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简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文革”结束—至今:汉语语法学的繁荣深入 期。学术研究空前活跃,呈现多元化、多角度研究语法的
态势。各种西方语法理论和方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呈现异 彩,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是史无前例的,在教学语法上制定 了新的教学语法体系。
(二)汉语语法学史其它分期方法介绍:
对于汉语语法学史的分期,学术界有多种提法,较有影响 的有以下几种: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特点:
①语言是一个严密的结构系统,语言学要重点研究语言结 构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提出“组合关系”和 “聚合关系”这两大结构关系。
②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学要研究的是语言,而不研 究言语;区分语言的共时和历时,认为语言学家要关心的 是共时的客观记录和描写,可以不考虑历史的因素。 ③ 重视对语言形式的分析。
1、龚千炎把汉语语法学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分为五个时期:
A、酝酿、萌芽时期(公元前475——1897) B、引进、初创时期(1898——1937) C、探索、革新时期(1938——1949) D、发展、繁荣时期(1949——1966) E、深入、开拓时期(1978—— )
2、邢福义将汉语语法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A、套用期(19世纪末期—20世纪30年代末 期):基本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但多套用国外 语法学体系。
④ 重逻辑意义,轻语言形式。如对词类、句 子成分的确定只依靠逻辑意义。 ⑤ 不追求语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国外传统语法学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影响
汉语语法学是在传统语法学的直接影响 下产生的。《马氏文通》模仿的是拉丁语语 法,以古代书面语(文言文)作为研究对象。 重词法,轻句法;词的分类重意义标准;某 些地方生套拉丁语法(如“格”“次”的引 入)。《新著国语文法》模仿的是传统的英 语语法,它在分析句子成分时,也偏重逻辑 意义。
第二讲 汉语语法学简史
本章主要介绍汉语语法学从产生到 发展至今百余年的历史。
学习要点:
了解汉语语法学史的大致分期、各 阶段上的重要代表著作和代表人物的 贡献;
国外语法研究对汉语语法学产生和 发展的影响;
当前汉语语法研究动态。
第一节 汉语语法学概况
一、汉语语法学产生较晚的原因
首先要明确区分:“语法学”不等于语言客观存在的语 法规则。没有语法学的语言,也存在语法规则。汉语在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1898)以前,没有语法学,但 仍存在语法。
(二)结构主义语法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
1、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及其特点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是现代语言学领域内最有影响力 的学派之一。它是在对传统语法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理论的初始人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saussure),经典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1916)。后来发展为三个分支学派:布拉格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其中以美国描写 语言学派的影响最大,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龙菲 尔德(Bloomfield),经典著作是《语言论》 (1933).该学派对汉语语法研究影响较大。
B、引发期(20世纪30年代末期—70年代末 期):引进国外语法理论,用以观察描写汉语语 法,产生一批较注重汉语语法事实的语法学系统。
C、探求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现在):接 受国外理论的启示,注重通过对汉语语法自身特 色的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3、从形式与意义两个重要因素在汉语语法研究中 所处的地位,可以将汉语语法研究大致分为以下 四个阶段:
1、国外传统语法学及其特点简介
国外传统语法是指在古希腊语、拉丁语语法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典描写语法。一般为学校使 用,所以又称“规范语法”、“学校语法”。传 统语法的特点有五点:
① 重词法,轻句法。因为古希腊、拉丁语词 形变化丰富。 ② 重书面语、轻口语。因其目的是为了帮助 人们理解文献。 ③ 有规定主义的倾向。强调规范性以致人为 硬性规定语法的正确与错误。
注意语言的特征,强调形式的描写与分析,提出根据 “分布”来划分词类的标准。有意无意地排斥意义的作用。
④强调语言结构内部的层次,提出“直接成分分析法”对 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总结归纳出多种分析语言的方法: 如层次分析法、替换法、变换法、分布法等。
代表人物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简介:
1、区分了“语言”和“言语”。他认为语言是社会的、
3、本应属于语法学研究范围的虚词、词序、重 叠方式等,古人一般纳入训诂学中研究。
4、各国语法学几乎都源于印欧语。中国语言学 者所处的封建闭塞状态,使他们未能较早接触 和借鉴西方语法学。
二、汉语语法学史的分期
(一)汉语语法学史分为四个阶段:
1、1898年—1938年:汉语语法学的初创期。《马
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等代表语法著作,初步形成 汉语语法学体系。
2、1938年—1949年:文法革新讨论时期。《中国
文法要略》、《中国现代语法》等代表语法著作,标志着 汉语语法学注重挖掘自身特点,逐步走向成熟。
3、1949年—“文革”前:汉语语法学的长足发展 进步期。国内几次语法问题的大讨论、第一部中学教学
语法系统的制定,结构主义分析在这一阶段用于汉语语法 研究。
稳定的、主要的、抽象的;而言语是个人的,灵活的,从属的,具体 的。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语言而不是言语。
2、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他认为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A、从意义出发的阶段:从十九世纪末至20世 纪40年代末。
B、从形式出发、意义处于次要地位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
C、强调形式与意义结合的阶段:20世纪80 年代、90年代。
D、向语义研究倾斜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 以来。
三、国外语法学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简述
(一)国外传统语法学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
汉语语法学的诞生较晚,虽然古人也曾注意到一些 语法现象,但都不成系统,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原因有四:
1、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主要以意合相结合, 故人们不易注意到语法结构的规律。
2、汉语中声调、轻重音、句调、儿化等语音现 象,本应由语法来体现,却被表意而不是表音 的汉字隐没了。如:
声调不同,词性不同。但汉字是表意文字,从书 面上无法体现这样的语音差异,所以人们也不易 注意到语法上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