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认知翻译学》评介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一《认知翻译学》评介吴亚静布占廷(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摘要:近年来,在认知科学的推动下,认知翻译学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并逐渐形成系统 的研究体系和研究领域。
文旭教授和肖开容教授编著的《认知翻译学》从语言的认知理论出发,探索了 翻译转换中的语言认知机制,对翻译认知研究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导作用。
本文从翻译研究 范式宏观建构、概■念结构与语义结构、功能与组织原则、认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研究趋势与展望等五 个方面简要梳理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并从强调学科建构性、凸显理论适用性等方面对该书作了简评。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认知;翻译研究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891 (2020)03-0093-041.引言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理查兹(Richards,2001) 说:“翻译很可能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 最复杂的一种活动”(转引自卞建华,2005: 42)。
翻译与认知结缘是20世纪中后期的事,直到21世纪 初 Martin(2010: 169)提出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这一术语,两者才正式结合。
随着翻 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口译和笔译学者与认知科 学家合作日益加强。
如今,认知翻译学作为翻译研 究的一种新范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研究领域较为 庞大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对翻译研究起着重要的理 论建构和理论阐释作用。
《认知翻译学》以翻译认 知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研究翻译中涉及的语义、语法、语用和文化问题,探索译者 理解、转换、表达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对翻译学的 构建与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内容简介本书共有十三个章节,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 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展开,即翻译研究范式宏观建构 (第一章)、概念结构与语义结构(第二、三、四、五、十章)、功能与组织原则(第六、七章)、认知理 论与方法的应用(第八、九、十一、十二章)以及研 究趋势与展望(第十三章)。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一、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现状1. 认知翻译理论认知翻译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主要应用之一,它认为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
在英语翻译中,认知翻译理论给了翻译研究者一个新的思路,可以通过翻译者的认知加工过程来解释翻译现象,提供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2. 语言认知及翻译难点在英语翻译过程中,语言认知在翻译难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词义翻译、句法结构、文化差异等问题,都需要依赖翻译者的语言认知能力来解决。
认知语言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框架,通过对语言认知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翻译难点。
3. 翻译教学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翻译学习,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能力。
认知语言学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可以促进翻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 强调认知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英语翻译领域,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和培养翻译者的认知翻译能力。
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认知能力,翻译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含义,并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翻译者的认知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认知翻译支持。
结语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框架和理论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翻译过程中的难题。
通过加强认知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培养翻译者的认知翻译能力,推动翻译教学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作用,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和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文章字数: 672】。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隐喻翻译教学
方 面 的 培养 ,要求 大 量 的积 累和 实践 ,而 与 目标 语 的 互动 、 以及 作 者 、译 者 、读 者 译 一 点 ,这样 逐 字 逐 句 翻译 的 译 文在 认 知 忽 视 了培养 学 生 的分 析 理 解 能 力 ,信 息 提 之 间的 互动 。 语 言 学 的翻 译 观 看来 是 万 万要 不 得 的 。所
语 言 文 化 与 翻 译
从 认知语言学 的角度 谈 隐喻翻译教 学
李英 瑞 ( 庆 电子 工程职 业学 院 重 重庆 4 13 ) 03 1 摘 要 :传 统 的翻译 教 学主要 关注词 、短 语、 句子 等微观 结 构 ,然后再 是段 落和 全文 。 自 认知 语 言学 问世 以来 ,翻译研 究者 的视 从 角从微 观 的语 言之 间的转换转 为对源语 文本 和作 者及译 者 的认 知研 究。用 认知语 言 学的观 点处 理 翻译 ,比如 隐喻 的翻译 ,并 将这种 翻译 观和相 应 的翻译策 略运用 在翻译 教学 中,可 以提 高 学生 的理 解 能力和翻译 水平
实体验 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 社 会 的 译者 .因 受到 文 化和 现 实 体验 的制 寻 找 某 些隐 喻 形成 的原 因和 运 作 的机 制 ,
动 作 用 为认 知 基础 的… …语 言和 文 本 都 是 约 .也会 出现不 同的理 解 。 使 学 生理 解 隐藏 在 文 字 表面 下 的 深层 次 意 义 。 同时 .一 些 普 通 的表达 式 背 后也 隐藏 喻 ,对 这 些 语言 现 象 ,教 师 也 可 以对 起 进 行隐 喻分析 , 渐培养 学生 的隐喻意 识。 逐 与此 同 时 ,要 让学 生 对 遇 到 的隐 喻表 达 法
取 加工能 力 。 3 翻译 具 有 一定 的创 造 性。 翻译 既具 以在 教 学 中 ,教 师 一 定要 注 重 培养 学 生 的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隐喻翻译分析
学术论坛/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隐喻翻译分析马霜(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隐喻是一种较为含蓄的比喻形式,是通过表面上的意思来表达另一种深层次的意思,其不仅在中文中经 常使用,在英文中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
在英语文章中,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都经常出现隐喻,这些隐喻既有 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既有明显的也有非明显的。
站在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可将隐喻看作是人类重要的认知 方式之一,这就给英语隐喻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文章对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隐喻翻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隐喻;翻译隐喻属于比喻的范畴,可将其看作一种特殊的明喻,只是采用的表达方式更加含蓄委婉。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进行英语隐喻翻译的时候会遇到诸多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而通过将认知语言学引入到英语隐喻翻译研究之中,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英语这门语言,更加深入地了解隐喻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进行准确地翻译。
1英语隐喻的概述1.1隐喻的定义在英语中,对隐喻概念的界定有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a com parison b e tw e e n tw o th in g s,b a s e d on resem b lan ce or sim ilarity,w ithout using‘lik e’or‘a s’。
真正 把隐喻提升到认知层面的是认知语言学的创始者来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明确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语言观”,这就把隐喻从纯语言的范畴上升到了思维认知的范畴。
来考夫强调隐喻存在于方方面面,不但出现在语言中,同时也隐藏于思维中,存在于人们的概念体系之中,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他将隐喻概括为“跨概念域的映射”。
换种说法,隐喻是人们把特定领域的经验用于理解或说明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类认知活动,是产生新语言意义的源头,本质上讲,隐喻就是借助另一种事物来解释某类事物,它是将不同概念有效联系起来的思维与认知方式,这 就是所谓的隐喻的认知现象。
认知语言学翻译
认知语言学翻译
认知语言学翻译是一种研究语言翻译的方法, 它依据人类的语言理解和交流模型来研究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认知语言学翻译研究依赖于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知识来探讨翻译
如何反映和影响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活动。
认知语言学翻译认为,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 它涉及到对源语和目标语语言结构、语用、文化等因素的理解和再现. 翻译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复杂的认知过程,例如注意力管理,语义解析,语用理解等。
认知语言学翻译认为, 译者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更需要具备跨语言和文化间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处理复杂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保证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在认知语言学翻译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通常使用实验方
法来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和活动,如眼动追踪, ERP等。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翻译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翻译质量。
认知语言学翻译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翻译对语言使用者的影响。
例如,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对源语和目标语语言知识产生影响。
翻译还可能影响译者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总之, 认知语言学翻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研究方法, 它通过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翻译过程和翻译对语言使用者的影响, 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提高翻译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浅析认知语言视角下的隐喻翻译——以someone like you古风翻译为例
- 228-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浅析认知语言视角下的隐喻翻译——以someone like you古风翻译为例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金桥【摘要】隐喻是语言学中一种非常常见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下的隐喻翻译也有这十分重要的应用。
本文以认识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翻译为理论基础,研究的是《someone like you》一个广为流传的古风译本,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与隐喻翻译的重要性。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隐喻翻译 《someone like you》一、引言阿黛尔的一首《someone like you 》唱得无数人肝肠寸断,一时间各路译者大显身手,以中文的魅力诠释这首歌的缱绻深情。
其中又有一个文言译本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雅致凝练的笔墨脱颖而出,惊艳四座。
这篇译作不但彰显了中文功底的深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在翻译中隐喻的运用有所思考。
二、认知隐喻学的内涵隐喻是语言学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认知语言学在隐喻的翻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
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
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Lakoff 和Johnson 合写的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开辟了一条新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途径。
关于隐喻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当属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 mark)。
他在《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一文中(2001:106 -113),根据隐喻语义转移的程度,从大到小,把隐喻分成了六种:dead metaphor, cliche metaphor, stock metaphor, adopted metaphor, recent metaphor, original metaphor,并在另一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2001:84-96)中,他又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翻译隐喻的7种方法。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翻译中的误译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翻译中的误译12英语2班厉莉慧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而语言确实因其创造性无比丰富并日益更新,所以即便是经验丰富、才学广博的大翻译家也有可能犯误译的毛病,更不要谈翻译初学者了。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而跟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紧密相关,人的语言表达同时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看,英汉翻译中的误译往往源自于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之一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认为人的语言形成与其经验感知密切相关。
而不同社会、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下,人的经验感知千差万别,使得不同言语背景下的人对非母语的感知存在着天然的鸿沟。
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模式常由源认知(source domain)和目的认知域(target domain)组成,而源认知域与目的认知域间存在一种由经验产生的对应关系,映射(Mapping)。
在翻译中,这意味着译者需要将原语的映射关系转化到目的语的映射关系,即映射(mapping)与还原映射(de-mapping)。
这种由心理经验形成的认知模式由于各语言背景下人们认知心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真正成功的翻译需要兼顾到各语言背景下人们的不同认知模式理解并转换译文,使得目的语读者在自身的经验背景下准确理解原文读者基于其经验创设的情景体验,而不造成其认知混乱或认知失误,这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认知语言学下,译者需要将自身置于原语的经验状态下,模拟原语下的认知模式,准确把握原文的映射关系,把握原文的中心意义。
而如果不能对原语的思维认知存在正确的了解,则有可能造成误译。
误译1:I catch birds for sports, but not for making a living.原译:我捕鸟为了运动,不是为了生计。
在中文习得者的认知中,“sport”---“运动“几乎等同于体育运动,原译者武断地将“sport”置于其中文的源认知域与目的认知域的认知框架中里将其理解为体育运动,而事实上,在英语中,“sport” 还可以到映射到更广的目的认知域,表现为“玩耍、玩笑”、“好心人”、“嘲笑的对象”等。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语隐喻翻译思路创建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语隐喻翻译思路创建一、引言隐喻属于语言比喻方法的一种,与明喻相比,隐喻的内涵更为含蓄且隐晦。
汉语读者与英语读者之间因为文化差异、意识形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理解也存在较大偏差。
这种情况下,对英语隐喻的翻译难度明显增加。
如何在保证留有原文实际含义、减少翻译痕迹并保留原文原有意境的前提下展开翻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认知语言学可称之为是一种语言的哲学,在其视角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基于此,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上构建英语隐喻翻译思路,对提高翻译质量,加强读者对含有隐喻的文本理解,获取跨文化信息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隐喻的内涵挖掘对隐喻这种语言现象的探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古希腊时期的隐喻语言在诗歌、神话中较为多见。
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对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人物,其古典主义理念对后世的西方隐喻语言研究奠定了理念基础。
20 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隐喻现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
目前来说,隐喻从“修辞学”研究深化到“认知手段”研究后,其基本类型可分为四种:并列隐喻、修饰隐喻、注释隐喻、复指隐喻。
从语义形式层面上来说,隐喻的一般形式为“A”代表“B”。
即通过言语修辞手法实现某一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这种角度上可将隐喻称之为一种暗示性语言逻辑关系,具体可表现为语言、心理以及文化[1]。
从结构上来看,隐喻包含本体、喻体和喻底三部分。
我国汉语文化中许多成语、谚语、诗词、文章等都具有强烈的隐喻性,甚至可以说隐喻是汉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英语文学中“隐喻”这一手法的存在性也较强,这种“含而不露”的语言表达形式具备丰富的意象特征。
这种特征使其在文学领域内具备几乎不可替代的感染力渲染以及文学情感表现能力。
卡西尔对隐喻的理解较为深刻,在亚里士多德的解释“通过将属于另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的构成,这种转换可以是从种到属,或者从属到种”的基础上,将隐喻划分为广义隐喻以及狭义隐喻,为不同文化的隐喻翻译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
从认知视角浅谈英汉翻译
从认知视角浅谈英汉翻译作者:熊希,王斌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第5期摘要:认知翻译学将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翻译学紧密结合。
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对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模式。
不同民族认识、感知世界所取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也不相同。
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事物。
作为语言研究的一部分,对于翻译的研究,必须根植于人的思维以及文化。
而人的思维方式形成来源于人的体验与认知。
首先分析语言的认知视角,作为语言在文化活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翻译的认知视角必然与语言的认知视角息息相关。
本文以语言的认知视角和翻译的认知视角作为理论支撑,分析英汉成语翻译、电影名称翻译以及英汉翻译中的隐喻来进一步探索英汉翻译中的认知视角转换。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体验与认知认知视角语言文化■一、语言的认知视角结构主义语言观分析文本时注重结构本身,认为语言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意义。
但是结构主义语言观脱离现实世界与人的认知过程。
结构主义和体验认知对待语言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只关注语言结构本身,把约定俗成的语言交际平台看成大脑固有的深层结构机制,不关注语言产生和使用的经验背景;而后者,则一切从经验背景出发,关注语符和其产生时间之间的关系(王斌,2015:27)。
地球上有些地带不可能下雪,人们从未见过雪,那么所处这些地带的人们的语言系统里就不会出现有关“雪”的词汇,所以语言是反应所处的环境和世界。
自然环境、人的生活方式、人的思维方式都会直接反映在语言中。
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来源于人对于生活的体验。
所以语言是人体验认知的产物。
体验认知并不是全面的,如果所处自然环境中的某些现象比较丰富,对这些现象的认知就比较充分,这个环境中所产生的语言词汇也就随之丰富;反之,如果这个环境中没有的现象,在语言中也会出现词汇空白(王斌,2015:27)。
人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人的体验也是有局限性的。
体现在语言上,就是人们认识的世界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说不同的语言表达自我。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启示
购物 及 看 病 等 。对 话 内 容 比较 贴 近 日常 生 活 , 易 上 口 , 口 容 是
语 训 练 材 料 的理 想 材 料 。 在课 堂 上 教 师 应 很 好 地 利 用 有 限 的 时间, 组织 好会 话 教 学 。 一 般 可 先 创 设 某 种情 景 , 教 师 或 师 由
、
引言
者 的创 造 力 。 翻 译 能 力 是 以译 者本 身 的 经 验 和认 知 活 动 为 基 础, 以分 析 原 文 和 重 建 原 文 功 能 的 能力 为核 心 。 译 在 形 式 上 翻
表 现为 语码 的转 换 。 本 质 上 是 一 个 认 知 范 畴 的 移 植 过 程 ( 但 肖 坤 学 ,0 6 。 因 此 , 高 译 者 和 翻 译 学 习 者 的认 知 能 力 , 提 20 ) 提 对 高其 翻译 能 力是 至关 重要 的 。 认 知 语 言学 的 翻 译 观 一 方 面 承 认认 知 活 动 对 翻译 的决 定 作用 , 即译 文 是 体 验 和认 知 的 结 果 , 方 面 又 指 出译 者 作 为认 一 知 主体 之一 应 受 到 其 它 参 与 翻译 活 动 的 认 知 主体 问互 动 的 制 约 。 一 点 与 认 为 作 者 已死 , 调译 者 主 体 性 的解 构 主 义 的 翻 这 强 译 观大 相 径 庭 。认 知 语 言 学 翻译 观认 为 .翻 译 时 应 “ 而 有 创 度 ” 而不 是 “ 意 发 挥 ” 因 而 它 是 一 种 追 求 平 衡 的 翻 译 观 ( , 任 , 王 寅 ,0 7 。可 见 , 知 语 言 学 的 翻 译 理 论 有 很 强 的 操 作 性 , 20 ) 认 对 翻译 教 学 有 着 很 好 的启 示 作用 。 认 知 语 言学 的 翻 译 观 可 以 为 翻 译 教 学 提 供 一 种 有 效 的理 论 模 式 和实 践 上 的支 持 。 于 翻 译 教 学 的 对 象 是 未 来 的译 者 , 鉴 而 认 知 语 言 学 直 接 关 注 译 者 认 知 活 动 的 过 程 ,强 调 主体 的体 验 性 和 创 造 性 , 视 认 知 所 产 生 的 结 果 . 认 知 语 言 学 的视 角 重 用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隐喻翻译思路构建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隐喻翻译思路构建发布时间:2021-03-03T15:17:20.0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作者:张羽华[导读] 隐喻作为一类较为含蓄的比喻方法,主要是用一种意思去表达另一种意思,其既广泛的应用在中文中,在英文中也十分常见张羽华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隐喻作为一类较为含蓄的比喻方法,主要是用一种意思去表达另一种意思,其既广泛的应用在中文中,在英文中也十分常见。
英语中,语法和词汇也均有隐喻存在。
其类型可分为明显与不明显型、复杂型和简单型。
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隐喻翻译思路的构建,旨在可以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进而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视角;英语隐喻翻译;思路构建前言:隐喻作为一类修辞手段,属于比喻的范畴,可把它看作为一个特殊的明喻,仅表现方式更委婉些,且因存在文化差异,隐喻的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困难。
基于这一问题,我们一定要进行深入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英语隐喻翻译,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去理解语言,并对隐喻的含义进行深刻理解,并可以精准进行翻译,切实实现语言能力的良好培养。
1认知语言学对英语隐喻翻译产生的影响随着英语语言学的持续发展,英语词汇的意义也在不断的发生着不同的变化,隐喻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由于英语既可表达出原有的意思,同时也增加了更加丰富的新含义。
比如,“blue”既能用来表示蓝色,又可用于形容心情糟糕的状态。
而英语隐喻翻译,需要参考认知语言学知识,进而对英语隐喻方法和内容进行深刻了解,进而帮助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尤其对汉语中俗语和成语的翻译而言,隐喻已然成了其应用最频繁的一种方法,然而,翻译过程中也十分困难。
如果在进行翻译时,仅根据英语语法与词汇开展翻译,则会因为同我国汉语习惯不一致进而影响到翻译效果。
比如,按照字面意思解释“practicemakes perfect”,可将其翻译成为熟练方能达到完美,尽管此种翻译不管语法或意思均是正确的,然而,若把它通过认知语言学来分析,则就可以翻译为“熟能生巧”,这样一来便可达到最理想的翻译效果。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一、本文概述《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学流派,强调语言与认知的紧密关系,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并分析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期深化对翻译过程的理解,提高翻译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框架等。
随后,我们将分析认知语言学如何影响翻译研究,包括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质量的评估等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们将展示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并探讨其潜力和局限性。
本文的目的在于促进翻译界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融合,提高翻译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翻译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工具和方法论,以推动翻译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语言学的新范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它基于认知科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人类的心理过程和心智能力,对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
它不同于传统语言学对语言的孤立、静态的分析,而是将语言视为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部分,强调语言与认知、思维、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互动关系。
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几个核心概念至关重要。
首先是“认知域”,它指的是人类心智中不同的知识领域或概念范畴,如时间、空间、颜色、情感等。
这些认知域是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也是语言形成和表达的基础。
其次是“心智表征”,即人类如何将世界中的事物和概念转化为内心的表征形式。
这种表征形式既可以是抽象的符号系统,也可以是具体的图像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心智的基本结构。
最后是“概念隐喻”,即人类通过隐喻的方式将某一领域的概念映射到另一领域,从而实现对世界的多样化和创造性理解。
在翻译研究中,认知语言学的这些基本概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探析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探析1. 引言1.1 引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翻译不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传递和认知交流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作为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对翻译过程和翻译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认知语言学将语言视为一种思维工具,在人类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通过对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的分析,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翻译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被重新审视和解释。
认知语言学不仅关注语言的表层形式,更注重语言背后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的影响,从而影响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认知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翻译过程和翻译质量。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翻译技巧和提升翻译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认知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其意义。
1.2 认知语言学简介认知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致力于探究语言的认知机制和语言处理过程。
认知语言学将语言视为一种认知活动,强调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紧密关系。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语言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符号系统,而是与思维、记忆、感知等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的一种表征形式。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言的产生、理解和习得等方面,它探讨了人类如何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语言和思维之间的互动关系。
认知语言学不仅关注语言的表面形式,还关注语言背后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活动,试图揭示语言能力的本质和机制。
认知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现象的本质和内在机理。
在英语翻译中,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也被广泛运用,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英语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翻译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1.3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方式,其目的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表达清晰地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作者:关丽丽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31期摘要: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翻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语言学的深入发展和进一步探究也为英语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而这也给英语翻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切入点,着重指出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问题,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希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翻译;应用一、引言认知语言学从广义上主要指的是只要能够把人的语言能力看作是认知能力来看,这种情况下都可以称之为认知语言学。
针对认知语言学的来源而言,主要是有针对性的通过源于经验的一种现实主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于相关的哲学理论进行吸收,并切实有效的融合心理学、人类学、神经科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认知语言学所着重探讨和分析的是人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和模式中,在很多方面都深切体现出这样的内在关系。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也有着很多方面的应用。
二、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特征1.体会性特点。
人对于事物的认识,通常情况下都是来源于人对于外在事物的感知和内在的体验,而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翻译观,所体现的正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礎的一种更个体化的有着自身特征的翻译观点。
作者的感官体验主要来自于他对某件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然后有针对性的经过语言的方式来集中体现出来,翻译者和读者对某部作品所进行的理解也是有针对性的结合自身的情感经历来消化的,他们通过自身的体会来有针对性的从自身的角度来把握整部作品的人物情感和思想内涵。
2.互动性特点。
翻译本身就有着十分显著的多重互助的作用,它有着读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也有着译者和作者之间以及读者和译者之间的互动,这样的多种模式的互动形式,就从根本上有效要求翻译者在中间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并且要切实有效的通过翻译的形式把作品呈现给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而翻译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各个层面的读者对于整个作品的评价和深入的理解。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探析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探析引言随着认知语言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揭示翻译中的思维和决策机制。
对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对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分析其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来探讨其实际运用情况,从而为研究者提供更多关于认知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启示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研究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认知语言学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言特点和差异,从而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提高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和专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翻译任务。
通过研究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应用,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有利于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研究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对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化交流、拓展翻译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析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揭示认知语言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探讨如何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提升翻译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认知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作用,旨在为翻译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持,为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从而促进翻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分析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具体案例和实例,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挖掘并总结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方式,为实际翻译工作提供更加系统和规范的指导。
最终目的在于为认知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为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探索更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 正文2.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一种结合心理学、语言学和哲学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认知过程和语言的心理学机制。
关于认知语言学文化翻译的研究
关于认知语言学文化翻译的研究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认知活动和过程。
文化翻译是再创造的过程,是译者对原著的认知活动。
从认知过程来看,认知语言学关注创造性以及体验性,这一理论认为,认知过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
同时,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离开文化背景的翻译很难取得成功。
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切实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充分认识到认知语言学对文化翻译教学的影响。
一、认知语言学及其翻译观认知语言学是对大脑中相关语言机制进行研究的学科。
认知语言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80年代到90年获得了较快的开展,已经变成为当前新兴的主流语言学流派之一。
通常情况下,学者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这三派的相关学者也被看成是英语国家在认知语言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1)从转换生成学派中分裂出来的局部生成语义学家,例如Lakoff以及Langacker等人。
(2)从功能或认知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的相关学者,例如Dirven以及Taylor等,这些学者认为利用较为普遍的认知方法对语言的功能以及形式进行研究,能够使得人们对语言表达中的认知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相关人类学家、哲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等,主要包括了Gibbs、Johnson以及Putnam等学者。
国内知名学者王寅对国内外知名的认知语言学家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如下定义: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领域学科,强调通过自我认知以及身体经验、借助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方式等,合理地解释隐藏在语言事实中的认知规律。
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是在现实体验的形势下,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凭借自身所参与的多种互动,在对原文本进行透彻理解的根底上,在译作中将原作者所刻画的现实世界以及认知世界反映出来。
认知语言学十分注重体验以及认知所发挥的制约性作用,关注作者、文本、译者以及读者间存在的多重互动关系,期待到达“翻译的和谐性〞以及“解释的合理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受到从事翻译活动的相关认知主体之间互动性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随着全球交流日益频繁,翻译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认知语言学这一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索,为翻译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和启示。
认知语言学,简单来说,就是指将人类认知与语言学研究相结合,探讨语言产生、加工和理解的本质规律。
在英语翻译方面,认知语言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加工过程的研究在进行英语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然后再进行翻译。
而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的语言加工过程成为了关键因素。
认知语言学可以通过对语言加工过程的研究,揭示人类语言加工的本质规律,从而为翻译过程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2、跨语言习得的研究英语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将英语中的信息转化为汉语信息,这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认知语言学可以通过对跨语言习得的研究,探索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从而为翻译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3、语言信息处理的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其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启发式翻译方法的推广启发式翻译方法是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翻译方法,其具有高效、准确、灵活等特点。
目前,启发式翻译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英语翻译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工具。
2、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技术的开发和优化。
3、语料库的建立和利用语料库是一种包含大量语言数据的数据库,其对于英语翻译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许多机构和研究团队都在建立和利用语料库,从而推动英语翻译的发展和研究。
1、翻译人员需要关注语言加工过程3、翻译人员需要善于处理语言信息在进行英语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语言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大学英语教学是重要的,为提高当代大学生英语能力服务,但现在企业快速发展,企业的用人标准在改变,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有一定要求。
英语翻译不仅是英语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认识,专业英语翻译与普通英语翻译是不同,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促使学生能更好的进行翻译,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认知语言学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语言,人类的语言是丰富,语言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应用,能快速提高大学英语能力,符合现代企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一、认知语言学简述1.认知语言学含义。
认知语言学已经发展到30多年,现在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尤其在一些语言应用过程中。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人工智能、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
学者对认知语言学提出是根据语言天赋,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都需要人类文化知识进行解释,认知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在英语翻译中引进认知语言学,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由于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论总称,对学习语言有促进作用。
2.认知语言学基本原则。
(1)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
语法性辨别是有一定规律的,具有渐进性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一个语法与语义、语法环境有一定关系,认知语言学与其它语言的语法有本质区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渐进性、可变性的特征,根据认知语言学特征,要实现语法学家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掌握其基本原则,能更好的学习英语翻译。
(2)语言与其他认知。
认知是认知语言的功能,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进行认知,除了常规的认知,还需要具有特色的认知,以提升认知语言学的特色。
认知语言学是要在常规的认知中不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
认知语言学家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性的研究成果来不断完善理论,进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具有活力。
认知语言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能促进其实际应用的效果。
(3)句法的非自主性。
句法是一种模式,英语在学习过程中有多种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企业用人的标准。
句法的模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知识的应用能力,句法有一定格式,具有一定的非自主性,根据其句法特征,可以让学生根据规则进行模式演练,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3.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区别。
人类的语言丰富,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是两种相反的语言形式,认知语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句法为基本结构,语法与语义,词的结构都有一定联系,是一种有效的结合体。
对语义的研究涉及到语法,还受一定语言的环境影响。
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特点1.体会性特点。
体会性是认知语言的特征之一,人类的认知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展现出英语翻译观,这对英语翻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英语的翻译作品,翻译者与作者需要沟通,进行体会,体会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知语言学应用的能力,是否能对英语的翻译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具有体会特征,在教学过程洪,要引导学生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特点,对英语的翻译能力进一步提升,体会性特点制认知语言翻译观的体现,让学生体会到翻译中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工作。
2.互动性特点。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具有互动性特点,英语翻译本身就应该具有互动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学生在学习平台中进行英语翻译练习,遇到困难也可以与平台进行有效互动,互动是学习好英语翻译的有效方式,翻译者与作者进行互动,能体现出英语翻译作品的原创性,现在很多译文在翻译完成后,没有体现出原创的精髓,在翻译过程中改变了作品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英语文献的应用最能体现出认知语言翻译观的互动性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及时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完善其实际应用意义,翻译后能体现出作品的特色,符合现代认知语言翻译观的特点。
3.创新性特点。
创新性是认知语言翻译观的核心特点,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目标,高校在各个层面都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对英语文献作品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的水平能体现翻译者的创新能力,在翻译前,要对作品的思想,社会背景,应用的意义等要有所了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也是对作者的创新能力的检验,符合现代大学生人才培养标准,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
三、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问题1.词汇、语句与文章含义的关系。
词汇与语义是文章的终于组成部分,对提高英语文章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认知语言学也非常重视词汇与语义在文章应用的重要性,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词汇与语义,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起到重要保障。
英语词汇、语句的涵义主要是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是联系英语文献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认知和态度。
整篇文章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其表述的内涵是由词汇与语句融合为展现出来的。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句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语句是整篇文献的组成部分,这就使得语句表述的含义对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词汇、语句和整篇文章之间的含义通常不具有一致性,例如使用隐喻后,在对文章进行理解时,就不能从文字表面的意思进行理解。
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在进行翻译时,就会对翻译文献的内容产生影响。
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充分地将原有词汇进行理解,将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式进行深人的探讨,进而明确作者想要表述的含义。
并依照原有的含义在另外一个语境中重新找到适当的词汇或者语句进行代替,进而能保留和传达原英语作品的文献价值。
学生要能准确翻译文章,必须理解文章的含义,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促使文章偏离正确的轨道,对学生翻译起到促进作用。
2.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的关系。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重视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的关系,翻译出来的作品不能脱离作者写作的意图,要充分了解文章的语义,是科学的翻译中重要环节,符合现代英语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完善其中的应用意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在文献中,文本的涵义是相对孤立和机械的。
通常情况下,文本自身的涵义要最大化的解释作品原创作者真实的意图,而对文本的解释要以作品原创作者实际意图为标准。
但是在不同文章篇幅中以及文学创设的环境下,文本的涵义具有差异性。
例如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在表述的过程中就会展现出不相同的涵义。
在翻译过程中,文章的历史背景,文化的差异性都要考虑,这是保障翻译准确性的基本含义,文本含义与作者意图是一致的,必须深刻理解作者意图与文本含义,要科学的理解其中含义,这是保障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
3.翻译者文学加工和内用忠实性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应用,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实际在翻译的过程中,作者不仅要有雄厚的外语理论基础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翻译过程中,要考虑文章的文化差异性,历史背景性,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因素,要对作品有充分的认知基础上,在进行适宜的翻译,这样才能保障翻译的科学性。
在翻译者对英语文献作品进行翻译时,基于翻译者对作品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不同,就使得在翻译后的文献作品与原创作品的含义的有一定的出人性。
很多时候翻译者为了能将作品更好的表述出来,很多情况下会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加工。
由于对原文内容进行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很好的翻译原创的文献,并非改变原文文本,这种创新后的文献,没有与原文真实性发生冲突,也可以说,对原创文献文字进行加工只是对翻译工作的一种补偿的行为。
同时基于各方面的原因,如若要使文本在另一个环境中准确地展现出来,在这样的状况下就不需要对文本的文字进行加工。
文字加工是对文本的有效处理,是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尤其翻译完成的作品,必须需要进行文字加工,加工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字处理能力,这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英语翻译能力。
四、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应用探索1.深刻理解文本内涵。
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是进行翻译的首要任务,翻译不是简单把英文翻译成汉语,或把汉语翻译成英文,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文章内容有所理解,不是机械的翻译,必须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翻译,保障翻译的质量。
认知语言学应用在英语翻译中时,翻译者首先要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刻的了解,不要只根据文本语言文字表面的含义进行翻译,应摆脱文字表面含义的误导,通常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对的失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原发于和目的语之间有很多相似语义产生的误导,这些语义相似的语言具有隐蔽性,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体制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性,这些都使得在一种语言下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和思想,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就会很吃力。
翻译具有整体性,认知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国,需要对文章从各个层面进行了解,根据作者的意图,有效根据文本含义,科学的,有效的进行翻译,提高翻译的质量。
2.以作者意图准确重构为导向。
翻译是一项复杂工作,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科学的准确进行翻译,保障翻译的质量。
一作者意图就是翻译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翻译工作这需要以作者意图准确重构翻译的方向,引导学生正确翻译,认知语言学的应用,从各个层面进行认知,能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充分了解作者意图,能科学准确进行翻译,有效提高翻译的质量。
3.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创作。
在对文学类的英语文献进行翻译时,要将适应主题为翻译的第一要素,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服从原著所要的表述的内容和思想,同时在刊语言文字进行加工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能辅助读者理解原著的修辞方式,同时还能有利于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总之,认知语言学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认知,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英语,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翻译是一项复杂过程,需要从不同方面進行考虑文章内容,需要结合作者意图与文章含义,科学有效的进行翻译,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