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会诊人员的资质要求
护理会诊制度 14
![护理会诊制度 14](https://img.taocdn.com/s3/m/487973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7.png)
护理会诊制度14一、科际会诊(普通会诊)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主治医师或上级医师同意签名。
应邀医师应在24小时内完成会诊,并写好会诊记录。
(一)门诊会诊根据病情,若需要他科会诊或转专科门诊者,需经本门诊年资较高的医师审签,并在门诊病历中注明所需会诊或转诊的科室,由病人持门诊病历,直接前往被邀科室会诊。
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同时签署全名;属本科疾病由会诊医师处理,不属本科病人可回转给邀请科室或再请其他有关科室会诊。
(二)病房会诊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所见,以及初步诊断、会诊目的与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主治医师签字后,送往会诊科室。
被邀请科室按申请科室的要求,派主治医师或指定医师根据病情24小时内完成会诊。
会诊时经治医师应陪同进行。
会诊医师应认真会诊,并将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病历上。
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应立即请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尽快做出诊疗方案,提出具体意见,供邀请科室参考。
申请会诊尽可能不迟于下班前一小时(急诊例外)。
二、急会诊(一)对本科难以处理急需其他科室协助诊治的急、危、重症病人,由经治医师提出紧急会诊申请,并在急诊病历或会诊单上注明“急”字。
在特别情况下,可电话邀请。
会诊前急诊科室应将急诊病历书写完整,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在急诊病历上写明会诊目的。
病房邀请科室应将住院病历书写完整,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会诊单书写规范,会诊目的明确,邀请会诊时间须写到几时几分。
(二)无特殊情况下,被邀会诊的医师在10分钟之内到达。
(三)会诊时,申请医师必须在场,配合会诊抢救工作。
(四)会诊后,被邀医师应将检查结果及诊断处理意见写在急诊病历和会诊单上,对危重疑难病员的诊疗建议应向原接诊医师交待清楚。
(五)如会诊后诊断仍不能确定,患者所在科(室)应暂时承担主要诊治责任,不得相互推诿,并及时请有关上级医师检查,确定诊治方案。
(六)如病情需要多个科室会诊,由患者所在科(室)向医务科汇报,由医务科召集有关科室会诊,并应按病情,明确由某科负主要责任。
护理会诊制度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84b91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8.png)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一、在护理工作中,如遇有特殊病例、危重抢救病例、疑难病例均应进行讨论、会诊,集思广益,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围:包括病情危重病例、特殊病例、大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压疮高危或压疮患者、诊断不明确、护理效果不佳或有潜在安全隐患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的患者以及死亡病例等;三、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主持本科室护理查房或病例讨论,每月至少1次;需多专业协作讨论的病例,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协调;四、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全院护理查房或病例讨论,每季度至少1次;五、对疑难复杂病例,护士长应组织全科的护理人员进行讨论,由责任护士汇报病历,介绍患者病情、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等,并提出需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参加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以整体护理程序为依据,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总结,针对问题,发表观点,提出改进措施;六、需要多科室协作的疑难病例,应由科室护士长提出会诊、讨论申请,由护理部组织相关科室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主管护师到相应科室参与会诊讨论;讨论时,由主管科室的责任护士介绍病情及护理过程,提出需要讨论和协助解决的难题,与会诊者查看患者、分析病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七、在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过程中,可邀请主管医生参与讨论;八、讨论情况经整理后,记录于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讨论及护理会诊记录本中;护理会诊制度当重症患者发生非专科性疑难问题或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时,会大大增加护理工作难度;通过护理会诊将解决患者护理问题,减少各类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一、对于本科室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要及时申请会诊;二、申请科室和会诊者简明扼要地填写护理会诊单,护理会诊单由申请科室留存1年;三、护理会诊人员资质要求:一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二取得省级以上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或接受省级以上医疗机构培训的专业或专科护士;三本院专业学科带头人或专业技术小组成员四、会诊形式及要求:一科内护理会诊:凡遇到疑难、特殊病例、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科室护士长应及时组织科内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科内的护理会诊;进行护理会诊时,责任护士要详细介绍病情,并及时准确实施会诊意见,科室护士长负责检查措施落实情况、目标达到情况及尚存在的问题等,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二科间护理会诊:科室有疑难病例或病情需要会诊讨论时,由申请科室提出并填写护理会诊单,上报护理部,护理部通知有关科室,应邀科室具有会诊资质的护士前往,一般会诊应在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达;三全院护理会诊:疑难病例或病情需要多科室会诊讨论时,本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确定护理会诊的时间,并通知有关科室和人员参加;会诊时,护士长主持,护理部领导参加,责任护士做病例报告和会诊记录;四院外护理会诊:疑难病例或病情需要院外专家进行护理会诊时,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确定并联系相关医院选派专家进行会诊;会诊时分管院长和护理部主任参加,护士长主持,责任护士作病例报告和会诊记录;五、外院邀请我院护理专家会诊时,由护理部安排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外出会诊,参与会诊人员应谦虚谨慎、认真协助邀请单位做好护理工作;六、会诊时如遇意见分歧,应积极查阅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达成一致意见;七、科间和院内会诊,根据医嘱收取院内会诊费用;到外院会诊者,其会诊费用按医院规定执行;。
第一季度全科医学科护理人员培训试题(相关制度+预案)
![第一季度全科医学科护理人员培训试题(相关制度+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aaf3b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b.png)
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 题, 40 分)1、下列关于护理会诊人员资质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护理会诊人员可由该科护士长根据会诊的实际情况选派B、专科护理会诊首选有资质认证的护理人员或者专业小组成员C、参加会诊人员应具有护师以上职称或者护士长以上职务D、参加会诊人员应有较丰富的临床专业知识或者管理水平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原则不包括()A、强迫性B、保密性C、真实性D、公开性3、发生输血反应后要即将住手输血,并换上()A、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B、5%葡萄糖溶液C、10%葡萄糖溶液D、0.9%氯化钠溶液4、对二级护理的患者()小时巡视一次A、1B、2C、3D、45、需床前重点交接的病人,下列哪项除外()A、危重、抢救B、昏迷、大手术C、瘫痪、分娩D、康复期患者6、交接班后发现的问题,应由()负责A、交班者B、接班者C、共同D、都不负责7、抢救物品应完备有效,做到“四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A、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和检查维修B、定期清点,消毒、灭菌和检查维修C、定期更换,定期登记、检查D、定人保管,定期管理8、不良事件发生后,要求()小时内报A、6B、8C、12D、249、患者发生误吸时,处理哪项不妥()A、即将使病人采取俯卧位,头高脚低B、遵医嘱开放静脉通路C、及时清理口腔内痰液、呕吐物等D、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10、下列输血反应最严重的是 ()A、过敏反应B、溶血反应C、发热反应D、输血后容量负荷过重11、带电的电器设备以及发机电、电动机等应使用()灭火A、水B、泡沫C、干砂D、干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火灾。
A、金属钠B、朔料C、汽油D、煤油13、化学药物外漏处理中不正确的是()A、即将住手使用化学药物B、75%硫酸镁湿敷c、0.5%利多卡因皮下封闭D、抬高患肢,禁用热敷14、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即将赋予的体位是()A.头低足高位B.足高头低位C.俯卧位D.平卧位E.侧卧位15、常见的护理职业损伤不包括()A、生物性损伤B、锐器伤C、化疗药物损伤D、负重伤E、感染性损伤16、患者用药发生过敏反应时首选的药物是()A.地米B.肾上腺素C.多巴胺D.去甲肾上腺素E.止血敏17、发生锐器伤后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报告表” ,必须在()小时内报告报告护理部、院感科、保健科。
护理会诊制度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c95f8f5727a5e9846a6130.png)
精品文档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一、在护理工作中,如遇有特殊病例、危重抢救病例、疑难病例均应进行讨论、会诊,集思广益,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围:包括病情危重病例、特殊病例、大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压疮高危或压疮患者、诊断不明确、护理效果不佳或有潜在安全隐患(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的患者以及死亡病例等。
三、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主持本科室护理查房或病例讨论,每月至少1次。
需多专业协作讨论的病例,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协调。
四、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全院护理查房或病例讨论,每季度至少1次。
五、对疑难复杂病例,护士长应组织全科的护理人员进行讨论,由责任护士汇报病历,介绍患者病情、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等,并提出需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参加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以整体护理程序为依据,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总结,针对问题,发表观点,提出改进措施。
六、需要多科室协作的疑难病例,应由科室护士长提出会诊、讨论申请,由护理部组织相关科室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主管护师)到相应科室参与会诊讨论。
讨论时,由主管科室的责任护士介绍病情及护理过程,提出需要讨论和协助解决的难题,与会诊者查看患者、分析病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七、在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过程中,可邀请主管医生参与讨论。
八、讨论情况经整理后,记录于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讨论及护理会诊记录本中。
护理会诊制度当重症患者发生非专科性疑难问题或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时,会大大增加护理工作难度。
通过护理会诊将解决患者护理问题,减少各类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一、对于本科室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要及时申请会诊。
二、申请科室和会诊者简明扼要地填写《护理会诊单》,《护理会诊单》由申请科室留存1年。
三、护理会诊人员资质要求:(一)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二)取得省级以上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或接受省级以上医疗机构培训的专业或专科护士。
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41413d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d.png)
护理会诊制度(范本 10 篇)护理会诊制度(一):一、对于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需其他科或者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的患者,请先向护理部提出申请。
二、填写护理会诊记录单,注明患者普通资料,请求护理会诊的理由等。
护理会诊单按照要求填好,经护士长签字,打电话通知护理部质控组。
三、护理部负责会诊的组织协调工作,即:确定会诊时间、通知申请科室并负责组织有关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会诊。
四、会诊地点常规设在申请科室。
五、护理会诊的意见由会诊人员写在护理会诊单上。
六、参加护理会诊的人员由专科护士或者由护士长选派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人员负责。
七、所填护理会诊单由护理部留档。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一、护理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许穿工作服到院外。
二、护理、治疗先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三、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要定期灭菌与更换消毒液,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一洗手。
四、病房定期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地面湿擦,床、床头桌、椅每日湿擦,抹布应专用,用后消毒。
五、被褥定期更换,脏被褥应放固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
六、各种器械用具,使用后均需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使用,便器应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七、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和有强烈传染性的病人,应安置在单独病室,病室应事先消毒。
八、对出院病人,必须做好终末消毒。
床、桌、椅等应用消毒液擦拭,床垫、被褥洗晒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许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房按病情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出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一样病种时更换隔离衣并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一、住院传染病人应在指定范围活动,不得互患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诊疗时,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出院、转院及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十二、对受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消毒,被接触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应焚烧。
特殊、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查房、会诊和讨论制度
![特殊、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查房、会诊和讨论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011cc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8.png)
特殊、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查房、会诊和讨论制度一、护理会诊的应用范围重症病人的护理,各种复合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救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跨科收治病人的护理;新技术、新仪器的操作和应用;气道护理与呼吸机的管理;各类深静脉穿刺的护理及各类静脉导管的护理;各种导管的护理;院内感染问题;各种伤口的护理,如压力性损伤、造口护理等。
二、护理会诊工作制度1. 会诊和讨论对象适用于本专科不能解决或不能独立解决、高难度护理技术操作、重大手术、新技术、新仪器及新项目应用于病人出现护理问题的情况。
2. 会诊科室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提交护理会诊申请,并电话通知会诊人员。
会诊科室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申请科间护理会诊或全院护理会诊。
3. 会诊人员于24 小时内前往会诊,急会诊应在1 小时内到达。
4. 会诊人员与所在护理单元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共同收集资料、了解病史。
5. 会诊人员提出会诊意见并做特殊、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会诊记录。
6. 建立《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会诊专家库》,护理会诊人员资质为护理部正副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专科护士等。
7. 护理病例讨论适用于特殊、疑难、危重病人,由护士长通知本科室人员参加,酌情邀请相关专科人员,由所在科室护士长、责任护士准备资料,做病情汇报,参加人员提出讨论意见并记录。
三、科间护理会诊程序及要求:1. 有会诊需求的科室填写电子病历中的《护理会诊申请单》,电话通知拟请会诊科室的护士长(主班)。
2. 参加会诊科室的护士长(主班)安排会诊人员在接到会诊邀请后的24 小时内(或按照会诊科室要求的时间)前往会诊科室。
急会诊应在1 小时内到达。
3. 会诊结束后,参加会诊的护士在《护理会诊单》上书写会诊的情况、处理意见及后续护理方案。
同一问题需多次会诊者,第一次记录于《护理会诊单》,之后病房护士将处理过程记录于护理记录单。
4. 会诊科室将《护理会诊单》随病历归档保存。
四、全院护理会诊程序:1. 有会诊需求的科室填写电子病历中的《护理会诊申请单》,并致电护理部。
专科护理会诊制度
![专科护理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95f1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3.png)
1.会诊专家组成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沟通能力。
2.会诊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保护患者隐私。
3.会诊意见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4.责任护士要严格执行会诊意见,并及时向会诊专家组反馈护理效果。
六、质量控制
1.护理部定期对专科护理会诊工作进行评价,了解会诊效果,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2.对会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3.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会诊,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专科护理水平。
七、会诊记录与档案管理
1.会诊记录应详细记载患者的护理问题、会诊过程、会诊意见及护理措施,并由会诊专家组成员签名确认。
2.会诊记录应归入患者病历,作为护理质量评价和病案管理的重要依据。
3.通过效果评价,及时发现会诊过程中的不足,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二十六、总结与展望
1.专科护理会诊制度作为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实施。
2.通过不断完善会诊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会诊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3.面对未来护理工作的挑战,医院应继续深化专科护理会诊制度,探索更多创新举措,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十九、会诊案例库建设
1.建立会诊案例库,收集整理典型会诊案例,为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2.定期更新案例库,将新的会诊经验、护理技巧纳入其中。
3.对案例库中的内容进行分类管理,便于护理人员查阅和学习。
二十、会诊质量提升计划
1.制定会诊质量提升计划,包括培训、监督、评价等多个方面。
2.定期对会诊质量进行监测,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十二、资源保障
护理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书写要求和质量评价
![护理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书写要求和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47df78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9.png)
15
十一、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会诊记录
心内 肾内 肝胆 脊柱
16
十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会诊质量评价 评价表
17
期待您提高护理疑难病例讨会诊质量!
18
19
2、新技术、新仪器的操作和应用:如呼吸机的管理、 未开展的各类动静脉穿刺、透析技术的应用及各 种移植的护理、未使用的各种导管、各种伤口的 护理、顽固压疮、烫伤、口腔疾患、造口等。
3、大手术病人、新开展手术术前讨论。 4、科室未收治过的个案病例。 5、有本专科疾病同时合并其他专科疾病需要讨论
10
七、护理疑难病例请会诊流程
4
三、开展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会诊的目的
1、加强院间、科间协作。 2、协助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从而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其治愈时 间,降低医疗费用,使病人受益。
5
四、开展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会诊的临床意义
1.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达到资源共享目的。 2.强化护理技术合作,解决疑难护理问题。 3.促进学术交流,保证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
应用。 4.提高了护理质量,让病人直接受益。 5.促进了护理人才的发展,体现了护理专业的
价值。
6
五、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会诊的种类
1、科间护理会诊:由申请会诊病区提出,责 任护士/护士长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 经护士长签字后送至应邀科室。一般会诊 应在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应在10分钟 内到达,并将会诊意见和建议记录在护理 会诊单上。
7、申请病区应认真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需把患者 的主要病史、原有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会诊 目的要求等简明扼要的写出,以便会诊者参考。
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3a995e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8.png)
护理会诊制度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或者护理操作及护理新技术推广等问题时,邀请相关科室会诊,保障临床疑难重症患者及实施新手术、新疗法患者的护理质量。
1. 护理会诊范围:重症病人的护理,急救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重大抢救组织;新技术、新仪器的操作和应用;气道护理与呼吸机的管理;深静脉穿刺的护理;各种导管的护理;院内感染问题;各种伤口的护理,顽固压疮、烫伤、口腔疾患、造口等的护理;糖尿病的宣教,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预防院内感染。
2. 护理会诊种类2.1 科内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
2.2 科间会诊:由申请科室主管护士填写护理会诊申请记录单,注明病人一般资料、护理会诊理由等,经护士长签字后送科护长邀请相关科室。
2.3 院内会诊:由申请科室护士长填写护理会诊申请记录单,送交护理部,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主持。
3. 会诊要求:3.1会诊人员资质:必须具备专科知识扎实的主管护理师以上的高级责任护士。
3.2会诊时限:一般会诊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10分钟内完成,突发事件随叫随到。
3.3会诊程序:3.3.1责任护士汇报会诊病人的护理病例、原有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效果,提出所需会诊的目的即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
3.3.2护士长对责任护士的汇报给予补充说明。
3.3.3会诊人员为病人做护理体检,对已实施的护理措施加以评价,对需解决的护理问题用科学的护理理论予以解释,用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加以指导。
3.3.4会诊人员在护理会诊单上写护理会诊的意见,并留在申请科室留档。
3.4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
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2a982ddd36a32d737581a4.png)
护理会诊制度为了解决临床疑难护理病例,为病人落实更好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与交流,特制定护理会诊制度。
1、成立由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的护理会诊小组。
2、对护理疑难病例由本科室护士长向相应科护士长提出会诊要求,科护士长根据情况组织会诊或上报护理部组织内、外科大会诊。
3、会诊者提出会诊意见、护理方法及措施,并填写护理会诊记录单。
4、科室按会诊意见进行选择性的落实护理措施,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护理人员准入制度1.鸭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护士执业证书”,严格执行《护士条例》规定。
2.从业护士必须按期注册,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
3.护理部正副主任、护士长等任职资格必须符合中心等级评审及中心聘任文件有关规定,并具有上岗证。
4.特殊专科,如急诊、ICU、手术室、血透室等护理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或一定的工作经历后才可上岗。
特殊操作,如PICC置管、介入配合等,应经培训方可操作。
5.新护士须经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6.供应室消毒员必须持证上岗。
为了进一步达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让护士长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护理质量管理,对护理部有关会议制度作如下规范:1、科务会议:每月1~2次,由护理部主任主持。
2、护士长会议:由护理部主持,各科护士长参加,每月1次。
主要内容各科护士长总结自己近期所做的工作和安全护理情况,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反馈每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奖惩情况等,布置每月工作重点和具体工作安排。
3、护理安全医疗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发生的缺陷、差错进行分析、整改。
4、护理质量改进委员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对本季度护理质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5、护士会议:一般每月1次,由各科护士长组织召开,全科护理人员参加,参加人员不得少于80%,主要内容总结每月护理工作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护理人员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科室管理。
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e48c47227916888486d799.png)
护理会诊制度篇一:护理会诊制度护理会诊制度为了解决临床疑难护理病例,为病人落实更好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与交流,特制定护理会诊制度。
1、成立由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的护理会诊小组。
2、对护理疑难病例由本科室护士长向相应科护士长提出会诊要求,科护士长根据情况组织会诊或上报护理部组织内、外科大会诊。
3、会诊者提出会诊意见、护理方法及措施,并填写护理会诊记录单。
4、科室按会诊意见进行选择性的落实护理措施,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护理人员准入制度1. 鸭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护士执业证书”,严格执行《护士条例》规定。
2.3. 从业护士必须按期注册,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
护理部正副主任、护士长等任职资格必须符合中心等级评审及中心聘任文件有关规定,并具有上岗证。
4. 特殊专科,如急诊、ICU、手术室、血透室等护理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或一定的工作经历后才可上岗。
特殊操作,如PICC置管、介入配合等,应经培训方可操作。
6. 新护士须经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供应室消毒员必须持证上岗。
为了进一步达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让护士长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护理质量管理,对护理部有关会议制度作如下规范:1、科务会议:每月1~2次,由护理部主任主持。
2、护士长会议:由护理部主持,各科护士长参加,每月1次。
主要内容各科护士长总结自己近期所做的工作和安全护理情况,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反馈每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奖惩情况等,布置每月工作重点和具体工作安排。
3、护理安全医疗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发生的缺陷、差错进行分析、整改。
4、护理质量改进委员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对本季度护理质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5、护士会议:一般每月1次,由各科护士长组织召开,全科护理人员参加,参加人员不得少于80%,主要内容总结每月护理工作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护理人员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科室管理。
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d1df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5.png)
护理会诊制度护理会诊制度 1一、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或护理操作及护理新技术推广等本专业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需要其他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的患者。
二、填写护理会诊记录单,注明患者一般资料,请求护理会诊的理由等。
护理会诊单按照要求填好,经护士长签字,送至被邀请科室,然后电话通知护理部质控组。
三、会诊地点常规设在申请科室。
四、会诊时,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评估并对已实施的护理措施加以评价,对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用科学的护理理论给予合理解释和指导。
护理会诊的意见由会诊人员写在护理会诊单上并签全名。
五、会诊者必须符合会诊内容要求的资格,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选派的主管护师以上人员负责,以保证会诊的质量。
六、一般会诊在12小时内完成,不过夜;急诊会诊随叫随到。
七、会诊分为:1、科内会诊:由病区责任护士或护理组长提出,也可由护士长在查房巡视过程中发现符合会诊条件的.病例召集本科相关人员参加讨论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2、邀请相应专科会诊(科间会诊)。
八、不论是科内会诊还是科间会诊,会诊提出的护理措施必须体现在护理记录单中。
九、各科室应保存护理会诊记录,护理部每月对会诊资料进行动态评估和质量分析。
十、若科间会诊未能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时,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提出书面申请,由护理部组织全院会诊。
护理会诊制度 2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或护理操作及护理新技术推广等问题时,邀请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对适应医学发展,提高和保障临床疑难重症及实施新手术、新疗法患者的护理质量,拓宽护理人员知识面,提高其专科业务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和表述能力,激发其主动思维,促进护理新业务、新技术交流,发挥并强化高、中级护理骨干和专病护士在临床的指导作用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
二、科间会诊时,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
各级护理人员资质审核规定与程序
![各级护理人员资质审核规定与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e5143dc77232f60ddcca1c3.png)
各级护理人员资质审核规定与程序一、人事科、护理部负责对各级护理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是否能履职进行监管。
二、各级护理人员符合资质要求。
(一)护士1.经过正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脱产学习,取得中专以上学历证书,2012年8月1日以后新进人员必须取得大专以上学历证书,并通过护士执业证书考试的护理人员方可在本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新护士(含外单位调入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到临床进行2个月临床试用,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方签订聘用合同,进行护士执业注册或变更取得执业证,临床科室审核能独立胜任护士工作者方具备护士资格。
3.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间≤3年)以从事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为主,可在上级护师指导下完成一般性专科护理技术操作。
4.高年资护士(工作时间>3年)主要担任责任护士,具备一定教学能力且经过带教老师培训考核合格者,可承担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参加护理查房,可独立进行一般性专科护理操作。
(二)护师1.按照有关规定学分考核达标,并通过全国晋升技术职务考试者方具备晋升护师的资格。
2.主要担任责任护士,可独立进行护理评估,制订并组织实施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指导护士和辅助护士工作。
能力强者可担任责任组长。
3.具备一定教学能力且经过带教教员培训考核合格者,可承担护生及进修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和专科理论讲课任务。
能力强者可担任教学组长。
4.组织护理查房和教学查房。
5.高年资护师可进行难度较大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
(三)主管护师1.任职期间学分考核达标,且经过有关专业培训,通过全国晋升技术职务考试者方具备晋升主管护师资格。
2.协助护士长病区管理,主要担任责任护士或责任组长,进行护理评估,制订并组织实施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指导护师、护士和辅助护士工作。
3.具备一定教学能力且经过带教老师培训考核合格者可担任临床教师或教学组长,制订科室教学计划,并负责教学质量评价、检查教学计划落实情况。
承担进修生、护生的临床教学及专科理论讲课,并承担部分院内继续教育讲座授课任务。
护理会诊
![护理会诊](https://img.taocdn.com/s3/m/47968754b307e87101f696cd.png)
护理会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大华一、护理会诊的背景、目的、意义(一)护理会诊的背景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分科越来越细,护理学科也不断地发展,护理也逐步进行专科化。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推广,护理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综合性医院大多分科较细,病人危重程度增加,合并症增多,护理的难度逐渐提高,面对复杂的护理工作,对于某一专科的护士难以对病人出现的非本专科的护理问题提供最新、最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因此,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准则,应推行护理专家会诊制度,从而适应护理学科发展需要。
(二)护理会诊的目的开展护理会诊的目的是加强院间、科间协作;协助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从而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其治愈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使病人受益。
会诊是由2个以上不同专科的有一定资历的医生共同诊断疑难病症。
护理会诊由2个以上不同专科的有一定资历的护士共同进行护理问题分析,提出解决疑难护理的方案,并协助开展、指导。
(三)护理会诊的定义会诊是由2个以上不同专科的有一定资历的医生共同诊断疑难病症。
护理会诊由2个以上不同专科的有一定资历的护士共同进行护理问题分析,提出解决疑难护理的方案,并协助开展、指导。
会诊应 24 小时内完成。
护理会诊主要有两点,一是有两个专科,即申请科室和被邀请科室。
二是要求有一定资质的护士进行护理分析,帮助申请科室解决疑难的护理方案,并协助开展和指导,这是护理会诊的目的,也是护理会诊的最基本要求。
(四)护理会诊的意义1. 随着综合医院专科分工越来越细,病种越来越复杂,疑难杂病也日益增加,为了减轻病人痛苦,缩短其治愈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使病人受益。
2. 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达到资源共享目前。
3. 强化护理技术合作,解决疑难护理问题。
4. 促进学术交流,保证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护理人才的发展,体现了护理专业的价值。
5. 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直接受益。
(五)护理会诊的分类按会诊范围可分类为:科内会诊、科间会诊、急诊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按会诊形式可分类为:现场会诊和远程会诊。
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2ed71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8.png)
护理会诊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护理会诊范围:凡在护理业务、技术⽅⾯存在疑难问题,如:⾼危压疮易患者、深度压疮、深静脉穿刺、难扎静脉穿刺、呼吸机应⽤护理、疑难病例护理、特殊专科护理等本科室难以解决时,可请求他科或多科进⾏护理会诊,共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护理会诊要求:申请科室会诊前应做好各种资料准备,会诊时报告病情,做好会诊记录,会诊后认真组织实施会诊意见。
三、护理会诊种类:1、科间会诊:由申请科室主管护⼠填写护理会诊申请记录单,注明病⼈⼀般资料、护理会诊理由等,经护⼠长签字后送邀请科室。
⼀般于24⼩时内完成,急会诊时应在会诊单上注明“急会诊”字样,被邀请⼈员随请随到。
2、疑难病例会诊:经过科内、科间仍不能解决,需进⾏院内⼤会诊时,由申请科室护⼠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进⾏会诊。
3、院外会诊:由申请科室护⼠长填写护理会诊申请记录单,送交护理部,护理部负责与有关医院联系,安排会诊。
必要时科携带病历或陪同病⼈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寄发有关医院,进⾏书⾯会诊。
四、会诊地点常规设在申请科室。
五、护理会诊的意见由会诊⼈员写在护理申请会诊记录单上。
六、参加护理会诊的⼈员由专科护⼠或由护⼠长选派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员负责。
七、护理会诊记录单由留档。
护理部⼆〇⼀⼆年⼆⽉七⽇修订护理会诊制度2016-09-13 11:18 | #2楼五、护理会诊制度在护理⼯作中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或护理操作及护理新技术推⼴等问题时,邀请相关科室会诊,保障临床疑难重症及实施新⼿术、新疗法患者的护理质量。
1. 护理会诊的申请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
临床科室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长组织护理会诊。
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复杂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
2. 科间会诊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组长或专科护⼠提出,护⼠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被邀请科室。
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12⼩时内完成(急会诊者应在2⼩时内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ec9cbc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3.png)
护理会诊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护理会诊制度一、护理会诊范围:凡在护理业务、技术方面存在疑难问题,如:高危压疮易患者、深度压疮、深静脉穿刺、难扎静脉穿刺、呼吸机应用护理、疑难病例护理、特殊专科护理等本科室难以解决时,可请求他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共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二、护理会诊要求:申请科室会诊前应做好各种资料准备,会诊时报告病情,做好会诊记录,会诊后认真组织实施会诊意见。
三、护理会诊种类:1、科间会诊:由申请科室主管护士填写护理会诊申请记录单,注明病人一般资料、护理会诊理由等,经护士长签字后送邀请科室。
一般于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应在会诊单上注明“急会诊”字样,被邀请人员随请随到。
2、疑难病例会诊:经过科内、科间仍不能解决,需进行院内大会诊时,由申请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进行会诊。
3、院外会诊:由申请科室护士长填写护理会诊申请记录单,送交护理部,护理部负责与有关医院联系,安排会诊。
必要时科携带病历或陪同病人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寄发有关医院,进行书面会诊。
四、会诊地点常规设在申请科室。
五、护理会诊的意见由会诊人员写在护理申请会诊记录单上。
六、参加护理会诊的人员由专科护士或由护士长选派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人员负责。
七、护理会诊记录单由留档。
护理部二〇一二年二月七日修订护理会诊制度2016-09-13 11:18 | #2楼五、护理会诊制度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或护理操作及护理新技术推广等问题时,邀请相关科室会诊,保障临床疑难重症及实施新手术、新疗法患者的护理质量。
1. 护理会诊的申请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
临床科室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
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复杂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
2. 科间会诊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组长或专科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
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12小时内完成(急会诊者应在2小时内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会诊人员的资质要求
会诊应用范围
重症病人的护理,急救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重大抢救组织;新技术、新仪器的操作和应用;气道护理与呼吸机的管理;深静脉穿刺的护理及各类静脉的护理;透析技术的应用及各种移植的护理;各种导管的护理;院内感染问题;各种伤口的护理,顽固褥疮、烫伤、口腔疾患、造口等的护理;糖尿病的宣教,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预防院内感染。
实施方法
1.组织护理专家核心小组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章瑞云、马志红、楼美芬等认为所选护理专家应为主管护师,
有专业特长;专科病房担任护士长5年以上或专科护士10年以上;对危重病人有组织、抢救、指挥能力;
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本科、大专文凭,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者。
2.会诊原则邀请有关专科或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娴熟的护理骨干,共同研究,予以指导、解
决相关问题。
3.会诊程序1)由病房主管护士向护士长提出申请或护士长、科护士长在巡回病房过程中发现符合会诊条件的
病例,向护理部提出书面申请。
2)由护理部管护理质量的主任安排会诊事宜,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一般会诊48小时内,急会诊24小时内,突发事件随叫随到)。
3)护理会诊例会由护理会诊中心组长主持。
4)主管护师汇报会诊病人的护理病例、原有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效果,提出所需会诊的目的即需要专家解决的护理问题。
5)被会诊科室的护士长对主管护士的汇报给予补充说明。
6)护理专家给病人做护理体检。
7)护理专家对已实施的护理措施加以评价,对需解决的护理问题用科学的护理理论予以解释,用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加以指导。
8)由科护士长及会诊中心成员负责督促新的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反馈。
9)对会诊资料加强管理。
定期进行护理会诊质量分析,讨论报告记载于护理质量管理档案中。
10)护理会诊申报落实情况列入考核范围,作为科室业务指标之一。
专科护理会诊
1、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具备会诊资质。
2、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应由病区或科部组织跨病区、多专科的护理
会诊。
必要时护理部负责协调。
3、护理会诊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认
真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
4、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
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5、讨论时由高级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问题,参加
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6、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
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
对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1、病区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
内容主要是
正确评估病人,发现正确的护理问题和对病情转归的判断,提出有效地护理措施及注意的问题,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护理会诊,并在护理会诊单中按要求记录。
2、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
会诊前应做好
充分的准备,会诊结束时应提供书面的会诊意见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