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光荣革命1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解析答案
返回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思考:(1)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答案 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 (2)《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答案 《权利法案》颁布前,英国国王大权独揽,王权至高无上。《权 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权力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国王逐渐处于“统 而不治”的地位;议会则由颁布前对国王拥有一定的限制权发展到颁布 后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建立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一、光荣革命
学习·探究区
历史叙述
1.背景 (1)17世纪初,英国的
资本主义
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 出现并壮大起来。
答案
探究点2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 光荣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光荣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 国王。 思考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是如何 最终确立起来的。 答案 现象: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确立:通过《权利法案》限制 国王权力;18世纪前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 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 2.确立:标志: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 权利法案
》。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 立法权 、财政权等权力。
的权力,保证议会的
答案
(2)意义:① 议会 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 “ 统而不治 ”的地位,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②在代议制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自由平等
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 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 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三、袁氏当国——民主共和道路艰难曲 折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 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 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二、民国新象——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众心中的孙中山
二、民国新象——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革
二、民国新象——中华民国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临时约法》又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或主要矛盾的呢
?
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 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 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 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 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 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二、民国新象——中华民国成立
1.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国歌》
亚东开化中国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 锦秀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问题:从这首国歌中能感受到什么样的时代气息呢?
1911年10月4日,清政府以宪法形式颁布了由严复作 词的国歌—《巩金瓯》
巩金瓯[ōu],
国土如金瓯巩固,
承天帱[dào],
受天覆庇。
民物欣凫 [fú]藻, 民众万物如野鸭嬉于水藻般欣悦。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7.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学案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光荣革命”1.背景(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发生了两次内战,推翻了____________王朝统治。
(2)1660年5月,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结束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了直接威胁。
2.过程:1688年,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应议会之邀率军队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
3.影响:宣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政治基础。
思考1 “光荣革命”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条件(1)“光荣革命”中由议会请来国王,国王权力来源于议会而不是神。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议会。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3.内容(1)《__________》: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______________》:议会掌握了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
4.结果: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思考2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和权力有何变化?三、小密室的演变1.起源:光荣革命前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2.形成(1)威廉三世时,______逐渐代替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汉诺威时期,乔治一世开创了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的惯例。
(3)1721年,__________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4)18世纪中叶,__________形成并得以完善。
思考3 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及形成的意义是什么?3.影响: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____________”,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思考4 英王的对内对外职能有哪些?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背景(1)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2)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3)______________为谋求参政权积极斗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3.7课文注释:光荣革命

课文注释: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上台后,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引起了英国国教会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对。
1688年6月,詹姆士二世得了一个儿子,这样,他那位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就失去了将来继承王位的希望,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本来曾经寄希望于玛丽继位后能改变现状,詹姆士得子使他们的希望破灭,为了防止天主教徒将来可能继承王位,他们决定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英国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领袖人物出面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威廉(1650—1702)来英国,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威廉生于尼德兰,信奉新教。
22岁任尼德兰执政。
5年后娶詹姆士二世(当时为约克公爵)之女玛丽为妻。
接到邀请后,威廉在9月30日即发表声明,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英国王位继承权。
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领一支1.5万人的军队和600艘舰船在英国西南海港托尔贝登陆,向伦敦挺进。
消息传到伦敦,引起一片混乱,英国的资产阶级、新贵族,甚至国王的部分大臣和军队都表示支持威廉。
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仓皇出逃,中途被截。
后经威廉同意,逃亡法国。
1688年12月18日威廉进入伦敦。
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士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管理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这次政变也称“光荣革命”、“不流血的革命”。
同时,议会也向威廉提出了一个《权利宣言》,对詹姆士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进行了谴责,指出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国王也不能同天主教徒结婚等等。
威廉接受了这个宣言,当年10月,该宣言经议会批准定为法律,这就是《权利法案》。
威廉在位期间,保障议会权利;采取保护关税政策,鼓励国内工农业发展;将爱尔兰变为英国的殖民地;长期与法国进行竞争。
光荣革命以后,因为国王威廉来自英国以外,又不懂英语,很多事情需要议会的帮助,加上《权利法案》的限制,王权受到制约,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光荣革命
确立 发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展
历
发展 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1832年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
程 完善
改革法案使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
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
席位大大增加
一、光荣革命 问 题 2 明清内阁与英国内阁的区别
不同点
性质 产生途径 地位 权力 历史影响
内阁
国王批准组阁 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对议会或首相负责。“责任制政府”
控制下院的立法程序
责任内阁
通过控制下院本党的议员来控制下院 宣布提前大选
两党制
1660年
辉格党 托利党
1832年 议会改革
辉格党 托利党
自由党 保守党
20世纪 20年代
工
党
保守党
英国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英国的统 治方式开始由人治转向法治,进入长 有人形容说,“议会除了不能使一 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 期稳定发展时期。
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一、光荣革命 含义——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
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 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一、光荣革命
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议会取得胜利,处死查 理一世,成立共和国。此图描绘了查理一世被 处死后,当刽子手拿着国王的头颅示众时,一 位妇女当场昏厥的情景。
“光荣革命”的实质和意义 一、光荣革命
从形式看,这是一场宫廷政变;从阶级本质分析,这是一场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的妥协。 “光荣革命”实现了资 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 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说课】历史《光荣革命》说课稿

【说课】历史《光荣革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我是1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第一目——《光荣革命》。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光荣革命》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第一目的内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开创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先河,对英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本课,能让学生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初步了解,奠定学习美、法、德等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高中一年级。
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历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但是,高中阶段所学的这段历史,在理论上上升到了一定的难度。
而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还有待欠缺,学习历史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全面。
因此,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探究等形式获取历史知识和历史信息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光荣革命”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相关史实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光荣革命”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斗争,培养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重点:“光荣革命”爆发的基本事实;教学难点:“光荣革命”的实质。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3)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4)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
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变革的什么特点?答案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1)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属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分权制衡;实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2)实行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答案联邦政府和各州实行分权。
3.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19世纪后期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①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反反复复,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①行政权归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件:7.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堂合作探究
主题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问题探究】 1.《权利法案》与《王位继承法》。 阅读课本第二目第二、三自然段。 思考:(1)《权利法案》的条款分别对国王的权力做了怎样的限制?这一“法 案”颁布有什么意义? 提示:限制了国王的司法权及征税权等。《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权力中 心发生了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形 成。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前自主学习
一、“光荣革命” 1.背景: (1)1640年,英国爆发_资__产__阶__级__革__命__,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推翻了斯图亚特 王朝的统治,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 (2)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威胁。 2.概况:1688年,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应_议__会__之邀率军队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 王,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在英国君主立宪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提示:内阁取代国王掌握行政权,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从而 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成为国家的象征。
(3)结合“学习思考”,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与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掌 握权力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提示:都铎王朝时,女王掌握行政权并控制议会,因而间接地控制立法权和财 政权;当今的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英国的国家象征,王权走向 了衰落。
2.1832年议会改革: (1)内容:降低了对选民的_高__额__财__产__资格限制,扩大了选民的范围;重新分配 议会代表名额,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 (2)意义:_工__业__资__产__阶__级__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进一步完善了资产阶 级代议制。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9讲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1

解析:
题干中材料的意思是当过法国统治者的家族不得当选为
法国总统,即阻断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答案: C
6.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
的是( )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解析: 从歌词内容分析出A项“星条旗”应是美国国歌;C项
[轻巧识记]民主政治的扩展 (1)法国共和制 ①确立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的颁布。 ②两大权力: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总统行使行政权,参众两院 行使立法权。 (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①确立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②特点:不彻底、不完善。
③权力中心:皇帝和宰相。
(3)复辟后的斯图亚特王朝恢复了天主教,直接威胁着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 的利益。
2.经过:1688年11月,应议会之邀,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 世率军队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 詹姆士二世 被迫远走法国。
这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
1.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 权利法案 》 , 1701 年 又 通 过
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震荡中的法国 1.政体的演变:自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了 大革命 、 拿
破仑第一帝国、波帝王朝复辟、七月王朝以及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 2.演变的特点:共和与帝制反复较量,共和制道路曲折。
《王位继承法》,对王权进行一系列限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ppt课件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System
宪法的 in En君gla主nd制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 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
一、光荣革命 1、原因 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
.
单元结构:
资 英国建立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产
阶 级
美国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
代 议
法国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
制 德国确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假如你们不喜欢我,我不会永远在这个位置上。假如
你们不喜欢现在的政府,它也不会永远执政下去,但如
果你们离开英国,那就真的永远回不来了。”
.
——英国首相卡梅伦
英国女王的头衔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 兰联合王国和其他领土及领地的女王、英联邦 元首、基督教护教者伊丽莎白二世”
.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上代议制民主的道路也不同。 英(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总统共和制) 、法(议 会共和制)等通过革命的道路,德(二元制君主立宪 制)、意通过民族国家统一的道路,而俄(君主立宪 制) 、东方的日本(君主立宪制)则通过改革的道路。 虽然走上代议制民主的道路不同,但都走上了民主化、 法律化、制度化的道路,最终形成民主代替专制、法治 代替人治的现代民主制。政党政治的形成,标志着资产 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完善。
成光 荣 革
1688年 命
完
1660年
斯图亚特王朝 复辟
时间
历史在曲折中前进 .
威廉和玛丽
二、议会主权的确立
1、确立的标志: 《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20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0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自主学习夯基固本]一、“光荣革命”——代议制形成的背景1.背景(1)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推翻了□1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
(2)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直接威胁。
2.过程: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应□2议会之邀,继承英国王位,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3.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政治基础。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代议制的法律基础1.条件(1)“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来自于□1议会。
(2)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控制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
2.主要法案(1)《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2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王位继承法》:议会掌握了□3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
3.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4.结果:确立了□4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5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代议制的完善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光荣革命”前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为枢密院。
(2)“光荣革命”后,□1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3)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4)1721年,沃波尔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2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5)18世纪中叶,□3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
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形成的惯例(1)内阁要对□4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2)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5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高中历史必修笔记之世界近代史

政治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萌芽1640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1689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主要内容: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议会有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经济政策的权力意义: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君主立宪制作用:1.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防止专制独裁2.资产阶级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方式解决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法定组织。
1721,沃尔波尔(第一位首相)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首相掌握行政权,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内阁对议会负责。
内阁成员要和首相共进退。
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多数党领袖为首相,为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产阶级政党间展开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
1776,美国诞生,发表《独立宣言》。
1787,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宪法1787宪法:1.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自治权。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2.A国会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参议员任期六年,众议员任期两年。
)B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
有权任命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须得到国会批准)C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体现三权分立3.进步性:1787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分权与制衡和民主精神4.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1789,美国第一次总统选举,不久,第一届国会产生,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1789,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1792,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15,波旁王朝复辟19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2021高中历史专题七7.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光荣革命”1.背景:(1)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_____________统治。
(2)1660年5月,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直接威胁。
詹姆士二世2.概况:1688年,议会发动政变,赶走国王___________,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新国王。
这一事件被称为“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权利法案(1)1689年《_________》,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和军权等,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王位继承法(2)1701年《___________》对王权进一步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1.过程:枢密院(1)“光荣革命”前,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是_______。
内阁(2)“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时,_____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沃波尔(3)1721年,_______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责任内阁制(4)18世纪中叶,___________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统而不治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_________”,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意义: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及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一)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背景:(1)原有的议会选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改革选举制度。
(2)原有选举制度引发了资产阶级和工人的斗争。
2.1832年议会改革:(1)内容:降低了对选民的高额财产限制,扩大了选民的范围;重新分配议会代表新兴工业城市名额,增加了_____________的代表名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8: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国家政府
内阁首相 Prime minister
政府首脑
这些机构是如何产生的?分别拥有哪些权力或职能?
思考一:现任英国卡梅伦取代之前的首相布朗上台组 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诸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 什么?
⑴条件:①工党必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多数党;②工 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或与其他党派 联合拥有一半以上的席位; ③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 ④由国王任命。 ⑵关键:是赢得民众广泛支持,获得选举胜利。
⑵从议会与国王、内阁的关系中,你可以看出英国政 府权力有何变化?
①国王: 失去了行政权; ②议会: 行使最高立法权,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③内阁: 行使最高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掌握部分立法权,并受 议会监督控制。
女王 Queen 议会 Parliament
国家元首 权力中心
内阁 Cabinet
3.内阁和国王、议会之间的关系:
议会 下院
首 相
形 内阁与首相式任 在政治上共命 进退 对议会集体负责
女王 不 对 国 王 负 责
监督内阁,从而
控制行政
内阁(政府)
⑴内阁和国王、议会之间关系(内阁特点) :
①内阁与国王关系: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且游离于党派之 外,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 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②内阁与议会关系: A.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B.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 任案,内阁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二)发展:责任制内阁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的 核心(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行政权力转移于内阁)
1.内阁的含义:
内阁的原意为密室(cabinet ['kæbənɪt]),早期是指国 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 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1_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共同加冕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光荣革命的意义】
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 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
"完美"之处在于它以不流血的方式确立了君 主立宪制度。 方法:颁布≪权利法案≫,以明确的 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障议会的财权,行政 权。议会权利逐渐超过国王权利,国王处于"统而 不治"的地位;确立代议制,实行议会改革;实行 责任内阁制
【典型试题】
材料二 《权利法案》部分条文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 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 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 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 军,皆属违法。
光荣革命
【答案】
《大宪章》具有了宪政的某些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它 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民众权利;它树立了 法律至上的原则,彰显的是限定王权的思想。(6分,言之成 理均可得分)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在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 军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它是英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它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由此开始确立,统治方式从人 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它强 调的是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6分,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1_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典型试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宪章》部分条文:
17.一般诉讼应在一定地方审问,无需追随国王法庭请求处理。 34.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 庭审讯之敕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 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 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的背景】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限制 王权),保障资产阶级利益。 2.政局动荡不安,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企图恢复封 建统治。
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共同加冕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光荣革命的意义】
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 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共同加冕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封建与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光荣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光荣革命的意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与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知识点——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 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 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 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 即起源于这次章》具有了宪政的某些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它 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民众权利;它树立了 法律至上的原则,彰显的是限定王权的思想。(6分,言之成 理均可得分)
光荣革命教学设计

光荣革命教学设计光荣革命是指1688年英国发生的政治事件,也被称为“威廉三世与玛丽女王的统治”。
这场革命最终导致了英国君主制度的变革,从而为英国的民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面是一个关于光荣革命教学设计的示例。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荣革命的产生背景和原因;2. 了解光荣革命的过程和影响;3. 探讨光荣革命对英国政治制度和民主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荣革命的背景和原因;2. 光荣革命的过程;3. 光荣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与光荣革命相关的图片或海报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对光荣革命了解多少?你对它有什么了解或猜测?”2. 探究光荣革命的背景和原因:a. 分成小组,让学生使用互联网或其他参考资料,了解当时英国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包括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统治方式和英国人民的不满情绪等;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简要介绍他们研究的结果,并提出他们对光荣革命背景和原因的理解和观点。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几个小组的代表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补充其他组的观点。
2. 探究光荣革命的过程:a. 讲解光荣革命的过程和关键事件,包括威廉三世和玛丽女王的入侵、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的退位等;b. 分成小组,让学生组织并展示一幕或一段剧情重现光荣革命的过程;c. 结合小组展示的结果,讲解和总结光荣革命的过程。
第三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几个小组的代表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补充其他组的观点。
2. 探究光荣革命的影响:a. 讲解光荣革命对英国政治制度和民主发展的影响,包括《权利法案》的制定和君主制度的改革等;b. 提出问题:你认为光荣革命对英国政治制度和民主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c. 召集全班开展讨论,并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第四课时:1. 小结:总结光荣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并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和误解。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篇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欧美)自查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历程、特点?美国共和制确立和发展历程、特点?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标志?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确立的标志、特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权利法案》: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国王受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二、美国共和政体背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确立: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贯彻分权与制衡,包括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总统共和政体。
②促进美国近代化的发展。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发展: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三、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背景:(艰难之路)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确立: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四、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背景: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
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
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二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1、公元前2070年建立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二、商代1、公元前1600年建立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3.7光荣革命相关史料解读

光荣革命相关史料解读1.平民院对国王的抗辩书……我们以万分谦恭和应有的尊敬向陛下,我们的主上和元首,最忠诚地宣告:第一,我们的种种特权和自由皆是我们的权利和应分的遗产,正不下于我们自己的土地和财物。
第二,这些特权和自由是不能不给我们的,是不能被取消或被损害的,否则对于王国的全局都是明显的祸害。
……英格兰众议院的权利和自由主要在于下列三事:1)英格兰各郡、城市和选邑,均有权根据代议制自由选择他们所信任的人作为代表;2)当选的人在该届国会期间,无论在开会和休会期间,均不受束缚、逮捕和监禁;3)在国会内他们可以不受妨碍和控制而自由发表意见……──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解读】这条资料是英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就职初期国会针对国王专断统治而要求国会固有权利的抗辩书。
17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
他们不再甘心忍受君主专制的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封建专制政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随着英国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失去它的统治基础,终于导致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7世纪初,英国议会受到王权的控制。
平民院的议员约三百人,由各郡的地主及各市的市民选举产生。
议员任期不定,当英王需要筹款时,就举行新的选举。
英王如果认为平民院使他感到满意就使之继续任职,若认为平民院不如其心意,便对平民院施以高压,或干脆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詹姆士一世执政伊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在议会中进一步壮大,但詹姆士一世却企图无限制地强化专制王权,鼓吹“君权神授论”,宣扬国王受命于上帝,权力是无限的。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因此,国王应在法律和议会之上。
他专横残暴,实行了一系列反动政策,激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平民院在1604年向国王申述了国会的固有权利。
这份抗辩书的语气虽是谦卑的,但其实质却是坚定捍卫自己的权利。
5.九年级历史(上)第五课时教案:光荣革命

二,光荣革命 教师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1,为什么英国社会上层要在 1688 年发动光荣革命,赶走詹 姆士二世? 2,为什么当时英国人把宗教信仰看得那么重要?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
教师小结。 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
光荣革命
一,把国王送上断头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二,光荣革命
教学重点
光荣革命。
教学难点
更新补充 删减内容 教 具 及 准备工作
导课设计
导言导入。
作
业
探究:为什么当时英国人把宗教信仰看得很重要?
教、学方法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导言导入。
导入新课 围绕课文的导言,导入新课。
新授
阅读法。
一,把国王送上断头台。
问题法。
教师讲解: 围绕几个世纪以来英国的权利之争,提供有关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背景知识,并提出"国王与国会的矛盾实际就是腐朽的 封建势力与新兴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弄清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 1640 年新议会召开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学生阅读、讨论,解答问题。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优良课堂生态的形成。尊重和鼓励学生,对
教 学 札 记
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有积极意义。人人都是有尊严的,学生其实很 渴望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彬彬有礼、以诚待生,尊重是互相的。会心一笑,对 老师是很幸福的事,对学生也是很幸福的事。
备
班 级 上课地点 南 103 周 3 次
课
星 三
笔
期
记
第 节 9 课时数 1 序 5 号 授课形式 集体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荣革命
(2018届江西南昌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一次,英国人没有像对待查理一世那样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于是,1688年的英国人,采取了一种被后人称为“光荣革命”的方式,来结束王权的专制。
……议会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
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这是两种对立的宪法精神之中和、妥协的产物:即革命党革命主义的宪法,与“逊位诏书”中所承载的、从晚清立宪以来的、和平改良的立宪派的宪法精神,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构建时期的宪法根基,为我们现代中国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政治时期或者立宪时刻。
辛亥革命发生过多少场战争?死了几个人?相比于英国的光荣革命,我们没有大的血腥性的政治动荡。
英国革命查理一世被上了断头台,还有若干年的动荡,然后才实现了光荣革命,完成了英国从封建制的王权国家到了现代的君主立宪制的转型。
至于法国大革命,更是充满了动荡和血腥。
相比之下,中国在这一段时间,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立宪时期,这个立宪时期就是革命的宪法精神与妥协的和平宪法精神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第一个共和国的宪法精神,我视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摘编自高全喜《中国版的“光荣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的含义及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的观点的历史依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光荣革命”方式的异同。
【参考答案】(1)含义:非暴力的革命(不流血的革命)。
本质:依法治国。
(或答“法律至上”。
答“君主统而不治”不给分)
(2)依据:没有大的血腥和动荡而实现了革命的目的(政权的和平过渡);两种宪法精神的妥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构建时期的宪法根基。
(3)同:革命力量与封建势力妥协,采取和平方式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异:中国:皇帝颁布“逊位诏书”,自我终结帝制;
英国: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把国王赶下台。
(2)依据:由材料二中的“没有大的血腥性的政治动荡”、“革命的宪法精神与妥协的和平宪法精神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第一个共和国的宪法精神”等信息,再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辛亥革命之所以被称作“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是由于两个原因,即没有大的血腥和动荡而实现了革命的目的(政权的和平过渡);两种宪法精神的妥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构建时期的宪法根基。
(3)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相同点可以根据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目的来体现,不同点则主要通过两国革命具体的手段实现革命目的来体现。
具体来说,革命力量与封建势力妥协,采取和平方式结束封建君主专制,这是同。
异:中国最终使皇帝颁布“逊位诏书”,自我终结帝制;英国却是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把国王赶下台。
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和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题目材料通过英国的“光荣革命”与中国的辛亥革命进行比较,而且把辛亥革命与“光荣革命”建立起联系来。
两者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而且都比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较少运用暴力,所以很有可比性。
比较的学习方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查,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在我们的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相似的概念或者事件,通过比较可以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尤其是在复习时,更应该提倡用比较的方法来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解题必备】光荣革命
2.过程(1640~1688年)
(1)爆发: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议会最终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英国成为共和国。
(2)曲折: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
序。
(3)胜利: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易错提醒】1688年“光荣革命”的实质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革命后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专政。
1850年,基佐认为,“光荣革命”是本着宗教精神进行的,而且没有与过去的传统割断联系。
它是作为保守力量而不是作为破坏力量而出现的。
基佐意在
A.反对暴力和流血的革命
B.表明“光荣革命”的保守性
C.强调“光荣革命”延续传统
D.说明“光荣革命”历史作用
下图人物被称为“进口的国王”,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吉利共和国建立
B.护国政体建立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
《英国史》的作者指出,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
风。
”作者认为“光荣革命”的“光荣”在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流血冲突
B.解决了英国国王和议会间的矛盾
C.议会通过和平方式掌控国家政权
D.国家实际权力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1.【答案】A
2.【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进口的国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结束后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迎接了时任荷兰执政的威廉与其妻玛丽共同担任英国国王,因此次革命未流血,所以又称“光荣革命”。
故选D。
3.【答案】C
点睛:(1)光荣革命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颁布。
(2)光荣革命不是英国革命保守和不彻底的表现。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所决定的,这个结果是符合当时英国国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