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孩子罗伯特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孩子罗伯特>>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地球家庭”,主要反映“和平”、“民族”、“种族”、“责任”、“给予”等容。《黑孩子罗伯特》叙述了黑孩子罗伯特为了救治得病的白人同学,毅然捐出了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刻画了一个天真、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黑孩子形象,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不同种族的人应如何相处。重点训练考察项目:通过人物的举止,言行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
二、学情分析
种族歧视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其知之甚少,应先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种族歧视问题。大部分学生通过充分地准备、预习,能够很好地感知课文,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对文章理解分析较深刻具体,部分学生会因程度较差在文章学习中出现障碍,但应该能完成正常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学习罗伯特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宽容、善良、坚强的美好品质。消除种族歧视、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爱。
此外我班的孩子进入高段后在理解句子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很多孩子并不知道理解一个句子该从何下手!因此教给孩子们正确的理解语句的方法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个性品读让学生感悟罗伯特对残酷生活的积极、豁达的正确的人生态度。消除种族歧视、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爱。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动作、心理描写。
3.培养学生针对重点语句质疑并积极解疑的方法和形成这一意识,更有助于今后语文文本的个性学习。
二、教学难点:
1.人物形象的刻画及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儿童心灵的创伤。
2.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重点语句的方法,并升华朗读的层次,加深对文章涵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学生读课题《黑孩子罗伯特》。【直接入课,不绕弯子。】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罗伯特是个怎样的孩子?【“纲举目”,抓住关键性话题,是引导学习的好方法。同时,这个话题也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用自己的不同理解进行整理、归纳。】
生1:罗伯特是个勤奋的孩子。
师:是啊!他的成绩是五年级中成绩最好的一个。
生2:罗伯特是个坚持不懈的孩子。
师:是的!为了梦想,罗伯特忍受着白人的白眼,他人的奚落,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为拥有心爱的战斗机这一梦想而攒钱的想法!这确实是一个做事坚持不懈的孩子啊!
生3:他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
生4:他还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师:是啊!这么可爱,这么优秀的罗伯特,他的同学丽莎却是怎么对待他的呢?
【话藏玄机,巧妙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开了。】
生1:常常带头奚落他。
生2:不止一次地拒绝和他做朋友。
生3:甚至还对他说:“哼,谁跟你做朋友!我爸爸最讨厌黑人,他说你们黑人又蠢又脏。”
师:丽莎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出“种族歧视)
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中有这样一段话,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我梦想有一天,……黑人男孩和女孩能跟白人男孩和女孩手拉手,像兄弟姐妹似的走在一起……”
【引入课外资料,适时,适宜,不露声色,恰到好处。】
师:黑孩子罗伯特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
生:买一架心爱的战斗模型。
师:为此,罗伯特历尽艰辛终于攒够了买战斗机的钱,可他买到战斗机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捐给丽莎治病了。
师:是那个总把罗伯特称为“小黑鬼”的丽莎吗?
生:是的。
师:就是那个不止一次地拒绝和罗伯特做朋友的丽莎吗?
生:是的!
【两个反问句,趁势将罗伯特与丽莎进行了对比,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后面的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师:那么着迷战斗机的罗伯特,那么辛苦才攒够钱的罗伯特,为什么要把钱全部捐给了丽莎呢?
【点评:前一节课初读课文后,对文中人物有了初步印象。这节课一开课,就抓住“罗伯特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个话题,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课文容,既是对上节课学习容的回顾,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又便于这节课抓住人物、线索、情感、表达方法等进行深入探究。看似简单的师生对话,却有意识地把即将进入深度理解的人物、情感、表达方法暗含其中,老师的“接话”可谓暗藏玄机,富于引发性。】
(二)直奔重点,探究学习
师:听到丽莎生病了,而且可能会死去,罗伯特是怎么想、做、说的?请孩子们用不同的符号在相关词句下勾画出来并做批注,写出你的感受。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批注,是尊重孩子的表现。】PPT出示:悟“想”——
“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呃,天哪!丽莎,你不能死,不能死,绝不能死!”
师:当听到丽莎生病了,而且可能会死去,罗伯特是怎么想的?生汇报:“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呃,天哪!丽莎,你不能死,不能死,绝不能死!”
师:从这个句子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1:罗伯特很为丽莎担忧。
师:那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试着读出你的担忧——
师:其他孩子,你们担心吗?
生:担心!
师:相信你们的读定能表达你们心的那股担忧之情!
生:齐读
生2:罗伯特很着急!
师:谁能想象一个人着急时的神情是怎样的?
生:面部表情比较痛苦!
生:皱眉!
师:就是这种感觉!朗读就得这样声情并茂地去读!谁来试试?生:“读出”着急
师:女同学的感情最细腻!相信你们的表情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你们心的那种着急,试着读读。
【“把读书权还给学生”,这,就是最好的例子。学生读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是正常的,要充分尊重学生。】
师:同学们,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让我们再有所思地读读这句,想想:为了更好地帮我们理解这句话,走进罗伯特的心世界,针对这句话我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下面就请孩子们按8人小组进行讨论,请各组小队长整理本小组同学讨论出的问题,提炼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待会儿在全班做交流!
【敢于放手,更是尊重孩子。这样做,是必须以平日的严格训练相关的。如果没有平常的有素训练,那是盲目的放手,是放羊式的表现,追求课堂高效,不能不以先前的基本训练为前提。否则,做过场的放手,就没有价值了。放手,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极有好处。】
小组汇报(1)——
生1:我们组提得问题是:“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是一个反问句。我们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不用述句直接表达,而采用反问句的方式描写呢?
师:是啊!这的确是一个反问句,那谁能告诉我们这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要是丽莎死了,肯定就永远见不到丽莎了。
师: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这里作者要用反问句这一修辞手法来表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