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组织每周要情-中国社会组织
中国社会组织可视化查询丨公益大数据
中国社会组织可视化查询丨公益大数据小仙女总是为大家推送公益领域的报告和排行,很多小伙伴逐渐对公益领域的发展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大家反映这些内容比较零散。
那怎么才能对中国目前的社会组织状况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呢?全国共有多少社会组织?哪些地方比较多?哪些地方比较少?基金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各有多少?社会组织都成立几年?中国社会组织网近日推出了社会组织大数据分析展示栏目,以目前最时髦的可视化方法展示数据,将基于全国社会组织信息查询平台的数据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大家还可以根据需求便捷的选择不同的栏目进行查询。
空间分布特征社会组织总数807300个,其中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数量2308个,通过空间分布一栏可以看到每个区域的社会组织数量以及相对的规模。
自2011年开始,我国的社会组织数量就开始以每年5万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2012年突破41万个,2014年突破56万个,2015年突破63万个,2016年突破72万个,2017年突破80万个。
按照这个趋势,我国的社会组织数量将很快突破100万个。
社会组织已经发展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网页中大家可以具体选择想要查看的区域。
北京社会组织发展趋势区域发展情况80万社会组织的分布并不平均,也并不完全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通过选择不同的标签,可以产看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社会组织数量的变化情况,直观的查询数字,查看对比。
社会组织最多的是华东地区,总量达到29.1717万个;这一数量接近华中地区(10.4667万个)的三倍。
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虽不如华北地区,但社会组织数量却超过了华北地区。
社会组织数量最少的是东北地区,只有5.3381万个,甚至远低于西北地区(7.4383万个)。
社会组织数量TOP10构成类别从类别来看,社会组织中最多的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共有42.2235万个,占52.44%;其次是社会团体,共有37.6941万个,占46.76%;最少的是基金会,共6464个,占0.8%。
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
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基层组织管理
【发布部门】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7.10.09
【实施日期】2017.10.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通知
各全国性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办公厅,已脱钩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建领导机关协会党建部门,各全国性社会组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根据《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39号)的规定,决定开展2017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对象
(一)2014年12月31日前在民政部登记成立,未参加过评估或评估等级有效期满5年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
(二)参加过评估,评估等级有效期满3年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或2015年度在民政部登记成立的基金会,可提前申请参加2017年度评估。
(三)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以及2016年12月31日前未认定为慈善组织的基金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评估:
1.未参加2016年度检查;。
民政部召开全国社会组织管理暨执法监察工作会议
民政部召开全国社会组织管理暨执法监察工作会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10月13日 来源:民政部网站【字体:大 中 小】【E-mail推荐10月10日至12日,民政部在山东青岛召开了全国社会组织管理暨执法监察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改进方式,提高效能,将发展、监督、执法、服务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出席会议并讲话。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就社会组织执法监察作了工作报告。
姜力副部长全面总结了全国社会组织管理和执法监察工作的实践经验。
她说,近几年来,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把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作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力量薄弱的不利因素,在推进工作、充实力量、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依法查处等诸多方面,取得新进展。
一是社会组织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截至2008年6月,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量已经超过38.6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1.1万,民办非企业单位17.4万,基金会1392个。
二是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社会组织的法人治理机制初步建立,领导班子建设日渐加强,从业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自律意识和诚信观念不断加强。
三是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有很大提高。
2007年度,全国各类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456.9万人,比上年增长7.4%;形成固定资产总值682亿元,比上年增长61.2%;收入合计1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3%;各类费用支出9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9.9%;社会组织增加值为3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9%,占服务业的比重为0.32%。
四是社会组织整体影响力日益增强。
社会组织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环境有待优化
法律法规滞后
现有法律法规体系未能完全适应 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的需求,导致 一些新型社会组织在合法性上存
在争议。
政策执行偏差
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社会组织相 关政策时存在偏差,影响了社会
组织的正常发展。
监管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一些 社会组织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损
社会组织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汇报人:
2023-12-01
• 社会组织概述 • 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角色定位 • 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实践案例分析 • 挑战与困境:当前存在问题剖析 • 对策建议: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效能 • 总结与展望
01
社会组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社会组织是指由自然人、法人或 其他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 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 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害了社会组织的整体形象。
资金筹集困难,发展受限
资金来源单一
社会组织资金来源款能力不足
一些社会组织缺乏专业的筹款团队和筹款渠道, 导致资金筹集困难。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部分社会组织在资金使用上存在浪费和低效现象 ,影响了资金的持续投入。
自身能力建设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总结: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重要作用及意义
弥补政府与市场失灵
社会组织在政府与市场无法覆 盖的领域发挥作用,满足社会
多元化需求。
参与政策制定
社会组织通过建言献策、参与 政策讨论等方式,推动政策制 定更加科学民主。
提供公共服务
社会组织在教育、医疗、扶贫 等领域提供公共服务,减轻政 府负担。
促进社会创新
社会组织在环保、科技创新、 文化传承等领域推动社会创新
社会组织政策解读
社会组织政策解读
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重要职能。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
首先,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具有贴近基层、灵活多样的优势,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
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政策优化了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
过去,社会组织的注册门槛较高,程序繁琐。
现在,政策简化了登记程序,放宽了准入条件,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此外,政策还加大了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
政府通过财政拨款、项目资助等多种方式,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提升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
最后,政策强调了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
政策要求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强化自律意识,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社会组织政策旨在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提升其服务社会的功能。
通过优化登记管理、加大资金扶持和加强规范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政策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了
有利条件。
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组织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人民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快速而良好的态势。
社会组织,即具有固定成员、明确目标、独立经济账目的非营利性机构,是我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社会组织有着广泛的领域和各种类型,例如慈善组织、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
一、发展历程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程比较曲折,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改革开放之初,公益慈善事业几乎为零。
1993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同时吸引了广泛社会资源的参与。
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改善和逐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形式、管理和业务水平逐步提高。
二、现状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弘扬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服务公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过,中国社会组织与国际上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方面,社会组织中的一些组织结构、经费管理及管理体制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和规范;另一方面,一些慈善行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有待不断的完善。
三、未来趋势中国社会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从多个方面展现。
一方面,随着社会组织的日趋规范化和专业化,组织和管理方式将更加成熟,高质量、高效益的社会组织不断涌现。
另一方面,多种形式的社会组织之间将会围绕着公共利益展开合作,建立起协作关系。
特别是在线教育、文化创意、德育教育等领域的社会组织将会得到更多重视和关注。
总之,中国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升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法规和管理机制,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指导,支持其业务和管理提升,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中的作用。
中国的社区治理和社会组织
中国的社区治理和社会组织社区治理是指在城乡社区中组织和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制度。
社会组织则是指在社区中发展起来的以社区利益为核心的各种组织形式。
本文将从社区治理的现状、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社区治理的现状社区治理是城乡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石,它关乎到社区居民的利益和福祉。
近年来,中国社区治理取得了许多成就,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不断加大社区治理的投入。
在城市社区中,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组织,起到了组织和协调社区事务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社区中,村委会是主要的社区治理组织。
各级政府通过加强社区管理、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推动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
二、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社区治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区治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机制,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社区内的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社区治理有利于提供公共服务。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治理应该注重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服务,为居民提供便利和保障。
再次,社区治理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区是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载体,社区治理应该注重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
三、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的相互关系社区治理和社会组织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社会组织是社区自治的重要力量。
社会组织能够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社区自治的能力。
其次,社会组织是社区服务的重要主体。
社会组织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再次,社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社会组织能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参与社区建设和城乡社区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社区治理中,要加强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建设。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严格规范社会组织行为的通知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严格规范社会组织行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2021.04.06•【文号】民社管函〔2021〕43号•【施行日期】2021.04.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间组织管理正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严格规范社会组织行为的通知民社管函〔2021〕43号各全国性社会组织:当前,一些全国性社会组织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与非法社会组织勾连沦为非法社会组织的“挡箭牌”;有的评比表彰违规操作成为社会诟病的对象;有的通过各种途径向会员乱收费牟取经济利益;有的举办研讨会、论坛偏离宗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今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党和国家大事多、喜事多,全国性社会组织都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遵纪守法意识,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努力为党的百年华诞营造良好氛围,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国性社会组织管理,严格规范全国性社会组织行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加强行为自律,严禁与非法社会组织勾连各全国性社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国家机关22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的通知》精神,严格对照“六不得一提高”要求,坚决做到不与非法社会组织勾连或为其活动提供便利;不参与成立或加入非法社会组织;不接收非法社会组织作为分支或下属机构;不为非法社会组织提供账户等便利;不为非法社会组织进行虚假宣传。
要积极响应上述通知要求,采取有力举措,切实加强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管理,坚决抵制非法社会组织活动,不为非法社会组织“站台”或“代言”;积极发动会员或会员单位踊跃参与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行动,进一步营造好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的浓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表彰管理,严禁借建党百年乱评比乱表彰各全国性社会组织要严格遵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18〕69号)和《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国评组发〔2012〕2号)等政策规定,坚决制止和纠正违规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严禁借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机违规开展各类评比、评选、评奖等活动。
社会组织情况汇报
社会组织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类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面,我将对我国社会组织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社会组织的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已超过100万个,涵盖了慈善公益组织、行业协会、非营利性社团等多个领域。
这些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我国社会组织的组织形式多样。
除了传统的慈善公益组织和行业协会外,近年来新兴的社会组织形式也不断涌现,如社会创新组织、志愿者服务组织、社会企业等。
这些新形式的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变革、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再次,我国社会组织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传统的慈善公益服务仍然是社会组织的重要职能,同时,社会组织还在教育、医疗、环保、扶贫等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为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我国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越发规范,社会组织自身的治理能力和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我国社会组织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国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际社会组织开展广泛合作,推动了国际间的文化、教育、环保、人权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形象树立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组织在数量、形式、服务领域、管理水平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组织在组织建设、服务水平、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社会影响力,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希望未来我国社会组织能够不断创新、提升自身实力,为我国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社会组织
中国社会组织中国社会组织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组织是指跳出政府和市场的公共领域中,由自由公民组成的、以实现特定目的和需求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
社会组织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本文将从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组织类型和功能、法律法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对中国社会组织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非政府组织开始蓬勃发展。
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条例》,为社会组织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登记程序。
此后,社会组织在中国快速兴起。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也逐渐多元化。
目前,中国社会组织已经形成了以慈善组织、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社区组织等为主要类型的丰富多样的组织体系。
二、组织类型和功能中国社会组织的类型包括慈善组织、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社区组织等。
慈善组织是指以帮助弱势群体为目标的组织,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公益组织是指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为目标的组织,如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等;行业协会是由特定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群团组织,如中国科协、中国银行业协会等;社区组织是指在城市和农村社区中发挥服务和管理职能的组织,如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委会等。
这些社会组织各具特色,发挥着促进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群众、维护公共利益等重要功能。
三、法律法规中国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组织法》和相关配套法规。
2016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社会组织法》,明确了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登记管理、财务管理、报告公示等方面的规定。
该法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强了对社会组织的立法、政策和资金支持,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023年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报告
2023年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报告近年来,中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增长和持续改善的过程,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2023年中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
一、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和覆盖面随着中国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和社区自治意识的增强,社区社会组织在2023年持续增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社区社会组织的数量达到了50万个,覆盖了城市和农村社区。
由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许多社会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也有了明显提高。
二、社区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社区社会组织在2023年起到了越发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区社会组织通过成立居民议事会、志愿者服务站等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务,如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等。
其次,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推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
此外,社区社会组织还发挥了社会监督的作用,帮助政府加强社区治理,并解决因治理不善导致的社会问题。
三、社区社会组织的创新和改革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023年中国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创新,推动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方面,社区社会组织加强了与政府的合作与协调,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社区社会组织注重引入市场化运作,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开展社区商业化项目,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社区社会组织基层组织能力薄弱,自身管理和运营存在困难。
其次,社区社会组织在融资和项目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限制。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综上所述,2023年中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对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然而,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NGO的发展分析
中国NGO的发展分析近年来,中国的非政府组织(NGO)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NGO的快速发展不仅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受到人们对环境问题、社会公益事业的日益关注所推动。
本文将对中国NGO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一、中国NGO的现状中国的NGO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兴起,起初为民间社会组织,虽然发展缓慢,但经过30年的积累和发展,走过了一段漫长且艰辛的道路。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NGO日益增多。
目前,中国的NGO数量已经达到万千计,涵盖了教育、环保、健康、文化、社区服务等领域。
中国的NGO分布不均。
大多数NGO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农村地区的NGO相对较少。
此外,同时也存在一些大规模的NGO如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这些NGO在社会服务领域具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二、中国NGO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的NGO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政策环境不够友好。
中国的国家管理部门对NGO的监管相对较严格,尤其是在一些敏感领域如人权、民主等方面。
这使得许多NGO面临着行政审批、资金来源受限等问题。
其次,资金支持不足。
相比于企业或政府部门,中国的NGO在资金来源上始终面临一定的困境。
一方面是不确定的政策环境,导致企业和个人对NGO的捐款态度保持谨慎;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NGO来说,自身运营和项目开展所需的资金也总是捉襟见肘。
此外,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由于过去时间较短,许多NGO在组织机构、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方面仍较为欠缺。
这直接影响了它们在工作推进、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
三、中国NGO的未来发展尽管中国的NGO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从一些发展势头来看,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首先,近年来政府对NGO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政府通过发布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为NGO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社会组织政策解读
社会组织政策解读社会组织政策是指国家对社会组织(包括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社区组织等)的发展和管理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
社会组织政策的出台旨在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实现社会组织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社会组织政策的关键内容包括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监督、税收优惠政策、公开透明和信息公开、政府购买服务等。
其中,社会组织登记是社会组织政策的基础和核心环节。
社会组织登记是指社会组织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登记备案,获得法人资格和相应的管理权限,享受相应的权益和义务的过程。
社会组织政策通过明确社会组织登记的程序、条件和标准,为社会组织提供了规范的发展空间和法治保障。
同时,社会组织政策还为社会组织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国家为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减轻社会组织的经济负担,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社会组织可以享受免税、减免税、税收补贴等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可以有效激励社会组织从事公益事业,推动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
此外,社会组织政策还强调社会组织的公开透明和信息公开。
公开透明是指社会组织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当公开组织章程、财务收支情况、项目执行情况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信息公开是指社会组织应当及时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相关信息,便于社会和公众了解社会组织的运行状况和服务情况。
公开透明和信息公开是社会组织治理的重要原则和规范,有助于提升社会组织的信任度和公信力,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此外,社会组织政策还重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互动。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政府通过与社会组织签订服务合同,购买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或社会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不仅可以扩大社会组织的服务领域和服务规模,提升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还可以提高政府效能,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社会组织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于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现状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现状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慈善事业、文化传承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组织也在日益壮大。
本文将从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背景、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1. 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背景传统上,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关注家族、宗教及地方行会等组织形式的社会,散居在地域较窄的范围内,人们的关系相对密切。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加剧,传统的组织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变革的需求,社会组织也随之开始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机构、市场机构、社会组织三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日益发生变化,社会组织逐渐成为一个平衡政治、市场的第三种力量。
200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金会法》,明确规定社会组织的性质、设立、组织形式、职责、权利、义务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2. 社会组织的现状目前,我国正式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已经超过100万个,其中包括各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多种形式,具有广泛的领域和丰富的内容,成为我国民间社会内容最为丰富、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的结构之一。
社会组织参与的领域也愈加多样,包括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环境保护、人权保障、慈善事业、教育、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
社会组织的职责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仅仅是提出建议、反映问题,演变成为引导、推动、协调和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3. 社会组织所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壮大,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社会组织在资金、团队等方面的不足,对于人员储备及金融支持一直存在局限。
其次,一些社会组织由于存在缺乏互动、缺乏创新等问题,使得组织的影响力受到限制。
另外,由于长时间的监管政策不完善,社会组织在合规意识上,也存在一些盲目而保守或不规范的行为,令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调研社会组织情况汇报
调研社会组织情况汇报近年来,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社会组织的类型和分布。
经过调研发现,我国的社会组织类型多样,包括公益组织、行业组织、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等等。
这些组织在各行各业都有所涉及,覆盖面广泛,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分布上,大多数社会组织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社会组织分布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和帮助。
二、社会组织的活动和成果。
社会组织通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慈善募捐等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服务。
比如,一些公益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一些慈善组织开展帮扶贫困家庭的活动,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一些行业组织组织行业交流活动,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这些活动和成果都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一些社会组织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导致他们的活动无法持续开展;其次是人才问题,一些社会组织缺乏专业人才,影响了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再次是监管问题,一些社会组织存在管理混乱、内部腐败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公信力。
同时,社会组织还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支持不足等挑战。
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简化审批程序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其次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再次是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提高社会组织的规范化水平。
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提高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吸引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参与。
全国社会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社会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社会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近日,全国社会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以“加强党对
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为主题,总结
了过去一段时期社会组织工作的成绩,提出了未来社会组织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方向。
会议强调了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地位,强调了党要把加强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社会组织工作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作用。
另外,会议提出了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方向,包括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完善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有效对接,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等。
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组织一定能够不断壮大,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是怎样的
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是怎样的社会组织是指在社会生活中自愿组织起来从事公益事业、社会服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
社会管理则是指通过法律、规章制度以及其他手段,在各个层面对社会组织的活动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的过程。
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体系非常庞大和复杂,涉及各个领域和层级,下面将对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进行探讨。
一、社会组织中国的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包括基金会、慈善机构、社团组织、职业协会等。
这些组织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慈善机构通过募集捐款和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等项目,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职业协会则致力于维护行业权益、促进行业发展,提供专业培训和协助政府管理等。
中国的社会组织大多数是依法注册并纳入行政管理的,也有部分是不依法注册的,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政府的支持与监管。
政府鼓励并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社会组织也要遵守法律法规,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二、社会管理中国的社会管理体系由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构成。
政府承担着主导责任,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政府通过立法、行政命令等手段,对社会组织的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
例如,制定法律法规保障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设立专门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的注册和监管。
此外,政府还通过社会工作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负责社会组织的具体运营管理和服务工作,与政府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另外,居民自治组织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民自治组织是指由居民自主组织起来,负责管理小区或村庄的事务,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组织参与社会组织的活动,与政府合作,为居民提供基本服务和保障。
三、社会组织与社会管理的挑战尽管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体系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社会组织较为薄弱,服务水平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组织政策理论成果选编(3)行业协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行业协会主要通过提供行业治理规则、加快推动资本深化、提升要素投入层次、优化要素在不同组织和空间的配置、提高经济价值循环半径和竞争强度,来维护行业竞争秩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与区域布局,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在经济起步阶段,行业协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式是行政手段,而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式会从行政命令转变为政策引导,主要渠道也会从公共治理转向俱乐部式治理,从直接干预要素资源配置转向间接引导要素资源配置。
先行工业化国家,受资源禀赋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社1 该成果获民政部2013年“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一等奖,篇幅所限,选编为缩写稿,全文将收录在《2013年中国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文集》中出版。
会经济体制、发展战略的影响,各国行业协会参与行业治理的途径与方式尽管不尽相同,但都在改善行业管理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覆盖率相对较高的垂直型行业协会,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
我国的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通过参与行业管理,在增加经济总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可得,行业协会功能发挥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阶段直接相关,协会数量与经济增长并非简单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其功能发挥呈现出倒“U”型特征。
具体而言,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低的水平,行业协会数量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如对四川省的研究表明,协会数量每增加8个,约拉动GDP增长1亿元;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如广东省),社会组织数量相对饱和、成熟度相对较高时,协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再表现为数量增加,而更侧重于质量提高,即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健全,各项功能的全面发挥。
协会与经济总量的关系具体到微观层面,用协会经费与会员企业产值的关系进行衡量,两者也呈现出倒“U”型关系,即随着协会经费增多,会员企业年产值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规律。
在协会发展初期,协会经费增长1%,企业产值增长0.8%-1%;由于我国协会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企业缴纳的会费,随着缴纳会费的增多,会员企业的正常运营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行业协会需要不断完善功能,为会员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进而使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产值。
本报告还建立了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来考察行业协会对经济发展的功能绩效。
该指标体系包括五个分项指标(行业治理、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改善政企关系和服务企业“走出去”)和一个综合指标。
从评价结果来看,东部地区五项行业功能发挥指数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之间差距不明显。
从不同功能发挥来看,我国行业协会最强的作用是在行业治理与改善政企关系方面,在产业升级与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次之,功能发挥较差的是服务企业“走出去”2。
从不同产业领域来看,行业协会在促进第二产业发展方面的功能明显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
就行业协会在三次产业发挥的作用而言,仍然是在行业治理和改善政企关系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大,其他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3。
通过计量研究还发现,除了改善政企关系的功能指标外,其他四项功能指标都与人均GDP(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正向关系,特别是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组织结2 计量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行业治理的功能绩效指数分别为8.7、8.5和8.6,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绩效指数分别为8.2、7.8和7.8,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能绩效指数分别为8.1、7.3和7.4,维护政企关系的功能绩效指数分别为8.5、8.9和8.6,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功能绩效指数分别为7.5、6.8和6.9,综合指数分别为8.2、7.9和7.9。
3 计量结果表明,第一、二、三产业行业治理的功能绩效指数分别为7.7、9.3和8.7,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绩效指数分别为7.5、8.58和7.7,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能绩效指数分别为6.8、8.1和7.9,维护政企关系的功能绩效指数分别为8.2、9.1和8.7,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功能绩效指数分别为6.5、7.9和6.5,综合指数分别为7.3、8.6和7.9。
构、服务企业“走出去”三项功能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产业结构升级绩效指标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绩效指标都存在一个加速上升的过程,加速期对应的人均GDP水平分别为4700-8300美元和6300 -13000美元,服务企业走出去职能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在6300-16000美元之间出现相对平缓的区间,此前是加速期,之后再次进入强化期。
当前我国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行业协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企业走出去职能仍然处于强化阶段,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职能将逐步得到强化,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稳步迈向高收入阶段,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中国奇迹”第二季的过程中,行业协会应该在上述三个方面拥有更大的功能发挥空间。
但就目前现状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行业协会通过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尚未全面发挥,尤其是在服务企业“走出去”方面的功能亟待加强。
过去30多年,我国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侧重于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改革和调整,对行业协会的体制改革则重视不够,造成行业协会既培育发展不足,又规范管理不力,难以承担起行业管理职能,以致陷入了“行业协会管理能力不足——政府部门无法放权——行业协会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在经济发展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循环圈。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形成的官办型、大企业主导型和中小企业互助型三类行业协会,目前都还不能积极有效地发挥行业管理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与我国经济体制尤其是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密切相关。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会分开不彻底,主管部门直接干预行业协会,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迟滞;二是行业协会存在行政化、垄断化倾向,大多实行“一业一会”,缺乏更为灵活的竞争机制;三是行业协会在组织上、经费上缺乏自主性,部分行业协会面临经费困难的压力,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偿服务与创收上,有违办会宗旨;四是行业协会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影响其执行力和社会公信力;五是行业协会覆盖范围狭窄,代表性不够,体制内行业协会与体制外行业协会无法接轨与融合;六是行业协会专职人才尤其是年富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七是行业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一方面,协会管理职能不是直接来自法律规定,而是取决于政府的主动退出与让渡;另一方面,地方垄断性行业协会独立于全国性协会而存在,造成行业全局信息搜集与协调链条断裂,影响协会在行业管理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
除了上述体制机制原因外,尤其值得重视的制度体系不足是,对于行业在行业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与效果,没有统一评价标准与功能绩效监督、考核、问责制度,政府资助支持未能与功能绩效挂钩。
由此造成行业协会缺乏参与行业管理的动力与压力,并为部分协会利用所掌握资源及与政府的密切关系为自身谋取额外利益留下了空间。
为了促进行业协会在未来行业管理与经济发展中更加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应加快消除制约行业协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建立行业协会功能绩效评价考核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并结合调结构和转方式的战略要求,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同时建立健全政会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方面:(1)对体制内生成的社会团体类行业协会、管理类行业协会、专业经济类行业协会进行分类改革,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切实能够参与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的新型行业协会,结合行业技术经济特点,加快培养一批制度完善、运作规范的大企业主导型行业协会和中小企业互助型行业协会。
(2)加快推进政会分开,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的职责权限,深化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行业协会依法、有序承接行政府转移及委托相关职能的工作机制。
(3)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改变行业协会的行政化、垄断化倾向,增强其自主性和活力。
(4)完善扶持行业协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应将行业协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的制度规范,多渠道帮助行业协会“开源节流”,如设立协会发展专项资金,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
(5)加强行业协会职业队伍建设,改变党政部门退休领导干部在行业协会担任领导职务的惯例,健全行业协会的劳动人事制度,引导协会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6)建立多元化社会监督体系,提高行业协会的社会公信力,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失信惩戒机制与自律保障机制。
(7)扩大行业协会覆盖面,提高其代表性,引导现有行业协会朝着跨系统、跨所有制、跨区域的多元方向发展。
(8)完善行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快行业协会统一立法,并从法律上明确行业管理权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明确全国性与地方性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
——在功能评价与激励约束方面,建立行业协会开展活动的作用与效果评价标准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政府资助支持的依据;建立行业协会绩效考核与问责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
——在明确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方面:一是引导行业协会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有效发挥作用;二是引导行业协会在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方面有效发挥作用;三是引导行业协会在优化产业布局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中有效发挥作用,四是引导和敦促行业协会在维护行业秩序中有效发挥作用;五是引导行业协会在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有效发挥作用。
——最后,还要加快建立健全政会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政府与协会之间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行业协会的综合工作能力和水平,为行业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提供制度保障。
课题负责人:宋立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执行负责人:郭春丽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发展战略室主任研究员博士郭丽岩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课题组成员:黄卫挺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李清彬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周闯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周晔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博士网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
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中国社促会专家委员会、《中国社会组织》杂志编编辑:朱鸣核稿:田维亚签发:廖鸿2013年12月4日。