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诗学问题
巴赫金
复调小说理论复调小说理论指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指出,以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只关注他的作品的思想方面,忽视了他的艺术创新。
二是用欧洲传统的已经定型的小说模式——独白型小说的模式来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不了解作家已经创造了一种复调的小说,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模式和全新的小说艺术形式。
复调小说vs独白小说一、复调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29页和50页)中有两处对复调小说作了集中的说明:1、“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和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
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合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中,而且相互间不发生融合。
”2、“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的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
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
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识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巴赫金在上述定义中,强调了复调小说的三个方面:1、复调小说的人物不仅是作者描写的客体,同时是表现自己意识的主体;2、复调小说不只是展开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更重要的是展现具有同等价值的各不相同的独立意识。
3、复调小说的作者不支配一切,作品的人物与作者都作为具有同等价值的一方参加对话;4、复调小说虽是由各自独立的声部构成的,但它仍然是个统一体,而且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
二、独白1、小说的是哪个角色、三个生命、三种死亡只有表面的外在联系,它们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展开对话。
马车夫的死,地主老太的死,大树的死,在表面上联系起来。
从巴赫金复调理论看《法国中尉的女人》
我一直装作 了解我笔下人物 的思想和 内心世界 , 那只是 因为我所采用 的是我 的故事进行的那个时代被
广泛采用的传统写法( 就连某些词汇和“ 语气” 也是如此)也就是说 , , 小说家仅次于上帝 , 他可能并不是
无所不知的, 但他要装出无所不知的样子。可是我生活在阿兰・ 罗伯 ・ 葛利叶和罗兰・ 巴特的时代 , 倘若 此书也要作为一本小说的话 , 那它就不可能足当代意义上的小说 了。|(0 福尔斯进一步认为 , ” 1 ) 2p 9 J 按照作
关 键 词 : 调 元 小 说 复 中 图 分 类 号 : 1 6. I0 4 对 话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9 5 ( 0 6) 2—1 2—0 10 832 0 0 0 5
M. 巴赫金在 2 世纪 2 年代后期提出的“ M+ 0 0 复调理论”给 曾经一度被认为是缺乏统一的作者面 , 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以正确的解释 , 认为他 的小说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 自型小说” 复调小 独 的“
说” 自 , 。 此 巴赫金为文艺评论界提供 了一种理解小说的新 的批评视角。 巴赫金认为 :有着众多的各 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 , “ 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 同声音组成真 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在这里有着“ ” 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 同它们各 自的世界”lp 。引人注 目的是 , l 4 ) 巴赫金发现 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 品中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关
J n ,0 6 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0
巴赫金“作者时空体”的宗教阐释及其诗学意义
巴赫金“作者时空体”的宗教阐释及其诗学意义“作者时空体”思想是巴赫金时空体理论难点之一。
从表面上看,作者时空体的诸多论述疑点重重,尤其与复调小说理论有所冲突,但如从巴赫金的宗教情结与诗学的现代性诉求入手,可以较清晰理清其论述“作者时空体”问题整体论述思路,并能在这个基础上认识巴赫金诗学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标签:巴赫金;作者时空体;宗教情结一、巴赫金“作者时空体”论:作者的权威和主人公的缺位在《小说的时间形式与时空体形式·结束语》中,巴赫金多次强调了作者的“积极性”。
巴赫金认为,“作者我们可以在作品之外找到,这时他是一个过着自己传记生活的人。
但我们又可以在作品当中遇见他,他这时是作品的创造者;不过他是在被描绘的时空体之外,好像是处在对时空体的横切线上。
”①他以为,“创造作品的作者可以在自己的时间里自由的游动:他可以从结尾开头,从中间开头,从所描绘事件的任何一点开头,同时却不破坏所描绘事件中时间的客观流程。
”②由此,“作者描绘世界,或者从参与所写事件的主人公视角出发,或者从叙事人的视角或伪托作者的视角出发,最后或者是不利用任何中介,直接以自己纯粹作者的口吻叙述。
”③但是,巴赫金以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可能把时空世界连同其种种事件描绘得仿佛是他亲眼所见,亲自的观察;仿佛他是无所不在的目击者。
”④巴赫金在这里多次强调这种“外位性”,他以为如果我讲一件我刚刚发生的事,我作为讲述这事的人就已经处于事件发生的那个时空之外了,把自己(myself)、把自身之我(my own “I”),同我所讲述的“我”(I that is the subject of my stories) 绝对的等同起来,是不可能的。
巴赫金以为,“作者形象”这个术语不够妥当,因为他以为,凡是在作品中成为形象的东西,因而也是纳入作品时空体中的东西,都是创造之物而非从事创造之物。
⑤巴赫金的这段话如何理解,历来的时空体理论研究都回避了对作者时空体的研究,可见这个问题显然颇有难度,我们如何理解作者“是在被描绘的时空体之外,好像是处在对时空体的横切线上”,如何理解“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可能把时空世界连同其种种事件描绘得仿佛是他亲眼所见,亲自的观察;仿佛他是无所不在的目击者”,又如何理解巴赫金所说的作者形象是一个不妥当的话语,“凡是在作品中成为形象的东西,因而也是纳入作品时空体中的东西,都是创造之物而非从事创造之物。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之问题[权威资料]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之问题摘要: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长篇小说中采用了一种复调思维,在处理作者与作品主人公的关系时采取了一种对话立场,从而打破了西方传统小说独白统一的窠臼,开创了新的艺术模式。
本文认为,《诗学问题》自身存在一大问题,巴赫金在对作者“本人”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偏差。
关键词: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作者主人公复调的人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和巴赫金的复调对话理论韦恩・C・布思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英译本导言中写道:“他在踏踏实实地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任何一部作品上是失败的,以及他固执于高层次的概括,这使我对他能够作的其他研究也都感到不耐烦。
只要一个作者对被称为‘小说’(the novel)的大块文学、甚至对被称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小块文学冗长地赘述综合理论,而不是踏实细致地分析具体例证,我就愈感不安。
”[1]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第一章,巴赫金使用了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无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哪部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全部小说”之类的论述,这无疑把复调小说的外延扩大化了。
在第二章中,巴赫金总算第一次对外延做出了限定,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这一限定在第四章和本书的结束语中又出现了两次。
不难看出,只有这些论述对象集合的交集,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才完全符合巴赫金对复调对话小说的定义。
巴赫金列举分析了当时评论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几种代表性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正反两方面的评述,使复调对话理论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
巴赫金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中,主人公的意识被当做一种“他人意识”,是“自身的、直接具有意义的话语之主体”,主人公相对作者是独立的,同时各个主人公之间也是相对独立不相混合的。
各种独立的不相混合的声音与意识之多样性、各种有充分价值的声音之正的复调,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特征。
复调理论与《押沙龙,押沙龙!》
推测 出故 事的来龙 去脉 。叙 述 者们对 斯 特潘 家族 传说 的 叙述相互 矛盾 、 相互 冲突 , 与其说他们是 在相互补 充 , 不如 说他们是在相互 争吵 、 相互抨击 。他们既是在讲 述斯特 潘 家族 的故事 , 同时也 把矛 头指 向其他 叙 述者 , 后 他们 中 最 没有 一个 占有优 于他人 的权威 地位 , 他们 的解 释中没有 一 个 能代表作 品的最终意义 , 因为作 品本身 的复 调结构决 定
人 近 一 百 年 的兴 衰 历 程 , 克 纳 为 我 们 艺 术 地 再 现 了 美 国 福
独立而不相融 合的声音 和意识 , 由具有充分价值 的不 同声 音组成 。他认 为复调小说 是一种新 的体裁 (er)它里 面 gn , e 有多种声音 , 有全 面的对话 。这些 声音都不受作 者权威 性 的控制 , 而是从各 自的对 方那 里 和作 者那 里获得 了 自由 、 独立 。人物 的独立性是指 “ 人物 不仅仅是作 者写 作 的客体 对象 , 是具有与作 者平 等 的思想 意识 特 征 , 而 即人 物是 直 抒 己见 的主体。这 样 , 作家便创造 了独立于 自己之外 的人 物。在一部小说 中将这 些具有 主 体特 征 的人 物并 列地 同 时展现 , 便使 人物各 自独立 的意识 呈现 为对话 的特 征 。 ” 巴赫 金分析 了陀思 妥耶夫斯基 的作品 , 指出复调 小说 的特
点 是 “ 立 而 具 有 个 性 的 声 音 和 意 识 的 多 元 以及 受 到 充 分 独
南 方的历史 。福 克纳 曾在 与朋 友 的谈 话 中戏 称之 为有 史
论白先勇小说的复调叙事
论白先勇小说的复调叙事摘要:白先勇是世界华文文坛的一枝独秀,他的小说长久地被人们争相传诵和虔诚记忆。
本文在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以及对其小说中的重点篇目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得出白先勇的小说具有人物的主体性、情节结构的对话性等复调叙事特征。
关键词:白先勇、巴赫金、复调、主体性、对话性中图分类号:1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引言“复调”是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1929年初版,1963年修订版)一书中首度提出的一大理论。
他在该书中指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
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一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
”①从这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巴赫金所谓的“复调小说”,是与过去受到作者统一意识支配的独白小说截然不同的一种体裁样式,它具有下述几个特征:一是复调小说中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客体,同时也是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二是复调小说的主旨不在于展开情节、人物命运、人物性格,而是在于展现那些有着同等价值的各种不同的独立意识;三是复调小说没有作者统一的意识,它是由不相混合的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声音组成的对话小说。
一、主人公的主体性与一般小说首先花大量篇幅对人物的来龙去脉、外貌性格进行描写,诉诸读者不同,在白先勇的小说中,没有专门的身世介绍,甚至连肖像刻画也屈指可数,主人公总是直接在紧张的事件、问题的思索和探讨中出现,是一个个热衷于自我分析、自我意识观念极强的人。
作者也充分尊重主人公这种思想意识的独立性,让主人公成为观察世界的主体,充分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正如巴赫金所说,作者“重视的不是主人公在世界上是什么,而首先是世界在主人公心目中是什么,他在自己心目中是什么”。
《李尔王》中的复调理论研究
《李尔王》中的复调理论研究摘要:复调理论最早由20世纪西方和俄国重要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M·M·巴赫金 (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 于1963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 用以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话语。
复调小说是指“多声部性”“全面对话”的小说。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长期以来, 莎剧学者们对该剧的解读多停留在分析“悲剧性”、“人物性格”、“疯癫形象”、“父权与女权意识”等方面, 却未留意剧中内容和结构还融入了大量的复调因素。
因此, 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 引入复调理论对剧本进行重新解读, 探讨莎剧的复调叙事艺术特色。
关键词:复调理论;巴赫金;莎士比亚;《李尔王》一、引言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设计了许多人物对话的悖论,在这些悖论的背后,蕴含着隐藏的社会秩序、人物的情感,以及作者对于剧中人物或社会的情感倾向。
通过复调方式,从而使作品呈现出多种对话特征,如共时双语对话、多声部的人物意识和狂欢化时空中的复调对话。
但与此同时,国内外对李尔王复调的研究还处于比较表层的状态,大多是从主观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对话和表白都呈现出鲜明的对话色彩。
本文将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切入点,从对话关系、共时双语、狂欢化等角度分析小说的复调,揭示其人文情怀、多元价值及其深刻的文学意义。
二、复调理论及《李尔王》介绍复调理论是苏联学者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时产生的的概念,借用音乐学术语“复调”来说明小说中的“多声部”现象,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用来区别单一旋律的欧洲小说模式。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细致而系统的阐述了复调小说理论概念。
复调小说是指“多声部性”“全面对话”的小说,具有以下特征:主人公是表现自己观念的独立主体,人物独立的思想观念是艺术描写的主要成分,小说的全面对话性,共时性的横向艺术描写,这些特征形成复调小说真正的独特性。
论白先勇小说的复调叙事
论白先勇小说的复调叙事摘要:白先勇是世界华文文坛的一枝独秀,他的小说长久地被人们争相传诵和虔诚记忆。
本文在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以及对其小说中的重点篇目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得出白先勇的小说具有人物的主体性、情节结构的对话性等复调叙事特征。
关键词:白先勇、巴赫金、复调、主体性、对话性中图分类号:1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引言“复调”是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1929年初版,1963年修订版)一书中首度提出的一大理论。
他在该书中指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
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一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
”①从这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巴赫金所谓的“复调小说”,是与过去受到作者统一意识支配的独白小说截然不同的一种体裁样式,它具有下述几个特征:一是复调小说中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客体,同时也是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二是复调小说的主旨不在于展开情节、人物命运、人物性格,而是在于展现那些有着同等价值的各种不同的独立意识;三是复调小说没有作者统一的意识,它是由不相混合的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声音组成的对话小说。
一、主人公的主体性与一般小说首先花大量篇幅对人物的来龙去脉、外貌性格进行描写,诉诸读者不同,在白先勇的小说中,没有专门的身世介绍,甚至连肖像刻画也屈指可数,主人公总是直接在紧张的事件、问题的思索和探讨中出现,是一个个热衷于自我分析、自我意识观念极强的人。
作者也充分尊重主人公这种思想意识的独立性,让主人公成为观察世界的主体,充分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正如巴赫金所说,作者“重视的不是主人公在世界上是什么,而首先是世界在主人公心目中是什么,他在自己心目中是什么”。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对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等又予重温,更对其复调小说理论有了新的了解,现就相关札记分别叙述。
1、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如经文曲、赋格曲与复调幻想曲等。
巴赫金借此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正如音乐中的复调也不可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
”“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
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
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志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 从上述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复调艺术作品中由不同的人物及其命运所构成的统一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在作者的统一的意识支配下一层一层地展开的,而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主人公)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被结合在了某种统一的事件之中,他们相互之间不发生融合,而是处于彼此交锋、对话和争论之中。
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就是这样的复调艺术作品。
2、复调小说中的主要主人公全是“自我意识”,全是“未完成的和不能完成的”个性,这是对传统小说的一个重大突破。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主人公,是由于复调小说和传统小说在根源上的不同:后者从创作构思上讲体现出作者声音“大”于主人公声音,或者作者干脆化身为主人公,也就是说,主人公成为作者声音的传声筒;作者整合主人公的视野、世界观,将其一股脑儿地纳入自己庞大而又统一的世界中。
复调艺术思维则说明作者声音和主人公声音处于平等的地位,主人公们反抗别人对自己的背后评判,通过纯粹的意识-思想之间的对话获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张扬。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英文文献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英文文献Mikhail Bakhtin's Poetics and the Works of Fyodor DostoevskyMikhail Bakhtin, the renowned Russian literary critic and philosopher, is widely recognized for his groundbre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works, particularly the writings of Fyodor Dostoevsky. Bakhtin's analysi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ay we interpret and appreciate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renowned Russian author's literary oeuvre.At the heart of Bakhtin's exploration of Dostoevsky's poetics lies the concept of the polyphonic novel. Bakhtin argued that Dostoevsky's works depart from the traditional monologic structure of the novel, where a single authorial voice dominates the narrative. Instead, Dostoevsky's novel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 and fully developed voices, each with its own distinct perspective and worldview. This polyphonic approach, Bakhtin contends, allows for a genuine dialogue between the characters, where no single voice or ideology is privileged over the others.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Bakhtin's analysis is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hero in Dostoevsky's novels. Bakhtin asserts thatDostoevsky's heroes are not passive objects of the author's design but rather autonomous individuals with the capacity to challenge and even contradict the author's own views. This notion of the hero as a fully autonomous and self-conscious being is central to Bakhtin's conception of the polyphonic novel.Furthermore, Bakhtin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the "unfinalized" hero in Dostoevsky's works. He argues that Dostoevsky's characters are not static, predetermined entities but rather dynamic, ever-evolving individuals who resist being reduced to a single, fixed identity. This idea of the "unfinalized" hero is closely tied to Bakhtin's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yphonic novel, where the characters are not merely vehicles for the author's ideas but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 ongoing dialogue that constitutes the literary work.Bakhtin's analysis also delves into the role of language and discourse in Dostoevsky's novels. He suggests that Dostoevsky's work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multiplicity of social and ideological languages, each with its own distinct perspective and mode of expression. This heteroglossia, as Bakhtin terms it, serves to undermine the notion of a single, authoritative voice and instead presents a cacophony of competing voices and worldviews.Moreover, Bakhtin's exploration of Dostoevsky's poetics extends to the notion of the carnivalesque, a concept that he sees as central tothe author's literary approach. The carnivalesque, in Bakhtin's view, represents a subversive and liberating force that challenges traditional hierarchies and social norms. He argues that Dostoevsky's novels often incorporate elements of the carnival, such as the inversion of power structures, the blurring of boundaries between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and the celebration of the body and its functions.Bakhtin's insights into Dostoevsky's poetics have had a lasting impact on the field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have influenced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and readers. By illuminating the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nature of Dostoevsky's literary works, Bakhtin has helped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philosophical and existential questions that lie at the heart of the Russian author's oeuvre.In conclusion, Mikhail Bakhtin's exploration of Dostoevsky's poetics has been instrumental in shap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ussian author's literary genius. Through concepts such as the polyphonic novel, the "unfinalized" hero, and the carnivalesque, Bakhtin has provided a nuanced and insightful perspective on the rich tapestry of Dostoevsky's literary universe. His work continues to inspire and challenge scholars and readers alike, inviting us to engage with the complexities and contradictions that lie at the core of Dostoevsky's enduring literary legacy.。
巴赫金理论
巴赫金理论巴赫金式--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巴赫金在阐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同民间狂欢化文化深刻的内在联系时,特别强调民众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对这两位作家创作的影响,并且把这种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把它提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
什么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这种世界感受主要的哲学蕴含是什么?这种世界感受对于所谓高级的思想精神领域有什么冲击?这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巴赫金文化诗学哲学层面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作为世界观的狂欢式世界感受1.两种生活和两种世界感受。
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巴赫金在研究狂欢化文化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阶级社会生活中,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日常的生活,一种是狂欢式的生活,而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世界感受,也就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他把狂欢节中所产生的民众的世界感受明确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并拿它同官方和教会的世界观相对立。
巴赫金在谈到中世纪的狂欢节和狂欢化文化时,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大城市(如罗马、拿波里、威尼斯、巴黎、里昂、纽伦堡、科隆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有时更多些)的时间,过着全面的狂欢节的生活。
他说:“不妨说(当然是在一定前提下这么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
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时间界限。
”他特别强调,“如果不考虑这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常规的体系和狂欢的体系)的相互更替和相互排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中世纪人们文化意识的特点,也不可能弄清中世纪文学的许多现象。
”他提出的“对话”理论、“复调”理论、“狂欢化”理论等,是20世纪最富于原创性的理论命题,也是最富有争议性的理论命题。
《罪与罚》与“复调性”
Your company slogan
流放与苦役
1850-1859年,陀思
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的
鄂木斯克服苦役四年,又
在边防服兵役五年。
Your company slogan
世界观激变
重回彼得堡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 观发生了重大转变,创立并宣传“土壤 派”理论。他认为,贵族和平民无法沟 通,平民缺乏接受革命的基础,即没有 革命的土壤。解决俄国问题的出路只有 忍耐、顺从和笃信宗教。此后,他皈依 了宗教,成为一个虔诚的信徒。
Your company slogan
成名作
1846年1月,《穷 人》在《祖国纪事》上 发表,受到了广泛的好 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 举成名。
Your company slogan
二、“复调性”的呈现
“复调性”之一:人物形象的平等
创作由来: 《罪与罚》给作者带来世界性声誉,取材于《时代》杂志连 载的一个案例,一位法国青年拉谢尼耶夫因杀害了一个老年 妇女而入狱。 主要人物: 拉斯柯尔尼科夫——穷大学生,杀人犯; 冬尼娅——拉斯柯尔尼科夫至妹,为了哥哥被迫嫁给卢 仁; 马美拉多夫——城市贫民,失业,酗酒,车祸而死; 索尼娅——马美拉多夫之女,为全家生计,被迫卖身;
一、“复调”与“复调性”
作为音乐术语,‚复调‛(polyphony)与‚主调‛ (homophony)相对; ‚复调‛由两组以上同时进行的旋律组成,各 个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彼此形成和声关系,和谐 统一成整体; ‚复调‛从本质上排斥单声调,拒斥一言堂, 提倡对话性。
Your company slogan
拉斯柯尔尼科夫 (《罪与罚》插图)
Your company slogan
拉斯科尔尼科夫形象
简述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
简述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1)狂欢化诗学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结合拉伯雷的创作探讨了人类笑文化和民间狂欢文化现象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2)狂欢化的渊源是狂欢节本身。
狂欢节的主要特点就是:无等级性,宣泄性,颠覆性,大众性。
(3)巴赫金沿着欧洲文学发展的足迹考察了狂欢化文化现象对诗学演变的影响。
在文学创作上巴赫金主要研究了受狂欢化作用影响的一些文学体裁和作家创作,认为文艺复兴实质上是狂欢的古希腊罗马精神的复兴,复调小说的历史渊源是狂欢化的文化传统。
(4)狂欢化诗学理论:①重视人类的笑文学。
主张从狂欢化的角度来考察文学创作体裁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强调狂欢化文学传统是人类文学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部分,为笑文学正名。
②提倡平等对待一切文学体裁、语言和风格等,否定或动摇文学艺术创作形式中的一切权威性,反对传统诗学理论重“高雅”文学轻“低俗”文学的美学立场。
③消除诗学研究的封闭性,加大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寻求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学因素的融合。
④打破逻各斯中心主义,以狂欢化思维方式来颠覆理性化思维结构,运用超语言学的方法,重视语言环境和话语交际分析,走出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框架。
⑤发掘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潜力,把人们的思想从现实的压抑中解放出来,用狂欢化的享乐哲学来重新审视世界,反对永恒不变的绝对精神,主张世界的可变、价值的相对。
(5)评价:①巴赫金的理论与方法无疑是诗学理论与方法的一个重要成就,拓展了诗学研究的视野,促进了文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丰富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②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具有明显的未完成性与解读的多义性,当代西方众多的文学理论流派与学说都在巴赫金的学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
③巴赫金过分夸大了复调结构的独立作用和狂欢化文学的价值,给人以否定其他创作体裁和诗学理论的印象。
④巴赫金回避了许多不应该回避也无法回避的理论问题,例如复调小说中作者的世界观的作用及狂欢化文学的负面作用等,只是一味强调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和狂欢化文学的颠覆意义。
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内在意蕴
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内在意蕴【摘要】巴赫金提出的复调小说在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是重要的一个观点,它在西方文学界有很广泛的影响。
他的复调理论的基础是对话原则,对话性作为基础奠定了复调小说理论的特征,并且复调小说主要表现在文本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中。
总之,巴赫金的复调小说在各种关系中处于一种对话关系之中,它的这种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复调小说;对话性;审美价值一、复调小说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的思想家和美学家,在他的思想中,最受人关注的便是他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小说理论,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认为,如果过去的小说是一种受到作者统一意识支配的独白小说,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则是一种“多声部”的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即复调小说。
因此,巴赫金的复调小说诗学理论是依靠“对话性”、“多声部性”、“未完成性”、“狂欢化”等一整套话语建立起来的。
“对话性”则是巴赫金复调小说的本质内涵。
复调小说将不同人物形象的表达的不同观点都分别观照,而这些人物的意识并不与作者的意识混杂一起,也不归属于作者的观点,它们都保持自己的完整与独立性。
总之,各种单一的事物之中,都有事物间不同的对话声。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论基础上把人的意识的双重性、矛盾性、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复调小说艺术是艺术思维把握世界的一种新方式,它也是一种人类的审美需求。
复调的原意是一种音乐的术语,指欧洲18世纪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生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登,构成复调体音乐。
复调不是多旋律的混合,而是通过和声对位,结构成多声部的交响乐,给人以立体浑厚的感觉。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其实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伏的效果。
在复调小说的世界中,采用一种全面对话的方式,将不同意识形态的价值展现文本的话语结构中,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进行交流和对话。
《客迈拉》中的狂欢化诗学特征评析
《《客迈拉》中的狂欢化诗学特征评析》摘要:本文拟运用20世纪前苏联重要思想家﹑文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对这部作品进行评析,揭示小说的狂欢化诗学特征,挖掘狂欢化诗学特征的隐喻意义,因此,可以说,《客迈拉》是巴斯对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的一次成功实验与运用,在小说《客迈拉》中,巴斯解构了文学中的神话经典,也嘲讽了现实生活的狂欢化,排遣了普通美国人心中的情感压抑[摘要]《客迈拉》(Chimera,1972)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翰·巴斯(John Barth)创作的第六部作品,也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小说中的复调叙事与狂欢化诗学特征展示了这部小说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
同时,小说中的狂欢化诗学特征恰恰是人类后现代现实生活的一个隐喻。
巴斯解构了文学中的神话经典,也嘲讽了现实生活的狂欢化。
本文拟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叙事与狂欢化诗学理论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挖掘小说狂欢化特征的深层隐喻意义。
[关键词]约翰·巴斯;《客迈拉》;狂欢化诗学特征约翰·巴斯(John Barth,1930—)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
其小说被认为具有后现代主义与超小说特征。
由于巴斯擅长运用各种新奇怪异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文学创作,他也因此获得实验小说家﹑元小说创始人等美誉。
《客迈拉》(Chimera,1972)是巴斯创作的第六部作品,也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曾获得197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从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巴斯的创作特色﹑神话的解构与重构﹑叙事与时间模式﹑虚构与现实的关联等视角进行分析评价,很少关注到这部作品中的复调叙事与狂欢化诗学特征。
本文拟运用20世纪前苏联重要思想家﹑文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对这部作品进行评析,揭示小说的狂欢化诗学特征,挖掘狂欢化诗学特征的隐喻意义。
一、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与狂欢化诗学20世纪后半叶,由于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整体性等的过分强调,割断了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历史﹑文学与作者的联系,遭到了解构主义文论者们的质疑与颠覆。
从“对话”到“对位”——以巴赫金、福克纳、昆德拉为例谈“复调”小说的流变
时间并没 有按照故事发 生的 自然 时间 , 而是呈现 出第 三声 部 最先 出现 , 下来是第一、第二和第 四声部依 次出现。这 就 接
形成 了对 位法 中的对 比技巧 。各个声部虽然起讫 时间不 同,
者 已不只是文本 中人物与人物 的对话 ,还包括作者与人物 、 作 者与读者、人物与读者等多个层 次的对话关系 ;另外 ,对
复调旋律 的特 点。另外 ,从 自然时间上来看 ,小说 的四个部 分发 生在 四个 不同的时 间:班吉 的部 分发生在 12 9 8年 4月 7日;昆丁的部分为 1 1 9 0年 6月 2日;杰生的部分为 12 98 年 4月 6日;作者 的部 分为 12 9 8年 4月 8 E。小说叙述 的 l
意识一一展开 , 而在复调小说里 , 多地位 平等的意识及其 众 各 自的世界 结合为某 种事件 的统一 体 ,但又 不相互 融合”
[]2 1P 9
。
这 样 ,作 者 的 主 观 权 威 消 失 了 ,文 本 成 为 各 种 思 想 意
识 自 由发 生 的沃 土 。
在复调小说 中 , 复调主要体现在小 说中作者与主人公和
媒介 ……这 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 , 甚至可 以说是一种彻底 的革 命 的转变 :把文 化语 义上的和感情上 的指 向从 一个单元化、 统一化 的语 言中解放出来 , 从而使语 言不再被视为一种神话
或一种绝对 化了的思想 。 [ 7 ”2 3 1 P
作者通 过康普 生家 的黑人女仆 迪尔 西之 I叙 述康普 生家 的 = 1 没落 。 四个声 部为四支旋律平行发展且相 互独立 , 这 呈现 出
下层 , 以这 部分的叙 述与杰 生的身份很 般配 。 四部分 的 所 第 叙述平稳 , 实且坚定有力 。 朴 小说 的四个部分的节奏呈对 比 式复调结构 ,留给人们非常鲜 明深刻 的印象 。
_复调小说_及其理论问题_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
斯基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时, 很不客气, 说它缺乏个性化的特点, 人物往往“ 使用作者的语言
来说话, 用不自然的、做作的语言说话, 来说出作者本人的思想” 。. 巴赫金则从陀思妥耶夫
斯基的小说语言的整体结构方面, 发现了新的特征, 这就是它的强烈的“ 对白性” , “ 复调”
。这个人物身上所表现
出来的复杂、矛盾的意识特征, 远较其性格特征丰富得多, 也有意义得多。同时, 这个人物
由于其精神品质低劣, 历来遭到否定, 而且有的人还把他与作家本人相提并论, 认为地下人
的思想就是作家的思想表现, 这自然不免主观武断。二, 但是, 陀思妥耶夫斯基实际上又是
把这人作为一个“ 人物” 来看待的, 他在《地下室手记》的题解中写道( “ 我想比平常更为清楚
识” 则是“ 主人公结构中的主要艺术成分”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时关心的, 不是体现为
具有一定的、切实的社会典型和个性的现象, 或者说作家并不强调这个人物是什么人, “ 他所
感兴趣的, 是体现为对世界、对自我的一种特殊看法的主人公, 体现为人对自我和周围现实
关系的思索和评价立场的主人公” 。+ 就是说, 在他的小说里, 是主人公自己在探索现实和自
“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
— 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
钱中文
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文学语言美学和长篇小说理论, 在当代叙述理论中独树一帜而
颇有影响, 同时对于小说创作来说, 它也是一种很有实践意义的理论
。
海明威曾经说过, 他不仅向画家学习, 而且也向音乐家学习。“ 我觉得我个人向作曲家
学习的东西和从和声学及对位法学到的东西是很明显的。” .. 苏联作家阿纳尼耶夫发表了长篇
巴赫金复调理论诗学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开题报告
巴赫金复调理论诗学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的开题报告
本文将探讨巴赫金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之
间的关系。
巴赫金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之一,他的复调理论被
广泛地应用于音乐创作和音乐分析。
复调理论涉及到不同声部之间的关
系和互动,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和声效果。
在诗学上,复调理论也被广泛
地引用。
当诗歌中的不同语言层次、形式和意义相互影响时,就会产生
复杂的复调效果。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是一部探讨人性复杂性的经典作品。
小说讲述了一个失去信仰的年轻学生罗孚克,因为贫困而杀害了一
对老夫妇。
罗孚克之后的心理变化和经历,以及他最终的道德挽回,构
成了小说的情节。
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使用了复杂的语言结构和意义层次,以产生复调效果。
在小说中,罗孚克的内心世界充满着矛盾和冲突。
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是他的行为却相反。
他非常自责和痛苦,在他的
内心深处,良知和罪恶相互纠缠。
这些对立的情感产生了复杂的复调效果。
通过对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讨论以及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中使用的复调效果的分析,本文将说明如何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应用复
调理论以达到复杂的表现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诗学问题(写作提纲)2005-10-30 09:28:45大中小研究背景在近三十年的欧美文学批评界,从来没有一个批评家像巴赫金吸引了如此之多的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
各种各样关于巴赫金的论文,专著,期刊,研讨会,甚至研究所,都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
巴赫金这种经久不衰的魅力正是来源于他理论体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未完成性,兼容性和开放性。
当然,更重要的是,巴赫金以其特有的睿智把思维的触角从文学批评发轫,揭示了人类文明中的某种共性的东西,并且将小说理论发展到正统的诗学的高度。
而社会学者,政治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等都从他的思想中找到灵感,并在这个高度全球化的后现代语境中,发展出独特的文化诗学和历史诗学。
一位学者称巴赫金为“诗人”,因为他和诗人一样,“充分的言说出了所有人心里都感觉到的但是却无法表达的东西。
”巴赫金的生前和生后际遇都是现代文学史上富于戏剧性的故事。
这位出生于1895年苏联西部城市奥廖尔的天才思想家在他23岁的时候取得了圣彼得堡的古典文学学士学位。
在二十年代,巴赫金终日浪迹于苏联的几个小城市,和他文学圈子里面的几个朋友们讨论各种各样的哲学,宗教,政治话题。
早年的巴赫金受康德,克尔凯郭尔,克亨的影响颇深,自觉的把继承了欧洲的古老的哲学传统。
俄罗斯内战后,巴赫金来到了列宁格勒,并开始在1929年写作他那本改变了以后文学理论面貌的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
但是几乎在同时,斯大林的白色恐怖也开始伸向了苏联的知识分子。
巴赫金被逮捕了,并遭到了流放。
他本人连同他的著作一样在人们的视野中销声匿迹,很多西方偶尔对他感兴趣的学者甚至都以为他死掉了,而巴赫金提出的“创作问题”也被淹没了近三十年。
直到1963年,当苏联的政治空气吹进几缕自由的暖风的时候,巴赫金才重新回来,并修订了当年的那本书,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为题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从此,欧美的文学研究者开始惊呼“发现巴赫金”,并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研究队伍,而俄罗斯也后来居上,凭借语言和文化优势,对巴赫金理论做了很多有意义的阐述和发展。
在这一领域上,中国的学者一落伍就是二十年。
一直到1998年,我们才由河北出版社推出了国内著名巴赫金学者白春仁先生主译的《巴赫金全集》(六卷)。
目前,和国外的巴赫金热正日益降温相比,国内学者对于巴赫金的研究正越来越热,“复调”“对话”“狂欢化”等词频繁的出现于各种学术论文的标题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时髦。
总的来说,大家在做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从纯文艺理论的角度来阐述巴赫金的思想体系,并试图扩宽或者补足其理论的能指和阙失。
第二,应用巴赫金小说诗学的主要原则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学和当代文学中的复调性。
(譬如有人研究《红楼梦》《尘埃落定》的复调特征。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学者在巴赫金研究中有价值的创见并不多,很多甚至仅仅是停留在对某些时髦术语的简单误读上。
研究目的及意义本论文拟题为《巴赫金复调小说的诗学问题》,这个题目显然来自于他本人的名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
这其实正是巴赫金所说的“仿格”。
巴赫金认为仿格是实现双声语的重要修辞手段。
因而,本文也希望能够通过对复调理论的分析和反思来达到和他的声音进行对话的目的。
具体的来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爬梳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重要思想,重新提炼他的诗学主题,即对话,复调,双声语等。
这也许是国内任何一本关于西方文艺理论的教科书都总结过的。
但是我希望能够在反复研读巴赫金全集的基础上,能独立的将之重新表述出来。
2)针对国内某些该领域论文的缺陷,指出我们在理解巴赫金中的误区,并力图廓清巴赫金某些被曲解被混淆的的重要概念。
因为人们在研究巴赫金的时候,会发现巴赫金在创造使用某些特殊的术语时,很少对之做出严格的定义(如“对话”这个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某些人望文生义,将巴赫金的学说浅薄化。
3)将巴赫金的思想置身于他所处的大的文化语境中,分析他和当时的哲学传统,文学运动,以及政治氛围中的可能的对话关系。
这其中将重点关注康德(巴赫金就是因为公开讲授他的理论而遭到告密并被逮捕留放),索绪尔,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俄罗斯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是陌生化诗学),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4)大范围收集最新资料,介绍西方学界关于巴赫金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其中对于巴赫金的尖锐批评以及其拥护者的响应。
本文将试图在这个“众声喧哗”中,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对话中,并力求提出一些原创性的观点。
5)结合上述论及的复调小说的诗学问题,本文将通过巴赫金生前生后的小说文本做例子,在传统叙事学和新叙事学的框架下,对复调小说的可能形式,修辞格,以及所谓的超语言学特征做一个全新的归纳和拓展,从而实证巴赫金思想的未完成性。
6)简要的讨论巴赫金诗学在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应用前景和借鉴价值,预测未来进一步对话的可能领域和途径。
本论文的意义首先在于,巴赫金的研究是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的最前沿。
巴赫金的思想内容繁杂,博大精深,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文学批评小说理论的范畴,甚至上升到人类思考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本身,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而且,本文将从巴赫金原著以及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出发,本着不盲从,不盲信,不作文字搬运工,独立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力图能做出真正原创性的文学批评。
研究内容根据前面提及的研究目的,本论文初步拟定按照以下六个步骤撰写:第一章:巴赫金简介这里,本文将用一千字左右的篇幅简要介绍巴赫金的生平以及著述,并勾勒出巴赫金的理论框架以及学术界对他的发现过程和重要评价。
第二章:复调理论的诗学提炼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对此,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一文中有很好的诠释:“有着中多种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
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一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
”巴赫金这里指出的是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
他借用了音乐中的专门术语“复调”来说明这种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
巴赫金进一步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要人物,在艺术家的创作构思之中,便的确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 主人公的意识,在这里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它人的意识,可同时他却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
在这个意义上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形象,不是传统小说中一般的那种客体性的人物形象。
”2.1 这里,我把巴赫金关于复调的观点归纳为如下几个层次:1)复调小说的对象不再是传统小说中的客体主人公,而是主人公的独立“意识/思想”,也就是巴赫金最爱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词,“人身上的人”。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调小说的开山之作《罪与罚》本身也是一部“思想小说”,而不是所谓的惊险小说或者心理小说。
2)复调小说作者在对待这种“意识/思想”的时候,采取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对于任何人的“意识/思想”(哪怕是全人类的公敌)作者都不加以对和错的价值判断,而是给以其最充分的限度去表述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复调小说并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作者的统一意识。
3)复调小说作者认为这种“意识/思想”具有一种未完成性(甚至连死亡本身也无法终止其存在和发展),所以作者描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都是共时性的,而绝非历时性。
正是因为这种未完成性的存在,所以复调小说没有传统小说意义上的结尾。
2.2 令人奇怪的是,虽然巴赫金毕其一身心血提倡自己的新批评术语“对话/对话小说”,但是巴赫金有意无意的省略了对这个字眼的本体论定义。
不过,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的第五章对于对话关系的形成却说的很清楚:“在复调小说中,语言的多样化和人物语言的刻画,自然也还是有意义的,不过这个意义有所减弱。
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的艺术功能发生了变化。
关键不在于作品中有无这类或那类语体成分,不同社会阶层的词语等等,即不在于根据纯粹语言学的标准来判断有什么成分。
关键却在于:上述各种语言材料是按照怎样一种对话的角度,并行或者对立地组织在一步作品之中的。
而这种对话的角度,恰恰是采用纯语言学标准所无法揭示出来的。
”由此可见,对话的形成必须要有一种角度,即“同意”或者是“反对”。
对话的真实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给与两者说话的平等机会,更在于一种思想的交流,一种倾听,一种响应,一种争辩。
2.3 重申这一点对本文十分重要,因为这里我要提出本文的第一个独立观点,即“复调与对话的区别问题”。
在阅读很多有关国内外学者的文章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很多时候并不对这两个词作区别,甚至随意将之替换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滥用是将复调小说理论浅薄化的一个危险开始。
因为复调强调的是语言的杂多以及声音的独立主体性,而对话则是建立在复调基础之上的一个动态交流过程。
有些小说文本可能的确有多种不同的语言和声音,但是如果这些声音之间只是各说各话,井水不犯河水,那么这样的“复调”小说就完全不具备有“对话性”,即具备“复调性”的并不一定是对话小说,也不是巴赫金理想化的“复调小说”。
为了担心读者的混淆,巴赫金特意还在书中举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例子。
在巴赫金看来,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总体来说具有复调性,因为他每一个作品的主人公都具有内在的主体独立性。
但是莎士比亚并没有写出复调作品,因为就单个作品来看,内部并没有“对话”产生。
所以,现在一些学者试图论证《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是复调小说的努力是徒劳的,因为即使我们发现了某些复调性的证据存在,也无法证明存在多重声音的争辩。
更多的时候,我们发现身边的小说像复调小说或者对话小说,只是因为我们混淆了传统独白小说的“多视角”,“多语体”,以及后现代文本中的“拼贴”(collage)与巴赫金意义上的“复调小说/对话小说”的本质区别。
2.4 对话的形式是本文关注的另外一个重点。
巴赫金认为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巴赫金管它叫macro-dialogue, 另外一种则是人物自身内心的对话,叫微型对话(micro-dialogue). 这种微型对话有两种表现形式:1)人物自身内心矛盾的冲突,通常体现在人格分裂或者双重人格 2)把他人的意识作为内心的一个对立的话语进行对话。
2.5 双声语的提出是建立在巴赫金的所提出的“超语言学”的基础上的,因为传统语言学无法解释双声语现象。
但是双声语一词,是人们最容易望文生义的一个地方,很多人简单的将之归纳为“用两种声音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