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术后疼痛管理PDCA活动报告书
痔疮手术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效果
痔疮手术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效果发布时间:2022-06-28T05:32:23.02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9期作者:赵聪俐[导读]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管理方法在痔疮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痔疮手术患者数量为88例,赵聪俐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目的:观察疼痛护理管理方法在痔疮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痔疮手术患者数量为88例,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通过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常规护理)和观察(疼痛护理管理)2组,各44例。
结果: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疼痛护理管理法用于痔疮手术护理中,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疼痛感明显缓解。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痔疮手术;生活质量;疼痛感近年来,痔疮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属于一种外科疾病,是肛肠系统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出肛管下端或直肠下端静脉丛淤血及肿大情况,在排便时患者会出现痔赘脱垂及出血等症状,引发该种疾病的产生可能与肛垫下移及静脉曲张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患者不良的排便习惯、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1]。
在疾病临床治疗中倡导使用手术治疗方法,由于手术治疗方法本身属于一种应激性操作,术后患者会出现极大的疼痛感,不利于手术效果的维持,影响疾病康复效果[2]。
为了确保痔疮患者在术后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建议给予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以此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加速创面的快速愈合,可满足患者的机体需求,疼痛改善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痔疮手术患者数量为88例,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通过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和观察2组,各44例。
对照组中男女为22例和22例,年龄范畴为25-66(45.6±3.3)岁。
观察组中男女为21例和23例,年龄范畴为24-67(44.9±3.1)岁。
PDCA循环在混合痔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混合痔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4-01T12:31:35.7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作者:刘丽平[导读] 探讨PDCA循环在混合痔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混合痔病人102例刘丽平(宣城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安徽宣城 242000)【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混合痔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混合痔病人10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按照PDCA循环方法,制定疼痛管理方法,评估术后进行疼痛管理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且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2.22±0.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89±0.49分。
结论:对混合痔术后病人疼痛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士对疼痛的认知和评估、宣教技巧,加强了护士对疼痛的能动性,强化了护理人员对术后疼痛管理问题的认识,且提高了病人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PDCA循环;混合痔术后;疼痛【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232-02 持续质量改进简称为CQI,是现代系统化护理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代护理理念为切入点,重视对护理过程、护理环节的控制[1]。
混合痔手术是目前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疼痛是常见并发症,因此为了保证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法,而PDCA循环则是其中关键[4-5]。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10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0人,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8~53岁,平均38.08±12.65岁;术后由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52人,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1~55岁,平均35.16±14.33岁;术后由责任护士按护理常规进行疼痛管理。
品管圈管理在减轻混合痔手术后拆线疼痛中的应用
品管圈管理在减轻混合痔手术后拆线疼痛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后拆线疼痛中的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患者拆线疼痛为活动课题,分析患者混合痔手术后拆线疼痛的原因,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混合痔手术后拆线疼痛明显减轻。
结论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后拆线中实行品管圈活动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标签:品管圈;混合痔;疼痛;拆线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s英文缩写QCC)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
混合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症状为出血、疼痛、脱出、便秘,手术是治疗混合痔的最佳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过程中要缝合皮桥及缝扎止血,所以手术后每个患者都需要拆线,在拆线过程中,患者会承受不同程度的疼痛,有时还会发生晕厥、疼痛性休克等意外风险而引发医疗纠纷。
因此,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疼痛控制方案是肛肠科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是患者的迫切需求。
我科于2013年6~11月运用QCC的管理方法,针对混合痔患者手术后拆线普遍存在疼痛难忍的情况,采用品管圈方法对其实施质量改进,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调查统计2013年6~11月我科做混合痔手术的患者的患者185例。
观察组95例,为2013年9~11月做混合痔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50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7岁;对照组90选择2013年6~8月在我科做混合痔手术的患者,其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6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成立品管圈小组圈名为无痛圈,QCC小组成员共8人,3名医生,5名护士,全体圈员共同讨论,确立活动主题为“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后拆线疼痛。
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PDCA成果报告书
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PDCA成果报告书一、活动主题:提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二、主题说明手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损伤后的一种急性反应,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被充分控制, 则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有效的术后镇痛,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还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衡量指标:分子:术后采用镇痛泵行镇痛治疗的手术患者中术后48h内疼痛评分小于4分的患者数分母:术后采用镇痛泵行镇痛治疗的手术患者总例数计算公式:分子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 ————×100%分母四、选题理由:1.本科2018年4-10月术后镇痛有效率统计结果为58.7%,未达100%,有提高的必要性;2.《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中指出:有效的手术后镇痛,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还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shows that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pain negatively affects quality of life, func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the risk of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s,and the risk of persistent postsurgical pain.五、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9):911-917.2.Chou R,Gordon DB,de Leon-Casasola OA,et al.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J].J Pain,2016,17(2):131-157.六、目标设定目标值设定:将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提高至100%。
降低痔疮术后疼痛NRS评分≥4分发生率 普外科品管圈护理课件
现有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术后疼 痛发生率的效果有限,需要寻找 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02
CATALOGUE
品管圈介绍
品管圈定义
品管圈是指在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性 质相似的场所,自发组成的以提高工 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降低成本、 保障安全等为目标的小组。
品管圈通常由5-10名成员组成,通过 团队合作、集体智慧和经验共享,运 用各种品管工具和方法,解决工作中 遇到的问题。
03
CATALOGUE
降低痔疮术后疼痛nrs评分≥4分发生率的 原因分析
患者因素
01
02
03
心理因素
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 等心理状态可能导致术后 疼痛加剧。
年龄与性别
年龄较大、女性患者术后 疼痛发生率较高。
生活习惯
长期便秘、不良排便习惯 等可能导致术后疼痛。
医护人员因素
手术操作
手术过程中操作粗暴、损 伤过多可能增加术后疼痛 。
品管圈活动实施与效果评价
活动实施
确定主题
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品管圈活动的主 题为“降低痔疮术后疼痛nrs评分≥4 分发生率”。
实施方案
按照制定的对策,逐一实施并记录实 施过程和效果。
01 05
02
现状调查
收集近一年来痔疮术后疼痛nrs评分 ≥4分的发生率,了解现状并分析原因 。
03
目标设定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设定品管圈活动 的目标为将痔疮术后疼痛nrs评分≥4 分发生率降低至一定比例。
品管圈活动特点
自主性
品管圈成员自发组成,自主开 展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
创造力。
科学性
品管圈活动遵循PDCA循环等科 学方法,确保活动的计划、执 行、检查和行动的合理性和有 效性。
肛肠科品管圈成果汇报内容完整QCC成品案例护理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检讨阶段
在活动过程中及活动结束后, 团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 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改进阶段
针对检讨阶段发现的问题,团 队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
优化和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03
肛肠科品管圈成果展示
改善前后数据对比
改善前数据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
改善后数据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肛肠科护理工作进行改进,收集改善后 的数据,与改善前数据进行对比。
总结词:成功实施
详细描述:该案例详细介绍了某医院肛肠科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过程,包括主题选定、计划制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 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以及检讨与改进等步骤。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该科室在肛肠疾病护理方面取得 了显著的成果和经验。
案例二:某医院肛品管圈培训和指导,提高医护人 员对品管圈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优化品管圈管理流程
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 成本。
加强品管圈活动的宣传与推广
扩大品管圈活动的影响力,鼓励更多科室 参与品管圈活动。
肛肠科品管圈的未来展望
深化品管圈管理理念 将品管圈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成为肛肠
科医护人员的自觉行动。
改善成果分析
对比分析
将改善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品管圈活动对肛肠科护理工作的改善效果。
成果总结
总结品管圈活动的成果,包括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 意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改善成果的效益评估
经济效益评估
评估品管圈活动对肛肠科护理工作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约的医疗资源、减少的医 疗费用等。
肛肠科品管圈的成立背景
肛肠科科品管圈 降低痔疮术后疼痛发生率
优化术后疼痛管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术后疼痛管理流程,加强 多学科协作,实现疼痛控制效果的最 大化。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术 后焦虑和抑郁情绪。
谢谢
THANKS
取有效的镇痛措施。
加强患者宣教,提高患者对术 后疼痛的认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促进患者积极参与疼痛控制
。
06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总结经验教训
术后疼痛评估方法需改进
01
目前使用的疼痛评估量表存在主观性强、评估不准确等问题,
需要引入更客观、量化的评估方法。
患者教育不足
02
部分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知不足,未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导
01
02
03
心理状态
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可 能导致患者对疼痛的敏感 度增加,从而加重术后疼 痛。
年龄
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对疼 痛的耐受能力较差,从而 在术后更容易感到疼痛。
健康状况
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可能 影响其对术后疼痛的耐受 能力,如其他慢性疾病可 能加重术后疼痛。
护理因素
术后护理
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伤口 清洁、换药等,这些操作 可能刺激手术部位,引发 疼痛。
建立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监测与改进机制
对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05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CHAPTER
数据收集与分析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痔疮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记录患者疼痛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疼痛部位及性质等信息。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以 了解患者疼痛发生的情况和规律。
肛肠科科品管圈成果汇报PPT 降低痔疮术后疼痛发生率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18.2%-18.2%×0.85×0.73 =6.9%
目标设定
20
18.2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改善前
降幅11.3% 6.9
目标值
QCC旅程
原因分析
患者
对止痛药物缺乏认识
患者认知、 心理
疾病认识不足 患者情绪 病情严重
患者病情
后
会
引
换药操作不当
起
疼 操作方法不当
手术操作
痛
不当
呢 管理不规范
?
疼痛标准化护理
流程不完善
其他
方法
要因选取
说明:重要的5分,一般的3分,不重要的1分。根据80/20原则,选定排名前五项的为要因。
真因验证
收集方式:通过查检得出 地 点:病区 工 具:收集调查表 收集时间:2017年4月23日-2017年4月30日 步 骤:值班护士利用真因验证调查表,在上班时间,对35例术后疼痛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发 现真因问题打√。结 果:共查检出术后疼痛发生原因140人次,对查检汇总并计算累计百分比 绘制查检汇总表及柏拉图,如下图:
[1]参考文献;全国高等本科护理学专业“十二五”卫生部规划教材《基础护理学》 [2]疼痛:疼痛评分大于等于4分。
主题选定理由
对患者: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感受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
患者早日康复
对护士:提高专业素质,提高观察能力,提升自我成就感
对医院: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社会效应,提升医院的整体品
牌形象
可行性 不可行 较可行
可行
护理干预对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实施及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对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实施及临床观察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痔术后疼痛的效果。
方法针对患者恐惧、害怕的心理,干预组人员实施一套术前简化快捷护理操作程序,从术前繁琐冗长的术前准备时间和采用家庭式心理护理方式,来有效减轻痔术前恐惧,术后疼痛,消除患者的思想的顾虑及提高术后康复的时间,与传统的护理措施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疼痛情况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简便有效的护理干预程序有效地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稳定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重大意义。
标签:护理干预;混合痔减轻疼痛创面疼痛是混合痔患者手术后的首位症状之一,被视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1]。
我院是肛肠专科医院,来我院就诊的患者数不胜数。
患者不仅对手术后疼痛担心,患者入院对一系列的术前检查都有恐惧,害怕心理,针对患者此心理,干预组人员制定一套简化快捷的入院检查程序,同时釆用亲情式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住院治疗有把医院请到家的感受,花很少的钱享受到优越的护理待遇,使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是轻松愉悦的过程。
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消除患者的思想的顾虑及减少对机体康复的不良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2年1~12月收治的肛外科手术患者70例,均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修订的2006版《痔临床诊疗指南》混合痔诊断标准,择期进行手术治疗。
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3~58岁,平均(30.6±2.1)岁;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
年龄22~61岁,平均(32.7±1.2)岁。
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发病时症状和体征、诊断分期、过去治疗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痔疮手术后疼痛护理
痔疮手术后疼痛护理痔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痔疮常常发生在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久坐不动等人的身上。
对于痔疮,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但是在手术过后,患者会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感,使术后恢复效果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在病人完成痔疮手术后进行疼痛护理,避免病人因为长时间的疼痛出现生理与心理上的应激,对生活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
一、心理疏导在痔疮手术完成后,患者常常因为疼痛感、不适感等原因产生焦虑、烦闷、急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情绪梳导,帮助患者释放不良情绪情绪。
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与文化水平,给予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再次使患者对本次手术治疗的目的进行了解。
在手术后,患者会对手术等情况有所疑问,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提出内心的疑问,并温和耐心地向患者解答,为强调在痔疮手术后出现疼痛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拉进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护患信任度,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护理人员不定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更改治疗与护理方案,向患者讲解疼痛的产生机制,使患者对疼痛出现的原因有所把握,从而减少因疼痛感出现产生的负面情绪,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鼓励。
二、饮食护理在痔疮手术后的第1天,可以给予病人半流质食物或流质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不能饮用牛奶、豆浆,因为这类食物会导致病人出现腹胀,导致患者胃肠不适。
在手术后的第2~3天,病人可以吃部分常见食物,如高蛋白质、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嘱咐病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喝水。
在手术后的第5~7天,病人的肛门切口线会脱落,此时,病人需要避免食用刺激、辛辣、油腻的食物。
三、疼痛护理(一)非药物镇痛法1.心理干预法在痔疮手术后,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需要家人的理解、帮助、支持、鼓励和安慰。
郁结于心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向患者讲解一些预防和减轻疼痛的技巧,并向患者科普如何调节自我情绪,让病人通过调控情绪来缓解手术后的疼痛感。
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本研究旨在探讨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痔疮手术后患者的疼
痛感受提供实用建议。
选取痔疮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疼痛护理组和常规组,两组均
采用常规麻醉和手术操作,其中疼痛护理组在手术后实施疼痛护理措施,包括用药、热敷、物理治疗等,常规组则按照常规护理进行处理。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的疼痛评分、镇痛药用量、恢复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疼痛护理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镇痛药用量
也明显降低(P<0.05)。
疼痛护理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也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
结论:在痔疮手术患者中,实施疼痛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减少镇痛
药用量,并加速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疼痛护理措施应充分结合患者个体特
点和疼痛程度,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术后疼痛控制水平。
疼痛护理使用于痔疮手术治疗中的分析
疼痛护理使用于痔疮手术治疗中的分析目的:以比对评估法调研痔疮手术中增强疼痛护理的成效情况。
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这段期间入我院行痔疮手术患者中挑出135例,据此次调查实际需求将选出病例分成一般护理、疼痛护理两个组,一般护理组对组内患者施行惯用一般型的护理方法,疼痛护理组于此前提之下增用疼痛干预方面护理。
比对两个组护理后疼痛指数状况。
结果经实际调查两组术后患者疼痛等级具体情况知,疼痛护理组1级、2级、3级疼痛等级患者的实际情况均优越于一般护理组,且比照差异较大(P<0.05)。
结论在痔疮手术护理事务中纳入疼痛护理的干预内容,可使患者疼痛感得以显效缓解,此法应被进一步运用。
标签:疼痛护理;痔疮手术治疗;应用引言外科手术开展的痔疮手术占比较多,此疾病本质在于静脉团突显,并因受不同因素干扰而形成血管性病变,主见病征有异常出血。
痔疮患者施行手术以后需待一定时间才可康复,行术后多见合并症状就有术口及对应部位疼痛。
本调查从入我院行痔疮手术患者中挑出135例,据此次调查实际需求将选出病例分成一般护理、疼痛护理两个组,一般护理组对组内患者施行惯用一般型的护理方法,疼痛护理组于此前提之下增用疼痛干预方面护理。
比对两个组护理后疼痛指数状况,现作如下几点分述。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这段期间入我院行痔疮手术患者中挑出135例,所选患者经检查及确诊一系列术前就诊活动,都伴有痔块脱出或是嵌顿方面现象,且排便同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流血问题。
据此次调查实际需求将选出病例分成一般护理、疼痛护理两个组,一般护理组65例:女性31例、男性34例,年龄32~68岁,平均(47.6±9.21)岁。
疼痛护理组70例:女性33例、男性37例,年龄31~69岁,平均(48.1±10.07)岁。
两个组以上各资料对比后未见较大差异性(P>0.05),可实施同时期调查活动。
1.2方法一般护理组所涉及的患者护理基本属于常规方法,即处理吻合口流血、引导患者解大小便、监测各项体征指数、应急处理伤口处肿胀现象等。
肛肠科科品管圈成果汇报PPT 降低痔疮术后疼痛发生率共46页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肛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进步,痔疮手术已经成为一种治疗外痔、内痔的常见方法。
病人在手术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因此,如何有效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以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为主题,介绍了痔疮手术患者中常见的疼痛类型、疼痛护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以期在临床实践中为疼痛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剥离疼痛:在进行痔疮手术时,医生需要将内痔和痔核剥离,这个过程会引起患者的疼痛。
2.排便疼痛:手术后,由于伤口处有疼痛感,患者在排便时也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是痔疮手术患者中非常常见的。
3.便后疼痛:患者排便后,疼痛感并没有消失,仍然感到不适。
4.术后疼痛:痔疮手术后,患者在手术部位会出现疼痛感。
疼痛感的强度和时间因人而异,一般4-6小时后出现,最长可持续12小时以上。
二、疼痛护理的方法1.药物缓解疼痛疼痛是造成病人不适的主要原因,因此,医生会给病人开一些止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这些药物具有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术后的疼痛。
2.加强伤口护理在手术后,医生需要对伤口进行紧密的包扎,防止伤口感染,对于疼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进行伤口包扎时,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位和压迫等操作,以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的疼痛。
3.生理疗法生理疗法包括物理疗法和心理疗法两方面。
物理疗法主要是利用理疗、电疗等手段来缓解身体的疼痛,而心理疗法主要是利用心理治疗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4.营养调理营养对于手术后的恢复很重要,因为恰当的饮食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和身体的恢复。
因此,医生会给患者开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高蛋白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等。
三、注意事项1.疼痛程度评估术后疼痛的程度不同,因此需要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医生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治疗。
2.适当的饮食在手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饮食,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分析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分析目的:探讨我院目前痔疮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护理,以便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方法:选择广西横县校椅镇卫生院痔疮患者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护理,采取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
结果?: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广西横县校椅镇卫生院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愈率明显不如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
采用常规治愈,好转率能达到80%,而采用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好转率高达100%,个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得以好转[1]。
结论:痔疮患者术后进行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各项指标都明显好转,对于患者的疾病情况具有一定改善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大推广。
标签:痔疮;护理要求;围手术期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治疗也是非常复杂的,由于其病理特点,造成了其反复发作,不通过手术,比较难以治愈。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术中常见的、可预防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90%。
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广西横县校椅镇卫生院痔疮患者50例,其中男女比例4:1,男性40例你,女性10例。
平均年龄35.7土11.45岁(21一82)岁;学历比例:小学学历5例占10%,初中学历33例占66%,其它学历12例占24%。
通过数据整理发现:两组痔疮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手术方式、病程、疾病情况以及身体情况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的可比性。
降低痔疮术后疼痛发生率品管圈76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降低痔疮术后疼痛发生率品管圈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普外科
F-发现问题
• 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 杂反应,现已成为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 生命体征,也是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常见症状, 严重困扰手术患者。
F-发现问题
• 经初步统计我科痔疮术后第一天疼痛NRS评 分≥4分的发生率约为50%,与部分医院相仿。 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部分医院通过不断改善 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已将痔疮术后第一天 疼痛NRS评分≥4分的发生率降至30%或以下,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这是我们要不断改善 痔疮术后的疼痛管理的原因。
U-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S-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方案
P-改进计划
• 1.成立质控改进小组(APS 急性疼痛小组):普外科、麻 醉科。 • 2.合理安排APS医师、护士查房时间。 • 3.加强APS医师及病区医务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表1降低痔疮术后疼痛NRS评分≧4患者比例的改进计划: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阈值 资料来源 资料收集统计 样本量 痔疮术后疼痛NRS评分≧4的发生率 术后疼痛NRS评分≧4的病人数÷总的手术病人数 ≦30% 普外科患者 每季度统计 所有普外科痔疮术后的病人
C-效果评价Leabharlann • 通过改进,我科2016年5月至10月的痔疮患者,术后疼痛NRS评分≥4分的发生 比例已下降,全部在目标峰值30%以下。运行基本稳定。
C-效果评价
• 改善效果图:
A-处理
1.制定了并标准化执行《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 普外科疼痛评诂制度与方法》。 2.修定了新的工作流程图(见图4)。
新的痔疮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流程图:
A-处理
• 3.持续改进:不断更新疼痛管理目标、指南及流程。 • 4.科室内部每一个季度进行一次疼痛专科检查,并 将结果进行科内讨论,进行持续质控、跟踪处理。
谢 谢!
D-对策实施
• 1.每天查房至少两次,(8:30~9:00)和(21:30~22:00)。 早上查房时对患者昨天的疼痛进行总结评分。 • 2.按照科内疼痛评诂机制对每位病人术后疼痛进行评诂。 • 3.对于严重痔的病人,考虑术后疼痛机会较大,APS医护人 员采取多种模式镇痛及提前干预。 • 4.术前常规对病人进行疼痛教育,减轻患者压力。 • 5.每季度对APS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及再学习。
O-成立改进小组
• 成立改进小组 • 组长:王浩 • 组员:吴坤远、莫秀晓、张毅、江祖德、陈 荣军、郭伟雄、冯彩玲。
O-拟订改进计划
C-现行操作流程和规范
数据收集
• 原围手术期疼痛处理方案治疗的原始数据:
目标设定
• 根据文献报道,通过围手术期的疼痛加强管理后能将痔疮 术后第一天疼痛NRS评分≧4的发生率降至30%,经我科全 体讨论后将目标定为30%。计算方式:痔疮术后第一天疼痛 NRS评分≧4的病人数÷总的手术病人数≦30% 。
D-对策实施
• 1.每天查房至少两次,(8:30~9:00)和(21:30~22:00)。 早上查房时对患者昨天的疼痛进行总结评分。 • 2.按照科内疼痛评诂机制对每位病人术后疼痛进行评诂。 • 3.对于严重痔的病人,考虑术后疼痛机会较大,APS医护人 员采取多种模式镇痛及提前干预。 • 4.术前常规对病人进行疼痛教育,减轻患者压力。 • 5.每季度对APS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及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