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5以内的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5以内的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27bab6f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9.png)
编数学故事
口头列式
填写算式并计算
思考并回答算法
思考并回答
这道题先让学生看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你能把三个算式都填写完整吗?
(3)集体把三道算式读一读,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小组里商量一下。
3、想想做做2
尹1、想想做做1
(1)你从这张照片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吗?
(2)提问:从5只里面
去掉(手势表示)1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3)你能在课本上算出得数吗?
(4)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指出:这里都是从一共的数里面去掉几,所以要用减法计算,计算时,可以想一共的数可以分成几和几算出得数。
2、想想做做4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减法计算?计算减法可以怎样想?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是对整堂课的学习效果的检验和对课堂知识进一步的巩固深化。
教学板书:
5以内的减法
5 – 2 = 3
减号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用手势表示)2人,还有3人。
追问:图上是从几人里面去掉几人,还有3人?
指导学生边说边用手势表示
(3)感受减法含义
从5人里面去掉2 人还有3人,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我们可以写成减法式子:52=3
追问:像这样的式子叫做什么算式?这个符号叫做减号(板书)齐读,书空
从5人里面走了2人还有3人可以写成哪个算式?你们能再读一读这个算式吗?
(5) 得数2是怎么想出来的?
3、 学习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减法,从一共的数里面去掉几,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计算减法时,我们可以想一共的数可以分成去掉的一个数和几,得数就是几。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减法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减法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0fdd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0.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减法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减法公开课教案第【1】篇〗5以内数的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能够初步了解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掌握减法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5以内的减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游戏法教学准备:教学PPT、计数器、5朵花。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游戏1:看老师的手(右手),老师伸出多少个手指,学生要马上说出来,最好是先慢,让学生慢慢回忆起来,接着就加快速度,增加难度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升级游戏1:还是看老师的手,不过这次是两个手,看看老师左手出的数加上右手出的数等于多少。
最好是把手藏在后面,增加神秘感。
(设计目的:一般的复习是比较乏味的,而用游戏的形式不仅能吸引小朋友的兴趣,而且可以在游戏中复习过去的知识。
但是老师要把握好时间和把控好班里的纪律,如果过度放纵,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讲授新知大屏幕出示漂亮的蛋糕并播放生日快乐歌。
在引起小朋友好奇心的同时,告诉他们今天是课本里的小红生日。
今天我们要一起为她过生日。
引入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数学问题。
1、莉莉是小红的好朋友,在她生日这天,莉莉给她送了3个纸鹤,可是小红的弟弟看到之后很喜欢,于是缠着姐姐要。
姐姐无可奈何,只能从3个里面挑选给他。
老师:如果姐姐给他1个,那她自己还剩多少个呢?学生:……老师:那如果弟弟要姐姐给他2个,又或者是全部都给他,那这时候姐姐又剩多少个呢?学生:……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上面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数学算式来解决呢?学生:……老师: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
还剩几,就等于几。
读算式:3减1等于2,或3减1得2。
2、下午的时候,小红一家人来到游乐场玩,在游玩的过程中,有个小丑叔叔在卖气球,于是小红就跟妈妈说想要买2个气球,妈妈答应了。
5以内的减法教案
![5以内的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b28e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b.png)
5以内的减法教案
教案:
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在5以内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步骤:
1. 呈现题目:首先向学生出示随机减法题目,例如:3-1=?。
2. 讨论答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询问学生这个题目的答案是多少,并请学生举手回答。
3. 讲解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解释说,减法表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找出差值。
4. 练习一起做:给学生出示另一个减法题目,例如:4-2=?。
请学生使用类似的方法,算出这个题目的答案,并请他们口头回答。
5.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初始为5以内的减法题目的卡片。
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抽取一张卡片,并在指定的时间内算出答案。
然后组内成员交换卡片,进行下一轮练习,直至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计算。
6. 游戏练习:玩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减法运算。
教师口头或书面给出一个随机的数,然后请学生以减法的方式找出答案,并迅速将手举起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给予奖励或表扬。
7. 巩固练习:给学生分发一些减法练习册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适时巡视,发现问题和困难,给予帮助。
评估方式: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练习和游戏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在练习册上的答案。
也可通过出示不同难度的减法题目,让学生现场回答,进行口头评估。
(注意:本教案中没有标题相同的文字)。
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0544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5.png)
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减法概念。
2.学生能够进行5以内的减法运算。
3.学生能够在不同时机和场景下应用减法技能。
教学准备:1.纸和铅笔。
2.图示卡片或实物(例如桌上的书和橡皮擦)。
3.教学挂图或白板。
教学过程:引入(约10分钟):1.和学生一起复习5以内的加法运算,提醒学生加法和减法是相反的运算。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3加2等于5,那么我们可以说5减2等于多少呢?”2.引入减法概念,并定义减法。
可以使用挂图、白板或卡片等来说明减法的符号(-)和含义(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差)。
讲解减法步骤和策略(约15分钟):1.提醒学生减法的顺序是重要的,因为减法不满足交换律。
例如,“4减2等于2,但是2减4等于-2、”2.通过多个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展示学生如何进行5以内的减法运算。
可以使用桌上的书和橡皮擦等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步骤。
3.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减法问题,例如倒退法、跳数法或减法推理法。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并让其他学生评论它们是否正确。
示范和练习(约20分钟):1.显示一个减法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解答。
例如,“5减2等于多少?”提醒学生可以使用倒退法(向后数2个数)或减法推理法(用5减去2,再从5起数2个数)来解答。
2.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纸上解答。
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倒退法或使用数字推理法来解答问题。
3.给学生一些创造性的任务,例如设计一个有关减法的问题并让他们互相交换解答。
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故事书或口头答题等方式来呈现他们的问题。
应用(约20分钟):1.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将减法技能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例如,“如果你有5块钱,买了2块钱的糖,你还剩下多少钱?”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减法问题,并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解决问题,然后分享解决方法和答案。
总结(约10分钟):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对减法概念和步骤有基本的理解。
5以内的减法教案
![5以内的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a1814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0.png)
5以内的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5以内的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能够正确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小黑板、白板、教学卡片。
2.教学工具:计数棒、算盘、计算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纸上写有一道题目:3-1=?请学生们思考一下如何计算,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2.概念解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1的计算过程,并解释减法的概念。
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用减法可以计算观察到的数量的变化。
3.数学教学卡片活动教师将数学教学卡片上写有5以内的减法题目分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根据题目完成计算,并将答案写在卡片上。
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可以使用计算器、算盘或计数棒辅助计算。
4.师生互动探究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刚才完成的减法题目,询问学生们是如何计算的,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运用减法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
5.游戏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活动,以增加他们对减法的兴趣和记忆。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灵活计算比赛。
每组选择一位学生出题,另一组学生进行计算,比赛看哪一组计算正确率更高。
6.巩固训练教师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要求学生完成册页上的减法计算题目。
教师可以利用小黑板或白板,导入一个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7.课堂小结教师概括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并理解学过的知识。
8.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学生们对于5以内的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中感受到减法的运用,提高兴趣和记忆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
5以内减法教案7篇
![5以内减法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e45c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1.png)
5以内减法教案7篇5以内减法教案篇1具体介绍:教案例如??课题: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把握、理解其计算方法.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留意从详细到抽象,初步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力量.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理解和把握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预备.教师选择几位学生进展“找伙伴”嬉戏(详细过程探究活动)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随后教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学生争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由于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所以用加法)学生答复后,教师板书:9+2=11.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假如数字娃娃们吃掉了9个,还剩几个?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教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学生争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由于要从11个苹果中去掉9个,所以用减法)师:怎样列式?学生答复后,教师板书:11-9=师:11-9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请同学们分组争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可能有以下争论结果:(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2)由于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师:通过争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很多方法.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日这节课我们重点讨论第(2)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一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个,其中一局部是9个红苹果,另一局部是2个青苹果.为什么一个用加法,另一个用减法解答呢?(左图是把两局部合起来,求总数.所以用加法.右图是从总数里去掉一局部数,求另一局部数.所以用减法)依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2=11,那么在计算11减9时可以怎样想呢?(想:9加几得11,9加2得11,11减9得2)同时教师板书得数“2”.指名复述想的过程.读算式:9+2=11,11—9=2.2.教学例2.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3得12,12减9得3)同时板书得数“3”.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4个圆,去掉9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学生答复后,板书:14-9=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同时板书得数“5”.读算式:12-9=3,14-9=5.3.教学例3.让学生在桌上摆一摆(先摆13个五角星,用手势表示去掉9个,还剩几个?),说一说(说出算式,并说出想的过程),算一算(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3-9=4)同样方法学习:16-9=7.4.教学例4.让学生看教科书,先独立在□里填数,教师行间指导,然后订正,并指定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同时板书算式:15-9=617-9=818-9=9 5..教师指着减法算式,提问:今日学习的新学问是什么?(十几减9)教师板书:十几减9.师:这些减法算式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被减数都是十几的数,减数都是9)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在做十几减9的减法题时,可以想9加几得被减数,这题就得几)这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今后学习中还要用到.三、稳固反应.1.2.把下面各题写成一组一组的卡片,让学生看卡片说得数.9+()=139+()=1613-9=()16-9=()9+()=159+()=129+()=1715-9=()12-9=()17-9=()3.进展“帮小白兔回家”的嬉戏(嬉戏过程探究活动)板书设计教案例如二课题: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把握、理解其计算方法.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留意从详细到抽象,初步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力量.教学重点使学生把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预备口算卡片、投影片、学生每人预备12朵小红花(学具卡片)、14个圆形.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看卡片口算:9+29+59+39+49+99+89+69+7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的数.9+()=119+()=179+()=149+()=159+()=169+()=139+()=189+()=12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演示课件“十几减9”(1)出例如1左图.①指名说出图意.②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9+2=11.(2)出例如1右图.(先出示11个苹果的集合图,然后用虚线圈起9个)①指名说出图意.②要求还剩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1-9.(3)引导学生观看左右两幅图和算式.提问:假如没有图,要算11减9该怎么想?学生争论后汇报,可能有几种状况:①9加2得11,11减9得2.②11可以分成9和2,11减9得2.③10减9得1,1加1得2.④11减1得10,10再减8得2.(4)引导学生比拟哪一种想法计算比拟快?计算11减9,想9加几得11,9加2得11,所以11减9得2.教师板书.(5)指名复述想的过程,再请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6)读算式.2.教学例2.连续演示课件“十几减9”(1)教学例2左图.①引导学生摆出左图,先摆12朵红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红花?怎样列式?板书:12-9.②12减9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先同桌谈论,再指名答复.(计算12减9,想9加几得12,9加3得12,所以12减9得3.)③读算式.(2)教学例2右图.①出例如2右图,让学生动手去摆,摆后指名说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4-9.②14减9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先同桌谈论,再指名答复并填数. 3.教学例3.连续演示课件“十几减9”(1)分别出例如3两幅图,引导学生观看图意,争论如何列式,然后独立列式填数.(2)汇报沟通得多少,是怎么想的?4.反应练习:5.教学例4.连续演示课件“十几减9”让学生独立填写例4的3道题,然后订正,指名说出想的过程.教师巡察,如个别学生计算有困难,可让他们用学具摆一摆.6.学生.三、稳固进展.1.17-9=()12-9=()15-9=()想:9加()得17想:9加()得12想:9加()得152.9+()=129+()=119+()=1412-9=()11-9=()14-9=()3.5+9=()7+9=()4+9=()14-9=()16-9=()13-9=()4.嬉戏.先摆出11~18等数字卡片,表示几位小朋友分别拥有的图书本数,一同学手拿一张“-9”的卡片,任意在某个数下面停一下,表示借9本书,同桌列式口答,如:当“-9”的卡片停在卡片“15”下面时,同桌应立刻答“15减9得6”.四、全课.请同学们向教师汇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把握了什么新学问?五、布置作业.11-9=14-9=17-9=12-9=15-9=18-9=13-9=16-9=19-9=六、板书设计十几减9教案点评:教案首先通过复习不仅为学习十几减9在学问上做好预备,而且在计算思路上做好了铺垫.教学例1时以“扶”为主,通过直观图和加减法算式的比照,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用加算减的计算思路.教学例2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依靠直观让学生思索问题,得出结论,真正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由例3的借助实物图想出得数到例4的脱离实物图看算式来思索计算过程,留意由详细到抽象的过渡,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积极思索,以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提高学生的素养.探究活动找伙伴嬉戏目的复习9加几的学问.嬉戏过程1.选择8位学生起立,扮演数字娃娃.2.教师安排角色(教师扮演“9”,8位学生分别扮演“11、14、12、16、17、13、15、18”).3.教师分别走到8位学生面前,说:“我和谁相加才能得到你?”相应的学生答复后,依据答案的对错,全体学生赐予掌声鼓舞(答对了)或正确答案(答错了),并一起说出算式.帮小白兔回家嬉戏目的稳固十几减9的计算嬉戏预备1.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8座小房子,在窗口处分别写上算式:“11-9”、“12-9”…“18-9”.2.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别写上:2,3,4,…,9(如下列图)嬉戏过程1.将房子和小白兔分别悬挂在黑板两侧(挨次打乱).每个学生手中都拿着一套数字卡片(2~9).2.教师任指一座小房子(上面的算式)问:这是谁(哪个小白兔)的房子?学生想好答案后,举起手中相应的卡片.然后教师将写有相应得数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为止.5以内减法教案篇2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精确快速地进展运算。
五以内的减法教案
![五以内的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99c55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5.png)
五以内的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五以内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步骤:
1. 引入减法的概念:和加法一样,减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符号。
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相减的差。
2. 介绍五以内的减法口诀:先写减号,再把减号后面的数减去减号前面的数。
例如:4-2=2。
3. 明确减法的运算规则:减法的结果是一个较小的数减去一个较大的数。
4. 预习练习:给学生出几道五以内的减法口算题,让他们尝试用口诀解答。
5. 引入实例练习:给学生出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减法题,例如:2个苹果减去1个苹果等。
6. 巩固练习:给学生分发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7. 检查答案:让学生互相交换纸上的答案进行检查,然后点名核对正确答案。
8. 总结与反思:总结减法运算的口诀和规则,并鼓励学生应用减法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计算。
扩展训练:
1. 提高难度:给学生出一些超过五以内的减法题,让他们尝试解答。
2. 应用拓展: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找到更多的减法例子,并进行演示。
例如:5个糖果减去3个糖果等。
3.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减法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减法运算的技巧。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解答口算题的准确性,以及完成练习题的独立能力。
5以内的减法教案
![5以内的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79b30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d.png)
5以内的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用图片和实物展示5以内的减法问题。
2. 理解并运用数字以及减法符号解决小于5的减法问题。
3. 能够解决5以内的减法问题。
4. 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1. 有关5以内的减法问题的图片和实物。
2. 黑板、彩色粉笔、橡皮等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入减法的概念。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减法。
你们知道减法是什么意思吗?2. 给出一个例子。
举个例子,如果我有5个糖果,我吃掉了2个,那我现在还剩下几个糖果呢?探究:1. 展示图片或实物。
我现在有5个苹果,请问如果我吃掉3个苹果,我还剩下几个苹果呢?2.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如果我有5个苹果,吃掉3个苹果后,还剩下几个苹果?解答:1. 把问题写在黑板上。
5 - 3 = ?2. 让学生按照减法的运算规则计算。
同学们,请你们按照减法的规则来计算一下,5减去3等于多少?3. 让学生回答并解释。
同学们,5减去3等于2,因为5个苹果减去3个苹果,我们剩下2个苹果。
练习: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
同学们,请你们拿出纸和笔,计算以下减法问题:5 - 2 = ?、5 - 1 = ?、5 - 4 = ?2. 让学生互相交换答案并讲解。
同学们,请你们把自己的答案交给旁边的同学,让他们检查一下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然后请几个同学上来讲解一下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归纳:1. 让学生总结减法的规则。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减法,你们能总结一下减法的规则是什么吗?2. 请学生回答并归纳。
同学们,减法的规则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差就是答案。
拓展:1. 提出更复杂的减法问题。
同学们,如果我有5个糖果,我吃掉了2个,然后又吃掉了1个,现在我还剩下几个糖果呢?2.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如果我有5个糖果,吃掉2个再吃掉1个,我还剩下几个糖果?评价:1. 对学生进行个别评价。
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和练习的成绩对学生进行个别评价,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帮助。
幼儿园5以内的减法教案
![幼儿园5以内的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ea6dac6529647d26285202.png)
幼儿园5以内的减法教案【篇一:公开课:5以内的减法教案与反思】5以内的减法教学内容:5以内的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德育目标:让学生懂得感恩与分享,及交流中的文明礼仪。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减法的含义难点:减法与加法的区别和联系教学准备:师:加减法算式卡,红花,刺猬图片,苹果图片,圆形,星形等图片,磁铁,夺旗游戏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加法口算快答:出示写有算式的绿叶,让学生看算式快速算得数。
2+31+31+42+2 4+1 3+1??2、游戏红花配绿叶:将绿叶均分给四个大组的学生,让学生算出得数,并将绿叶快速贴在黑白上对应数字的红花下面。
二、情景导入:我们在生活中除了要用到加法来计算事物的变化外,还要用到另一种方法来计算。
请同学们听听我家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看看需要用到什么方法来计算呢?三、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通过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师:像这样,从5个里面去掉2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算式,并重点解释“—”号,名称及含义,带着学生大声朗读算式。
2、学习减法算式贴上3个三角形在黑板上问:3只三角形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用虚线圈出一个三角形。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3-1=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同样的方式得出算式3-2=(然后全班齐读算式)四、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2篇)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2ad73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d.png)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的减法》【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动画、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活动目标】1.学习5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一套数字列式操作卡。
2.贴有数字1~4的邮箱各一个,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列式用的图卡及笔。
【活动过程】一、做游戏“碰球”,复习5的组成。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说出的球的数量和老师的球的数量合起来是5个。
如:教师说“我的一球碰几球?”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4球”。
幼儿可集体回答,也可个别练习。
二、导入课题,学习5的减法。
1.出示①师:玩了“碰球”的游戏,我要带你们去逛公园啦,出发吧!(1)车站里有几辆公交车?用数字宝宝几表示?开走了几辆车?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辆车?(2)教师(出示“—”):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减号”的含义。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1=4(大家一起读读这道算式。
)(4)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导幼儿理解算式的含义。
)(5)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图讲述算式的含义,并摆一摆算式。
2.出示②:花圃里有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飞走了几只蝴蝶?(2只)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只蝴蝶?3.出示③:池塘里有5条鱼,游走了3条鱼,还剩下几条鱼?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4.出示④:食品店里有块面包?买走了几块?还剩下几块?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三、游戏:送信(看式计算)(1)出示游戏材料1—4个邮箱和许多信,让幼儿观察、思考、讨论游戏玩法规则。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0bd59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2.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能用口语表述减法;2.掌握5以内的减法计算;3.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减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5以内的减法计算。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让学生观察减法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提出减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引入5以内的减法计算,并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意义。
第二步:引入故事情境1.讲述一则儿童生活中的故事或场景,如:小狗吃了3个骨头,还剩下几个骨头;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步:指导学生操作1.用具体的例子,如:4-2=?,让学生手动操纵教具,并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小朋友有4个球,他分给小明2个,他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学会想象和模拟;2.引入游戏形式的练习,如:“万圣节小糖果”、“选择正确结果”,让学生单独或合作进行练习。
第四步:总结提高1.让学生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总结学过的减法知识;2.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和思维,引导学生总结并提高当前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此次减法教学,我通过讲解、引导和操纵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首先,我通过让学生观察减法的运算过程及引导学生提出减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减法计算的认知。
接着,引入5以内的减法计算,并使用故事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我引导学生手动操纵教具,并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想象和模拟,并引入游戏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单独或合作进行练习。
通过此次教学,我认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所提高。
一方面,我在教学前认真备课、挖掘讲解减法的方法,明确目标、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我在引导学生操作时尽量以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语言,积极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性,让孩子们在快乐和轻松的氛围下学会减法计算。
5以内的减法教案
![5以内的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f1e1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8.png)
5以内的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5以内的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5以内的减法题目。
教学重点:1. 5以内的减法运算。
2.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
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好5个小球,标上数字1-5。
2. 备有练习用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 教师出示手中的五个小球,让学生数数。
2. 教师引导学生将小球排列成一个数列:“1,2,3,4,5”。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数列,问学生怎么从5减去几个数字后,数列会变短,再问学生这时剩下了多少个数字。
4. 引导学生以这种方式从5开始做减法运算。
二、呈现新知识(10分钟)1. 教师用白板或投影仪呈现减法的符号“-”。
2. 教师用例题来解释减法运算的规则,例如:5-2=3。
3. 教师通过示意图解释减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减法是减去一部分或者减去某个数量。
4. 教师板书相关内容并带学生一起朗读。
三、操练新知识(15分钟)1. 教师用数轴的形式呈现减法运算题目,例如:3-1=?。
2. 学生首先在数轴上找到数字3的位置,然后用手指向左数到数字1的位置,最后数轴上的数字就是答案。
3. 学生用练习纸上写下5个减法题目并解答,例如:4-2=?。
四、拓展新知识(10分钟)1. 教师用口算或者手指运算的方式进行一些5以内的减法题目,让学生自己答题并核对答案。
2. 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例如:教师说一个数字5以内的数,学生要立即做减法运算得出答案并将手指举起来。
3.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5以内减法运算的游戏,然后进行交流展示。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他们需要复习。
2.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5以内减法,并在下节课上检查练习情况。
六、课堂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减法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减法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a3d7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2.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减法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减法教案第【1】篇〗5以内的减法教学反思算法有其多样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尊重学生在计算方法上的差异性。
学生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和生活经验出发,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的方法,这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执教了5以内减法”的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现介绍如下:一、背景5以内减法是学生学习减法意义的开始,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省编义务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这样的:当学生看图列出算式5-2后,老师问:5-2=?怎样算?然后师生根据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5可以分成2和3,得出5-2=3。
相对来说,由于省却了课堂讨论和多次指名的时间,所以课堂练习的时间多了,再经过不同层次的口算练习,达到正确口算的教学目的。
但学生在计算时是按老师的方法完成运算,老师向学生提供只有一种可能或一种答案,一题一解,拉着学生按单一的思路进行算法的探索,长期这样训练则容易导致思维僵化,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教材关于5以内减法的教学是另一种形式,当学生列出算式5-2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倒数法,5的组成知识和数数法,虽比省编的教学思路有所发散,但我觉得还是没有完全放开。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的新编数学教材,教材重视问题的探索性,题材的丰富性和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重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答案的不唯一性,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二、案例“5以内减法”是第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5以内减法计算。
从整体上说,课文没有给出具体详细的算法,教师可以引入自己喜爱的方法,学生也可以发展他们自己的方法,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为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留给学生选择的自由。
五以内的减法教案
![五以内的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4a9c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8.png)
五以内的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五以内的减法题目。
2. 掌握五以内减法的运算法则。
3. 能利用口算方法解决五以内的减法问题。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五以内的减法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能利用口算方法解决五以内的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黑板,减法小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者小黑板写下以下减法算式:“3-2=?”,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减法算式。
2. 让学生快速读出试题,与同桌进行讨论并思考答案。
3. 将几个算式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上台解答。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教学课件或者小黑板上的“3-2=?”算式,引导学生复习减法的运算法则。
2. 教师通过讲解,将减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减法的概念。
3. 教师利用教学课件或者小黑板,给出几个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规律。
三、示范(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发放减法小卡片,让学生根据小卡片上的题目进行计算。
2. 教师示范一道题目的解答过程,引导学生根据口算方法解答减法问题。
3. 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熟悉减法的运算过程。
四、练习(20分钟)1. 教师提供减法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 学生根据口算方法,独立解答减法问题。
3. 教师巡视班级,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五、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减法运算法则,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
2.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
六、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一些难度稍高的减法题目,让学生利用口算方法进行解答。
2. 鼓励学生在课外多做减法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要点与难点:1. 教学要点:掌握五以内的减法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能利用口算方法解决五以内的减法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五以内的减法题目,并掌握了五以内减法的运算法则。
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能够独立解答减法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进行了多次口算练习,提高了学生的算术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0424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c.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第1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的例题、“试一试”,第4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减法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况学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观察、*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演示:出示3个**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
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3、提问: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4、引出课题。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
“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
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2、“试一试”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
(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学生填写公式后,分组分享他们的想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让他们说出每张图的意思,然后填写公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5以内的减法教案优秀3篇
![5以内的减法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8a14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2.png)
5以内的减法教案优秀3篇以内的减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2. 能用数的组成正确的口算5以内减法,并会在减法的算式后面填写得数。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地读减法算式。
教具准备:小棒、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1、复习旧知请学生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做出合并动作后说出共有3根小棒,较后列出算式。
(1+2=3)2、引出课题教师:如果从3根小棒里拿走2根小棒,还剩下几根小棒?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从3个里去掉2个)你会用算式表示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
(板书:减法)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一个新朋友,谁知道它叫什么?(它叫减号“-”)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桌面上一共有3只纸鹤,小朋友拿走1只,还剩下几只纸鹤?)教师: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去掉)去掉也可以说成是减去。
就是从3里减去1. (板书:3-1)2、学习列算式教师:3减1得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算式。
3、说一说3、1、2分别表示什么?4、3-1=2还可以怎样理解?(原来有3个小朋友,走了1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5、小结:像这一道题中拿走就是要怎样?(去掉)从3里去掉,也就是从3 里减去1,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三、进一步加深理解出示P25页汽球挂图1、观察画面,提数学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数学问题?3、该怎样列式?(4-2=2)4、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说一说4、2、2分别表示什么?四、巩固练习1、完成P25的做一做。
先画三朵花。
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 再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 列出算式。
2、摆4块磁铁,拿走3块,还剩下几块?学生列算式计算后教师讲评。
五、找朋友游戏叫4个学生拿着1、2、3、4的数字卡站在讲台前,10个拿着算式卡的学生来找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可用减法计算,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4.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可采取以下形式。
1.对口令。
师:我说1。
生:我说2,1和2组成3。
[课一开始,就采用三种对口令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形式灵活有效,学生复习效果好。
]
2.拍手对口令。
3.举牌对口令。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老师投影显示美丽的小湖,并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在波光粼粼,美丽的
小湖里有3只美丽的鹤在快乐地歌唱,过了一会儿,1只鹤展开翅膀飞走了,(教
师出示3只纸鹤,再慢慢移走1只纸鹤)。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学生跟随教师拿出自己折好的3只纸鹤,动手操作演示,3只鹤飞走1只鹤,就是从3只里面去掉1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
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
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
(学生
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
3.学生试读算式。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
学生举例
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在投影与教师语言描述的优美情境中,用纸鹤实物演示,学生感觉更直观亲切,并能亲自参与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的认识。
]
三、例题
1.课件演示,创设问题情景:草地上雨后长出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
只。
让学生叙述情景,并试着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草地上还有几只
蘑菇?”的问题。
学生提问题时教师应多给与鼓励。
接着问:该怎样列式?学生回
答后,电脑显示:5-2=?
2.教师提问:5减2得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
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
算,教师都给与鼓励。
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例题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喜欢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形象,学生很高兴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主动探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多种算法都给与鼓励,保护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然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用数的组成计算减法较简单。
]
四、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
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2.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看谁摆的多。
4.乘车游戏:5个同学做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同学每人一张票,车票上数目的得数就是的要乘的车号。
游戏开始,请同学们赶快上车,检票员检票后,上错车的同学给大家表演节目。
[巩固练习中的第1、2题,采用课件演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第3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尝试用5只纸鹤摆不同的算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减法的认识。
乘车游戏,学生最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最高,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活动效果好。
]
五、总结评价
1.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说说自己本课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课作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学生准备纸鹤,学具,数字卡片;
2.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整节课我都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的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对口令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准备。
然后我用语言描述,并用纸鹤演示:“湖里的3只鹤飞走了1只,还有几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接着用课件演示第二个问题情境例题:“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列出算式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算,多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这样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巩固练习第1、2题用课件演示,分步进行,让学生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小组交流订正;还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5只纸鹤能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
练习的最的是乘车游戏,这个游戏时在学生学习兴奋低点进行的,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