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冲突

合集下载

第十三节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

第十三节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
……
讨论与思考
与理性决策模式相比较,如何评价有限理性决策 模式?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突出 了非理性因素在决策中 的作用,但仍然没有跳 出理性主义的窠臼。
第十五节 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
——渐进决策模式
引言
渐进决策模式(incremental analysis modal)是由美国耶
鲁大学教授查尔斯·林德布洛姆(charles E. Lindblom)提 出的。
二、渐进决策过程
1.界定问题——有经验的方面; 2.确立目标——一个大致的方向; 3.设计方案——边际创新; 4.评估方案——以短期效果为主; 5.抉择方案——政治达到的平衡点;
……
糊问 分题 析的

有问解 政题决 策的类
已似
进政对 行策已 修方有 改案的
策问得 方题到 案的解
政决
三、渐进决策的现实基础:渐进政治
……
决策时机(政策之窗 policy windows)是指 决策的内外部环境经 过一系列的酝酿而形
成的决策压力。
3.垃圾桶决策的过程
(1)问题、方案、决策者等待决策机会的到来; (2)决策机会(政策之窗policy window)的到来提
供了一个垃圾桶; (3)各个要素在政策之窗开启时进入决策程序; (4)视各要素其流入垃圾桶的时机与样式来作出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引言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是美国著名学者赫伯
特·西蒙(Herbert A .Simon)和马奇(James G.March)在批判理性决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
本节主要内容:
一、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的提出 二、有限理性决策的基础——行政人 三、有限理性决策的内容和步骤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公共政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政策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发展。

但有些政策由于执行中各种制约因素而大打折扣,从而导致政策执行的效力不尽人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故而,剖析政策执行过程,分析因果联系,探讨解决对策,是有效执行政策的关键,对保证我国公共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执行过程的角度研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执行偏差、对策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公共政策内容转变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本质上是遵循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过程,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

也可以说,公共政策执行既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也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然而,许多的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偏差现象。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的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下面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并给出纠正偏差的建设性对策。

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一)公共政策本身不合理政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首先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

就一般情况来看,敏感的政治性政策、直接涉及人们利益分配和调整的经济政策、竞争性和敌对性的外交政策及军事政策、涉及领域众多的综合性政策,创新性较强的政策等,大部分都属于比较复杂的政策。

所以政策本身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相当的重要。

首先,政策内容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缺乏可行性、目标僵化和目标缺乏前瞻性。

其次,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影响政策的执行成本和公正公平。

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紧密相连,若政策执行犹豫不定,不但是使政策执行成本增加,而且会影响政策的公正公平,使政策失去公信力。

最后,政策的配套影响政策执行的整体性。

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它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与之相配套,形成完整的政策执行体系。

2016年8月9日(星期二)【阅读105之五(总1163】----让公共政策“行稳致远”①--④档

2016年8月9日(星期二)【阅读105之五(总1163】----让公共政策“行稳致远”①--④档

充分交流减少“信息逆差”——让公共政策“行稳致远”①本报评论部《人民日报》( 2016年08月03日05 版)公共政策,影响着公众的利益、大众的生活,也离不开民众的参与、群众的支持,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现实中,一些政策的调整和出台,却经常受到质疑、遭遇阻力。

其实,很多引来“反弹”的政策,本身不一定有问题。

但政策的出台、实施、执行与反馈是一个全链条,任何一环都可能影响到其公共性。

这当中,既有公开与沟通的问题,也有“时、度、效”的问题;既有利益群体协调的问题,也有舆论误解误判的问题。

信息时代、转型社会,公共政策必须面对这些问题。

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从决策者、参与者、监督者和社会公众等多个侧面,探讨如何增强“公共性”,让公共政策能够“行稳致远”。

与公众情绪“交流”、与社会舆论“对话”、与利益群体“沟通”——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有目的性、有引导力、有对象感、有效果意识的“公开”“网约车合法了!”7月底,随着出租车改革方案与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围绕出租车改革这一“改革硬骨头”的众多争议和猜测基本尘埃落定。

与此前很多人担心的火爆场面不同,全球第一个国家层面的网约车监管法规亮相可谓波澜不惊。

我们总说,改革进入深水区。

深水区,顾名思义,“水很深”。

一个问题背后,会有过去种种情况的累积,会有现实种种利益的交叠,也会有未来种种路径的考量,就如同出租车改革,既需要革除传统出租汽车管理的历史积弊,又需要规范网络约车发展,还要平衡好乘客、驾驶员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格局之复杂令人头痛。

深水区因而也绝非一眼能看到底,很多事情如果不认真对待,不仅可能“难以说清”,而且可能“一说就错”。

如何实现信息公开的与时与充分,如何做到各方沟通的有序与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把关键的“过程信息”压在箱底,只摆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并非好的选择。

近年来,从多地抵制PX项目,到垃圾焚烧站引发“邻避效应”,再到围绕“禁摩限电”的争论、菜市场动迁激起的舆情,面对公众的疑问、诉求与焦虑,一些职能部门澄清的声音往往显得既微弱又迟缓。

网络民粹主义:我国当前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网络民粹主义:我国当前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场经 济体 制转轨 , 又值社 会转 型期 , 少部分 人先 富起 来 ,
大多 数人并未 充分享 有改革成 果并逐 渐被边缘 化 , 而社 会公正 的缺位 、 贫 富分化严 重 、 腐败 盛行 、 大众 文化 的流
务提上政策议 程 , 以民主和法治 的程 序 , 通过科学合理 的 方式确 定政策方 案 , 并 通过合 法化过程使 政策制定并 实
配。 ” …公共 政策的制 定过 程 就是 社会 各 方利 益 冲突 与 妥协的集 中 反 映 , “ 它包 括 政 策 问题 界 定 、 构 建 政 策议
① 卡里斯 马( c h a i r s m a ) 原意为 “ 神圣的天赋” , 来 自早期基
督教 , 初 时指得 到神帮助 的超常人物 , 引 申为具有非 凡魅力和能
空 间 与 话 语 模 式 消 解 了现 实 的 权 威 , 将 社 会 中 的 大 众 力
游行等群体性 运动来 代表 民意 、 凸显其理论 主张 , 从而影 响政策 制定 过程。
量转化 为网民的力量 , 借 助社会 热点 事件屡 屡登 场。 网
络民粹主义作为影响我国当前政策制定的重要思潮 , 值
处 于社会底层 的平 民, 他们 在政 治上没有权利 , 在经 济上
备受盘剥 。平 民不满的情绪让 民粹 主义潜滋 暗长变 成引
发大革命 的导火索 。纵 观历史 , 每 一次法 国前进方 向的
改变 , 都是 民粹洪 流影 响的结果。在政治舞台上 , 君 主立
宪派 、 吉伦特派 、 雅各宾 派 、 热 月党 人等派别 都必然 声称 代表“ 人 民” , 从 而得 到人 民的支 持 , 号 召和发 动群 众 投 身政治运动 。为 了获得 当时 大多数平 民 的支 持 , 各 个 派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与⾮理性决策理性决策内容1、决策者⾯临的是⼀个既定的问题,2、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的,价值或⽬标是明确的,⽽且可以依据不同⽬标的重要性进⾏排序。

3、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案,⾯对着这些⽅案,通常在评估可⾏性和权衡利弊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个。

4、决策者对同⼀个问题会⾯临着⼀种或多种思维或情绪状态。

这是不以⼈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

或者可以说决策者的偏好会随着环境与⾃⾝的变化⽽变化。

5、决策者会将每⼀个⽅案,在不同的条件与可能性下的收益值或损失值计算出来,经过⽐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必备条件理性决策在实际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决策过程中必须获得全部有效的信息。

2、寻找出与实现⽬标相关的所有决策⽅案3、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每⼀个⽅案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所能产⽣的结果。

4、⾮常清楚那些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们的社会价值偏向及其所占的相对⽐重。

5、可以选择出最优化的决策⽅案。

决策⽅法1、确⽴⼀套完整的可操作性⽬标,并赋予权重;2、建⽴⼀套完整的主选⽅案,准备⾄少⼀套完整的被选⽅案;3、列出⼀套组织或社会其他价值与资源的完整清单,并赋予权重;4、对每⼀⽅案的成本/效益进⾏完整预测;5、对每⼀⽅案进⾏净期望值计算;6、⽐较各净期望值,选取期望值最⾼的⽅案。

⾮理性决策 是指决策者在遇到困难的决策问题,难以作出决定时,或者⽆法客观判断决策问题,或者决策⽅案之间没有明显的优劣差异,或者决策问题要求决策者迅速作出反应,没有搜集信息、分析论证的机会等,决策者只能依照⾃⼰的习惯、猜测,本能等⾮理性的⼼理因素,或者盲从权威的分析意见作出决策。

客观地说,任何决策过程都存在这种⾮理性因素的影响,当这种⾮理性因素在决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时,这个决策就是⾮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的适⽤范围 第⼀,有时遇到⾼度不确定性的问题时,对决策对象的⾃然状态⼀⽆所知或仅知⼀鳞半⽖,对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也不清楚; 第⼆,有时处理的问题没有或极少有先例; 第三,决策对象的⾃然状态变化莫测,⽆法进⾏科学预测,决策者只能凭直觉进⾏决策; 第四,经常或者是突然发⽣的问题,必须⽴即进⾏处理,作出决策,没有时间收集信息并进⾏论证; 第五,对决策对象的⾃然状态了解很少或者根本不了解时,⽆法进⾏正常的理性决策,只能凭直觉选择决策⽅案; 第六,对决策对象的⾃然状态的各种分析数据于决策⽆济于事; 第七,当有⼏个决策⽅案,⽽每个⽅案都是⽐较好的⽅案时,决策者难于权衡,难于⽐较,难于选择.只得借助于直觉进⾏决断; 第⼋,要求作出决策的时间紧迫,压⼒⼤,不得不在不恰当的条件下进⾏决策。

第六章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第六章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第六章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第一节模型及其认识论意义一、模型的含义1.简单地讲,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仿真)。

它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

2.模型有实物模型和理论模型之分。

3.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的模型一般是理论模型。

所谓理论模型或者概念模型,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逻辑结构严整的网络或框架。

二、模型的认识论意义第一,由于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

第二,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

它能够使人们从某一特定的视角窥视到万象纷繁的现实事物的奥秘并发现其运动规律,从而使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得以凸显。

第三,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向研究者指出了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优先顺序。

三、公共政策模型必备的条件第一,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

第二,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即具备包容各项微观、具体政策的宏观特性。

第三,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

第四,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

第五,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时观察的功能。

四、为什么在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需要借助于模型呢?第一,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实证性;同时整个研究过程又十分强调从中发现有关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一定的相关性。

第二,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地编制出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步骤顺序。

通过它就可以把决策理论、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实施的决策流程图,即格式化、标准化、工程化的决策程序,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节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一、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政策制定者是全智全能,还是在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下认识外部世界;对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一次完成的,还是一个渐进的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围绕着这样一条主线展开的,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分析的框架或者理论模型。

第二章 政策模型(公共政策-西北工业大学,王天申)

第二章   政策模型(公共政策-西北工业大学,王天申)

(一)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根据美国政策分析 专家克朗的看法,政策模型还有以下几种。
1、超理性模型。 2、剧烈改变模型。 3、顺序决策模型。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4、无为模型。 5、历史踪延模型。 6、未来牵引模型。 7、历史类比模型。 8、象征比喻模型。 (二)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根据模型所使 用的方法,顾建光先生将政策模型分为以下几 种。 1、描述模型。 2、规范模型。 3、语句模型。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政策上有时也使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借助理性 优化模型。 4、任何决策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或完全的 非理性。只有当非理性因素在决策过程中起主 导作用时,这个决策才是非理性的。 二、渐进的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把政策制定过程看做是对以往 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这一决策模型的 中心思想是,政策制定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在 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依据现有的 政策方案,经过小范围的调适、修订与完善, 获得新政策。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6、处理问题的决定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并不是惟一的,而是看决策者是否一致同意这 一决策方案; 7、渐进决策的形成,从本质上说是补救性的, 它更多地是为了改革当今的具体的社会弊病, 而不是为了未来的社会目标。 渐进决策模型的优点。 渐进决策模型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二、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1、对传统理性模型进行了批判。 2、提出了相对满意的决策原则。 3、提出了两种用于有限理性的政策分析工具。 4、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决策步骤。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第二节 非理性与渐进性决策模型
一、非理性决策模型 非理性决策模型也叫反理性决策模型,是指 除绝对理性决策(以得到最优策略为目的)和 有限理性决策以外的基他决策。 对非理性决策模型,我们应该把握的要旨是: 1、非理性决策是指除理性优化决策和有限理 性决策以外的其他决策。 2、非理性决策认为政策在根本上是一个价值 选择问题。 3、非理性决策模型在基本国策上拒绝理性分 析,但在实质政策,如经济、军事、外交等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崔玉丽马智祥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8期[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转型,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凸显出来,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来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职能。

但现实中,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影响了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研究其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公共利益公民参与作者简介:崔玉丽(1974—),女,河南开封人,开封市委党校讲师,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学;马智祥,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是一种最为关键的生产性资源。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公共产品,提供公共产品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由政府生产公共品比私人生产公共品更有效。

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实施强制性的制度安排。

[1]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来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影响和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职能,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权威作用。

所以说,公共政策的制定对于社会的稳定良性发展十分重要。

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共政策的定义有很多,如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2]我国学者林水波、张世贤也持这种观点,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的事情。

”[3]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治系统对全社会价值所做权威性分配。

[4]因此,可以理解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对社会的存在、运行和发展起着导向、管制、调控和分配的功能。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公共政策是一个从制定、执行、信息反馈、政策修改、政策终结等一系列行为过程中产生的结果。

在此过程中,一个正确制定的有价值的公共政策雏形,一开始就决定了该项政策的生命力和作用,因此,作为公共政策形成之初的政策制定环节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圣才出品】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圣才出品】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4.1 复习笔记一、模型概述1.什么是模型(1)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杂、变化无常的现实世界更易于为人们所把握。

模型作为研究原型的中介,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有助于人们分析和理解研究的对象,有助于人们解释和阐述研究的问题。

(2)模型可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①具体模型是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

这些模型对原形是一种形象的说明,使人一眼望去就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突出表现了模型的相似性特征。

②抽象模型是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2.模型评述(1)进行政策分析,如果不使用模型的方法,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模型源于人类的经验,但它绝不是经验的再现和翻版,而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一种认识方式,是人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个人信仰的综合体现。

因而,在政策研究领域,我们不得不非常谨慎地对待模型所代表的“真实”。

这种“真实”往往只是一种主观的构建,是人们对复杂现实的一种人为的想象。

(2)然而,有时候我们却常常百分之百地确信这种想象的真实性,把主观的抽象完全等同于客观的现实,这也正是模型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所面临的一种风险。

(3)没有简化和抽象,我们就难以认识复杂。

为了认识和解释形形色色的政策现象,我们需要借助于一些分析模型。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许多政策学家曾多次提到的潜在危险——“错置具体的谬误”即把源于经验的抽象认识等同于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

3.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用以评估模型效用的一般性准则:(1)排列并简化现实政策模型的有效性首先依赖于它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序化和简化的能力:①序化(理清顺序)能够使真实世界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建立逻辑上的联系;②简化(变复杂为简单)有助于人们清楚地理解那些难以琢磨的复杂现象。

(2)认定重要层面政策模型的有效性与其概括政治生活中重要内容的能力有关。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时间:2010-09-02 16:54:22 作者:郑科授来源:查看:680 评论:0公共政策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组织依据特定的目标,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价值分配过程中所制定的引导规范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包括政策议程、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等几个环节。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有一些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着影响作用的因素。

其中公众和民意,专家和专业化知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是六个主要性因素,它们对政策制定的过程和结果都有重要的影响。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一、公众和民意的参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是执政党提出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

公民参与是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公共政策的基石。

广泛的公民参与是民主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

对于公众而言,意见参与是参与政策制定的较为常见的方式,所以民意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对公共政策制定、提高政府公共行政能力和维护公共利益有着重要作用。

如:2008年1月26日中午,广州火车站全面告急,广州地区春运应急预案全面启动。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我看清第一线的情况后发现不行了,要分流广场上的旅客,否则一旦冲击火车站,后果不堪设想。

”张广宁当场拍板,立即启用流花广交会展览馆作为异地候车区,并紧急调来公交车,将广场的6万旅客转移出去。

这个事例中,作为市长张广宁当时所做出的决策,既代表公众又代表了民意。

二、专家和专业化知识除了民意之外,专家和专业知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

科学的建议能够弥补民意的缺陷:非理性、不够成熟等,给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知识、专业的分析,是提高公共政策制定效率的有力保证,也是政策制定科学化的前提条件。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同时充分吸纳专家的建议:专业知识的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科学化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证。

理解公共政策读书笔记

理解公共政策读书笔记

理解公共政策读书笔记本书是由托马斯•戴伊编著的, 他是美国著名公共政策学教授和专家, 曾执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宾夕法尼亚等多所大学。

美国因为其国家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行政的发展也一直遥遥领先, 出现了很多对政治十分有造诣的政治学家。

作为公共政策领域的导论性教科书, 《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一般公共政策的具体途径, 而且为他们分析具体领域的公共政策提供了明蜥的工具。

本书以政治学多种分析模型为先导, 结合众多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了“政府推行的是什么样的政策”、“政府为什么要推行这样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后果是什么”等问题。

它提出了八种政治科学家用于分析和解释政治生活的分析模式, 而这八种模式也是在其他各大行政书籍中经常提及的。

1制度主义模型2利益集团模型3过程模型4精英模型5理性主义模型6公共选择模型7渐进主义模型8博弈论模型所有的模型和工具都不是万能的, 只能起到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作用, 都必须要求决策者灵活机动, 随机应变, 更具环境要求制定出合适的计划。

整本书的编书框架及其思想我认为是总分结构第一章政策分析: 政府行为, 原因和结果第二章政治模型: 思考公共政策的工具第三章政策制定过程: 决策行为前三章从宏观的角度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政策和政治的有关模型。

第一章就提出思考, 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

然后又提出, 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可以使政策更加科学化, 提供建议或咨询, 并且从政策的分析中探究到政策的原因和结果。

第二章就是之前我所说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政治模型, 其中比较经常提及的有, 利益集团模型, 精英模型, 理性模型, 和公共选择模型。

利益集团模型说的是每一个利益团体都有着自己的利益目标, 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要与其他的利益团体相互作用, 政策是各大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精英模型说的是, 一个国家是占少数的精英更具有政治上的发言权话语权并且享有国家较多的利益。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陈庆主编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理性决策模型,也被部分人成为科学决策模型.他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们在决策是遵循最大化原则,抉择最优方案,谋求最大效益.作为决策的主体,始终坚持理性化活动,不存在任何非理性成分.(一)这种模式通常包含了下列基本内容: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该问题同其他问题的区别非常明显,或者至少同其他问题相比,它是最重要的.2、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或是希望利益最大,或是希望损失最小,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3、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4、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5、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受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二)理性决策在实际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决策过程中必须获得全部有效的信息.2、寻找出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所有决策方案.3、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所能产生的结果.4、非常清楚那些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人们的社会价值偏向及其所占的相对比重.5、可以选择出最优化的决策方案.(三)评价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达到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它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强烈批评.其中最突出的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而只是首先必须找出和说明问题.问题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比如物价迅速上涨,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做出反应.首先,明确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往往十分困难.因为不同的利益代表者,会从各自的利益看待这些问题,围绕着通货膨胀存在不存在,若存在,其程度和影响怎样,以及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人们都会有不同的回答.其次,决策者受到价值观的影响,选择方案往往会发生价值冲突.比较、衡量、判断价值冲突中的是与非是极其困难的.靠分析是无法解决价值观矛盾的,因为分析不能证明人的价值观,也不可能用行政命令统一人们的价值观.再次,有人认为"公共利益"可以作为决策标准,林德布洛姆批评了这种认识,认为在构成公共利益要素这个问题上,人们并没有普遍一致的意见,公共利益不表示一致同意的利益.第四,决策中的相关分析不是万能的.决策受时间与资源的限制,对复杂决策讲,不会做出无穷尽的,甚至长时间的分析,也不会花费太昂贵代价用于分析,或者等待一切分析妥当再作决定,否则会贻误时机.西蒙进一步补充,决策过程中要收集到与决策状况有关的全部信息是不可能的.决策者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不可能对信息做出最优化的处理与分析,因而不能获得百分之百的最佳决策.有限理论决策模型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Simmon'sBoundedRationalityModel)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们认识到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指导实际中的决策.赫伯特·西蒙(HerbentSimon)提出了满意标准和有限理性标准,用“社会人”取代“经济人”,大大拓展了决策理论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新的理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有限理性模型又称西蒙模型或西蒙最满意模型.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它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观点如下:(1)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简单的手段-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西蒙认为,手段-目标链的次序系统很少是一个系统的、全面联系的链,组织活动和基本目的之间的联系常常是模糊不清的,这些基本目的也是个不完全系统,这些基本目的内部和达到这些目的所选择的各种手段内部,也存在着冲突和矛盾.(2)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这是因为人的知识有限,决策者既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无法认识决策的详尽规律.比如说,人的计算能力有限,即使藉助计算机,也没有办法处理数量巨大的变量方程组;人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备择方案全部列出;人的价值取向并非一成不变,目的时常改变;人的目的往往是多元的,而且互相抵触,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作为决策者的个体,其有限理性限制他作出完全理性的决策,他只能尽力追求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有限理性.(3)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定下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然后考察现有的备择方案.如果有一个备择方案能较好地满足定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决策者就实现了满意标准,他就不愿意再去研究或寻找更好的备择方案了.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往往不愿发挥继续研究的积极性,仅满足于已有的备择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种种条件的约束,决策者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可以得到较满意的方案,而非最优的方案.根据以上几点,决策者承认自己感觉到的世界只是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极端简化,他们满意的标准不是最大值,所以不必去确定所有可能的备择方案,由于感到真实世界是无法把握的,他们往往满足于用简单的方法,凭经验、习惯和惯例去办事.因此,导致的决策结果也各有不同.如何理解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答:①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理性是界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②由于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是很有限的,在决策中常表现冲突的行为.③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大多数都是发现和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渐进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最初是由美国着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于1959年发表的“渐进调适”的科学中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型也是从批判理性决策模型入手的.(一)渐进决策提出的社会背景林德布洛姆关于渐进决策的思想,在他的早期着作政治、经济、福利一书中己具雏形.他在书中提出了社会政治过程有四种基本形态:1、价格体系对政治领袖来说,只有服务而无权力,他们不会屈从;但只有权力而无服务,又会失去大众的支持.如价格体系一样,政治领袖控制着社会大众,同时又被社会大众控制,两者相互控制.2、层级体系层级体系是政治领袖为实现其目标,由上而下,层层控制的工具.3、多元体制在美国多元化的政治体系中,存在着多元政治权力中心,并各有其自己的政治领袖.决策经常是在各党派公开地相互竞争中进行.各政治领袖受到多元体制形态的控制.4、议价市场买卖双方要相互讨价还价.妥协的结果是互相退让,选取折衷方案作为成交的价格.在政治上,各政治势力团体,如政党、政治派别与利益集团等等,相互妥协、交易,取得一种能牵制各政治领袖的"议价".因此,从价格体系角度上看,价格不可能单方面决策;从层级体系角度看,除最高层外,其他层次也无法单方面做决定;从多元体系看,决定是各政治权力中心互动的结果;从议价的角度看,决定又是双方妥协的产物.这样,决策是彼此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无一方可以单独做决策.(二)渐进决策的内涵与特点由于多元主体的参与制衡,政府的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这种调适源自渐进的政治、渐进的政府决策,并主要通过政党政治来实现.调适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是否能够在一种渐进演变的过程中逐步寻获关于既定政策的公共看法.因此,关于政策的社会趋同程度是这个成败的关键.林德布罗姆认为的渐进政策如图所示.1940 1950 1960 1970 1976渐进主义政策分析模型概括地说,渐进主义政策分析模型有以下特点:1、因为现实政治所推行的是渐进政治,对政策问题,各政治领袖与政党的看法大致上达成共识,所能调节或改变者,只是在小的支节问题上,因而是渐进的.在实际政治中,不一定需要用许多理论.2、尽管政策分析或制定也会经常出现许多变量,但渐进分析只注重几个重要变量,方案的考虑也只限于少数几个.3、价值与事实在渐进分析中交互使用,互为一体.现实政治中的基本价值已达共识,无需再寻求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作为决定的标准.4、渐进分析着重己有的政策为前提,这样的政策更可能被社会上一般人所接受,并且与实现差距不大,不至于冒险.按照上面的想法,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按部就班原则(2)积小变大原则(3)稳中求变原则(三)渐进分析的合理性:1、渐进政治的基本特征是政治领袖对基本国策的看法是一致的,仅对每项政策提出渐进修改而已.每一个竞争政党也只是渐进地改变本身的政策,因而某项政策是在解决某一个既定问题时,经渐进修改而达到完善地步.2、渐进决策模型基本是保守的,它以现行的计划、政策、消费为基础.决策者既没有足够时间、智慧或经费,用以调查所有的政策方案,也无法在多种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相互交错作用的情况下,评估出每一项方案的成本与利益.只好以接受以往政策为理由,只审查不至于造成自然、经济、组织与行政失调的方案.3、人的智慧与能力是有限的,作为现实主义者,人们不会经常追求唯一的最佳途径,一旦发现有可行的途径,就会停止追求.决策者只有在那些自己熟悉的方案中,不能再满足需求时,才会冒险寻求较根本性的政策改革.4、社会由各种不同的阶层,甚至不同的种族组织而成.不同的团体,各有其既定目标.在现阶段多元的社会环境下,为维持社会稳定,政府希望保持现行的计划,不太愿意从事全面性的政策改革.为保证现行计划的连续性,决策过程只能是渐进的.综上所述,渐进决策模型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认识论上讲,它在于以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将决策的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之目的.(四)评价优点:1、决策所选择方案与现实状况相差不大,可以预测;2、在一时无法搞清人们的各种需求时,渐进方案会以不断尝试的方式,找出一种满意结果.3、易于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不会因远离原有目标,搞乱了原目标间的秩序.4、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做的抉择是否正确,特别在复杂条件下,可以孤立某些因素,比较其利弊.5、渐进方式比较稳妥,容易控制,能及时纠正错误,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批评:这种模式在社会稳定,变迁速率缓慢时还比较适宜.但社会条件与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时,需要彻底改革现有政策,这种模式非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很可能阻碍社会的变革.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达到的,而渐进决策模型虽与实际决策过程相近似,但只适用于稳定的社会中.精英决策模型精英决策模型,是将公共政策看成是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和偏好的一种决策理论.又成为杰出人物模型,是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Harmon Zeigler)于1975年在民主政治的讽刺中提出来的.其基本点是,不是人民大众通过他们的需求与行动决定公共政策,而是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决定了公共政策,然后由政府官员和机构加以实施.(一)精英决策模型的基本内容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只有少部分人才有权为社会分配价值,而群众则不能决定公共政策.2、少数的统治者与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群众代表,他们主要来自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那个阶层.3、非杰出人物向杰出人物的转化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又持续的过程,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发生革命,在非杰出人物中,只有那些接受了杰出人物的一致意见者,才被允许进入统治集团.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方面,杰出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反映了杰出人物的主要价值观,公共政策的变化将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6、活跃的杰出人物很少受群众的直接影响.相反,杰出人物影响群众远远超过群众对他的影响.(二)评价戴伊等人的理论,把政策看成是杰出人物行为的产物,只反映他们的价值观,并服务于他们的目标,有其合理性.迄今为止,人们不难发现,现今在任何政治制度下,总是少数人统治着多数人;其次,在任何社会中,政治精英对政治参与的态度可能是影响该社会政治参与性质的一个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对大多数政治精英来说,政治参与至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基本价值;(亨廷顿难以决策)另外,人类政治民主的理想形式是最广大的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但政治民主的内涵在本质上是由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只要代议制民主制依然是现阶段人类政治民主的主要形式,精英决策就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任何一个大众参政议政程度较高的社会里,人民群众的影响仍是占主要地位的.从发展民主政治的要求看,政府最基本的目标,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其决策既要真正能代表并反映他们的需求,又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和拥护,否则任何一个政治系统不可能稳定和发展.集团决策模型假设: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是,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是政治生活中的根本事实.在如美国的那样的多元化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政治利益集团.尽管这些利益集团,在利益、规模、结构和活动方式上是多样化的,但一般地说,某一利益集团往往关心的是影响与某一具体问题相关的政策.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同一个政策,常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理解与追求,因此政府就有必要从相互冲突中进行选择.内涵:集团决策模型将公共政策看成是集团斗争的产物,正如厄尔·莱瑟姆指出的那样:"所谓公共政策,是指某一特定时间里,团体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它体现了那些一直试图获取优势的并相互竞争着的党派或集团之间出现的均势.从集团模型看来,集团是个人与政府间发生联系的纽带,集团间的互动是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政治行为,这种体现了个人的愿望和利益间的集团的互动性,将不断地影响着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动机.评价:按照集团决策模型的理解,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集团决策模型过份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既低估了决策者在政治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的作用,又没有充分认识到政治生活中其他因素的重要影响.但这种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到决策过程中集团的作用上,并以此去认识、分析和处理具有利益冲突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行为,从这点上讲是富有启发性的.系统决策模型系统决策模型是一种视公共政策为政治系统对来自环境需求反应的决策模型.是美国着名学者戴维·伊斯顿于1979年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提出来的.它将公共政策的制定放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和解释,强调政治系统的环境作用,将政策看成是环境对系统作用下的产出.(一)政治系统模式的几个主要概念:输入表示政治系统与其他环境之间的概括性变量,这种变量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包括了系统外部以一切可能的主要方式改变,修改或影响系统的所有事件”.在所有事件中,要求和支持变成主要的输入方式.要求表示构成政治系统环境的个人和团体为了得到一定的利益或实现一定的价值理念而以政治系统为诉求对象提出的采取行动的政策主张.一般地说,环境因素的要求尤其是那些代表广泛或者表现强烈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规定性.支持表示,个人和团体遵从约定的政治民主方式——选出的结果,遵守法律、缴纳税收,接收政治系统为满足要求而做出的权威性的价值分配,即遵从政策决定.输出表示,政治系统制成公共政策(完成了关于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并以此影响环境,改变环境因素提出的要求,增强或降低环境因素的支持.从一般系统论的观点看,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因为政治系统的复杂性,人们视它为黑箱,一般不需要仔细研究清楚它的结构,只求对输入(投入)、系统、输出(产出)之间的关系搞明白就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可以用图表示:环境环境环境环境政治系统的简化系统(二)政治系统的内容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与环境的作用,是个互为影响的动态过程,在反复循环中产生公共政策.对系统来说,保存自己的机制是:产出要符合民众利益;本身要不断完善具有法律支持的强制力;对冲突性的投人要有协调措施.对反馈来说,有效的机制是:实施公共政策后需要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叠加到输人中,达到影响输出之目的,即修改和补充原有的公共政策.(三)评价利用系统决策模型,若能对下列问题做出圆满解答,会对政策分析提供有意义的成果:1、需求和支持(投入)会在什么样的政策环境下对系统发生影响2、政治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哪些重要特征,得以将需求和支持转化为公共政策,并使公共政策具有持久效用3、环境的投入,如何影响政治系统的特征4、政治系统的特征,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内容5、环境的投入,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内容6、公共政策如何作用于环境并反过来对政治系统发生作用系统决策模型虽没有很好地说明一项决策中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但它能很好说明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无论在何种环境里,它都可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它有广泛的应用性.在稳定的环境里,需求和支持变化不大,政治系统只需渐进地修改公共政策的内容;在快速变迁的环境里,需求和支持变化很大,为适应变化获得自身生存的需要,政治系统必须实行彻底改革,使系统的产出,即公共政策符合新的需求和支持.公共政策执行模型T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过程模型:这是由美国学者T.B.史密斯(T.B.Smith)在其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个分析政策执行因素及其生态一执行的理论模型,因而又可称为“史密斯模型”.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但以如下四个为主要变量:(1)理想化的政策,即合法、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具体包括政策的形式、类型、渊源、范围,以及社会对政策的认识.(2)执行机关,通常指政府中具体负责政策执行的机构.包括执行机构的权力结构,人事配备及其工作态度,领导模式和技巧,以及执行人员的情况.(3)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泛指由于特定的政策决定而必须调整其行为的群体.包括他们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对领导的认知程度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4)环境因素,即与政策生存空间相关联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等等.它是政策执行的路径依赖和影响因素.下图描述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这四个主要变量及其相互关联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过程.史密斯用“处理”一词来表示对政策执行中各组成要素内部及彼此间的紧张、压力和冲突等关系的反应.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范米特和范霍恩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这是米德( Meter)和霍恩( Horn)于1975年在其论文政策执行过程:概念性框架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在构建政策执行的系统模型过程中提出了影响到政策产生的几个相关因素:(1)政策标准与目标;(2)政策资源;(3)组织间的沟通与强化行动;(4)执行机构的特性;(5)经济与政治环境;(6)执行人员的意向.其系统模型如下:M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互适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其模型如下: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因此,在政策执行的调适模型中,有两个方面发生互动,一是政策执行者一方,二是受政策实施影响的一方.在这两方中都存在一些可以进行相互调适的部分.政策执行的过程就是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调适策略的过程.因此,按照麦克拉夫林的说法也可以这样说:成功的政策方案有赖于成功的政策执行过程,而成功的执行过程则有赖于成功的相互调适过程.赖恩和拉宾诺维茨的政策执行循环模型雷恩和拉比诺维茨的执行循环模型政策执行的循环模型是当代美国政策学家马丁·雷恩()和佛朗西·F·拉比诺维茨年在他们的合着执行的理论观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把政策执行过程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纲领发展阶段、资源分配阶段和监督阶段.。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第15章 政策分析方法:政策分析中的创造性思维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第15章 政策分析方法:政策分析中的创造性思维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15.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作用
15.2.1 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2.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1)创造性思维既是心理的过程,又是逻辑的过程,是心 理过程与逻辑过程的统一。 (2)创造性思维既是突发的、偶然的,又是渐进的、必然 的,它是突发和渐进、偶然与必然的辩证统一。 (3)创造性思维既以创新性为目标,又以传统性为基础, 它是创造性与传统性的统一。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15.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作用
15.2.4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决策者及政策研究者在培养创造性思维中,应注意: 1.保持“年轻”的心态,敢于创新和承担责任 2.注意收集、贮存信息 3.克服从众心理,不盲从群体思维 4.在决策系统内培养一种质疑现状的文化 5.决策领导者的支持 6.鼓励组织学习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15.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作用
15.2.3 创造性思维在政策分析中的作用
下列几种情况需要我们采用非理性或创造性思维方法: 第一,在公共决策及政策分析过程中,分析者经常面对不 适宜采用定量分析技术的情况。 第二,有的公共政策问题尽管可以用定量分析方法来解决, 但仍然存在某些难以量化的因素。 第三,即使是那些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在进行定量 分析以前,也要注意听取专家的意见,充分利用他们的直觉和 判断,否则定量分析有可能失去方向或意义。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15.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作用
15.2.1 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 造活动中直接形成创造成果的思维活动,诸如发明技术、提出假说、 创建新理论等;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一切对创造成果起作用的思维活动。 政策分析中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广义上的创造性思维,即相对于以往政 策分析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而言,一切具有创新性质的思维 过程都是创造性思维。它具有双重意义:一是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建 立在广义的创造性思维之中的,是它的特殊的、高级的形式;二是创 造性思维本质上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向思维活动过程,而是一种多层 次协同进行的思维过程,并非只局限于孤立的高层次思维活动。

第三章 公共政策问题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第三章 公共政策问题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对于客观现象的本质认识,鉴于价值、利 益的多元性,社会任何一方面的观点都可能带 有主观片面性。
西南民族大学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内容和属性
主观片面的认识如果成为决策基础,必然 导致公共政策失误。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建立一种 社会公共决策机制,通过法定的民主政治程序, 使政策问题的主客观因素达到统一。
1、公共政策问题包含的领域 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公共政策体系,也有不
同的解决政策问题的特殊条件、资源和手段。 因此,在确认政策问题时,必须首先确定
其所属的领域,弄清政策问题的性质界限。这 样才能有助于保持各个领域中公共政策的连续 性。
西南民族大学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内容和属性
公共政策的领域和性质界限一般划分为若干 类别,如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科技问题、教 育问题、人口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军事问题 外交问题,等等。
西南民族大学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内容和属性
3、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 政府对于公共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把问题 纳入政府工作程序,或是宣布经社会广泛讨论 和反映的问题将要纳入政府的工作程序进行解 决。 政府的这些举动,预示着解决问题的公共 政策将要出台。
西南民族大学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内容和属性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公共政策问题是指
与此相对应,公共政策问题也可以划分为 指导性政策问题、分配性与再分配性政策问题、 限制性政策问题。
一般地说,指导性政策问题是对国家的整 体发展产生影响的问题;
分配和再分配性政策问题则是涉及各个行 业、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成员之 间有关资源调整、转移和利益分配的问题;
西南民族大学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内容和属性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鲁先锋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8年第05期[摘要]政策议程设置内嵌于政治系统,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时代特色。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也开始从政府主导式、内在创始型向精英发动、多元参与的混合模式转变。

当前政策议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网络化和复杂化特点,政策议程模式的发展需要突破非理性的政策替代、随机性的政策行为、被动式的政策创新等多方面问题,并在主体行为、程序正义和模式创新等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政策议程设置;多元参与;程序正义;模式创新[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5-0024-06政策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的一个环节和重要内容,强调特定社会背景下,政府等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将其诉求纳入政策框架的过程。

政策议程是由特定的政策问题引发的,在不同社会结构下,各主体的决策地位和影响政策议程的方式均不相同。

在传统决策体制中,政府垄断了资源分配和公共管理事务,强政府与弱社会之间的不均衡导致政策议程设置主体之间的权力失衡。

相对于精英决策、闭关决策,公众参与政策过程受到较大限制。

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以及民主决策的发展,我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正发生着新的变化。

一方面,公民社会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兴起,政策制定的多元化、民主化越发明显。

另一方面,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变迁中也出现了非理性参与、政策创新不足、政策行为缺乏规范等诸多问题,这既是新时期政策议程模式发展的挑战,也是政策议程发展的契机。

一、当前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特点政策议程设置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环节,内嵌于特定的政治制度并受其影响。

社会环境是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变迁的驱动因素,也是约束因素。

“如果政府中枢决策系统严格地受制于、并且仅仅反映各种社会势力、经济利益或传统的政策正统思想,那么,政策制定的灵活余地及其对现实的作用在方向上(如果不是在强度上)就会内在地非常有限(即中央政策制定可能在符合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利益等方向上具有强大的影响,但无力采取其他方向的政策)。

管理学第四章第二节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

管理学第四章第二节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

归因偏差
过度自信
决策 反应
二、行为决策
(二)行为决策代表性模型
2. HS模型——由宏和斯坦于1998年提出的模型,研究重点在不同作用者 的作用机制上,而不是作用者的认知偏差方面。
观察消息者 • 根据获得的关于未来价值的信息进行预测,其
局是完全不依赖于当前或过去的价格
动量交易者 • 完全依赖于过去的价格变化,其局限是他们的
四、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对立
理性在决策中究竟发挥何等 程度的作用?
目的 理性
价值
工具
理性
理性
情感 理性
价值 理性
三、非理性决策
(一)渐进决策模型——林德布洛姆
渐进决策,是说在以往的政策、惯例的基础上制定新政策,新政策是对 过去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只对过去的政策做局部的调整与修改。
不必过多地分析 与评估新的备选
方案
着意于政策目标 和备选方案之间
的相互调适
不关心政策制定 基础的变化
决策者必须保留 对以往政策的承

稳妥可靠 渐进发展
是一种保守的补 救措施
三、非理性决策
(二)政治协调决策模型
政治协调决策模型实质是把公共政策看成利益集团斗争的产物。它是决 策者制定政策时,广泛地通过对话、协商、讨论,协调利益关系,在达成妥 协、谅解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这一模型的缺点是过分夸大了利益集团的重要性,认为政府甚至立法和 司法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都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一)理性决策的理论基础
在古典决策理论的基础上,西蒙等人提出以“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 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准则完善了这一理论。理性决策的过程主要包括:
明确和界定问题
分析目标及其轻 重次序

公共政策分析填空题

公共政策分析填空题

填空题(100题)1、公共政策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规范性。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所包括的三个方面: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3、提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命题的学者是伊斯顿。

4、公共政策制定的体制构成:决策中枢体统、参谋咨询系统、信息情报系统。

5、政策的核心取向是目标取向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确定政策目标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政策制定8、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博弃论9、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政策执行10、叶海卡.德洛尔的著作《政策科学的构想》成为政策科学领域的第二道分水岭。

11、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政策问题的认定12、健全完善的政策制定体制构成:信息系统、咨询系统、中枢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

13、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政策评估14、行政效率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准15、公共政策本身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包括: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环境。

16、现代公共政策制定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应用韧技术17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问题诊断、目标确定、定方案、方案验证、宣布公共政策。

18、第二代公共政策学家德洛尔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政策系统”的概念。

19、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是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者和重要代表从物之一,他的代表性著作是:《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20、美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果上的形式构成:公共政策=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21、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的纵向结构: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22、公共政策研究组织,通常又叫“思想库”(think tank)、“脑库”(brain trust),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机构。

23、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是: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24、在经济领域中为处理经济问题、协调经济利益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25、公共政策以政策是否实际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分为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

最新 公共政策制定中理性和非理性冲突-精品

最新 公共政策制定中理性和非理性冲突-精品

公共政策制定中理性和非理性冲突一、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所遇到过的卓有成效的经理们之中,有些人运用逻辑和推理,而另一些人主要依赖于预见和直觉。

既有轻而易举就做出决定之人,也不乏每当移动一步就备受烦恼之苦者。

”这段话表明,管理是人的一种双重能量的活动,既有理性成分又有非理性成分。

(一)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在英语里,理性有rationality和reason两种表达。

前者一般指心智上控制调节行为和抽象思维的一般能力,而后者一般是狭隘地指进行推理的能力。

理性,可以直观地理解成为人的行为类型,此类型的特点是以逻辑推理方式来观察事情。

如果从字面意思去解释,理性,具有以清晰的思维逻辑为基础,通过深思熟虑,冷静理智,不轻易显露主观感情等特点。

理性行为通常是指人们在某些理性因素作用下进行的行为选择,这种行为是在冷静、客观的前提下提出的。

提出有限理性学说的西蒙认为,理性的概念应分为经济学讨论的实质理性和心理学所讨论的过程理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总是达成按照给定效用函数来说客观或实质最优的决策。

认知心里学的理性人所作的是根据现有知识和手段来说,以过程上合理的方式来作出他或她的决策”。

本文谈及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是指决策者对政策问题发挥充分的认知,其政策形成主要依靠分析、判断、处理等方法。

理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体现为技术、实证、推理、理智、逻辑性等方面,大多与方法、手段、目的相连。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理性通常由下列因素及其过程使然:(1)决策者能较为全面地搜集和掌握的信息资料;(2)在政策效力方面,决策者能够准确评估政策所产生的效应;(3)经济学家和统计部门所提供的理论和数据支持(4)政府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形成对政策的比较方案,从而在理论和实证资料的支持下有根据地说明甲方案优于乙方案或乙方案胜于丙方案,等等。

(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非理性纯粹的非理性行为是指人们在直觉、本能、信念、情感等非理性的驱动下(而不是在逻辑思维基础上)对环境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政策制定作为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是政策科学的核心问题。

直接关系到政策的成败与否。

本文通过讨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冲突,对比分析了他们彼此的关系以及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此问题的一些新认识。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理性非理性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决策者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对影响政策问题的复杂环境,信息等客观因素进行加工、分类、整合、处理,并最终形成政策的过程,而不是全然由决策者拍脑袋决定,因此,政策制定过程是一种理性选择占主导地位的行为过程。

但是,由于在现实中,政策制定中常常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严重干扰,并且由于决策者自身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导致政策制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属性。

尽管一些学者曾尖锐的批评过政府选择行为的非理性,但是由于政策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接受新制度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主张在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研究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问题。

一、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所遇到过的卓有成效的经理们之中,有些人运用逻辑和推理,而另一些人主要依赖于预见和直觉。

既有轻而易举就做出决定之人,也不乏每当移动一步就备受烦恼之苦者。

”这段话表明,管理是人的一种双重能量的活动,既有理性成分又有非理性成分。

(一)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在英语里,理性有rationality和reason两种表达。

前者一般指心智上控制调节行为和抽象思维的一般能力,而后者一般是狭隘地指进行推理的能力。

理性,可以直观地理解成为人的行为类型,此类型的特点是以逻辑推理方式来观察事情。

如果从字面意思去解释,理性,具有以清晰的思维逻辑为基础,通过深思熟虑,冷静理智,不轻易显露主观感情等特点。

理性行为通常是指人们在某些理性因素作用下进行的行为选择,这种行为是在冷静、客观的前提下提出的。

提出有限理性学说的西蒙认为,理性的概念应分为经济学讨论的实质理性和心理学所讨论的过程理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总是达成按照给定效用函数来说客观或实质最优的决策。

认知心里学的理性人所作的是根据现有知识和手段来说,以过程上合理的方式来作出他或她的决策”。

本文谈及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是指决策者对政策问题发挥充分的认知,其政策形成主要依靠分析、判断、处理等方法。

理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体现为技术、实证、推理、理智、逻辑性等方面,大多与方法、手段、目的相连。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理性通常由下列因素及其过程使然:(1)决策者能较为全面地搜集和掌握的信息资料;(2)在政策效力方面,决策者能够准确评估政策所产生的效应;(3)经济学家和统计部门所提供的理论和数据支持(4)政府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形成对政策的比较方案,从而在理论和实证资料的支持下有根据地说明甲方案优于乙方案或乙方案胜于丙方案,等等。

(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非理性纯粹的非理性行为是指人们在直觉、本能、信念、情感等非理性的驱动下(而不是在逻辑思维基础上)对环境的反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感觉、知觉、表象、情绪等形式展开的感性意识,不能像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展开的理性思维那样清晰。

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由于相对模糊的感性意识支配着人们选择行为,这是因为人们的意识活动通常都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这种底层次的感性层面的意识活动就会导致纯粹意义上的非理性行为。

广义的非理性行为还包括那写尽管产生于逻辑思维但没有效用上实现“最优”的行为。

比如,西蒙将非理性理解为“对效用最大化的任何偏离”这实际就是指广义的非理性行为。

相对于理性,非理性是活跃的、能动的和不安分的,非理性因素不受任何逻辑规律的限制,它们时常表现为难以预料的波动或情绪冲动,如本能、直觉、灵感、意志和神秘的体验等。

在本文中讨论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非理性是指决策者没有对政策问题充分发挥认知,其政策形成主要依据直觉、经验、外部刺激等等。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非理性产生的主要的原因有:(1)现实中信息和环境的非确定性。

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就已经开始从整体角度来探讨组织的变化运行规律,未来的变化乃是由某些动态的并且是不可知的,不断变换的需求、机会和选择等混合因素决定的,要利用这种变化并获得益处,或在风险中少付出代价,需要考虑的参数和要素的数目非常的多,这就更加需要直观的判断和感觉。

基于这种观点,所谓的非确定性环境其实就是一种建立在单独个体感性认识之上的主观现象。

准确的说,非确定性存在于完成某项任务所要求的信息总量和种类与所拥有的信息总量和种类之间的可见和不可见不同之处。

这种感性的差异不是客观的数量,乃是由所涉及到的个体来决定的,显而易见它代表着个人的丰富经验。

这样,非确定性就被定义为某种与决策者个体直接相关的事物,这种相关性更重要指的是他们的“心理状态”,即非理性的因素。

(2)客观因素的制约。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许多客观因素都制约了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发挥,例如:政策的时效性,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政策制定中必须要注意时效问题,针对当前问题迅速形成解决方案。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政策制定者删繁就简,依靠现有的经验和直觉甚至灵感对问题作出感性判断,及时制定政策予以解决。

另外,政策制定的成本,政策制定者的认知能力有限等等客观因素都制约了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导致政策制定中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因素。

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冲突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除了这句话本身。

尽管按照传统的政策学观点,我们应该在政策制定中排除非理性干扰,以理性的视角去构筑政策规划。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决策行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同构现象是一种客观实在,他在决策行为发生过程中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

对于个体决策者而言,他们的决策是在一种既包含理性又包含非理性的有限理性下作出的。

而对于群体决策者来,他们对于政策问题的判断可能来自对于客观事实的理性分析,也可能来自于自身经验、直接等感性认识。

正是由于这种同构,导致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究竟何者在公共政策中更重要。

第一,必须承认,政策科学是一门理性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政策制定作为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

这一过程直接关系到整个政策过程的成败,因而在政策制定中的必须对政策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理性的判断。

不仅要了解政策本身,还要看到各政策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还要对未来的变化趋势、方案执行结果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科学的预测,对政策可能产生负面效应采取必要的预防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定出来的公共政策能够有效解决政策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所以,只有理性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才可能保证政策的稳定性,持久性,有效性。

但是,这种技术经济理性(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是以“经纪人”的人性假说为基础的,在这种理性下,将理性从非理性中分离出来是比较容易和明确的。

然而,由于基于“经纪人”基础的理性分析与现实有很大出入,一些学者认为,理性行为研究是针对经济学规范性研究应运而生的,其目的在于为人们指出一个在理性意义上最合理的结果,而不是描述人们的真实的行为规律。

比如博弈论学者海萨尼就认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规范性的理论,而不是实证性理论。

至少这种理论正式而明确地研究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每一个局中人在对策中为了最有效地促进它自身的利益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在这种类型的对策中他实际上应该怎么做。

”由此可以得出,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导致了政策目标简单化,单一化。

第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非理性是难以避免的首先,从个体决策者的层面来看,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

理性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人们无法脱离理性而存在。

但是,当把理性狂热地抬高到“唯我独尊”和“无所不能”的地位,否定并抛弃人的情感、欲望、意志等非理性要素,把它当作客观和真理的化身,并用理性衡量一切、推演一切,甚至推演人类历史时,它也就恰恰走向了它的反面非理性,必然要招致人们对它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古希腊哲学史上的斯多葛派认为,如果可能的话,理性应该完全压制情感,以达到心灵上的宁静。

在柏拉图看来,理性是人的灵魂最高的属性和力量,它应该统治着人的激情和欲望。

很明显,两者都在强调理性的绝对地位和力量,认为情感和欲望等非理性因素是不可靠的,它们是人的理性的障碍,而对人的情感和欲望加以贬斥。

不可否认,人应该具有理性,并且也可以具有理性。

然而,人却不是纯粹理性的动物,人有七情六欲,人又是具有丰富情感和欲望的。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并不只有理性的思维在发挥着作用,情感、意志、灵感、信仰、潜意识等非理性因素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理性主义张扬盛行之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人的心灵中的非理性的因素也要起着必须的作用。

相对于当代公共政策制定所处的高度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任何人,无论他/她具有多么超人的之后,所能掌握的用以支持其决策行为的知识和信息都是有限的。

更为重要的是,人类作为富于情感的高等动物,其决策行为并不完全受理性支配,还会受到情感、深层心理动机、宗教激情、价值信仰等多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个体的经验、直觉、灵感等超理性因素也在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从作为间接决策者的公众来看,存在群体非理性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同于个人的决策,各种利益集团、公众等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大力倡导政策制定的民主化,除了为落实公民依法应享有的政治权利之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以群体的利益关注制约个体的利益动机,以群体的理性弥补个体理性的有限性,以群体的理性制约个体非理性的作用。

但是,必须看到,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有时会表现出一种群体非理性。

集体无意识、群体失智等都是对这种群体非理性现象的刻画。

这种群体非理性一旦被激发,在短期内几乎没有什么外部力量可以制约它。

这种现象不仅为现代心理学所揭示,也被现实中大量的实例所印证。

回忆一下三十多年前发生在我国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的群体性狂热,我们就能体会到这种群体非理性所具有的难以驾驭的力量。

虽然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只是在少数时候才会出现群体非理性的现象,但是,一旦出现,必将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对立统一公共政策制定中理性和非理性的对立中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就是理论和经验的对立。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决策者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通过理论分析的政策方案与通过经验得到的政策方案是相互抵触的,这是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最让决策者头疼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对方案的选择往往是很艰难的。

当然这是很极端的例子。

而且,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任何政策方案的产生也不会纯粹的依靠理性或非理性,因为无论个体决策者或是群体决策者的决策行为都是一个理性和非理性穿插的复杂过程,即便从行为结果上看是非理性的选择,也或多或少包含者一些理性的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