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doc

合集下载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1]01.doc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1]01.doc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1]01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系统软件部分)设计方案重庆安生威测控系统设备有限公司二零零七年五月请注意保密!!第二章系统架构设计2.1 概述根据《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和《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本系统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必须为当前高可靠性、开放性好、易于操作、易维护、安全成熟的主流产品,以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工作。

同时考虑各煤矿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大家都熟悉的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用户操作基于IE浏览器模式。

2.2 总体方案2.2.1 系统网络结构本系统采用B/S架构,支持单服务器、双服务器热备模式;对较大规模的煤矿后台系统可以支持数据库独立,对较小规模的后台系统也可采用单机集成数据库模式,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

移动IE查询终端IE查询终端1IE查询终端2IE查询终端N图1单机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移动IE查询终端IE查询终端1IE查询终端2IE查询终端N图2双机热备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移动IE查询终端IE查询终端1IE查询终端2IE查询终端N图3独立服务器双机热备人员定位管理系统2.2.2 数据中心服务器在上面三个结构图中,带背景部分为煤矿地面管理中心,在管理中心的计算机中安装本系统软件;这些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矿区分布图绘制与读卡器位置安装配置;矿区人员信息与分组及其权限管理配置;整个监控系统范围作业人员定位读卡器的通信巡查;人员位置信息的综合分析处理;人员出/入、滞留时间、报警、日志等各种信息的存盘处理;为IE 瘦客户端提供查询服务;为外部或上级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接口。

当然,在管理中心的每一个服务器上也与客户终端一样可通过IE 浏览器进行查询,同时,在管理中心还可视情况配置大屏幕投影仪、电视墙等设。

2.2.3 查询客户端其他笔记本、各办公科室查询终端仅通过IE 浏览器即可对系统的监控范围人员分布图信息及历史统计报表信息进行查询。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3
数据导出
查询到的历史轨迹数据应支持导出功能,可导出 为Excel或其他格式文件进行保存和分析。
考勤管理功能
班次设置
系统应支持班次设置功能,可 根据矿井工作制度灵活配置班 次,满足不同班次人员的考勤
需求。
考勤记录
系统应实时记录人员的考勤状 态,包括上班、下班、迟到、 早退等,为矿井人员管理提供 准确数据。
实时监控
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矿井内人员的位置和动态,确 保人员安全。
紧急救援
一旦发生事故,系统可迅速定位到被困人员位置 ,提高救援效率。
安全预警
通过对人员分布、移动轨迹等数据的分析,系统 可提前发现潜在安全隐患。
优化矿井工作流程
自动化管理
01
系统实现矿井人员考勤、调度等工作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
效率。
为确保系统稳定性,采用可靠的备用电源 方案,并对关键硬件设备进行冗余设计。
软件设计
定位算法
研发高效、准确的定位算法,对从定位基站接收 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实现人员位置的实时解算。
人机交互界面
设计直观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矿井管理人员 能够方便地查看人员位置、系统运行状态等信息 。
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
开发专用软件,用于管理定位系统产生的数据, 包括人员位置信息、基站状态等。同时,对数据 进行挖掘分析,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多场景适应
实时定位功能应适应矿井内各种复 杂环境,包括巷道、工作面、设备 等不同场景,确保定位稳定可靠。
历史轨迹查询功能
1 2
轨迹回放
系统应支持历史轨迹的回放功能,可查询并显示 人员在矿井内的历史移动轨迹,为安全管理提供 数据支持。
时间段选择
历史轨迹查询应支持自定义时间段选择,可根据 需要查询特定时间段内的人员移动轨迹。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作业管理技术方案一.范围本原则规定了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旳产品分类,技术规定试验措施和检查规则。

本原则合用于煤矿使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二.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旳条款通过本原则旳引用而成为本原则旳条款。

但凡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随即所有旳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合用用于本原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原则到达协议旳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旳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版本使用与本原则。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规定。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10111 运用随机数股子进行随机抽样旳措施AQ 620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规定MT209 煤矿通讯,监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规定MT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措施和管理措施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重要系能测试措施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播装置MT/T 1004-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 1005- 矿用分站MT/T 1007- 矿用信息传播接口MT/T 1008-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规定三.术语和定义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监测井下人员位置,具有携卡人员/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四.技术规定,一般规定;对煤矿进下人员定位系统旳认证流程熟悉,亲自参与并完毕了有关旳产品认证。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1、总体设计思想:为保证矿井生产调度的可靠性,设置煤矿人员定位、考勤管理系统, 通过对巷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人、车、物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和智能身份识别,并可以充分利用矿井已有煤矿监控系统平台资源联网运行,实现矿山井下人员区域定位跟踪和考勤的自动化管理。

以实现全矿井的规范化、科学化的调度、指挥、管理。

2、系统满足环境条件:1)安装场所:井上及井下2)环境温度:上限+40℃,下限-10℃,24小时内平均温度不高于+30℃;3)相对湿度:+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较大的相对湿度,如+20℃为90%,但应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可能产生凝露的影响;3、项目开发所遵循的原则:厂家提供的所有设备、器件都应符合下列规程规范要求:1)《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

2)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3)MT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4)设备的分项及系统均应有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安证。

5)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6)AQ 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7)《山西省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试行)》4、项目总体设计4.1系统技术要求:1) 系统所有设备均为本质安全型;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分站有效覆盖范围:大于20M;3) 允许被测对象最大移动速度:大于10m/s;4) 用单个分站能自动识别被测对象的运动方向;5) 设备外接端口都有保护电路,控制电缆可热插拔工作;6) 系统尽量利用井下工业以太网传输;7) 具备考勤功能;8) 能够分区显示井下人员数量;9)系统应满足联网和集成的要求:与集团公司联网,数据可上传集团公司(满足集团公司《阳煤集团跟班人员稽核系统》的要求)和省煤管局。

4.2系统的功能4.2.1矿井考勤系统的功能及与工资核算系统数据共享1) 识别分站设置本着入井从地面考勤,升井从井下考勤的原则;2) 系统具备卡唯一性识别功能,有效防止人员带多卡下井;3)考勤传输系统具有防雷、避雷装置;4) 考勤方式采取通过自动读取式,同时显示考勤人员的信息;5) 考勤传输主机存储的数据具有二次传输功能,以防止数据传输时出现特殊情况,数据丢失能及时恢复;6) 考勤系统中的各种报表可以通过通用接口直接提取,满足对系统集成的要求;7) 显示屏上同时可显示从上位机上发布的各种信息;8) 记录统计能实现分层次处理,按矿井的实际组织机构录入对应处理;9) 在上位机可查询本矿所有人员的入井相关信息;10)要求定位考勤系统,以员工养老保险号作为人员识别的唯一代码。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要求一、背景介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用于实时了解井下作业人员位置并保证其安全的系统。

该系统对于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降低煤矿事故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非常重要。

二、技术要求:1.定位准确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高精度的定位能力,能够准确显示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

误差应控制在1米以内。

2.实时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实时性,能够对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进行实时更新,并及时向工作人员提供位置信息。

3.稳定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能够在恶劣的井下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保持良好的数据传输和定位功能。

4.抗干扰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有干扰源存在的情况下保证正常工作。

5.安全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保护井下作业人员的个人隐私,确保个人信息不被第三方获取和篡改。

6.数据传输保密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较高的数据传输保密性,能够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和解密功能,防止数据信息被第三方获取和篡改。

7.电源稳定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能够在井下环境中长时间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8.报警功能: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报警功能,能够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发送报警信息,以便采取紧急措施。

9.兼容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较高的兼容性,在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联合使用时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

10.可靠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在长时间连续工作的情况下保持正常工作,并能够在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和恢复。

11.系统可管理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当具备较高的系统可管理性,能够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控、管理和维护,并能够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问题排查。

矿井下人员定位与虹膜考勤系统整体解决方案.doc

矿井下人员定位与虹膜考勤系统整体解决方案.doc

XX矿井下人员定位与虹膜考勤系统整体解决方案1设计方案XX矿虹膜考勤、及人员定位跟踪系统全面解决方案西安凯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二月目录1 方案概述(3)1.1实现目标(3)1.2 主要特点(3)1.2.1 单纯使用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所存在的固有缺陷(3)1.2.2 弥补现有缺陷,构建完整系统是本方案的突出特点(4)1.3 本方案的适用对象(5)1.4 小结(7)2 虹膜识别技术与RFID技术(8)2.1虹膜识别技术简介(8)2.2 RFID识别技术简介(10)2.2.1 RFID的工作原理及组成(10)3 解决方案的技术实现描述(12)3.1 系统组成(12)3.2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13)3.3功能列表(14)3.4 各单元描述(14)3.4.1注册单元(14)3.4.2识别单元(17)3.4.3人卡绑定单元(18)3.4.4跟踪定位单元(19)3.4.5控制服务单元(25)3.4.6其它单元(27)3.5.XX矿矿井人员安全监测系统(28) 3.5.1系统概述(28)3.5.2拓朴结构(29)3.5.3系统配置(29)4施工组织方案(30)4.1组织与管理(30)4.1.1工程分解(30)4.2工程管理思路和方法(31)4.2.1机构及岗位人员配置(31)4.2.2 工程总体组织结构如下图示(32)4.2.3 施工方人员配置结构图(33)4.3工程进度计划(34)4.3.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34)4.3.2施工进度计划(34)4.4质量控制计划及措施(35)4.4.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35)4.4.2施工质量预控措施(35)4.4.3施工过程中期质量控制措施(35)4.4.4施工过程后期质量控制措施(36)4.5项目的管理文档(36)5 西安凯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售后服务体系(36)5.1售后服务部介绍(36)5.2售后服务部的职责(37)5.3售后服务部的服务对象(37)5.4售后服务流程(38)5.5服务方式(38)5.6响应时间(39)5.7硬件更换和维修服务的范围说明(40)5.8免除保修义务(40)6 培训(40)6.1 培训名额(40)6.2 产品安装前的培训(41)6.3 调试中的培训(41)6.4 现场培训(41)6.5 长期培训(41)附表二:施工规范表(41)1 方案概述安全为天,井下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煤矿管理者所面对的最重要的管理问题。

煤矿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doc

煤矿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doc

煤矿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1煤矿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矿井人员管理系统一、技术标准、规范从矿井的用途和实际出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制造应执行最新版国家标准(GB)和行业标准。

投标方也可采用高于下述标准的行业标准、规范。

投标方所使用的标准、规范均应是投标前一个月的有效版本。

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T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AQ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臵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T286-1992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T899-19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臵通用技术条件MT/T 1005-2006 矿用分站MT/T 1007-2006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 1008-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二、总体目标矿井人员管理系统通过跟踪定位方式实时了解井下人员的流动分布情况、任一指定井下人员在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查询任一指定井下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轨迹。

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准确数量、统计与考核下井人员的出勤情况。

另外,可以对任一日期或指定日期段、任一指定月份,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下井班次等进行分类统计,产生的人员考勤的日报表、月报表,便于考核,能打印相关报表,并能导出考勤报表至EXCEL 或WORD。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

露天煤矿采用UWB定位技术实现露天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智能化应用为解决目前露天煤矿普遍安装的人员定位系统只能进行区域人员定位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的精确人员定位系统建设成本投入太高的问题,提出了采掘面和关键区域精确定位和其他地方区域定位相结合的方案,甚至可以融合现有的区域人员定位系统。

系统采用UWB超宽带技术为定位测量技术,理论精度达到0.1米。

有专门的人员定位监测平台软件,进行定位信息的处理,功能涵盖现有人员定位系统的功能,并能融合现有区域定位数据,系统同时还提供调度通讯的功能。

系统由人员调度通讯定位终端(人携带)、精确定位锚点、区域定位锚点、采集器、传输分站、光纤、电源、矿用本安电源箱、调度采集服务器、人员定位系统分析平台软件等几部分组成。

精确定位采用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频带为3.1-10.6GHz,带宽大于500MHz,时域上表现为时间极短(<2nS)的脉冲。

模块A相当于安装在人员调度定位终端里,模块B相当于安装在精确定位锚点里,精确定位锚点按照固定坐标值,按一定间隔安装。

UWB定位技术采用的是TOF(飞行时差)测距,TOF测距方法属于双向测距技术,它主要利用信号在两个收发机之间飞行时间来测量节点间的距离。

模块从启动开始即会生成一条独立的时间戳。

模块A的发射机在其时间戳上的a1发射请求性质的脉冲信号,模块B在b2时刻发射一个响应性质的信号,被模块A在自己的时间戳a2时刻接收。

人员调度定位终端不断在获取UWB定位锚点ID和距离信息,从报文信息中判断本次测距通信的UWB锚点数量为1还是大于1,若是1,则存储一条精确定位信息,若是2,则拆分成两个精确定位信息存储。

人员调度定位终端将在第一次进入某个区域定位锚点区域、离开某个区域定位锚点区域、切换到新的区域定位锚点三个时间节点的时间形成区域定位信息,并将区域定位信息存储后在LoRa网络覆盖时将区域定位信息上传给分站和采集器。

人员调度定位终端在第一次搜到区域定位锚点之后,记录当前时间和区域定位锚点ID信息。

KJ236A人员定位技术方案(doc 48页)

KJ236A人员定位技术方案(doc 48页)

KJ236A人员定位技术方案(doc 48页)山西灵石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KJ236(A)煤矿人员管理系统技术方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3年6月目录KJ236(A)煤矿人员管理系统 (5)1.1KJ236(A)煤矿人员管理系统概述51.2相关业绩51.3系统设计依据61.4系统设计原则71.5系统组成71.6系统的功能81.7系统特点101.8系统主要设备技术参数111.9系统软件介绍161.9.1运行环境161.9.2绘图软件特点161.9.3软件功能介绍181.10系统设备布置及配置清单461.11系统施工方案501.12系统培训方案521.13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54KJ236(A)煤矿人员管理系统1.1KJ236(A)煤矿人员管理系统概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可靠的手段能及时统计井下人员的数量和所在位置,浪费的大量的救援时间和救援资源。

KJ236(A)煤矿人员管理系统采用ZigBee2.4GHz无线通讯、无线组网、CAN总线、以太网等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实现井下人员考勤管理、实时移动定位、安全警示报警监测、应急快速搜寻、瓦斯巡检移动立体化监测等功能于一体,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图表、打印信息,让用户迅速了解井下人员的当前位置分布情况、行走路径,提高对井下人员的监测和调度,增强发生事故时井下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以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相关业绩1.3系统设计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09AQ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GB/T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2000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2000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4-2000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T 4924.2-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 12173-90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MT/T1005-2006 矿用分站MT/T1007-2006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1.4系统设计原则可靠性系统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检测,取得合格证、防爆证、安标证,能够在煤矿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确保系统可靠运行。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瓦斯爆炸、煤与岩石突出、坍塌等,这些都给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设计一套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一、系统概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定位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时跟踪和定位,实现对人员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系统组成1. 人员定位设备:为井下作业人员佩戴的定位设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与地面监控中心的实时通讯,并能够自动上传人员的位置信息。

2. 基站设备:安装在矿井各个关键位置,用于接收和发送人员定位设备的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

3. 地面监控中心:由监控人员操作的中心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处理和显示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及时发出指令。

4.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实时监控、历史轨迹回放、报警处理等功能。

三、系统工作原理1. 人员定位设备通过与基站设备的通讯,实时上传人员的位置信息。

2. 基站设备接收到人员定位设备的信号后,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

3. 地面监控中心接收到数据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及时显示人员的位置信息。

4. 监控人员可以通过地面监控中心对人员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指令。

5. 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对人员的历史轨迹进行回放,并进行报警处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四、系统特点1. 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历史轨迹回放:系统可以对人员的历史轨迹进行回放,方便管理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和处理。

3. 报警处理:系统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报警处理,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煤矿业也不例外。

由于煤矿生产环节中存在着危险性较大的工作环境和高风险的事故隐患,如何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应运而生。

一、技术原理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主要依据的是自主定位和无线通讯技术。

利用现代化无线个人定位技术、实时定位技术、高精度无线传感技术及众多前沿技术开发出一套完整、先进、实用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

该系统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显微传感方式,对人员进行高精度定位,从而实现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同时,通过UWB、WiFi等无线通讯协议,实现煤矿工作人员之间的实时通讯。

二、技术特点1.高精度定位:该系统采用自主定位技术,精度高达10厘米,确保实时监测到煤矿工作人员的位置,有效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

2.实时监控:该系统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实时位置监控,可实现对人员进入禁入区域等危险区域的实时预警,能够迅速指引工作人员及时避免隐患发生。

3.全网联动:该系统通过WiFi等无线通讯协议,能够与其他设备联网,通过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保证了系统的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从而全面地保障了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

4.多种报警方式:该系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报警,包括声光报警,震动报警,手机短信报警等,保证了信息的全面传递。

三、技术应用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与安全管理中,如帮助管理人员实现工作人员安全进场、离场记录,实现隐患排查和整改、非法人员侵入监测、工作人员出入管理等。

四、技术优势相比于传统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业公司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准确性高:采用高精度定位方式,实时监测人员位置。

2.数据安全性高:采用多种数据加密方式,保护信息安全。

3.报警方式多样化:采用声、光、振动以及手机短信等多种报警方式,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安装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安装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安装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18768安装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措施Installer positioning system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一、施工原因:为了达到进入井下隐患整改的条件,需安装“人员定位系统”。

由于我公司停工停产时间较长,井下巷道变化较大,为确保安全施工,特制订本措施。

二、施工时间:20xx年8月日三、施工工期:7天四、机电队负责人:赵砖头五、安监科负责人:曹东升六、机电科负责人:马太松七、通防科负责人:朱振平八、参加施工人员: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机电科提前三天上报所需入井人数,施工工期给调度室及领导,由矿领导安排人员对井下巷道、瓦斯、安全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安全后,由调度室通知入井时间、入井人数。

2.设备入井前由机电科对入井的设备、电缆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收好资料存档,并做好设备台账,不合格设备、线缆严禁入井。

3.凡参加施工人员入井前由安检科组织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具体学习施工作业时注意事项及入井安全知识。

施工期间,安全负责人负责监视安全工作,严禁违章违规操作,瓦检员对安装设备布置点附近的瓦斯进行全面检查。

4.施工前机电队把安装所需使用的工具、材料、备品备件准备齐全,确保可靠。

5.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要分工合理,由机电队副队长杜相统一安排,不得单独行动,入井后严禁乱跑乱窜。

6.施工人员必须保证施工质量,系统安装时,按设计要求布局合理,电缆按规定悬挂整齐。

7.施工负责人每天必须向主管领导及调度室汇报当天的工作进度,施工时存在的问题等相关事项。

8.安装竣工后,必须对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后,汇报给调度室及相关领导,由相关单位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对系统全面验收。

9.此措施在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负责向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贯彻并签字执行。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1 人员定位系统 (3)1.1 概述 (3)1.2 系统组成 (3)1.3 工作原理 (4)1.4 系统设计 (5)1.4.1 读卡器布置原则 (5)1.4.2 系统设计 (6)1.5 系统主要功能说明 (6)1.5.1 实时监测功能 (6)1.5.2 查询功能 (8)1.5.3 安全保障功能 (13)1.5.4 统计考勤功能 (14)1.5.5 信息联网功能 (18)1.5.6 系统运行状态提示功能 (18)1.5.7 操作权限及操作日志功能 (20)1.5.8 管理设置功能 (21)1.5.9 员工管理功能 (22)1.5.10 矢量图功能 (22)1.5.11 双向通讯(求救功能)及无线通话扩展功能 (25)1.5.12 自诊断功能 (28)1.5.13 便携式检测仪功能 (28)1.5.14 三级联网功能 (28)1.6 KJ251A系统特有功能 (30)1.6.1 领导带班功能 (30)1.6.2 现场更换卡号功能 (30)1.6.3 车辆定位管理功能(可选功能,需增加相应设备) (31)1.6.4 巡更稽查功能 (34)1.6.5 位置还原功能 (35)1.7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35)1.8 设备功能描述 (36)1.8.1 人员定位分站(KJ251-F8) (36)1.8.2 矿用读卡器(KJF210B) (37)1.8.3 矿用标识卡(KGE116D) (39)1人员定位系统1.1 概述鉴于国家对煤矿安全的日益重视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确保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

煤矿监管部分、各矿调度及管理人员需要动态实时的掌握井下人员分布、出入井的准确人数、领导跟班情况汇总及特殊工种人员的活动轨迹等情况。

由于无法对员工的作业情况进行跟踪和核查,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不下井报井下工,员工提前上井,队组送人情工等现象。

劳资管理工作人员,每个月底需要录入大量的考勤数据,烦琐且易错。

矿山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矿井下财物损坏遗失情况比较严重,过去因为无法确定相关责任人,从而造成无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正令煤业人员定位系统设施安装方案

正令煤业人员定位系统设施安装方案

正令煤业人员定位系统设施安装方案简介正令煤业作为一家现代化煤矿企业,根据煤矿安全法的要求,必须确保工人的安全,减少潜在的事故风险。

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和跟踪工人位置的技术,能够追踪员工位置、区域氧气浓度、潜在危险区域等数据,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安全性和安全预防能力。

考虑到正令煤业人员定位系统所需要的多项要求和具体的部署场景,我们提出以下关于安装人员定位系统的方案。

设施选型正令煤业的煤矿是一个尺寸较大且拥有多个区域的复杂矿山,因此我们建议使用多传感器、多接入点且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的人员定位系统。

通过多传感器的综合使用,可以实现更加准确的定位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在人员定位硬件设备的选择上,我们建议使用烟感、氧气浓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和视频监控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扩大数据获取范围,不仅可以帮助确定人员的位置,而且可以有效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对设施运营监测。

设施布置为了确保人员定位系统的效果,我们建议安装一套完整的智能传感网络,为整个煤矿提供覆盖区域。

每个传感器和接入点都需要考虑到周围设备的位置和通讯线路等因素,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系统测试等方法来找到最佳的设施布置方案。

考虑到矿井隧道的特殊构造和工作区域的大小,我们建议将一个区域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内部考虑布置烟感和声学传感器,并在各个模块之间安装定位器,并考虑氧气等基本参数到监控室。

设施管理人员定位系统需要全天候运行和维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在设施管理上,我们需要分配专人负责监控设备状态和数据的收集,及时维修和维护设备,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我们将设施管理工作与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联系起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设计标准的应急预案和事件响应流程,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和设备,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结论人员定位是煤矿安全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多项技术改进和实践,我们可以打造出一套高效、可靠的人员定位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做出贡献。

矿业有限公司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矿业有限公司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矿业有限公司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1 前言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9】146号文件及国家煤矿安监总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要求、我矿为了全面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2 煤矿人员监控工程设计编制依据AQ6201 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10 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1018 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煤矿安全规程》2019年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监总煤装【2018】146号)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

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3.1成立专项行动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安部,安全经理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做好人员定位专项整治日常工作。

职责:1、经理必须定期召开安全办公会,研究和解决方案实施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确保人、财、物及时满足方案实施行动需要,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生产经理(总工程师)合理规划采掘布置,杜绝超通风能力生产。

把好专项整治行动中安全技术措施编审关、组织实施关、整改验收关。

负责审批关于专项整治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

及时向经理汇报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3、总工程师负责全矿一通三防业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有关人员定位系统的规章制度,参加矿井人员定位规划、设计工作,审查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中有关人员定位的专项规定。

负责制定关于专项整治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并严格监督检查。

及时向经理汇报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4、安全矿长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监察工作,监督并参与制定矿井专项整治行动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监督检查贯彻落实情况。

及时掌握安全动态,督促排查瓦斯事故隐患,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及时处理“三违”行为。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V1[1].01000字设计任务针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在作业时的安全管理问题,设计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设计方案1.系统概述该系统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能够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实时跟踪定位和管理。

系统由标签、读写器、服务器等硬件组成,同时也包括了基于Web的管理端和移动客户端。

系统将实现以下功能:(1)实时跟踪定位作业人员,包括作业人员的位置、状态、作业任务、出入井压状况等信息;(2)管理端实时监控井下人员情况,包括作业人员运行轨迹、在井下的位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等;(3)移动客户端提供给作业人员操作手册、安全须知,以及接收调度任务和回传执行结果;(4)应急预警功能和应急预案,实现在井下人员安全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处理。

2.系统硬件(1)标签:选用低功耗主动RFID标签,尺寸较小,佩戴舒适,可以在极低的电量下长期运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具备机械防护、防水、防爆等功能。

(2)读写器:选用射频读写器,能够接收标签频率,识别标签ID、位置,以及读取标签状态。

(3)服务器:实时接收读写器发送的位置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生成运行轨迹、作业任务情况等报表。

3.系统软件(1)管理端:基于Web浏览器,可以实时监控井下人员情况,包括人员位置、安全状态、作业情况等。

(2)移动客户端:基于移动设备,提供给作业人员操作手册、安全须知,以及接收调度任务和回传执行结果。

(3)系统应用:对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位置信息、作业任务等管理功能实现。

4.系统流程(1)标签读写过程:当作业人员进入井下范围后,读写器将接收到标签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读取标签ID,判断是否在已经注册的标签列表中,如果在则记录该标签的位置、时间、状态等信息。

(2)数据传输与处理过程:读写器会将井下作业人员标签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将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定位算法,对井下作业人员在井下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将位置信息以并运行状态、工作状态等其他信息一同存储到服务器中。

煤矿井下定位系统方案

煤矿井下定位系统方案

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系统设计原理井下人员定位管理及搜救系统是由地面监控中心主计算机在系统软件支持下,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和沿巷道铺设的通讯光/电缆,无间断、即时地对井下安装的无线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信息采集,无线数据采集器将自动采集有效识别距离的标识卡的信息,并无间断、即时地通过传输网络将相关数据传送至地面中心站。

数据信息经分析处理后,将井下人员(或机车等移动目标)动态分布在主计算机界面中得以实时反映,从而实现井下安全状态在井上数字化管理的目的。

遵循“统一发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将标识卡视为“上岗证”或“坑道准入证”,按准许上岗人员实行“一人一卡”制。

根据矿井监测需求,在井下坑道、峒室、作业面等地点安装无线数据采集器,并通过电缆/光纤数据传输接口相互连接为井下高速工业以太网,从而构成完整通讯线路。

煤矿生产单位输入工作人员相关信息后,向下井工作人员颁发并装备标识卡。

系统数据库记录该标识卡相对应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进入坑道的工作人员必须随身携带标识卡,当持卡人员经过设置识别系统的地点时被系统识别。

系统将读取该卡号信息,通过系统传输网络,将持卡人通过的路段、时间等资料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管理,并可同时在地理信息大屏幕墙上出现提示信息,显示通过人员的。

如果感应的无线标识卡号无效或进入限制通道,系统将自动报警,安全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立即执行相关安全工作管理程序。

生产单位可根据生产计划,对该标识卡进行授权管理。

授权围包括:该员工可以准入的坑道或作业面。

为防止无关人员和非法人员进入坑道或作业面,系统设置该卡准入坑道或作业面的时效管理模块及卡的失效、报失等。

坑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救险队使用移动式远距离识别装置,在10-30米的围方便探测遇险人员的位置,便于(进行安全高效的救护、救助工作)救护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运作,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传感、通信、计算和信息技术的监控系统,能够对人员的位置、动态进行全方位、实时、准确的定位和跟踪,以及对人员进行管理和应急响应。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定位算法和数据管理。

一、传感技术传感器是人员定位技术的核心,其目的是获得人员位置的信息。

传感技术主要有RFID、UWB、蓝牙等技术。

其中,RFID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传输到接收器中,能够快速的定位和识别人员,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UWB技术应用范围广,是对多路径干扰(multipath interference)具有强大抵御能力的技术,可实现高精度定位;蓝牙技术常用于低功耗、长距离、低速率的数据传输,能够满足温度、湿度等数据传输要求。

二、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人员定位系统的关键,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和有线通信技术。

其中,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含手机信号定位、蓝牙定位、Wi-Fi定位、RFID、GPS等;有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 Ethernet、RS-485、CAN 等。

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无需人为干预,能够自动更新和调整系统的配置和参数;有线通信技术的优点在于其稳定性高、传输速度快。

三、定位算法定位算法是人员定位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多路径衰减、信号反射、阴影效应、信号干扰等问题。

常用的定位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贝叶斯定位、激光雷达、地磁电场等算法。

其中,卡尔曼滤波算法基于标准正态分布模型,能够估计位置、速度等状态量,准确率高;贝叶斯定位算法则是通过贝叶斯概率从传感器数据中推断最可能的真实位置,精度相对卡尔曼滤波算法略低。

四、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减小误差和干扰。

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等。

其中,数据采集主要针对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包括姿态、加速度、角速度等;数据传输主要面向通信技术的将数据传输到后端服务器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向前端 App 或 web 页面进行实时的数据展示和可视化;数据存储主要面向留存历史数据、故障数据等,这些数据能够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数据分析主要针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统计分析、预测分析等。

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

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

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系统概述系统的作用通过对煤矿坑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人(或车、物)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利用虹膜等考勤系统,实现人员的考勤管理。

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高速数据传输速率,能够解决远距离,大流量,超低功耗,高速移动标识体的识别和数据传输难题.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矿井人员定位管理包括矿井人员定位、工作考勤、员工工资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网络数据通信等,用于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定位监测、办公管理等工作,有效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人员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矿井车辆定位管理(可选)矿井车辆定位管理包括实时监测、车辆档案、查询统计、管理维护、报表生成、帮助系统等,用于煤矿井下车辆的定位监测、管理等工作,有效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车辆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系统组成融合井下人员定位管理和人员考勤系统(矿井机车管理系统)为一体,做到对下井工作人员(车辆)的有效监测与科学管理.系统由地面监控中心、井口检卡、传输平台、井下监测设备、区域爆破闭锁装置、限制区域门禁报警组成。

监控中心部分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检测数据的管理、分站实时数据通讯、统计存储、屏幕显示、查询打印、画面编辑、网络通讯等任务。

井口考勤部分通过在出入井口设置出入井考勤机实现员工的下井考勤,显示检卡信息、检验卡的好坏以及电池使用状况。

考勤系统要求采用先进的虹膜识别技术.系统传输平台在传输网络方面,可采用以太环网、无线等组网方式。

井下监测部分本部分由读卡分站、动态目标识别器、无线定位器、人员标识卡组成。

通过在井下巷道有效布置读卡分站、动态目标识别器及无线定位器,下井工作人员佩戴标识卡,实时监测下井人员的分布,模拟行走路径,并做到井下人员的区域定位。

同时地面监控人员可通过遇险救灾指引功能做到迅速的汇报、全程调控,引导救灾人员及时救灾,最大限度的减少受害人数和受灾损失.限制区域门禁配备限制区域门禁,实现对井下限制区域限制人员进出部分进行有效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1
山西xxxx煤矿
KJ278
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全力打造数字矿山管理平台
北京凯瑟新起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Beijing capstone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目录
第一部分KJ278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介绍·······4-13
一、系统概述(4)
二、系统组成(4)
三、系统工作原理(5)
四、系统管理功能···························5-10
五、系统主要技术指标························10-13第二部分xxxx煤矿应用设计方案及报价···········14-19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14)
二、方案设计遵循的原则(14)
三、方案设计思想(14)
四、系统方案设计依据(15)
五、项目设计介绍(16)
六、系统效果图(17)
七、人员定位设计安装位置表格(17)
八、相似成功案例(17)
九、项目报价表............................18-19 第四部分质量控制....................20-21一、电路板的生产. (20)
二、元器件的保证(20)
三、产品的生产···························20-21
四、生产过程的质控(21)
五、产品的出厂检验(21)
六、产品的包装运输及现场调试(21)
第五部分项目的实施、调试与验收··············22-25
一、项目管理(22)
二、施工计划(22)
三、与客户的配合(24)
四、质量控制(25)
第六部分技术支持与服务·················25-27
一、售后服务的形式(25)
二、售后服务的内容(25)
三、保修服务的承诺(26)
第七部分培训计划(27)
第一部分KJ278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介绍
一、系统概述
KJ278矿用井下人员管理系统是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RFID无线传输技术,分站\标识卡均采用了美国TI公司16位430系列单片机,系统集单片机软硬件、信息采集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数据通讯等技术为一体。

可通过对巷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并及时、准确的将矿山巷道中各个区域人员及车辆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巷道中人员、车辆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及车辆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根据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大大提高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系统具有检测、传输距离远、识别无“盲区”、信号穿透力强、对人体无电磁污染、环境适应性强、可同时识别众多目标、便于网络连接等特点。

完全可以满足煤矿井下人员自动化管理的要求,并且可以联网运行。

二、系统组成
该产品由软件系统和硬件二大部分组成。

其中软件系统包括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两部分,用于完成信息采集、识别、加工及其传输,由这两部分软件共同支撑着整个系统的运行。

硬件系统由井下读卡分站、隔爆电源、数据传输接口和标识卡组成,用于完成信息采集和识别。

三、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主机通过通信电缆连接井下分站设备。

在矿井的各入口处、井下分支处、限制区、禁止区等重要位置安装井下分站,当携带标识卡的井下工作人员或移动车辆进入分站的探测区域时,分站接收天线便可接收到标识卡发来的载波信号,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通信网络将信号发送到地面通信接口装置,再转换成RS232信号送给地面计算机,系统软件将各分站提供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判断并进行人员数量、位置、报警显示,数据显示,管理人员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决策,从而实现井下工作人员或车辆等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四、系统管理功能
1.井下人员、车辆等监控对象的实时位置显示功能
2.图形显示功能、CAD图纸设置导入功能
3.庞大的考勤管理功能、人员轨迹动态跟踪功能
4.限制区报警功能、下井超时报警功能、超员报警功能
5.通讯报警功能
6.丰富的查询功能
7.车辆设备管理功能
8.系统联网管理功能及其WEB网页联网监控功能
9.LED大屏幕显示功能
10.系统紧急搜救与报警功能
11.系统运行情况状态报警及提示功能
12.操作权限管理功能
13.多串口监控功能、用于大型系统扩展分站数量
14.与矿用工业以太环网联网功能
15.双击热备份监测功能
16.单体分站测试监测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