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五四运动
论陈独秀五四的主要历史功绩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历史功绩摘要: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而极其复杂的人物。
纵观其一生,前期是一个站在时代前面推动历史前进的叱咤风云人物,后期从时代前进的列车上跌落下来,成为阻碍历史前进的角色。
而现在有些人在评价他时,往往注重看其后期而忽略其前期(其中包括五四时期)。
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
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过:“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由他领导的。
”他“做了启蒙运动的工作,创造了党”,充分肯定了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历史功绩。
本文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史学界前辈。
研究试对陈独秀五四时期的历史功绩进行评诉。
关键词:陈独秀;五四时期;历史功绩引言“五四时候”是个涵盖面很广,意义宽泛的概念,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理解,认为“五四时期”专指1919年5月4日到同年6月28 日,他由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知识分子发起,后来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加入运动,发展成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广义的理解,认为“五四运动”是从1915年9月以《新青年》为主演的阵地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本文对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的研究,即立足于广义的五四时期,研究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内容与变化。
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1879年出生于安徽安庆。
他自幼丧父,随祖父修习四书五经。
他少年时便痛恨八股,为敷衍母亲而去应考,却考中第一名秀才。
进入20世纪后,陈独秀作为第一代赴日学生,于1901自费进入东京专门学校,即早稻田大学的前身,不久又进入成城学校,及日本士官学校预备科。
回国后,陈独秀在上海,安徽等地参加反清革命运动,并创办民俗报刊,在当地曾是此擦风云的人物,后办《新青年》杂志名扬全国。
蔡元培闻其大名,特聘他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陈独秀上任以后,专心致力于文科改革,国内提倡新文化运动的知名人士,大多翡翠于被大大文科1919年五四运动中,陈独秀积极参与其中,并站在前列来领导。
陈独秀“五四运动总司令”历史地位还原始末
是一大发 明 .又 听他说世 界是有 马克思主 义 。我们是 他
们那 一 代人 的 学生 。五 四运 动 替 中 围共 产 党准 备 了干 部 。那个 时候有 新 青年》 杂志 ,是 陈独 秀主编的 。被 《 这 个杂 志 和五 四运 动 警 醒起 来 的 人 ,后 头 有一 部 分 进 了共产 党 。这些 人 受 陈独 秀和 他周 围一 群 人 的影 响 很 大 ,可 以说是 由他们集 合起来 ,这才成 立 了党 。 ” 然而 ,从 14 9 9年到 17 9 6年 这段 长达 2 7年 的时 间 里 .党 的最高领导人 毛泽 东在其著作 、起草 的文件 、报 告 及讲话 中 ,曾多 次提到 陈独秀 ,但却 做 出了与 民主革 命 时期截 然不 同的评 价 。这 样 ,历史 真相被遮 蔽 了 ,陈 独 秀的历史 功绩完 全被抹煞 了。 新 中国成立后 , 毛泽东对 陈独秀 的这种评价 。 不仅 直
导 作用 的是一 些 进 步 的知 识 分 子 。大 学教 授 虽 然不 上 街 ,但 是他们在 其 中奔走 呼号 ,做 了许 多事情 。陈独 秀
是 五 四运 动 的 总 司 令 。 一 次 是 14 ” 9 5年 4月 2 1日党 的
钊 ; 的仿 照毛 泽东 的做法 , 有 再加 一个 “ 文化 运动 的 主 新 将 鲁迅 ”讲 建党 前马 克思 主义 的宣传 , ; 只讲 李 大钊 和毛 泽东 ,也 不 提 陈独 秀 。就 连 一 向追 求 客 观公 正 的工 具
,
李 庆英
‘ ‘
五 四运 动总 司
历 史地位 还原 始 末
今 年是五 四运动爆 发 9 0周 年 。纪 念 这 场 伟 大 的 爱 令 ” 的 历 史 地 位 终 于 得 到 了还 原 。
五四前后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
1904年《安徽俗话报》
“让安徽人通达时事,长点见识”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主编月刊《 青年雜誌》 ,次年更名为《新青年》。创 刊号上提出6个原则: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大力鼓吹“德先生”(指 “主”Democracy)和“赛先生”(指 “科学”Science),激烈攻击儒教和传 统道德,“打倒孔家店”。因而成为新文 化运动的中心,在青年人中影响很大。
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 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机 会主义,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 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 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 政策。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除了来 自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 重要的原因。 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 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 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主要阵地:《新青年》是新文化运 动的主要阵地。 3、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 适、鲁迅、刘半农等。 4、 旗帜(口号):民主(德先生)、 科学(赛先生) 5、 前期的指导思想:民权、平等思 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6、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 长)。 1、
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 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901年因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 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 校速成科学习。
五四运动人物的思想总结
五四运动人物的思想总结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爱国运动,它代表了一群思想家和青年学生对于外国侵略和国内封建统治的不满与抗议。
这次运动中出现了许多思想独特、崇高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五四运动人物的思想总结:1. 陈独秀(1879-1942):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先驱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之一。
他主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提倡废除封建制度,实现民主和社会进步。
陈独秀的思想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胡适(1891-1962):胡适是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和思想家。
胡适主张新文化运动,倡导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主张用科学方法改造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演讲和文章,对于当时的青年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鲁迅(1881-1936):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的巨擘,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五四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批判封建传统文化和反动思想,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平等。
鲁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达了他的思想,使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他对中国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呼吁。
4. 陈寅恪(1890-1969):陈寅恪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在五四运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关注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主张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陈寅恪的思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5. 周作人(1895-1967):周作人是一位杰出的文化评论家、作家和翻译家,他也是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他主张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提倡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
周作人的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学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翻译。
以上是五四运动人物的思想总结,他们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呼吁青年学生团结起来,抵制外国侵略,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进步。
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的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后来的革命家和思想家树立了榜样。
五四精神英雄事迹(5篇)
五四精神英雄事迹(5篇)事迹一:陈独秀陈独秀是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革命和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他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独秀1904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积极参与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1915年他与胡适等人共同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呼吁实行民主革命,促进社会进步。
他还成立了《晨钟》出版社,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倡导知识分子关注国家社会问题。
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毅然站出来支持学生抗议运动,并积极组织一些知识分子参与其中。
他还发表了《我的抗议》等一系列煽动激烈的文章,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
他的言论和行动激励了许多青年,使他们更加坚定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中。
事迹二:胡适胡适是五四运动中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他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胡适1904年赴美留学,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他回国后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提出了"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思想理念,倡导实行民主制度、科学思想和近代化教育。
五四运动爆发后,胡适支持抗议学生,并在各大报刊上发表文章,积极支持运动的发展。
他通过教育和普及现代观念的方式,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学生,使他们思想激进化,坚决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
事迹三:陈炯明陈炯明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对于抵抗帝国主义和保卫国家利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四运动期间,陈炯明担任广东军政府军务科科长,他积极响应学生抗议运动,号召广东各界人士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他还在广东撤换了一批被帝国主义势力操纵的官员,整顿了官兵纪律,提振了士气。
同时,陈炯明也与其他抗日志士密切合作,积极组织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军队和武装力量。
他领导的广东军队在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保护了广大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事迹四:毛泽东毛泽东是五四运动中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四青年人物和事迹
五四青年人物和事迹五四青年是指在五四运动中积极参与并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人物。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引领了当时的社会潮流,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五四青年人物和他们的事迹,以展示他们的勇气、智慧和奉献精神。
一、陈独秀——五四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五四运动中积极组织学生抗议活动,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
他还发起了"新青年"杂志,倡导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二、胡适——推动现代文化革命胡适是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化思想家和教育家。
胡适主张借鉴西方文化,推动现代文化革命。
他提倡白话文,反对旧体诗,主张科学思维和实用主义,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鲁迅——文化革命的旗手鲁迅是五四运动中的杰出代表,他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犀利的文字直击社会现实,成为了文化革命的旗手。
鲁迅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批判了封建制度和旧文化,激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反思。
他的影响力超越了时代,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茅盾——文艺界的先行者茅盾是五四运动中的杰出文艺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茅盾的作品宏大而深入地描绘了社会的冲突和人性的复杂性,展现了他对人民的深情和对社会进步的追求。
他的小说《子夜》、《春蚕》等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一代作家和读者。
五、胡耀邦——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家胡耀邦是五四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和中国国家主席。
胡耀邦秉持着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以其温和而坚定的领导风格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爱戴,成为了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人物。
以上就是五四青年人物和事迹的简要介绍。
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引领了当时的社会潮流,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独秀与五四运动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
•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他的一些积极 思想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改变,给社会最 主要的建设者当时的青年人们带来了思想 上的启迪。也是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共产 党诞生了,可以说他是共产党的最主要创 始人,就凭这一点他就能流传千古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
• 五四运动前的陈独秀 时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陈独秀,发起并领导新 文化运动,为五四爱国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和组 织条件 。他主持发行的《青年杂志》(后更名为 《新青年》)以振聋发聩的气势和无比锐利的战 斗力,向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支柱也是其最落后、 最保守、最反动的部分——“儒家三纲”(君为臣 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老庄、佛教的退隐 思想和迷信观念以及为这种学说、思想、观念服 务的旧教育、旧文学发起猛烈攻击,掀起一场又 一场革命。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
• 五四运动时的陈独秀 • 在五四爱国运动中,陈独秀与他的新文化 运动战友又及时报道形势,提出行动口号 和纲领,实际上起了引导运动的作用 。正 是在五四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使陈也确立 了其日后在党内的地位。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
• 《欢迎独秀出狱》
——李大钊 你今天出狱了, 我们很欢喜! 他们的强权和威力, 终究战不胜真理。 什么监狱什么死, 都不能屈服了你, 因为你拥护真理, 所以真理拥护你
五四运动简介01
• 1.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运动主要领导人、支持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民主维新人士。 林长民(1876-1925年),国民外交协会理事。 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 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蔡元培(1868-1940),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学时任 校长。 鲁迅(1881-1936),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革命家、作家。 胡适(1891—1962),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 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陈独秀:“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陈独秀:“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作者:郭德宏来源:《党员文摘》2009年第05期毛泽东在上世纪40年代曾明确指出,陈独秀不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还是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那个时期的总司令。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1916年9月1日改名为《新青年》),其发刊词《敬告青年》是一篇向旧思想、旧道德和旧文化宣战的战斗檄文。
在这篇战斗檄文中,陈独秀树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他说,为了国家之振兴,社会之进步,必须造就一代“新鲜活泼之青年”,即“新青年”。
这种新青年有六条标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919年1月,陈独秀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要“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民主)和赛因斯(Science,科学)两位先生”,“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的这些思想,可谓是振聋发聩,石破天惊!于是以《新青年》杂志为核心,迅速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向腐朽的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发起了猛烈的冲击,由此引发了一场伦理革命、教育革命、文学革命,使中国的思想界特别是青年学生解除了思想的禁锢,来了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由于陈独秀和《新青年》杂志在当时有着崇高的威望和广泛的影响,所以很快吸引了全国一大批先进的青年。
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的谈话中,说起他在师范上学的时候,就开始读《新青年》,“非常佩服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楷模”,陈独秀对他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的影响都大”;他完全同意《新青年》的论点,并于1918年4月酝酿成立了“新民学会”。
像毛泽东这样在《新青年》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先进的青年人,在全国各地有一大批。
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
三是关于“托陈取消派的”问题。陈独秀 确实加入了托派组织,并且被推举为中国托派 的领袖。但是他是在1929年11月被中共中央 开除出党后,才组织了托派组织——“无产者 社”,在1931年才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左派 反对派”的书记,所以他并没有违背共产党的 组织原则。 • 他之所以转向托派组织,客观上是因为共 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对陈独秀问题采取了简单粗 暴的做法,主观上讲,是因为他个性强,缺乏 自我批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与托洛茨基在中 国革命问题上有相同或相似的观点。但说他取 消革命是不符合事实的,在被称为托派纲领— —《我们的政治意见书》中,陈独秀仍然指出 “…我们更不是主张用国民会议来代替苏维埃, 而是利用国民会议的斗争来发动广大的下层民 众反对国民党资产阶级的军事专政,走向武装 暴动和苏维埃政权。”[6]可见,陈独秀只是 认为在革命低潮时应保存积蓄力量,不能盲目 的进攻,而一旦时机到来仍需通过“武装暴动” 建立苏维埃政权。
•
人物总评
陈独秀 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
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后期所犯的错误也不能全归咎他,有共产国际的原因, 加上中共太年轻,缺乏武装斗争的经验,所以他所犯的错 误应该是集体错误,不该由他一人承担! 他两个儿子为 革命献身,本人又曾经身陷囹圄多年,但不曾叛党,坚定 立场!是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 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从中共“一大”到 “五大”的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 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 这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革命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党的“二大”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党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总路线 的基本思想,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 命运动;使党的队伍也从50多人迅速 发展到6万多人。
五四青年运动人物和事迹
五四青年运动人物和事迹五四青年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次革命性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许多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其中一些人物和他们的事迹。
1. 陈独秀(1879-1942):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五四运动期间主编了《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批判封建思想和倡导新文化运动的文章,对中国青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鲁迅(1881-1936):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
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鼓励人们反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胡适(1891-1962):胡适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学者和思想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他主张用白话文写作,反对旧有的文言文体制,提出了一些新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他在五四运动后继续推动教育和文化的现代化,为中国的文学和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4. 茅盾(1896-1981):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他的作品多以农民和工人为题材,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困境和人民的斗争。
他的小说《子夜》和《春蚕》等作品,以及他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联合会主席等职务,使他成为中国文学界的重要人物。
5. 蔡元培(1868-1940):蔡元培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知名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倡导者之一。
他在五四运动期间支持学生抗议,并与其他知识分子共同发表了《告中国同胞书》,呼吁进行政治、教育和社会制度的改革。
他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人物以及其他许多五四运动的参与者,通过他们的行动和思想,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们的事迹激励了后来的一代青年,并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陈独秀五四运动时的演讲稿
陈独秀五四运动时的演讲稿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爱国运动,它是一场激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
在这场运动中,陈独秀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者,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演讲,其中包括了一篇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稿。
在这篇演讲稿中,陈独秀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对青年学生的鼓励,以及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陈独秀在演讲中首先强调了五四运动对国家未来的影响。
他指出,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它唤醒了整个国家的民族意识,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他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运动带来的机会,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他呼吁大家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国家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其次,陈独秀在演讲中对青年学生表示了鼓励和赞美。
他认为,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
他希望青年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
他鼓励青年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相信青年学生一定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最后,陈独秀在演讲中赞美了民族精神的伟大。
他认为,五四运动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他赞美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的坚定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呼吁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心,共同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他相信,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陈独秀在这篇演讲稿中表达了对五四运动的重视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他鼓励青年学生要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赞美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篇演讲稿激励人心,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对民族精神的赞美,对青年学生的鼓励,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演讲稿。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与地位——忆五四,看独秀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作⽤与地位——忆五四,看独秀陈独秀及其从事新⽂化运动的战友们蔡元培、李⼤针等,先是以《新青年》为阵地,唤酬了⼴⼤民众特别是青年学⽣关⼼政治、关⼼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觉悟,⼜以《每周评论》为阵地,为五四运动提出了不断深⼈的战⽃纲领、⼝号和⽃争⽅式。
⽽且陈独秀等新⽂化运动的⼲将们还⾝先⼠卒,冲到⽃争第⼀线去散发传单,陈为此还被捕,三个⽉后由于全国营救才获释。
陈独秀及其领导的新⽂化运动,就是这样为五四爱国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组织条件并直接指导运动的。
这也雄辩地证明了,他不仅是新⽂化运动的领袖,也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袖。
据1923年12⽉的⼀份民意调查,询问被访问者(⼤多数是青年学⽣)⼼⽬中国内⼤⼈物是哪⼏位?结果以孙中⼭、陈独秀、蔡元培三⼈票数最多(朱务善等:《本校⼆⼗五周年纪念⽇“民意测量"》,《北京⼤学⽇刊》1924年3⽉4-7⽇)。
这样的历史地位,充分说明了陈独秀在新⽂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作⽤。
⼋⼗多年来,不少⼈以阶级和党派的偏见,极⼒贬低或抹杀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影响,甚⾄有⼈说他“不曾领导过甚⾄不曾⽀持过五四运动”,是多么的⽆知和妄说。
……1940年3⽉,陈独秀撰⽂《蔡孑民先⽣逝世感⾔》中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专归到那⼏个⼈;可是蔡先⽣,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论上负主要责任的⼈。
”这是对其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的最好概括。
他的安徽同乡⽼友朱蕴⼭曾劝他不要搞托派,后来⼜受周恩来之托,劝他到延安去。
他都未听从。
所以,他逝世后,朱写诗⽇:掀起红楼百丈潮,当年意⽓怒冲霄。
……僵死到头终不变,盖棺论定⽼书⽣。
——摘⾃唐宝林《陈独秀全传》。
陈独秀与五四运动
【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陈独秀与五四运动蒋文祥【论文提要】五四运动前,陈独秀首创《新青年》杂志,明确提出“民主”、“科学”两大口号,他是当之无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帅和旗手;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先后撰写各类文章和随感录多达四十篇,还亲自起草并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他是当之无愧的陈独秀首倡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并“函约各地社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后,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的设计师和创始人。
【关键词】陈独秀五四运动总司令毛泽东在1945年《七大工作方针》的报告中曾经盛赞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今天我们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时候,当然不能忘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陈独秀。
本文仅就陈独秀与五四运动作些研究与探讨,以求教于识者方家。
一、五四运动前,陈独秀首创《新青年》杂志,明确提出“民主”、“科学”两大口号,陈独秀是当之无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帅和旗手说到五四运动,不能不说到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
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又是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的。
《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这个刊物起初完全由陈独秀个人主办。
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到北大任教并委以文科学长,这样《新青年》编辑部便随之由上海移到北京。
1918年1月由个人刊物改为同人刊物。
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参加了编辑部工作并成为主要撰稿人,这样就以《新青年》为中心,大体形成了一个新文化阵营。
《新青年》创办伊始,由于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在中国得到传播,在中国思想界当时影响最大的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即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这是五四以前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陈独秀与五四运动前夕的舆论准备
陈独秀与五四运动前夕的舆论准备五四运动前夕的舆论准备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舆论斗争,其间有一位名叫陈独秀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领袖,他在五四运动前夕积极参与了舆论准备工作,为启蒙青年思想振奋了精神,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四运动前夕的舆论准备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和理论鼓动的过程。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民众思想混沌,对国家和社会的困境感到愤怒和无力。
陈独秀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组织行动,积极参与了对青年思想的启蒙和鼓动,为五四运动埋下了伏笔。
陈独秀首先从自己的学术力量出发,提出了“革命的哲学、政治的哲学、社会的哲学、教育的哲学和文学的哲学”等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启蒙,它使得中国青年对传统的圣让思想产生了思考和探索。
在理论层面上,陈独秀通过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积极扩大了共产主义的宣传和劝说工作。
他不断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和文章,阐述共产主义的思想和主张,呼吁中国青年应该振奋起来,走上革命的道路。
他的举动激励了一大批年轻人投身到中国的革命事业中,为五四运动提供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在组织层面上,陈独秀积极扩大了自己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力,积极组织团体和俱乐部,为五四运动前夕的舆论准备提供了充足的社会基础。
他倡导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化和制度化,使得共产主义的宣传和思想启蒙工作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
通过理论宣传和组织准备,陈独秀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热情,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陈独秀的活动对于五四运动起到了重大的激发和推动作用。
他的思想和行动为五四运动前夕的舆论准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杰出领袖。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
多年来,对于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是李大钊,有的认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有的认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有的认为这场运动完全是自发的。
但毛泽东在上世纪40年代曾先后两次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1942年3月30日,他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的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3页)1945年4月21日,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的报告中又说:陈独秀这个人"他是有过功劳的。
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毛泽东视察安庆时还称赞过陈独秀早期对传播马列主义是有贡献的,后期犯了错误,类似俄国的普列汉诺夫。
由此可见,毛泽东对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充分肯定的。
毛泽东的上述两次讲话,所说的时间范围是不同的。
第一次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具体指的是五四运动。
第二次讲话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则不仅是指五四运动本身,还把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都包括进去了,即陈独秀不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还是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那个时期的总司令。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把陈独秀誉为五四运动以至整个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呢?有一下几个原因。
1·由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1916年9月1日改名为《新青年》),其发刊词《敬告青年》是一篇向旧思想、旧道德和旧文化宣战的战斗檄文。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陈独秀,原名乾生,字仲甫,族谱名陈庆同。
陈独秀是五四时期所用的笔名。
陈独秀在世的半个多世纪,正是国内外风云翻滚的大动荡年代,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了对古老中国的残酷压迫和掠夺,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震撼了陈独秀等青年爱国人士的思想。
这场战争给中国人当头一棒,使得国人纷纷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自1901年,陈独秀相继五次赴日留学,目的是想用外国先进文化改良中国封建文化,唤醒民族自觉。
留学经历使陈独秀大开眼界,他割发代首以表与清朝统治的决裂气势,并企图让中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他的思想转向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追求正义与进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致力于思想启蒙,他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为唤醒每一个中国人而摇旗呐喊。
他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积极在工人和学生中间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成为中国***创始人之一。
一、领导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以创办《新青年》为标志,陈独秀以新的姿态成长为一名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起并领导新文化运动;二是全面引领了新文化运动的走向;三是影响和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先进分子,进而发展为五四运动的中坚力量。
陈独秀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极具叛逆性格的知识分子。
他倾注全部心血的《新青年》,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且久久不能散去,直至1926年7月终刊。
他以《新青年》杂志为载体,以青年群体为对象,以法兰西为标杆,以民主、科学为利器,以伦理、文学、教育、社会等革命为内容,以思想启蒙为任务,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从而形成了《新青年》独特的办刊理念。
陈独秀以《新青年》以及后来与李大钊一起创办的《每周评论》为载体,引领新文化运动向激进、希望、改革发展。
试论陈独秀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论文
试论陈独秀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论文新文化运动,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几年间进行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试论陈独秀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继承了戊戌维新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运动,并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推向了高峰。
与同时代大多数忧国忧民的年轻知识分子一样,陈独秀刚开始是倾心于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主张。
但在1901年赴日本留学后,他接触了大量的新思潮,思想上逐渐由维新转向了革命民主主义。
1915年,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到上海。
面对封建复古思潮泛滥、袁世凯称帝的现实,他决定办一个“思想革命”的刊物,在政治革命之前,首先“革中国人思想的命”。
经过短时间的筹备,《青年杂志》诞生了。
二十世纪初,民主与科学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两个陌生的词。
而陈独秀则在《敬告青年》和以后的一系列文章中,首先提出了反对封建复古思想,主张民主主义的要求,倡导“科学与****并重”。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就是提倡“民主”与“科学”,也就是把“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 (科学)请到中国来,以民主和科学为武器,全面“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语)。
提倡民主,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以法国为榜样,反对君主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独裁政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
陈独秀十分崇尚西方的****平等、民主自由,热切希望中国能****封建****,实行西方国家的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伦理民主等。
提倡科学,就是提倡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态度,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起积极、进取和科学的精神。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试论陈独秀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四青年有哪些事迹材料
五四青年有哪些事迹材料五四青年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积极参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中国青年。
他们以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为信仰,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奋斗。
以下是一些五四青年的事迹:1. 陈独秀:五四运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领导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提出了要求爱国、科学、民主的口号,并倡导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国青年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导。
2. 胡适:五四运动期间,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主张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文化和科学知识,提出了“学术革命”的思想,积极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3. 赵元任:五四青年中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
他在运动期间积极参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并在五四运动后致力于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提倡以科学和实用主义为导向的教育。
4. 朱自清:五四青年中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在五四运动期间积极参与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并在运动后致力于改革中国的文学教育,提倡自由与独立的思想。
5. 郑振铎:五四青年中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
他在五四运动期间积极参与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倡导女性解放和妇女权益。
他还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6. 鲁迅:五四青年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作家之一。
他通过文学作品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黑暗和残酷,并呼吁人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改变自己和社会。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五四青年的代表人物和事迹,实际上五四青年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他们的奋斗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社会,也对后来的青年一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榜样。
五四青年人物和事迹
五四青年人物和事迹一、背景介绍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
这次运动的核心是新文化运动,其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追求民主与科学。
五四青年是这场运动的主力军,他们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积极参与并推动着运动的进程。
二、五四青年人物及其事迹1. 陈独秀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也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一直致力于民主与科学的推进,主张废止封建制度,推动社会进步。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发表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演讲,呼吁青年学生的觉醒和参与。
他的言论激励了众多青年投身于民主革命的事业。
2. 鲁迅鲁迅是五四运动中的重要思想家和作家,他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整个运动。
鲁迅的作品批判了封建文化和社会不公,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他的代表作《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直接揭示了社会的丑陋和封建主义的愚昧。
鲁迅通过文字唤起了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成为五四运动的精神旗帜。
3. 胡适胡适是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化评论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胡适提倡“白话文运动”,主张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以便更好地传播知识和思想。
他在五四运动中的演讲《文学改良的方向》中阐述了这一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胡适的观点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4. 郭沫若郭沫若是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之一,他积极参与了运动并为之奋斗。
他在五四运动期间创作了著名的诗歌《祝福》,表达了青年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郭沫若的诗歌激励了一代青年,成为五四运动中的重要文艺作品之一。
5. 茅盾茅盾是五四运动中的重要文学家,被誉为“人民作家的鼻祖”。
他的作品批判了封建礼教和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呼吁民主与科学的进步。
茅盾的代表作《子夜》和《春蚕》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苦难和农民的呐喊。
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痛苦,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陈独秀与五四运动蒋文祥【论文提要】五四运动前,陈独秀首创《新青年》杂志,明确提出“民主”、“科学”两大口号,他是当之无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帅和旗手;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先后撰写各类文章和随感录多达四十篇,还亲自起草并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他是当之无愧的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后,陈独秀首倡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并“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的设计师和创始人。
【关键词】陈独秀五四运动总司令毛泽东在1945年《七大工作方针》的报告中曾经盛赞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今天我们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时候,当然不能忘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陈独秀。
本文仅就陈独秀与五四运动作些研究与探讨,以求教于识者方家。
一、五四运动前,陈独秀首创《新青年》杂志,明确提出“民主”、“科学”两大口号,陈独秀是当之无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帅和旗手说到五四运动,不能不说到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
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又是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的。
《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这个刊物起初完全由陈独秀个人主办。
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到北大任教并委以文科学长,这样《新青年》编辑部便随之由上海移到北京。
1918年1月由个人刊物改为同人刊物。
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参加了编辑部工作并成为主要撰稿人,这样就以《新青年》为中心,大体形成了一个新文化阵营。
《新青年》创办伊始,由于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在中国得到传播,在中国思想界当时影响最大的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即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这是五四以前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陈独秀宣扬的就是这种思想。
他在《新青年》创刊号首篇文章《敬告青年》中说:“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
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1]他在《抵抗力》一文中又说:“万物之生存进化与否,悉以抵抗力之有无强弱为标准,优胜劣败,理无可逃。
”[2]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生物科学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导师曾经给以极高的评价。
列宁明确指出:“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继性。
”[3]当然,陈独秀的功绩并不在于宣扬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而在于向西方寻找真理,明确提出了“民主”、“科学”两大口号,即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陈独秀明确宣告“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4]陈独秀断然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在《法兰西与近世文明》一文中说:“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曰社会主义,是也。
”[5]陈独秀最向往的是人权说,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发布的《人权宣言》。
所谓“人人于法律之前,一切平等”的说法,在当时十分流行,也深深地吸引着中国的启蒙思想家。
陈独秀强调,为了使中国脱离蒙昧时代,应该急起直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来反对中国固有的旧文化。
他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说:“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
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6] 他以人权说为武器,要求仿效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中国的共和。
他说:“美利坚力战八年而独立,法兰西流血数十载而成共和,此皆吾民之师资。
”[7] 他把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加以比较,做出如下概括:(一)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恶侮辱,宁斗死;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恶斗死,宁忍辱。
(二)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
(三)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
他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
”[8] 在《我之爱国主义》一文中他又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
”[9] 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把“勤”、“俭”、“廉”、“洁”、“诚”、“信”六个字作为根本的救亡之道,其中有些话至今仍不失思想的光辉。
陈独秀既向往民主,更崇尚科学。
他在《敬告青年》中说得很直截了当:“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
”[10] 他积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在《新青年》创刊后不久,便开展了一场和有鬼论的斗争。
陈独秀写了《有鬼论质疑》,他向有鬼论者提出了八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诸如,他向有鬼论者问道:“人若有鬼,一切生物皆应有鬼;而何以今之有鬼者,只见人鬼,不见犬马鬼耶?”[11]孔家店是民主和科学的大敌,针对五四前的尊孔逆流,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陈独秀连续发表了三篇论文:《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对康有为的尊孔谬论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针对康有为恣意要将孔教定为国教,陈独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孔教与帝制的关系,他说“别尊卑,重阶级、事天尊君”这些孔教思想,正为历代帝王所利用。
袁世凯帝制虽然失败了,可是“康先生”却很怕人们丢掉“帝制根本思想”,所以仍然“锐意提倡”。
陈独秀根据西方国家信教自由的原则,驳康有为请尊孔教为国教的种种理由说:“信教自由,已为近代政治之定则。
强迫信教,不独不能行之本国,且不能施诸被征服之属地人民。
”[12] 康有为虽然自夸他曾“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国,日读外国之书”,但陈独秀却嘲笑了他的无知,说他“不通外国文,于外国之伦理学、宗教史、近代文明史、政治史,所得甚少,欲与之析理辩难,知无济也。
”[13]陈独秀在《宪法与孔教》一文指出:“盖宪法者,全国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决不可杂以优待一族、一教、一党、一派人之作用。
”[14] 陈独秀说:“世人倘以为中国之法,孔子之道,足以组织吾之国家,支配吾之社会,使适于今日竞争世界之生存,则不徒共和宪法为可废,凡十余年来之变法维新,流血革命,设国会,改法律,及一切新政治,新教育,无一非多事,且无一非谬误,应悉数废罢,仍守旧法,以免滥费吾人之财力。
万一不安本分,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15]《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陈独秀从现代经济生活和现代伦理关系上论证了孔教之道不适用于现代经济生活。
现代经济生活,是“个人独立主义”,与此相适应,现代伦理学也是“个人人格独立”、“社会风纪、物质文明,因此大进。
”但是孔教宣扬的却是“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这都不符合现代的“个人独立之道”。
陈独秀指出:“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生活之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
”[16] 他已认识到开展文化上的启蒙运动,清除人们思想中封建主义毒素的重大意义。
在打倒孔家店、批判吃人礼教的同时,以《新青年》这阵地还开展了一场提倡白话文、反对八股文的斗争。
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三大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鲁迅也先后在《新青年》发表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这些小说,“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陈独秀领导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曾经给以很高的评价,他说:“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空前之大变动。
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
”[17] 毛泽东也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过:“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
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这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
”[18]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先进的中国人克服狭隘的盲目的民放自大心理,勇敢地眼开眼来正视现实,老老实实地承认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是比我们固有的文化先进的新文化。
这种新文化,对当时中国人来说,虽然是陌生的,“非我族类”的,但是因为它先进,就应当把它移植到中国来。
陈独秀以极大勇气宣传了这种外来文化的先进性,使科学帮民主的精神,在中国得到了空前广泛空前深入的传播。
陈独秀倡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一场震古铄今、振聋发聩的思想运动和启蒙运动,它对蒙昧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孔家店和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使广大青年从沿袭几千年的孔孟之道的严重束缚下解脱出来,难怪当时人们称赞陈独秀及其主编的《新青年》为青年的“良师益友”。
新文化运动后期逐步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逐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文化,形成了科学的认识。
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坚决走上了批判资本主义的革命道路,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社会主义这一新生事物的热烈拥护者。
陈独秀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成为中国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这是历史的必然。
诚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杰出意义还在于它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直接衔接起来了,它在思想上直接启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发展到新民主主义。
二、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先后撰写各类文章和随感录多达四十篇,还亲自起草并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是当之无愧的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