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环氧复合材料缝合-RTM成型工艺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健 词
碳1 环氧
乍
空隙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前言[ 2 . ,1 一
树 Rs T neMln一 I ) 脂传递模塑(en sr i RM 成型技术是从湿法铺层和注射工艺中 i rf o g a d 演变而来
的一种新的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国外专家估计,T RM成型技术将成为2 世纪玻璃钥1 1 复 合材料行业的主导成型工艺之一。日 本强化塑胶协会将 RM工艺和拉挤工艺一起, T 推荐为两大 最有发展前途的工艺。 经编、 三维编织和缝合等纺织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采用预浸料层压法所带来的制造成
八 复合 材 料 制 遗 工 艺
缝法。
33 T . R M成型工艺研究探讨
() 1 R M成型工艺参数确定 T RM成型过程中, T 空隙含量的多少是该工艺是否可行的最重要参数。 空隙是影响复合材料 制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 空隙率在0 4 %一 %的范围内, 每增加 1 %, a其层间剪切强 度便下降7 %。由于复合材料产品许多性能受空隙含量的影响, 因此性能离散性大, 重复性差。 当空隙率大于1%时, 0 材料的弯曲强度、 层剪强度均损失过大而失去使用价值。因此, 减小空隙,
6. 04
6. 16 6. 14 0 0 0 0
5. 84 5. 95
5 9 8. 0 0 0 0
{
4 .4 96 / 5. 9 4. 6 4.8 63 I 68 4
平均值
I #
索隙率
t ) 羌
2莽 3书
平均值 树脂体系
Q 81-R Y9 1 '
由此可见, T 在 R M成型过程中, 只要从空隙形成的源头上来采取适当的措施, 就可以减少、 甚 至完全阻止空隙的形成。这对于解决复合材料性能离散性大, 重复性差等问题, 提高复合材料制 件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缝合密度( 间距 x 行距)二 ) (
r 沪(P) f M. .
S
6. 35
16 . 25 . 6 5 4. 24 . 37 .
c( ) }畴
32 .
6. 15 3. 3
: 9 (P . 0 . 0M )
S
6. 09
4. 6 76 .
G( ) v%
54
表 5 复合材料的拉、 弯等力学性能 压、
试样编号
P 二P +Y / g e } m, , }
式中:g P 空隙内 压力; e 的 P 树脂的 压力;i 表面张 m 空隙的体积和 Y空隙 . 力;l 、 表面积的比 若为 值( 球形, 其值为武/, 6 成空隙直径) 。
因此, 要减少或阻止空隙的形成, 必须根据空隙形成的类型, 从源头上加以解决: ①选择的基 体树脂体系中不含有溶解的水分和其他挥发份物质; ②成型过程中排除搅拌等操作而夹人的空
对提高 质量具 分重要的 产品 有十 意义[ 3 ] 国外 关于 形成的 式、 程等理论模型研究成果。 有很多 空隙 关系 方 综合起来讲[, [ 空隙的形成 4 ]
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由 树脂体系中 溶解的水分以及其他挥发份物质在加热固 化中 形成的空隙; 另一类是以在工艺过程中夹入的空气为核心形成的空隙。无论是哪一种空隙, 一旦空隙内的压 力等于或超过周围树脂的压力和表面张力的总和, 空隙就能达到稳定并可能进一步增长:
0 0 21 18 3x5 5 7 8.
文3 l L S
编织
614 . 5 61 6 .6 / j 04 .8 04 .9 l l TD E一8 5
文4 1 0
编织
5 . 84
6. 23
61 6 . 6 . 18 6 . 19 0 0 0 0 A 06 8 C8 /7
纤维体积
含量( ) %
2# 3#
000 18 8 3x 1 1 52 3 52 4 5 8 7. 5. 97 44 4 6. 24 〔X 政) 70 4 4 . 85 4 6 4. 01 8 3 01 3x9 51 4 54 0 5 2 4. 5 4 0. 48 0 5. 33 54 0 62 4 3. 93 3 5 9.
7 T 0 9 ` 0 Y
}
凝胶时间( i mn )
25 . h 2( 7 ) 3 5
由此可知, 上述树脂/ 固化剂体系可以在 7 t C 0 温度范围内进行 RM成型工艺。固化行为 I O T 分析采用 ,C ) 对上述体系的固化行为进行分析, S 见表2 0
表2 G0 7/I 2 A 8/ 8 M 体系D C圈分析结果《 C/i) G S S 1 mn 0
32 缝合工艺参数选择 .
缝合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缝合方式、 缝合密度( 即针距 x 行距)缝针以及缝线类型等。本文缝 、 合材料是采用具有特殊的耐磨性、 好的抗冲击性能和较低的纤维密度的Kvr 良 ea纤维作为缝合 l 线, 将二维机织物( 0, , ' 03 五枚缎碳纤维布) 1 K 3 缝合起来制备预成型体; 缝合方式采用改进的锁式
01 1 112一I #
起始温度
4 09 一4 16 0 ,5 1 .5 17 8 3 . 2 . - 85 1
,一
峰温度
4石 1 4 6 1 3. 1 7 0
终点温度
438 9 7
2 0. 2 2 7
温度( ) K 温度(C `)
放热量( V) -g
一6 .2 11
本过高、 剪切强度 易 层间 低、 分层、 击损伤能 抗冲 力差等缺点, 时发现采用三维编织和 同 缝纫技术 还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A值) C I 和厚度方向的力学性能。但由于目 前国内
外对三维编织结构还没有一套完整可靠的、 被设计部门所接受的强度计算和分析方法, 再加上成 本等方面的因素, 其应用范围 受到了限制; 而复合材料缝合是将干态纤维( 帘子布、 经编织物等) 或预浸料等按照一定的铺层顺序铺叠好, 然后用缝合线在Z 向按照一定的 缝合工艺参数, 缝合成 一个整体预成型体, 最后用 RM RI T 或 F工艺方法成型, 强度计算和分析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传统的 层压板理论, 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 本文拟对碳1 环氧结构复合材料的缝合/T RM成型工 艺及其成型质量进行研究探讨。
2试验部分 .
21 主要原材料 .
树脂:G。 环氧树脂, A8 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
活性稀释剂: 环氧树脂, 68 7 无锡树脂厂 固化剂:D D S M,D 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 D
22 试验主要测试方法 .
空隙 采用金相法, 5 M 图 率: 用Q0 c 像分析器 B3 -8测试。 0 按G3 5 2 6 纤维体积 采用 含量: 金相法, 采用Q0M 图 5 C 像分析器按G3 6 2 0 B6 3 -8测试二
按 固化制度进行固化
脱模
端面加工
图 4 T R M成型工艺示盆图
60 9
复合材料—
生命 、 环挽 与高扶术
RM T 成型工艺 参数如下: 脂温度7t ℃; 树 0 模具温 0 1 ℃; 空度疾一 . Ma 5 度7-0 真 0 0 8 ; 0 P 压力
0 5士0 1 a . . MP .
() 2 R M成型工艺质量分析、 T 表征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上述 R M成型工艺的质量。 T
图5 I 成型的碳布缝合板照片〔 0 x  ̄ ) M R 4 a 20 4 m 4
外观: 所成型的制件表面光滑, 厚度均匀、 尺寸精确。 无损检测: 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检测, 均无缺陷。 空隙率及纤维体积含量的测试: 采用金相法进行测试。
33 M成型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T R
采用本文的R M成型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见表4 I 和表5 平板试样测试方向示意 ,
图见 图 6 0
八、 复合材 料制造工艺
6 1 9
表4 复合材料的短梁剪切强度T f
试样编号
000 188 3x 1 1 6 9 2. 4. 4 7. 0 6 7 7. 29 . 4. 3 00 1 18 3 3x9 5 9 6. 18 . 00 1 18 5 3x7 614 . 29 . 4. 7 01 8 1 02 3x5
由图1 图2 一 曲线数据可知,A 8 7 6 / M
型。
为 10 0 0/ 的树脂体系在6t温度以上的粘度适合 RM成 3 0 ' 于
() 2 固化剂体系研究
本文根据相同物质共混易产生低共熔点混合物的原理, 采用两种芳香胺 D S D M共混的 D和 D 方法来获 得便于RM T 成型的 低熔点固 化剂S 2 l . M () 3 树脂/ 固化剂体系凝胶一固化行为分析
08 .
3 0 4 0 5 0 6 0 7 0
68A 8 质最比 7/ G 0
沮度( ℃)
圈 1 G 0 7(T 组成一粘度曲线 A 8 68R } /
图2 G0 7( 0 0粘度一温度曲线 A 8/ 81 / ) 6 03
表3 空隙率及纤维体积含,测试结果( 试样尺寸为 1 m x nn 5 1 u) m 0
试样编号 产 缝丢密度 ( 针距 x 于 ( ) 距)咖
1 #
00 1&招
3x 1 1 6. 18 6 . 37 6 9 0 6 . 21 0 0 0 0
00 1 18 3
3x9
00 1 18 5 3.7 6. 22
复合材料—
生命、 环境与高扶米
1 () 旧侧 10 60
20 00
10 80 10 60
(侣 国 )翅 提
】 引们
20 翎 80 胡 40 20
(短 醚 )侧 锌
飞0 40
10 20
1 仪旧
80 0 6K (】 《减 】 2 0 0 0
0 3 0 4 0 5 0 6 0 . . . . 刀
3 结果与讨论
31 树脂体系 . 选择研究
本文采用活性稀释剂68 7 改性 A 8 环氧树脂体系作为 RM成型用基体树脂体系。 C0 T () 1 树脂体系粘度分析
A86 树脂体系的 G0 7 /8 粘度曲 线如下:
活性稀释剂的加人可以降低体系的粘度, 但加人量过多会导致基体树脂性能的大幅度下降,
根据表2 的数据, 拟定固化制度如下: ( 升温速度为 1 ` h 2 C ) 0 /
R -8 C, 2 ' 1 6 9 , h 7 ' 35 T T 0' 1 0 h 0 1 5 . h-R h -1 C, -1 C -1 C, s
对上述固化产物的耐热性进行了测试, 玻璃化温度为 11 89 0
八、 复合材 料制 造工艺
67 8
碳/ 环氧复合材料缝合/T / M成型工艺的研究 R
颜鸿斌 孙红卫 凌 英 李瑞杰 蒋元兴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北京, 07) 1 06 0 摘 要 选择不含有溶解的水分和其他挥发份物质的A 8/ 8 l2 G0 7/ M 作为 RM缝合工 6 S T/
艺用树脂体系, 0 5 , 真空十 在7t ` 采用( C 加压) AT 的V RM成型方法, 获得高质f的复合材料 制件, 从空隙形成的源头上基本上阻止了空隙的形成。试验表明, T RM成型技术这对于解 提高复合材料制件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决复合材料性能离散性大, 性差等问题,
气。
根据上述分析, 本文采用( 真空+ 加压) 的真空辅助RM V RM 成型方法( T (AT ) 见图3图4, 、 ) 用 前述A86 / M 体系 G0 7 S 2 来制备复 /8 l 合材料制件。
控压阁 调1阁 [ ;
储气瓶
模具
抽故瓶
真空泵
圈 3 I 成型工艺原理示意图 R M
凝胶时间的测定采用拔丝法对上述树脂/ 固化剂体系在 7℃和9℃下的凝胶时间进行了测 0 0 试, t 见表 o
裹 1 (G 0 7) SM2体系在不同沮度下的舰胶时间 A 8/ 8/ ) 6 (I
树脂/ 固化剂体系
( G 0 7 )(I 体系 A 8/ 8/SM ) 6 2
1 测 沮 () 试 度℃
碳1 环氧
乍
空隙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前言[ 2 . ,1 一
树 Rs T neMln一 I ) 脂传递模塑(en sr i RM 成型技术是从湿法铺层和注射工艺中 i rf o g a d 演变而来
的一种新的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国外专家估计,T RM成型技术将成为2 世纪玻璃钥1 1 复 合材料行业的主导成型工艺之一。日 本强化塑胶协会将 RM工艺和拉挤工艺一起, T 推荐为两大 最有发展前途的工艺。 经编、 三维编织和缝合等纺织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采用预浸料层压法所带来的制造成
八 复合 材 料 制 遗 工 艺
缝法。
33 T . R M成型工艺研究探讨
() 1 R M成型工艺参数确定 T RM成型过程中, T 空隙含量的多少是该工艺是否可行的最重要参数。 空隙是影响复合材料 制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 空隙率在0 4 %一 %的范围内, 每增加 1 %, a其层间剪切强 度便下降7 %。由于复合材料产品许多性能受空隙含量的影响, 因此性能离散性大, 重复性差。 当空隙率大于1%时, 0 材料的弯曲强度、 层剪强度均损失过大而失去使用价值。因此, 减小空隙,
6. 04
6. 16 6. 14 0 0 0 0
5. 84 5. 95
5 9 8. 0 0 0 0
{
4 .4 96 / 5. 9 4. 6 4.8 63 I 68 4
平均值
I #
索隙率
t ) 羌
2莽 3书
平均值 树脂体系
Q 81-R Y9 1 '
由此可见, T 在 R M成型过程中, 只要从空隙形成的源头上来采取适当的措施, 就可以减少、 甚 至完全阻止空隙的形成。这对于解决复合材料性能离散性大, 重复性差等问题, 提高复合材料制 件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缝合密度( 间距 x 行距)二 ) (
r 沪(P) f M. .
S
6. 35
16 . 25 . 6 5 4. 24 . 37 .
c( ) }畴
32 .
6. 15 3. 3
: 9 (P . 0 . 0M )
S
6. 09
4. 6 76 .
G( ) v%
54
表 5 复合材料的拉、 弯等力学性能 压、
试样编号
P 二P +Y / g e } m, , }
式中:g P 空隙内 压力; e 的 P 树脂的 压力;i 表面张 m 空隙的体积和 Y空隙 . 力;l 、 表面积的比 若为 值( 球形, 其值为武/, 6 成空隙直径) 。
因此, 要减少或阻止空隙的形成, 必须根据空隙形成的类型, 从源头上加以解决: ①选择的基 体树脂体系中不含有溶解的水分和其他挥发份物质; ②成型过程中排除搅拌等操作而夹人的空
对提高 质量具 分重要的 产品 有十 意义[ 3 ] 国外 关于 形成的 式、 程等理论模型研究成果。 有很多 空隙 关系 方 综合起来讲[, [ 空隙的形成 4 ]
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由 树脂体系中 溶解的水分以及其他挥发份物质在加热固 化中 形成的空隙; 另一类是以在工艺过程中夹入的空气为核心形成的空隙。无论是哪一种空隙, 一旦空隙内的压 力等于或超过周围树脂的压力和表面张力的总和, 空隙就能达到稳定并可能进一步增长:
0 0 21 18 3x5 5 7 8.
文3 l L S
编织
614 . 5 61 6 .6 / j 04 .8 04 .9 l l TD E一8 5
文4 1 0
编织
5 . 84
6. 23
61 6 . 6 . 18 6 . 19 0 0 0 0 A 06 8 C8 /7
纤维体积
含量( ) %
2# 3#
000 18 8 3x 1 1 52 3 52 4 5 8 7. 5. 97 44 4 6. 24 〔X 政) 70 4 4 . 85 4 6 4. 01 8 3 01 3x9 51 4 54 0 5 2 4. 5 4 0. 48 0 5. 33 54 0 62 4 3. 93 3 5 9.
7 T 0 9 ` 0 Y
}
凝胶时间( i mn )
25 . h 2( 7 ) 3 5
由此可知, 上述树脂/ 固化剂体系可以在 7 t C 0 温度范围内进行 RM成型工艺。固化行为 I O T 分析采用 ,C ) 对上述体系的固化行为进行分析, S 见表2 0
表2 G0 7/I 2 A 8/ 8 M 体系D C圈分析结果《 C/i) G S S 1 mn 0
32 缝合工艺参数选择 .
缝合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缝合方式、 缝合密度( 即针距 x 行距)缝针以及缝线类型等。本文缝 、 合材料是采用具有特殊的耐磨性、 好的抗冲击性能和较低的纤维密度的Kvr 良 ea纤维作为缝合 l 线, 将二维机织物( 0, , ' 03 五枚缎碳纤维布) 1 K 3 缝合起来制备预成型体; 缝合方式采用改进的锁式
01 1 112一I #
起始温度
4 09 一4 16 0 ,5 1 .5 17 8 3 . 2 . - 85 1
,一
峰温度
4石 1 4 6 1 3. 1 7 0
终点温度
438 9 7
2 0. 2 2 7
温度( ) K 温度(C `)
放热量( V) -g
一6 .2 11
本过高、 剪切强度 易 层间 低、 分层、 击损伤能 抗冲 力差等缺点, 时发现采用三维编织和 同 缝纫技术 还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A值) C I 和厚度方向的力学性能。但由于目 前国内
外对三维编织结构还没有一套完整可靠的、 被设计部门所接受的强度计算和分析方法, 再加上成 本等方面的因素, 其应用范围 受到了限制; 而复合材料缝合是将干态纤维( 帘子布、 经编织物等) 或预浸料等按照一定的铺层顺序铺叠好, 然后用缝合线在Z 向按照一定的 缝合工艺参数, 缝合成 一个整体预成型体, 最后用 RM RI T 或 F工艺方法成型, 强度计算和分析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传统的 层压板理论, 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 本文拟对碳1 环氧结构复合材料的缝合/T RM成型工 艺及其成型质量进行研究探讨。
2试验部分 .
21 主要原材料 .
树脂:G。 环氧树脂, A8 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
活性稀释剂: 环氧树脂, 68 7 无锡树脂厂 固化剂:D D S M,D 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 D
22 试验主要测试方法 .
空隙 采用金相法, 5 M 图 率: 用Q0 c 像分析器 B3 -8测试。 0 按G3 5 2 6 纤维体积 采用 含量: 金相法, 采用Q0M 图 5 C 像分析器按G3 6 2 0 B6 3 -8测试二
按 固化制度进行固化
脱模
端面加工
图 4 T R M成型工艺示盆图
60 9
复合材料—
生命 、 环挽 与高扶术
RM T 成型工艺 参数如下: 脂温度7t ℃; 树 0 模具温 0 1 ℃; 空度疾一 . Ma 5 度7-0 真 0 0 8 ; 0 P 压力
0 5士0 1 a . . MP .
() 2 R M成型工艺质量分析、 T 表征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上述 R M成型工艺的质量。 T
图5 I 成型的碳布缝合板照片〔 0 x  ̄ ) M R 4 a 20 4 m 4
外观: 所成型的制件表面光滑, 厚度均匀、 尺寸精确。 无损检测: 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检测, 均无缺陷。 空隙率及纤维体积含量的测试: 采用金相法进行测试。
33 M成型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T R
采用本文的R M成型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见表4 I 和表5 平板试样测试方向示意 ,
图见 图 6 0
八、 复合材 料制造工艺
6 1 9
表4 复合材料的短梁剪切强度T f
试样编号
000 188 3x 1 1 6 9 2. 4. 4 7. 0 6 7 7. 29 . 4. 3 00 1 18 3 3x9 5 9 6. 18 . 00 1 18 5 3x7 614 . 29 . 4. 7 01 8 1 02 3x5
由图1 图2 一 曲线数据可知,A 8 7 6 / M
型。
为 10 0 0/ 的树脂体系在6t温度以上的粘度适合 RM成 3 0 ' 于
() 2 固化剂体系研究
本文根据相同物质共混易产生低共熔点混合物的原理, 采用两种芳香胺 D S D M共混的 D和 D 方法来获 得便于RM T 成型的 低熔点固 化剂S 2 l . M () 3 树脂/ 固化剂体系凝胶一固化行为分析
08 .
3 0 4 0 5 0 6 0 7 0
68A 8 质最比 7/ G 0
沮度( ℃)
圈 1 G 0 7(T 组成一粘度曲线 A 8 68R } /
图2 G0 7( 0 0粘度一温度曲线 A 8/ 81 / ) 6 03
表3 空隙率及纤维体积含,测试结果( 试样尺寸为 1 m x nn 5 1 u) m 0
试样编号 产 缝丢密度 ( 针距 x 于 ( ) 距)咖
1 #
00 1&招
3x 1 1 6. 18 6 . 37 6 9 0 6 . 21 0 0 0 0
00 1 18 3
3x9
00 1 18 5 3.7 6. 22
复合材料—
生命、 环境与高扶米
1 () 旧侧 10 60
20 00
10 80 10 60
(侣 国 )翅 提
】 引们
20 翎 80 胡 40 20
(短 醚 )侧 锌
飞0 40
10 20
1 仪旧
80 0 6K (】 《减 】 2 0 0 0
0 3 0 4 0 5 0 6 0 . . . . 刀
3 结果与讨论
31 树脂体系 . 选择研究
本文采用活性稀释剂68 7 改性 A 8 环氧树脂体系作为 RM成型用基体树脂体系。 C0 T () 1 树脂体系粘度分析
A86 树脂体系的 G0 7 /8 粘度曲 线如下:
活性稀释剂的加人可以降低体系的粘度, 但加人量过多会导致基体树脂性能的大幅度下降,
根据表2 的数据, 拟定固化制度如下: ( 升温速度为 1 ` h 2 C ) 0 /
R -8 C, 2 ' 1 6 9 , h 7 ' 35 T T 0' 1 0 h 0 1 5 . h-R h -1 C, -1 C -1 C, s
对上述固化产物的耐热性进行了测试, 玻璃化温度为 11 89 0
八、 复合材 料制 造工艺
67 8
碳/ 环氧复合材料缝合/T / M成型工艺的研究 R
颜鸿斌 孙红卫 凌 英 李瑞杰 蒋元兴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北京, 07) 1 06 0 摘 要 选择不含有溶解的水分和其他挥发份物质的A 8/ 8 l2 G0 7/ M 作为 RM缝合工 6 S T/
艺用树脂体系, 0 5 , 真空十 在7t ` 采用( C 加压) AT 的V RM成型方法, 获得高质f的复合材料 制件, 从空隙形成的源头上基本上阻止了空隙的形成。试验表明, T RM成型技术这对于解 提高复合材料制件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决复合材料性能离散性大, 性差等问题,
气。
根据上述分析, 本文采用( 真空+ 加压) 的真空辅助RM V RM 成型方法( T (AT ) 见图3图4, 、 ) 用 前述A86 / M 体系 G0 7 S 2 来制备复 /8 l 合材料制件。
控压阁 调1阁 [ ;
储气瓶
模具
抽故瓶
真空泵
圈 3 I 成型工艺原理示意图 R M
凝胶时间的测定采用拔丝法对上述树脂/ 固化剂体系在 7℃和9℃下的凝胶时间进行了测 0 0 试, t 见表 o
裹 1 (G 0 7) SM2体系在不同沮度下的舰胶时间 A 8/ 8/ ) 6 (I
树脂/ 固化剂体系
( G 0 7 )(I 体系 A 8/ 8/SM ) 6 2
1 测 沮 () 试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