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的句子排序题及解题思路
句子排序题答题技巧
![句子排序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b36424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4.png)
句子排序题答题技巧摘要:1.了解句子排序题的考查重点2.分析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步骤3.掌握句子排序题的答题技巧4.总结提高句子排序题能力的方法正文:在日常写作中,句子排序题是一种常见的考查方式,它旨在测试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以下将介绍一些句子排序题的答题技巧,以帮助大家提高答题效率。
首先,了解句子排序题的考查重点。
这类题目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句子与全文主题的契合度等。
因此,在解答句子排序题时,我们需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答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接下来,分析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步骤。
一般来说,解题步骤可以分为以下三个:1.通读全文,把握主题和思路。
在解答句子排序题时,首先要对全文进行快速浏览,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以便在后续的排序过程中有明确的依据。
2.分析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句子排序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
通过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可以为我们接下来的排序提供依据。
3.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排序。
在分析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后,我们可以开始对句子进行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要确保句子之间的过渡自然,内容连贯,符合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此外,掌握句子排序题的答题技巧也是提高答题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1.关注关联词。
关联词是连接句子的纽带,通过关联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在解答句子排序题时,可以先找出句子中的关联词,从而为排序提供依据。
2.把握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
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是句子排序的基础,确保句子的语法结构正确,有助于提高排序的准确性。
3.保持句子简练。
在解答句子排序题时,要注意避免冗长的表述,保持句子的简洁明了。
简洁的句子有助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逻辑性。
4.练习是提高句子排序能力的关键。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句子排序的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总之,解答句子排序题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注重练习。
小学语文句子排列顺序实用技巧+专项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子排列顺序实用技巧+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398b0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a.png)
小学语文句子排列顺序实用技巧+专项练习题1、排序题三字经排序题,并不难;通读题,前后看;有代词,往前串;同话题,连一连;找顺序,时空间;标志词,抓关键;内容上,要映现;排完了,先浏览;不通顺,再换换;对答案,笑开颜。
2、句子排序的技巧将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这是一项综合训练能力,可以训练我们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其实这类题型并不难,很多题目都有十分明朗的线索或表明顺序的提示,只要我们找到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化难为易。
看到题目,首先要反复阅读,不要急于求成。
只有在读懂的情况下才可以弄明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可以先考虑一下几个句子重点写了什么事,有哪些步骤等,只有这样仔细阅读才可以找到句子排列的顺序,找到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句子的排列顺序。
时间的顺序在有的题中,几个句子虽然被打乱了,但是可以明显找到关于时间的词语:如早上、中午、下午;几天前、昨天、今天、到了晚上等,这些词语就是明显告诉了我们句子排列的顺序,只要结合这几个时间词语便可以正确排列句子。
方位顺序如果是介绍一个地方、一个空间或者一个物件时,有时会出现上面、下面、左边、右边、中间等方位的词语,那么这些方位词就是我们排列句子的依据,我们可以根据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从里到外等顺序排列句子。
事情发展的顺序如果是写事的,就会有描写事情起因的词语,如开始、后来、最后等提示,也许会先介绍事情的起因,然后是事情是怎么发展的,最后的结果等,自然我们就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利来排列了。
参观的地点或转换的顺序如果是游记、参观之类的文章,就会有一个参观的顺序,先看到了什么,接着是什么,有时是过渡句中有意暗示我们,诸如“看完了某处,我们又来到了某处”之类的话语,这就是排列顺序的方法。
3、句子排列顺序技巧4、句子排序练习题1()碧溪河从村前流过。
()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
()我家住在碧溪河边,这是江南水乡的小村庄。
三年级语文句子排序方法与训练(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句子排序方法与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342e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f.png)
三年级语文句子排序方法与训练(含答案)引言语文句子排序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
在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逐渐发展,他们需要研究如何正确地排序句子,以使其具备合理的逻辑结构和语义连贯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语文句子排序方法,并提供相应的训练示例和答案。
方法一:按照事件发生顺序排序这种排序方法适用于叙述性文本或描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句子。
学生需要根据句子中提供的时间线索,将句子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排序。
示例句子:1. 昨天是小明的生日。
2. 他收到了一只漂亮的玩具熊。
3. 他的朋友们一起来参加了生日派对。
4. 他们一起吃了美味的蛋糕。
正确排序:1-4-2-3方法二:按照主题排序这种排序方法适用于包含多个主题的文本,学生需要根据句子中提供的主题线索,将句子按照主题进行排序。
示例句子:1. 马可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喜欢讲笑话。
2. 小明很喜欢动物,他在家里饲养了一只小猫。
3. 莉莉非常爱运动,她每天都去操场跑步。
4. 爷爷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喜欢读书。
正确排序:4-2-3-1方法三:按照逻辑关系排序这种排序方法适用于包含因果关系或逻辑关系的句子,学生需要根据句子中提供的逻辑线索,将句子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示例句子:1. 太阳下山了,天变得黑了。
2. 小明生病了,所以他没有去学校。
3. 雨下得很大,海里的水变得更蓝了。
4. 妈妈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大家都夸她做得好。
正确排序:1-3-4-2结论通过研究和训练这些简单实用的语文句子排序方法,三年级的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和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和示例进行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句子排序的技巧。
注:本文提供的示例句子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和设计相关练习。
句子排序题答题技巧
![句子排序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6f960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d.png)
句子排序题答题技巧句子排序题是语言学习和语言测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在这种题型中,我们需要将一系列被打乱顺序的句子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排序,以恢复原文的正确顺序。
这种题型既考察了对语言结构的理解,也考验了对上下文关系的把握。
在解答句子排序题时,以下几个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首先,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解答句子排序题的关键。
通过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哪些句子应该放在哪个位置。
逻辑关系可以是因果关系、时间顺序、对比关系等。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指代词和连词来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关键词"因此"、"所以"、"因为"等常常表示因果关系,关键词"首先"、"其次"、"最后"等常常表示时间顺序关系。
通过识别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句子的顺序。
其次,注意句子之间的连贯性。
连贯性是指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衔接的流畅度。
在解答句子排序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尤其是上下文的衔接处。
上一句和下一句之间的衔接应该是自然而流畅的,不能出现突兀的转折或不连贯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共指词或承上启下的词语来找到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
例如,如果一个句子提到了"这个城市",下一句中可能会用"它"来指代这个城市,这样就建立了句子之间的连贯性。
另外,注意句子的语法和语义。
句子的语法和语义也是解答句子排序题的重要考点。
在排列句子的顺序时,我们需要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是否正确,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是否一致。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句子的语义是否合理,句子的意思是否符合上下文的语境。
如果句子的语法或语义有问题,就需要重新考虑句子的位置。
最后,通过阅读理解上下文的整体结构。
句子排序题通常是从一篇文章或一段对话中选取的,因此,了解整个上下文的结构对解答句子排序题至关重要。
做语文排序题的方法和技巧
![做语文排序题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7bb2af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8.png)
做语文排序题的方法和技巧排序题要求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句子排序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②分析选段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③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选项。
④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方法技巧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①空间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
②时间关系: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等。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
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⑤思维规律: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等。
先要准确的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答题步骤①把握基本内容。
首先应该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表明层次的语句。
②初步分层归类。
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
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③连缀排列顺序。
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
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
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④检查调整确定。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
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
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例题练习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语句排序题七大解题技巧
![语句排序题七大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c3749c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2.png)
语句排序题七大解题技巧
1. 熟悉题目语句的含义
在做语句排序题之前,首先要熟悉每一个句子的含义,这对于你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解答题目至关重要。
2. 寻找语句之间的关联
在把每一个语句搞清楚之后,便可以从思维角度,把语句之中两两关联起来,找出各句存在的联系,如转折关系、时序关系等等。
3. 把语句分类
将各句子进行分类,例如:开头句、最后句、中间句,再把同一类别的语句进行比较,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共性。
4. 标记强弱指示词
指示词是将几个语句连接起来的关键词,句与句之间存在着丰富的时序、转折等关系,所以,把题中出现的指示词标记出来,可以帮助你很快归纳出语句的正确顺序。
5. 从结构上思考
语句排序题的题干中,通常会给出一个“框架”来表现语句排序的结构,找出题干的结构,在结构上对语句进行排序思考和分析,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6. 从时态上思考
对于一些时间上有顺序要求的语句,可以从时态的角度思考,根据时态的变化,总结出时序的顺序。
7. 从具体情况出发
解题时,有时也可以从语句中所涉及的具体情况出发,比如情节、人物等,从而发现语句之间的有关联。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6f9b644763231126edb1186.png)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1.首尾句从首尾句入手是解答语句排序题的通常思路。
文段的首尾句具有以下两大特征:(1)文段首句一般不含指代词,以免指代不明。
据此可排除包含指代词的句子放段首的选项。
(2)文段首句常是引论型的内容,而尾句常是结论性的语句。
当句子内容是介绍背景时,可考虑此句为首句;当句子内容为得出结论时,可考虑此句为尾句。
2.关联词关联词语提示了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关联词语也可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1)关联词语通常配对使用,且有固定的搭配习惯,据此可确定含有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的两个句子的前后顺序。
(2)单独使用的关联词语,可通过句子意思寻找与其逻辑关系相符的前后句子顺序。
3.指代词指代词是表示指示概念的代词,常用来代替前面已提到过的名词。
根据指代词也可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1)句子中的指代词一般跟在其指代的对象之后,故根据句子中的指代词可以确定其前句的内容。
(2)指代词有近指、远指之分,“这”表近指,常指代目前的或较近的或刚刚提到的人、物、事或想法;“那”表远指,常指代较远的人、物、事或想法。
4.逻辑顺序文段在表情达意时,都要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
根据文段中的逻辑关系也可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1)时间顺序。
当几个句子中都出现时间词时,句子之间的排列应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
以空间为序,通常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远到近的先后顺序。
(3)事物发展顺序。
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其固有的规律,句子之间的排列不应违背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
5.承启关系承启关系指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上承下启,前后勾连的关系。
根据句子间的承启关系也可确定句子的顺序:(1)顶真手法的使用。
顶真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的尾字作为后一句的首字,使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
当两个句子中出现某一句的宾语作另一句的主语的情形时,可考虑此处使用了顶真手法,此两句常相连。
(2)前后句内容相关。
当两个句子中出现后一句开头与前一句末尾内容相同或相关时,基于此两句之间联系的紧密性,此两句常相连。
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
![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73083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3.png)
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句子排序题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也是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解题技巧对于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率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句子排序题。
首先,阅读全文是解答句子排序题的第一步。
在阅读全文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了解每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有助于我们在后续的排序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先后顺序。
其次,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连接词。
在句子排序题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逻辑连接词,如“首先”、“然后”、“最后”等,这些词语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会有明显的逻辑连接词,但是通过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排序句子。
另外,要注意句子的语法和语义。
在排序句子时,我们需要考虑句子之间的语法和语义关系,尤其是一些代词、连词、动词的使用,这些都是确定句子先后顺序的重要因素。
通过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含义,可以更好地把握句子的排序逻辑。
此外,要善于利用上下文信息。
在解答句子排序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的信息来推断句子的先后顺序,比如通过上文提到的事实或者下文的逻辑推理来确定句子的排序。
因此,对于上下文信息的把握是解答句子排序题的关键。
最后,要进行多次练习。
句子排序题是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子排序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速度。
总的来说,解答句子排序题需要我们对文章整体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善于抓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地运用逻辑连接词,理解句子的语法和语义,善于利用上下文信息,并进行多次练习。
希望通过这些解题技巧,大家能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句子排序题,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年级语文句子排序试题答案及解析
![三年级语文句子排序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54be6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3.png)
三年级语文句子排序试题答案及解析1.整理句子,使它成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6分)()小河觉得自己太大了,他得意地游到了大海里去。
()小河自言自语地说:“啊!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小河听了,对大海更敬佩了。
()可是到了大海,他怎么也看不到岸边。
()秋天,小河水涨起来了,河面变宽了。
()大海听了,笑着对他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的溪水流到我这里来,我也大不到哪里去呀!”【解析】略2.把下列句子整理成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6分)()下午,天渐渐变阴了。
()傍晚,乌云密布,天就要下大雨了。
()上午,天气晴朗。
()周大爷刚把玉米收回家,就下起了大雨。
()周大爷把玉米晒到晒谷场上。
()周大爷急忙到晒谷场上去收玉米。
【答案】3 4 1 6 2 5【解析】略3.给句子排排队。
( )小虫见了,趁两只小鸡打架的时候,赶忙钻进土里,溜走了。
( )一只小鸡看见一条小虫,连忙跑过去。
( )这两只小鸡一只啄住了虫头,一只啄住了虫尾,谁也不让谁。
( )另一只小鸡也看见了这条小虫,也连忙跑了过来。
( )它们干脆放下虫子争斗起来。
【答案】5 1 3 2 4【解析】略4.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5分)()居民们把燕子送到车站,站台上一列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
()于是,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列车开动了。
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们的友情驶向远方。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解析】略5.把下面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我家住在月亮湾,那是个美丽的村子。
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村子前面有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河上有一座石桥,站在石桥上可以看见一群一群的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答案】5 1 3 2 4【解析】略6.排列顺序。
小学语文句子排序题解题技巧与习题
![小学语文句子排序题解题技巧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3f58f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6.png)
小学语文句子排序题解题技巧与习题方法之无穷,此生之有限,运气不好的话,遇不到碰不着适合自己的方法,岂不真要虚度许多光阴?大脑是一个先进的计算机,可是却不曾有过配套的说明书或者使用指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小学语文句子排序题解题技巧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句子详细技巧一、陈述对象(话题或叙述角度)的同一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而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
因此在做题时,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持同一,是常见的解题思路。
二、句间顺序的合理短语、句子的排列与组合也是考查学生衔接能力的手段之一。
几个短语或句子先说哪一个,有着一定合理的顺序。
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等)。
三、句间关系的吻合分句或句子之间常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前面所述的98年高考第9题)、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等。
一个复句、句群或语段,前后语句之间若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就会造成语句的脱节。
因此,句间的关系必须吻合其内在的逻辑。
根据上下文,确定句子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四、情境氛围的协调前人论文,有所谓的“乐境”、“哀境”之分,描写性或想象性语段往往根据不同的情景,作出相应的描述。
如写景语段,要分析清楚景物的特征及观察角度。
色彩有明快、暗淡的区别,而不同色彩的景物描写中所寄寓的感情自然是各不相同的;写景的视角有原眺、近观、俯视、仰望等区别。
选填这一类语句要充分考虑到原文语境,在情感基调、感彩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做到与原文的协调。
五、词语的照应与暗示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条件。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能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呼应的题肢。
六、短语类型的一致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短语、句子,我们可以根据其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利用结构上对称性,来选择所填的语句。
语文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
![语文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15533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b.png)
语文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摘要:1.了解句子排序题的考查重点2.解析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3.总结应对句子排序题的策略正文: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句子排序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它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要了解句子排序题的考查重点。
这类题目主要关注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
因此,在解答句子排序题时,我们要着重分析这些方面,以便找出正确的顺序。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
1.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阅读题目中的句子,找出句子之间的因果、转折、递进等逻辑关系。
这有助于我们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
2.寻找关键词和提示词关键词和提示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些表示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的词语,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句子的顺序。
3.分析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分析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如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有助于我们确定句子在整体语境中的位置。
4.运用排除法对于一些难以确定的句子顺序,可以采用排除法。
将选项逐一分析,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应对句子排序题的策略:1.认真阅读题目,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和语境。
2.分析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和关键词、提示词。
3.运用排除法,逐步确定句子顺序。
4.检查答案,确保句子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通过以上解题技巧和策略,相信大家在遇到句子排序题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小学语文上册句子排序专项练习(附解题思路+答案)(2--6年级 )
![小学语文上册句子排序专项练习(附解题思路+答案)(2--6年级 )](https://img.taocdn.com/s3/m/b7e37b5b168884868662d618.png)
小学语文上册句子排序专项练习(附解题思路+答案)(2--6年级)
排序题做题方法:
(1)首先,确定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用排除法确定;其次,看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相邻句子之间可能会有共同的词语或其他衔接词;最后,一定要把排好顺序的整段话多读几遍,不通顺的地方再作调整。
(2)做排序题还有一些好方法,如“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序,找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按照地点的转移”排序;“按照逻辑关系”排序等等。
1.给叙事短文的句子排序
排序方法:
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话;其次,要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找出短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理清作者的思路再给句子排序就容易多了。
2. 给状物短文的句子排序
排序方法:
首先,要了解状物短文一般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其次,再读懂每一句话;然后,确定短文是写静物还是写动物;最后,按照写状物的方法给短文排序
3. 给写景短文的句子排序
排序方法:
弄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再排序。
4. 给写人的短文的句子排序
排序方法:
写人的短文,要抓住两点来分析排序,第一点:弄清写的谁的事。
第二点:弄清作者想赞扬这个人什么?或想说明什么道理。
小学二年级语文排序题解题方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排序题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0a43a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2.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排序题解题方法排序题是语文单项训练的一种题型,它对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颇有裨益。
排序题所选材料是打乱了(句子)次序的语段。
想知道小学(二班级语文)排序题解题(方法)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二班级语文排序题解题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小学二班级语文排序题解题方法1.语段分层法排序语段一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
很多语段,在一个大主题下可以分成若干个小主题。
如果语段有这个特点,进行语段分层,就可以化整为零,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排序的难度自然就会降低。
例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慧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A.③②①⑥⑤④B.③⑥⑤②④①C.⑤④①③②⑥D.⑤②④⑥①③例1讲了狗的两个特点:一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慧”,二是嗅觉、听觉的特殊天赋。
因此,六句话可以分为两层:③⑥是讲述第一个特点的,⑤②④①是围绕第二个特点讲述的。
故B项正确。
2.注意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有些需要排序的语段,提供了上下文。
以精简为原则的高考文字表达.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提供一段与答题无关的文字。
所以,考生可以据此快速推断出答案。
例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
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A.③②④⑥⑤①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③②⑥①⑤根据结尾句“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断此前讲述的绳结的内容与服饰有关,因而可以确定⑤为最后一句。
小学地句子排序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地句子排序题及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fdaaa85c69dc5022abea0039.png)
适用文档小学句子排序题及解题思路题1摆列序次杂乱的句子,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一千多年前,在今日的浙江省绍兴一带,就发生过螃蟹大吃水稻的灾祸。
螃蟹爬得田里都是,水稻被咬得精光。
()你或许想不到,这些餐桌上的“横行将军”也会“生事”。
()1964年,在中东也发生过一次蟹灾,几百万只螃蟹不只咬死庄稼,破坏农田,并且成群作队地侵入人们的住所,搅乱了人们的生活。
()1980年,西班牙有名产稻区发生了一次蟹灾,数不胜数的螃蟹咬稻杆,啃稻根,损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要的损失。
()螃蟹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菜肴。
()蟹灾不但外国发生,我国历史上也曾有发生。
思路点拨:排序题是观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连接能力,也就是句与句之间的话题要一致,句序要合理,连接要自然,前后要响应。
所以在做时必定要将句子多读几遍,理解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并找出重点词句,才能够进行排序。
排完后还要连起来读一读,看排得能否正确。
解题过程:这一排序题的内容主假如讲螃蟹在古、今、中、外所带来的灾祸,不但要依据时间次序由古到今进行排序,还要注意到此中的一些重点词句:“蟹灾不但外国发生,我国历史上也曾有发生。
”由此,说明语段应当先讲外国发生的蟹灾,再写我国历史上的蟹灾。
在写外国发生的蟹灾时也不是依据时间的的远近来写的,此中有一个重点词“也”决定了语序的先后。
参照答案:624315题2将以下错杂的句子摆列成一段通畅的话文案大全适用文档( )我穿过院子向北屋走去。
屋门敞开着,一眼就看见迎面墙上的彩色画。
( )我想:这就是我要接见的那位退休老师吧?( )院子里静静静的,整理得干洁净净。
凑近屋门有一棵松树,长得高大挺秀。
( )屋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人,正在对一群孩子讲着什么。
( )我轻轻推开院门。
( )我朝屋里望去。
思路点拨:摆列错杂的句子,我们在摆列时,应认真剖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比方:时间关系、空间关系、事情发展的次序等。
摆列句子可分四个步骤来达成:粗读知粗心—细读找次序—精读巧摆列—朗诵细鉴定。
小学常见题型解题方法——句子排序技巧
![小学常见题型解题方法——句子排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3be386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b.png)
小学句子排序方法技巧详解一、排序题做题方法1.前后勾连法(1)概念:既然是排序,那么这些语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主要体现在语句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上。
“嵌入式″的句子,既要“勾前“,又要“连“它的作用就承前启后。
只有这样,才能使句子的衔接紧密,脉络贯通。
例题: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奧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
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
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
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解析】答案:②③⑤④①思路:该题的第⑤句特别需要关注,因为它的开头“这想象的喜悦”起到了“勾前”的作用——紧承③句末尾的“而是依据这种想象”;它的结尾“悟性的陶醉”起到了“连后”的作用——连接着④句的开头“我们的感动”。
这样,③⑤④就形成了一个近似顶真修辞格的勾前连后的句群。
2.层次分解法(1)概念:将语句排序后所得到的答案是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所表达的内容就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层次。
因此,多个句子的排序,为确保其快捷性和精确性,必须首先从大的方面把握其内部层次粗排,然后再在同一层次内调整细排。
如果标点符号已经明确表明了层次,则更要牢牢抓住。
最后把这几个层次的语句组合成正确答案同理,在给句子排顺序,感到比较困难时,我们还可以先将意思上有紧密联系的句子组合成句子“单元“,化零为整然后按照这段话的思路和层次把句子“单元”进行组接整合,从而完成排序。
这实质上是层次分解法的具体运用。
例题: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硏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排序题解题技巧
![排序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13ae847f5335a8102d22032.png)
A
⑥②①③⑤④ 暗示性词语:“也、又、再、则、一方面……另一方 面、总之”等。
2010全国1卷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 近几十年 来, , , , , , 。随 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 讨论方兴未艾。 •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 长的事实 •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 2、下列句子的序号填入横线处,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是( ) • 前年,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我在一棵枯死的 胡杨树跟前站立了很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那么,沙漠为什么不可以重新变成春天的 故乡呢? ①我赞叹它 ②乃是因为它虽然已死去千年,但仍然以一棵树的形象 存在于人间 ③那么就可以证明,沙漠只是后来的演变 ④既然沃野可以变成沙漠 ⑤由此也引发我的思考:既然千年前这里还有树木 ⑥它虽然再也听不见春天的召唤,但却给执著的生命留 下不朽的启迪 A.⑥⑤④③①② B.⑥⑤③④②① C.①②⑥⑤③ ④ D.①⑥⑤④③ • 答案:C • 关注关联词和暗示语
• 8、依次填入下面二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他 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 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与人之间的 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 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 一。——一。——一。——一。——一。 • ①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 • ②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 以退为进 • ③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 ④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 ⑤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知己知彼 • A.②⑤④①③ B. ④①②⑤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 ①④③ • 答案:A • 确定首句,关注关联词
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方法
![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70e3e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e.png)
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句子排序题,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真的,这句子排序题一开始可把我整懵了,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不知道该从哪条路走才对。
我试过好多种方法。
一开始就是瞎猜瞎排,这肯定不行啊,正确率低得可怜。
后来我就想,句子之间肯定是有联系的嘛,就像人之间的关系一样。
比如说,有些句子里会有关联词,像“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就好比是两个人之间有明确的关系指示,找到这些关联词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我就按照这个关联词的逻辑去找前后句子。
比如有“因为下雨,所以地面湿了”,那肯定“因为下雨”这句在“所以地面湿了”这句前面。
再一个呢,我发现找指示代词也很重要。
什么“这”“那”“它”之类的,这就像是在一群人里有个特定的指向一样。
看到这些指示代词,你就得去找它指代的到底是前面说的哪个东西。
就像有人说“我看到它在树上”,你得先知道“它”是什么,才能合理地把句子排好顺序。
还有啊,有些句子是在描述同一个场景或者事物的,这种的就可以尽量放在一起。
我记得有一次做一道排序题,是讲一个花园的。
有句子说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还有的说花的颜色怎么怎么样,那这些很明显是要挨着的,就好比是在介绍一个人的外貌,你得把相关的特征都放在一起说嘛。
不过有时候也会犯错啦。
记得有一道题有好多描述时间顺序的句子,我就没太注意,光盯着关联词了,结果就排错了顺序。
所以啊,各种方法都得综合着用。
你还得把排好的句子自己在心里或者小声读一遍,感觉一下顺不顺。
如果感觉别别扭扭的,那可能就排错了,这就像是穿珠子,如果顺序不对,这串珠子就看着不顺眼。
反正做句子排序题得细心,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导演,把这些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编排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要把各种方法都用上,不能只依赖一种啦。
其实多做几道题,多总结总结,慢慢地就会更有经验,不会像我刚开始做的时候那么摸不着头脑了。
【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12 句子排序(答题技巧+试题)三升四年级语文(含答案)
![【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12 句子排序(答题技巧+试题)三升四年级语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39009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c.png)
专题十二句子排序答题技巧这要求将一些挨次混乱的句子,按正确的挨次重新排列,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以精确表达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
做这类练习,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⑴认真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⑵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句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⑶想想全段的内容是按什么挨次排列的,即找出排列挨次的依据。
如:按事情进展挨次,还是时间挨次;是方位,还是总分等。
⑷按确定的挨次排列。
⑸按排好的挨次认真读几遍,看排得对不对,假如发觉问题就进行调整,直到排得通顺连贯为止。
真题回顾1.(2022春•洪山区期末)下面句子所表示的人物关系,按从亲热到疏远的挨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我和他的关系不很一般。
②我和他的关系不一般。
③我和他的关系很不一般。
④我和他的关系很一般。
⑤我和他的关系一般。
A.②③①④⑤B.③①②⑤④C.③②①⑤④D.②③①⑤④【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依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挨次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按从亲热到疏远的挨次排列,先是“我和他的关系很不一般。
”接着是“我和他的关系不一般。
”紧接着是“我和他的关系不很一般。
”然后是“我和他的关系一般。
”最终是“我和他的关系很一般。
”故选:C。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假如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2.(2021春•厦门期末)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是()。
①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②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③老虎甩掉贼,贼上树。
④山上的老虎和山下的贼都想偷驴。
⑤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坏了老虎和贼。
⑥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⑦老虎和贼认为对方是“漏”,吓昏过去。
A.④⑤②③⑥⑦①B.④⑤⑥⑦②③①C.①④⑤②③⑥⑦D.①④⑤⑥⑦②③【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要求考生依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挨次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句子排序题及解题思路题1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一千多年前,在今天的浙江省绍兴一带,就发生过螃蟹大吃水稻的灾害。
螃蟹爬得田里都是,水稻被咬得精光。
()你也许想不到,这些餐桌上的“横行将军”也会“闹事”。
()1964年,在中东也发生过一次蟹灾,几百万只螃蟹不但咬死庄稼,毁坏农田,而且成群结队地侵入人们的住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
()1980年,西班牙著名产稻区发生了一次蟹灾,不计其数的螃蟹咬稻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菜肴。
()蟹灾不光外国发生,我国历史上也曾有发生。
思路点拨:排序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连贯能力,也就是句与句之间的话题要统一,句序要合理,衔接要自然,前后要呼应。
所以在做时一定要将句子多读几遍,理解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并找出关键词句,才可以进行排序。
排完后还要连起来读一读,看排得是否准确。
解题过程:这一排序题的内容主要是讲螃蟹在古、今、中、外所带来的灾害,不光要按照时间顺序由古到今进行排序,还要注意到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蟹灾不光外国发生,我国历史上也曾有发生。
”由此,说明语段应该先讲外国发生的蟹灾,再写我国历史上的蟹灾。
在写外国发生的蟹灾时也不是按照时间的的远近来写的,其中有一个关键词“也”决定了语序的先后。
参考答案:6 2 4 3 1 5题2将下列错乱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我穿过院子向北屋走去。
屋门敞开着,一眼就望见迎面墙上的彩色画。
( )我想:这就是我要访问的那位退休老师吧?( )院子里静悄悄的,收拾得干干净净。
靠近屋门有一棵松树,长得高大挺拔。
( )屋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人,正在对一群孩子讲着什么。
( )我轻轻推开院门。
( )我朝屋里望去。
思路点拨:排列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时间关系、空间关系、事情发展的顺序等。
排列句子可分四个步骤来完成:粗读知大意—细读找顺序—精读巧排列—朗读细审定。
解题过程: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写作顺序。
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讲“我”去访问一位退休老师的经过。
从这几句话看,是按“推开院门”——“看到院子”——“穿过院子,看到北屋”——“朝屋里望去”——“屋里” 地点转移的顺序。
按照上面的思路,这几句话应排成5、3、1、6、4、2。
经这样一排,句子就连贯了,表达的意思也清楚了。
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
参考答案:排列顺序为:(5)(3)(1)(6)(4)(2)题3把下列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
()柳树、杨树的叶子枯黄了,飘落了。
()纷纷飞舞的雪花飘洒在它那耀眼的、绽开的花瓣上,它依然虎虎有生气。
()牡丹、芍药也早已失去了它们那美丽的容颜。
()冬天到了,寒风把银白的雪花带到人间。
()还有些花瓣掩在白雪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烂,令人一望而生羡慕之心。
()在这万里雪飘、数久寒天的季节里,只有梅花独自开得那么盛,那么艳。
思路点拨:通读了这6句话后会发现,这段语句赞美的是梅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
第一句,点名时间是冬天,然后介绍冬天的普遍景象:树叶凋零,百花凋谢,牡丹芍药“也”失去了它们那美丽的容颜中的“也”可以看出排在树叶之后。
接着,笔锋一转,写到梅花不畏严寒,开得那么艳。
然后写展开的花瓣很有生气,最后写其余的花瓣,色彩灿烂,令人羡慕。
参考答案:2、5、3、1、6、4题4: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连成一篇条理清楚的短文(序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A.小老鼠举着电筒说:“我是了不起的老鼠,我有黄金一样的光。
”它边说还边跳舞。
B.光像金子一样,亮晶晶的,把四周的老鼠都引来了。
C.有个老鼠对它说:“你也太少见对怪了,到地面上去看看吧。
”那只老鼠来到地面上看见了阳光,他的脸刷的一下红了。
D.有一天,从没见过光的小老鼠拾到了一只手电筒。
E.它把开关打开,手电筒亮了。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是:1、先不要急于排列,而应该先认真地读一读,读明白每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以及这几句话连起来表达了一个什么中心思想。
2、读明白各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边读边思考,看符合我们已经学过的那种结构形式。
(一般的构篇形式有:按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按地点的转换来安排;按空间的方位来安排;按内容的类别来安排)3、按照学过的购篇方式组成短文。
4、再读一读重新排列的短文,看看这篇短文是否层次清楚,内容连贯,验证调整得是否得体。
参考答案:D E B A C 。
题5:把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
()马蹄莲开了,白色的火焰包围住黄黄的花柱,犹如一尊尊银装素裹的小小纪念塔,美得端庄,美得大方。
()我喜爱白色的花,它让我感到圣洁,感到庄重,感到一种宁静的喜悦。
()仙人球开了,深棕色的硬刺,雪白的花朵,威风凛凛偏又楚楚动人,实在让人喜爱,便为她起了个名字叫做“刺猬新娘”。
()花里面,我最喜欢白色。
()昙花开了,波浪形的叶片,像用绢扎成一样的白花,摇曳在清风之中,美得奇异,美得洒脱。
思路点拨:这道题很容易就能确定首句“花里面,我最喜欢白色。
”以及最后一句“我喜爱白色的花,它让我感到圣洁,感到庄重,感到一种宁静的喜悦。
”三种花的排列顺序应抓住最后一句中的“圣洁”、“庄重”、“宁静的喜悦”。
昙花在清风明月中摇曳生姿,给人的感觉像超凡脱俗的仙女,对应着“圣洁”;马蹄莲像一尊尊纪念塔,美丽端庄,对应着“庄重”;仙人球像待嫁的新娘,正对应着“宁静的喜悦”。
参考答案:3,5,4,1,2题6:将下列句子整理成条理通顺的一段话()孔子非常谦虚地说:“我仅‘习其曲’,并未‘得其志’呀!”()开始十多天,孔子只是反复演奏同一乐曲。
()为了学琴,他曾拜师襄为师。
()师襄告诉他:“你已弹得不错了,可以学习新曲子了。
”()师襄是当时鲁国著名的琴师。
()孔子从小热爱音乐。
()意思是说,仅仅是练到了比较熟练、准确地弹奏,而对音乐的思想内容还理解的不透。
思路点拨:根据这段话的特点,“孔子从小热爱音乐”这句话是个中心句,其他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
显而易见,我们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
参考答案:6 4 2 5 3 1 7题7:将下列句子整理成条理通顺的一段话()那些9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救援者,你们应当获得敬意。
()不抛弃,不放弃,这句大地震时曾经激荡人心的誓言,再一次被承诺,并且再一次见证奇迹。
()奇迹,首先是生命的奇迹,同时也是救援的奇迹。
()坚信奇迹,本质是敬畏生命。
()尤其是那些泪水流尽的亲人,那些望眼欲穿的家属,你们应当获得敬意。
()不敢、不能、不准怠慢生命,才终于迎来了绝处逢生的奇迹。
()那些给予获救工人以细致治疗的医生和护士,你们应当获得敬意。
思路点拨:这段话是对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中创造奇迹卫士的赞扬,排句序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通读全段,理解这段话的结构,然后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排序。
参考答案:3 2 1 6 5 7 4题8:乱句排文()这时,我们才发现社区里的工作人员虽然很多,但是在一些死角里还会看见灰尘。
()到了社区,同学们都冻得发抖,但又不敢松懈。
( ) 虽然很冷,但我们每个人额头上都有豆大的汗珠。
()有的同学在擦窗户,有的同学在扫水泥地面,有的同学在捡石头,有的同学在除草,还有同学在推小车送垃圾,我也和一些同学捡石块。
()由于风太大的缘故,扫起来了许多的尘土,把大家呛得直打喷气,但大家都不觉得苦,继续埋头苦干。
()我们各自分工之后,都开始行动起来了。
( ) 同学们把自己的活干完之后又去帮忙干别的事了。
解题思路:乱句排文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训练思维,此题是按事件发展顺序排列,先是事件的起因,再是事件的过程,最后是结果。
题目答案:2 1 7 4 5 3 6题9: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600多米的环池路。
(),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流连忘返。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A、③④②①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解题指导:这是一道在所给的语段中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题。
考查的是思维的连贯与严密。
解答此类题目,要瞻前顾后,从空缺处的前文或后文找出句与句之间内在的联系,通过上下文要通畅连贯或句式要前后一致等方面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此题空缺处前文是写“环池路”,与之文气连贯的当然是选项中③句,接着介绍“路面”,接着就为第④句介绍“路边”,然后由“沿池环水四周”的“路边”,自然引出第②句,介绍“水上”,最后第①句交待水上的“飞禽雕塑”,则“雕塑”又与后句的“临流亭”同属建筑,自然衔接。
所以正确答案为“A”。
参考答案:A题10:将下列句子排列正确。
()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
()正常人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识别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过渡色,总共约六十多种。
()如牛、羊、马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里的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很单调。
()那么,动物的感色能力又如何呢?()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
试题分析:此题着重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对于众多的句子如何确定第一句是解此题的关键。
接着找出几个句子之间的联系点,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解题思路:首先,要通读所有的句子,整体感知这段文字,初步明确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什么,围绕什么来写的。
在这段文字中,首先写的是人的眼睛对色彩的感知,而后过渡到动物。
中间一句设问句是很好的承接,接下来是科学家投入了研究,最后是研究的结果,并以此举例说明。
所有的句子试填好后,要将句子按正确的排列顺序通读一遍,最后检查序号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3 1 5 2 4。
题11调整下面错乱的句子,把正确的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二十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了,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他十四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十个小时,从不间断。
()1932年,二十二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从十九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在清华大学工作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
由于他肯下苦工夫,进步很快,二十五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思路点拨: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排列这个文段时,我们可以抓住“十四岁”“十九岁”“二十岁”“二十二岁”“二十五岁”这些表示年龄的词,也就是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句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