独特性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②研究的周期较长。

③针对性、实践性强。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涉及到的主要课题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方法手段以及应遵循的逻辑和方法论规则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各类方法的含义、操作步骤、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时应考虑的条件。

3.教育理论的形式化、证明和评价的一般认识论原理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新方法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理论研究水平(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四、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按适用范围和概括程度分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具体点科学方法论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系统科学方法等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2.按研究目的功能和作用分①基础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

②应用研究:用于应用和检验理论,评价它在教育解决实际中的作用。

③发展研究: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策略。

①历史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一定时间段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目前时间和预测未来事件⑤理论研究: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从而发现它的内在规律五、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和提高教育质量2,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3,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中重要战略措施。

六、我国教育研究模式的基本特点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总结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脱节,与自然哲学研究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齐直观;第二章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一、★直觉观察期朴素唯物论,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

02第二章教育学与教育研究(教育学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02第二章教育学与教育研究(教育学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二章教育学与教育研究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

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可以成为教育问题,只有教育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具有研究价值的时候,才成为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就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的课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时间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对教育的认识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日常教育经验,一种是科学的形式,即教育学。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教育学作为对教育问题的科学解释,其解释是有理论依据的,而不是直接建立在感性经验与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一种科学的解释。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学扮演者一种“中介”或者“桥梁”的作用,有效地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三、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了解)教育科学是有关教育问题的各种科学理论的学科群,包含许多分支学科。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研究的是教育的基本的、一般的问题,如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是从总体上分析教育问题,而其他学科是从某一角度或者某一方面进行研究。

所以、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四、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汇编的关系(了解)1、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点:教育学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自考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要点

自考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要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要点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一、复习重点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P22.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P3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P4-P11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P13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及体系结构。

P16-P206.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

P217.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层次与水平。

P22-P238.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P249.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P25-P2810.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P28-P30二、名词解释:1.方法P22.研究P23.教育科学研究P2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2三、简答题、论述题:1.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P32.古代、近代以及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13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分类方式,每种方式含有哪些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P16-20 4.教育科学研究的四种水平是什么?P22-235.如何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P246.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P28-307.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有哪些主要作用?P25-28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一、复习重点:1.选题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P332.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

P34-363.选题的过程。

P37-394.选题的方法。

P39-425.文献检索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P47-496.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P49-537.文献检索的过程。

P53-548.文献检索的方法。

P54-559.教育文献的利用。

P5710.检索文献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P57-5811.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及主要内容。

P5912.理论构思的概念。

P6013.理论构思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P61-6314.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

P64-6715.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建立和检验的基本方法。

P68-7216.确定研究方法。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一、选择题复习要点:1、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反对中世纪的教条主义,认为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不能胜任从实验到公理的科学发现任务,必须以归纳法取而代之。

这种方法突出了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强调科学方法的经验性质。

p7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P33、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 P 174、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P35、比较研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关系的事物甲乙对照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P196、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859-1952)强调必须从教育实验中建构理论并亲自主持了长达8年之久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验。

P117、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教育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是描述研究。

P 198、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验证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教育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P 199、某教授在长沙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提高英语成绩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它城市甚至一些乡村的中小也想开展这一研究,该教授决定选择一些乡村小学继续开展研究。

后面的这一研究属于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

P 2310、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P 17 11.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是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

12.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和多学科角度去探讨教育现象和规律,体现了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13.教育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14.“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中第一个时期的特点。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格 式 塔 心 理 图 片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知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 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图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学习步骤:
1. 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举兴趣的问题; 2. 学生面对新问题、新情境,在思维中产生某种程度的 不确定性,并产生探究的动机; 3. 围绕问题,向学生提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材料或事实; 4. 协助学生对有关材料或事实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积 极思维,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假设; 5. 协助和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应有的结论; 6. 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 7. 使问题得以解决。
第一,动机原则。 第二,结构原则。 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儿 童对学习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那么教 即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和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 第三,程序原则。 师如何利用儿童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其参与探究 方式,才能促进学习。即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内容与 即要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发展水 第四,强化原则。 活动,从而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 础
1
2 3
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 学习建议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一.知识结构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理 论 基 础 现代教学理论 布鲁姆的掌握教学理论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方法: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

研究: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述。

3.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

4.研究的创新性。

独特特点:1.由研究对象所决定,教育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2.研究的周期长,影响的因素复杂;3.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直觉观察时期。

古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特点:1.独特的儒家教育价值观。

2.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4.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观。

第二个时期: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

基本特点: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初步形成归纳法和演绎法。

2.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理论基础。

3.实验方法的初步运用。

第三个时期: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特点: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

2.进步派与传统派进一步发展。

3.研究方法实用主义倾向。

4.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四个基本特点:1.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化程度。

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

4.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

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版)笔记(完美打印版)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版)笔记(完美打印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容*容主要有四部分组成:*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功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教育研究的设计等。

)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教育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和报告的撰写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对象与特性一、科学研究(一)科学对科学的理解主要有三种:其一,将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就是尖端技术;其二,将科学定义为“一切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的知识体系”;其三,认为科学就是数学、化学、物理学等现有的学科。

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二、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特性(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其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其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其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

所谓教育存在包括两个方面的存在,一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一是理论形态的存在;其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了的教育问题。

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一书中对于教育研究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教育存在”具有三种形态:教育活动型存在、教育观念型存在、教育反思型存在。

(二)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性叶澜在她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点:1、教育系统的人为性;2、教育系统的实践性;3、教育系统中主客体的复合性;4、教育系统结构的层次性;5、教育系统的自控性和它控性;6、教育系统效果的滞后性和隐蔽性。

第二章-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

第二章-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

第二章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开始发展,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这段时期称为“前教育学时期”。

这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前科学认识不仅存在于人类教育认识的早期,而且还存在于当前和今后人类对教育的认识中。

只有把各种教育问题和各种教育思想材料作为客观的问题加以研究,形成关于这些问题和思想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时候,才能超越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

这个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思想著作当中。

其中,《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但就其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而言,还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思维和论述的方式也大多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的方式,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但《学记》的产生开创了教育学的开端。

二、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作为一种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有以下几个方面:对象方面: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结果方面: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和教育学著作;组织机构方面: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三、教育学的发展(一)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代表人物:梅伊曼(E.Meuman,1862-1915)拉伊(y,1862-1926)代表著作: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主要观点:1.反对单纯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学研究真正“科学化”;3.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形成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用于实际;4.心理实验在实验室里进行,而教育实验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5.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

优点:定量研究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2、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2、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二、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代表人物 1、培根提出了经验论的归纳法,后为洛克、夸美纽斯发展。 2、笛卡尔提出理性的演绎法。 3、康德站在唯理论的立场上,企图使经验论与唯理论结合,把 世界统一在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由感性、知性、理性三个层 次组成的认识发展过程理论。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论。 (二)基本特点 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 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 历程。卢梭、福禄培尔强调个性研究,赫尔巴特强调社会研究。 2、教育研究方法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和在一起的, 并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 格,即归纳法和演绎法。以分析为主 3、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费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 “实验方法”。费斯泰洛齐1774年创办“新庄孤儿院”,梅伊曼创 立
第二章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教育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经历了一个孕 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它始终伴随着人类 教育的发展全过程。 一、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基本 特征 二、影响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 教育研究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的 历史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一、直觉观察时期(16世纪前) (一)古代中国:孔丘、墨翟、孟轲、董仲舒、王充、韩愈、朱熹、 王夫之,其研究特点如下: 1、考察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是以伦理 道德为主。 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 研究并形成理论。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辩证观。 4、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形成 了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 (二)古代西欧:主张神性,以主智为宗旨。 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法。 归纳 观察 解释性原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一)名词解释1.教育科学——是正确反映教育领域内客观事物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并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4.理论研究——是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并形成一般性研究。

5.方法——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

6.研究——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只是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

(二)问答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a.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b.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述;c.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d.研究的创新性。

●教育科学方法历史发展的三个时期及其特点:1.第一个时期是直觉观察时期。

特点:a.独特的儒家教育价值观;b.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c.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d.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观。

2.第二个时期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

特点:a.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b.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c.实验方法进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视野,为考察教育问题提供了客观基础。

3.第三个时期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综合发展时期,起于20世纪初,发展至今。

特点:a.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以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人们认识的深化;b.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c.考察这个时期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由于受西方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及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在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d.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畴,是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获得教育规律的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新闻报导不同。

如果说经验总结、新闻报导只是事后总结的话,那正式的研究是事先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现象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从古希腊到16世纪的直觉观察时期;2、17世纪至于9世纪末的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3、20世纪到达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独立学科时期;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变革时期.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提高教师的教研的理论程度。

2、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特点。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性。

4、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分类和体系结构(一)按研究的目的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预测研究。

(二)按研究方法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1、观察分析教育对象,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归纳法:特殊到一般、形象具体思维)。

2、推论验证的演绎法(演绎法:一般到特殊,抽象思维畴)。

三、教育研究的认识层次和水平两个层次:1、经验层次;2、理论层次。

四种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应不应该发生,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等。

2、探究原因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种现象?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等。

3、迁移推广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的原则?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选择确定研究课题2、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3、分析总结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以及方法论原则一、作用1、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同等学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同等学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三)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发展
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2.教育科学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3.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及其特征
1. 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 2.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3. 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 4. 现代科学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研究 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
(1)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2)较长的周期性。 (3)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4)广泛的群众基础。 (5)受道德标准的约束。
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3. 教育科学研究的效度
教育研究的效度是指所进行的研究是否基于事实或证据 ,研究的结果能够被证明的程度。
答题思路:
联想开题报告围绕“对研究课题的论证”+(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
对研究课题的论证:
①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基础性研究课题OR应用性研究课题) ②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③本课题领域以往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国内外研究水平、核心期刊)
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
(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以解决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2)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 查的指标。 (3)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搜集可靠的资料 数据。 (4)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5)有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 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第二章 教育学概述

第二章 教育学概述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学校即社会 做中学
“思维五步”与“教学五步”
以儿童为中心
赫尔巴特和杜威的观点对比
赫尔巴特: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
杜威:经验中心、作业(活动)中心、儿童中
心 赫尔巴特强调的经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经验, 以知识的形式记载于各种书本之中 杜威的经验是个体活动的经验,依靠儿童的亲 身实践和探索获得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1841)是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公认的现代教育心 理学创始人、科学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史上,没 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 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 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西方 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而 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 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二)
“教育科学”包括科学教育学(研究教育是什么
或曾是什么) “教育科学”包括规范教育学(研究教育的规 范和教育的价值取向) “教育科学”包含教育技术学(回答怎样教育 的问题)
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
探讨教育的一般问题 普通教育学不仅重“知”,还要授“艺”、训 “智”、立“德” 普通教育学具有的价值: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普通教育学》的精华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 学生的多方面兴趣是接受新知识形成新观念的基本条件 ,教育要发展学生 多方面的潜能 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课程体系,认为普通教育应设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艺术、宗教等范围广泛的学科,他制定了包括物理 、化学、地理、数学、 逻辑学、文法、语言、唱歌、图画、历史、政治、法律、神学等在内的庞 大的课程体系 全面科学地论述了教学的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和四方法 (叙述、分析、综合、应用) 重视对儿童的管理,强调良好的管理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 强调知识的教育,强调教师的权威(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是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获得教育规律的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新闻报导不同。

如果说经验总结、新闻报导只是事后总结的话,那正式的研究是事先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现象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从古希腊到16世纪的直觉观察时期;2、17世纪至于9世纪末的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3、20世纪到达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独立学科时期;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变革时期.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提高教师的教研的理论程度。

2、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特点。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性。

4、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分类和体系结构(一)按研究的目的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预测研究。

(二)按研究方法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1、观察分析教育对象,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归纳法:特殊到一般、形象具体思维)。

2、推论验证的演绎法(演绎法:一般到特殊,抽象思维范畴)。

三、教育研究的认识层次和水平两个层次:1、经验层次; 2、理论层次。

四种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应不应该发生,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等。

2、探究原因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种现象?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等。

3、迁移推广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的原则?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选择确定研究课题2、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3、分析总结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以及方法论原则一、作用1、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案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特点、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原则和作用。

教学重点: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原则。

教学难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教学时数:4学时参考资料: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2006年7月第11次印刷。

思考题:1、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3、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哪些特点?4、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式不同分别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哪些类型?第一节概述一、科学研究(一)概念1、科学: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包含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

2、研究:这里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

3、科学研究:是从人类的认识活动中产生、深化、分离出来的一种探究意识更强、目的和方法更明确、步骤和方法更严密的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

(二)科学研究的特点同一般认识活动相比,科学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的意识性和组织性。

科学研究是以研究课题为中心而展开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认识活动。

2、自觉地继承性和创造性。

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理论是人类长期积累的结果,又是后继科学研究的起点。

科学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要达到真正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目的,因而科学研究具有创造性。

3、强烈的探索性和复杂艰巨性。

科学研究要探索的是人类丧未发现和掌握的客观规律,具有探索性。

科学研究又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

需要人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具有始终不渝的追求精神,才能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

二、教育科学研究(一)概念1、教育科学:指正确反映教育领域内容客观事物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并将随着教育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取恰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去探明教育内部各要素间的变化与规律,以及辨析教育本质与其外部现象间的关系,并作出严格科学结论的一种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

第二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媒体对比实验:将电教媒体(主要是幻灯、投影、电影、录 音等)与传统教育媒体(如语音、挂图、实物、模型)进行 对比,探讨其作用及在不同学科中的使用方法和教学效果。 专题电教研究:研究电教媒体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实现教 学目标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如何发挥其作用。 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电教经验,提高了课堂 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开展电教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学 校电化教育广泛深入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了多项大 规模电化教育实验,如《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和《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等,推进了我国教育、 教学的深化改革,也对电化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产生了重 大影响。
陈友松和戴公亮的说法,即1936年他们看 到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署出版的《学校生活》杂 志上的一篇文章,把西方国家已经崛起的视听
教育统称为Electrifying Education,认为可将它
译作电化教育。但视听教育所包含的媒体或资 源并不都与电有关,于是建议从视听教育手段 中选取效果较好,需要用电的四种媒体,即幻 灯、电影、播音、电视归作一类,并将采取这
第三节 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
一、学校电化教育 为了便于领导和推动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1978年8月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1979年起, 教育部决定中央电化教育馆又是教育部的电化教育局,负 责全国学校电化教育的行政管理工作。 随后,全国各地也先后建立电教机构。在各级电教机 构的组织和推动下,学校电化教育迅速展开。 1.购置现代化电教设备 2.编制、发行电教教材 3.电化教育深入课堂教学 4.电化教育著作的出版 5.培养电化教育专门人才
二、电化教育理论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个人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个人整理】

AECT定义的内涵: (1)一个目标。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强调学习的 结果,阐明学习是目的,而教是促进学的一种手段。 (2)两大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两个对象。 (3)五个范畴(内容)。设计、开发、利用、管理 和评价是教育技术的五个基本领域,每个领域都有 其独特的功能和范围。 (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 一个理论领域。
❖ 教育技术基本指导思想概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三个概念的整合应用。操 作过程可分为六个步骤:即鉴定、设计、选择、实 施、评价和修改与推广。亦可概括为两个基本环节, 鉴定问题和解决问题,即首先确定要解决的是什么 性质的问题或需求,然后再根据问题的性质来寻找 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定义实质 和知识体系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定义
❖ 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一项教学方法改革运动 (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设计教学方 法)到形成教育技术综合应用的实践与研究领域, 进而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的三个主要的阶段,前 后约80余年。
❖ 从西尔斯和里奇合著的《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 范围》一书上所列出的七个定义。归纳起来,我们 可以从一项运动、一个研究实践领域和一门专业和 学科三个不同的背景下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各种含义。
❖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
发展 阶段
萌芽 阶段
时间 19世纪末
引入媒体 幻灯
起步 阶段
迅速发展 阶段
20世纪初~20年 代
20世纪30年代~ 60年代
无声电影 无线电广播
有声电影、电视 程序教学机
系统发展 20世纪60年代~
阶段
80年代
网络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阶段ຫໍສະໝຸດ 今闭路电视系统 计算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杂志》(1904)问世
二、发展(20世纪20年代、30年代)
中国现代教育家: 蔡元培、胡适、郭秉文——高等教育 廖世承、舒新城——中等教育 俞子夷——小学教育 黄炎培——职业教育 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社会教育 外国现代教育理论 教育家—— 教育著作——
教育实验研究 20年代前:自习自学(1914)、暗示法(1915)、废止记分制、 分组教学(1917)、复式与二部制教学(上下午分开轮流上 课)、五段法教学 20年代: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葛雷制、 问题教学法、卡片教学 、学制实验 30年代: 中国化问题——“小问题”实验(教材、阅读、识字、 习字、书写、算术教学、音乐教学、作文教学、 作业批改、测验、考试等等 教育科学著作 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 各科教学法、教育统计与测量、等等
(二)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指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 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批从事教学的社会 学研究者。对定性研究的开展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他们注重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社会生活,把 研究对象置于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并且所 依靠的是亲自收集资料。

(三)定性研究繁荣的原因
(四)定性研究地位的确定 进入70年代后,定性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定性研究也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在具体的研 究方法、技术、策略、风格乃至研究观念上,都出现 了多样化的理解与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定性研 究还欠成熟,但同时也说明了定性研究已经从原来的 边缘地位,向教育研究的中心地位靠拢。 到70年代,定性研究在整个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已 牢牢地确定下来,并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与拥戴。
第二节
中国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
一、 产生(20世纪前10年)
1862年同文馆 1903年新学制 各省成立教育研究所 1906年政府颁布《教育会章程》 《教育世界》(1901)清末教育改革主要以日本为模式。《教育世界》
从1901年5月创办起到1903年12月《癸卯学制》颁布前,大量刊登了介绍日本教育 法规、学校章程的译文及论文。有的日本学者将《教育世界》视为清末中国人了 解日本教育的主要信息源之一 于上海创刊,半月刊,每月上、下旬出版,创办人罗 振玉,主编王国维。为该刊撰稿并提供译稿的,除罗、王外,还有张元济、高凤谦、 樊炳清、陈毅、罗振常及日本《教育时报》主笔辻武雄等。为中国最早的教育专 业杂志。
三、特别时期(20世纪50~70年代) 否定现代教育研究的历史 人物 事迹 否定教育科学 科系 课程 人才质量 教育研究实践(1958~1966):批判——模仿——实验——改革
四、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 拨乱反正 科研开放 机制恢复 人才培养 评价 : 水平:不能与国外发达国家同日而语 问题:重复研究、跟风严重、权威主义、学术失范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实证化思潮大体可分为两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儿童研究运动和实验教育学。 (1)儿童研究运动: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持续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研究 “儿童”的热潮。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大学的校长 霍尔表现得尤为热情,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 了教育改革措施,从而被誉为“儿童研究之父”。 (2)实验教育学:20世纪初,一种主张用新方法 来进行教育研究的思潮在欧美崛起,即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定量的教育研究随 着实验教育学的诞生在20世纪前30年达到了全盛时期。
第二章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本章内容

国外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 中国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
第一节 国外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
一 、思辩阶段 这一阶段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意识朦胧,还没有从哲学母体中分离 出来。没有鲜明方法特征的思辨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占着重要地位。 在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康德和赫尔 巴特等人为归纳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思辨多以哲学为理论依据,以分析归纳为特点。 古希腊思想家对从个别中推导出一般原理的归纳法有初创之功。最 早把归纳法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进行探讨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归纳 法在其弟子柏拉图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归纳法进行系统研究, 并把它确立为获取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逻辑方法的是亚里士多德。捷克 教育家夸美纽斯,对教育理论的建树有着独特的贡献,人们大多在提到 他时,把他作为教育学的“开山鼻祖”。 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辨研究和理性考察的,是有着强烈思辨 传统的德国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康德与赫尔巴特。
三、定性研究的兴盛 (一) 什么是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几乎不运用严格的统计程序,研究问题也不受操作化 变量框架的束缚,有些问题是在研究过程中才提出来的。 它主要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处境、态度、 见解。 定性研究倾向于通过与研究对象的长期性接触,在他们自然 生活情境中收集资料。 定性研究较常运用的是参与性观察法与深入交流法。定性研 究的雏形在20世纪30年代即已出现,在社会学领域运用较多。 到了60年代,定性研究才进入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质性的 繁荣期。
复习题 1.简述外国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2. 简述中国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历程
(二)实证的经验的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三)实证化潮流的兴起
1、19世纪实证化的倾向 19世纪社会科学理论上实证主义的倾向是非常明 显的。这种倾向基本上假设在自然界和社会之间有着 基本的一致,因此,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也适 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 但对于教育问题的研究来说,其作用更多在于制 造了一种实证的文化。教育中的实际的定量研究如实 验研究、教育调查等,很难说是一种明确的实证主义 认识论为指导的。更有可能的情况是,直接运用自然 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教育。
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一)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存在的必要性 无论是注重科学主义的定量研究,还是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 定性研究,其存在都是必要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研究传统 在目的、宗旨、任务等方面是有着一定区别的,它们二者之间是 独立的,正是这种相互间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它们都有其存在的 必要。 (二)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日趋融合 1、现实的教学问题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 2、研究人员日益重视教育成品或技术的研究,而不只是事物本身。 3、教师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二、实证阶段
(一) 实证化研究的由来 18世纪启蒙运动,科学和技术成了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的 武器,定量等实证的方法至少在理论上就与社会的规划和设计联 系起来了。19世纪20年代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创立使实证正式成为 社会学重要的研究取向。 实证一词源于拉丁文,具有确定、明确、确实的意思。 欧洲16世纪以后的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要求知识的 “确定性”,因此,实验的自然科学被称为“实证科学”。实证 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统计、测量、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