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第三章-1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4篇)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前言为了保障幼儿园网络信息的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教育及管理秩序,制定本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是对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的总结与规范,是全体工作人员遵循的准则。
第二章总则1.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是确保幼儿园网络系统能安全、可靠地运行,保护重要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预防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2.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责任,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在幼儿园网络系统中的行为负责。
3.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要与幼儿园整体的安全管理相结合,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与幼儿园其他工作的协调与统一。
第三章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责任1. 幼儿园领导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策略和政策,并确保其实施。
2.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定期组织网络信息安全检查和评估。
3. 幼儿园技术部门负责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运维与管理,制定并执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措施。
4. 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要遵守相关网络信息安全规定,遵循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对自己在网络系统中的行为负责。
第四章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
确保幼儿园网络系统的安全是首要任务,所有网络信息管理都要以保证幼儿园网络系统安全为前提。
2. 预防为主原则。
重点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追踪”的原则。
3. 国内外经验借鉴原则。
积极借鉴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的先进经验,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4. 分级管理原则。
针对不同级别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和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第五章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措施1. 密码安全。
制定并执行密码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禁止共享密码,加密存储和传输密码信息。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和个人利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第二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针对性、灵活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根据不同网络信息的特点和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三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等综合手段,预防和控制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第四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优先的原则,将网络信息安全放在管理和发展的首要位置,为网络信息的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三章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第一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制,明确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
第二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安全措施和安全控制措施,规范网络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等行为。
第四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第一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保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二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和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技术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
第三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建立网络信息系统的弱点与漏洞定期检查和修复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四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网络信息管理主体应当建立网络流量监控和数据备份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并保障网络信息的可追溯来源。
西工大网络信息安全复习要点
西工大网络信息安全复习要点《网络信息安全》复习要点第一章:网络信息安全概论1、OSI安全体系结构:安全威胁、脆弱性、风险、安全服务、安全机制及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之间关系2、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2、TCP/IP协议族安全问题:TCP/IP协议存在的的安全弱点、DoS攻击原理(TCP SYN Flood、ICMP Echo Flood)第二章:网络信息安全威胁1、常见的安全威胁有那几种;2、DDoS攻击的基本原理及攻击网络的组成3、缓冲区溢出攻击原理4、IP欺骗攻击原理5、ARP欺骗攻击原理第三章:密码学3.1 古典密码学1、密码学基本概念:密码编码学、密码分析学、加密、解密、密钥、主动攻击、被动攻击、对称密码学、非对称密码学、主动/被动攻击、分组密码、流密码、Kerchoffs原则、2、古典密码算法:代换技术密码、置换技术密码、掌握凯撒密码、维吉尼亚密码、Hill密码的加密、解密过程3.2 对称密码学1、基本概念:对称密码体制的特点、流密码、分组密码体制的原理、混淆原则、扩散原则2、DES分组加密算法:分组长度、密钥长度、加密解密流程、工作模式(ECB、CBC、CFB、OFB、计数器)原理、2DES、3DES 的改进之处3.3 非对称密码学1、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概念:公钥体制加密、公钥体制认证的基本原理、单向函数、单向陷门函数2、Diffie-Hellman算法:算法原理,掌握Diffie-Hellman算法用于密钥交换过程3、RSA算法:算法安全性基础、算法原理4、习题:3.8, 3.9, 3.103.4 消息认证和散列函数1、消息认证的基本概念、不可否认性、消息新鲜性、消息认证的基本技术手段2、散列函数的性质和一般结构、MD5/SHA算法的基本结构(输入、输出)、基本用法3、MAC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式、HMAC4、习题:3.15、3.163.5 数字签名技术1、数字签名的基本概念:目的、产生方法2、公钥加密算法和签名算法产生签名的基本过程3.6 密钥管理1、密钥层次化结构及概念、2、密钥的存储:3、密钥的分配及协议第五章:信息交换安全技术1、信息交换安全技术的基本功能、安全模型、安全机制、技术基础2、网络层安全协议:网络层安全协议功能、IPSec协议的组成、IPSec的实现模式、SA和SP的基本概念及两者关系、安全协议AH/ESP的功能及应用模式、处理过程3、传输层安全协议:功能、SSL的安全性、SSL协议的组成、SSL协议的密钥管理、习题7.7、7.9、7.134、PGP协议:PGP中保密和鉴别功能、PGP报文生成及接受的处理过程、密钥管理第六章:网络系统安全技术1、主要功能、主要使用技术2、防火墙基本原理、防火墙采用的主要技术及其工作原理(数据包过滤、代理服务和状态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过程)、主要应用模式及其工作原理3、安全漏洞扫描技术的概念、有哪些扫描策略和扫描技术、漏洞扫描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功能4、入侵检测技术的概念、NDIS系统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入侵检测方法有哪几类及原理、区别。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止有害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止有害信息传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教育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杜绝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严防侮辱诽谤、信息篡改、非法入侵、网络欺诈、网络攻击破坏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净化教育网络环境,促进教育网络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国家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国家法规、规章以及教育局关于校园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是指由网络设备、配套的网络线缆设施、服务器、工作站、网站等构成,以网络应用为目的并提供信息服务的软、硬件集成系统。
信息服务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视频文件等。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对象为建有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网、网络教室、办公网以及其他用途的局域网络系统)和可以提供网站(含二级)信息服务的学校和教育单位。
第四条信息网络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用户必须遵守国家关于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和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不允许利用信息网络系统从事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二章工作机构及职责第五条校信息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校安全领导小组)是学校全面负责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的工作责任结构。
其主要职责是:(一)依据国家法规和上级管理部门要求,统一筹划学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协调事务。
(二)研究、组织制定各项校园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工作方案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三)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四)负责与上级信息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联系,接受上级的安全检查。
第六条校网络中心作为校园网络系统技术管理和系统维护的工作部门,在校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全校的信息网络安全实施工作,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以及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章)第三章:网络安全保护责任一、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护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章的规定,网络运营者在提供网络服务时,应当履行以下安全保护责任:1. 网络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预防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2. 用户信息的保护网络运营者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不得泄露、篡改、毁损用户个人信息。
对于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应当经过用户同意,并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
3. 防止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止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旦发生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行为,网络运营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4. 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网络安全事件的扩散和危害结果的进一步扩大。
5.网络安全检测和评估网络运营者应当进行网络安全检测和评估,发现网络安全风险和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网络运营者还应当与专业的网络安全机构合作,进行安全技术咨询和安全评估。
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安全保护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章的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提供服务时,应当履行以下安全保护责任: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防护制度,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等危害。
2.安全事件的及时报告和处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发生安全事件时,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急处置,防止安全事件扩大化并降低危害程度。
3.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组织成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第三章网络层安全协议
<安全参数索引SPI,IP目的地址,安全协议(AH 或ESP)标识符>
• 根据IPSec的应用模式,SA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传输模式 的SA和隧道模式的SA
21
传输模式的SA
• 传输模式的SA是一个位于两个主机之间的“连接”。传输模 式下的IP数据报格式:
• 经过IPSec处理的IP数据报称为IPSec数据报。
– 如果选择ESP作为安全协议,则受保护部分只有内部IP头、高层 协议头和数据;如果选择AH作为安全协议,则受保护部分扩展到 外部IP头中某些在传输过程中不变的字段。
23
SA的服务功能
• 一个SA所能提供的安全服务由以下决定:
– – – – 所选择的安全协议(AH/ESP) SA的应用模式(传输模式/隧道模式) SA的节点类型(主机/安全网关) 对安全协议提供可选服务的选择
18
密钥管理
IPSec支持两种密钥管理协议:手工密钥管理 和自动密钥管理(Internet Key Exchange,IKE)。 IKE是基于Internet的密钥交换协议,它提供了以下 功能:
协商服务:通信双方协商所使用的协议、密码算法和 密钥。 身份鉴别服务:对参与协商的双方身份进行认证,确 保双方身份的合法性。 密钥管理:对协商的结果进行管理。 安全交换:产生和交换所有密钥的密码源物质。
10
IPSec概述
•IPSec 提供三种不同的形式来保护通过公有或私有 IP 网络传送的私有数据。 •(1) 认证:通过认证可以确定所接受的数据与所发送 的数据是否一致,同时可以确定申请发送者在实际上 是真实的,还是伪装的发送者; •(2) 数据完整性验证:通过验证,保证数据在从发送 者到接收者的传送过程中没有被修改; •(3) 保密:使相应的接收者能获取发送的真正内容, 而无关的接收者无法获知数据的真正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网络安全综述1.什么是网络安全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由此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理解为: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美国国家安全电信和信息系统安全委员会(NSTISSC)对网络安全作如下定义:网络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信息的硬件的保护。
2.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答:1)物理安全(1)防静电(2)防盗(3)防雷击(4)防火(5)防电磁泄漏2)逻辑安全(1)用户身份认证(2)访问控制(3)加密(4)安全管理3)操作系统安全4)联网安全3.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哪几方面答:1)物理威胁(1)身份识别错误。
(2)偷窃。
(3)间谍行为。
(4)废物搜寻。
2)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1)不安全服务。
(2)乘虚而入。
(3)配置和初始化。
3)身份鉴别威胁(1)编辑口令。
(2)口令破解。
(3)口令圈套。
(4)算法考虑不周。
4)线缆连接威胁(1)拨号进入。
(2)窃听。
(3)冒名顶替。
5)有害程序(1)病毒。
(2)更新或下载。
(3)特洛伊木马。
(4)代码炸弹。
4.在网络安全中,什么是被动攻击什么是主动攻击答:被动攻击本质上是在传输中的窃听或监视,其目的是从传输中获得信息。
被动攻击分为两种,分别是析出消息内容和通信量分析。
被动攻击非常难以检测,因为它们并不会导致数据有任何改变。
然而,防止这些攻击是可能的。
因此,对付被动攻击的重点是防止而不是检测。
攻击的第二种主要类型是主动攻击,这些攻击涉及某些数据流的篡改或一个虚假信息流的产生。
这些攻击还能进一步划分为四类:伪装、重放、篡改消息和拒绝服务。
5.简述访问控制策略的内容。
答: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
2024年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5)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2、破坏、盗用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和进行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活动。
3、盗用他人帐号或私自转借、转让用户帐号造成危害者。
4、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者。
5、上网信息审查不严,造成严重后果者。
6、使用任何工具破坏网络正常运行或窃取他人信息者。
第十五条学校将定期对全校的网站及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检查不合格的'网站或信息系统,视其漏洞级别暂停其外网访问,同时通知责任单位限期整改,要求提供整改报告并提交信息化处。经安全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该网站或信息系统的正常访问。
第十六条特殊时期,各单位须加强网站及信息系统的安全监管工作,安排专人值守,加强安全巡检,做好安全整改。
第三章 网络用户安全守则
1、使用校园网的全体师生必须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严禁制造和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不得利用计算机联网从事危害家安全、泄露秘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不得在校园网及其连网计算机上录阅传送有反政府政治问题和淫秽色情内容有伤风化的信息。
5、进入校园网的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必须接受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必须接受学校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进行的网络系统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
6、使用校园网的全体师生有义务向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违法行为和有害信息。
第二章 网络安全管理细则
1、网络管理中心机房及计算机网络教室要装置调温、调湿、稳压、接地、防雷、防火、防盗等设备,管理人员应每天检查上述设备是否正常,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要建立完整、规范的校园网设备运行情况档案及网络设备账目,认真做好各项资料(软件)的记录、分类和妥善保存工作。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范文
第一章网络安全综述1.什么是网络安全?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由此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理解为: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美国国家安全电信和信息系统安全委员会(NSTISSC)对网络安全作如下定义:网络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信息的硬件的保护。
2.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答:1)物理安全(1)防静电(2)防盗(3)防雷击(4)防火(5)防电磁泄漏2)逻辑安全(1)用户身份认证(2)访问控制(3)加密(4)安全管理3)操作系统安全4)联网安全3.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哪几方面?答:1)物理威胁(1)身份识别错误。
(2)偷窃。
(3)间谍行为。
(4)废物搜寻。
2)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1)不安全服务。
(2)乘虚而入。
(3)配置和初始化。
3)身份鉴别威胁(1)编辑口令。
(2)口令破解。
(3)口令圈套。
(4)算法考虑不周。
4)线缆连接威胁(1)拨号进入。
(2)窃听。
(3)冒名顶替。
5)有害程序(1)病毒。
(2)更新或下载。
(3)特洛伊木马。
(4)代码炸弹。
4.在网络安全中,什么是被动攻击?什么是主动攻击?答:被动攻击本质上是在传输中的窃听或监视,其目的是从传输中获得信息。
被动攻击分为两种,分别是析出消息内容和通信量分析。
被动攻击非常难以检测,因为它们并不会导致数据有任何改变。
然而,防止这些攻击是可能的。
因此,对付被动攻击的重点是防止而不是检测。
攻击的第二种主要类型是主动攻击,这些攻击涉及某些数据流的篡改或一个虚假信息流的产生。
这些攻击还能进一步划分为四类:伪装、重放、篡改消息和拒绝服务。
5.简述访问控制策略的内容。
答: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
网络信息安全第三章-1
n 1
r 0
n 1
gcd( a , b ) r n
例:利用Euclid 算法求gcd(1694,917)
1694 917 1 777
917 777 1 140
777 140 5 77
140 77 1 63
77 631 14 63 14 4 7
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
对称密码体制的缺点
• 密钥必须秘密地分配 • 如果密钥被损害了,攻击者就能解密所有消息,并可以假
装是其中一方。
• 密钥分配和管理
传统密钥管理两两分别用一对密钥时,则当用户量增大时密钥空
间急剧增大如: n=100 时C(100,2)=4,995 n=5000时C(5000,2)=12,497,500
• 计算Ø (n)=(p-1)(q-1)
• 选择e , 使它成为是Ø (n)的一个互质数
• 确定d , 使得d*e=1mod Ø (n),并且d< Ø (n)
d为私钥,e为公钥,p、q不再需要,丢弃。
RSA算法描述
2.加密
(1) 把m分成等长数据块m1、m2、…、mi 2s≤n,s要尽可能的大。 (2) 对应的密文是
困难的。
欧几里(Euclid )算法
gcd(a, b) ?
a bq r
1 1 2 1
用于求两个数 的最大公约数
1
0r b 0r r
2 3 1
b rq r
1 2 3
2
r rq r
3
0r r
2
r r q r
n2 n 1 n
n
0r r
n
n 1
r rq r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手册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手册第一章前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机密,制定和遵守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手册非常重要。
本手册将提供一系列准则和措施,帮助个人、企业和组织管理和保护其网络信息安全。
第二章安全原则1. 保密性原则网络信息安全的首要原则是保持信息的保密性。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敏感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访问和使用。
这包括对数据的加密、权限管理、数据库访问控制等措施。
2. 完整性原则保持网络信息的完整性是网络安全的关键。
个人和组织应该采取措施,防止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篡改或损坏。
例如,使用数字签名、访问控制列表和防病毒软件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3. 可用性原则信息的可用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方面。
个人和组织应该确保网络服务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网络资源。
备份数据、灾难恢复计划和定期维护等方法可以增加网络的可用性。
第三章安全措施1. 密码管理(1)使用强密码:个人和组织应该使用不易被猜测的复杂密码,包括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2)定期更换密码:为了防止密码被破解,个人和组织应该定期更换密码,将密码保持在一个相对较新的状态。
(3)多因素认证:个人和组织可以使用多因素认证方式增加账号的安全性,如指纹识别、硬件令牌等。
2. 网络防火墙为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攻击,个人和组织应该配置并维护网络防火墙,限制对网络的访问和传输。
防火墙应该及时更新,以保护网络免受各种威胁。
3. 数据备份和恢复个人和组织应建立定期的数据备份机制,并确保备份的数据存储在安全的位置。
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备份数据进行快速恢复,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4. 网络敏感信息保护针对网络中的敏感信息,个人和组织应该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提高其保密性和完整性。
例如,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限制敏感信息的传输和存储等。
第四章员工安全意识培训个人和组织应该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完整版)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选择题部分: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
A.保密性(2)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安全。
C.信息(3)实际上,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D.网络的系统安全(4)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C.可用性(5)如果访问者有意避开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则该访问者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
B.非授权访问(6)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密码技术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信息安全学科(7)实体安全包括。
B.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8)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D.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应恢复第二章:(1)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______.D.保密性和完整性(2)SSI.协议是______之间实现加密传输协议。
A.传输层和应用层(3)实际应用时一般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密钥的协商和交换.利用_____加密技术进行用户数据的加密。
B.非对称对称(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是。
B.数据保密性服务(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链接,因此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
D.数据保密性及以上各项(6)VPN的实现技术包括。
D.身份认证及以上技术第三章:(1)网络安全保障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和。
D.上述三点(2)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
D.上述三点(3)名字服务、事务服务、时间服务和安全性服务是提供的服务。
C.CORBA网络安全管理技术(4)一种全局的、全员参与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动态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和。
A.持续改进模式的信息安全运作模式(5)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分为。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维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用户合法权益,促进网络信息行业健康发展,根据《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第二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由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信息使用者共同承担。
第三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管理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一)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二)制定和落实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三)开展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
(四)监测和评估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五)及时处置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第三章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第四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以下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一)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二)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三)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四)定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检测和评估。
(五)设置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第五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机制,并按照规定及时、妥善地处置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第六条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一)数据泄露。
(二)网络攻击与入侵。
(三)网络感染等。
第五章法律责任与处罚第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履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的,将受到法律责任的追究,并可能面临处罚。
第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故意传播网络或进行网络攻击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章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
第七章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网络安全法》:国家有关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⒉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具有提供网络信息服务资质并进行相关业务活动的单位或个人。
⒊网络信息使用者:使用网络信息服务的单位或个人。
网络信息安全协议书7篇
网络信息安全协议书7篇第1篇示例:网络信息安全协议书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我们制定了网络信息安全协议书,以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一章:总则1.1 为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作,保护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不受侵害,制定本协议书。
1.2 本协议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网络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1.3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是本单位的基本管理职责,各级管理人员应切实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
第二章:网络信息安全管理2.1 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
2.2 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明确网络信息系统的使用规则,包括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登录控制、数据备份管理等内容。
2.3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进行预测,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第三章:安全技术措施3.1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定期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发现潜在安全风险,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
4.1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模式,明确网络安全管理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4.2 加强对网络安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五章:监督检查和处理5.2 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处置,避免由此造成的不利影响。
5.3 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追责。
结语本协议书是本单位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规范和要求,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工作。
只有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才能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网络信息安全的环境,让互联网成为我们生活的便利工具,而不是安全隐患。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第一章网络安全的概念及意义网络安全是指保障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不受各种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网络欺诈、信息泄露等网络威胁的一系列措施。
如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信息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障网络安全,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可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效率,保护了国家安全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第二章网络安全中的威胁和攻击2.1 计算机病毒和木马计算机病毒是由一个程序编写的恶意代码,通过感染计算机文件来传播并造成破坏。
木马是指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通过潜入用户计算机系统并获得权限,实现远程控制和操作,最终达到攻击计算机系统的目的。
2.2 黑客攻击黑客是指熟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人员,他们利用自己独特的技术手段绕过正规途径进入计算机系统,从而获取非法的信息和服务。
黑客攻击将会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因为他们可以利用已知和未知的漏洞来攻击系统。
2.3 网络钓鱼和网络欺诈网络钓鱼是指利用虚假信息或伪造网站,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信用卡号等敏感信息,为违法犯罪分子获取利益的行为。
而网络欺诈则是指通过虚假身份和欺骗手段,从其他人处获取金钱、财产或敏感信息的行为。
2.4 信息泄漏信息泄漏是指未经授权或未经许可,将机密信息、个人信息或商业机密等重要信息泄露给他人的行为。
其中最常见的是数据泄露,即将存储在企业电脑中的重要数据泄露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
第三章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如何保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信息安全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组织和管理措施,保护企业、国家和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1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保密原则、完整性原则、可用性原则、责任原则、安全性原则。
3.2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步骤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步骤包括:风险评估、安全计划、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和安全升级。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防止网络信息泄露、篡改、破坏等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网络系统、网络设备和网络用户。
第三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3. 安全可靠、持续改进。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以下工作:1. 制定、修订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2. 监督、检查网络信息安全工作;3. 处理网络信息安全事件;4. 提供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支持。
第六条各部门应设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安全策略;2. 网络设备安全配置;3. 网络设备安全防护;4. 网络安全监控;5.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6. 网络用户安全意识教育。
第八条网络安全策略应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访问控制策略;2. 网络传输加密策略;3. 网络安全审计策略;4.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策略。
第九条网络设备安全配置应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设备硬件安全配置;2. 网络设备软件安全配置;3. 网络设备安全防护策略。
第十条网络设备安全防护应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设备物理安全防护;2. 网络设备电磁安全防护;3. 网络设备网络安全防护。
第十一条网络安全监控应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流量监控;2. 网络安全事件监控;3. 网络设备安全状态监控。
第十二条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安全事件报告;2. 网络安全事件调查;3. 网络安全事件处理;4. 网络安全事件总结。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维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根据《网络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其他信息网络的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当依法、科学、自主原则,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应急处置、安全技术保障、安全评估和安全监测等制度和措施。
第二章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第四条组织和个人使用信息系统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确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
(二)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和规范。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合法软件和设备。
(四)建立网络事件管理和处置制度。
(五)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数据安全保护第五条组织和个人使用信息系统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数据安全,包括以下方面:(一)建立数据分类和分级保护制度。
(二)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规范,定期进行备份和测试。
(三)采取加密技术等措施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四)建立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制度。
(五)建立数据安全事件监测和处置机制。
第四章网络安全保障第六条组织和个人使用信息网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保障网络安全:(一)建立网络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二)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控制网关等网络安全设备。
(三)建立网络访问控制和审计制度。
(四)防范网络攻击、恶意代码和网络钓鱼等威胁。
(五)加强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配置和更新。
第五章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和处置第七条组织和个人应当建立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和处置制度,包括以下措施:(一)及时发现、报告和评估信息安全事件。
(二)采取必要措施阻止事件扩散和危害。
(三)记录和留存与事件相关的数据和证据。
(四)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置信息安全事件。
(五)定期进行安全事件的演练和应急预案的更新。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根据《网络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行政处分,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及所属各单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单位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是:统一部署,分级落实,预防为主,确保安全。
第四条本单位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策略是:以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有关标准为目标,以技术保障为主导,以日常管理为抓手,以教育培训为手段,统一规划,重点部署;全员参与,分级负责;完善制度,严抓落实,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的综合防御体系。
第二章组织领导与岗位职责第五条本单位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本单位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本单位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安全制度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审议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的决策,并负责对本单位成员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各单位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本单位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对本单位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七条各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应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是本级单位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实施机构,应设置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计算机管理员等专业岗位,主要负责管理制度制定、专业人员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日常维护与安全事件处置等工作。
第八条安全主管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各专业岗位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有关日常工作,并负责建立协调与内外部相关部门及机构的沟通联系;2、负责定期组织全面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现有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安全配置与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3、负责定期对安全管理员等专业岗位人员进行考核,并向上级领导汇报考核情况。
第九条安全管理员负责网络信息安全日常工作的落实,由专人负责,具体职责有:1、负责定期对网络设备、信息系统及办公计算机的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进行安全检查,汇总安全检查数据,形成安全检查报告,并对安全检查结果进行通报;2、负责对网络边界设备、网络管理设备、防病毒软件、防恶意代码软件的日常监控和管理,对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处理,并形成书面记录和处理报告;3、负责对网络和系统用户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负责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4、负责对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响应,在处理过程中分析和鉴定事件产生的原因,收集证据,记录处理过程,总结经验教训I,制定防止再次发生的补救措施,对过程形成的所有文件和记录妥善保存;5、负责对安全审计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手册
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手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和机构的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为了保护我们的个人和机构的网络信息安全,本手册为您提供一些重要的安全措施和建议。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应用于自己的网络使用中。
第一章:概述1.1 为什么网络信息安全重要网络信息安全是保护个人和机构的隐私、财产和声誉免受网络威胁和攻击的重要一环。
不良分子可能利用互联网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窃取、利用您的账号进行欺诈或攻击您的系统,从而对您造成财产和声誉的损失。
1.2 手册目的本手册的目的是教育和引导用户在互联网上保护个人和机构信息安全,提供一些建议和安全措施,以降低受到网络攻击的风险。
第二章:保护个人信息2.1 创建强密码强密码是保护您的个人账户免受入侵的重要因素。
您应该使用包含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的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2.2 多因素身份验证多因素身份验证提供了额外的安全层,即使密码被泄露,也能够防止他人访问您的账户。
您应该设置多因素身份验证,例如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或令牌。
2.3 不要共享个人信息不要将个人信息共享给不可信的个人或组织。
小心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信息,以防止身份盗窃和其他恶意行为。
第三章:保护机构信息3.1 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定期进行漏洞扫描是保护机构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
通过扫描漏洞,您可以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弱点,减少黑客攻击的机会。
3.2 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防火墙和安全软件是保护机构信息安全的关键工具。
它们可以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阻止恶意软件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3.3 加密重要数据对机构的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可以保护其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解密敏感数据,以防止数据泄露。
第四章:网络使用守则4.1 警惕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
您应该警惕点击垃圾邮件、不明来源的链接和欺诈性网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称密码体制的缺点
• 密钥必须秘密地分配 • 如果密钥被损害了,攻击者就能解密所有消息,并可以假
装是其中一方。
• 密钥分配和管理
传统密钥管理两两分别用一对密钥时,则当用户量增大时密钥空 间急剧增大如:
n=100 时C(100,2)=4,995 n=5000时C(5000,2)=12,497,500
为素数的概率为1-ε ,若r足够大(如r=100),则几乎认 为N是素数。
②确定性验证素数法
定理 令 pi+1=hipi+1,若满足下述条件,则pi+1必为素数。 (1) pi是奇素数; (2) hi<4(pi+1), hi为偶数;
(3) 2hi pi 1 mod pi1; (4) 2hi 1 mod pi1
A用KeB加密S得到C
C=E(S, KeB) A发C给B
结论
B接收C
B用自己保密的密钥KdB解密C, 得到中间密文S
D(C,KdB)=S 查到A的公开加密钥KeA
E(S,KeA)=M 用KeA解密S得到M
保证了数据的秘密性和真实性
公钥密码应当满足的条件
• 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互逆,即对所有明文都有 D(E(M,Ke),Kd)=M
RSA算法描述
1.生成RSA密钥
• 选择两个素数p,q,对外界保密 • 计算n=p*q • 计算Ø (n)=(p-1)(q-1) • 选择e , 使它成为是Ø (n)的一个互质数
数字n应该为200 位或者是一个更大 的数字。这样,p 和q都至少在100 位。实际使用中, 密钥至少要1024 位。对于敏感信息, 可以考虑2048位 或者以上
C 用户A
KdA
截获密文
方法2缺点
用户B
用户C
查找
KeA
用户C获取了明文
找到KeA
结论 方法2无法保证信息的秘密性
公开密钥加密方法3
C 用户A
KeB KdA
查找
找到KeB
用户B KdB KeA
查找
找到KeA
用户A
用户B
A用自己保密的密钥KdA加密M, 得到中间密文S
S=D(M,KdA) 查到B的公开加密钥KeB
2 1 2 0
1 3 21 3 (5 3) 325
(13 5 2) 2 5
13 2 5 5 13 2 5 (2436 13187)
937 13 5 2436
左右同时模2436,即 937×13≡1 mod 2436
即取
e=13, d=937
加密
明文public key encryptions,先将明文按两个一组进行 分块,再将明文数字化,如按英文字母表的顺序得: pu=1520, bl=0111, ic=0802, ke=1004, ye=2404, nc=1302, ry=1724, pt=1519, io=0814, ns=1418。
数字签名
公钥密码算法
• 用户选择一对密钥 Ke和 Kd,分别为公钥和私钥, 并构造加密算法 Ee 和解密算法 Ed 。
• C = E(M,Ke) M = D(C,Kd)=D(E(M,Ke),Kd)
• 用户公开Ke和Ee
注意: 密钥都是成对生成的,由一个公钥和一个私钥组成。
公钥密码的基本思想
加密密钥Ke
方法1缺点
• 任何人都能够冒充用户A给B发消息,B无法察觉
用户A
用户B
KdB
C
此消息对用户A可 能不利
查找 找到KeB
用户C
KeB
结论 方法1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公开密钥加密方法2
C 用户A
KdA
用户B
KeA
查找
找到KeA
A用自己保密的密钥 KdA 加密 M,得到密文C,将C发给 B,B收到C以后,查A的公开加密钥 KeA ,用 KeA 解密C 后得到明文 M 。
素数位数 64 bit 128 bit 256 bit
所含素数个数 2.05×1017 1.9×1036 3.25×1074
问题3. 如何产生一个素数?
①概率测试素数法
方法:对于一个给定的大正整数N,每进行一次检验, 给出yes:N为素数的概率为1/2,或者no:N不是素数, 若N通过r次检验,则N不是素数的概率为ε=2-r ,则N
n
n1
r 0 n1
gcd(a, b) rn
例:利用Euclid 算法求gcd(1694,917)
1694 917 1 777 917 777 1140 777 140 5 77
140 77 1 63
77 63114 63 14 4 7 14 7 2 0
得 gcd(1694,917) = 7
利用 ci≡mei mod n 加密得:pu=0095, bl=1648,
ic=1410 , ke=1299, ye=1365, nc=1379, ry=2333, pt=2332, io=1751, ns=1289。
例题:
设张小姐需要发送机密信息(明文)m=85给李先 生,她已经从公开媒体得到了李先生的公开密钥(n, e)=(143,7),计算密文为:
给定一个奇合数n和整数a,决定是否a为mod n平方 剩余问题。
几个典型的公开钥密码系统
• 菲-赫尔曼(Diffie-Hellman)密码系统 • RSA系统 • 背包系统 •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RSA 算法
• RSA公钥算法是由Rivest,Shamir Adleman在1978年提 出来的。
• 该算法的数学基础是初等数论中的Euler (欧拉)定理, 并建立在大整数因子的困难性之上。
安全素数
所谓安全素数p,应满足: (1) p是一个位数足够大的随机素数; (2) p-1含有一个大的素数因子r; (3) p+1含有一个大的素数因子; (4) r-1含有一个大的素数因子t
如何获得安全素数?
(1) 选择两个指定长度的奇数a, b (2) 在a附近产生随机素数s,在b附近产生随机素数t (3) 由t产生素数r
① r=1+2t; ② 若r非素数,则r=r+2直到r (4) 由r, s生成p: ① p=(sr-1-rs-1) mod (rs); ② 若p为偶数, 则p=p+rs; ③ p=p+2rs 直到p为素数。
高次幂的求模算法
C=Me mod p,已知M、e、p,
C?
步骤如下: 将e用二进制表示, e=kt, kt-1, …, k0, ki∈{0, 1}, 0≤i≤t c=1 For i=t~0 C=C2 mod p 若ki=1,则C=C(M mod p) mod p
• RSA算法起源
欧拉定理
若整数a和m互素,则
aφ(m)≡1 mod m
其中, φ(m)是比m小,且与m互素的正整数个数。
素数
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它的正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就 叫做质数(素数),否则就叫做合数。
素因子分解
• 数n的因子分解是把它写成其它数的乘积 n=a × b × c
• 素因子分解是把一个数写成素数的乘积形式 eg. 91=7×13
• N=pq=119, Ø (n)=(p-1)(q-1)=6*16=96
• 选择随机整数e=5,与96互素
• 找出d,使得d*e=1mod96,选择d=77
• 算法 C=Me mod n
M=Cd mod n
• 选择明文19,C=195mod119=66
• 密文66,M=6677mod119=19
RSA算法的安全性
• 确定d , 使得d*e=1mod Ø (n),并且d< Ø (n)
d为私钥,e为公钥,p、q不再需要,丢弃。
RSA算法描述
2.加密
(1) 把m分成等长数据块m1、m2、…、mi ,块长s,其中 2s≤n,s要尽可能的大。
(2) 对应的密文是
3. 解密
ci≡mei mod n
mi
C
d i
mod n
• 相对于把因子相乘得到一个数,进行一个数的因子分解是 困难的。
欧几里(Euclid )算法
gcd(a, b) ?
用于求两个数 的最大公约数
a bq r
1
1
b rq r
12
2
r rq r
1
23
3
0r b 1
0r r
2
1
0r r
3
2
r r q r
n2
n1 n
n
r rq r
n1
n n1
n1
0r r
• 对RSA算法的攻击实际上等效于对n的乘积分解。 – 由于M=Cd mod n, n公开,则需要求出d – 由于de=1mod Ø (n), e已知 – 需要求出Ø (n) – 由于Ø (n)=(p-1)(q-1),所以必须求出p,q – n=pq,所以必须对n进行分解
大素数分解记录
最新纪录
2007年,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的Arjen Lenstra宣称,他们 的分布式计算工程在经过11个月的努力后破解了一个307位的 RSA密钥,并且已经有能力在不久后破解700位,因此他警告 说,在五六年后,随着各种计算、破解技术的不断强大,也许 1024位的RSA加密都不能完全保险,人们必须寻求更安全的加 密技术。
解密密钥Kd
明文m
加密算法E
解密算法D
明文m
公开,其他用户可以像查 找电话号码一样查到
若用户A想向用户B传送一条消息M
M 用户A
用户B
对称密钥加密方法
C 用户A
Ke
用户B Kd
公开密钥加密方法1
C 用户A
KeB
查找 找到K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