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记叙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格式 (一)

中考复习记叙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格式 (一)

中考复习记叙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格式 (一)中考是每个初中生都将面临的一场考试,对于复习,不仅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复习进行指导和支持。

在中考复习期间,记叙文、议论文和阅读答题成为了必须掌握的考试技巧之一。

以下是我对于这三类题目的复习建议和阅读答题格式的总结。

一、记叙文记叙文在考试中出现得很频繁,它需要学生有一个流畅的语言表达,让人读起来感觉到通顺自然。

对于记叙文的复习,建议采用以下步骤:1.抓住文本的要点。

先通读全文,尤其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此时切勿跳读,一定要仔细阅读,抓住文章的要点,这样可以更好地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

2.了解人物和事件。

通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人物和事件,抓住故事情节和主题。

在理解人物和事件的同时,还需关注文中使用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3.分析文章结构。

掌握文章的结构对于记叙文的答题至关重要。

在读完全文后,整理文章的结构,找出主题和次要主题。

可以画出思维导图或做笔记来帮助整理思路。

阅读答题技巧:1.抓住重点。

注意文章中所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起因等重点信息,有助于我们回答全文的主题和问题。

2.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在阅读时,注意后面所跟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对比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意义。

3.综合分析。

将分析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回答问题。

二、议论文议论文是考试中的重头戏之一,它包含了比较难度的主题和观点。

学生要想撰写好一篇议论文,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较高的思维能力。

议论文的复习步骤如下:1.理解题目。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在理解题目的同时,掌握文章的结构。

2.明确立场。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想好自己的论据。

3.构思文章主体部分。

文章的主体部分应该要表达清晰、有力的观点,合理的论据和充足的证据。

4.撰写结论和展望。

结论是对文章结论的概括,同时也可以开宏大局,展望未来。

阅读答题技巧:1.找出核心观点和主张。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0.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 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6.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21.小说三要素? 人物(主要要素)、环境、情节。其中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2.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23.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4.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11.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段落作用(1)结尾作用:1、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中心(主旨),深化(升华)主题,烘托心情;具体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主旨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结构上的作用:照应题目或者开头;总结全文。

沈阳市中考题范例:2005年《月光饼》17.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17.月光饼。

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内容上;深化中心(结合句意亦可)2006年《送你一束花》17.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4分)答案:17.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告诉读者,别人在失败时我们更应给予支持和鼓励;照应开头。

2008年《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17.选文第16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17.(4分)内容:突出沙尼克为了音乐(和友情)而献身的精神(深化中心)。

同时表达了马斯特对难友和兄弟沙尼克的深切怀念。

结构:总结全文;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内容结构各2分,内容不具体扣1分2009年《迷雾灯塔之光》18.选文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18. 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深化中心,表达了科林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迎回父亲的喜悦、兴奋之情。

2011年《光明行》19.选文第26段(结尾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19.表达了“我”对女孩的感激,没找到女孩的伤心和遗憾,感受到光明的幸福,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而感动。

(2)开头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1)开篇点题。

例如《风筝》、《背影》(2)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清兵卫与葫芦》(3)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例如《小男孩》(4)行文线索。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背影》2、内容上作用:(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思考)例如《一厘米》、《差半车麦秸》(2)奠定感情基调。

例如《风筝》、《回忆我的母亲》、《白杨礼赞》(3)点明主旨。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一、基础知识要点梳理。

(背诵)1.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2.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3.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5.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6。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8.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9.六种常用行文线索:人、物、时、地、情、事。

二、记叙文阅读十八个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1.标题含义?答题模板:表层义十深层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情感、主旨) 2.标题的作用?答题模板: ①概括文章所叙之事。

②标明文章行文线索。

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④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⑤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⑥富含哲理,引人思考⑦确定文章感情基调3.以XXX为线索?(1)答题模板:①人物线索。

(人物的见闻感受或事迹丿②物品线索。

(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③感情线索。

(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件线索。

(中心事件)⑤时间线索。

⑥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答题模板:①文章的标题。

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2).以XXX为线索,有何作用?答题模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记叙顺序及作用?答题模板:①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或时间先后写。

) 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②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设悬,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③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作用、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人称及作用?。

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_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

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_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

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常用的词有:“这里指……”。

2.层次结构——划分段落或层次。

一是要善于发现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或句子,二是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弄清人物的关系。

三是明白事件的全过程,弄清起因、经过、结果。

然后提炼筛选主要信息。

4.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应对技巧:概括语段:主要的方法有:1)摘中心句。

2)摘要归纳。

3) 并列的,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

4)段末归纳,段中的几层意思层层深入,摘取最后的归纳的意思。

形成:记叙(交待)了“人”+“事”(心情、经过、背景、感受)。

概括事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

概括中心:(1)分析文章标题;(2)分析文章的结尾;(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句式:“通过……(事情),表达了(赞扬、抒发)……的感情(精神、品质)”。

5.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应对技巧:结合上下文,一看结构,二看内容,强调与人物与主旨的关系。

(1)结构上作用: 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引下文、点题、、总领全文等。

在中间部分: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等。

在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扣题等。

(2)内容上作用: 在开头常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环境背景;在中间或结尾常画龙点睛、点出中心,深化中心。

(4)补充的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心理,注意与上下文的贯通一致。

7.提炼——理解并能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

(1)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 (2)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归纳其心态。

(4)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

8.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分辨清楚所选语句或短语的表面含义,然后把握它的真实内涵,(2)结合修辞知识来分析语句、体味语句的情味和含义。

9.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记叙:使读者对事物变化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篇

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篇

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篇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品味题目可以从--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这几天于老师为了高考也是忙成狗,高考语文终于考完了,小编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哐当”一声坠地,接下来就看你们中考生的了。

今天给同学们整理了记叙文阅读中的常考考点,希望大家能仔细看看每个考点,并用你们当地的中考真题做相应的练习,练习之后记得总结经验。

建议初一初二的同学把这篇文章收藏,然后打印出来,趁早掌握答题技巧,免得初三跟着费劲。

一、标题题型一: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1、含义:先分析基本义,再揭示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2、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等)二、内容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格式:某人或某物+ 干什么(怎么样)方法指津: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题型二:分析故事的情节叙事散文:起因、经过、结果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方法指津:如有示例,一定要严格按照示例的字数、结构等要求,归纳出与此形式相类似的情节题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

①开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季节、天气);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②中间: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精神品质);与上文……相呼应,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③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主旨;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激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三、主旨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旨1、答题模式:内容+ 主旨(情或理)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叙述了、介绍了)…………(人或物)…………的故事(事件、事迹、经过),表现了(表达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讽刺了)…………的感情(现象、感悟)。

2、方法指津:抓关键句,抓关键词如:标题、开头段,结尾段、过渡句(段)、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句、标题相关句、照应句题型二:分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

【精选】中考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精选】中考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精选】中考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二、议论文阅读技巧 (5)三、议论文的常见题型 (7)一、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五步曲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五步曲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五步曲阅读和作文是决定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阅读和作文的成败关系着整个中考语文成绩的成败,尤其是阅读的高难度、低得分已被历年语文中考的实践所证明。

考生要想在这部分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除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能力和引导学生实战练习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技巧和固定的答题套路。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五步曲,希望大家喜欢!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揣摩中心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整体,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所感所悟,他们往往就凝神结思,就会注重整个作品的谋篇布局,使之浑然天成,因此考生看到选文,整体感知非常重要,把文章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段与段之间的条理关系疏通清楚,不能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字词句或作者的写作意图。

首先需要的是通读全文一遍,因为现在的阅读题越来越重视联系全文的主旨,没有对全文的整体感知,很难解答试题。

在阅读时考生要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主观能动性,边读边想。

这是根据文体的行文特点来决定,看标题和开头很快就能辨别是什么体裁。

头脑中迅速调出相关的文体知识,按文体的规律边读边边想。

阅读记叙文时考生需要想到以下几点:1.记叙文的线索是全文的主线。

因此找寻记叙文的线索,一定注意研读文章的标题,有时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有时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就是线索,抓住了线索便能迅速理清文章的思路。

2.记叙文的顺序,是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精心安排。

在记叙文的阅读材料中,弄清文章的行文思路顺序,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常见的记叙文的顺序有倒序、插叙、补叙等。

第二步:速读全文,找出文中的金钥匙——“关键字词”关键字词是作者有意留在文中的瑰宝,是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依据,也是考生打开阅读题宝库的金钥匙。

理解文章的整体感知仅仅是对文章的初步了解,要想准确把握文意,还得再次速读一遍,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和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中考的阅读题许多都会联系到文章的主旨,这些句子可以说是答题的关键所在。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一、语文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二、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一)内容概括,整体把握。

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二)题目理解,把握中心。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

题型2: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题型3: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答题技巧: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深层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

2、题目的作用(好处):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③交代了描写对象;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点明线索;⑥揭示文章主旨。

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三)阅读语段,体会作用。

题型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题型2: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题型3: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XX》中的诗文,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技巧:1、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A、重要段落的作用①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含命题角度)一、常见考点1.筛选整合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分析结构,理清思路;2.赏析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意;3.分析、评价人物形象;4.拓展延伸,创意表达。

二、命题角度1.整体感知概括故事情节;2.人物形象分析概括;3.语言品味;4.主旨把握;5.作品感悟等。

三、语段阅读题答题总规则1.先读题干再读文章。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章;2.读文章时要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3.准备作答时,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就要对相关段落反复研读;涉及全篇,就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并做概括。

四、题型及答题方法1、概括文章或某一段的主要内容或故事内容 常用格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1)记叙类:必须包含两个要素:①人物+事件;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某种特定意义,事件的整体发展情况都应做概括。

注意点:这里的人通常指主人公,因此要分清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比较取巧的种做法是,看用哪个人物的笔墨多,也可以把题目中所提到的最多次数的人物作为判断主人公的依据,并做互相印证,确保万无一失。

(2)描写类:景物+特征(3)抒情类: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1)以时间推移、空间的转换为线索;(2)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3)以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3.品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命题角度:(1)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从两个方面入手:(1)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2)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多注意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答题方法:(1)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①外貌描写(包括神态):交代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语言(对话)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在有的情况下,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具体分析);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某种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某种性格或品质。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阅读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真题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真题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5、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居多)
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常见修辞答题格式如下: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答题思路如下:
(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赏析。
此题的答题思路:分析该句的修辞作用+具体语境作用。
文章线索:
(1)以人物、事情、物品、地点、时间、感情、作者的行踪为线索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如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 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答题模版一、句式作用1.短句的作用:干脆利落,简洁明快。

2.短句独立成段:视觉上更醒目+突出强调内容。

3.重复的短句:突出强调。

4.对称的句子: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5.长短不一的句子:句式生动活泼。

二、标点作用1.句号的作用:语气舒缓。

2.①问号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

②连续问号的作用:气势充沛,感情强烈。

3.该用顿号却用逗号:逗号停顿时间长,起强调作用。

4.省略号作用:说话断断续续或沉默或思绪延续或给读者思考空间。

5.感叹号作用:强烈抒发情感/增强语气调自我反思。

标点符号的共性作用: 表达了的情感。

三、童谣/歌谣/诗歌作用1.使文章增添生动活泼感(歌谣),具有可读性。

2.使文章增强文化韵味/意蕴 (童谣/诗词),具有可读性。

3.交代信息,丰富文章内容。

4.突出所写的特点。

5.表达人物的心情。

6.点明文章的中心。

7.表达作者的情感。

四、修辞作用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五、环境描写作用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六、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第二部分答题套路一、词语赏析题有手法的解题方法: 手、特、情。

没有手法的解题方法: 解释词语+分析词语作用+词语表达情感。

二、词语含义题本来义:词语的字面意思。

语境:词语在句子中直接体现出的意思。

表现义:词语表现出的目的意图、情感态度、精神品质。

三、句段作用题【结构上】首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万能作用);点明中心(首段中含中心句);文题照应(首段中出现题目);首尾呼应(首段尾端有相似相关语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1、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找主旨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还有标题。

3、文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首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首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4、记叙的线索及作用:线索:(1)焦点人物(2)焦点物质⑶焦点事件(4)时间(5)地点(6)笔者的情感作用:是贯串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路,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成长顺序)作用:叙事善始善终,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牵挂、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活泼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进去相干的另外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增补、衬托作用,丰富形象,凸起中心。

6、语言特色:(形象活泼、清爽柔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炼深刻、通俗易懂、音韵、节奏感强等)答题套路:本文语言(天然朴素或活泼柔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干句子)”,它“……(适当地选入底下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本文语言柔美活泼,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轻轻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爽隽美,富有诗的意境,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要领从下列语句入选择。

必需根据文章的具体内部实质意义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附:朴实天然的语言赏析词库:言简意赅,朴素天然文字洗练,生动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活泼柔美的语言赏析词库:过细逼真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凸起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寻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也有诗的韵味美,语言柔美,富有诗的意境,撼人心扉7、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牵挂、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答题套路:本文采用“XX”的手法,笔者通过“……(文章相关内部实质意义)”使文章写得“……”例句:本文采用象征的手法,笔者通过对北方白毛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领导下的广大雄师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真挚,笔者的赞誉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初中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_2020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方式

初中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_2020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方式

初中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_2020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方式记叙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得分?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关于初中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希望帮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技巧【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记叙文是中考阅读理解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题型,考察考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因此,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技巧和答题方式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就是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1. 首先,我们要认真阅读题目和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含义。

2.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我们需要逐段分析。

对于每一段,我们需要了解其主要内容和意义。

3. 注意文章的结构和篇章间的关系,例如前后转折等。

4. 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态度和行为,这对于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非常重要。

5. 我们需要注意文本中的时间和地点,以便更好地理解情节和主题。

6. 了解文章中的语言风格,例如比喻、夸张等。

7. 注意文章中的细节,例如人物的动作、环境的描写等。

8. 关注文本中的对比,如黑白对比、自然与人工对比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9. 我们需要关注文章中的基本动因和结果,并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10. 需要注意词语的多义性,以免误解文章。

11. 需要注意文章中的象征、隐喻和揭示的意义,这对于理解文章的意义非常重要。

12. 在读完全文后,重新思考文章的主旨,以便更好地应对问题。

13. 理解题目中的具体问题,并从文章中找到相关信息进行回答。

14. 需要注意多选题和判断题中的细节,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15. 最后,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排版,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注重语言表达,以便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答题方式15点,掌握这些技巧,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理解和应对记叙文阅读题。

中考记叙文答题要点及套路必背

中考记叙文答题要点及套路必背

中考记叙文答题要点及套路必背【1】1、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考察要点:倒叙作用、插叙作用。

答题技法:(1)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2)插叙——使文章情节更完整,对有关人物、情节或背景作补充交待。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另外还用到议论,说明和抒情。

(1)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描写有正面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的对象,有的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

(2)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3)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

有时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考点: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解题思路:总结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主要情节)答题技巧:(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

找出文中的记叙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文章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5)简洁概括法。

人+事+结果(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4、分析人物思想性格。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及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一、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记叙的人称及作用:①第一人称:“我”作用: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便于表达思想感情。

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②第二人称:“你” “你们”作用: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抒情。

用于人,增加亲切感;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③第三人称:“他” “他们”作用:不受时空限制,形式灵活自由,直接、客观展现生活。

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五、记叙的顺序及作用:①顺叙作用:叙事有始有终,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②倒叙:先写结局或其他后发生的情节,再从事件开头按发展顺序写。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用: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使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起强调作用。

※③插叙: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另外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

如《秋天的怀念》。

作用:补充..内容,丰富情节;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交代…背景,解释…原因;使形象更丰满;突出中心。

六、记叙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1、记叙:2、描写※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3、议论:是对某个问题、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 开头的议论:统领全文;中间的议论:可起到承上启下;引发读者思考;结尾的议论: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个人感情。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强文章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

5、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一、基础知识要点梳理。

(背诵)1.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2.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3.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5.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6。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8.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9.六种常用行文线索:人、物、时、地、情、事。

二、记叙文阅读十八个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1.标题含义?答题模板:表层义十深层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情感、主旨) 2.标题的作用?答题模板: ①概括文章所叙之事。

②标明文章行文线索。

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④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⑤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⑥富含哲理,引人思考⑦确定文章感情基调3.以XXX为线索?(1)答题模板:①人物线索。

(人物的见闻感受或事迹丿②物品线索。

(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③感情线索。

(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件线索。

(中心事件)⑤时间线索。

⑥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答题模板:①文章的标题。

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2).以XXX为线索,有何作用?答题模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记叙顺序及作用?答题模板:①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或时间先后写。

) 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②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设悬,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③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作用、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人称及作用?答题模板:①第一人称(我)作用:亲切、自然、真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这篇关于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一、词语理解1 从词语的语境义开窍[开窍门路]现代文教学和测试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

这种理解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理解,而是对语言作活的理解分析,抓住了语言跳动的脉搏。

我们知道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往往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

所以正确地理解文中的词语的含义,必须充分考虑它所处的语言环境,而且对于某些词,如果不明词义,只要能结合语境,认真推敲,也可以大体揣摩出词语的意义。

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父亲当时任大学助教,母亲在工厂任中层干部,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一百出头些,在那物价腾贵(普通麻饼被称为高级饼,要卖到数元一只,且还要凭票)的时期,靠这点钱养活一家五口,其拮据可以想见了。

父亲想到自力更生了,他在大杂院井台边,沿墙种了十多株丝瓜。

起先,我还帮助他浇水,且天天跑去看几次,一直看到丝瓜蔓爬满围墙,丝瓜花变成了一条条嫩生生的丝瓜,丝瓜又变成餐桌上香喷喷的丝瓜汤或者炒丝瓜,其间我不知流了多少馋涎呵!(1)第一段的“腾贵”是什么意思?(2)第二段的“自力更生”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第(1)题文中“腾贵”后面就用一句话进行解释,通过括号里的话可以确定“腾贵”就是物价飞涨。

第(2)题“自力更生”的下一句对此作了解释,答案应为:自己动手种丝瓜,解决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2. 从代词的上句开窍[开窍门路]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

因此代词指代内容的落实在本句是找不到答案的,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中找,而且应当由远及近地去找,如果只着眼本句,不对词语所在的语段从整体上把握,就难以弄清它所指代的具体对象了。

例:依次指出下面语段中加点词指代的内容这些光都不是为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①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光驱散了我心灵的黑暗,热促成了它②的发育。

一位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来活着。

”我自然也是如此③。

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这灯光的指引,它④有一天会永存海底。

(1)“它们”指的是(2)“它”指的是(3)“如此”指的是(4)“它”指的是(解题思路:这些题目都可以从词语的上一句找到答案,通过对应关系,可以知道:①“它们”指的是这些光;②“它”指的是我的心灵;③“如此”指的是不光靠吃米活着;④“它”指的是我的心。

)3 从释句处开窍[开窍门路]有些词语的理解从本句中找不到答案,从上句中也找不到答案,这些词语往往比较抽象,对他们的理解同样离不开语境,从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仍然是必由之路。

与其他情况不同的是,因为他们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之进行阐释,这些阐释的句子我们称之为释句,释句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必须从下句中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开窍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夜黑得很深沉,天顶上只有一小块灰白和偶然的一颗星星。

黑暗里有一种呼吸,因为这些控制了白天,占有了黑夜的巨灵是活的,有存在、有感觉,在它们深处的知觉里或许能彼此交感!我和这类东西(奇怪,我总无法把它们叫作树)来往了大半辈子。

我从小就赤裸裸地接触它们,我很懂得它们——它们的强力和古老。

但是没有经验的人类到这儿来却感到不安。

他们怕危险,怕被关闭,封锁起来,怕抵抗不了那过分强大的力。

他们害怕,不但因为水杉的巨大,而且因为它们的奇特。

怎能不害怕?这些树是上侏罗纪的一个品种的最后孑遗,那是在遥远的地质年代里,那时水杉曾蓬勃繁衍在四个大陆之上。

人们发现过白垩纪初期的这种古代植物的化石,它们在第三纪始新世和第三世中新世曾覆盖了整个英格兰、欧洲和美洲。

这是个令人目眩神骇的纪念品,纪念着地球洪荒时代形象,在踏进森林时,巨人树是否提醒了我们,人类在这个古老的世界上还臭乳未干,十分稚嫩的,这才使我们不安了呢?毫无疑问,我们死去后,这个活着的世界还要庄严地活下去,在这亲友的必然性面前,谁还能作出什么有力的抵抗呢?(1)加点词“巨灵”在文中的含意是:A、一种巨大的特殊的精神。

B、某种作者从孩提时代起就不理解的东西。

C、富有强力而又古老的水杉林。

D、人类蒙昧时期臆造的神秘的幽灵。

(2)联系上下文的语言,在文中找出一句能说明划横线句子“奇特”一词所指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第(1)题“巨灵”一词的释句在下文,“我很懂得它们——它们的强力和古老。

”这句话揭示了“巨灵”的内涵。

正确的答案应是C。

第(2)题原文划线句子之后就开始对划线句子进行解释,先解释“害怕”,然后解释“奇特”,正确答案应为:这是个令人目眩神骇的纪念品,纪念着地球洪荒时代的形象。

)二、句子理解4、从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开窍[开窍门路]关键语句往往在文章中成语段中起关键作用,要理解它,必须注意它本结构和修饰限制成分,同时必须考虑它在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比如说,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小结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上文去看、去找相关信息,无论总起还是小结,关键要看句子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区内寻找答案。

[开窍练习]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嘻嘻!”他说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极了,觉得这是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辩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我逃走了。

“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床上。

(1)“愧不如人”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

(2)“我逃走了”是因为:A、与狗无法讲道理,正如“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请”。

B、我无力驳诘狗的论点和论据。

C、怕狗讲不过道理而咬自身。

D、我从梦境中醒来了。

(解题思路:(1)(2)两题所问的句子在文中都起关键作用,是画龙点睛之笔。

理解它们必须看全文在“愧不如人”的下文,也就是文章第6自然段对此有些解释,因而第(1)题答案应为:人在许多方在比狗势利,狗为不如人的势利而感到惭愧。

第(2)题也可以从上一段(即原文第6自然段)中找到答案,正确的说法应为B项。

)5 从相邻句开窍[开窍门路]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关于句子的理解,有些设问的句子既不在文、段开头起总起作用,也不在文、段结构部分起小结作用,而是在文章或者语段中间,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句子,总在文章中起着一定作用。

对这种句子的理解,特别注意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抓住这个唏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上下句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此外还可以结合中心思想来理解句意,中心思想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任何一个关键句子都与中心思想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还可以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社会背景与作品反映的内容、作者写作的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可以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比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飞丰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意义的作用;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作为例证出现,证明论点;说明文中的描写,或再现对象特征,或以文艺性笔调起点染作品使之生动的作用。

[开窍练习]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

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中国的书法何以会有这种特点呢?后汉大书法家蔡邑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

”元代赵子昂定“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使之“子”字有鸟飞形象的暗示”。

他写“为”字时,习画鼠形数种,穷极它的变化。

可见这时候的“字”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

1、对“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一句的正确理解是:A 我国书法倾诉着书法家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B 我国书法展现着书法家的审美情感。

C 我国书法披露着书法家的生活态度。

D 我国书法表达了书法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 联系上下文,“纵横有托,运用合度”的意义是:A 笔画的运用都依托于各种物象,并且合乎构字的法则。

B 笔画的运用都寄托着作者的心绪,并且分寸把握得当。

C 笔画的运用都依托于各种物象,并且分寸把握得当。

D 笔画的运用都寄托着作者的心绪,并且合乎构字的法则。

(解题思路:(1)这题必须看原文的下一句,下一句说:“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是打比方作解释,所以不可能是书法家喜怒哀乐,也不可能是书法家的生活态度或对世界观的认识,答案应为B。

(2)这题的理解要看上文,上文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

由此可见,笔画的运用都依托于各种物象,而非心绪,而“合度”则是合乎构字的法则,而非把握分寸,因此答案应为A。

)三、根据具体内容7、从核心词句开窍[开窍门路]现代文阅读测试有一项基本能力要求,那就是对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这是基本的常用题型。

解答这类题目办法多种多样,如果所要概括的具体内容是单句,注意从句子结构入手,如果是复句、句群,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文段,可以从标点入手,或从分层次入手,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通过分析找出文中(或句中)关键词句,或称核心词句,也就是体现文段(或句)主要观点、思想内容的词句,用文中现成的词句来概括准确省力。

[开窍示例]199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第18题。

(1)记得祥林嫂曾执着地问过人,人,到底是有没有“魂”的?当时的祥林嫂,已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如此麻木的人儿,竟也询问起“魂”来,可见,这东西实在是重要得很!(2)人,其实是有魂的,如果一个人失去了魂,那么,使只剩了一具空亮,活起来是很没劲、很无聊的。

而“魂”这东西,又看不见,模不着,所以有时失了魂,却还浑然不觉。

(3) 到底什么是人的魂?说白了,就是人的某种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老夫子的魂;“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岳大元帅的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人夏明翰的魂;还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则是雷锋的魂……正是这些魂凝聚成了我们民族的魂,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滚滚的历史长河,走向文明,走向昌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