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什么是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

什么是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

什么是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
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对待测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待测物理量的大小。

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测量法:直接通过使用适当的测量仪器和设备来获取待测物理量的数值。

例如,使用尺子来测量长度、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等。

2. 组合测量法:将待测物理量转换为已知物理量的等效量,通过对等效量的测量来推导出待测物理量的数值。

例如,使用浮子来测量液位,通过测量浮子的位置来得到液位高度的信息。

3. 比较测量法:将待测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进行比较,通过观察两者之间的差异来确定待测物理量的大小。

例如,使用天平来测量质量,通过比较待测物体和已知质量的重量来得知其质量的大小。

4.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待测物理量相关的其他物理量,间接推导出待测物理量的数值。

例如,使用光谱仪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通过吸收光的强度得出物质的浓度。

综上所述,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比较已知和待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待测物理量的数值。

不同的测量方法和原理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和测量需求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测量工作基本原理

测量工作基本原理

测量工作基本原理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集和分析数据来获取有关物理量或特定属性的信息。

测量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理:
1. 准确性:测量结果应该尽可能接近被测量对象的真实值,避免误差的引入。

要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并进行校准和调整。

2. 精确性:测量结果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以保证结果的精确性。

测量时应注意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对重复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 可追溯性:测量结果应该可以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通过建立标准样品和使用已知标准进行校准来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

4. 不确定度:测量结果通常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即结果的误差范围。

在测量时需要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和控制,以提供合理的测量结果和结论。

5. 常用测量方法:测量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电气测量、光学测量、力学测量等。

根据被测量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总之,测量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准确、精确的测量方法获取可靠的测量结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简述测量基本原理

简述测量基本原理

简述测量基本原理测量基本原理是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基本原理。

一、直接测量原理直接测量原理是指通过直接观察或使用测量仪器读取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数值,从而得到测量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直接测量通常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例如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等。

直接测量原理适用于一些相对简单、易于观察的情况。

二、间接测量原理间接测量原理是指通过测量和计算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间接方法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数值。

这种方法常用于无法直接进行测量或需要较为复杂的计算的情况。

例如,在测量物体的密度时,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密度值。

间接测量原理常常需要依赖于一些已知的理论关系或公式。

三、传感器原理传感器原理是一种将物理量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的方法。

传感器通常由感受器件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感受器件是测量过程中用于感受或接收物理量的器件,例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信号处理器则将感受器件输出的信号转换为可供读取和分析的电信号。

传感器原理在各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工业控制、环境监测以及生物医学等。

四、采样定理采样定理是指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为了获得一个准确的连续信号的信息,必须对信号进行一定频率的采样。

根据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可以通过一系列算法和处理方法来还原或逼近原始信号。

采样定理在数字信号处理中至关重要,它保证了对信号进行测量和处理时不会丢失重要的信息。

五、误差分析原理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分析原理是通过对测量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系统误差是由于环境、设备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固定偏差,可以通过校正或调整来减小。

随机误差则是由于无法完全控制的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

第1章 测量的基本原理讲义第二讲

第1章 测量的基本原理讲义第二讲

第一次平衡
第二次平衡
Wx l1 W1l2 Wx l2 W2 l1
Wx
W1 l1 l2
Wx
上两式相乘、开方得:
1 Wx WW 1 2 (W1 W2 ) 2
第23页
W2 l1 (a) 天平称重 l2
电子测量原理
1.5.3 减少误差的复合式比较(续)
例:在电桥中采用交换法测电阻
1 Rx Rs1 Rs 2 ( Rs1 Rs 2 ) 2
解:用0.5级量程为0~400mA电流表测100mA时,最 大相对误差为
x
1
xm 400 s% 0.5% 2% x 100
用1.5级量程为0~100mA电流表测量100mA时的最大 相对误差为 x 100
x2
m
x
S%
100
1.5% 1.5%
第9页
电子测量原理
绝对误差: x x A
第3页
电子测量原理
1.3.3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续)
(2)修正值
与绝对误差的绝对值大小相等,但符号相反的量值,称为修 正值
C x A x
测量仪器的修正值可以通过上一级标准的检定给出,修正值 可以是数值表格、曲线或函数表达式等形式。
被测量的实际值
第6页
电子测量原理
1.3.3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续)
(2)满度相对误差(引用相对误差)
用测量仪器在一个量程范围内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与该 量程值(上限值-下限值)之比来表示的相对误差,称 为满度相对误差(或称引用相对误差)
m
xm 100% xm
x
xm
| xm |
| xm | xA

测量学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测量学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测量学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测量学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物体或地面的垂直高度差来确定其相对
高度。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水平线原理:水平线是垂直于重力方向的线。

在测量学水准测量中,通过建立一个水平线来确定测量基准,从而确定其他点的相对高度。

2.重力原理: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在测量学水准测量中,通过测量重力方向的垂直高度差来确定物体或地面的相对高度。

3.测量仪器原理:测量学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或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这些仪器利用光学或电子的原理来测量物体或地面的高度差,从而确定其相对高度。

4.参考面原理:在测量学水准测量中,需要选择一个参考面作为测量基准。

常用的参考面包括海平面、平均海水面等。

通过与参考面的高度差来确定物体或地面的相对高度。

5.误差控制原理:在测量学水准测量中,存在各种误差,包括仪器误差、观测误差等。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误差控制,包括仪器校准、观测数据处理等。

测量工作的原理是

测量工作的原理是

测量工作的原理是
测量工作的原理是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方法来获取准确和可靠的数据,以了解特定物理量或属性的数值。

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化:测量工作通常依赖于国际标准和单位,例如米、秒、千克等,以确保国际一致性和比较性。

2. 观测原理:测量通常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物理现象或实验结果来获得数据。

这可以包括直接观测、记录仪器上的读数或者计算得出的数据。

3. 精确性和准确性:测量结果应该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即测量值应该与真实值尽可能接近,并且重复测量应该产生相似的结果。

4. 校准和调整:仪器和设备需要经过校准,以确保其读数和性能的准确性。

校准可以通过与已知标准或者参考值进行比较来完成。

5. 不确定度评估:每次测量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测量工作需要对这些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和记录,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测量工作的原理是通过标准化、观测原理、精确性
和准确性要求、校准和调整以及不确定度评估等方法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测绘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介绍测绘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通过对地球表面的测量和地理位置的确定,将地理空间信息转化为数字或图形形式,以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一、测绘技术的原理1. 大地测量原理:大地测量是测绘技术的基础,其原理是基于椭球体模型进行测量和计算。

测量过程中,一般采用三角剖分法或者多边形剖分法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然后利用角度和距离的测量值进行三角形计算,从而确定地理位置。

2. 飞行摄影原理:飞行摄影是测绘地球表面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原理是通过航空器进行航摄,利用相机拍摄地面图像,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或者模型数据。

在飞行摄影中,需要考虑相机的光学参数、航摄计划、飞行高度和摄影角度等因素,以获得高质量的地面影像。

3. 卫星遥感原理:卫星遥感是通过卫星传感器测量地球表面物理量的技术,其原理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

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面信息,对于地理环境变化、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二、测绘技术的方法1.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一种利用卫星发射的信号来测量地球表面点的三维位置的系统。

通过接收来自多个卫星的信号,定位接收器可以确定其位置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

GPS被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导航和位置服务等领域。

2. 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技术是利用激光器发射激光束,并测量激光束在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从而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高度和坐标。

激光测距技术在地形测量、建筑物立体模型构建和三维地图制作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3. 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是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数字化、增强、分类和解译等处理,从而获取地物信息的方法。

遥感图像处理可以提取地表覆盖类型、水体分布、植被状况等地理信息,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方面。

4.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种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技术的系统,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地理信息。

三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三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三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三等水准测量是一种较为简单、快速的水准测量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
1. 前后假设:三等水准测量中,假设起点高程为一个已知的标准高程(如国家基准点或前一水准测量的终点高程),然后依次测定各测站的高程,最后假设终点高程是前一站的已测得高程。

2. 高差测量:利用水准测量仪器,在测站之间测量高差。

一般采用三角测量法,即在不同位置上仰视或俯视测定目标点的位置,通过角度变化计算得出高差。

3. 仪器校正:在测量之前,需要对水准仪进行校正。

校正包括水平准线调整、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等,以确保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

4. 误差修正:根据仪器误差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修正的方法包括仪器常数、替代基准点、反演等。

5. 高程计算: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到各个测站的高程。

计算方法包括平差计算、平均差计算等。

6. 结果校核: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核,确保高程计算的准确性。

校核的方法主要是反演计算,通过将终点高程回代到起点进行检验。

总之,三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高差,利用仪器校正和误差修正等方法,计算出测站的高程,采用前后假设的方式进行高程的校核,从而实现对地面高程的测量。

全站仪测量基本原理

全站仪测量基本原理

全站仪测量基本原理
全站仪测量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计算。

角度测量:全站仪通过使用一对精确的水平仪来确定水平,然后使用垂直悬臂式测角仪来测量垂直角。

利用水平仪和垂直角度,测量仪可以确定任意方向上的水平角。

测量数据通过传感器和高精度编码器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存储。

距离测量:全站仪使用电磁波(通常为红外线)通过发射一个瞬时脉冲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测量距离。

测量仪中的电子设备用于测量脉冲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差,进而计算出距离。

坐标计算:全站仪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方向的角度和距离来确定待测点相对于参考点的坐标。

通过使用三角函数和三角测量原理,可以将角度和距离转化为坐标值。

这些计算可以在测量仪内部的电脑进行,也可以在外部计算机上进行。

总结起来,全站仪测量基本原理是利用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计算来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坐标。

这些原理的应用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得全站仪成为现代测量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测量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测量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测量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测量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种:
1. 物理原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来完成测量。

例如,利用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电阻测量,利用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质量测量等。

2. 几何原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几何形状和尺寸之间的关系来完成测量。

例如,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关系进行距离的测量,利用圆形的几何关系进行角度的测量等。

3. 波动原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波动的性质进行测量。

例如,利用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距离的测量,利用光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距离和速度的测量等。

4. 量子原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进行测量。

例如,利用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之间的不确定关系进行位置和动量的测量,利用粒子的自旋进行自旋的测量等。

这些基本原理在不同的测量领域中得到应用,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被广泛用于测量各种物理量和参数。

测量仪器工作原理

测量仪器工作原理

测量仪器工作原理
测量仪器通常基于不同的原理来工作,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测量原理:
1. 光学原理:此类仪器使用光的特性来进行测量,比如光谱仪、显微镜等。

光通过样品或物体后被检测和分析,从而得到所需的测量结果。

2. 电磁感应原理:许多测量仪器都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例如涡流检测仪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当变化的磁场通过传感器或探头时,会引起电流或电压的变化,从而测量对象的某些属性。

3. 声学原理:声学测量仪器利用声波的传播特性来进行测量。

例如声速仪、声级计等。

仪器发射声波,并测量它们与物体相互作用后的属性变化,从而得到所需的测量结果。

4. 电阻/阻抗原理:此类仪器通常用来测量电阻、电容、电感
和电导等。

仪器通过将电流或电压输入到被测物体中,然后测量响应的电压或电流,从而计算出物体的电阻或阻抗。

5. 核磁共振原理:核磁共振仪器利用原子核的特性来进行测量,常用于化学和医学领域。

通过在磁场中激发原子核,然后测量它们产生的特定频率的电磁辐射,从而获得样品的信息。

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测量原理,不同的测量仪器可能基于多种
原理的组合来工作。

根据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和应用场景,不同的仪器原理可能会被选择和应用。

数字万用表整体原理介绍

数字万用表整体原理介绍

数字万用表整体原理介绍
数字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测试仪器,可以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电气参数。

数字万用表整体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测量基本原理:数字万用表的测量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与电源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电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电压等参数来推算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 信号放大原理:数字万用表在测量中需要对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便于准确测量。

其信号放大原理主要是基于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在放大器中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以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

3. 模数转换原理:数字万用表的核心部件是模数转换器,它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于后续处理和显示。

模数转换器的原理是将输入的连续模拟信号按一定时间间隔采样并量化,然后进行编码转换成数字信号。

4. 显示原理:数字万用表的数字显示部分采用液晶显示或LED 数码管显示。

液晶显示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旋转来控制透光性,以显示数字;LED数码管显示原理是利用LED灯管的发光原理,将数字以亮灭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

总之,数字万用表整体原理是由测量基本原理、信号放大原理、模数转换原理和显示原理组成的电气测试原理。

这些原理相互配合,共同实现了数字万用表的准确、灵敏测量功能。

工程测量的原理

工程测量的原理

工程测量的原理
工程测量是一种通过测量和检测来确定和记录地面或建筑物的特定位置、尺寸和形状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基于测量学和三角学的基本原理。

以下是工程测量的一些基本原理:
1. 视线原理:视线是从测量点到目标点的可见直线。

在测量中,通过使用经过测量仪器的视线,可以测量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

2. 角度原理:角度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元素。

使用转台或无线角度仪器,可以测量目标点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角度。

3. 距离原理:测量仪器可以测量从测量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常用的测距仪有激光测距仪、电子测距仪和测距杆。

4. 高程原理:通过使用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等仪器,可以
测量地面和建筑物的高程。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目标点相对于给定基准面的高差。

5. 三角测量原理:三角测量原理是工程测量中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

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函数,可以计算目标点的位置和尺寸。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工程测量还涉及误差理论、数据处理和校正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测量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道路施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信息。

基本测量原理与方法

基本测量原理与方法
采集、显示及应用技术。 • 第四部分频域测量,重点讨论频域中的信号频谱和网络性
能的测量,介绍测量激励信号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五部分数域测量,介绍数字系统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方法
,包括数字信号的产生、逻辑分析、可测性设计及数字系 统测试的典型实例。 • 第六部分测量系统集成,阐述组建测量系统的硬件平台、 软件平台、总线标准、通信技术等。
(2)量程范围宽。如数字万用表对电压测量由纳伏(nV)级 至千伏(kV)级电压,量程达12个数量级
(3)测量准确度高。例如,用电子测量方法对频率和时间进 行测量时,由于采用原子频标和原子秒作为基准,可以使测 量准确度达到10-13~10-14的数量级。
(4)测量速度快。因为电子测量是通过电子运动和电磁波传 播进行工作
被测对象测量仪器测量技术测量人员和测量环境测量环境非常重要测量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力场电磁场辐射化学气雾和粉尘霉菌以及有关电磁量工作电压源阻抗负载阻抗地磁场雷电等的数值范围及其变化环境对测量的影响某些被测对象客体如器件电路或系统的性能特性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或非常敏感因此原则上测量应在被测对象的正常或额定工作条件下进行
主讲内容
• 前三章属于科普内容,自行阅读为主 • 第一、第二章只讲实用内容、原则; • 第三章掌握基本实验数据处理程序; • 第二篇:基本电参量的测量原理、常用器件(OPA、ADC、DAC的原理与应用) • 第三篇:数字示波器的应用; • 第四篇:PLL与DDS(FPGA应用实例)
预备知识
• 电路分析 • 信号与系统 • 模拟电路基础 • 数字电路基础 • MCU基本知识 • FPGA基本知识 • Matlab基本应用
• C. 环境对测量人员的影响:高温、严寒、潮湿、闷气、 嘈杂、照明不适当等不良工作环境,会对测量人员的身心 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人身误差乃至差错。

测量原理是什么

测量原理是什么

测量原理是什么
测量原理是指在科学实验和工程应用中,用于确定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测量原理通常基于一些物理定律或现象,通过建立适当的测量装置和技术手段来获取目标物理量的信息。

测量原理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所测量物理量的特性和测量精度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量原理:
1. 电阻测量原理:基于物体电阻与其尺寸、电导率等相关性来测量物体的电阻。

2. 光学测量原理:利用光的传播和反射等特性,通过测量光线的传输、干涉、散射等信息,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形状、折射率等。

3. 声学测量原理:利用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声音的传播时间、频率等信息来获得目标物理量。

4. 电磁感应测量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测量磁场变化、电流感应等信息来确定目标物理量,例如电流、磁场、速度等。

5. 核辐射测量原理:利用核辐射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测量辐射的特性、衰减等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厚度等。

6. 其他测量原理:还包括压力测量原理、温度测量原理、流量
测量原理等,具体的原理和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而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测量原理是科学实验和工程应用中确定物理量的基本原理。

通过合理选择或设计测量装置和技术手段,可以准确测量和确定所需的物理量信息。

测量工作基本原理

测量工作基本原理

测量工作基本原理
测量工作基本原理是指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以下是测量工作的基本原理:
1. 精确性原理:测量结果应尽可能接近真实值。

为保证测量的精确性,需控制测量误差,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并进行有效的校正和调整。

2. 可靠性原理:测量结果应是可靠的,即不受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

可通过多次测量、数据处理、分析和比较等手段提高测量的可靠性。

3. 准确性原理:测量结果应与所测量的对象的真实值尽可能接近。

通过准确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去除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 可重复性原理: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相同测量工作,应获得相似的测量结果。

可通过统计分析和实验数据验证,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

5. 规范性原理:测量工作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和要求,确保测量结果达到规范性要求。

6. 统计原理: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得合理的测量数据和结论,并给出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

7. 敏感性原理:测量仪器和方法应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对所测
量的对象的微小变化能够做出明显的响应。

通过以上的基本原理,可以确保测量工作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测量的基本原理

测量的基本原理

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压力等等。

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指进行测量时所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

本文将从准确性、精密度、可靠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来探讨测量的基本原理。

首先,准确性是衡量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程度的指标。

在测量过程中,准确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并且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

此外,对被测量对象的特性和环境条件也需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精密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一个精密的测量结果应该是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具有很小的差异。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密度,我们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密度和灵敏度,并且进行充分的校准和调整。

此外,对测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人为误差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次,可靠性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一个可靠的测量结果应该是在不同条件下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具有很小的差异。

为了提高测量的可靠性,我们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并且进行充分的维护和保养。

此外,对测量过程中的外部干扰和系统误差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排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稳定性。

最后,有效性是指测量结果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一个有效的测量结果应该是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

为了提高测量的有效性,我们需要注意测量方法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并且进行充分的实际验证和应用。

此外,对测量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综上所述,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准确性、精密度、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基本原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可信度和实用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测量结果,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测量原理是什么

测量原理是什么

测量原理是什么测量原理是指用来确定某种物理量大小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测量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涉及到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电压、功率等各种物理量的测量。

测量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某种测量仪器或方法,将待测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待测物理量的大小。

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式。

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待测物理量的大小,比如用尺子测量长度、用天平测量质量等;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仪器测量一些相关的物理量,然后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推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大小,比如用测温计测量温度、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功率。

测量原理的核心是准确性和可靠性。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而可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考虑各种误差的影响,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固有误差或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导致的测量结果偏离真实值的误差,而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偶然因素而引起的误差。

测量原理的研究和应用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物理学、数学、工程技术等。

在物理学中,测量原理是实验研究的基础,通过对物理量的准确测量,可以验证理论模型和规律。

在数学中,测量原理是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在工程技术中,测量原理是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的设计和应用的基础,通过对测量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准确测量和控制。

总之,测量原理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基础性工作,它涉及到物理量的测量、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测量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准确测量和控制,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测量原理

测量原理

一、工程测量的原理(一)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高差的测量方法。

——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高差法和仪高法1.高差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2.仪高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

请注意两种方法的应用选择:当安置一次仪器,同时需要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时,使用仪高法。

(二)基准线测量方法——基准线测量原理:是利用经纬仪和检定钢尺,根据两点成一直线原理测定基准线。

——测定待定位点的方法有: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这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方法。

每两个点位都可连成一条直线(或基准线)。

切记:1.保证量距精度的方法返测丈量,当全段距离量完之后,尺端要调头,读数员互换,按同法进行返测,往返丈量一次为一测回,一般应测量两测回以上。

——量距精度以两测回的差数与距离之比表示。

2.安装基准线的设置安装基准线一般都是直线,只要定出两个基准中心点,就构成一条基准线。

——平面安装基准线不少于纵横两条3.安装标高基准点的设置根据设备基础附近水准点,用水准仪测出的标志具体数值。

——相邻安装基准点高差应在 mm以内(一)工程测量的程序建筑安装或工业安装的测量,其基本程序是:(二)平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的要求(1)平面控制网建立的测量方法——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法等。

(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Km。

(3)三角测量的网(锁)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

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当受地形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

2.平面控制网布设的方法——导线测量法和三边测量法2)三边测量法的技术要求各等级三边网的起始边至最远边之间的三角形个数不宜多于10个;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当受地形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O
4
几个概念
1、归零
2、半测回(盘左、盘右)
3、一测回
2
4、方向值、水平角
3
5、2C差(照准轴误差的2倍)
1
O
4
八、垂直角中丝观测法
1、观测与计算
(1)观测
盘左横丝切准目标,指标水准器居中,读数L;
盘右横丝切准目标,指标水准器居中,读数R;
以上即为垂直角一测回观测。
(2)计算 i 1(LR360) 2
测量的一些要素 1、坐标系 2、角度 3、距离 4、高程
一、坐标系概述
1. 建立大地坐标系的目的 表示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2. 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参考椭球中心与地球质心不重合 地心坐标系:参考椭球中心与地球质心重合
3. 大地坐标系的形式 球面大地坐标系 空间直角大地坐标系
二、我国常见的坐标系
3、照准精度
60
v
七、水平角观测 1、水平角观测时目标的照准方法
单丝照准
双丝照准
2、安置度盘 消除或减弱度盘分划误差对角度观测的影响。 G=180°/m×(k-1) 其中:m为总测回数,k为测绘序号
2
3、观测步骤
3
一测回 (1)上半测回:1、2、3、4、1 (2)下半测回:1、4、3、2、1
物镜调焦:使目标成像于十字丝分划板上。
目镜调焦:使目标影像连同十字丝分划所成虚像一起成像于 人眼明视距离处。
调焦方法:望远镜对向背景明亮处,旋转目镜调焦螺丝, 使十字丝最黑;照准目标后,旋转物镜调焦螺 丝,使目标影像最为清晰。
调焦的检验:眼睛在目镜处微微晃动,若十字丝与目标相对 移动,则调焦不正确,此现象称为十字丝视差。 若存在十字丝视差,将对角度测量产生影响, 应重新调焦。
1. 1954年北京坐标系 来历:原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坐标系在我国的延伸 要点:
参心坐标系
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a 6 3 7 8 2 4 5 m f 1 :2 9 8 .3
大地原点:普尔科沃天文台
2.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要点 参心坐标系 IUGG 1975年椭球
a 6 3 7 8 1 4 0 m f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9 8 .2 5 7
R
n
辨率有限,需采用测微装置
测量的概念
1.早期的定义: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确定地面点的坐标的学科。
2.当前的定义: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 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测量学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定是指使用测量 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 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 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大地原点: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同一地面点在不同大地坐标系中具有不同的坐标值
(X54,Y54,Z54)
(X80,Y80,Z80)
Z N
3. WGS-84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
WGS-84椭球
a6378137m
Y O
f 1:298.257223563
WGS-84空间直角坐标系 X
S
属于协议地球坐标系
4. 1956年黄海高程系 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间的验潮结果,作 为黄海平均海水面 水准原点高程: 72.289 m
十字丝视差:目标影像与十字丝不重合,当观察位置发生变 化时,两者之间产生的相对移动现象。
像平面
十字丝平面
b
a c
像平面 十字丝平面
c a b
像平面 十字丝平面
a
望远镜成像原理
等效透镜
十字丝板
目镜
F1
F2
六、望远镜的性能 1、放大倍率
v f物/ f目
2、视场 望远镜所能观察到的物面范围
2
3v
m
P
一水平面上投影之间的夹 180°
90°
角。
A
β=m-n
B
目的:求取平面位置
a
水平面
p
ß b
二、垂直角
空间直线与水平面之间 的夹角(竖直角或高度 角)。由水平面起,向 上量为正,称仰角;向 下量为负,称俯角。
270°
A
180°


δ
α 90°
垂直指标读数与垂直角关系:
α=90-δ
水平面 a
垂直角与天顶距的关系:
t=(2mm/R)p″ t= 30 ″ - 60 ″
2、圆水准器
t= 8 ′ - 60 ′
水准器的灵敏度与其分 划值的大小成反比。
O
O
2mm
五、仪器的整置 1、对中 使水平度盘中心与地面点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1)垂球法 (2)光学对点器法 2、整平 使经纬仪竖轴处于铅垂线方向。
3、调焦 包括物镜调焦和目镜调焦
α=90-Z
P

铅垂面
p
三、仪器的基本结构 (1)脚架 (2)基座
照 垂直度盘

轴 支 架
垂直轴
水平度盘
水平轴 三轴
(3)照准部 照准轴
水平度盘

垂直度盘
直 轴
水准器
读数显微镜
水平轴





机 座
三 脚 架
四、仪器的安平装置
管水准器
圆水准器
1、管水准器
H
O
H
水准器的分划值:相邻两分划间 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
90 L i
R 27 i0
1(RL180)
2
垂直角与指标差的关系
2、公式的推证
目标
270
270
180
目标
180
90

180
0
0
i
指标
90
90
左 i
0
270
i
指标
指标
指标差 i:读数指标偏离正确位置(铅垂线)的角值
9 0Li
i(LR36 )/0 2
R27i0 (RL18 )/0 2
指标差的特性
四、坐标方位角 基准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特点:1、正反方位角相差180º 2、同一直线上各点坐标方位角相等 来源:由坐标反算或角度传递得到
坐标方位角特性 坐标北
X
坐标北
αAB
αAB
BαBA
A
Y
五、方向角
以定向方向(基准方向)为零,顺时针到指定方 向的水平角。
一、水平角
270°
o
0n°
两条空间相交直线在某
特性: (1)指标差对垂直角观测的影响,可在一 测回观测中消除;
(2)短时间内指标差大小为常数,故可利 用指标差互差检验垂直角观测质量。
1
一、编码度盘测角原理
15 0
14
13
2
11 12
1.码区度盘
3
度盘容量与码道数的关系:
4
5
10
M2n
分辨率与码道数的关系:
9
78
6
360/M
属绝对式测角。码道数、分
5. 1985国家高程基准
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间的验潮结果,作为 黄海平均海水面 水准原点高程: 72.260 m
三、平面直角坐标系
X
1、坐标系的定义


测量上,以X轴为纵轴,Y轴为横轴。
2、特点
o
Y
• 坐标轴向、象限顺序、角度量测方向均Ⅲ

与数学坐 标系相逆;
• 基于数学坐标系推证的所有三角函数公 式均可直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