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点拨光的反射

合集下载

2021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的反射

2021届中考物理精品专题复习试题解析 光的反射

2013-2021学年度物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光的反射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8m/s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下列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C.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屏幕用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4、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5、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A.30°B.45°C.60°D.90°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月亮”B.雨后彩虹C.皮影戏中的“手影”D.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8、光学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没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10、如图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11、如图所示小芳同学回过头来能看清掉在地上的书上的“物理”两个字这是因为()A.书自身发出的光B.书面反射的光射入了小芳的眼睛C.光在“物理”两个字上发生了镜面反射D.小芳的眼睛射出的光在书面上发生了反射12、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大发生镜面发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水面发生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1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4、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A.90°B.0°C.180°D.45°1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的手指“变粗”B.金环日食C.石门大桥在嘉陵江面的倒影D.地面上树的影子16、诗诗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1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成因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小孔成像18、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2021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练习——光的反射(word版带答案)

2021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练习——光的反射(word版带答案)

2021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练习——光的反射一、选择题(共10题)1、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3、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4、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镜面反射D.发生漫反射5、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6、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角是60°B.入射角是30°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7、如图所示,EF为平面镜,OA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反射角∠NOA等于45°。

已知∠BON等于30°,∠CON等于45°,∠DON等于60°,与反射光线OA对应的入射光线是( )A.NOB.BOC.COD.DO8、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α是()A.30°B.45°C.60°D.90°9、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是水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地上的暗处都是水10、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题)1、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情境,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从A点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ON是法线,入射角∠AON=45°。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考点梳理】(1)实验器材:平面镜、可折转的纸板、激光手电筒、量角器。

(2)纸板与平面镜的关系:垂直。

(3)(粗糙)纸板的作用:显示光路。

(4)折转纸板的目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5)让入射光线沿着FO入射,则反射光线沿着OE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结论:反射定律。

【典例引领】(2023年齐齐哈尔中考题)24.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如图1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右侧可绕ON翻折)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应_________于镜面。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呈现径迹。

光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3)让光沿图1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

(4)如图2所示,把纸板ENF右侧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_内。

解析:(1)①法线与镜面垂直,纸板上的直线ON相当于法线,所以ON应垂直于镜面。

②我们能在纸板上看到入射光线和发射光线的路径,是由于光线在粗糙的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③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可以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④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90°-50°=40°(3)⑤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即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反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反射,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021年中考 物理复习:第4章 光现象附答案

2021年中考 物理复习:第4章 光现象附答案

2021(年)中考人教物理:第4章光现象附答案第4章光现象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 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 形的B、圆形的C、“△”形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水中倒影B. 放大镜把图案放大C. 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D. 小孔成像3、一女同学从近处远离一直立的穿衣镜(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无法确定4、如图,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

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5、加工黑白照片的暗室里的安全灯是红光灯,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而不是红色,关于这种温度计的液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白色的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黑色的C.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红色的D.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看起来是品红色的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水中的倒影B.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C. 水中的筷子D.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7、下图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从汽车“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B. 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折了C. 在小孔后的墙上看到烛焰的像D. 用“放大镜”看日历8、(双选)物体高1.8米,平面镜高0.6米,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米.关于物体、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可以成完整的像B. 像与平面镜的高相同,0.6米C. 像与物体的高相同,1.8米D.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米9、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

关于这个情景,请你在图中找出正确的光路图表示猎物反射的光线是如何进入鱼的眼睛的()A.B.C.D.10、“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关于“浴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B.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C.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D.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11、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正在发光的萤火虫;⑥烛焰。

2021苏科版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6-光的反射规律探究

2021苏科版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6-光的反射规律探究

专题06-光的反射规律探究1、(2019•苏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

此现象说明了:;(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2、(2019•佛山一模)为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使用纸板ENF的作用是;(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尽管纸板FON与纸板EON已经是同一个平面了,但纸板FON上还是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3)小明同学正确的完成了实验操作,并在纸板上用铅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

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从而得出。

(4)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3、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版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 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站的像,说明.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1)如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内.(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乙表),根据这组数据,他(能/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5、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一光反射的定义: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上,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

注:人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们的眼睛。

二光的反射定律:
⑴实验装置如图:
激光笔→光源平面镜→反射光不同颜色的笔→画光线量角器→测角度
可折叠纸板→记录光线
⑵几个名词:
O→入射点MM′→反射面ON→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

AO→入射光线BO→反射光线∠AON→入射角∠BON→反射角。

⑶操作:①使光沿AO方向射入,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②把纸板F向前、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这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③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多做几次,每次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④用量角器测出每次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填入表格。

⑷得出的结论(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①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零,反射角也为零。

②反射光线的速度于入射光线的速度相等。

③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相关推荐: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相关知识。

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项复习——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项复习——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项复习——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2021陕西模拟)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___放于平面镜上,让激光紧贴硬纸板射向O点.(2)为了显示光路,硬纸板的表面应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一些.(3)如果激光垂直射向镜面,则入射角为度,接着多次改变入射光A0 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光发生反射时,(4)若将激光沿BO方向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会沿OA 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5)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 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_ 的位置. 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 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老师水平方向缓缓转动圆台,当我们只能观察到一条光线时,可判断___2.(2021铁岭模拟)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新和小红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笔、刻度尺、量角器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入射,在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由于这束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2)实验时为了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传播路径能同时在纸板上显现,应将纸板与平面镜__△__放置。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小新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如图乙所示纸板,接下来要测量△的大小进行比较。

3.(2021北京模拟)小英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和纸板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纸板ABCD是用两块纸板ADON和BCON连接起来的。

她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纸板ABCD展开成一个平面。

(1)把纸板ABCD倾斜的立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BCD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ABCD上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2)把纸板ABCD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如图乙所示,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平面镜,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BCD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ABCD上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3)把纸板BCON向后折,纸板上的直线ON仍垂直于平面镜,如图丙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DON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上BCON上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光现象(反射)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光现象(反射)

光现象(反射)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生漫反射时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B.光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D.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B.光发生漫反射时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反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60°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3.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入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D.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10°,反射光线也顺时针旋转10°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活中常说的“反光”现象是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结果B.光一定沿直线传播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40°,则入射角为70°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5.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6.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投影式电子白板屏幕通常都比较粗糙,这里利用了光的漫反射7.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右移动B.水平向左移动C.竖直向下移动D.竖直向上移动8.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聪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看到了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小聪和小红都能看到物理教材是因为物理教材是光源B.小聪看到教材是光发生漫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光发生镜面反射C.小聪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光发生漫反射D.小聪和小红都能看到物理教材是因为光路是可逆的9.如图为一液位感应装置原理图,光束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屏的S点。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

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射向各个方向。

漫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现象。

2、实像和虚像:能够呈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

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做虚像。

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球面镜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

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做凹面镜。

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的利用: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的利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相关推荐: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传播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复习】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

【中考复习】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

【中考复习】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介质:光在均匀介质中以直线传播,大气不均匀。

当光线从大气层外发射到地面时,光线会弯曲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此速度,在水中的速度为3/4C,在玻璃中的速度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光代表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径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一个箭头代表光的传播方向(光是虚构的,但现实中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2)反射条件:两种介质的结合;发生地点:事故点;结果:返回原始介质(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8.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被界面反射后,会被反射到不同的方向,也就是说,反射光可以被接收到不同的方向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在光的反射下,光程是可逆的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物体的大小和图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形成的图像和物体是以镜子为轴的对称图形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真实的图像是由实际光的会聚形成的,它可以与屏幕相连,当然,也可以用眼睛看到。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4 光现象【讲解】(学生版)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4  光现象【讲解】(学生版)

第四章 光现象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1.了解: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的规律;光的反射现象例子;光的折射现象的例子;光的色散现象的例子;复色光及三原色。

2.会:判断光现象的类型;分析常见的光现象。

3.理解:光的直线传播以及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现象;光的色散现象。

4.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规律。

5.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有关光现象。

6.认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球面镜应用;实像和虚像。

★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s m C /1038⨯=,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s m C /1038⨯=,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s m C /1025.24/38⨯=,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s m C /1023/28⨯=为。

3.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 ,1光年9.46×1015m 。

4.小孔成像是光的 的例证。

如图,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左右 、上下 的 。

这就是小孔成像。

5.小孔成像的规律是: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 的(放大、缩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 的(放大、缩小)★知识点二:光的反射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 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反射时,若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反射面上,则反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照射出去。

这说明,光路是。

4.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光线平行反射的叫;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照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

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方向不同,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五光学作图(解析版)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五光学作图(解析版)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第四部分作图专题一.光的反射1.(2020·黄冈)北京天坛的圜丘体现了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成就,它将建筑学和声学完美结合。

当人站在圜丘中心处说话,会觉得声音特别洪亮。

这是由于人说话的声音有一部分被四周的石栏杆反射,射到稍有倾斜的台面后又反射到圜丘中心(图甲),使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若声音的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台面和石栏杆表面光滑,请在图甲中完成人的声音从A点发出,经石栏杆反射到C点的声音路径图。

2.(2020·吉林)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3.(2020·南京)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射向平面镜,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4.(2019济宁)如图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

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二.平面镜成像1.(2020·遂宁)图中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________;2.(2020·无锡)请在图中画出木棒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2020·盐城)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4.(2020·宿迁)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三.光的折射1.(2020·南通)如图乙,请作出入射光线在玻璃砖AC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2019鄂州)“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青蛙在枯井和有水的井中“观天”的范围大小是不同的。

如图所示,一只青蛙在井底(井中有水)中央,请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

3.(2019黄冈)如图乙所示,小明通过容器上方固定的空心管,刚好看不到容器里的硬币(硬币未画出)。

现往容器中加水至MN处,通过空心管又能看到硬币了。

请做出小明通过空心管又能看到硬币的光路图。

4.(2019深圳)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界面MN上的反射光线如右图所示,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05 中考光学五类重点实验问题(教师版含解析)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05 中考光学五类重点实验问题(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5 光学五类重点实验问题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实验本实验在中考中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查: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为3×108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速度。

4.用光的直线传播可解释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等。

知识点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本实验在中考中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查:1.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将纸板沿中轴ON向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理想模型法: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5.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6.从纸板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原因是: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7.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8.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知识点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在中考试题中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不透过平面镜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

中考物理《光的反射》考点精讲:光的反射原理

中考物理《光的反射》考点精讲:光的反射原理

中考物理《光的反射》考点精讲:光的反射原理为您整理“中考物理《光的反射》考点精讲:光的反射原理”,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物理《光的反射》考点精讲:光的反射原理光,也是一种波,光波的反射原因可以用著名的唯象理论惠更斯原理进行解释。

如上图,一列平行光波射向障碍物(或平面镜),a,b,c是这列光波的三条波线(光线),由于波线与障碍物有交角,所以a,b,c到达障碍物所用的时间不一样,波线a现到达障碍物的A点,过A做波线b 和c的垂线,虚线AC。

则当波线a传到A点时,波线b刚传到B点,波线c刚传到C点。

波线a传到障碍物上的A点,会形成一个新的波源(即子波源A),并以圆周式向四面八方传播新的波线。

假设c由C点传到障碍物的C’点所需时间为t,a,b,c三条波线的速度等完全一样,则波源A向四周在t 时间内传播距离(即圆A的半径)与波线b在t 时间内经过B点传到障碍物上的B’点再以子波源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距离总和(BB’+圆B’的半径)相等,都为CC’的长度(因为三条波速度相等,时间相等,所以传播距离也就相等)。

此时过C’(P点)做圆A 和圆B’的切线,切点为M,N,P(因为C’也会形成子波源,即将向四周发射波,只是此刻还未形成波面,所以C’点可以视为圆C’)。

根据惠更斯原理,图中的蓝线为三个子波源A,B’,C’形成的三个波前的包络面(反射后形成的新的波前),所形成的新的波线永远垂直于包络面,则连接AM,B’N,C’(P)。

AM,B’N,C’(P)的长度等于各自半径。

证明:射线AM,B’N,C’(P)就是三条波线a,b,c的反射波线解:利用初中全等三角形证明,由于三条波线a,b,c彼此平行,所以∠1=∠BB’A=∠CC’A。

因为在直角△ACP与直角△PMA中,AM=CP,AC’=AC’,所以Rt△ACP≌Rt△PMA(HL),所以∠1=∠CC’A=∠2,所以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以此证明波线AM确实是波线a的反射波线,同理可证波线BN,C’(P)也是反射波线。

2021年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练21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含解析

2021年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练21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含解析

专项六实验探究重难点21光的反射实验探究【知识梳理】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常见实验装置2.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时,光路可逆。

3.常考点(1)对反射光线所在平面偏折后,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是为了验证“三线是否共面”;(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这是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为了避免一次实验带来的偶然性;(3)逆着反射光线入射,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这是验证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常见实验装置2.实验结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3.常考点(1)用薄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观察到像的位置,避免“重像”;(2)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中做,效果较好;(3)使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来实验,是为了验证像物的大小关系;(4)多次改变物距,测量像距与物距的目的:探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避免一次实验的偶然性;(5)使用光屏的目的:验证像的虚实;(6)使平面镜与平面垂直的目的:为了便于观察到像。

【易混淆点】1.在叙述“反射规律”的结论时,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将入射说到前面。

2.在“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与像分不清;误认为是成实像;对使用薄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不清楚等。

【典例分析】【例1】(2020齐齐哈尔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实验5 (考点精练)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解析版)-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30个专题实验突破

实验5 (考点精练)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解析版)-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30个专题实验突破

实验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的大小为46°B.当水面升高时,入射角将增大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D.当水面降低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解析】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6°,反射角为90°﹣46°=44°,故A错误;B、因为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角不变,当水面升高时,两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故反射角不变,故B错误;C、当水面升高时,两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入射角不变,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由于入射点向左移动,故光屏上的光斑A向左移动,故C错误;D、当水面降低时,两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入射角不变,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由于入射点向右移动,故光屏上的光斑A向右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阳光从天窗沿着所示方向照射在墙上的一面镜子上,如果此时想将室内的一盆花放在阳光下生长,应该将它放在()A.A处B.B处C.C处D.D处【解析】阳光从天窗沿着所示方向照射在墙上的一面镜子上时,光会被平面镜反射;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平面镜反射的两条边缘光线,从而得出反射光线照亮的区域,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可知,花应该放在D处才有利于它的生长。

故选:D。

3.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OB一定是反射光线B.AO一定是入射光线C.入射角一定是30°D.反射角一定是60°【解析】由于图中未标出光路的方向,所以:A、AO可能是入射光线,也可能是反射光线,故A错误;B、OB可能是反射光线,也可能是入射光线,故B错误;CD、由于光线OA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60读,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60°,故C错误,D正确。

初三物理复习重点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推导

初三物理复习重点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推导

初三物理复习重点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推导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物理学中,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描述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行为。

本文将重点讨论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推导,并提供一些相关的例子来帮助理解。

一、光的反射规律的推导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三者的关系满足以下条件: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θ₁ = θ₂其中,θ₁为入射角,θ₂为反射角。

为了推导光的反射规律,我们需要引入光的传播速度和折射率的概念。

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通常情况下,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约为3.00×10^8m/s。

而在其他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会减小。

2. 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比值。

折射率可以表示为 n = c/v,其中 n 为折射率,c 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规律可以通过光的传播速度和折射率的关系推导得出。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速度发生改变,导致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

请注意,由于要求文章整洁美观,我无法以合同或作文的格式来书写本文。

请理解。

接下来,我将用文字来描述推导过程。

以光从真空射向一个介质为例,根据前面提到的折射率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n = c/v将传播速度的定义c = λf(λ为光的波长,f 为光的频率)代入上式,得到n = λf/v进一步推导,可以得到v = λf/n假设光线从真空射向介质时的入射角为θ₁,传播速度为 v₁;在介质中的折射角为θ₂,传播速度为 v₂。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s in θ₁ = v₁ / csin θ₂ = v₂ / c将之前得到的光的传播速度公式代入上式,可以得到sin θ₁ = (λf / n₁) / (λf / n₀)sin θ₂ = (λf / n₂) / (λf / n₀),其中,n₀、n₁和 n₂分别为真空、介质1 和介质2 的折射率。

中考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

中考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

中考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在中考物理的复习中,我们应熟记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等物理知识点。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中考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光的基本知识点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的8次方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光的反射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1块、火柴×1、蜡烛×2、光具座、刻度纸×1张实验步骤:(1)、将刻度纸平铺在光具座上,把玻璃板插入光具座中央“00`”槽中,使玻璃板和光具座成垂直状态(⊥90°)(2)、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某一位置.(3)、移动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A’的位置,直到玻璃板前面两支蜡烛从玻璃板望过去,都完全重合为止,且用笔画出前后两支蜡烛的位置.(4)、用手指去“接触”蜡烛A’的“烛焰”是否烧痛你的手.光的反射定律,应掌握以下五点: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任何一条反射光线都对应一条入射光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反射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的反射定律,会完成反射光路图
4.平面镜成像及其特点
【呈现形式】
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对反射定律的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对反射现象和反射光路可以通过作图题进行考查。

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可以通过实验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知识结构】
一、光的产生: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月食的形成;(4)三点一线。

3.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即“三线共面,两角相等,法线居中。


2.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2)漫反射。

3.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 像和物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方法提示】
1.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
该类问题的解释掌握三点(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物体;(3)说明出现什么现象和结果。

例如:影子的形成。

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而当光在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正对准物体传播的光就会被挡住,在物体背光的一侧产生了与物体相似的暗区,这就是影子。

【例题1】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
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
D.日食、月食的形成
【解析】
因为阳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才沿直线传播,而大气层并不均匀,靠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密度较大,越往高空越稀薄,因此光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弯折,像天上星星会眨眼;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夏日的晴天,站在马路边看到路上行驶的汽车飘忽不定等现象,都是由于空气密度在不断地变化,而引起光的传播方向不断变化而造成的,所以选项B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此题正确答案是B。

由此题可以看出:(1)人要想看见物体,必须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才能引起视觉。

(2)月食、日食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重要现象。

2.有关反射面的转动
当反射面绕入射点转动时,注意法线也随着转动,且法线转过的角度同界面转过的角度相同,法线始终与界面垂直,弄清该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题2】如图1所示,光线与镜面成300角投射到镜面上,反射角与入射角夹角为多大?若把镜面旋转10º,入射光线不变,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又为多大?
【解析】
如图2所示,先作法线,确定入射角为60º,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二倍的入射角,等于120º。

当镜面发生旋转时,由于题目没有制定旋转方向,因此可能有两种转动方法:顺时针或逆时针。

如图3所示,若镜面顺时针转10º,则法线也顺时针转10º,使入射角增大10º,为70º;故两线夹角为140º;此时反射光线转动的角度为2×10º=20º。

若镜面逆时针旋转10º,同理可知入射角将减少10º,两线夹角为100º。

由此题看出: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时,转动镜面,若镜面转过θ角,则法线转过θ角,反射光线将变化2θ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增大或减小2θ。

3.判断平面镜的成像图是否正确
(1)观察各像点是否用虚线连接。

因成的是虚像,应当用虚线表示;
(2)连接对应的物点与像点,观察它们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物、像点到镜面的距离
图4 是否相等。

4.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问题
(1)类型:①已知物和镜画像;②已知像和镜画物;③已知物和像画镜
(2)注意:物用实线,像及物像连线用虚线,镜面要打斜线。

(3)具体作法:①根据反射定律作图:从物点任意画两条光线射向平面镜,根据反射定律作其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即为虚像点。

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性)
这里重点介绍利用对称法作光路图,就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完成光路。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利用对称法可以方便地解决四种类型的平面镜作图题:(1)确定虚像的位置;(2)确定观察范围或光照范围;(3)确定光路;(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在作图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称法的核心是平
面镜的成像规律,从根本上讲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例题3】如图4所示,请画出这位同学在平面镜中看到足球的光路(只画一条光线即可)
【解析】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法确定足球的虚像位置。

可过足球(球心O )向平面镜镜作一垂线,使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等距的。

由于人眼感
觉光好像是从足球的虚像O /
上射来的,故连接人眼 P 与虚像O /,交平面镜于一点A ,其实A 点即为入射点,AP 即为
反射光线,因此AP 要画成实线并带箭头(而O /A 不是实际光线,要画成虚线)。

最后连接OA
即为入射光线。

由此看来这位同学能看见足球是由于从足球上“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眼。

此题首先利用对称法找到虚线,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确定了光路。

属于对称法解题的第一种和第三种类型。

【对应训练】
1.下列物体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
A.太阳、月亮
B.月亮、恒星
C.太阳、点燃的蜡烛
D.闪光的水晶、开亮的电灯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手影游戏
D.穿过森林的阳光
3.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
4.一竖直水井深10m ,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是 3.8×105
m,则月亮在井中的像离水面 m.在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始终捞不到月亮,原来是因为 .
5.人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B.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C.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D.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6.如图1所示,请作出三角形的像
7.如图2所示中,作出S 点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经反射面反射后经过P 点
8.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3所示,这时的时刻应该是多少?请简述的判断方法,并请动手试一下.
9.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 。

现在由于屋子太小,前后两面墙间的距离只有3m.请你想办法,使得能在这间屋子里进行视力检测.请画出示意图,并写出计算依据.
【参考答案】
1.C 2.A 3. 0°90°60° 4. 3.8×105 5.D 6.略 7.略 8. 10:51 9.略 图2 图1 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