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经典动画图片版 (10)
小儿推拿课件ppt
![小儿推拿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0c51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3.png)
其他禁忌症
患有其他特殊疾病的小儿也应避免进行推 拿,具体禁忌症应根据医生或专业推拿师 的指导来确定。
骨折或关节脱位
如果小儿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等骨骼损伤 ,应避免进行推拿,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 康复。
THANKS 感谢观看
小儿推拿课件
• 小儿推拿简介 • 小儿推拿手法 • 小儿推拿穴位 • 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01 小儿推拿简介
小儿推拿的定义
01
小儿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小 儿身体的特定穴位,以调节小儿 脏腑功能,改善小儿病症的自然 疗法。
02
小儿推拿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 过对穴位的刺激,激发小儿自身 的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小儿推拿具有无创伤、无副作 用、疗效显著等特点,尤其适 合小儿娇嫩肌肤和敏感体质。
小儿推拿强调个体化治疗,根 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2 小儿推拿手法
常用手法介绍
推法
用指腹或手掌在一 定部位做直线推动 。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或中 指在一定部位捏拿 皮肤。
摩法
用指腹或手掌在一 定部位做有节律的 环形移动。
家长应积极参与小儿推拿过程,协助医生或专业 推拿师进行操作,确保小儿的安全和舒适。
推拿中的注意事项
手法轻柔
在推拿过程中,应使用轻柔的手法,避 免过度用力或刺激,以免造成小儿不适
或损伤。
注意小儿反应
在推拿过程中,应注意小儿的反应, 如出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穴位准确
确保穴位定位准确,按照规定的顺序 和手法进行推拿,以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注意时间
推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 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
小儿推拿(比较全面)ppt课件
![小儿推拿(比较全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5264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8.png)
学术研究
鼓励和支持学者和专家 开展小儿推拿的学术研 究和临床试验,为其在 医学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提供科学依据。
合作推广
与医疗机构、教育机构 等合作,共同推广小儿 推拿的知识和技术,扩 大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和应用范围。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对小儿推 拿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舒适度。
标准化建设
制定小儿推拿的操作规范、技术标准和服务流程,推动行业标准化发 展,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国际学术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与世界各国的医学专家和 推拿师共同探讨小儿推拿的理论和实践,推动国际学术交 流与合作。
衡的恢复。
05
家长如何学习和掌握小儿 推拿技能
了解基本知识和原理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01
了解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中医基本概念,为理解小儿推拿原
理打下基础。
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02
熟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了解小儿常见病的发病机理,以便
更好地运用推拿手法。
了解推拿治疗原则
03
学习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如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03
小儿推拿操作技巧与注意 事项
操作前准备
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史,明确推 拿治疗的目的。
选择合适的环境
确保推拿室内环境安静 、舒适、温暖,避免风
寒侵袭。
准备物品
准备好推拿所需的介质 ,如滑石粉、葱姜水等
。
沟通解释
向家长解释推拿的目的 、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反 应,取得家长的配合。
操作过程规范
01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https://img.taocdn.com/s3/m/81d6de7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f.png)
⼩⼉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推拿⼿法 1.清、补脾⼟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中医功效等于吃⼈参、⽩术;从螺纹⾯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
脾⼟多⽤补,⽽少⽤清。
2.清、推⼤肠 部位:⾷指外缘(即⾷指桡侧——编者注),⾃指尖⾄虎⼝成⼀直线。
操作:从⾷指端直推⾄虎⼝,名“推⼤肠”,为补,⽌泻;从虎⼝推向⾷指端,名“清⼤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掌⼤鱼际平⾯。
操作:⽤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向——编者注)为“清”,作⽤同清推⼤肠。
4.清肝⽊ 部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
注意:“肝⽊”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
5.清⼼⽕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
注意:“⼼⽕”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
清肝⽊与清⼼⽕有清⽕、降热功能。
6.清、补肺⾦ 部分:⽆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旋推为补,名“补肺⾦”。
“肺⾦”实热症⽤清法,虚症⽤补法。
7.补肾⽔部位:⼩指脂腹。
操作:肾⽔与肝⽊、⼼⽕、肺⾦的⼿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
注意:“⽔”宜补不宜清,补肾⽔相当吊盐⽔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背侧,腕横纹⾄掌⾻⼩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痛作⽤。
9.推上三关部位:⼩臂前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
10.清天河⽔部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肘横纹中点成⼀直线。
操作:⽤拇指侧推或⽤⾷、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是退热重要⼿法,还有宁⼼与安眠作⽤。
11.退六腑 部位:⼩臂后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指腹⾃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9669e3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2.png)
02
病理特点
01
生理特点
2024/1/30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 清灵、易趋康复。
6
推拿手法对小儿作用机制
01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 部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养生的
目的。
2024/1/30
02
缓解病痛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行气 止痛,对于小儿常见的感冒、 咳嗽、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缓
解作用。
03
增强免疫力
推拿手法可以刺激小儿免疫系 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
病的发生。
7
适应症与禁忌症介绍
适应症
小儿推拿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 腹泻、便秘、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 病症。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局部皮肤破 损、炎症等患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同时,对于高热、抽搐等急症患儿 ,也应谨慎选择推拿治疗。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小儿推拿将更加普及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的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将会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小儿推拿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未来,小儿推拿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体系,为宝宝们提供更加全面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推拿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
一起揉动
03
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 指端或指腹按压穴位,逐渐用
力深压
04
摩法
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 掌面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或 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
动摩擦
10
各类手法操作要领示范
小儿推拿13大复式手法,动图详解,都有啥作用?
![小儿推拿13大复式手法,动图详解,都有啥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78c31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4.png)
小儿推拿13大复式手法,动图详解,都有啥作用?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学术思想,本流派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外感病因天人相应,内伤病因五脏相关。
该流派重视整体观念,认为人外与自然相应,内则五脏相关,因而外感病多为触冒四时不正之气,内伤病多因脏腑功能失调、五脏生克相倾而发。
2.四诊互证,尤擅望闻。
该流派在诊断时,主张四诊合参,相互补充印证,达到全面认识疾病的目的。
认为“有诸内必形之于外”,整体望诊:望神气形态推断疾病的预后转归;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判断脏腑盛衰,望指纹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
闻诊既包括辨别小儿咳、喘、哕、呻、鼻息等声音,还包括“嗅”患儿呼吸气息和排泄物的异常气味。
3.辨证循八纲,治则调阴阳。
该流派认为无论外感内伤,最终都导致阴阳失调。
因而临证时根据四诊资料,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统之以阴阳。
运用手法补虚泻实,通过经络“行气血,通阴阳”的作用,来调整脏腑营卫,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并将顺应四时变化、守护正气作为预防疾病的手段。
在疾病治疗疗过程中处处体现了“整体观念”。
4.治疗分标本缓急,擅长救治急重症。
本流派既重视整体调整,又不忽视局部(标)对整体(本)的影响。
“小大不利治其标”,以推箕门、揉运膀胱治疗“癃闭”,能及时缓解患儿痛苦。
遇有昏迷患儿,以掐中冲、人中、威灵、拿前后承山、委中开窍醒神,并且指出在救治高热痉厥患儿时,应急以压舌板压舌,保持呼吸道通畅。
5.通盘筹划,处方周密,用穴主次有序。
除“癃闭”只有两个穴位外,该流派临证处方用穴均在8个以上,其中主穴5~7个,辅穴4~9个。
在运用时,主穴针对主要病机或主要症状,辅穴针对次要病机或对症治疗,主穴推时长,辅穴推时短。
处方君臣有序,相辅相成,疗效极佳。
十三大复式手法详解复式手法是小儿推拿疗法中的特定操作方法,它是用一种或几种手法在一个或几个穴位上按一定程序进行特殊的推拿操作方法。
复式操作法在历代医家著作中记载不一,名称有异。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3dd7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d.png)
2024/1/29
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等禁止推拿。 恶性肿瘤局部禁止推拿。
8
02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
2024/1/29
9
中医经络学说
03
经络定义及功能
阐述经络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解 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 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与脏腑关系
分析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 络在调节脏腑功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 衡中的重要作用。
经络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探讨经络学说在小儿推拿中的指导意义,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24/1/29
10
脏腑辨证施治原则
脏腑功能特点
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 的关系,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 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脏腑施治原则
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表现,提出 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如补虚 泻实、调整阴阳等。
脏腑辨证方法
介绍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 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八 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具体内容。
2024/1/29
11
五行养生法在小儿推拿中应用
1 2
五行养生法基本原理 解释五行养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五行相 生相克关系及在人体健康中的应用。
2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小儿的皮肤和骨骼,避免过
度牵拉或压迫。
避免在小儿过饱或过饿的状 态下进行推拿。
01
小儿推拿动图课件
![小儿推拿动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24f7fd551810a6f5248647.png)
小儿风热感冒的穴位按摩
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 赤,鼻塞,流பைடு நூலகம்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小儿风热感冒的穴位按摩
1、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 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
常用手法: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小儿风热感冒的穴位按摩
5、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 横纹100次,推膻中100次。
穴位: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上图。约揉100~300次。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小儿风热感冒的穴位按摩
5、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 横纹100次,推膻中100次。
穴位:膻中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 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小儿风热感冒的穴位按摩
小儿推拿动图
李修德
补肺经/清肺经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最全的小儿推拿手法示意图(转回去慢慢学吧!)
![最全的小儿推拿手法示意图(转回去慢慢学吧!)](https://img.taocdn.com/s3/m/009f311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a.png)
最全的小儿推拿手法示意图(转回去慢慢学吧!)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小儿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小儿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因部分穴位和手法操作简便易行,对小儿的体质改善很有帮助,鼓励家长们在家中多尝试。
【龟尾】[位置] 在尾骨端。
[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肺俞】[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食、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脊柱】[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天枢】[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
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腹阴阳】[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轻摩称摩腹。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
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膻中】[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小儿推拿图解课件
![小儿推拿图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2455660029bd64793e2cbf.png)
9.推拿穴位时,一般配用推拿介质,如滑石粉等,其目的是润滑患 儿皮肤,防止擦伤,提高治疗效果。
10.急性传染病患儿应隔离推拿,以防交叉感染。
小儿推拿图解
三、小儿的生理病理与推拿的关系
小儿推拿图解
以轻柔的推、摩、运、揉等就能引发小儿皮肤形变并被其感知,继而 引发反应,这是小儿推拿取效的根本原因。而成人皮肤厚、老茧多, 皮下脂肪厚,一般推法难以深透,必须借助体重,蓄力于掌,倾力推 之。故小儿推拿手法与成人手法有别。 二、病理特点与推拿的关系: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自护、 调节、适应、防御能力差。故处理儿科疾病要求快速果断,小儿推拿 因其即时操作性和能随时修正穴位和手法,在所有治疗方法中最便捷、 最灵活,还有效,且能进入家庭,因其而在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中具 有优势。 2、“脏器清灵,易趋康复”,推拿能激活清灵的脏腑之气而起到与 中药同样的调治作用。
3、就近原则 逐邪为推拿之所长。驱邪总有一定路径。驱邪就是赶着 邪气走,直到将其逐出体外。由于驱赶的是邪气,邪气走一路害一路。 在驱赶过程中,古人最怕邪气不受约束跑到其它地方去,或者隐藏于 某处。因此,驱邪要用最短的路径和时间就成为了中医治病的基本原 则,这就是就近驱邪。小儿推拿驱邪通过汗、吐、下三法实现。汗法 从体表出,吐法从口鼻出,下法从二便出。出口确定了,就根据邪气 所在的具体位置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方法。如《内经》所言“其在表 者汗之可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
一、 生理特点与推拿的关系: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说明小儿对外界环境依存性强,
哺育与调护极其重要。外界各种因素,从自然气候、环 境到哺育者对小儿的感情、付出和态度,如抚摸、拥抱 、亲吻、表情,甚至连所唱儿歌、所讲故事等都能深刻 地影响小儿身心。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不打针、不用药的 中医外治方法,既能调身又能调神,其防治疾病和治未 病的目的非常明确,有助于小儿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 2、“生机勃勃,发育迅速”强调小儿吸收快、代谢快、排泄 快,对外界物质与信息接受快、反应快和利用快。所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3d3c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9.png)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contents •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手法介绍•常见病症治疗•操作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推广普及与教育培训建议目录小儿推拿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及作用机制原理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小儿推拿适用于多种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如感冒、咳嗽、哮喘、腹泻、便秘、遗尿、夜啼、惊风、疳积等。
同时,对于小儿保健和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禁忌症虽然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如小儿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或患有恶性肿瘤、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时,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此外,对于局部皮肤破损、炎症等病变部位也应避免推拿刺激。
常用手法介绍分类定义根据着力部位和推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作用定义分类作用030201定义分类作用摩法定义用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分类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摩法和指摩法。
作用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等作用。
常见病症治疗推拿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按揉迎香穴等。
症状表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
注意事项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保暖,多饮水。
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1 2 3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症状表现01推拿手法02注意事项03操作注意事项手法力度掌握轻柔为主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宝宝不适。
力度适中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力度进行推拿,以达到舒适的效果。
均匀施力在推拿过程中,要保持手法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突兀的用力。
穴位选择准确性熟悉穴位定位准确避免误伤避免误操作风险专业培训注意观察避免禁忌症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成功案例展示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分析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诊断不准确、手法不熟练或穴位选择不当等。
幼儿园小儿推拿ppt课件
![幼儿园小儿推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b081a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e.png)
捏法是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具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在操 作时,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指腹相对夹住肌肤或穴位,进行有节奏的捏提,力 度要适中,速度要均匀。
摩法
总结词
用手掌或指腹在一定穴位上,进行有 节奏的环形摩动。
详细描述
摩法是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具有调和气血、舒缓肌肉紧张的作用。 在操作时,用手掌或指腹在一定穴位 上,进行有节奏的环形摩动,力度要 适中,速度要缓慢。
01
严重疾病
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02
皮肤破损
如烧伤、烫伤等。
03
出血倾向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04
其他
如骨折、传染病等。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推拿前准备
确保小儿处于舒适的状态,避 免过饱或过饿。
推拿手法
根据小儿的年龄和症状选择合 适的推拿手法,力度适中,避 免过度用力。
推拿时间
每次推拿时间不宜过长,根据 小儿的年龄和症状控制在10-20 分钟内。
幼儿园小儿推拿PPT课件
目录
• 小儿推拿简介 •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 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 小儿推拿的日常保健 • 小儿推拿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小儿推拿简介
小儿推拿的定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治疗和预防小儿疾病的自然疗法。 它利用双手或工具,通过推、揉、捏、摩等手法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 通,调整小儿体内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拿治疗可以有 效缓解症状。
VS
详细描述
腹泻时,可以给小儿进行摩腹、揉脐、推 七节骨等推拿手法,以缓解腹痛、腹泻等 症状。同时,家长应注意调整小儿饮食, 避免过度喂养和食用生冷食物。
小儿推拿经典动画图片版ppt课件
![小儿推拿经典动画图片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3063a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7.png)
小 儿 推 拿
脾
脾常不足,脾胃病多见。 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 而生长发育快,对营养 物质需要迫切,饮食不 知自节,脾胃病多见。
常用 手法
常用 手法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 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 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 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 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 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 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 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 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 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小 儿 推 拿
肝
肝常有余,神气怯弱,易 引动肝风。小儿肝常有 余,容易导致抽搐等。
常用 手法
常用 手法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 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 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 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 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 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围
脑保健、小儿安神保健等。
小
儿
1、见效快,疗效高
推
拿
2、安全稳定,不易反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失调常见原因
饮食不节
父母焦虑
小儿脾虚主要类型
• 脾阳虚
•
脾阴虚
饮
过过 用用
食
苦抗
生 冷
脾阳虚 寒 生 中素
常见
药
外 寒
病因
情 绪 紧 张
压 力 大
脾阳虚主要症状
怕冷,白天 一动就出汗, 气喘,四肢 无力,少气
懒言。
大便稀, 不成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常有鼻 炎,打喷 嚏等情况, 非常容易
脾阴虚常见 病因
食
焦
肉
虑
过
睡
紧
多
眠
张
过
晚
脾阴虚主要症状
手脚心热, 心烦口干, 喜冷饮, 夜里盗汗
爱动, 脾气大
吃饭后肚 子鼓,半 天下不去, 大便干燥
舌红瘦 小,苔 薄或没 有舌苔
嘴唇色 鲜红, 下眼袋 大且发
红
感冒后 容易咽 痛,扁 桃体肿
大
补脾阴小方子:(罗大伦博士推荐)
配方: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麦冬,沙参,生地各6克。 (六岁孩子药量)
捏脊
保健:五次
揉足三里
三,五分钟
如何判断积食
• 口气臭秽,或呕吐酸臭食物。 • 大便臭如败卵。 • 舌苔变厚,特别是舌体的中间部分。 • 嘴唇突然变得很红 • 脸容易发红。 • 食欲紊乱,开始不欲饮食,久积后胃中有热又总觉得饿。 • 饭后肚子胀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 • 晚上睡眠不佳,“胃不和则卧不安”。 • 感冒后容易咽喉肿痛。
揉板门
逆运八卦
注意:要用另一只手压住中指下方 的部分(离卦),以免扰动心神。
三岁五分钟,三至七岁 十分钟,七岁以上十五
分钟
揉天枢
“婴幼儿太极按摩” (苏永泉所创)
基本按摩手法:
医者内劳宫对准小儿肚脐,轻轻地放在肚子上,然后捕捉他的呼吸频率, 施予与幼儿腹式呼吸腹壁起伏频率相等的外力。幼儿呼吸的时候,吐气手心要 轻轻按下去,吸气手要轻轻地抬起。抬起的时候不能对肚脐产生有阻力,也不 要离开。这叫不即不离,若即若离。往下的时候要给他轻轻的一点力的作用, 但不要太过,必须掌握住不能打乱幼儿本来的频率。一岁以内的孩子一般15分 钟就起作用,年龄稍微大点时间就要长点了,一般的按摩都在半个小时左右。
感冒。
舌淡白 经常有 齿痕。
嘴唇色 正常或 发白。
脾阳虚调理方法:八珍糕 (罗大伦博士推荐)
配方:太子参,白术,炒白扁豆,芡实各3克,茯苓,山药,莲子 肉,薏苡仁各9克。
做法: 1. 把这些材料按比例多买几份,研磨为细粉,搅均后加入大米饭, 糯米粉适量,蒸糕。 2. 如果觉得太复杂,将原料加水,小火煮40分钟以上,开锅后稍 微加一点糖。一天两次,每次一小杯。(六岁以上孩子用量)服 一周。
视频:/v_show/id_XNDg4NDAzMzQw.html
参考: 1.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罗大伦 2.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罗大伦 3. 《苏永泉婴幼儿太极按摩真传》-苏永泉 4. 妈妈医生必修课实战班-高其武
谢谢
小兒推拿
脾胃篇
刘艳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脾胃失调常见原因 小儿脾虚的常见类型 推拿方法
•
心
肺
小
,
,
儿
肝
脾
有 余
常,
不 足
肾
生 理 特
点
生机 旺盛
• “脾常不足”首见于明代万全的《育婴家 秘》。
•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理解,可以说脾的功能包 括了从口腔起的整个消化器官的大部分功能 活动,同时还包括了肾、肾上腺皮质及心, 肺某些内分泌腺的生理功能。
做法:把这些材料放进锅里,加入四杯水,用大火煎煮,开锅后 用小火煎半个小时。大约剩两杯左右的药汁,把药汁滤出,放入 一块冰糖,放凉。一天一贴,连续一到两个星期。
补脾胃保健推拿处方:
(当归中医学堂高其武大夫)
(1)补脾经 (2)摩腹 (3)捏脊 (4)揉足三里
补脾经
三,五分钟
摩腹
保健:以肚脐为圆心,先逆时针再顺时针,圈数相同。
• 不一定同时出现
积食舌苔
积食小处方:
1. 焦三仙,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6克, 炒鸡内金6克。煮水,开锅后小火再煮20分 钟,喝一两天。
2. 保和丸。 3. 白萝卜片或丝煮水。
积食推拿处方:
(当归中医学堂高其武大夫)
(1)揉板门 (2)逆运内八卦 (3)补脾经 (4)揉天枢
一天两次,连续做两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