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亚解题实例
波利亚“怎样解题表”在解题中的应用——以一道圆锥曲线压轴题为例
波利亚“怎样解题表”在解题中的应用——以一道圆锥曲线压轴题为例摘要:数学解题教学,重在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本文通过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的解题的四个步骤: 阐明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和反思,演绎解决一道圆锥曲线压轴题的具体过程,并给出一些解题教学建议。
关键词:波利亚解题表;解题方法;圆锥曲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什么是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问题解决的训练。
”这种“解题”不同于“题海战术”。
他认为,问题解决应该作为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教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方法。
[1]波利亚《怎样解题》中为人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解题途径,这有利于人们掌握解题过程的一般规律,也有利于数学教师探索解题教学的一般规律。
笔者结合2015年课标全国卷(Ⅱ)的圆锥曲线压轴题论述“怎样解题表”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的由来——2015年课标全国卷(Ⅱ)的圆锥曲线压轴题案例:已知椭圆C:9x2+y2=m2(m>0),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
(1)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2)若l过点(1/3m,m),延长线段OM与C交与点P,四边形OAPB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此时l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
二、寻觅依据——波利亚解题“解题四部曲”本研究通过圆锥曲线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兴趣,转变学生对待数学解题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波利亚把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阐明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和反思。
[2]对每个阶段要考虑的问题,思维活动,具体要做什么,有什么建议,都进行了很详细的叙述,多方面地考虑到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
“弄清问题”是我们拿到一道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理解题目,找出未知量,分析已知条件,找出已知条件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需要的话还可引进相关符号,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含义。
基于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的解题教学——以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为例
解题研究2023年12月上半月㊀㊀㊀基于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的解题教学以圆锥曲线的 最值问题 为例◉哈尔滨师范大学㊀刘思宁㊀吴丽华㊀㊀摘要:本文中以高考中圆锥曲线的 最值问题 为例,探析波利亚解题思想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寻找能够启发学生数学思维的解题教学方法.关键词:波利亚;解题教学;圆锥曲线㊀㊀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数学重点考查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吃力,故本文中以圆锥曲线的 定值㊁最值问题 为例,探析波利亚解题思想在圆锥曲线解题教学中的应用.1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一个好的解法是如何想出来的? 这是大部分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中一直困惑的问题.波利亚[1]在«怎样解题»中的每一个问题就像是解决问题思维过程的慢镜头动作 ,也像是我们解决问题时内心的独白.第1步:理解题意[2].理解问题的含义是波利亚 如何解决问题表 的第一步,即检查问题.学生应该熟悉问题,并回忆起相关的知识,以找到未知的数量㊁已知的数据和条件,并用数学符号表达条件给出的信息.第2步:拟定方案.拟定方案是问题解决的中心环节,关键是要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密切关联,从而形成一个可行的解题方案.学生要根据头脑中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找到与所求问题之间的桥梁.第3步:执行方案.方案拟定完成,这个阶段学生要做的是认真写下解题过程,确保条件充分使用,在解决过程中准确无误,思路清晰.第4步:回顾.回顾是检查问题解决活动的过程,也是问题解决活动中一个重要也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我们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经得起 特殊 的检验,哪怕有特殊个体出现也适用才行,因为,我们找到的解决方法需要能重复使用,甚至能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解答完后还需要复盘,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2解题教学方法探析笔者试图将解题教学策略应用在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中,以近年来圆锥曲线常考的问题,如轨迹方程,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为例.图1例题㊀如图1,已知点F (1,0)为抛物线y 2=4x 的焦点.过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点C 在抛物线上,使得әA B C 的重心G 在x 轴上,直线A C 交x 轴于点Q ,且Q 在点F 的右侧.记әA F G ,әC Q G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求S 1S 2的最小值.解题分析:第1步:理解题目.教师:未知是什么?学生:S 1S 2的最小值.教师:已知是什么?学生:焦点F (1,0);抛物线方程y 2=4x ;әA B C 的重心G 在x 轴上;Q 在点F 的右侧.教师:条件是什么?学生:过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点C 在抛物线上,使得әA B C 的重心G 在x 轴上,直线A C 交x 轴于点Q ,且Q 在点F 的右侧.记әA F G ,әC Q G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教师:是否满足条件?学生:满足条件.①根据三角形重心性质构建三角形面积之比;②通过相似三角形和三角形的性质将面积比转化为底边之比;③利用面积和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借助基本不等062023年12月上半月㊀解题研究㊀㊀㊀㊀式㊁最值求解方法㊁韦达定理,求得比值的最小值.教师:要确定条件是否充分?是否多余?是否矛盾?学生:条件应该是充分的.①已知点G 为三角形的重心,可得әA F G 和әC Q G 与әA B C 面积比值.设点A (x 1,y 1),B (x 2,y 2),C (x 3,y 3),这里y 1>0,将面积之比转化为边长之比,再由边长之比转化为坐标之比.②由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得y 1+y 2+y 3=0,将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通过韦达定理进一步得出S 1S 2.③根据最值知识点求解问题.点评:题目当中所蕴含的条件比较多,需要学生对其进行一一分析,体会条件与条件的关系.第2步:制定计划.教师:本题与以前做过的题目相类似吗?由此能联想到什么学生:有过类似的题目.能联想到三角形高线性质㊁焦点弦㊁最值的求解问题等.教师:解决此类问题有什么常用方法?学生:有几何问题代数化法,利用函数求最值等.教师:能以其他方法叙述这道题目吗?学生:①抛物线上三点A ,B ,C 形成三角形,三角形的重心在x 轴上;②根据重心的相关性质,将面积之比转化为点的纵坐标之比,得出S 1S 2;③利用换元法简化算式,化简后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求解.点评:结合题目给出的条件,从已知推未知,梳理思路,建立联系.第3步:执行计划.教师:上述解题思路是正确的吗?学生:是正确的.根据三角形重心,得出әA F G 和әC Q G 与әA B C 面积的关系,再转化为纵坐标之比;根据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找出纵坐标y 1,y 2,y 3的关系进行转化;针对问题建立关于参数的函数式,利用函数单调性或者求极值的方法求最值,并结合换元法来简化计算.教师:能否证明它是正确的?学生:延长A G ,交线段B C 于点P ,由әA B C 的重心为点G ,可得A G ʒG P =2ʒ1,所以S әB G C =13S әA B C .同理,可得S әA G C =13S әA B C ,S әC G Q =|C Q ||A C |S әA G C .又因为|C Q ||A C |=|y 3||y 3|+y 1,所以S әC G Q =S 2=|y 3||y 3|+y 1S әA B C 3.又|A F ||A B |=y 1|y 2|+y 1,所以S әA F G =S 1=|A F ||A B | S әA B C 3=y 1|y 2|+y 1 S әA B C 3.故S 1S 2=y 1|y 2|+y 1 |y 3|+y 1|y 3|.根据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可知y 1+y 2+y 3=0.因为直线A C 交x 轴于点Q ,且Q 在点F 的右侧,所以只需点C 在点B 的右侧,即y 3<y 2,y 3=-y 1-y 2.将过F 的直线A B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由韦达定理,得y 1y 2=-4,所以S 1S 2=y 1|y 2|+y 1 |y 3|+y 1|y 3|=2y 21+y 1 y 2|y 1+y 2| (y 1-y 2),化简,可得S 1S 2=2y 21-4y 21-y 22=2y 14-4y 21y 14-16.令y 21=t ,则有S 1S 2=2t 2-4t t 2-16=2+32-4t t 2-16=2-4ˑt -8t 2-16.令t -8t 2-16=u ,对u 求导,得u ᶄ=-t 2+16t -16(t 2-16)2.令u ᶄ=0,根据条件可知t >4,所以t =8+43,可知所求的t 为u 的最大值点,此时S 1S 2最小,将t =8+43代入可求得S 1S 2的最小值等于1+32.点评:整个解题过程建立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之上,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运算能力,通过最值问题的求解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核心素养和推理论证能力.第4步:回顾.教师:此题主要考查了哪些知识点?解决最值问题可以从哪些变量入手?学生:三角形面积的比值的最小值问题,其中涉及了抛物线㊁直线方程㊁重心性质㊁韦达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了运算求解与转换化归的思想.求函数最值常用配方法㊁单调性法㊁判别式法㊁基本不等式法㊁导数法和换元法等搭配使用.点评: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运用的方法也比较多元,计算量大,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才能完成.通过此题的练习,学生在解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求解方面会有很大突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对问题的认知体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以波利亚[1]的«怎样解题»为依据,教师也应立足主题,充分发挥主题的价值,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参考文献:[1]波利亚.怎样解题[M ].涂泓,冯承天,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2]周晨晨.浅谈波利亚四步解题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以一道高考圆锥曲线题为例[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5):133G134.Z16。
用波利亚思想教学生解题案例及反思
45。得到的. 师:以前做过类似的题吗? 生:似乎没有. 师:对于要求的" 0 ) * 的面积,你会什么? 生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时,会求三角形
的面积!现在不知道点)、* 的坐标. 师 :好 ,前进了一步!现在问题转化为求点)、* 的坐
著 名 数 学 教 育 家 波 利 亚 在 《怎 样 解 题 》一 书 中 指 出 : “一 个 好 的 教 师 应 该 懂 得 并 且 传 授 给 学 生 下 述 看 法 :没 有 任 何 问 题 是 可 以 解 决 得 十 全 十 美 的 ,总 剩 下 些 工 作 要 做 .经 过 充 分 的 探 讨 与 钻 研 ,我 们 能 够 改 进 这 个 解 答 ,而 且 在 任 何 情 况 下 ,我 们 总 能 提 高 自 己 对 这 个 解 答 的 理 解
2. 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7.
3. 刘 春 书 . 寻 思 维 起 点 揭 问 题 本 质 — 对一道中 考题变式分析及探索[J ].中学数学(下),2017(4).
初中 版 十 •?农 *? 9 3
1 解法探究
2017年 9 月
2 ! T )的直线与曲线湘交于点" 、# ,其中曲线!是由函
一 、教 学 实 录 师:题目需要求什么问题? 生:题目要求$ 0 * + 的面积. 师:题目已知什么条件?你能复述吗? 生 :题 目 已 知 过 点 '(- 4 % 1 ,4 " 1 ) 、)(2 " 2 ,
解题的前提是观察和分析题目,关键是联想和类比,而基 本的数学结构形式是联想和类比的基础.在解决本文问 题 时 构 造 的 基 本 几 何 图 形 有 圆 、直 角 三 角 形 、相似三角 形.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构造方法有:构造方程,构造恒等 式 ,构造函数,构造几何图形,构造对偶式,构造不等式, 构 造 数 学 模 型 等 .构 造 法 是 一 种 灵 活 的 、创 造 性 的 解 题 方 法 ,它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构造法解题贵在创新, 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值得我 们重视.
例说波利亚“怎样解题表”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例说波利亚“怎样解题表”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本文从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出发,结合具体的例子,在具体的例子中一步一步地讲解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在解数学题时的步骤和思想,来回答一个好的解法是如何想出来的.下面是实践波利亚解题表的一个示例.例已知点P(3,4) 是椭圆+ = 1 (a > b > 0)上的一点,F1,F2 是椭圆的两焦点,若PF1⊥PF2,试求椭圆方程.讲解第一,弄清问题.问题1 你要求解的是什么?要求解的是椭圆方程,在思维中的位置用一个单点F象征地表示出来(图1-1).问题2 有哪些已知条件?一方面是题目条件中给出的点P(3,4) ,椭圆上PF1⊥PF2;另一个方面是已经在平面几何中学习过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些性质和椭圆中半焦距c和长半轴a,短半轴b之间的关系,即a2 - b2 = c2. 把已知的两个量添到图示处(图1-1)就得到了新添的两个点P ,Q(其中Q表示PF1⊥PF2);它们与F之间有条鸿沟,表示要求解的问题和已知的量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将要求解的量F和已知的量联系起来.第二,拟定计划.问题3 怎样才能求出F?我们已经知道了椭圆经过点P和一个Rt△PF1F2 ,如果能够确定椭圆方程中的两个参数a和b,那么我们就能够求解椭圆的方程了,于是问题转化成求a和b.(1) 我们在图示上添加进两个新的点a和b,用斜线把它们和F连接起来,以此来表示a,b这两个量和F之间的联系(图1-2即式(1)的几何图示),这样我们就把问题转化为确定a和b的值了.问题4 怎样求得a和b?我们根据已知条件Rt△PF1F2,再结合整个图形,我们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也就是说坐标原点到点P的距离等于半焦距c. 我们在图示上(图1-2)再添加两个点半焦距c,和L(L表示线段OP的长度,其中O表示坐标原点),连接c和L,表示c和L有相等的关系. 连接Q和c,Q和L,表示c和L相等的关系是由Q推出来的. 连接P和L,表示L的长度是由点P的坐标确定的,从而c = L = = 5. 我们要求解的是a和b 的值,因此很自然地想到在椭圆中还隐藏着这样的关系:a2 - b2 = c2,于是我们连接a和c,b和c(图1-3),表示c和a,b有 a2 - b2 = c2的关系,再连接a和b表示b可以用a表示,即b2 = a2 - 25. 这时椭圆方程可以写成:+ = 1.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点P在椭圆上还没有用到,因此我们连接P和a(图1-3),表示把P点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 + = 1. 一个未知数,一个方程恰好可以解出a,从而椭圆的方程就确定了.至此,我们已在F与P ,Q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不中断的联络网,解题思路全部沟通.第三,实现计划.连接OP(图1-3).∵ PF1⊥PF2∴ PF1F2 是直角三角形,∴|OP| =|F1F2| = c.又|OP| = = 5.∴ c = 5,∴椭圆的方程为: + = 1.∵点P(3,4) 在椭圆上,∴ += 1,解得a2 = 45或 a2 = 5(舍去),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 = 1.第四,回顾.(1) 正面校验每一步,推理是合理的,有效的,计算是精确的. 本题也可作特殊性检验,即按照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分别求解出线段PF1和 PF2的长度,再验证△PF1F2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同时验证|PF1| + |PF2|是否等于 2a.(2) 还能用其他的方法得到这个结果吗?,条条大道路罗马,万事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该在信念上坚信每道题目都是有多种解法的,那么本例有没有其他解法呢?有,下面是本例的另解.如图1-1所示,令F1(-c,0), F2(c,0).∵ PF1⊥PF2∴ k ∪k =-1,即∪= -1,解得c = 5.∴椭圆的方程为: + = 1(以下步骤同上述解答).(3) “能将本例的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吗?能,我们看到解决本例的关键在于分析已知条件后得到:|OP| = |F1F2| = c,或者k ∪k =-1. 可见,这是解决本例的“泉眼”,勤于分析已知条件,对于培养解数学题的“灵感”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结回顾这个解题过程,“怎样解题表”包含四部分内容: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波利亚说:“ 弄清问题是为好念头的出现做准备;制订计划是试图引发它;在引发之后,我们实现它;回顾此过程和求解的结果,是试图更好地利用它.” 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变更问题的过程(如上文中分析的将求F转化成求a和b,再将求a和b转化为求c),通过不断地变更问题,引入新的量,从而在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建立起“桥梁”,使得未知量和已知量最终处于“通路”的状态.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波利亚的解题过程
波利亚的解题过程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波利亚解题“怎样解题”思路剖析例题例题:如图11所示,AB是⊙O的直径,AD是弦,∠DBC=∠A.(1)求证:BC与⊙O相切.(2)若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求AD的长.(一)通过审题,弄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的习惯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数量关系,知道该道题讲的是什么,并能找出已知条件,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问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对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对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
讲解第一步、弄清问题:1.(1)问中求证的是什么?(2)中未知数是什么你能复述它吗?答:(1)中求证BC与⊙O相切,(2)中要求我们求AD的长。
2.已知数据是什么?你能复述它吗?可以用数学语言来叙述题意吗可以画张图吗答:已知:AB是⊙O的直径(如上图11),AD是弦,∠DBC=∠A.则我们由图可知∠ADB是⊙O的圆周角,等于90°,那么∠A+∠ABD=90°。
(2)中已知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3.条件是什么?答:AB是⊙O的直径(如上图11),AD是弦,∠DBC=∠A4.满足上述条件(1)是否可能成立?能否求出AD的长答:满足上述条件(1)能成立。
但不能求出AD的长,如果要求出AD的长那么我们还有加上一下条件即可: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5.要确定未知数,条件是否充分?答:要确定未知数,如上所述是充分的。
6.是否需要引入适当的符号?如果需要,分别有哪些?有什么含义答:一般情况下做这些几何类型的题目为了方便书写和理解我们都会适当引入符号,但这题相对比较简单易懂,就不需要引入了,如果在很多线,很复杂的图形中就必须得引入。
波利亚解题方法1
例: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垂直于这条直线的
平面必垂直于这个平面.
讲解
第一步、弄清问题:
你要求证的是什么?
要求证的是平面与平面垂直.
已知些什么?
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另一个平面垂直于这条直线. 可以用数学语言来叙述题意吗?可以画张图吗?
已知: 直线a∥平面α,直线a⊥平面β.求证:平面α⊥平面β.
第二步、拟定计划:
怎样证明两个平面垂直?
要证明平面α⊥平面β,只要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到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即可。
怎样找到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呢?
由直线a⊥平面β,根据直线和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只要在平面α内找到一条和直线a平行的直线,这直线必定垂直于平面β。
怎样在平面α内找到这条直线呢?
而由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只须过直线a任意作一个平面γ和平面α相交于直线b,则交线b⊥平面β, 由此可证明结论成
立.
解题计划:直线a∥平面α,可找平面α内的直线b,a∥b 可得直线b⊥平面β,b⊥平面β且平面α经过直线b结论可得证。
第三步、实现计划:
证明:过直线a任作一个平面γ,和平面α相交于直b,
因为直线a∥平面α,a∥b,直线a⊥平面β,所以b⊥平面β而平面α过直线b,则平面α⊥平面β.
第四步、回顾:
回顾解题过程可以看到,解题首先要弄清题意,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同时又要及时提取记忆中的有关识,来拟定出
一个成功的计划。
此题我们在思维策略上是二层次解决问题,首先根据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找到直线b,然后根据
直线和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及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得证。
波利亚的解题过程
波利亚解题“怎样解题”思路剖析例题例题:如图11所示,AB是⊙O的直径,AD是弦,∠DBC=∠A.(1)求证:BC与⊙O相切.(2)若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求AD的长.(一)通过审题,弄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的习惯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数量关系,知道该道题讲的是什么,并能找出已知条件,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问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对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对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
讲解第一步、弄清问题:1.(1)问中求证的是什么?(2)中未知数是什么你能复述它吗?答:(1)中求证BC与⊙O相切,(2)中要求我们求AD的长。
2.已知数据是什么?你能复述它吗?可以用数学语言来叙述题意吗可以画张图吗答:已知:AB是⊙O的直径(如上图11),AD是弦,∠DBC=∠A.则我们由图可知∠ADB是⊙O的圆周角,等于90°,那么∠A+∠ABD=90°。
(2)中已知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3.条件是什么?答:AB是⊙O的直径(如上图11),AD是弦,∠DBC=∠A4.满足上述条件(1)是否可能成立?能否求出AD的长答:满足上述条件(1)能成立。
但不能求出AD的长,如果要求出AD的长那么我们还有加上一下条件即可: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5.要确定未知数,条件是否充分?答:要确定未知数,如上所述是充分的。
6.是否需要引入适当的符号?如果需要,分别有哪些?有什么含义答:一般情况下做这些几何类型的题目为了方便书写和理解我们都会适当引入符号,但这题相对比较简单易懂,就不需要引入了,如果在很多线,很复杂的图形中就必须得引入。
7.把条件的各个部分分开,你能否把它们写下来?答:能。
AB是⊙O的直径AD是弦,∠DBC=∠A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1)已知:AB是⊙O的直径,AD是弦,∠DBC=∠A.求证:BC与⊙O相切.(2)已知:AB是⊙O的直径,AD是弦,∠DBC=∠A.BC与⊙O相切,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求解:AD的长效果:通过以上的审题和分析已知条件,使学生弄清了题意并数学化,同时大脑中有了一个平面模型,更清晰地了解题目。
波利亚解题表中提示语应用的几个例证
2k +2 (。 k一1 1
坐 { 标 l
I
= = =一
1 +
IY= 一
2k ( 一2 k一1 1
图1
比较 X 两 个 式 子 , 、Y 作如 下 变 形
8 l 一8
数 学教 学
21年 第 8 00 期
双 曲线 中蝶形 面积 的最值
2 80 江苏省宿迂中学 陈炳堂 20 3
,●● ●●,、●●- ./
一
、
问题的由来
1 如 1 F 椭 《+5 1 ~ 6 图 , 为 圆 :~(> 点 n
.
6
7
曼 . 善 与 的 学罂 手 教 好 帮 皇 >)焦 ,B 为 点 弦A 上 0 点A、 ,8 的 D 趣 令 人 爱 不释 手 . 味 读 饶 D 来有 F … … 磊 葛 矣 舅z … … 一 一~ 一
的轨 迹正 好 是 以 AB 为直径 的 圆X - = 8( 4Y 如
图 1 )
例 2 已知 k∈R , 两 条 动 直 线 k 求 x— Y+
2k+1 =0 ( ) 和 +k +2k ) 的交点 P y ( 一1 =0
的轨迹 方 程 .
分析 1 根据题意联立方程组解 出交 点 P的 :
1
1
例3 ( 人教第三版必修 ̄P 3 例题 2 假设 17 ) 你 家 订 了一 份 报 纸,送 报 人 可 能 在早 上 63 :0—
73 之 间把报纸送到 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工 :0
作 的 时 间 在 早 上 7O ^8 O 间,问 你 父 亲 在 :0 一 :0之
以 种 况的 率 这 情 概 是专× × 专 专:言三 相 ,者
1+
浅谈用波利亚解题思想解数学应用题
浅谈用波利亚解题思想解数学应用题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于福群实际应用题是高考数学题的一种重要题型,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建模能力,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同学对应用题望而生畏.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解题方法作为指导.本文尝试从波利亚的解题思想来探求应用题的解法。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表》中指出,解题的四个主要步骤是:一、弄清问题;二、拟定计划;三、实施计划;四、回顾。
下面举例说明。
题目:某工厂拟建一座平面图为矩形且面积为200平方米的三级污水处理池(平面图如下图)。
由于地形限制,长、宽都不能超过16米。
如果池周围四壁建造单价为每米400元,中间两道隔墙建造单价为每米长248元,池底建造单价为每平方米80元,池壁厚度不计。
试设计污水处理池的长和宽,使总造价最低,并求出最低造价。
一、弄清问题.弄清问题,也就是审题。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背景分析和量与数的分析。
1、背景分析:通过读题,理解题中叙述的是怎样的一个事件,不清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抓住问题中的关键信息。
本题说的是拟建一个三级污水处理池,怎样设计长和宽,使总造价最低的问题。
由题意可知关键信息应是各部分造价的计算。
在做题中,有同学问:池四壁和两道隔墙的单价为什么按每米算,而不按每平方米算呢?这说明学生对问题的背景不熟,他们不知道在建筑上墙的造价是按长度来计算的。
由于学生对此不了解,从而造成思路阻塞。
这就要求:①学生对问题做出科学的分析,并坚定自己的信心;②学生平时就要对留心生活中的事物与数学的联系,深入探究,虚心求教,不断积累。
比如,银行利率的计算;出租车记费等。
③要善于把问题进行类比、联想。
把握住问题的相似之处,合理地推理、迁移。
比如,1999年高考数学第22题,是一道以轧钢为背景的问题,虽然背景比较生疏,但却与实际生活中的擀面相似,是等体积几何模型问题。
2、量与数的分析: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问科学。
波利亚“怎样解题表”在初中数学几何解题中的应用——以一道中考题为例
波利亚 怎样解题表 在初中数学几何解题中的应用以一道中考题为例杨㊀娟㊀钟文雯(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ꎬ四川成都610500)摘㊀要:为弥补初中学生因为思考的不完整性而导致的做题难的问题ꎬ文章借助波利亚 怎样解题表 ꎬ以2020年成都中考第25题为例ꎬ还原具体的解题教学过程ꎬ反思存在的问题ꎬ促进教师教学ꎬ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科学素养.关键词: 怎样解题表 ꎻ解题教学ꎻ回顾反思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1-0008-03收稿日期:2023-01-15作者简介:杨小娟ꎬ女ꎬ四川省成都人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ꎻ钟文雯ꎬ女ꎬ四川省成都人ꎬ中学二级教师ꎬ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1问题提出通过对中考中难题的完成情况以及解题方法㊁策略的了解ꎬ学生发现他们在平时的解题中存在思路不清晰㊁思维过程不完整㊁没有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回顾反思和深入思考等现象ꎬ导致在时间有限的中考中ꎬ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得出最终的正确答案.因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利用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对学生解题有切实帮助的解题方法 波利亚 怎样解题表 ꎬ弥补学生思考的不完整性ꎬ帮助学生在日常的解题学习中ꎬ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ꎬ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ꎬ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2波利亚 怎样解题表首先ꎬ理解题目.理解题目是解题的首要前提.从题目的叙述开始ꎬ熟悉题目ꎬ找出 未知量 ꎬ深入理解题目ꎬ将题目的主要部分分离出来ꎬ 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1]其次ꎬ拟定方案.拟定方案是解题的关键步骤.首先通过观察未知量ꎬ并尽量想出一道你所熟悉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未知量的题目[1].通过对比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ꎬ总结出类似题目的解决方法和策略ꎬ并尝试应用到待解题目中ꎬ找出已知数据与未知量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ꎬ必要时考虑辅助题目ꎬ最终得出一个解题方案.这个过程需要联系旧知ꎬ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再次ꎬ执行方案.执行方案是解题的具体实施过程.执行之前拟定的方案是对解题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检验ꎬ培养学生整理零散思路ꎬ形成条理性思维.最后ꎬ回顾.回顾是对解题过程的检验和完善ꎬ是对数学思维和素养培养的提升.通过检验解题中所得到的结果和论证㊁用不同的方法推导结果实现一题多解并进行方法优劣的比较从中择优择简㊁考虑所得结果和方法在其它题目中的适用性最终实现对知识的迁移.但这个步骤在实际解题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怎样解题表 的四个环节是在完整解答一道题目时必定会涉及到的ꎬ是思维的层层递进ꎬ且更多的是教师启发性的提问ꎬ而不是一种解题的固定模式ꎬ所以教师在启发学生解答题目时ꎬ并非要涉及到8表中的所有问题ꎬ而应根据不同题目灵活运用ꎬ创造性地使用 怎样解题表 [2].3波利亚 怎样解题表 在初中数学解题及教学中的具体应用㊀㊀例1㊀面积为6的▱ABCD纸片中ꎬAB=3ꎬøBAD=45ʎꎬ按下列步骤进行剪裁和拼图.图1㊀▱ABCD剪开图㊀㊀㊀图2㊀平行四边形剪开图㊀㊀㊀图3㊀三角形DCF翻转图第一步:如图1ꎬ将▱ABCD纸片沿对角线BD剪开ꎬ得到әABD和әBCD纸片ꎬ再将әABD纸片沿AE剪开(E为BD上任意一点)ꎬ得到әABE和әADE纸片ꎻ第二步:如图2ꎬ将әABE纸片平移至әDCF处ꎬ将әADE纸片平移至әBCG处ꎻ第三步:如图3ꎬ将әDCF纸片翻转过来使其背面朝上置于әPQM处(边PQ与DC重合ꎬәPQM与әDCF在CD同侧)ꎬ将әBCG纸片翻转过来使其背面朝上置于әPRN处(边PR与BC重合ꎬәPRN与әBCG在BC同侧).则由纸片拼成的五边形PMQRN中ꎬ对角线MN长度的最小值为.3.1第一步:耐心审题ꎬ理解题目首先要明确目标: 该题的未知量是什么? 五边形的一条对角线的最小值.已知数据是什么?▱的面积㊁一条边和一个角.条件是什么?对▱ABCD纸片进行裁剪ꎬ并将某些部分进行平移㊁翻转变换得到五边形PMQRN.未知量和条件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或者说通过现有的条件是否能够确定未知量?3.2第二步:探索思路ꎬ拟定方案我们已经知道了未知量是五边形的一条对角线的最小值ꎬ那你们能想到一道和该题未知量相同的题吗?没有吧ꎬ我们没有学过怎样求五边形的对角线. 那能想到一道和该题未知量相似的题吗?抛开 五边形 这个前提ꎬ把重点放到 对角线 上ꎬ请大家仔细想想ꎬ有没有学过求其它多边形的对角线?有的ꎬ我们学过求正方形㊁长方形㊁还有菱形的对角线.非常好!大家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三个特殊的四边形ꎬ那还能想起它们的对角线是怎么求的吗? 如果我们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ꎬ那么正方形的对角线就可以表示为a2+a2=2aꎻ若已知长方形的长为aꎬ宽为bꎬ则长方形的对角线就可以表示为a2+b2ꎻ若已知菱形的边长为aꎬ较小的内角为60ʎꎬ则菱形的较短的那条对角线就可以表示为2ˑasin30ʎ=aꎬ较长的那条对角线就可以表示为2ˑacos30ʎ=23a.连接MN后得到әMNP(如图4)ꎬ但不知道它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图4㊀图3变式1图㊀㊀图5㊀图3变式2图㊀图6㊀图3变式3图 所以下一步需要去尝试判断它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如果әMNP是直角三角形ꎬ那此时未知量是什么呢?未知量是RtәMNP(如图5)的斜边MN.如果我们知道了直角边MP和直角边NP的值ꎬ那我们就可以用勾股定理求出MN啦!那直角边MP和直角边NP的值是否已知呢? 未知ꎬ但通过题目中的已知数据和条件应该是可以求出MP和NP的值ꎬ是等于AE.所以只要求出AE的最小值ꎬMN的最小值就求出来啦!非常棒!现在解决这道题的方案就拟订好了:先证明әMNP是直角三角形ꎬMP=NP=AEꎻ再求AE的最小值.3.3第三步:执行方案ꎬ细化推理待解决的问题一:证明әMNP是直角三角形ꎬMP=NP=AE.9回归定义:平移㊁翻折是全等变换ꎬ变换前后的全等图形中对应边㊁对应角相等.证明:由题意可知:әADEɸәBCGɸәPRNꎬәABEɸәDCFɸәPQMꎬ因为øMPQ=øEABꎬøRPN=øDAEꎬPM=PN=AEꎬ所以øMPQ+øRPN=øEAB+øDAE=45ʎꎬ又因为▱ABCDꎬ所以øDAB=øDP(C)B=45ʎꎬ所以øMPN=øMPQ+øRPN+øDPB=45ʎ+45ʎ=90ʎꎬ于是MN=PM2+PN2=AE2+AE2=2AEꎬ待解决的问题二:求AE的最小值回归定义:垂线段最短.解:过点D作DHʅAB于点Hꎬ根据垂线段最短ꎬ因为当AEʅDB时ꎬAE最小ꎬ此时MN有最小值ꎬS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AB DH=6ꎬ所以DH=6AB=2ꎬ在RtәADH中ꎬAH=DHtan45ʎ=DH=2ꎬBH=AB-AH=1ꎬ所以在RtәBDH中ꎬBD=DH2+BH2=22+12=5ꎬSәABD=12AB DH=12BD AEꎬAE=AB DHDB=3ˑ25=655ꎬMN的最小值=2AE=6105.3.4第四步:回顾反思ꎬ深化理解3.4.1转换角度ꎬ一题多解解法一(分析法):在上述解答过程中ꎬ我们的关注点是放在未知量上ꎬ此时解题的思维模式是找未知量解出未知量所需要的条件ң对比题目已知数据和条件是否符合.解法二(直接法):在学生自主思考解题时ꎬ他们可能会把更多关注点是放在已知量上ꎬ此时解题的思维模式是看已知量ң通过已知量能得出的可能结果ң在众多结果中找到该题的结果.两种解法的思维方式和立足点是截然不同的.解法一是从结果找条件ꎬ解法二则是由已知推未知ꎬ显然解法一能很好的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偏题ꎬ但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ꎬ而解法二则降低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ꎬ但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偏离ꎬ浪费时间.3.4.2原题目条件不变ꎬ只改问题将原问题 则由纸片拼成的五边形PMQRN中ꎬ对角线MN长度的最小值为. 改为:则由纸片拼成的五边形PMQRN中ꎬ当对角线MN长度取最小值时ꎬ求阴影部分的面积?通过这样的改编ꎬ是在能够解决原问题的基础上ꎬ进一步加强了对三角形相似知识点的考查ꎬ拓宽了考查面ꎬ从不同角度探析其解题思路ꎬ并通过变式探究这一类问题的通解[3].通过利用波利亚 怎样解题表 解决上述问题ꎬ很好地展现了波利亚 怎样解题表 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具体应用ꎬ同时也反映出波利亚 怎样解题表 中所提供的完整的解题步骤.理解题目ꎬ弄清已知未知ꎻ联系旧知ꎬ以旧法解新题ꎬ已知未知建立联系ꎬ细化目标ꎬ逐一求解ꎻ回顾反思ꎬ深化结果迁移解题方法ꎬ为学生的数学解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ꎬ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明确的解题方向最终得出正确答案.同时波利亚 怎样解题表 中所提到的 回顾 的环节ꎬ指导学生学习深入思考问题㊁发现问题㊁提出新问题ꎬ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解这一道题上ꎬ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因此ꎬ在日常解题教学中ꎬ教师应该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ꎬ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ꎬ灵活利用波利亚 怎样解题表 的解题思维进行解题ꎬ启发学生思考ꎬ从而有效提升解题效率.参考文献:[1]G.波利亚.怎样解题[M].涂泓ꎬ译.上海:上海教育科技出版社ꎬ2011.[2]徐彦辉. 怎样解题表 应用两例[J].高等数学研究ꎬ2014ꎬ17(04):67-70.[3]杨虎.解法赏析思变式变式探究寻通解[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ꎬ2017(04):12-15.[责任编辑:李㊀璟]01。
波利亚的解题过程
波利亚解题“怎样解题”思路剖析例题例题:如图11所示,AB是⊙O的直径,AD是弦,∠DBC=∠A.(1)求证:BC与⊙O相切.(2)若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求AD的长.(一)通过审题, 弄清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的习惯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数量关系,知道该道题讲的是什么,并能找出已知条件,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问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对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对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
讲解第一步、弄清问题:1.(1)问中求证的是什么?(2)中未知数是什么?你能复述它吗?答:(1)中求证BC与⊙O相切,(2)中要求我们求AD的长。
2.已知数据是什么?你能复述它吗?可以用数学语言来叙述题意吗? 可以画张图吗? 答:已知:AB是⊙O的直径(如上图11),AD是弦,∠DBC=∠A.则我们由图可知∠ADB是⊙O的圆周角,等于90°,那么∠A+∠ABD=90°。
(2)中已知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3.条件是什么?答:AB是⊙O的直径(如上图11),AD是弦,∠DBC=∠A4.满足上述条件(1)是否可能成立?能否求出AD的长?答:满足上述条件(1)能成立。
但不能求出AD的长,如果要求出AD的长那么我们还有加上一下条件即可: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5.要确定未知数,条件是否充分?答:要确定未知数,如上所述是充分的。
6.是否需要引入适当的符号?如果需要,分别有哪些?有什么含义?答:一般情况下做这些几何类型的题目为了方便书写和理解我们都会适当引入符号,但这题相对比较简单易懂,就不需要引入了,如果在很多线,很复杂的图形中就必须得引入。
7.把条件的各个部分分开,你能否把它们写下来?答:能。
AB是⊙O的直径AD是弦,∠DBC=∠A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1)已知:AB是⊙O的直径,AD是弦,∠DBC=∠A.求证:BC与⊙O相切.(2)已知:AB是⊙O的直径,AD是弦,∠DBC=∠A.BC与⊙O相切,O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BD=6,CE=4求解:AD的长效果:通过以上的审题和分析已知条件,使学生弄清了题意并数学化,同时大脑中有了一个平面模型,更清晰地了解题目。
波利亚在初中数学解题应用
波利亚在初中数学解题应用嘿,朋友!你可曾在初中数学的解题世界里迷茫徘徊,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迷雾的迷宫?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波利亚这位解题大师的奇妙方法在初中数学中的神奇应用,说不定能为你点亮那盏走出迷宫的明灯!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教室里同学们正对着一道道数学题抓耳挠腮。
小明眉头紧皱,笔在手中不停地转着,嘴里嘟囔着:“这题咋做啊,感觉脑袋都要炸了!”而旁边的小红也是一脸苦恼,把草稿纸都快画满了,还是没有头绪。
这时候,老师微笑着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小明和小红的肩膀说:“孩子们,别着急,让我们试试波利亚的解题方法。
”波利亚的解题方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那些看似紧闭的数学难题之门。
它首先强调要理解题目,这可不是简单地读一遍题目就完事儿了。
得像侦探破案一样,仔细琢磨每个条件,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比如说,看到一个几何图形,要想到它的性质、定理,这就像是给你配备了一套精良的破案工具。
然后呢,制定一个解题计划。
这就好比你在旅行前规划路线,是走大路还是抄小道,得心里有数。
有时候,我们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有时候,又要从问题倒推,看看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达到目标。
这就像在玩一场智力拼图游戏,得找到那些关键的拼图块,才能拼出完整的图案。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可别害怕犯错。
就像学骑自行车,难免会摔倒几次,但每一次摔倒都是在积累经验。
也许你一开始的思路是错的,那没关系,及时调整,重新出发。
要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你可能会反问自己:“这方法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当然啦!你想想,以前解题是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有了波利亚的方法,就像是有了导航,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再比如,有一道关于函数的题目,一开始看着那一堆数字和字母,是不是感觉头都大了?但按照波利亚的方法,先仔细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函数表达式,再想想我们学过的函数性质,然后制定一个解题步骤,是不是思路就逐渐清晰了?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波利亚的解题方法就像是一位贴心的朋友,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战胜一个又一个难题。
波利亚解题过程
波利亚解题过程题目:同学们在矩形校园一侧栽树,每6米挖一个坑,从头到尾挖了25个,现在要改成4米一个坑,有多少树坑不需要再挖了?讲解第一,了解问题。
问题1:你要求解的是什么?要求的是有多少坑不用挖了,就是要求这样一短距离上分别用这两种方式挖坑,有多少坑是重合的。
问题2:你有些什么?一方面是题目条件给出的已知量每6米一个坑,共计25个坑。
因此可以知道共有24个6米的间隔(25-1=24,25个坑之间有24个间隔),即共有24×6=144米。
现在知道要每4米挖一个坑,我们的任务就是求间隔分别是6米和4米的坑,一共有多少是重合的,令为N。
第二,拟订计划。
问题3,怎样才能求得重合点数N。
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本题是求在一定长度上挖间隔分别是6米和4米的坑,一共有多少是重合的。
并且我们知道,这样重合点是处于6和4的公倍数上。
我们已经熟知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这就不难得知,再求总共有多少重合点时就是求以6和4的最小公倍数为距离间隔,总共可以有多少这样的间隔,令为M。
问题4,怎样才能求得这样的M?有题意可知,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题意可知在144米的距离上,间隔12米挖坑,可以有144÷12=12个间隔,即M=12。
问题5,怎样求得N?我们知道坑数会比间隔数多1,即N=M+1。
第三,实现计划。
由上述分析得,N=M+1总长度为:6×(25-1)=144米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那么N=144÷12=12所以N=M+1=12+1=13个第四,回顾。
(1)回顾本题的解答过程,可以检验每一步的推理是有效的,演算是准确的。
不仅巩固了最小公倍数的性质概念,而且将数学和生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习的实用性和数学的价值。
(2)在这道题的解题思路中,是将生活中现实问题准确转化成数学中的基本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在思维策略上,步步为营,一点一点的分析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再结合所要求的内容与新的结论,找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
一个基于波利亚解题理论的说题案例
一个基于波利亚解题理论的说题案例波利亚(J.Paulos)解题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思维难题的思维方法。
它的核心价值观是,理解难题时要关注上下文,不能光凭专业知识和经验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一个基于波利亚解题理论的说题案例,以此来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
首先,根据波利亚解题理论,要想有效地解决难题,需要考虑上下文,包括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
下面将以一家某公司的开发项目为例,来展示如何基于波利亚解题理论来进行解题。
在这个案例中,该公司想要开发一款单机游戏,因此首先要考虑各种上下文因素。
例如,要确定游戏的适合的目标受众,需要考虑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要确定游戏的游戏规则,需要考虑当地的政治环境;要确定游戏的技术平台,则需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以及当地的技术水平。
接下来,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这个话题,调查这个新游戏的潜在市场,讨论如何把新游戏的概念和未来的游戏行业趋势融合在一起。
此外,可以根据波利亚解题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收集信息来更好地了解与这个开发项目相关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因素。
最后,可以考虑设计游戏的界面,将文字、图像、音乐等元素组合在一起,以此创造出有趣而有意义的游戏世界。
最后,从这个案例来了解波利亚解题理论,可以看到,在解决思维难题时,除了要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关注上下文因素,考虑各种因素的联系和作用,从而才可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以人文的视角来解决问题,努力让游戏有意义,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波利亚解题理论。
总之,本文旨在介绍一个基于波利亚解题理论的说题案例,以此来加深我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波利亚解题理论不仅要求我们充分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考虑上下文因素,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才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波利亚解题实例
用波利亚的解题方法解题在△ABC 中,C B A ∠∠∠,,所对的边分别是c b a ,,,且,43cos cos ,10===a b B A c p 为ABC 内切圆上的动点.求点p 到顶点C B A ,,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分析】:第一步:理解题意。
本题的条件是(i)c=10,(ii),43cos cos ==a b B A (iii)P 是ABC 内切圆上的动点,所求的结论是要求出P 点到A ,B ,C 三顶点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值。
由此可得,这是一道关于图形的最值问题。
第二步:拟订计划.第二,①ABC 的三边,且的形状及其大小。
确定的ABC 的内切圆上有一动点对①小题,ABC 已具备了三个条件式,三角形不难解出来.对于②小题,拟引入直角坐标系,即能利用解析法列出目标函数,至再由c=10,43=a b 及222c b a =+,可解得a=6,b=8. 如图1,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直角△ABC 的三个顶点 为A (8,0),B (0,6),C (0,0).在直角ABC 中,有,2,2=+=+r r c b a所以,内切圆的圆心为),2,2(O '方程为4)2()2(22=-+-y x .设圆上的任一点为P (x,y ),则有S=222PC PB PA ++因P是内切圆上的点,故o≤z≤4,于是当z=4时,有最小值72,当x=o时,有最大值88。
第四步:回顾讨论.对于上面解题过程的运算检验无误后可考虑:x=O时,P点运动到BC上的M,此时的所求平方和最大值为88;当x=4时,P点运动到过M的直径的另一端点N,此时得所求平方和最小值为72.此外,能否用别的方法来导出结果呢?对第①小题也可一开始用余弦定理作代换,对第②小题除选择不同的位置建立坐标系外,圆上的动点P也可以利用参数式表示,于是有好几种解法(略).本题虽然是一道不复杂的综合题,但善于解题的人也会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1)如果本题前部分不用正弦或余弦定理作代换,后半部分不使用解析法,虽仍能设法确定三角形并推导出目标函数,但解题过程的繁杂呈度明显上升.这说明,对于同样的素材(题设条件),选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解题方法),其繁简程度是有显著区别的.(2)(3)数形结合,会使计算大为简化,并且可能揭露问题.。
波利亚解题表的例子
波利亚解题表的例子【篇一:波利亚解题表的例子】波利亚“解题表”在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一例乔治波利亚高度重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教学形式,总结出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步骤——解题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我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思考,结合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将“解题表”细化为以下五个步骤:弄清题意,明确问题;经验联想,拟订方案;分步落实,实施方案;探索变化,寻求发现;回顾交流,强化体验.在五步曲中,拟订方案和实施方案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解题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学中的重点是体验联想、猜想和推理证明的思想方法;“探索变化,寻求发现”是结合数学发现法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回顾交流,强化体验”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感受,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结合2007 年北京市高级中学统一招生考试数学试卷中第25 题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应用波利亚“解题表”进行解题教学的一点体会.题目: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分别在ab 、ac 上,设cd、be 相交于点o,若a=60 ,dcb= ebc= a ,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a 相等的角,并猜想图中哪个四边形是等对边四边形.3.在三角形abc 中,如果 a 是不等于60 的锐角,点d、e 分别在ab 、ac 上,且dcb=ebc= a .研究:满足上述条件的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教学实录[学生:读题、审题.] [教师:提出读题、审题具体要求.] 搞清题目的已知,并进行简单、直接的推理.明确要证明的结论,并进行简单、直接的条件判断.在图中标出已知条件、直接可知的结论、要证明的结论或需知的条件,并用不同的符号区分.对于第 1 问,学生容易举出等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均为等对边四边形.对于第问,大部分学生能够猜出eoc (或dob )与 a 相等,四边形bced 是等对边四边形.设计意图在有关第问的师生问答中,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和简单推理,知道了eoc =a 的依据是“三角形外角定理”,四边形bced 中可能是bd=ce ,使学生对题目内容更加清楚,对理解第 3 问的问题做了充分地准备.二、经验联想拟订方案对于第三问,学生容易猜想出“四边形bced 是等对边四边形,且bd=ce”.但如何证明呢?这是本题、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实录[学生:猜测四边形bced 是等对边四边形,其中bd=ce .] [教师:提出如何证明的问题,给出分析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寻找证明方法,拟订解题的方案.] 探索解题思路解题的一般思路为三种:已知可知???? 需知求证.由于本题条件与结论关系不易发现,一般采用思路.寻找解题方法回忆做过的类似的题目〔教师:我们做过类似的题目吗?或者是见过类似的图形吗?〕〔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想到了课本上曾经做过的一道练习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0 页第12 两底角平分线be 、cd分别交ac、ab 于e、d,求证:be=cd .回忆过程提炼方法.〔教师:回想一下课本上的这个题是怎样证明的?〕〔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的.〕引导学生寻找题中的等对边四边形.回到原题拟订方案〔教师:此法能直接用于中考题的证明吗?为什么?〕〔学生:不能.因为这里的bdc 与ceb 不一定全等.〕〔教师:那怎么办?〕〔学生: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教师:怎样作辅助线,才能构造与我们做过的题目相似的图形?注意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学生1:作直线dfbc交直线〔学生2:作直线bfcd 交其延长线于点f,作直线chbo 〔学生1:先证bd=cf ,再证ce=cf .〕如图(3).〔学生2:先证fobhoc ,再证fbdhce .〕如图(4).〔教师:回顾一下两个人的方案:方法 1 是通过辅助线构造等腰梯形,再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方法 2 是通过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设计意图联想过去熟知的问题或图形、回忆方法、构造熟知的图形,把转化思想的应用程式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拟订方案过程中,伴随着联想、猜想和简单推理,有利于学生养成合情推理的习惯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三、分步落实实施方案教学实录〔教师:下面我们利用这两位同学提供的方案,独立进行证明.证明过程中,注意作图过程叙述要完整,论证过程理由要充分,书写过程语言要准确.〕〔学生:进行证明.〕教师适时指导,并给出规范的板书.证法1:如图,作直线dfbc 交直线则dfb=fbc ,fdc=dcb.ebc=dcb= ob=oc ,dfo=fdo .od=of .fb=dc .四边形bcfd 是等腰梯形,bd=cf ,dbc=bcf .dbf=fcd. 又eoc=ebc +dcb=a ,efc=foc ocf ,bec=a+abe ,efc=fec. cf=ce .bd=ce. 即:四边形bced 是等对边四边形.证法2:如图(4),作直线bfcd 交其延长线于f,作直线chbo [ 教师:两种方法中,那一种方法更适合你?请同学们把下面的方法——利用梅内劳斯定理证明,与上面的两种方法作一个比较.] 梅内劳斯定理内容:如图(5)一直线截三角形abc 分别与三边或其延长线交于p、q、r,rbar qa cq pc bp 证法3:如图(6).直线be 截三角形acd 根据梅内劳斯定理,得ea ce bd ab ocdo bdce ea ab ocdo ocdo obdoeaab doob 把、代入,得bd ce doob obdo bdce bdce 即:四边形bced 是等对边四边形利用梅内劳斯定理在几何证明问题中具有一般性,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掌握并应用.设计意图学生在应用证法1、证法中“如何证明cf=ce ”,证法 2 中“如何证明fobhoc ”,教师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适时、准确的辅导,是解题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四、探索变化,寻求发现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发现,提出新的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数学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在数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邱继勇先生提出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典型数学问题特定条件和结论的充要性、运动变化中的不变性、类比到相关情景中的相似性的质疑”,以及改变问题背景,都是引导学生提出创新问题的好办法之一.充要性质疑,发散性、批判性思维训练.[教师:交换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问题还成立吗?比如:如图(1),在三角形abc 中,如果点d、e 分别在ab、ac 上,设cd、be 相交于点dcb=ebc ,bd=ce .试问a=2dcb 是否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画图思考,试着证明.〕[教师:再交换题目的一个条件和结论,问题还成立吗?请同学们课下验证一个新问题,这是今天的一个作业题.] 运动变化,体验一般与特殊.[教师:当 a 是直角或钝角时结论还成立吗?如图(7)、如图(8).] [学生:猜想结论.][教师:课下证明你的猜想,这是今天作业的第二题.] 的位置的变化,启发我们可借助于abc 的外接圆来研究.如图(9) .教学实录〔教师:通过几何画板,让点a、点 c 分别在圆上运动.如图(10) ——图(12 ).图(10 )图(11 )图(12 )〔教师:如图(11) 、图(12 )中bced 的图形,已经不是我们所学的四边形了,为什么还能成立?证明方法有变化吗?〕事实上,无论是凸四边形、凹四边形或是四边折线,bd=ce 的结论都成立.设计意图像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一样,人们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数学背景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思维方法,同时,将一个问题放在更大的背景中思考,一个看似“重要”的问题,会变成一个简单的特例,便于抽象出更一般的结论和发现新的问题.另外新颖的图形、新奇的方法,是吸引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方法.五、回顾交流,强化体验教学实录[教师: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回顾本节课的教学,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本题的几种解法中,应用了哪些基础知识?你更喜欢哪一种解法?你做出来了吗?没做出来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谈谈你的收获.对本题的充要性质疑,及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止的数学问题,你有何体会?你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吗?设计意图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回顾解题过程的方法运用、方法选择和心理感受中,巩固知识、方法,强化挫折与喜悦、选择与判断、猜想与证明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总之在解题教学中,通过猜想与联想、推理与证明、变式与推广、回顾与反思的过程,渗透数学解题、数学发现的思想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是乔治泼利亚《解题表》的真正目的,是数学方法论的要求.参考文献1.《数学的发现》[美] 乔治泼利亚曹之江邹青莲译科学出版社2.提升“变式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7【篇二:波利亚解题表的例子】。
波利亚解题
波利亚解题----- 案例分析(0507)(总7 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波利亚解题——案例分析例题:给定正四棱台的高力,上底的一条边长"和下底的一条边长久求正四棱台的体积V •(学生已学过棱柱、棱锥的体积)波利亚解题:一、弄清问题(理解题目的未知和已知条件)本题的已知条件有哪些本题的未知是什么①正四棱台的高力;②Jz底边长d ;正四棱台的体积V •③下底边长b -- ' /二、拟定计划(找到已知条件和未知之间的联系)1)怎样才能求得V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棱柱、棱锥的体积公式,而棱台的几何结构(棱台的定义)告诉我们,棱台是“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从一个大棱锥中截去一个小棱锥所生成的•如果知道了相应两棱锥的体积K和岭,我们就能求出棱台的体积"=%-岭。
①这样我们就引入两个新的符号K和匕,同时也找到了V、岭、匕三个量之间的联系,这就把求V 转化为求X和«•2)怎样才能求得叫和匕据棱锥的体积公式,底面积可由已知条件直接求得,关键是如何求出两个棱锥的高。
并且,一旦求出小棱锥的高■大棱锥的高也就求出,为x + h .我们再次引入了一个新符号■于是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就有匕十* V,=1Z,2(X +/7),这样,问题就由求叫和匕转化为了求x。
3)怎样才能求得x为了使未知数x与已知数方、“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等量关系•我们调动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经验,进行“平面化"的思考•用一个通过高线以及底面一边上中点(如下图蓝色线条所示)的平面去截两个棱锥,在这个截面上有两个相似三角形能把“、力、x联系起来(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由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沪二7 ②b x + hV t =Lb 2(x+h) = ^b 2- 3 3 b'h3(〃这就将一个几何问题最终转化为代数方程的求解•解上述方程,便可由d 、b 、表示x,至此,我们已在V 与已知数d 、“、"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不中断的联络网,解题思路全部沟 通・三、实现计划(利用找到的联系进行解题)作辅助线,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专=— b x + h “心 cih 解得—o b_a所以两椎体的体积分别为有:所以棱台的体积:F 岛昔需S 也③四、回顾(1)正面检验每一步,推理是有效的,演算是准确的。
波利亚怎样解题实例分析
怎样解题一、熟悉问题1、未知是什么?2、已知是什么?3、你能复述它吗?二、寻找解题方法1、以前做过类似的题吗?可以仿照以前的解题过程写出此题吗?2、与未知已知相关的定理、公式、法则、概念都有什么?这道题是相关的定理、公式、法则、概念的直接应用吗?3、你能对条件按所属类型重新分组和组合吗?4、你能利用已知和所属的定理、公式、法则、概念向未知转化吗?5、根据与未知相关的定理、公式、法则、概念,你能发现得到未知的方法吗?有必要引入辅助元素或定理、公式、法则、概念吗?若不能解题,可考虑:1、已知条件都用上了吗?2、能不能得到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三、书写过程1、你能按步骤写出你的分析过程吗?2、你所写的步骤都正确吗?四、总结与回顾1、以前做过同类型的题吗?它与同类型的其它题有什么异同?2、以前没有解过同类型的题,这种类型的题有什么特点呢?3、解题过程能简化吗?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分析:问题1、未知是什么?你能复述它吗?答:∠B=∠C问题2、已知是什么?你能复述它吗?答:在三角形ABC中,AB=AC问题3、以前做过类似的题吗?答:似乎没有。
问题4、与已知相关的定理有什么?能不能直接用公式?答:似乎没有。
不能直接用定理解出此题。
问题5、你能对条件按所属类型重新分组和组合吗?答:此题条件只有一个,似乎不能直接重新分组。
问题6、你能利用已知和所属的定理、公式、法则、概念向未知转化吗?答:似乎不能。
问题7、根据与未知相关的定理、公式、法则、概念,你能发现得到未知的方法吗?有必要引入辅助元素或定理、公式、法则、概念吗?答:1、未知是求∠B=∠C,在以前学过的定理中有根据平行线证角相等、利用角平分线证角相等、利用度数证角相等、利用全等三角形证角相等。
由于这些都没有出现,是不是能引入辅助元素?观察∠B、∠C所处的位置,平行线、角平分线都不合适、角的度数没有出现,考虑运用全等三角形来解此题。
波利亚《怎样解题表》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陕西师范大学罗增儒罗新兵1乔治·波利亚乔治·波利亚(GeorgePolya,1887~1985)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在解题方面,是数学启发法(指关于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亦译为探索法)现代研究的先驱.由于他在数学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对世界数学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在他93岁高龄时,还被ICME(国际数学教育大会)聘为名誉主席.作为一个数学家,波利亚在函数论、变分法、概率、数论、组合数学、计算和应用数学等众多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留下了以“波利亚”命名的定理或术语;他与其他数学家合着的《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不等式》、《数学物理中的等周问题》、《复变量》等书堪称经典;而以200多篇论文构成的四大卷文集,在未来的许多年里,将是研究生攻读的内容.作为一个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主要贡献集中体现在《怎样解题》(1945年)、《数学与似真推理》(1954年)、《数学的发现》(1962年)三部世界名着上,涉及“解题理论”、“解题教学”、“教师培训”三个领域.波利亚对数学解题理论的建设主要是通过“怎样解题”表来实现的,而在尔后的着作中有所发展,也在“解题讲习班”中对教师现身说法.他的着作把传统的单纯解题发展为通过解题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过程,他的目标不是找出可以机械地用于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方法”,而是希望通过对于解题过程的深入分析,特别是由已有的成功实践,总结出一般的方法或模式,使得在以后的解题中可以起到启发的作用.他所总结的模式和方法,包括笛卡儿模式、递归模式、叠加模式、分解与组合方法、一般化与特殊化方法、从后往前推、设立次目标、归纳与类比、考虑相关辅助问题、对问题进行变形等,都在解题中行之有效.尤其有特色的是,他将上述的模式与方法设计在一张解题表中,并通过一系列的问句或建议表达出来,使得更有启发意义.着名数学家互尔登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的会议致词中说过:“每个大学生、每个学者、特别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读这本引人入胜的书”(1952年2月2日).2怎样解题表波利亚是围绕“怎样解题”、“怎样学会解题”来开展数学启发法研究的,这首先表明其对“问题解决”重要性的突出强调,同时也表明其对“问题解决”研究兴趣集中在启发法上.波利亚在风靡世界的《怎样解题》(被译成14种文字)一书中给出的“怎样解题表”,正是一部“启发法小词典”.2.1怎样解题”表的呈现弄清问题第一,你必须弄清问题未知是什么?已知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满足条件是否可能?要确定未知,条件是否充分?或者它是否不充分?或者是多余的?或者是矛盾的?画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把条件的各个部分分开.你能否把它们写下来?拟定计划第二,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联系.如果找不出直接的联系,你可能不得不考虑辅助问题.你应该最终得出一个求解的计划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看着未知数,试想出一个具有相同未知数或相似未知数的熟悉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关,且早已解决的问题.你能不能利用它?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你能利用它的方法吗?为了能利用它,你是否应该引入某些辅助元素?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回到定义去.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比的问题?你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仅仅保持条件的一部分而舍去其余部分.这样对于未知数能确定到什么程度?它会怎样变化?你能不能从已知数据导出某些有用的东西?你能不能想出适合于确定未知数的其他数据?如果需要的话,你能不能改变未知数或数据,或者二者都改变,以使新未知数和新数据彼此更接近?你是否利用了所有的已知数据?你是否利用了整个条件?你是否考虑了包含在问题中的必要的概念?实现计划第三,实行你的计划实现你的求解计划,检验每一步骤.你能否清楚地看出这一步骤是正确的?你能否证明这一步骤是正确的?回顾第四,验算所得到的解.你能否检验这个论证?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你能不能一下子看出它来?你能不能把这一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下面是实践波利亚解题表的一个示例,能够展示波利亚解题风格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2.2怎样解题”表的实践例1给定正四棱台的高h ,上底的一条边长a 和下底的一条边长b ,求正四棱台的体积F .(学生已学过棱柱、棱锥的体积)讲解第一,弄清问题.问题1.你要求解的是什么?要求解的是几何体的体积,在思维中的位置用一个单点F 象征性地表示出来(图1).问题2.你有些什么?一方面是题目条件中给出的3个已知量a 、b 、h ;另一方面是已学过棱柱、棱锥的体积公式,并积累有求体积公式的初步经验.把已知的三个量添到图示处(图2),就得到新添的三个点a 、b 、h ;它们与F 之间有一条鸿沟,象征问题尚未解决,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未知量与已知量联系起来.第二,拟定计划.问题3.怎样才能求得F?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棱柱、棱锥的体积公式,而棱台的几何结构(棱台的定义)告诉我们,棱台是“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从一个大棱锥中截去一个小棱锥所生成的.如果知道了相应两棱锥的体积B 和A ,我们就能求出棱台的体积F=B-A.①我们在图示上引进两个新的点A 和B ,用斜线把它们与F 联结起来,以此表示这三个量之间的联系(图3,即①式的几何图示).这就把求F 转化为求A 、B .图3问题4.怎样才能求得A 与B?依据棱锥的体积公式(V =13Sh),底面积可由已知条件直接求得,关键是如何求出两个棱锥的高.并且,一旦求出小棱锥的高x ,大棱锥的高也就求出,为x+h.我们在图示上引进一个新的点x ,用斜线把A 与x 、a连结起来,表示A 能由a 、x得出,A =13a2x;类似地,用斜线把B 与b 、h、x连结起来,表示B 可由b、h、x得出,B=13b2(x+h)(图4),这就把求A 、B 转化为求x .图4问题5.怎样才能求得x ?为了使未知数x 与已知数a 、b、h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等量关系.我们调动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经验,进行“平面化”的思考.用一个通过高线以及底面一边上中点(图5中,点Q)的平面去截两个棱锥,在这个截面上有两个相似三角形能把a 、b 、h 、x 联系起来(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由△VPO1∽△VQO2得图5x ax h b =+②这就将一个几何问题最终转化为代数方程的求解.解方程②,便可由a 、b 、h 表示x,在图示中便可用斜线将x 与a、b、h 连结起来.至此,我们已在F 与已知数a 、b 、h 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不中断的联络网,解题思路全部沟通.第三,实现计划.作辅助线(过程略)如图5,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x a x h b =+,解得x=ah b a-.进而得两锥体的体积为A=13a2x =13·3a h b a-,B=13b2(x+h)=13·3b h b a-,得棱台体积为F=B-A=13·33()b a h b a --=13(a 2+ab +b 2)h .③第四,回顾.(1)正面检验每一步,推理是有效的,演算是准确的.再作特殊性检验,令a→0,由③可得正四棱锥体的体积公式;令a→b,由③可得正四棱柱体的体积公式.这既反映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相容性,又显示出棱台体积公式的一般性;这既沟通了三类几何体极限状态间的知识联系,又可增进三个体积公式的联系记忆.(2)回顾这个解题过程可以看到,解题首先要弄清题意,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如图1所示,有棱台,a 、b 、h 、F 共5条信息),同时又要及时提取记忆网络中的有关信息(如回想:棱台的定义、棱锥的体积公式、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反映几何结构的运算、调动求解立体几何问题的经验积累等不下6条信息),并相应将两组信息资源作合乎逻辑的有效组合.这当中,起调控作用的关键是如何去构思出一个成功的计划(包括解题策略).由这一案例,每一个解题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各自进一步领悟关于如何制定计划的普遍建议或模式.(3)在解题方法上,这个案例是分析法的一次成功应用,从结论出发由后往前找成立的充分条件.为了求F ,我们只需求A 、B(由棱台体积到棱锥体积的转化——由未知到已知,化归);为了求A 、B ,我们只需求x(由体积计算到线段计算的转化——由复杂到简单,降维);为了求x ,我们只需建立关于x 的方程(由几何到代数的转化——数形结合);最后,解方程求x ,解题的思路就畅通了,在当初各自孤立而空旷的画面上(图1),形成了一个联接未知与已知间的不中断网络(图5),书写只不过是循相反次序将网络图作一叙述.这个过程显示了分析与综合的关系,“分析自然先行,综合后继;分析是创造,综合是执行;分析是制定一个计划,综合是执行这个计划”.(4)在思维策略上,这个案例是“三层次解决”的一次成功应用.首先是一般性解决(策略水平上的解决),把F 转化为A ,B 的求解(F=A-B),就明确了解题的总体方向;其次是功能性解决(方法水平的解决),发挥组合与分解、相似形、解方程等方法的解题功能;最后是特殊性解决(技能水平的解决),比如按照棱台的几何结构作图、添辅助线找出相似三角形、求出方程的解、具体演算体积公式等,是对推理步骤和运算细节作实际完成.(5)在心理机制上,这个案例呈现出“激活——扩散”的基本过程.首先在正四棱台(条件)求体积(结论)的启引下,激活了记忆网络中棱台的几何结构和棱锥的体积公式,然后,沿着体积计算的接线向外扩散,依次激活截面知识、相似三角形知识、解方程知识(参见图1~图5),……直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网络沟通.这种“扩散——激活”的观点,正是数学证明思维中心理过程的一种解释.(6)在立体几何学科方法上,这是“组合与分解”的一次成功应用.首先把棱台补充(组合)为棱锥,然后再把棱锥截成(分解)棱台并作出截面,这种做法在求棱锥体积时曾经用过(先组合成一个棱柱、再分解为三个棱锥),它又一次向我们展示“能割善补”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个诀窍,而“平面化”的思考则是沟通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联系的一座重要桥梁.这些都可以用于求解其他立体几何问题,并且作为一般化的思想(化归、降维)还可以用于其他学科.(7)“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在信念上我们应该永远而坚定地做出肯定的回答,操作上未实现只是能力问题或暂时现象.对于本例,按照化棱台为棱锥的同样想法,可以有下面的解法.如图6,正四棱台ABCD-A1B1C1D1中,连结DA 1,DB 1,DC1,DB,将其分成三个四棱锥D-A1B1C1D1,D-AA1B1B,D-BB1C1C,其中1111D A B C D V -=13b 2h,11D AA B B V -=11D BB C C V -.(等底等高)图6 图7为了求11D AA B B V -,我们连结A B1,将其分为两个三棱锥D-ABB1与D-AA1B1(图7),因11AA B S ∆=b a1ABB S ∆,故11D AA B B V -=b a1D ABB V -,但1D ABB V -=1B ABD V -=13·12a2·h=16a 2h,故11D AA B B V -=1D ABB V -+11D AA B V -=16a 2h+b a ·16a 2h=16(a 2+ab)h.从而1111ABC D A B C D V -=11D AA B B V -+11D BB C C V -+1111D A B C D V -=16(a 2+ab)h+16(a 2+ab)h+13b 2h=13(a 2+ab +b 2)h .(8)“你能不能把这一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问题?”能,至少我们可以由正四棱台体积公式一般化为棱台体积公式(方法是一样的).注意到a 2=S1,b 2=S2,ab=12S S ,可一般化猜想棱台的体积公式为V台=13(S1+12S S +S2)h. 3波利亚的解题观对于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及有关著作,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对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认识(见参考文献),我们将其归结为5个要点.3.1程序化的解题系统怎样解题表,就“怎样解题”、“教师应教学生做些什么”等问题,把“解题中典型有用的智力活动”,按照正常人解决问题时思维的自然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从而描绘出解题理论的一个总体轮廓,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解题教学系统.既体现常识性,又体现由常识上升为理论(普遍性)的自觉努力.这四个阶段首先是一个四步骤的宏观解题程序,其中“实现计划”虽为主体工作,但较为容易完成,是思路打通之后具体实施信息资源的逻辑配置,“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耐心”;其次,“弄清问题”是认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表征的过程,应成为成功解决问题的一个必要前提;与前两者相比,“回顾”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波利亚将其作为解题的必要环节而固定下来,是一个有远见的做法,在整个解题表中“拟定计划”是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拟定计划”的过程是在“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波利亚的建议是分两步走:第一,努力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找出直接的联系(模式识别等);第二,如果找不出直接的联系,就对原来的问题做出某些必要的变更或修改,引进辅助问题,为此,波利亚又进一步建议:看着未知数,回到定义去,重新表述问题,考虑相关问题,分解或重新组合,特殊化,一般化,类比等,积极诱发念头,努力变化问题.这实际上是阐述和应用解题策略并进行资源的提取与分配.于是,这个系统就集解题程序、解题基础、解题策略、解题方法等于一身,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3.2启发式的过程分析还在当学生的时候,波利亚就有一个问题一再使他感到困惑:“是的,这个解答好像还行,它看起来是正确的,但怎样才能想出这样的解答呢?是的,这个实验好像还行,它看起来是个事实,但别人是怎样发现这样的事实?而且我自己怎样才能想出或发现它们呢?”从解题论的观点看,这实际上是既提出了“怎样解题”又提出了“怎样学会解题”的问题,波利亚说,这“终于导致他写出本书”(指《怎样解题》).波利亚认为“数学有两个侧面”,“用欧几里得方式提出来的数学看来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这两个侧面都像数学本身一样古老.但从某一点说来,第二个侧面则是新的,因为以前从来就没有‘照本宣科’地把处于发现过程中的数学照原样提供给学生,或教师自己,或公众.”他以数十年的时间悉心研究数学启发法,其“怎样解题”的基本思想就可以概括为“知识+启发法”.在解题表中,波利亚给出了“启发法小词典”,让读者通过阅读词典来开阔思路、指导实践,自己学会怎样解题.这些看法来源于波利亚对数学教育宗旨的认识,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应“教会年轻人去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他认为一个人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应该受益终生,他赞成,良好的教育应该“系统地给学生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应该帮助学生自己再发现所教的内容”,“学东西的最好途径是亲自去发现它”;他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调数学教学要加强思维训练,要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技能、技巧、有益的思考方式和科学的思维习惯,他反复指出,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发展学生本身的内蕴能力”.教师要“教学生证明问题”,也要“教他们猜想问题”.波利亚提出“合情推理”的概念,号召:“让我们教猜想吧!”在解题表的展开中,波利亚则通过剖析典型例题的思维过程来研究“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波利亚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建议,“怎样才能想出这样的解答呢?”“我自己怎样才能想出或发现它们呢?”既驱使人们去分析解题过程,又要求人们去总结发现的规律.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序言中提出:“领会方法的最佳时机,可能是读者解出一道题的时候,或是阅读它的解法的时候,也可能是阅读解法形成过程的时候”.波利亚书中的例题,其实就是对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过程的分析,就是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也就是教人“怎样学会解题”.在例1中,数学操作与思维开展相结合的图解或阐释,使我们既领会到了这样的意图,也见到了这样的行动.波利亚对解题过程淋漓尽致的剖析,实质上已接触到心理层面,但没有用到多少教育学或思维学的相关名词,基本上都是其数学前沿研究中切身体验的自然流露,数学功底和过程体验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正是数学家研究数学教育的优势,处处有数学的“真刀真枪”,绝非“纸上谈兵”.波利亚说“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在“知识”与“组织良好”之间,波利亚更强调后者,他说“良好的组织使得所提供的知识易于用上,这甚至可能比知识的广泛更为重要.”用现在的话来说,波利亚在这里强调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优化的认知结构”对问题解决的基础作用.3.3开放型的念头诱发.波利亚解释说:“我们表中的问题和建议并不直接提到念头;但实际上,所有的问题和建议都与它有关(可以说解题表中的每一个问句,都是从认知或元认知的角度向读者启发解题念头.),弄清问题是为好念头的出现做准备;拟订计划是试图引发它;在引发之后,我们实现它;回顾此过程和求解的结果,我们试图更好地利用它.”他强调指出:“老师为学生所能做的最大的好事是通过比较自然的帮助,促使他自己想出一个好念头.”在《怎样解题》一书里,出现“念头”这个词不下四五十次.念头有什么用?波利亚说:“它会给你指出整个或部分解题途径”.“也许有些念头会把你引入歧途”,但这并不可怕,“在明显失败的尝试和一度犹豫不决之后”会“突然闪出一个‘好念头’”,最糟糕的是没有任何念头,还“笨头呆脑地干等着某个念头的降临,而不会做任何事情去加速其来到.”这里说的念头不仅在字面上比“问题表征”更为浅白,而且在内涵上更为丰富,其实质是开展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产生念头与找出解题途径完全可以理解为同义语.那么产生念头的基础是什么呢?波利亚的回答是:“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解题力量)“如果我们对该论题知识贫乏,是不容易产生好念头的.如果我们完全没有知识,则根本不可能产生好念头.”波利亚一再提到“好念头”,其实这就是直觉、顿悟或灵感,“想出一个好念头是一种‘灵感运动’”,“想像力有了一个突然的跳跃,产生了一个好念头,这是天才的一次闪烁”,“是我们观点上的重大突变,我们看问题方式的一个骤然变动,在解题步骤方面的一个刚刚露头的有信心的预感”.波利亚关于念头的种种议论,正是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激发与激活.3.4探索性的问题转换这里说的“问题转换”,在《怎样解题》一书中亦叫“变化问题”、“题目变更”,它揭示了探索解题思路的数学途径,也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实际运用.波利亚强调:“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思路的选择,要靠从可以接近它的方向去攻击堡垒,为了找出哪个方面是正确的方面,哪一侧是好接近的一侧,我们从各个方面、各个侧面去试验,我们变更问题.”“变化问题使我们引进了新的内容,从而产生了新的接触,产生了和我们有关的元素接触的新可能性.”“新问题展现了接触我们以前知识的新可能性,它使我们做出有用接触的希望死而复苏.通过变化问题,显露它的某个新方面,新问题使我们的兴趣油然而生”.在“怎样解题”表中,波利亚拟出了启引我们不断转换问题的30多个问句或建议:把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的问题,把原问题化归为一个已解决的问题,去考虑一个可能相关的问题,先解决一个更特殊的问题、或更一般的问题、或类似的问题……那些启发新念头的问句,也往往与问题转换有关.“如果我们不用‘题目变更’,几乎是不能有什么进展的”——这就是波利亚的结论.3.5朴素的数学解题元认知观念.元认知是对认知的再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虽然元认知概念提出较晚,但元认知思想早就存在,在波利亚的解题思想中存在着朴素的元认知观念.波利亚解题表的大量问句或建议,都不是问别人,而是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提建议,这是解题者的自我诘问、自我反思.问题中的一部分,其对象针对具体的数学内容,属于认知性的;另一部分则以解题者自身为对象,属于元认知性的.比如,“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知道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关,且早已解决的问题.你能不能利用它?”等等,都不涉及问题的具体内容,都是针对解题主体、对其解题思维活动的反思,都属于元认知提问,而不完全是认知提问.波利亚解题表中的“回顾”也并不完全是常规解题中的“检验”,主要是有分析地领会所得的解法(参见例1的回顾),它包含着把“问题及其解法”(认知)作为对象进行自觉反思的元认知意图.至于解题表本身所给出的解题程序(一种程序性知识),所体现的解题策略(一种策略性知识)及所进行的元认知提问,都属于元认知知识.波利亚对具体范例的分析,基本上是对“问题及其解法”的再认知,已反映出开发元认知的朴素意图.波利亚的另一些问句,如“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你能不能改变未知数或数据,或者二者都改变,以使新未知数和新数据彼此更接近?”(接近度),“你能不能一下子看出它来?”(题感)等,则属于朴素的元认知体验.至于解题表本身,则自始至终体现着元认知调控.综上所述,“解题系统”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整体框架,“分析解题过程”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思维实质,“念头诱发”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外在表现,“问题转换”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具体实现,朴素的元认知观念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心理学基础.而这一切的背后,丰富的数学前沿研究经历和发现体验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物质基础,现代启发法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灵魂,揭示“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目标.4波利亚解题研究的发展4.1反思数学上存在证明的方法与发现的方法,在逻辑实证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关于数学发现方法的研究一度陷于停顿,波利亚的贡献就在于自觉承担起复兴数学启发法的重任,并提出合情推理,为数学启发法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数学教育界兴起的“问题解决”研究是对波利亚现代启发法的直接继承,曾经有“对波利亚的重新发现”、“数学启发法…几乎成了问题解决的同义词”等提法.但是,已有数学实践却未能获得预期的成功,尽管学生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知识,也已经了解了相关的方法原则,或者说已执行了解题表的建议,却仍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数学教育界的反思.波利亚构建的“四阶段”解题系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局限于“四阶段”对学会“数学地思维”而言是不是有点简单化了?对数学问题解决全过程的探索可能比解题表所简洁描述的复杂得多.数学启发法的现代复兴及其所取得的成功,无论怎样评价都不算过分,但启发法能不能看成影响问题解决能力的惟一要素?“知识+启发法”之外可能还有更多的因素需要重视(如“元认知调节”、“观念”等),“好念头”的出现可能也需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做出更为自觉的分析.波利亚从数学内部研究数学问题解决并强调解题实践是一个值得继承的研究方向(与那些连数学题都没有出现的解题研究形成鲜明对照,也与那些对中学教材作业题都不那么过关的研究者形成鲜明对照),但局限于“解题”、专注于技能技巧是不是狭窄了点?至少“问题发现(提出)”、“实际应用”都与解决问题有同样的重要性.4.2发展近十几年来,通过反思和对解题实践活动的深入考察,数学教育界已经在“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和“高级数学思维”的内外部机制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式的“问题解决”也初成特色,这些都构成了对波利亚的超越.(1)美国学者舍费尔德在名著《数学解题》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描述了复杂的智力活动的四个不同性质的方面.①认识的资源.即解题者所已掌握的事实和算法;②启发法.即在困难的情况下借以取得进展的“常识性的法则”;③调节.它所涉及的是解题者运用已有知识的有效性(即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所说的元认知);④信息系统.即解题者对于学科的性质和应当如何去从事工作的看法.(2)中国的数学教学历来重视解题训练、中国的数学教师历来重视解题研究,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问题解决”口号传入中国,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受到了重视也得到了发展.早在20世纪40年代,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就曾有过中译本(周佐严译,中华书局出版),到60年代曾有人翻译《数学的发现》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见江泽涵.关于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和《数学的发现》的一些往事.中学数学教学(皖),1983,2,P.4).80年代以来,波利亚的三部著作都已翻译发行,其中的解题观点已成为许多同行研究解题的指导思想,国内一些学者多次召开了波利亚数学思想的讨论会,徐利治教授还提出研究波利亚的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培养。
01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
实现计划
第三,实行
你的计划
实现你的求解计划,检验每一步骤.
你能否清楚地看出这一步骤是正确的?你能否证明这一步骤是正确的?
回顾
第四,验算
所得到的解
你能否检验这个论证?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你能不能一下子看出它来?
你应该最终得出一个求解的计划
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
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
看着未知数,试想出一个具有相同未的问题.
你能不能利用它?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你能利用它的方法吗?为了能利用它,你是否应该引入某些辅助元素?
你能不能把这一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
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
回到定义去.
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比的问题?你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仅仅保持条件的一部分而舍去其余部分.这样对于未知数能确定到什么程度?它会怎样变化?你能不能从已知数据导出某些有用的东西?你能不能想出适合于确定未知数的其他数据?如果需要的话,你能不能改变未知数或数据,或者二者都改变,以使新未知数和新数据彼此更接近?
1.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
弄清问题
第一,你必须弄清问题
未知是什么?已知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满足条件是否可能?要确定未知,条件是否充分?或者它是否不充分?或者是多余的?或者是矛盾的?
画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
把条件的各个部分分开.你能否把它们写下来?
拟定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波利亚的解题方法解题 在△ABC 中,C B A ∠∠∠,,所对的边分别是c b a ,,,且,43
cos cos ,10===a b
B A
c p 为
ABC V 内切圆上的动点.求点p 到顶点C B A ,,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分析】:
第一步:理解题意。
本题的条件是(i)c=10,(ii),43
cos cos ==a b
B A
(iii)P 是ABC V 内切圆上的动点,所
求的结论是要求出P 点到A ,B ,C 三顶点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值。
由此可得,这是一道关于图形的最值问题。
第二步:拟订计划.
设想以前未曾遇到过这个问题,但曾见过也解过与此密切相关的两类问题: 第一,已知三角形某些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要求判断这三角形的形状或解出它。
第二,在一确定的三角形中的某曲线上有一动点,求这点到三角形顶点或三边的距离和平方和的最小值。
于是原问题可分列为两个较为简单的问题:
① a ,b ,c 为ABC V 的三边,且c=10,,43
cos cos ==a b B A ,试确定△ABC 的形
状及其大小。
② 确定的ABC V 的内切圆上有一动点P ,试求PA 2+PB 2+PC 2的最小值与最大
值。
对①小题,ABC V 已具备了三个条件式,这类问题据以前的经验,只要对数式进行适当的推算,三角形不难解出来.对于②小题,在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以后,因涉及内切圆上一个动点,拟引入直角坐标系,即能利用解析法列出目标函数,其最值也可用一般的代数三角方法顺利求出。
至此,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题计划可以说是拟定了。
第三步:实现计划: 由,cos cos a b B A
=用正弦定理做代换,得,sin sin cos cos A B
B A =
即B B A A cos sin cos sin ⋅=⋅或A B 2sin 2sin =, 因为,34
cos cos =B A
知B A ≠,且B A ,是三角形内角,
所以,22B A -=π即,2π
=+A B
所以ABC V 是直角三角形.
再由c=10,43
=a b 及222c b a =+,可解得a=6,b=8.
如图1,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直角△ABC 的三个顶点
为A (8,0),B (0,6),C (0,0).在直角ABC V 中,有,2,2=+=+r r c b a
所以,内切圆的圆心为),2,2(O '方程为4)2()2(22=-+-y x .
设圆上的任一点为P (x,y ),则有 S=222PC PB PA ++
因P 是内切圆上的点,故o ≤z ≤4,于是当z=4时,有最小值72,当x=o 时,有最大值88。
第四步:回顾讨论.
对于上面解题过程的运算检验无误后可考虑:
x=O 时,P 点运动到BC 上的M ,此时的所求平方和最大值为88;当x=4时,P 点运动到过M 的直径的另一端点N ,此时得所求平方和最小值为72.
此外,能否用别的方法来导出结果呢对第①小题也可一开始用余弦定理作代换,对第②小题除选择不同的位置建立坐标系外,圆上的动点P 也可以利用参数式表示,于是有好几种解法(略).
本题虽然是一道不复杂的综合题,但善于解题的人也会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
(1)如果本题前部分不用正弦或余弦定理作代换,后半部分不使用解析法,虽仍能设法确定三角形并推导出目标函数,但解题过程的繁杂呈度明显上升.这说明,对于同样的素材(题设条件),选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解题方法),其繁简程度是有显着区别的.
(2)从上题的解答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图形中的最值常在动点位于某些特殊位置时产生.
(3)数形结合,会使计算大为简化,并且可能揭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