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pdf版(可打印)--第一单元内容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参考书(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参考书(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25c76d0b4c2e3f57276390.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参考书(全册)我上学了单元说明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
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部分。
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我上学了 1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参考书(全册)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我是中国人 1 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 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上我是小学生 2 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 2. 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一年级语文:教师用书(pdf版,272页,).pdf-2019-08-25-19-55-53-154
![一年级语文:教师用书(pdf版,272页,).pdf-2019-08-25-19-55-53-154](https://img.taocdn.com/s3/m/3f8b2d88767f5acfa0c7cd66.png)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一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编写说明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1. 自然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融合在教科书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2. 保护儿童天性,做好幼小衔接。
起步阶段的语文教育,尊重儿童,准确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衔接。
保护儿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学习。
3. 全面夯实基础。
重视汉语拼音的学习,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为学生学习书面语打好基础;重视口语交际,为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知识能力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工作。
4. 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紧密联系生活实践。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重视积累的同时,强化运用,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避免单调枯燥的机械操练,而是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指导他们将语文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5. 倡导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
重视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在教科书中提供功能各异的阅读材料,多渠道倡导大量阅读。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word版-我上学了+第一单元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word版-我上学了+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56ac663dcc22bcd126ff0cfc.png)
我上学了单元说明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
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部分。
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我是中国人教材解析本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各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画面。
各民族小学生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传达出快乐、幸福的情绪。
画面右上方配有文字“我是中国人”,犹如各民族小学生们的真诚呐喊,传达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课文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d31229abb68a98270fefa5b.png)
一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我上学了单元说明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
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部分。
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年级语文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我是中国人 1 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 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上我是小学生 2 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 2. 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表格式打印版)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表格式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c87aeb69dc5022aaea0088.png)
第一单元1 小蝌蚪找妈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可事先组织学生观察蝌蚪和青蛙。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塘、脑”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两、哪”等9个生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难点: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表演”这种形式很适合我们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语文课堂上的表演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
这不仅包括对角色的创造上,还表现在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上。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看图学文中有“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表示不同动作的词,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更清楚地理解三个词所表达的含义,就让他们结合插图去演一演、试一试,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
2 我是什么教学解读:《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本课以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
水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的会认字、会写字等基础知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表格式打印版)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表格式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82e9875022aaea998f0f88.png)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一、课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部分。
三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二、教材分析: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次备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
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
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23页)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32c62bfdd1f34693daef3e7a.png)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九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要好好学习。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大家想不想学。 二、初步学习儿歌《上学歌》 (一)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 (二)教师泛读儿歌。
认识国旗、国徽、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
儿歌《上学歌》 教学准备: 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 教学时数:
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一)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 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 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 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二)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 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1.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 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 趣,
2.告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 好的爱护它。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 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 40 个生字,会写 17 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
认识 10 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三)教师领读。 (四)让学生自己读诗歌,分小组朗读。 三、了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一)教师讲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二)教育学生上学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四、课堂小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参考书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dc9e36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2.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参
考书
本教师参考书是根据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要求编写而成的。
该教材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研究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该教师参考书的目标是帮助语文教师有效地教授课程内容,并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该参考书的主要特点和内容概述:
1. 教学目标:该参考书明确列出了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帮助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研究。
2. 教学内容:参考书内容与教材内容一一对应,详细介绍了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教师可以依据该内容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讲解。
3. 教学策略:参考书提供了一系列针对各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环节,增加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
4. 课堂活动:该参考书还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和练题,可供教师选择使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语文技能。
5. 教学评价:参考书给出了一些建议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原题目的这本教师参考书是一份实用的工具,能够有效地辅助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成绩。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pdf版(可打印)--第一单元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pdf版(可打印)--第一单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9fe5c73453610661fd9f43f.png)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这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口耳目》《日月水火》5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渗透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
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汉字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单元在教学上有别于其他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来学习汉字。
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另外,还要结合入学教育中的“讲故事”“听故事”和本单元后的“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体验识字的价值。
从本单元开始,学生就进入正式的语文学习。
要从起始阶段,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写字和朗读的习惯。
写字姿势要正确,对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
朗读课文,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努力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天地人教材解析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
“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
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
这6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教学建议一、识字本课6个生字以三字一组分两行的方式呈现,易于学生朗读、记忆。
(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18页)
![(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d33ed4a502020740be1e9bc4.png)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 小蝌蚪找妈妈吗一、教学目标要求: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生字词小黑板、教学录像带四、教学地点: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
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
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30daa26f5335a8102d22067.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全册单元说明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
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部分。
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全册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全册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我是中国人 1 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 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上我是小学生 2 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 2. 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bc74ba0722192e4436f64c.png)
语文教案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二、本组概括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
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
“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
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 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2. 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 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1 •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2 •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五、课时分配我上学了 2 ――3课时天地人 1 ―― 2课时金木水火土 2 课时口耳目 2 课时日月水火 2 课时对韵歌 2 课时口语交际:你说我做1课时语文园地一 2 课时快乐读书吧 1 课时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 •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最新】部编(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
![【最新】部编(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b1bcbfb9f3f90f77c61b1e.png)
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二、本组概括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
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
“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
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五、课时分配我上学了 2——3课时天地人 1——2课时金木水火土 2课时口耳目 2课时日月水火 2课时对韵歌 2课时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语文园地一 2课时快乐读书吧 1课时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识字5对韵歌 教师用书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识字5对韵歌 教师用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453d3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7.png)
教学要求1.通过听读、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重点)2.会写“虫、云”等3个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笔画。
(重点)3.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1.通过听读、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件、生字卡片。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引导学生猜谜。
(出示课件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河水皱眉,树儿摇头,鲜花弯腰,白云溜走。
学生:第一个是雨。
第二个是风。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与雨和风一起旅行一次好吗?设计意图:猜谜语导入新课,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的方式,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确实美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的生字。
齐读题目《对韵歌》,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出示课件2-4)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反复跟读,学习读正确。
(1)出示课文,教师放慢节奏逐句示范朗读。
(2)教师一行一行地带读,学生跟着读。
(3)教师带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3.多形式对读课文,在活动中学习读出节奏。
(1)教师分行带读课文,学生按照教师的节奏拍手跟读。
(2)师生合作对读对子。
如,教师:“云对—”,学生:“雨”。
再师生交换对读。
(3)用同样的方式,男女生对读。
同桌合作对读。
(4)师生分行对读。
如,教师读“云对雨”,学生读“雪对风”。
三图文结合,识字教学(一)学习第一、二句1.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2.指名让学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练习读课文,并自主学习生字。
3.每个对子间的词语是什么关系?(都是同一类别的词语)4.这些词语可以分成哪些类别?教师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3个词语卡片。
学生将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发现“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花、树”都是植物,“鸟、虫”都是动物。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精品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67203929ec3d5bbfd0a74c9.png)
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二、本组概括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
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
“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
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五、课时分配我上学了 2——3课时天地人 1——2课时金木水火土 2课时口耳目 2课时日月水火 2课时对韵歌 2课时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语文园地一 2课时快乐读书吧 1课时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 文档版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 文档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0b4aaf6137ee06eff91868.png)
第一单元识字1 天地人【教学目标】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重点】会认6个生字【教学难点】能将“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对号入座。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天地人你我他【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幼儿园游戏活动转换成现在的课堂学习,课堂常规、良好的学习习惯虽通过老师讲解有所了解和学习,但仍需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所以我应该对学生学习的习惯循序渐进的转换,所以下次教学时我会加入课堂小游戏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解决这个问题。
2 金木水火土【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4.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二三上【教学反思】在课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在读中感受,在读中体会,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下来,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跟着我的引导,开动大脑。
但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做到正确的书写姿势,时刻需要老师的提醒。
同时在写的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守书写顺序以及书写位置来书写生字,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尽可能多花一点时间,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3 口耳目【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写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口耳目手【教学反思】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本课的象形字充分的体现了这点,可是自己在引导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将图字进行了剥离,尤其是将义与形分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这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口耳目》《日月水火》5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渗透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
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汉字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单元在教学上有别于其他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来学习汉字。
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另外,还要结合入学教育中的“讲故事”“听故事”和本单元后的“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体验识字的价值。
从本单元开始,学生就进入正式的语文学习。
要从起始阶段,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写字和朗读的习惯。
写字姿势要正确,对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
朗读课文,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努力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天地人教材解析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
“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
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
这6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教学建议一、识字本课6个生字以三字一组分两行的方式呈现,易于学生朗读、记忆。
针对课文编排的特点,建议教学时以3个字为一组进行教学。
第一组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个字。
第二组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把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
本课要认的6个生字中,“人”的声母是卷舌音,“你、我”是第三声,单个字读要注意读到位。
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建议借助图片、听读、创设情境交流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图片示范正音。
可以依次出示一组相关图片,如“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教师手举对应的生字“人”示范读,学生跟读,理解字义。
(2)场景听读正音。
如,借助生活场景认读“地”,教师可以用枚举法展示各种生活场景:铺满土的叫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铺满雪花的是雪地。
教师手举生字卡片“地”,听学生的发音,并及时正音。
(3)日常交流正音。
“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语,可以衔接入学教育的内容,创设交流氛围。
如教师一手举生字“你”,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一手举生字“我”,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出示生字“他”,指学生问“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这名学生。
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
本课要求识记6个生字。
“天、人”结构较简单,“地、我”结构相对复杂,“你、他”带有相同的部件。
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动作、生活场景等,形象化地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1)生活语境识字。
本课6个生字都是常用字,我们可以呈现各种生活中带有生字的图片,通过不同语境帮助学生识记、认读生字。
(2)比较识字。
比较“地”和“他”,说说不同在哪里。
(3)动作猜字。
辨认“天”和“人”,可以根据字形请学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同学猜汉字。
学有余力的话,可以结合生活,积累“天地、他人”等词语。
二、课文学习1.朗读指导。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朗读课文,因此读正确是本次朗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要重视正确示范和听音纠正。
教师示范朗读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注意“你、我”的声调都是第三声,三字连读时,“你”要读成半上,与第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要读完整。
本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仅呈现了6个汉字,中间没有标点符号。
朗读时,教师应结合内容理解,引导学生一组三字连贯读,要避免6个汉字一字一顿地读。
2.理解运用。
在语境中理解运用。
“天地人”的教学在借助插图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语境带学生读一读,在新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字义。
如:晴天、阴天、雨天草地、菜地、雪地男人、女人、老人“你我他”的教学可以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拿着生字卡片进行自我介绍、询问他人的方式,在交流中巩固生字,如,“我叫李小明。
”“你叫什么名字?”“他是你的同桌同学吗?”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的形式,但要重在生字的识记、认读,避免将这一实践活动变成口语交际。
教学时,可以为三人小组准备一套“你我他”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以选生字、递送卡片的方式促进对生字的识记认读和理解运用。
教学资源1.国画《一望大江开》。
配合课文,用一幅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作为铺底。
画面近景是岩石松枝,龚半千和费密同游,吟诗唱和,眺望远处。
中间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垠,咫尺之间似有万里之遥,让人可以充分感受天地之广衰。
取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寄驾蟾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意。
2.“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地人”来源于《周易·说卦》,天地人被视为宇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
“才”是指本质,“三才”是三方面具有实质的内容,在《周易》中具体指天、地、人。
“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了。
“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柔和刚,“人道”是仁和义。
“三才之道”的探讨和论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广泛,在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有“三才者,天地人”的说法。
民间春联也有:“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
由此可见,“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我国经几千年而流传不衰,对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
教学设计举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
先读课题,再读课文。
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1.学习汉字“天”。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
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
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
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
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
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
师生对话,引出“你、他”。
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
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
如一名学生说:“我是xx,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踢足球吗?”“他是你的同学吗?”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2、金木水火土教材解析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
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
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
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之间,再次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2.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2种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
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
【教学难点】读准“三、四、上”的字音。
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
本课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一、二、三、四、五”和“上、下”。
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听读课文中识字正音。
通过听读儿歌,让学生说说诗中有哪些事物和数字。
7个生字中,“三、四”的声母是平舌音,“上”的声母是翘舌音。
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需要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在多种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
(1)逐句听读。
教师逐行示范读,引导学生逐行倾听并跟读,随机出现四行对韵歌。
在听读中,可以采用全班读、同桌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及时纠正生字读音。
(2)语境诵读。
采用播放录音、师生对读、拍手对读等多种语境诵读方式,如教师读第一行,学生读第二行;教师读第一句,学生读第二句。
在语境中巩固读音,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做动作等方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一、二、三、上、下”这5个汉字学生熟悉,“四、五”的字形相对复杂。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联系生活识字。
“一、二、三、四、五”是常见字,可联系生活多认读。
有的学生学前已认识这些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还可以让会认的同学带大家认读。
(2)简笔画识字。
学习“上、下”时,可以提供大地、绿树、小鸟和蚯蚓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大地、树干和树根,最后通过找鸟和蚯蚓的位置,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3)语境识字。
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生字、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如“天上、地下、上下”等词语。
2.写字。
认识田字格。
本课是学生首次学写汉字,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可以用《田字格拍手歌》帮助认记。
培养良好习惯。
写字教学要注意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动笔写字,写字姿势很重要,要关注每个学生执笔和写字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