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计说明书 宋建政
公共建筑采暖通风-设计说明

公共建筑采暖通风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某自治区某市如意开发区,地块占地约550亩。
地块内建筑包括办公大楼48290平方米(地18层,地下2层)、行政办公楼11000平方米、配套会议中心2000平方米。
2、本工建筑分类为一类高层建筑。
二、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初步设计要求及任务书;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3、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方案的批复意见;4、建筑专业提供的作业图;5、工艺专业提供的工艺用房平面布置图及工艺设备散热量;三、设计范围地块内的采暖热源、采暖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及人防通风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及人防通风系统略),本次设计范围仅为办公大楼。
四、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某市):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9.0o C;室外平均风速 1.5m/s;最大冻土深度 143cm;冬季主导风向 NW2、室内设计参数办公室 18-20o C;大厅、门厅 13-16o C;会议用房 18-20o C;库房 10-15o C;走道 18-20o C;卫生间 16-18o C;卫生间(浴室) 25o C;五、热源概况1、本工程冬季热源采用市政热网供热,二次热源共分三个系统:2、本工程热交换站设在地下层设计容量8400kW;:热交换间容量除考虑本工程冬季采暖容量及其它地块空调新风容量外,同时考虑本地块内其它建筑物的容量。
二次热源共分三个系统,六台板式水--水换热器(RJ-1--6,每系统2台)。
冬季新风系统热源(RJ-1、2);高区采暖系统热源(RJ--3、4)、低区采暖系统热源(RJ--5、6)。
换热器容量:冬季新风系统按负荷的110%选用(单台55%),高、低区采暖系统按各自负荷的140%选用(单台70%)。
办公楼采暖热指标:62.1W/m2;地板采暖热指标:65.9W/m2。
六、采暖系统1、办公楼采暖分为高区及低区两个系统,均为一次泵定流量系统。
通风设计说明资料

1工程资料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杭州建德市,建筑占地面积1205 m2,总建筑面积9893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8182m2,共有九层,一至五层为综合性用房,六至九层为客房,地下只有一层,建筑面积为1711m2,主要包括车库、设备用房、配电室和泵房。
该楼主楼为长方形,南北走向,群房只有四层。
1.2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冷冻机房的设计;1、3、5、7、9层房间的中央空调设计;地下设备用房和卫生间的通风设计。
1.3工程原始资料本工程的原始设计资料并不完善,在设计中对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等参数按照工程实际和节能规范的要求进行了假定。
1)外墙: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外墙,外表面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加浅色喷浆,内表面粉刷20mm并加油漆;2)内墙:240mm厚砖墙,双面抹灰20mm;3)屋面: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屋面,外表面为20mm防水层,内表面粉刷15mm;4)楼板:100mm现浇钢筋混凝土,上铺水磨石预制块,下面粉刷;5)门窗:窗为铝合金推拉窗,外门为铝合金门,内门为木夹板门;6)玻璃幕墙:6钢+9A+6钢,传热系数为3.01W/m2·K。
建筑物维护结构的夏季热工指标列于表1-1中。
1.4房间编号为便于进行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在设计中对所有房间进行了编号,见图1-1至1-5。
表1-1 维护结构夏季热工指标[11]图1-1 一楼房间编号图1-2 三楼房间编号图1-3 五楼房间编号图1-4 七楼房间编号图1-5 九楼房间编号2空调负荷计算室内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及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
2.1室内外设计参数的选择2.1.1室外设计参数选择室外空气参数对空调设计而言,主要会从两个方面影响系统的设计容量:一是由于室内外存在温差通过建筑维护结构的传热量;二是空调系统采用的新鲜空气量在其状态不同于室内空气状态时,需要花费一定的能量将其处理到室内空气状态。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相关的室外设计参数见表2-1。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课程代码:题目:国色天香四期通风及防排烟设计学生姓名:杨宇学号: 312012********* 年级/专业/班: 2012 建环 1班学院(直属系)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年级:2012级1设计题目:国色天香四期通风及防排烟设计由老师提供的建筑图纸定具体的题目2主要内容根据所给的车库或建筑平面图图纸,完成车库或地下层及楼梯间等的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通风方式、防排烟分区、划分系统2)计算送排风风量及排烟量3)布置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的管道4)绘制通风网路的布置图或系统轴测投影图5)气流组织计算6)对各管段进行编号,确定标准长度和风量7)采用假定流速法选择风管的风速8)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9)管道上相应的防火阀等阀门的设置10)计算各管段的阻力和网路的总压损11)选择各系统风机型号和选配相应的电动机12)设备消声、隔振措施及其他需说明的问题:如通风管道安装施工工艺要求、制定操作规程或技术管理办法13)绘制相关的设计图纸3具体要求根据建筑图纸,划分防火及排烟分区,设计通风和防排烟系统。
掌握系统的划分,布置送、排风及防排烟管道系统,末端设备和风道的选择计算和描述,确定阀门、风口等部件的型式,计算风管的断面尺寸和阻力,确定排风、排烟风机及送风风机的动力消耗和选型,制定系统的技术管理办法。
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设计可以包括车库的通风防排烟设计、地下室的设备用房间及楼梯间的防烟通风设计等。
4主要技术路线提示根据建筑平面图划分系统;然后根据通风要求确定送、排风量,布置管道;绘制通风网路的布置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用假定流速法确定管道尺寸,计算各管段的阻力和网路的总压损,选择相关设备;划分排烟分区,确定系统方案并进行设备选型,设置相应的阀门。
5进度安排收集资料,了解设计过程——2天;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5天;图纸绘制——2天;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2天;设计检查和修改——2天。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1. 概述通风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个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流通,有效地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与舒适。
本手册将介绍一些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通风系统。
2. 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通风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排除室内的污染物。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通风设计原理:2.1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力和温度差异产生的气流来实现室内空气更新的一种方式。
机械通风则依靠风机等机械装置产生气流。
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可以选择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二者的结合。
2.2 气流路径的设计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合理规划气流路径,以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和污染物的排出。
主要的气流路径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通道、管道等。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各个路径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死角和交叉污染。
2.3 风速与风量的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速和风量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通风风速一般控制在0.2-0.4m/s,通风风量根据人数和活动强度进行计算。
2.4 适当的换气率合理的换气率是通风设计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确定换气频率和时间。
例如,住宅的换气率可以较低,而厕所和厨房则需要更高的换气率。
3. 通风设计的方法通风设计的方法可以根据需求和环境进行选择,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通风设计方法:3.1 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通风设计注重合理利用建筑的自然条件,如方向、朝向、窗户位置等。
通过合理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利用气流的对流和冷热空气的密度差异,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流通。
3.2 机械通风设计机械通风设计主要通过风机等机械装置产生气流。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风机,如轴流风机、离心风机等。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风机的容量、位置和噪音控制等因素。
3.3 热回收技术热回收技术是一种节能的通风设计方法。
通过在排风和新风之间设置换热器,将排出的热空气传递给进入的冷空气,在减少能量浪费的同时,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通风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任务书 (2)2、摘要 (5)3、局部排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6)3.1、排风罩的选取 (6)3.2.集气罩尺寸确定 (7)3.3集气罩排风量确定 (7)4、通风管道的设计与计算 (8)4.1管道材料、形状的选择 (8)4.2、设计草图 (9)4.3、设计计算 (10)4.3.1、初步选定最不利环路 (10)4.3.2、根据规定确定各项参数及尺寸 (10)4.3.3、阻力计算 (10)4.3.4、通风系统水力计算表 (14)4.3.5、校核节点处支管阻力平衡 (14)4.3.6、计算系统总阻力 (15)4.3.7、选择风机 (15)5、参考文献 (16)1、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起讫时间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所在院系指导教师职称所在单位年月日1、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1)某喷漆车间大小:长×宽×高=20m×10m×6m ,墙厚0.24m ,门3m ×3m 。
(2)车间内有3个浸漆槽1#、2#、3#,槽面尺寸1.2m*0.8m ,距地面1m ,平面布置如下图。
设计要求: 为排除有机溶剂蒸汽,在槽上方设排风罩,试为该车间设计局部排风系统。
2、工作量(1)根据拟定的设计题目,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规范,确定局部排风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排风罩、确定排风罩尺寸和排风量、设计通风管道布置方式、依据设计手册进行风管的水力计算并选择合适风机。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5)选择风机与配套电机(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参考网址)。
2.抛光工部(编号 5)的通风除尘设计与计算
本设计只有抛光工部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
尘等。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排风量的计算一般按抛光轮的直径 D 计算(式 1-1):
D
=
AD(
������3 ℎ)
抛光机的排气罩应采用接受式侧排气罩,排气罩口尺寸为400 × 400(高) 。
(1)通风量计算; (2)选定净化除尘设备(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可参考网址); (3)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3 / 18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设计说明书
3. 焊接平台(编号 6)见表 1-2
表 1-2 焊接平台概况
2.抛光轮、焊接平台。
溶液温度 (℃) 70 75 20 70
散发的有害物
碱雾 碱雾、氢气
氰化物 碱雾、氢气
3.土建资料。车间平面图见图 1-1.
图 1-1 车间平面图
2 / 18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设计说明书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工业槽的有害气体捕集与净 2.抛光轮粉尘捕集与除尘 3.焊接平台粉尘捕集与除尘 4.发电机室排除余热的通风
二、槽边排气罩计算原理 ............................................................................................................ 6 三、 局部排气设备--槽边排风罩设计计算...................................................................... 7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与目的:通风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们的健康而进行的系统设计。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通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通风系统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设计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包括新风与排风系统的设计;2.熟悉通风工程设计所需的各项参数和标准;3.运用相关软件对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和计算;4.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确定合适的通风方式和设备选择;5.考虑环保和能源节约的因素,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6.编写通风系统设计报告和方案。
三、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建筑物类型和所需通风量;2.收集建筑材料和人员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数据;3.运用软件模拟建筑物的气流分布和新风量要分配;4.设计新风和排风系统的管道布置和风口位置;5.根据设计所得的数据,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6.分析通风系统的经济性和能耗情况;7.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通风系统设计的优化。
四、设计要求:1.设计建筑物通风系统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2.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舒适性、环保和能源节约;3.设计方案要合理可行,能满足实际需求;4.设计报告要详细清晰,包括设计依据、参数计算、模拟结果等;5.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工程专业的协调。
五、设计成果:1.设计报告:包括详细的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和计算结果;2.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等。
六、设计评分分项:1.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2.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计算和模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图纸的清晰性和准确性;5.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设计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一般需要8-10周的时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1-2周:确定设计目标和需求,收集相关资料;2.第3-4周:进行计算和模拟,确定通风系统方案;3.第5-7周: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计算;4.第8周:编写设计报告和整理设计图纸。
八、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通风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居住建筑采暖通风设计说明

居住建筑采暖通风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某市城东,小区总建筑面积115531平方米,共有10栋住宅楼(A1-A10,含配套公建)和一个半地下车库(详见采暖管道总平面图)。
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初步设计要求及任务书(2003.3.4);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陕西省实施细则(DBJ24-8-97);4、《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DBJ01-605-2000);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93);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0);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11、《汽车库设计规范》(JGJ100-98);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三、设计范围小区红线内的采暖热源、住宅采暖系统、住宅会所的分体空调系统、地下室及车库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及人防通风系统、监控系统、小区室外采暖管道设计等。
四、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5.2o 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0o C;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1.0o C;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5%;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2m/s;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10C;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0C;最大冻土深度45cm;作压力为0.4MPa,工作温度为200o C。
市政要求蒸汽凝结水回收,回水压力为0.3MPa。
根据A段负荷分配,为便于今后运行管理,在A段A-7#楼地下一层设热交换站。
热交换站为A段内所有建筑提供80-60o C采暖热水,总采暖热负荷为5657kW,采暖热指标为49W/m2,其中:A-1#住宅采暖热负荷为213kW A-2#住宅采暖热负荷为289kWA-3#住宅采暖热负荷为289kW A-4#住宅采暖热负荷为523kWA-5#住宅采暖热负荷为484kW A-6#住宅采暖热负荷为484kWA-7#住宅采暖热负荷为722kW A-8#住宅采暖热负荷为698kWA-9#住宅采暖热负荷为1025kW A-10#住宅采暖热负荷为930kW由于A-7#,A-8#住宅楼采暖系统分成高低区系统,因此本热交换站内的热交换系统分为高区热交换系统及低区热交换系统。
通风工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设计参数 (2)(三)确定空调方案,进行焓湿图计算 (2)(四)通风设备选型 (4)(五)气流组织计算 (4)(六)风、水管路布置 (5)(七)水力计算 (6)(八)水力计算 (8)(九)参考文献 (9)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上海某办公楼,砖混结构共十四层,层高都为4.5m 。
总建筑面积约12386.25m 2。
已给出建筑平面图、各个房间的功能和冷负荷,要求设计本办公楼房间的通风系统,从而为整个建筑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
二、设计参数长春地区地处北纬43°54′,室外计算参数: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0.5℃,湿球温度24.2℃。
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设计相对湿度φ=60%,室内设计温度t=25℃,新风量25m 3/h.人。
三、确定空调方案,进行焓湿图计算: 1、空调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考虑到卫生和能效,选择处理后的新风和风机盘管处理过的空气混合后送入室内的方案。
采用新风不负担室内负荷的方式,即将送入室内的新风处理到95%相对湿度的室内等焓点D(见焓湿图)。
空调系统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可在h-d 图上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⑴ 在h-d 图上找出室内状态点R ,室外状态点O⑵ 根据计算出的各房间室内冷负荷Q 和湿负荷W 求出WQ=ε,通过室内状态点R 画出ε线与φ=95℅线相交,即得送风点S⑶ 根据h R 等焓线,由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相对湿度定出D 点 ⑷ 根据R 、S 两点确定房间总风量⑸ 根据新风比确定风机盘管处理风量及终状态2、总风量、新风量、风机盘管风量的确定以105房间为例:冷负荷:2514.46W ;人体散湿量:0.292g/s ① 计算热湿比ε:ε=Q/W=2514.46/0.292=8611kJ/㎏; ② 确定送风状态点:室内设计状态点R :t R =25℃,φ=60%,h R =55.2kJ/㎏ 过R 作ε=8611 kJ/㎏线本设计采用露点送风,取过程线与φ=95%的交点D 作为送风状态点S 在焓湿图上查得S 点:h s =41.7kJ/㎏;③总送风量:G=Q/(h n -h s )=2.51/(55.2-41.7)=0.186kg/s=558.9m 3/h 105房间的新风量为156 m 3/h计算FP 风量: G f =G-G o =558.9-156=402.9m 3/h其他房间见下表:O R冷却干燥 D 冷却干燥F 混合SRε四、通风设备选型1、风机盘管选型根据105房间负荷风机盘管风量402.9 m3/h,及冷量2514.46w,选用标准风盘FP-2.5两台。
通风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矿井为鸡西矿务局正阳矿1.5M t/a新井设计,有1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 2.6米。
煤的工业牌号为长焰煤,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89M t,服务年限为60a,本矿井设计采用双立井方案开拓,划分为三个水平,两个工作面达产。
采用分层布置,大巷采用10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3吨底卸式矿车运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年工作日为300天,采用“三、八”式工作制,工作面长为180m,每刀进度为0.6m,每日割六刀。
关键词:可采储量走向长壁采煤工艺摘要 (I)第1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1.1 采区概况 (1)1.1.1 交通位置 (1)1.1.2 地形地势 (1)1.1.3 气象及地震情况 (1)1.1.3 水文地质情况 (1)1.1.5 煤田开发史 (3)1.1.6 工农业及原料供应状况 (3)1.1.7 水源及电源 (3)1.2 地质特征 (3)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质情况 (3)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4)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6)1.2.4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6)1.2.5 井田内水文地质情况 (6)1.2.6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7)1.2.7 煤质、牌号及用途 (8)1.3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8)第2章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生产系统 (9)2.1 概述 (9)2.1.1 采区位置边界范围 (9)2.1.2 采区地质和煤质情况 (10)2.2 采区巷道布置 (10)2.2.1 区段划分 (10)2.2.1 采区上山布置 (11)2.3.2 采区巷道的断面图及支护方式 (12)第3章采煤方法 (12)3.1 采煤方法的选择 (12)3.1.1 采煤方法选择的制约因素 (12)3.1.2 采煤方法选择 (13)3.2 回采工艺 (13)3.2.1 回采工作面的工艺过程及使用的机械设备 (13)3.2.2 选择采面循环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 (14)第4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16)4.1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16)4.1.1 概述 (16)4.2 风量计算与风量分配 (18)4.2.1 风量计算 (19)4.2.2 风量分配 (21)4.2.3 风量的调节方法与措施 (21)4.2.4 风速的验算 (21)4.4 通风设备的选择 (24)4.4.1 主扇的选择计算 (24)4.4.2 电动机的选择 (25)4.4.3 反风措施 (25)4.5 矿井安全生产措施 (25)4.5.1 预防瓦斯及煤尘爆炸 (25)4.5.2 火灾与水患的预防 (26)4.5.3 其他事故的预防 (26)4.5.4 灾路线及自救 (27)第5章矿井排水 (27)5.1 概述 (27)5.1.1 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 (27)5.1.2 对排水设备的要求 (28)5.2 矿井主要排水设备 (29)5.2.1 排水方式与排水系统简介 (29)5.2.2 主排水设备及管路的选择计算 (30)第6章采区供电 (32)6.1 矿井供电系统概述 (32)6.2 采区电器设备的型号及数目 (33)6.3 变压器容量选择 (33)6.4 电缆选择计算 (34)第7章技术经济指标 (36)第1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1.1 采区概况1.1.1 交通位置正阳矿位于黑龙江省城子河区境内,距鸡西市东北方向11km。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建筑1102学号:111430222姓名:符秋晨指导教师: 甘长德设计时间:2015年3月15日目录前言 (4)1 原始资料 (5)1.1 厂址 (5)1。
2 室外气象资料 (5)1。
3 工艺资料 (5)1。
3。
1 工艺简介 (5)1.3.2 工艺过程 (6)1。
4 工作班制及室内空气条件 (6)1.5 建筑资料 (7)1。
6 热源参数 (7)1.7 其他数据 (7)2。
车间各工部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热负荷计算 (7)2.1 各工部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 (7)2.2 各工部冷风渗透和大门侵入冷风负荷计算 (8)2.3 各工部总热负荷汇总 (9)3. 车间各工部散热量计算 (9)3.1 发电机散热量计算 (9)3。
2 电动设备散热量计算 (10)3.3 热槽散热量计算 (11)3.3。
1 热槽内介质表面散热量计算 (11)3.3.2 热槽外表面散热量计算 (12)3。
3.3 热槽散热量汇总 (13)3。
4 各工部散热量汇总 (14)4. 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计算 (15)4。
1 局部排风系统介绍 (15)4。
2 全面通风系统介绍 (16)4。
2.1 全面通风系统分类 (16)4.2.2 全面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16)4.2。
3 全面通风系统气流组织设计原则 (17)4.3 局部排风量计算 (18)4.4 排风系统划分 (20)4。
5 全面排风量计算 (21)4.6 各工部排风量汇总 (22)5。
车间各工部采暖通风方案的确定 (22)6. 车间热风平衡及送风小室冬季换热设备换热量计算 (23)6.1 热风平衡计算式 (23)6。
1。
1 风量平衡计算 (23)7.1。
2 热平衡计算 (23)6。
2 各工部进风温度确定及进风量校核 (24)6。
3 空气加热量的计算 (26)6.3。
1 基本计算公式 (26)6.3。
2 选择计算方法和步骤 (27)6.3.3 空气加热器详细计算 (27)7. 校核夏季室内工作温度 (29)8. 水力计算 (29)8.1 喷砂部除尘系统水力计算 (29)8。
通风设计说明书 宋建政

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2)1.1 厂址 (2)1.2 室外气象参数、土建资料 (2)1.3 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生产设备如表1-3: (3)1.4 工艺资料 (4)1.5 工作班制 (4)第二章排风罩设计及计算 (6)2.1 喷砂部 (6)2.2 除锈部和电镀部 (6)2.3 发电机部 (10)2.4 进风量的计算 (10)第三章排风系统设计 (12)3.1 系统划分 (12)3.1.1 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 (12)3.1.2 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15)3.2 除锈部的水力计算 (16)3.2.1 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18)3.3 喷砂室的水力计算 (19)3.3.1 选择风机 (19)3.4 发电部的设计计算 (19)3.4.1 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20)第四章送风系统的通风计算 (22)参考文献 (24)第一章原始资料1.1 厂址建筑物所在地区:长春市郊区1.2 室外气象参数、土建资料表1-1(1)外墙外墙:普通红砖、内表面抹灰0.015m,墙厚度按下表一采用表1-2 建筑结构基本情况(2)屋面(3)磁砖地面(4)门和窗;外门:单层木窗尺寸1.5X2.5m外窗:中悬式木窗2.0X3.0m开窗:中悬式单层木窗高为1.2m仅在2-7柱间有开窗(5)大门开后及材料运输情况①大门不常开启②材料用小车从机械加工车间运来4.动力资料(1)蒸汽:由厂区热网供应 P=7kgf/c㎡工业设备用汽 P=2 kgf/c㎡ 0.6T/h采暖通风设备用汽 P=3 kgf/c㎡回水方式:开式.无压.自流回锅炉房(2)电源:交流电 220/280伏电镀用 6/12伏直流电(3)水源:城市自来水利用井水的厂区自来水(4)冷源:12℃低温冷冻水1.3 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生产设备如表1-3:表1-31.4 工艺资料(1)工艺简介电镀是对基体金属的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取某些新的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已被工业给各个部门所广泛采用。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5页].doc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5页].doc](https://img.taocdn.com/s3/m/bc65a227ddccda38376baf8b.png)
皮匠网—开放、共享、免费的咨询方案报告文库咨询人士学习成长与交流平台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题目:某车间除尘系统管道设计系别: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周林园学号:072408339指导教师:周恒涛、王洪义、虞婷婷河南城建学院2011年6月24日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目录第一章、总论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任务 (2)1.3设计题目 (2)1.4基本资料 (2)1.5设计依据 (3)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 (5)2.1设计内容 (5)2.2管道水力计算过程 (5)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附录管道水力计算表第一章总论1.1设计目的《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是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通风工程》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一次计算和设计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查阅手册和设计等能力为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复习和巩固已学的通风工程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设计能力;2)、进一步熟悉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重点是熟练掌握除尘系统的设计、计算;3)、为后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2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按设计资料完成管道设计并完成设计说明书和A3图幅的除尘系统轴测图。
1.3设计题目:某锅炉房除尘系统管道设计1.4基本资料:如图所示为某车间的除尘系统。
采用矩形伞形排风罩排尘,风管用钢板制作(粗超度K=0.15mm),输送含有铁矿粉尘的含尘气体,气体温度为20℃。
该系统采用XS-4B 型双旋风除尘器,除尘器含尘气流进口尺寸为318mm*552mm ,除尘器阻力c p =910Pa 。
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确定该系统的风管断面尺寸和阻力并选择风机和电机。
1.4设计依据1、《通风工程》 (王汉青 主编)2、《实用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 (陆耀庆 主编)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4、《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 (张治江 主编)5、《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孙一坚 主编)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2.1设计内容(1)绘制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
综合楼空调通风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为市某综合商务楼空调通风工程设计。
建筑共十九层,总面积为15760m²,一层净高4.5m,二到三层净高为4.2m,四层净高为5.7m,五到十八层净高均为3.4m,十九层净高为5.6m。
要求采用空调夏季制冷冬季供暖。
设计的空调系统一到二层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剩余楼层全部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冷热源选用地下水水源热泵机组。
设计的容包括:选定合适空调系统的类型并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冷热负荷的计算,确定送风量并进行水管水力计算。
选择合适的冷热源,并进行方案比较,通过计算的风量冷量以及冷负荷选择合适的机组。
对房间的风管水管进行合理布置,做出机房流程图并对机房进行布置,对地下水源热泵进行合理设计,对地下水回灌及水处理做好合理设计,保证效果完好关键词:空调全空气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水源热泵.THE CENTRAL AIR-CONDITION OFOFFICIAL BUILDINGABSTRACTThis design for the hangzhou city some comprehensive commercial building air-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design. A total of 19 buildings, with a total area of 15760 m squared,a layer of clear height of 4.5 m, two to three layers of clear height of4.2 m, four floors clear height of5.7 m, five to eighteen layers of clear height of 3.4 m, the 19th floors clear height of 5.6 m. Require the use of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heating in winter in summer. A to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using a return air all-air system, the remaining floors are all made of fan coil units, fresh air system, cold and heat source selection groundwater water source heat pump units.Design content includes: the selected appropriate type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determine the design scheme ofcalculation section is also very important, for example: air conditioning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The division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the scheme of system; The choice of cold andheat source;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wind system; Indoor air supply way and the selection of airflow organization form; The design, layout and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water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duct system and pipe insulation, etc. In addition, also need to be air terminal and auxiliary equipments and the selection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Need 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oice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nd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structure of the office building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unit and terminal equipment, within a reasonable decorate condole carries on the duct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pipe. According to the choice of air conditioning unit equipped with the appropriate auxiliary equipment: frozen water circulating pump,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pump, open water tanks, cooling towe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ipe duct valve, etc..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系统方案的选择确定 (3)第三章工程概况 (6)§3.1建筑特点 (6)§3.2建筑相关资料 (6)§3.3室外设计参数 (8)§3.4室设计参数 (9)第四章空调负荷计算 (10)§4.1围护结构瞬变冷负荷计算原理 (10)§4.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10)§4.1.2室传热维护瞬时冷负荷 (11)§4.1.3外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11)§4.1.4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2)§4.1.5新风冷负荷 (15)§4.2办公楼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 (15)第五章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选型计算 (17)§5.1风机盘管系统选型计算 (19)§5.2新风机组的选型 (19)第六章空调风系统 (23)§6.1空调房间气流组织 (23)§6.2风口的布置 (23)§6.2.1新风入口注意事项 (23)§6.2.2风道的布置和制作要求 (24)§6.2.3新、排风口的防雨百叶尺寸的确定 (25)§6.2.4风管阀门的选择 (25)§6.2.5送风口的布置原则 (26)§6.3 风口的选择 (26).第七章空调水系统 (28)§7.1 空调水系统的布置 (28)§7.2风机盘管水系统水力计算 (28)§7.2.1基本公式 (28)§7.2.2标准层的冷冻水供水管路水力计算 (30)§7.3 四层及十一层水管最不利循环水利计算 (31)§7.3 空调风机盘管水系统供、回、凝水管 (32)§7.3 水管系统中的阀门 (33)第八章地下水水源热泵机房设计、布置与设备选择 (34)§ 8.1机房布置原则 (34)§ 8.2机房的设备选择 (35)§ 8.2.1冷水机组的选择 (35)§ 8.2.2水泵的选择 (36)§ 8.2.3定压补水水箱选择 (39)§ 8.3地下水水源热泵热源井及回灌设计 (41)§ 8.3.1地下水水源热泵热源井设计及施工要求 (41)§ 8.3.2地下水水质处理 (42)§ 8.3.3地下水回灌设计要求 (42)第九章管道保温、防腐 (44)结论 (45)参考文献 (46)致 (47)附录 (48).第一章绪论本篇文章是对市某综合商务楼空调通风工程设计计算说明。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全面通风方法:1、依据通风的动力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2、依据对有害物把握机理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稀释通风、单向流通风、均匀流通风和置换通风。
(1)稀释通风,对整个车间进展通风换气,用颖空气把整个车间有害物质稀释到最高允许浓度以下。
该方法所需的全面通风量大,但是把握效果差。
(2)单向流通风,通过有组织的气流运动,把握有害物的集中和转移。
特点是通风量小,把握效果好。
(3)均匀流通风,速度和方向完全全都的宽大气流称为均匀流,用它进展的通风称为均匀流通风。
气流速度原则上要把握在 0.2~0.5m/s 之间。
这种方法能有效排出室内污染空气。
目前主要用于汽车喷漆室等对气流、温度、湿度把握要求高的场所。
(4)置换通风,置换通风的概念和均匀流通风是根本一样的。
有余热的房间,由于在高度方向上有稳定的温度梯度,假设以较低的风送速〔V< 0.2~0.5m/s〕,将送温差较小〔2~4℃〕的颖空气直接送入室内工作区。
低温的风在重力的作用小首先下沉,随后渐渐集中,在地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
而室内热源产生的热气流,由于浮力作用而上升,并不断卷吸四周空气。
这样由热气流上升时的卷吸作用、后续风的推动作用和排风口的抽吸作用,地板上方的颖空气缓慢向上移动,形成类似于向上的均匀流的流淌,于是工作区的污浊空气为后续的风所代替。
当到达稳定时,室内空气在温度、浓度上便形成两个区域:上部的混合区和下部单向流淌的清洁区,这种通风方式就叫置换通风。
置换通风的效果和送风条件有关,与传统的稀释通风方式相比,具有节能、通风效率高等优点。
全面通风设计:〔一〕设置条件1、防止热、蒸气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当不能承受局部通风或者承受局部通风后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时,应辅以全面通风或者是承受全面通风。
2、设计全面通风时,要尽量承受自然通风,以节约能源和投资。
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者是生产要求时,应承受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
3、民用建筑的厨房、厕所、浴室等宜承受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进展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
通风方案设计说明

织金县福安煤矿M21煤层完善通风系统方案说明书负责人: 田志强矿长: 卢良春编制: 夏国清二OO七年七月八日福安煤矿M21煤层完善通风系统方案说明书福安煤矿与老蛇田煤矿资源整和后,在新的15万吨/年产规模建井方案尚未实施期间,维持福安煤矿原有老系统进行生产。
根据福安煤矿现有巷道布置和目前采掘严重失调的现状,急待布置M21煤层三水平采区准备巷道。
由于M21一水平、二水平煤层受地质构造影响,可采面积受限。
其一水平煤层厚度仅0.8m左右,且含矸率大、煤质差;二水平布置在断层构造边缘,煤层开采难度大,由此,按照开采方案布置M21煤层三水平采区。
在布置三水平采区时,由于该采区布置在断层下盘的边界且接近煤层露头,为了缩短通风路线、减少通风阻力、完善通风系统、提高矿井通风能力,现将M21煤层三水平采区上山布置一个通风井,具体方案作如下说明。
(一)矿井通风现状矿井目前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回风井布置在M15煤层,现主采煤层为M21煤层。
通风风路为:主平硐→M21石门→暗斜井→运输平巷→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井底车场→运输下山→回风平巷→回风上山→回风平巷→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
(二)完善通风系统巷道布置M21煤层三水平运输石门兼进风巷布置在暗斜井井底落平车场15m处,水平150m见煤,见煤点水平高程+1303.5m,布置两翼进回风,沿煤层走向(磁方位角30°—210°)开拓南、北翼运输大巷,同时沿煤层开拓溜煤上山和回风上山,与原福安2号老平硐(新设风井)贯通形成采区通风系统,构成M21煤层三水平南北两翼上、下山通风系统及采煤生产系统。
运输石门揭煤后沿煤层倾斜上山掘70m后,再沿走向210°方位掘进130m与原福安煤矿2号井平硐贯通,将该平硐巷道维修后,利用该平硐作为三水平采区回风井,按要求设置主要通风机和安全出口。
(三)调整、完善后的通风系统调整后的矿井通风系统为两个独立的采区分区通风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2)1.1 厂址 (2)1.2 室外气象参数、土建资料 (2)1.3 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生产设备如表1-3: (3)1.4 工艺资料 (4)1.5 工作班制 (4)第二章排风罩设计及计算 (6)2.1 喷砂部 (6)2.2 除锈部和电镀部 (6)2.3 发电机部 (10)2.4 进风量的计算 (10)第三章排风系统设计 (12)3.1 系统划分 (12)3.1.1 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 (12)3.1.2 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15)3.2 除锈部的水力计算 (16)3.2.1 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18)3.3 喷砂室的水力计算 (19)3.3.1 选择风机 (19)3.4 发电部的设计计算 (19)3.4.1 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20)第四章送风系统的通风计算 (22)参考文献 (24)第一章原始资料1.1 厂址建筑物所在地区:长春市郊区1.2 室外气象参数、土建资料表1-1(1)外墙外墙:普通红砖、内表面抹灰0.015m,墙厚度按下表一采用表1-2 建筑结构基本情况(2)屋面(3)磁砖地面(4)门和窗;外门:单层木窗尺寸1.5X2.5m外窗:中悬式木窗2.0X3.0m开窗:中悬式单层木窗高为1.2m仅在2-7柱间有开窗(5)大门开后及材料运输情况①大门不常开启②材料用小车从机械加工车间运来4.动力资料(1)蒸汽:由厂区热网供应 P=7kgf/c㎡工业设备用汽 P=2 kgf/c㎡ 0.6T/h采暖通风设备用汽 P=3 kgf/c㎡回水方式:开式.无压.自流回锅炉房(2)电源:交流电 220/280伏电镀用 6/12伏直流电(3)水源:城市自来水利用井水的厂区自来水(4)冷源:12℃低温冷冻水1.3 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生产设备如表1-3:表1-31.4 工艺资料(1)工艺简介电镀是对基体金属的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取某些新的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已被工业给各个部门所广泛采用。
对于电镀本身来说比较简单,但镀前的准备工作相当复杂,这是因为进行这种表面处理之前,首先必须非常彻底的去掉基体金属表面上的油污和氧化物,否则会直接影响镀层的牢固性或电镀无法进行完。
所以,一般的表面处理车间主要包括电镀前准备和电镀两部分。
镀前准备包括:磨光、抛光、喷砂处理、除油及侵蚀(腐蚀)常见的电镀有:镀锌、镀铬、镀铜、镀镍、镀银、镀铜锡合金(青铜)、镀铜锌合金(黄铜)、镀锌铜合金(白黄铜)、镀铬镍铁合金等(2)工艺过程所有由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进行表面清理,其方法有以下两种: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
化学处理: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1.5 工作班制本车间为两班制 8:00~16:0016:00~22:00内部气候条件如下:(1)温度:冬季 14~18℃夏季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2)湿度:冬季湿作业部分取Ψ=65%,一般部分取50% 夏季不规定第二章排风罩设计及计算2.1 喷砂部喷砂室排风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防止粉尘跑出;二是保证工作空间一定的可见性。
喷砂室中产生的主要有害物是:5%的Si02和游离的Si02的粉尘。
工人在喷砂室外操作排风量的确定,以保护工人工作时能看见工件表面为原则,一般的喷砂室断面风速为0.3~0.7m/s,且保证灰尘不溢到车间,喷砂室的体积一般在一立方米左右。
喷砂室换气次数n=L/V=150次/小时,若L小于1000立方米/小时,则取L=1000立方米/小时。
采用局部排风的方法,喷砂机使用柜式密闭排风罩,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室内不产生粉尘。
采用换气次数法,喷砂室的工作容积Vf=A*B*H=0.5*0.6*0.58= 0.174<1m³,因此换气次数n=1500次/时。
故Ⅱ喷砂部总排风量L=n×Vf×数量=1500×0.174×1=261m³/h=0.0725m³/s即喷砂室的排风量为1000m³/s。
2.2 除锈部和电镀部槽边排风罩是外部吸气罩的一种特殊形式,专门用于各种工业槽(电镀槽、酸洗槽等)的一种局部排风装置。
它的特点是不影响工艺操作,有害气体不经过人的呼吸区。
但因排气罩造成的气流运动方向与散发有害气体方向不一致,通常所需的风量较大。
槽边排风罩分为单侧和双侧,槽宽小于700mm时宜采用单侧排风,槽宽大于700mm 时宜采用双侧排风,大于1200mm应采用吹吸气式排风罩。
由于多数设备产生有害气体,为了能更有效地吸收处理,故在本设计当中采用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化学除油槽:因B=800mm>700mm,采用双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200mm、250×250mm、200×200mm。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查简明通风设计手册“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可得=0.35m/s控制风速 vx总排风量L=2νx AB(B/2A)0.2 =2×0.35×2×0.8×(0.8/2×2)0.2 =0.812m³/s 每一侧的排风量L’=L/2=0.812/2=0.406m³/s假设条缝口风速 v=9m/s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 f=L’/v0=0.406/9=0.045m²条缝口高度 h0=f/A=0.045/2=0.023m=23mmf 0/F1=0.045/0.25×0.25=0.72>0.3为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分布均匀,在每一侧分设三个罩子,设三根立管。
因此 f´/F1=f/2F1=0.045/(3×0.25×0.25)=0.24<0.3阻力△p=ζν2ρ/2=2.34×92×1.2/2=114Pa热洗槽:因B=600mm>700mm,采用单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200mm、250×250mm、200×200mm。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查简明通风设计手册“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可得控制风速 vx=0.25m/s总排风量L=2νx AB(B/2A)0.2 =2×0.25×1×0.6×(0.8/2×1)0.2 =0.236m³/s假设条缝口风速 v=9m/s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 f=L’/v0=0.236/9=0.026m²条缝口高度 h0=f/A=0.026/1=0.026m=26mmf 0/F1=0.026/0.25×0.25=0.416>0.3为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分布均匀,在一侧分设两个罩子,设两根立管。
因此 f´/F1=f/2F1=0.026/(2×0.25×0.25)=0.208<0.3阻力△p=ζν2ρ/2=2.34×92×1.2/2=114Pa镀铜槽:因B=800mm>700mm,采用双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200mm、250×250mm、200×200mm。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查简明通风设计手册“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可得控制风速 vx=0.3m/s总排风量L=2νx AB(B/2A)0.2 =2×0.3×1.5×0.8×(0.8/2×1.5)0.2 =0.553m³/s 每一侧的排风量L’=L/2=0.553/2=0.276m³/s假设条缝口风速 v=10m/s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 f=L’/v0=0.276/10=0.0276m²条缝口高度 h0=f/A=0.0276/2=0.0138m=14mmf 0/F1=0.276/0.25×0.25=0.4416>0.3为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分布均匀,在每一侧分设、两个罩子,设两根立管。
因此 f´/F1=f/2F1=0.0276/(3×0.25×0.25)=0.22<0.3阻力△p=ζν2ρ/2=2.34×102×1.2/2=140Pa磷化槽:因B=800mm>700mm,采用双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200mm、250×250mm、200×200mm。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查简明通风设计手册“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可得控制风速 vx=0.35m/s总排风量L=2νx AB(B/2A)0.2 =2×0.35×1.2×0.8×(0.8/2×1.2)0.2 =0.539m³/s每一侧的排风量L’=L/2=0.539/2=0.270m³/s假设条缝口风速 v=10m/s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 f=L’/v0=0.27/10=0.027m²条缝口高度 h0=f/A=0.027/2=0.0135m=14mmf 0/F1=0.27/0.25×0.25=0.432>0.3为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分布均匀,在每一侧分设、两个罩子,设两根立管。
因此 f´/F1=f/2F1=0.027/(2×0.25×0.25)=0.22<0.3阻力△p=ζν2ρ/2=2.34×102×1.2/2=140Pa酸洗槽:因B=800mm>700mm,采用双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200mm、250×250mm、200×200mm。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查简明通风设计手册“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可得控制风速 vx=0.35m/s总排风量L=2νx AB(B/2A)0.2 =2×0.35×1.5×0.8×(0.8/2×1.5)0.2 =0.645m³/s每一侧的排风量L’=L/2=0.645/2=0.036m³/s假设条缝口风速 v=9m/s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 f=L’/v0=0.036/9=0.036m²条缝口高度 h0=f/A=0.036/1.5=0.024m=24mmf 0/F1=0.036/0.25×0.25=0.576>0.3为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分布均匀,在每一侧分设、两个罩子,设两根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