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休谟人性论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休谟人性论
休谟的人性论以其创见和深刻的观点而闻名,读后我深受启发并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
理解。
休谟主张人性是由感觉和情感驱动的。
他认为人们的行为和决策都是基于对感觉的追
求和对情感的回应。
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尽管理性思考在人类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不能忽视感觉和情感对我们的影响。
人性论中讨论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人类的自私本性。
休谟认为,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出
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他提出了一种“利己主义”的观点,认为人们更倾向于追求自
己的利益而不是他人的利益。
这使我思考人类行为的动机和社会中的合作与竞争。
此外,我也对休谟对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的观点产生了兴趣。
休谟认为道德是建立在
感觉和情感基础上的,而非理性思考。
他质疑了道德观念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认为道
德标准是主观的,因为它们基于个人的喜好和厌恶。
这让我重新思考了道德判断的本
质和价值。
总的来说,休谟的人性论为我提供了对人性和行为动机的全新视角。
他的观点挑战了
传统的理性主义观点,强调感觉、情感和自私的本性对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读完这本
书后,我对人类行为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更加意识到理性和情感对我们的日常决策和
生活选择中的作用。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人性论》读书笔记在阅读《人性论》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思想之旅。
这可不是那种轻松随意的闲逛,而是深入到人类心灵深处的探索。
休谟在书中对于人性的探讨,让我时而深思,时而忍不住拍案叫绝。
他所提到的观念、印象、情感等概念,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试图打开人类内心那扇神秘的大门。
就拿其中关于印象和观念的论述来说吧。
休谟认为印象是更强烈、更生动的知觉,而观念则是印象的摹本。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爬山。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微风轻拂着脸颊,带来丝丝凉爽。
当我们踏上山间的小径,脚底下的石头和泥土,那种坚硬与柔软交织的触感,是如此的真实和强烈,这就是一种印象。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得仿佛要滴出油来。
那一片片树叶的形状、纹理,还有那闪烁着的光芒,都清晰地印在我的眼中,让我感到无比的鲜活和生动。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那清脆的声音像是一串灵动的音符,直接钻进我的耳朵里,让我的心也跟着欢快起来。
山间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撞击在石头上,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那水花的形状,那水流动的姿态,还有那哗哗的声响,都是那么强烈而直接地冲击着我的感官。
当我们终于爬到山顶,俯瞰着山下的美景,那种壮阔和雄伟让我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接,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那一刻,所有的景象、声音、气息,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成为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然而,当我回到家中,回想起这次爬山的经历时,那些原本强烈的印象就逐渐转化为了观念。
我脑海中浮现出的山的样子,不再那么清晰和生动,而是变成了一种较为模糊和抽象的概念。
鸟儿的歌声也不再那么清脆响亮,仿佛隔着一层纱。
但尽管如此,这些观念依然能够让我回忆起爬山时的美好感受,让我心生向往。
这就像休谟说的,印象是最初的、直接的体验,而观念则是在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较弱的思维再现。
通过这次爬山的经历,我对他的这个观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人性论读后感
我的后感内容有三部分,一是关于休谟的生平,二是我自己对休谟的《人性论》这本著作及书中的一些观点的看法,三是我在阅读此著作过程中的一些摘抄。
先来认识作者。
大卫·休姆(后来改名为休谟)在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座公寓里,父亲是在宁威尔区(Ninewells)担任律师的约瑟夫·休姆、母亲是法尔科内夫人。休谟在长大后偶尔也会回到宁威尔区的老家居住,他在1734年将名字从休姆改为休谟,因为英国人很难以苏格兰的方式正确念出休姆这个名字。休谟在年仅12岁时就被家里送到爱丁堡大学就读(当时正常的入学年龄是14岁)。最初休谟打算从事法律职业,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有了“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当我的家人想象我正在阅读屋埃特和维尼阿斯(两位当时著名的法学家)时,我实际上却是在阅读西塞罗和维吉尔的著作。
我的感想。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阅读《人性论》还有一定的难度,感觉其中许多逻辑很强的论述不能够被我理解,我只能谈些没有很大深度的观点了。
首先是对休谟的看法。在我看来休谟是一个坚毅的、进取的、勤恳的、智慧的思想家。体现在休谟早丧父,家产不多,只靠母亲一人支持家庭,经济既不富裕,家中又遭火灾,十四岁那年只得退学还乡自学。在自己的努力争取下,经商过,也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过,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在求学路上一直都积极思考,研究方向广阔,虽然年轻的时候身体情况不好,甚至有威胁到自己写作的进程,但是通过自己的不懈锻炼,最后彻底改变了身体羸弱的情况,为自己专心于各种事业准备良好的身体条件。他的著作、他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说明他的智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以形容休谟,我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人性论》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人性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人性论》读后感一对于哲学的书,我一直是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虽然我喜欢看书,也明白有很多哲学书确实是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很好的启发,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哲学书一般都很枯燥、抽象、深奥。
简单来说就是很难真正的读懂它,明白它深刻的内涵或者是它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最近,因为青共校的读书小组活动,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组成了一队,出乎意料的选择了经典哲学书籍《人性论》。
《人性论》全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
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
第一卷是《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包含了休谟对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
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
其中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属于伦理学的内容;第二章讨论“人为的德”——既是伦理学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的内容;第三章讨论的是“自然的德”。
《人性论》是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休谟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这本书中进行了阐述,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有关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关社会秩序和制度正义的看法等等。
这本书,说实话内容并不是很吸引我,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枯燥,可是我还是看下去了。
因着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触最大的地方,还是第二卷的论情感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我印象深刻。
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或是我们亲切地意识到它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个同一的人格;而爱和恨的对象则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某一个其他的人。
人性论读后感
读大卫.休谟的《人性论》后感人性(human nature)问题是人生诸问题的核心,既是人们伦理道德生活的依据,又是实施政治主张的基础。
著名社会学家雷蒙.阿隆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性的发展和成长过程”①因此千百年来,各个学派的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性问题进行反复深入的思考、探索,提出各自的人性主张。
大卫.休谟建立了以道德为核心、以情感原则为根本依据的人性科学体系,开启西方传统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向,实现了思维范式的深刻变革。
休谟的《人性论》因此在众多的关于人性的论述中脱颖而出,吸引了我的眼球。
我的后感内容有三部分,一是关于休谟的生平,二是我自己对休谟的《人性论》这本著作及书中的一些观点的看法,三是我在阅读此著作过程中的一些摘抄。
先来认识作者。
大卫·休姆(后来改名为休谟)在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座公寓里,父亲是在宁威尔区(Ninewells)担任律师的约瑟夫·休姆、母亲是法尔科内夫人。
休谟在长大后偶尔也会回到宁威尔区的老家居住,他在1734年将名字从休姆改为休谟,因为英国人很难以苏格兰的方式正确念出休姆这个名字。
休谟在年仅12岁时就被家里送到爱丁堡大学就读(当时正常的入学年龄是14岁)。
最初休谟打算从事法律职业,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有了“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当我的家人想象我正在阅读屋埃特和维尼阿斯(两位当时著名的法学家)时,我实际上却是在阅读西塞罗和维吉尔的著作。
在十八岁时休谟的哲学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使他得以让自己彻底面对这个“全新的思考领域”,也使他下定决心“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上。
”休谟并没有说明这个重大突破为何,但一般推测很可能是他在因果上的理论—亦即我们对于世上因果关系的认知是取决于我们的情绪、习俗、和习惯,而不是取决于理性、也不是取决于抽象、永恒的自然定律。
在那个时代,一个贫穷的苏格兰人能选择的生涯途径相当少,休谟面对的是成为家庭教师或是成为商人的职员这两个选项,他最后选择了后者。
读后感(《人性论》)
读休谟《道德学》有感我于本学期选择阅读了休谟的《人性论》。
一方面原因是老师上课经常提到休谟,这激起了我了解休谟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也想感受一下这位英国著名哲学家的思想。
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把重点放在了《人性论》的第三章《道德学》上。
在阅读这一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相当的大的困难。
其一是因为前两章所讲的关于“知性”和“情感”的论述我没有阅读,所以在遇到这些前面的词汇时,我很难琢磨。
其二,是因为我觉得在阅读翻译的中文版本时,一些译文很不符合中文的习惯性表达。
再者,有时候遇到一个包含几层限定的名词的时候,实在需求细细分析。
根据我自身的阅读能够理解的部分,我将在下文中着重关注休谟“道德的区别并非来自理性”以及“由道德感得来道德的区别”这两个话题。
首先,在“道德的区别并非来自理性”这一节,休谟先强调了研究道德学的重要性。
然后,他从阐述心灵中的知觉这一角度入手,开始讨论是借助观念还是印象来区分德与恶,并断定哪种行为是应该被指责或是被赞美的。
接着,他把问题聚焦,着重论证道德是否来自理性,得出了道德规则并非来自理性的结论。
接着阐述了“理性是完全没有主动力的,而且永远无法产生或组织任何行为或者感情”这一论点,并重复了其中的一个论证并说明了这个论证的优越性。
接着,休谟开始用很多例子反驳很多其他人可能提出的观点。
在这一节的结尾,他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附论,即命题中“是”与“不是”到“应该”与“不应该”的这一变化。
这一部分最有趣的就是最后的“是”和“应该是”的问题了。
步入大学之前,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发现真的很值得思考。
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上中学的时候,虽然我在成绩上不能算拔尖的学生,不过因为我学习踏实老师们一直把我当成一个好学生。
可是,我有时候都可能犯错,尤其因为我是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更为普遍。
每当此时,老师总会说“你怎么搞的,好学生怎么烦这样的错误”这类的话。
很明显,他们把“我是好学生”和“好学生应该怎么做联系起来啦”,这种联系好像已经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作者在《人性论》中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包含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论述。
首先,休谟指出,人的动机主要是基于利益的追求。
他认为人们的欲望和行为都源于对享乐的追求,以及对痛苦的回避。
我觉得这个观点对解释人的行为方式非常有启示性。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往往寻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虽然有时候个人利益和道德的要求会发生冲突,但大多数人仍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人类社会中的许多问题,比如权力斗争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等。
在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过程中,考虑到人的利益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休谟还讨论了习惯的形成和思维模式的建立。
他认为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是通过经验和习惯所形成的,而非通过理性的思考。
这一观点挑战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等以理性为核心的哲学家的观点。
我对这一观点十分赞同,因为它更符合现实生活中人的思维方式的特点。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经验积累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而这些习惯性的思考方式会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一个人的思考方式越多元化,他的行为选择也就越灵活,反之则越容易陷入固定模式的思维。
此外,休谟还对人的道德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通过感情和习惯来培养和形成的,而非通过理性推理来确定。
这与康德等哲学家关于道德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休谟认为,人的道德行为是基于对他人利益的关切和同情心的体现。
他认为,人之所以会关心他人的利益,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能够感同身受,从而体会到他人的痛苦和快乐。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道德行为的本质非常有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时候,人们会出于同情心而采取行动,帮助那些遭受困难的人。
休谟的观点强调了情感和同情的重要性,这对我们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至关重要。
最后,休谟还涉及到了政治和宗教等领域的讨论。
他认为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利益的需要,并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在阅读《人性论》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深邃而又充满思考的世界。
作者对于人性的剖析,让我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和启发。
书中开篇就对人类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探讨。
作者认为,我们的感知可以分为印象和观念。
印象是我们在亲身经历时所产生的强烈而生动的感觉,而观念则是在印象的基础上,经过记忆和想象所形成的较为微弱和模糊的思维。
这种区分让我明白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往往是建立在我们所接收到的直接感受和后续的思考加工之上。
作者进一步指出,因果关系是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
我们总是倾向于从一个事件的发生去推断另一个事件的必然结果。
然而,这种因果推断并非是基于绝对的必然逻辑,而是基于我们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和习惯形成。
比如,我们看到火会想到热,看到乌云会想到可能会下雨。
但这种推断并非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我们不断地观察和体验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
在谈到人性中的情感部分时,作者认为,情感的产生与我们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
当我们认为某件事物对我们有利时,就会产生喜悦、爱等积极的情感;反之,当我们认为某件事物对我们有害时,就会产生痛苦、恨等消极的情感。
这让我思考到,我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周围事物的主观评价和认知。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道德判断的问题。
作者认为,道德并非是先天存在的绝对标准,而是基于社会习俗和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形成的。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可能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但它们都旨在维护社会的秩序和人类的共同利益。
这使我意识到,我们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判断,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观点,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背景和共同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不禁思考起人性中的弱点和局限性。
例如,我们常常会受到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导致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
我们也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而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和需求。
这些人性的弱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在阅读完《人性论》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人性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书中开篇就探讨了人类认知的本质。
作者认为,人类的认知来源于感觉和经验。
我们通过感官接收到外界的信息,然后经过大脑的加工和整理,形成了对世界的认识。
这让我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判断,很多时候都是基于我们的直接感受和过往的经历。
比如,我们觉得火是热的、冰是冷的,这就是通过感觉获得的认知;而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会根据之前的经验做出相应的反应。
关于印象和观念的论述也十分精彩。
印象是指我们在当下直接感受到的强烈而生动的知觉,而观念则是对印象的较为模糊和微弱的复现。
比如说,我们亲眼看到一朵美丽的花,那瞬间的视觉感受就是印象;而当我们回忆起那朵花的样子时,就是观念。
这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观念往往是印象的延伸和再现。
而且,我们的观念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象的限制和影响。
在谈到情感方面,作者指出情感是人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情感的产生既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也受到我们自身内在的心理状态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获得成功时,会感到喜悦和自豪;而遭遇挫折时,则会感到沮丧和失落。
同时,情感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强度。
书中对于道德的探讨也让我深思。
道德判断并非仅仅基于理性,情感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对于善良和邪恶的评价,往往不仅仅是基于逻辑分析,更多的是基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和直觉。
比如,看到有人帮助他人,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赞赏和钦佩的情感,认为这是一种善的行为。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作者对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人类的理性并非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和不确定性时,常常会出现错误和偏差。
这也让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过度依赖理性,而应该综合考虑情感、直觉等因素。
另外,关于自由意志和必然论的讨论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
作者认为,虽然我们在某些情况下感觉自己有自由意志,但实际上我们的行为往往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必然影响。
人性论读后感6篇
人性论读后感人性论读后感6篇《人性论》从社会角度而非自然科学角度探讨了基于公共意见与信念而形成的人的社会本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性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性论读后感1在拿到书之前,对休谟的人性论充满好奇和揣摩。
人性是所谓明或暗、恶与善还是我能想象的那种种代表美好与邪恶的对立的词汇呢?作为人类其中一员,渺渺于浩瀚人海之中,沉浮在生老病死的人生之途,我还是止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去探寻自己的“人性”,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我看到人类几乎无所不能,令其他物种望其项背,可是人类却征服不了自己,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古往今来多少哲学家、神学家都在竭力去探寻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人类为什么可以征服其他物种,为什么我们看起来更加智慧,我们究竟是上帝的选民还是外星人的试验品?所以试图了解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科学角度上有的从生理结构上去探寻,比如我们人类的大脑最发达,这决定了我们是最智慧的生物,有的从心理上去推理,比如我们人类有更复杂的神经反射系统和精神现象。
而哲学家似乎力图从我们的推理演绎思想活动中推测我们观念的活动方式,来论证人类的观念和信仰来自何方。
神学家干脆把思想的起源归结于上帝或神,它们是人类的先天观念,在这种先天观念的引导和驱策下我们人类才创造了这汲汲央央的灿烂文化。
休谟的书首先推翻了我之前浪漫的预期,他没有去论述人性的性质问题,比如我们关心的“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的问题”,他是在讲我们的观念来自何方,我们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
具体地说,他是个经验主义者,他认为不存在所谓的先天观念。
人类的一切观念首先来自印象,而印象来自五感,及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
就如同烹饪美味佳肴,首先有原材料、调味品,然后大厨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品。
大厨就是人类大脑的推理活动,而原材料与调味品的关系就是印象和观念之间相连的那些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形成观念的最重要的一种推理关系。
如果两个对象是恒常结合的,那么这两个对象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共同的原因导致不断再现在我们面前的那种恒常结合的结果,据以我们在看到其中一个对象之后就会马上推移到另一个对象上,观念得以产生。
人性论第二卷读后感
人性论第二卷读后感这一卷啊,主要在讲情感啥的。
休谟就像一个特别细致的导游,带着我们去探究人类情感的各种角落。
我感觉他就像是在扒开那些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心理层面的东西。
先说骄傲和谦卑吧。
以前我就觉得骄傲和谦卑这两种情感挺简单的,骄傲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谦卑就是低调嘛。
但读了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可多了。
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产生跟很多因素有关,像我们拥有的财富、美貌或者才华啥的。
这就好比是我们心里有个小天平,当我们在某些方面有了优势,比如突然发现自己在画画上特有天赋,那这个小天平就会向骄傲这边倾斜。
可要是在一些方面不如别人,可能就会谦卑起来。
而且这个过程还不是孤立的,它跟周围的人也有关系。
就像是你在一群都不会画画的人中间,你的那点绘画小才华可能就会让你更骄傲;要是在一群大画家中间,你可能就谦卑得不行了。
再说说爱和恨。
这可真是人类情感里的重头戏。
爱不仅仅是那种男女之间的爱情,还包括对朋友、家人的喜爱。
恨也不是简单的讨厌,而是一种很强烈的负面情感。
休谟说这两种情感的产生也跟对象的各种属性有关。
比如说一个人总是帮助你,对你特别好,那你就很容易产生爱。
相反,如果有人老是欺负你,算计你,那恨就滋生出来了。
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那些人际关系。
有时候我们和一个人相处得好,可能就是因为他身上有很多让我们欣赏、感激的地方;而和另一些人处不来,肯定是有一些让我们讨厌的行为或者品质。
读的时候我也有犯迷糊的地方。
休谟的这些分析太细致了,细致到有时候我都觉得是不是有点太较真了。
毕竟在生活中,我们的情感产生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哪能想那么多呢。
但后来又想,这就像是科学家研究物理现象一样,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去想那些物理原理,但它们确实存在并且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人性中的情感也是这样,虽然我们平常都是稀里糊涂地感受着,但休谟把它剖析出来,就像是给我们揭开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休谟人性论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休谟人性论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休谟人性论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本卷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前面的文章的知性、情感可以说是道德的基础,为道德观奠定基矗下面就三章内容作简要介绍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区别来源问题?作者的观点很明确就是标题: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
我们看怎么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反对理性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情感主义的道德观。
理性主义者认为,道德只是对理性的符合,道德和真理一样。
这种观点错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道德属于人的实践活动部分,它对人的情感和行为发生影响,单凭着理性不可能有那种影响,所以道德准则不可能从理性中来。
道德实践应该是理性和情感共同的产物。
(二)理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指依据事实的推理,在这个方面理性也不是区分道德善恶的根据。
因为我们在看到一个现象和事实时,我们判断是德或者恶是根据内心的感受表达的赞成与否,而不是进行推理,所以道德是情感或者是情绪的,而不是理性的产物。
第二节: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
立论的基础是:道德不是被判断出来的,而是被感觉出来的。
当一种品格或者行为使我们快乐,它就是善的,否则就是恶的。
我们这种快乐或者厌恶的原则是,作者称为道德感,为何道德感能让我们对一个行为产生快乐或者厌恶哪?这是道德哲学解决的问题。
在第二章里面就论述了道德感的两种分类。
第二章的标题是“论正义和非议”。
第一节标题是: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的德。
(一)从道德感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观察到某种品格或行为后自然而然出现于心中的,这是“自然的德”,休谟的观点应该是这种自然的德。
另一类由人类为应付环境和需要而采用的“人为措施或设计”所引起的,这是“人为的德”。
正义是人为的德。
举个例子,按劳分配就是为了维护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人为设计的德即正义。
(二)行为是动机产生,善良的动机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
而正义的行为不是有利己心,也不是公益心或慈善心。
正义与非正义的感觉不是自然得来的,而是来自人为的教育和人类的协议。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人性论》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对人性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人类的认知、情感、道德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休谟在书中首先探讨了人类的认知能力。
他认为,我们的观念来源于印象,印象是更为生动和强烈的感知,而观念则是对印象的复现和组合。
这一观点让我重新思考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客观准确的,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们所接收到的印象的影响。
而且,休谟指出,因果关系并非是一种必然的联系,而是基于经验和习惯的一种推断。
这使我意识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轻易地认定某些因果关系,而可能忽略了其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在情感方面,休谟认为情感是源于苦乐的感觉。
例如,我们对于美的欣赏和对丑的厌恶,本质上是因为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或者痛苦的感受。
这让我思考了我们对于事物的喜好和厌恶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判断,而是受到情感因素的很大影响。
而且,他还提到了骄傲与谦卑这两种情感,指出它们与自我和与自我相关的对象有关。
这使我明白了我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状态。
谈到道德,休谟认为道德判断并非基于理性,而是基于情感。
我们对于道德行为的赞扬或谴责,是基于我们内心的感受而非纯粹的逻辑推理。
比如,我们赞扬善良和正义的行为,并非仅仅因为它们符合某种理性的原则,更是因为它们在我们心中引起了愉悦和赞许的情感。
这让我反思了道德判断的本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道德判断往往是受到情感和直觉的引导。
休谟的《人性论》还让我思考了人类的自由意志问题。
他认为,自由与必然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概念。
虽然我们的行为受到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自由。
这使我对于自由的理解更加深入,认识到自由并非是绝对的不受约束,而是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的自主选择。
此外,书中关于信念的论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休谟认为,信念是一种不同于单纯观念的心理状态,它具有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力。
人性论第二卷读后感
人性论第二卷读后感刚踏入这个“人性第二卷之旅”,我就被休谟对情感的剖析惊到了。
他像是一个拿着放大镜的侦探,把情感这个神秘的家伙,拆得七零八落。
我以前觉得情感就是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高兴了就笑,难过了就哭呗。
可休谟不这么看,他说情感背后有着复杂的原理。
比如说骄傲和谦卑,他指出这两种情感不是没来由的,而是和我们自身的各种特质、周围的人和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好像突然发现,原来我们的骄傲和谦卑不是自己脑袋里随便冒出来的小泡泡,而是被很多看不见的线拉扯着的气球。
再说说爱和恨。
以前我觉得爱就是喜欢一个人,恨就是讨厌一个人,简单得很。
休谟却像一个情感界的老中医,把爱和恨的“脉象”摸得清清楚楚。
他说爱和恨的产生是因为对象与我们有利益关系或者关系到我们的快乐和痛苦。
这就好比我们爱一个人可能是因为他总是给我们带来好处或者快乐,恨一个人可能是他老是让我们难受。
这让我意识到,情感世界里看似浪漫或者冲动的爱与恨,其实也有着很实际的根基呢。
在这一卷里,休谟还谈到了意志和直接情感。
他把意志这个东西拎出来,告诉我它就像一个小舵手,在情感的海洋里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是自主的,但是按照休谟的说法,意志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就像我想减肥,意志告诉我要少吃甜食,可是看到美味的蛋糕时,其他的情感就像一群小恶魔,在我耳边喊:“吃吧,吃吧,就一口。
”这时候意志就和那些想吃蛋糕的情感开始拔河了。
不过读的时候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
休谟的分析太细致了,就像在解一团超级复杂的毛线球,有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脑子都快转不过来了。
但是一旦跟着他的思路一点点解开,又有一种恍然大悟的爽快感。
有看过大卫·休谟《人性论》一书的人吗?有何感想?
有看过大卫·休谟《人性论》一书的人吗?有何感想?西方社会思潮,也就是自由主义的书,主要分为功利主义和契约学派。
而大卫休谟这本《人性论》,可以理解为功利主义一派的书(附带一提,还有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穆勒的《功利主义》等,有时间会读一遍),而契约学派,则包括卢梭《社会契约论》,罗尔斯的《正义论》应该也可以归为此类。
《人性论》是大卫休谟的代表作,电子书大概1500页(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大概800页),不算厚,坦白讲,凡是带论的基本都是成体系的书,包含着作者认识和看待,理解整个世界的观点,所以如果不是比较有耐心,基本上看不太下去,也不太容易看懂(什么资本论,正义论,货币论……)书本包括三块,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论知性的部分基本在讲认识论,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第二part讲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在第一部分论知性部分,讲的是人对外物的认知,也即认识论的部分,休谟认为,建立人性科学的全部材料是在感知中提炼的。
感知作为意识内容的东西分为两种,即“印象”和“观念”,它们是两类知觉,印象是初次呈现在心中的感觉,情感和情绪,而观念是由记忆和想象对以前印象的再现,是思考和推理中的印象的模糊心像,单纯观念有单纯印象来对应,而复合观念则未必,比如幻想的产物,如长翅膀的马,人首蛇身等。
然后印象又包括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感觉印象可以理解为通过感官(文中叫官能)直接的感受,反省印象是反省得到的,其实休谟没有太把反省印象和观念给分开,这么说吧,观念是反省印象通过记忆和想象的方式复现的。
这两者的差别是记忆一般强烈稳定无变化,而想象可以自由地改变和移量它的观念。
然后接着往后聊观念,观念大体是实体观念和样态观念两类,我个人认为,实体观念是对一个实体的描述,不会因为加入某种性质而改变其范围,举个例子,我们对黄金(这一实体)的观念可能最开始是一种黄色,具有某种重量,具有延展性和可融性的,当发现它可以溶解在王水中的时候,我们就把可溶性这一观念加诸这一实体上,但并不影响它的范围,仿佛它原本就具有这种性质一样,而样态观念大概是比如对“长的高”“美丽”“舞蹈”等名词的观念,随着我们加入的条件越多(比如要170cm以上),会筛选掉一部分主体。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在阅读休谟的《人性论》时,我仿佛踏入了一个深邃而充满思考的世界。
这本书对于人性的探讨细致入微,发人深省。
休谟在书中开篇就提出了对于印象和观念的区分。
印象是指我们在感官上直接感受到的强烈而生动的知觉,而观念则是印象在思维和记忆中的微弱副本。
他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知识都来源于印象。
这一观点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日常的认知方式。
我们常常自以为对事物有着深刻的理解,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基于一些模糊的观念,而非真正清晰强烈的印象。
在关于因果关系的论述中,休谟的见解极具颠覆性。
他指出,我们所谓的因果关系并非基于必然的逻辑联系,而是源于我们在经验中观察到的事件的恒常结合。
例如,我们看到火燃烧,就认为火是导致热的原因。
但这种因果判断并非先于经验而存在,而是通过反复的观察和习惯形成的。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在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因果推断可能并没有坚实的逻辑基础,只是我们的思维惯性使然。
谈到情感,休谟认为骄傲与谦卑、爱与恨等情感是人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骄傲往往源于我们对自身有价值的品质或与我们相关的事物的认知,而谦卑则相反。
爱与恨则是在考虑到他人对我们或与我们相关的人、事物的影响时产生的。
这让我思考起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们的情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我们对自身和他人的认知紧密相连。
在探讨道德时,休谟强调了道德判断并非仅仅基于理性,而是更多地依赖于情感和同情心。
他认为,我们对于美德的赞赏和对恶行的谴责,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我们内心的情感反应,而非纯粹的逻辑推理。
这使我重新审视社会中的道德标准和个人的道德行为。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道德判断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够清晰地论证其合理性,而是因为我们在情感上有所倾向。
休谟对于人性的研究并非局限于抽象的理论,而是试图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相联系。
他让我明白,哲学思考并非高高在上、远离尘世,而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对休谟的一些观点产生了疑问和思考。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人性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所著的一部关于人性和道德的哲学著作。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深入和有启发性,对于理解人性和道德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参考。
在《人性论》中,休谟提出了他的观点:人性是基于感觉和经验的。
他认为,人的行为和决策是由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所决定的,而不是由理性或道德所主导。
他通过分析人们的欲望、动机和行为来解释道德行为的来源。
休谟认为,人性的根源是人类对于快乐的追求和对痛苦的回避。
他认为,我们的欲望和动机的本质是由我们的感官所决定的,我们的决策也是基于利己主义的。
他认为,道德行为和我们自身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之所以会有道德行为,是因为人们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帮助他人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
这种观点对于道德的理解和评价提出了挑战。
在阅读《人性论》的过程中,我对人性和道德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人的行为和决策确实是受到感觉和经验的影响,而不是完全由理性或道德所主导。
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和快乐的追求,而非真正的道德动机。
但是,休谟的观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忽略了人类道德行为中的共情和同理心的作用。
虽然人的行为确实是基于个人利益,但休谟从这个角度忽略了人类社会中的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
人们通常会根据他人的需要来行动,通过共情和同理心来推动道德行为的实施。
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休谟没有对此进行深入讨论。
另外,休谟关于道德的讨论也忽略了社会规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对于道德的认知和评价并不相同。
有些行为在某个社会和文化中可能被视为道德行为,而在另一个社会和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道德的。
休谟的观点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从而忽略了社会和文化对道德认知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读完《人性论》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
这本书对于理解人性和道德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虽然休谟的观点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但这本书依然对我在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性论读后感(通用3篇)
人性论读后感(通用3篇)人性论篇1这本书,说实话内容并不是很吸引我,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枯燥,可是我还是看下去了。
因着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触最大的地方,还是第二卷的论情感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我印象深刻。
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或是我们亲切地意识到它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个同一的人格;而爱和恨的对象则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某一个其他的人。
这一点在经验中就表现得充分地明显。
我们的爱和恨永远指向我们以外的某一个有情的存在者。
当我们谈及自爱时,那不是就爱的本义而言,而且自爱所产生的感觉和一个朋友或情人所刺激起的柔情也并无共同之点。
憎恨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因为我们自己的过失和愚蠢而感到耻愧;但是只有由于他人所加的侵害才会感到愤怒或憎恨。
爱和恨的对象显然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而前一种情感的感觉永远是愉快的,后一种情感的感觉则永远是不快的。
我们还可以大概地假设说,这两种情感的原因永远是和一个有思想的存在者相关的,而且前者的原因产生一种独立的快乐,而后者的原因则产生一种独立的不快。
凡对自己的性格、天才、财富感到满意的人,很少有不想在世人面前显露自己,并取得人们的爱和赞美的。
显而易见,成为骄傲或自负的原因的那些性质和条件,也就是虚荣心或名誉欲的原因;我们自己最为得意的那些特点,我们总是要炫耀于人。
但是假设爱与尊重不是和骄傲一样由同一性质产生的仁它们的不同点只在于这些性质或是与我们有关,或是与他人有关,那么这种进行方法将是非常荒谬的,而且人们也不能期望每一个其他人的情绪和他们自己所有的情绪互相对应。
其实我觉得,正是因为人们不能期望每一个其他人的情绪和他们自己的情绪互相对应,才有了那些求而不得之类的怨恨或难过。
其实这是一种很普遍、很自然的现象,这个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这样的情节在上演,这只是人们最基本的情感反应。
所以,即使是失业、失意、失利、失势,甚至是失恋,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谁没有那么几件让自己受伤到骨子里的事呢。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
“美如果不被放置于同我们相关的某种东西中,单从自身考虑绝不可能产生任何骄傲或自负;而没有美或其他可以代替美的东西,只有最强的关系就很少能对那种情感产生影响。
以我的理解,骄傲和谦卑与我们的喜悦和悲痛相挂钩。
喜悦和悲痛是直接情感,他们的产生比较简单,许多物体性质都会让我们产生痛苦或快乐的感觉。
但是,骄傲和谦卑的产生则要这些感觉在我们的灵魂中被激起并且构成其存在和本质的那些特殊的情绪。
也就是说,骄傲和谦卑产生于悲痛和快乐,但是有悲痛和快乐不一定就有骄傲和谦卑,它们是比骄傲和谦卑更高层次的情感,”一个对象仅仅是通过愉悦作为中介才得以产生骄傲,这是因为,那个对象得以产生骄傲的性质实际上只是产生愉悦的能力。
另一个培根没提到的是,它们还存在着互促关系。
我们知道,骄傲的人在炫耀自己时都会很快乐,谦卑的人遇到惭愧时会很伤心,这时的快乐和伤心好像已经不是原来的了,而是因为骄傲或谦卑而形成的。
所以,我认为,骄傲和谦卑在喜悦和痛苦的条件下形成,但在形成之后又会反作用于快乐和痛苦,使它们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有所增加。
然后,我很认同培根所说的骄傲产生的限制之一是自己独有的对象,或者至少是少数人共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乏这方面的证明。
像上天在我们一生下来就赋予我们的东西,眼睛能看到美丽的东西,耳朵能听到美妙的声音,四肢能让我们行走和做自己想干的事等等。
这些是大部分人所拥有的,但是我们却极少听到有人会因为这些而骄傲自豪。
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这些都是人的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
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
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
”,这时的他才18岁。
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
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
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
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
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
一个例子。
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
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
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
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
”,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
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
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
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
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间接地或是直接地从它们相应的印象得来的这个说法仍然是正确的。
印象又可分为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
其中说到“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反省印象则即情感、欲望和情绪,大多数是由观念得来的。
我产生了这样的迷惑其中的“所不知的原因”的得出又是什么原因呢?即为什么我们不知道?
关于印象在心中的复现的官能,休谟把它分成了两种。
一种保持原有的活泼程度即“记忆”,另一种则完全失掉那种活泼性,变成一个纯粹的观念即“想象”。
通过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两者的不同,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会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呢?现在大脑的研究还不能解释关于想象和记忆这两者之间在生物水平上是否存在关于印象有着交错的联系,更不知道相关的活动机理,在休谟那个时代科技更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假若这一分类在生物学方面不符合,是否就得推翻?或者通过修改词意来补救?这纯属我的胡思乱想,恐怕贻笑大方了。
字数和体会都很有限。
对休谟《人性论》的学习还在初步阶段,学习到了休谟哲学的深刻迷人之处,也被他严密的逻辑推理所折服。
学习过程中总是有许多不解、怀疑和矛盾的地方,看来哲学这门学科实在是博大精深,实在得下一番苦功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